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方法论问题

合集下载

经济学的方法论与研究思路

经济学的方法论与研究思路

经济学的方法论与研究思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社会科学,它以科学的方法探索经济现象的本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思路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制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的方法论以及常用的研究思路。

一、经济学的方法论经济学的方法论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方法。

1. 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它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际经济现象,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

实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问题提出:明确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例如通胀原因及解决办法。

(2)数据收集: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例如通胀率、货币供应量等。

(3)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使用经济学模型来解释现象和推导结论。

(4)结论得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从而回答问题。

实证分析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提供客观的证据,基于大量的观察数据进行研究,能够全面、准确地回答经济问题。

然而,实证分析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样本的选择偏差等,可能导致研究结论的不准确。

2. 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来评估不同政策或决策对经济现象的影响,从而提出适当的建议或指导。

规范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问题提出:明确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例如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建立模型:建立经济学模型,将经济问题形式化,明确变量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3)模型分析: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分析,得出不同政策或决策对经济现象的影响。

(4)政策建议: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或决策指导。

规范分析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来预测和评估政策的影响。

然而,规范分析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模型的简化假设、模型失真等,可能导致预测结果的不准确。

二、经济学的研究思路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多种多样,常用的研究思路包括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实证验证和案例研究。

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是指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原则。

它涉及到经济学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理论验证等方面的问题。

在经济学方法论的指导下,经济学家们能够更加系统和严谨地进行经济学研究,为经济现象的解释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观察、实证和理论分析来研究经济问题。

首先,观察是经济学研究的第一步,经济学家通过对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获取数据和信息。

观察是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进行客观记录和分析的过程,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其次,实证是经济学研究的关键环节。

经济学家通过利用观察所得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证研究能够帮助经济学家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联系,提供事实依据和证据。

此外,理论分析也是经济学方法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理论分析是指经济学家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假设,构建经济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经济问题。

经济学理论提供了解释经济现象和推导经济结论的框架和工具,对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济学方法论还强调经验验证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才能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经济学家需要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通过与实际经济活动的对比和验证,来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此外,经济学方法论还强调经济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公共性。

经济学家应该通过准确的数据记录和清晰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结果可以被其他经济学家进行验证和重复。

这样可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确保经济学研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经济学方法论是指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原则。

它强调经济学研究的实证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经验验证的重要性,可重复性和公共性等特点。

经济学方法论的正确运用能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指导,促进经济学的发展和进步。

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是研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的学科分支。

它关注的是研究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方法和原则,并探索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下面将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起源、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学方法论的起源经济学方法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受启发于自然科学方法的发展,经济学家开始探索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经济学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方法论逐渐发展,涌现出不同的学派和方法。

二、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方法1. 实证方法实证方法是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经济数据,来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实证方法注重对数据的定量分析,通过统计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经济现象的解释和预测。

例如,经济学家通过对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来推断不同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 归纳与演绎归纳与演绎是另一种常见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归纳是从具体的经验和实证事实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和原理,而演绎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具体的经济现象。

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对真实案例和历史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来总结出一般的经济规律。

然后,他们可以运用演绎方法,从这些一般规律出发,推导出具体情况下的经济现象。

3. 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是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比两种或多种不同情况下的经济变量,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比较静态分析可以帮助经济学家了解不同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比较不同国家的就业率和失业率,来分析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差异和原因。

三、经济学方法论的应用领域经济学方法论广泛应用于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中。

以下是一些应用领域的例子:1.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变动。

经济学方法论可以帮助宏观经济学家研究宏观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并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经济学方法论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

经济学方法论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

经济学方法论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学科,为了有效地进行研究,并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经济学家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其中,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论。

本文将介绍和比较这两种方法,探讨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

一、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指运用数学和统计学工具,对经济现象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

它通过收集大量的数值数据,并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技术来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规律。

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如下:1.客观性:定量研究是基于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它强调以事实为依据,较少受个人主观意识的干扰。

2.精确性:通过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研究能够提供具体的数值结果,使研究结论更加准确和可信。

