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摘要: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其得到全面的、和谐的、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针对当前中学生上课情绪低落,上课积极性差的情况;同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讲述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关键词:学生课堂互动
平时,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现在的中学生难:要么懒洋洋,一上课就一大堆在睡觉;要么上课不专心、不动脑,不积极参与,整节课,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要么上课时学生同科任老师唱反调!为什么现在的中学生会出现这些状况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我们老师的教法有关。教学本是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的双边活动,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声音主张抛弃一教为主,以练为主的旧的教学模式,代而取之的是以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把他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起来,平时,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现在的中学生难:要么懒洋洋,一
上课就一大堆在睡觉;要么上课不专心、不动脑,不积极参与,整节课,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要么上课时学生同科任老师唱反调!为什么现在的中学生会出现这些状况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我们老师的教法有关。教学本是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的双边活动,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声音主张抛弃一教为主,以练为主的旧的教学模式,代而取之的是以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把他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要想让学生动起来,就要想点办法,我的一些做法是:
一、实施教学民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教学民主,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我首先解放学生的思想,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改变上课时一定要举手发言的传统习惯。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站起来发言,自愿地到讲台前演示,也可以自由选合作伙伴、学习小组成员和学习内容,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采用鼓励式教学,民主性教学,表现好的学生有奖,表现
不好的学生“罚”表演节目,为班集体做好事。这样从课堂上
给予学生真正的自由、和谐,放松学生的身心,便于学生激发
灵感,发展个性。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鼓励学生采
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有的学生擅长朗诵,就让其朗诵;有的学
生愿意说,就让其把文中描绘的景象说出来;有的学生擅长画画,就让其把文中的景象画下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都
沉浸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喜悦之中。
二、精心设计导语,巧入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的导入,直接影响学生的求知欲,巧妙的引题,会激起
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常用的策略有:
1、以奇异的的现象引起惊异。如教学《清明上河图》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在一张画上竟画了五百五十个人物,
五六十匹牲畜,二十余辆车轿,二十余艘船,三十余幢房屋,
同学们想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画吗?”
2、以特别的情景激发参与。如教学《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时,我问学生:“假如把你一个人放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没
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人来救你,你会怎么办?”
3、以身边的人或事唤起思考。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我问学生:“在学习中,你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回家后你告诉父母,你父母各会对你说什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回答,难道他们中的一个就不爱你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
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就能找到答案了。
以让学生自己去小结。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并能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三、课堂教学,师生共享。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单边的,老师注重分析讲解,但分析讲解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定。老师也注重问题,但问题也是由老师定的。学生需要这些讲解吗?这些问题也是学生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显然,这样的教学活动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像个木偶人似的。我想也许这就是学生上课经常没有兴致、懒洋洋的原因了。这是怪不得他们的,只要换位想想,就能体会到学生的苦楚了。单边教学的弊病太多了,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让学生和老师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学,不仅要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1、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的设计
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我喜欢把它先交给学生处理,布置问题:“你是否喜欢这篇课文?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这一步其实就是预习,但跟传统意义上的预习不同:不仅仅是识记生字、了解课文大意,他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迈进了一大步。它一点也不强人所难,事实上人人都能说一点什么,人人也愿意说点什么。
当我总汇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时,常会惊喜地发现他们的观点有些互为答案(上课的时候这些问题的讲解就可由学生“代劳”了)有些互为矛盾(课上又会有一番精彩的讨论了)有些则是共同的疑问(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来分析解决了)。经过这样的预习再上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也很好。
2、培养良好的讨论氛围
讨论是又民主又有实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我在课堂上从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做出假设性解释,放手让他们去讨论,老师基本上做个旁观者,只在适当的时候插一两句嘴,调控一下大局。通过讨论,学生基本上能得出合理的结论,走歪的情况也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情况就越来越好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一起七嘴八舌的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愉快的,学生也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越来越强,学生做出结论的过程,也是积极主动求索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中,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同时,教师可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不断加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