3.普遍性:定量研究可以通过对大样本的研究,推广研究结果到整个总体,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然而,定量研究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定量研究只能分析已经发生的现象,而无法预测未来变化。

其次,由于定量研究关注数值数据,可能忽略了一些非量化因素的重要影响。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定量研究需要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来全面分析问题。

二、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非数值数据进行描述和解释来研究经济现象的方法。

它主要依靠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手段,获取主观感受和深入理解,从而揭示人类经济行为背后的意义和动机。

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如下所示:1.深度理解:相比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更注重对经济现象背后原因的理解,可以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目的。

2.全面性:定性研究可以关注多种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等非数值因素,使分析更加全面。

3.灵活性:定性研究方法并无严格的规范和流程,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然而,定性研究方法的局限也较为明显。

首先,由于定性研究往往依赖于小样本或个别案例的深入研究,其结果可能不具备普适性。

其次,定性研究相对主观,结果受到研究者个人经验和观点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经济学方法与研究设计

经济学方法与研究设计

经济学方法与研究设计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采用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和研究设计来探究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的方法论和研究设计,并探讨其在实际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一、经济学的方法论经济学的方法论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经济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体系。

经济学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理论模型的建立经济学研究常常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

理论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经济现象的简化和抽象,以便于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经济学家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可以对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预测,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数量经济分析数量经济分析是经济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它利用数理统计学和数学模型,对经济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于对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数量经济分析主要依赖于经济统计数据和经济计量模型,并运用统计方法和计量方法进行经济关系的测度和检验。

3.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经济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它通过对现实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或证伪经济理论的有效性。

实证研究依赖于大量的经济数据和统计方法,可以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机制,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依据。

4.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经济学中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构建实验场景和实施实验操作,来探究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

实验设计可以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来得出准确的实证结论。

实验设计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学研究设计经济学研究设计是指经济学研究者在进行具体研究时所采取的方案和步骤。

经济学研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问题的确定是经济学研究的首要步骤。

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感兴趣的经济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准确定义和界定,以便于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经济学研究的关键环节。

研究者需要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经济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方法论在经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定义和概念方法论是一门专门研究研究方法和方法论问题的学科,其中包括对于各种方法的理论探讨、优缺点分析、适用范围、研究对象等内容。

在经济学中,方法论则是关于如何运用方法论研究经济问题的问题领域。

2. 方法论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方法论对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经济学研究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的建立:方法论对理论假设的建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例如通过使用对比实证方法检验各类经济学理论,在理论模型的选择和构建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数据采集和处理:经济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持,而研究经济现象的数据质量、采集渠道和处理方法的合理性也对研究结论产生重要影响。

(4)研究成果的评估和论证:通过对研究方法的分析和评价,可以评估和论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3. 经济学中常用的方法论在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论包括统计学、实验方法、计量经济学、数学建模等。

其中,统计学是经济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式探究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实验方法则是通过对特定变量的控制和操纵,来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方式。

数学建模和计量经济学则是对经济学现象进行建模处理的方式,可以对数据和理论进行分析和预测。

4.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趋势— 1 —随着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方法论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趋势:(1)方法综合化:在经济学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已经成为趋势,这也促进了不同方法的融合和创新。

(2)数据技术的进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越来越成熟,经济学研究会更加注重数据和计算技术,更加注重数据的分析方法以及数据的质量。

(3)国际化: 国际合作与国际交流,使得国际市场、外商投资、国际对贸易以及跨国拓展等趋势不可逆转。

经济学的方法论与研究范式

经济学的方法论与研究范式

经济学的方法论与研究范式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涉及到资源分配与利用、产出与收入、经济增长与发展等重要问题。

为了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学家在研究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的方法论以及常用的研究范式,并分析它们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一、经济学的方法论经济学的方法论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经济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其中,归纳法和演绎法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或具体案例出发,通过观察和实证,逐步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和原理。

在经济学中,归纳法常常被运用于实证研究中,通过对各种真实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寻找经济规律。

演绎法是从已知的基本原理、规律或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在经济学中,演绎法通常运用于理论研究中,通过建立模型或构建理论框架,推导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除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经济学研究还常常采用比较法、历史法和实验法等其他方法。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或群体的经济现象进行比较,寻找异同之处,从而得出结论。

历史法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研究,揭示经济现象的演变和发展规律。

实验法则是通过构建实验环境,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理论或检验政策效果。

二、常用的研究范式正统经济学范式是指应用传统的经济学思维和方法进行研究的范式。

它倾向于运用理性选择、均衡分析和市场假设等概念来研究经济问题。

正统经济学范式中运用最广泛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个体的理性行为和资源的有限性,通过供求关系和效用理论来解释市场行为和价格形成。

新古典增长理论则着重分析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 行为经济学范式行为经济学范式强调个体的有限理性和行为偏差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与正统经济学范式相比,它更加注重实证分析和实验研究,并结合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学科的成果进行研究。

行为经济学范式中的典型代表是行为金融学和实验经济学。

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和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实验经济学则通过构建实验环境,观察个体的经济行为,推断出人们的偏好和决策特点。

《经济学方法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方法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方法论》试题及答案《经济学方法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公理化方法——人们在建立某一学科的逻辑体系时,从少数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公理出发,运用逻辑演绎规那么推出并证明该学科其余结论的方法。

2.奥卡姆剃刀——如果有两个方案都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那么我们选择概念少的和逻辑简单的,而将那些空洞无物的所谓“普遍原那么”剔除,后人将之称为奥卡姆剃刀。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宁可失之武断,也不失之模糊;宁可说的错误,也不说的艺术”的观点符合证伪原那么的思想。

(∨) 2.标准的选定一开始就是客观的。

(╳ )三、填空题: 1.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的试错方法,被认为是检验和开展科学理论的唯一方法。

2.能否设计出这样一种体制,使之既有公有制在起点上的公平,又有市场经济在终点上的效率呢?确实,这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意味的课题。

四、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符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答案不一定仅一个): 1.能成为“标准量”涉及三个要求,其中的两个是( AD ) A.同一性 B.准确性C.相容性 D.可加性 2.科学研究中不同范式之间往往不具有(A)A.通约性 B.同一性 C.准确性 D.完备性五、简答题:简述可容性差异,并举出详细事例予以说明。

答: 可容性差异指的是,虽然标准发生了飘移,或测度不十分准确,但所发生的差异不明显,是可以容忍的或不必计较的. 比方,买一袋25千克重的大米,实际并不是准确的25千克,而是多了或少了不到10克,买卖双方都不会去计较,甚至不会觉察出这点差异.买两米衣料,实际上多了或少了不到1公分,也于买卖双方无关紧要.反过来,真要为这点差异计较,那就要去寻找更加准确的秤和尺,还不够麻烦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也不可能去追求绝对的”好”和”精”.无论你是购置商品,还是选择工作,甚至于找爱人,与其踏遍世界去追求最优,不如从实际出发去寻求满意. 六、论述题:运用相对性原理,论述什么是方案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指出它们在公平与效率方面的特点或利弊。

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它不仅是一门关于经济现象的学科,更是一种研究方法。

经济学方法论指的是研究与运用经济学方法的原则和规范,以及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性、常用方法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性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经济学方法论使我们能够理解经济学是如何运作的,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其次,经济学方法论帮助我们建立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

最后,经济学方法论对于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常用的经济学方法1. 归纳法:通过观察和实证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普遍适用的规律或结论。

例如,通过研究多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数据,可以得出经济增长与投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2. 演绎法:从一般原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具体情况下的结论。

例如,根据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可以推导出市场上价格水平的变化对供求关系的影响。

3. 实证分析:依赖于数据的收集和运用,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经济现象的规律性结论。

实证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为经济学提供了实证的依据。

4. 定性研究:侧重于对经济现象的描述和解释,通过文字、图表、案例等方式进行研究。

这种方法可以使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内在机制。

5. 数量分析:以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为工具,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的分析。

数量分析可以提供经济学理论的精确度和严谨性,深入挖掘经济问题背后的本质。

三、经济学方法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经济政策制定:经济学方法论为决策者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以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例如,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可以制定出合理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

2. 企业决策:经济学方法论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以制定市场策略和商业决策。

经济学的方法论分析

经济学的方法论分析

经济学的方法论分析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配置资源,生产和消费商品和服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学的方法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最初的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再到行为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的方法论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多种角度来分析经济学的方法论。

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经济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两种。

定量方法主要采用数理模型和统计工具来分析数据,并以数值的形式呈现研究结论。

定性方法则更加注重实证研究,通过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从数据中提取出具有统计意义的信息来验证假设。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问题和研究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是基于实际数据或实验结果进行的研究,旨在寻找客观规律和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

它利用经典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基于数据对某一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理论分析则主要是在从讨论某一经济问题的基础上,纯理性推理,从而提出对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解释。

该方法既可以导出整体性结论,也可以研究经济中某一子问题。

正统和非正统经济学正统经济学即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采用了普适的理性决策和理性预期的理论基础,以个人的利益为导向,并且强调市场效率。

非正统经济学则是一种批判性的思潮,它批判传统经济学过于狭窄的视野,主张从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来研究经济问题。

例如,制度经济学强调既有制度如何塑造个人行为和市场生态,进而构建出真实的市场框架。

这两种方法并不是独立的,它们常常在经济学理论的实践中相互借鉴。

实际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经济学的方法论经常用于政府政策和行业战略的制定。

例如,现代金融经济学在金融监管、基础设施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政府借助它可以对投资和理财决策进行实际指导。

此外,企业经营也依赖于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市场营销、价格调整等方面的研究,企业可以更快地适应和预测市场变化。

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在经济学领域,经济学方法论是指研究经济现象和问题时所采用的一套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科的基石,它对于经济学研究的可靠性和解释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归纳法和演绎法经济学方法论中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指通过观察特定经济现象的各种实例,来总结经济规律和原理。

归纳法主要通过实证研究,即通过数据和实证研究方法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演绎法则是从已知的经济规律和原理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得出对具体经济问题的结论。

演绎法主要利用数学模型和理论构建等方法,以此来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性。

二、实证主义和规范主义在经济学中,存在着实证主义和规范主义两种方法论。

实证主义强调以实证观察和实证研究为基础,追求客观、科学和可测量性,主要关注经济现象的描述和解释。

实证主义方法主要运用各种统计和计量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经济理论的有效性,并提供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决策和政策建议。

规范主义则更注重经济学的伦理和价值判断,通过道德和伦理的标准来评判经济现象和政策的好坏。

规范主义方法主要强调经济伦理学和政策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在经济学方法论中,还存在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主要关注经济现象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状态和特征,并通过比较不同经济体的差异来研究经济问题。

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主要运用横截面数据和截面研究方法,以发现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差异和规律性。

动态分析则更注重经济现象和经济体的变化和演进,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和动态模型来研究经济体系的长期趋势和演化规律。

四、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还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层面的研究方法。

微观经济学主要关注个体经济主体,研究生产、消费和市场等微观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

微观经济学方法主要运用边际分析和供求关系模型等方法,以揭示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背后的经济规律和原理。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探讨了研究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原则。

西方经济学历史悠久,秉持着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方法论,包括决策理论、宏观经济学方法、微观经济学方法以及实证与规范方法。

一、决策理论决策理论是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试图研究人们在面对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时如何做出决策。

决策理论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即将决策问题分解成多个小步骤,并评估每一步的影响与成本。

决策理论的关键概念包括效用函数、边际效用、风险偏好等。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决策行为和决策过程,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决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宏观经济学方法宏观经济学方法着眼于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趋势,研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宏观现象。

其核心是宏观经济模型,通过建立数学或统计模型来描述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

宏观经济学方法运用大量的实证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经济指标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

同时,宏观经济学还包括动态优化模型,通过最优化方法来研究经济主体的最优决策。

三、微观经济学方法微观经济学方法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和市场交互作用。

它关注供求关系、价格决定和资源配置等微观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方法采用边际分析,通过个体经济主体的最优化选择来解释市场经济定价机制。

其中的重要工具包括需求曲线、供给曲线、边际成本等。

四、实证与规范方法实证方法是通过观察和测量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的有效性。

经济学家根据实证数据,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可以对经济理论提出实证检验和经验论断。

规范方法是基于价值判断和道德准则,旨在为经济政策和经济伦理提供指导。

经济学家通过规范方法来评估经济现象的公平性、正义性和合理性。

总结: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涵盖了决策理论、宏观经济学方法、微观经济学方法以及实证与规范方法。

这些方法论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工具,帮助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

通过研究决策行为、国民经济规模和趋势、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以及实证检验和规范评价,经济学家能够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与研究方法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以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为核心内容,拥有独特的经济学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家们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法论体系,并且不断创新和完善研究方法。

本文将对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与研究方法进行全面剖析。

一、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是指进行经济研究时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假设和思维模式。

在西方经济学中,主要有两大经济学方法论流派,即实证主义方法和规范主义方法。

1. 实证主义方法实证主义方法,又称为实证经济学方法,强调对经济现象的实证观察和定量分析。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观察现有的经济现象、整理数据、构建模型,从而分析经济规律和预测经济趋势。

实证主义方法重视现实世界的经验数据,并以经济计量学为主要工具进行研究。

2. 规范主义方法规范主义方法,又称为规范经济学方法,强调对经济现象的伦理、道德和公平性进行评价,旨在为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规范主义方法认为经济研究不仅应该研究经济事实,还应该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性进行思考和评价。

规范主义方法主要运用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理论框架进行经济问题的研究。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们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解答经济学问题。

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

1. 数量经济学方法数量经济学方法是指利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工具,对经济学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数量经济学方法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信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和推断,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这一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经济政策评估、市场预测和货币政策制定等方面。

2.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真实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实证分析,来推断经济现象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客观描述和解释,通常使用的工具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实验研究等。

实证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取真实的经济数据和现象,但也存在受到个体主观因素影响和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引言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现象的学科。

在经济学研究中,方法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经济学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和原则。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应用。

一、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是指经济学研究者在进行经济学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和原则。

它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概念对于指导和规范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方法经济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和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1. 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实际经济数据的观察和分析,以验证经济理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实证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分析、实证研究等。

通过实证分析方法,经济学研究者可以从实际数据中获取对经济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 理论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是指通过构建经济学理论模型,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

理论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数学模型、图表模型、逻辑分析等。

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经济学理论模型,可以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3. 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是指将实证分析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实证数据的分析和理论模型的构建,进一步提高对经济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实证分析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的优势,使经济学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经济学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政策评估经济学研究方法可以用于政策评估。

通过对政策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可以评估政策的效果和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建议。

2. 经济预测经济学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经济预测。

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分析和经济模型的构建,可以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走势,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应用经济学方法论问题研究

应用经济学方法论问题研究

王 军 淮安市洪金灌区管理处摘要: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发展首先重视的问题,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很好地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西方国家对经济学研究较早,并提出了许多经济学方法论,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对经济学方法论有一定的研究,我国对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和应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夏业良教授的《对“张五常熟”的一点冷思考》一文使得国人对我国主流经济学方法论不得不进行深思。

找出适应经济发展的经济学方法论,并合理地应用其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一直是经济学界首要问题。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应用;问题研究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9-000386-02一、引言经济学方法论顾名思义是指经济学界在研究相应的经济理论和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一些方法的理论,例如归纳演绎、宏观/微观分析法、均衡/非均衡分析、制度结构分析等经济分析方法理论。

经济学方法论随着世界的发展,现在不仅仅局限在与经济学领域,经济学方法论已经应用到了法律、教育、政治、管理学等许多领域中。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经历了三次相应的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和变革才有了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和确立。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得影响不断扩大,使得在应用经济学方法论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对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历程进行研究,不难发现我国对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与应用相对于西方国家还很落后,一方面源于我国有关经济学方法论的应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一方面是因为长期的经济学方法论不被重视。

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使得我国经济平稳长久持续的发展,必须重视经济学方法论等问题的研究。

二、对当前应用经济学方法论问题的反思(一)经济学方法论中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没有得到重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更好地发展经济,就必须合理地应用方法论来解决经济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首要任务就是树立经济学方法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只有确立了其地位,才将会被更多地经济学者所重视,经济学方法论才会被更好更有效地应用。

经济学方法论简介

经济学方法论简介

经济学方法论简介经济学方法论是指研究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学问,主要关注经济学研究的目的、范式、理论构建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问题。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与经济学研究的实践密切相关,不同的方法论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和结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验主义和规范主义两个方面介绍经济学的方法问题。

经验主义方法是指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观察和实证分析来寻找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经验主义方法从实际数据出发,运用统计学和实证研究方法,来寻找经济规律的普遍性。

像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这样的经济学家,主要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经济学研究。

由于经验主义方法着重于数据和实证分析,常被视为一种客观、中立和科学的研究方式。

然而,在实证研究中存在数据不准确、数据选择偏差等问题,因此,经验主义方法也有其局限性。

规范主义方法是指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逻辑推理和假设建模来研究经济现象。

规范主义方法将经济学视为一门理论学科,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和推导经济定律来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机制和内在规律。

这种方法强调经济学理论的逻辑一致性和内部一致性,并倾向于假定人的理性行为和市场均衡等前提。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最早提出并深化规范主义方法的经济学家之一。

与经验主义方法相比,规范主义方法强调理性分析和理论推导,不依赖于具体数据的统计分析。

然而,规范主义方法的前提假设往往过于简化和抽象,与现实经济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除了经验主义和规范主义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经济学方法。

比如,行为经济学方法强调个体的行为决策和心理偏差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在行为经济学中,经济学家通过实验和问卷等方法来研究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揭示人的心理偏差以及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另外,制度经济学方法侧重于研究制度设置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家关注制度的形成、演化和变革,通过研究制度对经济行为的约束作用,揭示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经济学方法论是指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导言:西方经济学是指以欧美国家为主要代表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其方法论是指在研究经济现象和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角度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

一、假设理性行为原则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之一是假设人们在经济决策中具有理性行为。

理性行为原则认为个体在面对选择时,会根据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来做出决策。

这种假设可以用来解释人们在市场交易中的行为,以及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然而,理性行为假设也存在局限性,因为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情感、习惯、社会因素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二、供求理论和市场机制供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之一,它认为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的。

西方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自由市场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和调节经济活动。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信号和利润动机,使各个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进行交换和协作,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然而,市场机制也存在失灵的可能,例如市场垄断、外部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

三、边际分析和效用最大化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研究个体在面对选择时,对额外单位的收益或成本的变化作出的反应。

边际分析认为个体在追求效用最大化时,会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则进行决策。

这意味着个体会在边际效用下降的情况下停止增加某项活动,以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效用最大化的思想在微观经济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消费者选择、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四、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强调运用数学和统计等工具来分析经济问题,以此提高经济理论的严谨性和预测的准确性。

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们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建立和检验经济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经济政策评估、市场预测、金融风险分析等方面。

五、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近年来涌现的两个新兴分支。

经济学方法论pdf

经济学方法论pdf

经济学方法论:探寻经济理论与实际问题之桥梁经济学方法论,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经济学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理论体系。

这些方法既有定量分析,也有定性分析;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把握,也有微观层面的细致洞察。

可以说,经济学方法论就是连接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的桥梁。

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方法论注重总量分析或整体分析,探究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

它主要关注国民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等宏观指标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如何影响这些变化。

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理解整体经济趋势和政策效果,但它往往难以深入到具体的经济个体和微观层面。

而在微观经济学领域,方法论则更加关注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

它研究单个消费者、生产者以及市场交易中的供需关系,探究这些微观经济活动如何影响整体经济。

这种方法论有助于理解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个体行为的决策过程,但它往往难以全面把握整体经济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除了宏观和微观分析,经济学方法论还包括制度结构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强调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影响。

它探究不同国家、不同制度环境下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以理解经济制度和结构的决定因素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作用。

从历史角度来看,经济学方法论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

古典经济学家们倾向于采用演绎法,从基本概念和原则出发,推导出经济理论。

而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则主张采用归纳法,从历史经验和实证材料出发,总结出经济规律。

后来,新古典学派的综合了演绎法和归纳法,以演绎为主,归纳为辅,形成了更为系统的方法论体系。

经济学方法论的应用学科是经济学,它适用于各种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

从宏观经济政策到微观市场行为,从经济增长到贫困问题,经济学方法论为研究者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框架。

通过合理运用方法论,研究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济问题,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方案。

总而言之,经济学方法论作为连接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桥梁,在经济学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是研究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学科,它关注如何运用适当的理论和工具来解释和分析经济现象。

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家在研究中所采取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研究策略的总称,它对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定义和概述经济学方法论是研究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学科,它关注经济学家在实践中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以及这些方法和工具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经济学方法论旨在帮助经济学家理解经济问题和现象,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框架。

2. 探索和验证经济学方法论涉及两个基本方面:探索和验证。

在探索方面,经济学家使用理论和模型来构建对经济现象的解释,通过推理和逻辑推断来分析经济行为和决策-making的基础。

在验证方面,经济学家使用实证研究和实证分析来检验和验证经济理论和模型的有效性。

3. 归纳与演绎经济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归纳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过程,通过观察和实证研究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演绎是从一般到具体的推理过程,通过逻辑推理和理论推断来得出具体的结论。

经济学家在研究中通常会使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归纳来发现现象和规律,通过演绎来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和规律。

4. 理论与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也涉及到理论和实证的关系。

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它通过构建简化的模型和假设来解释经济现象。

实证是通过采集实证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经济学家在研究中通常会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

5. 数量与质性经济学方法论中还存在数量与质性研究的问题。

数量研究是通过采集和分析数量数据来进行研究,它着重于经济变量之间的数值关系和定量推断。

质性研究是通过采集和分析质性数据来进行研究,它着重于经济行为和决策-making的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经济学家在研究中通常会结合数量和质性研究方法,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

6.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经济学方法论中还涉及到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药物经济学研究是对药品使用与效果之间经济关系的研究,其目的是为医药决策者提供定量分析,以支持制定或修改药品政策、指南和规范。

然而,在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药品的合理使用与医疗资源的分配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

首先,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着方法论的问题。

目前,药物经济学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经济评价,即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方法评估药品在经济、社会和健康方面的效果。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一些重要因素的影响,如社会价值取向、文化背景、病情严重程度等。

这导致研究结论对于实际医学决策的指导作用有限。

其次,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数据来源与质量也是一个问题。

药物经济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我国医疗数据的质量普遍较低。

一方面是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数据的更新速度较慢。

这些问题使得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受到一定的制约。

第三,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目前,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较为零散,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研究框架。

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重点和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综合性差。

此外,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多数是对单一药物或治疗方案的经济评价,而缺乏对多种药物或治疗策略进行比较和评价的研究。

此外,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与医药行业现状相关的问题。

首先,药物定价与药品的经济效益关联不密切。

虽然政府对于药物的定价进行了一定的干预,但往往忽视了药物的实际效果和经济效益。

这导致了药价偏高或偏低的问题,影响了药品的使用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其次,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对于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应用程度不高。

医保支付政策往往过于关注药物的价格和数量,而对于药物的实际效果和经济效益缺乏充分的考虑。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应首先解决方法论的问题,通过引入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和模型,充分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加强研究的实证性和推广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1.1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1.2方法论1.2.1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况和总结。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方法选择的价值、规范和标准问题,它涉及什么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其理论根据是什么,资料获取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解释,如何确定众多具体方法的评价体系等。

1.2.2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就是要从人们一般的认识规律和经济活动特征的结合上,探讨人们怎样获取经济知识,怎样将这些知识构建为理论以及理论的结构与发展方式等规律。

经济学家谢拉.C.道认为,方法论涉及的是经济学中的基础性问题,是经济学原理的平台。

它对于探讨这个平台.的作用、意义及构成要素,它提供了一个范式,我们可以运用这个范式探讨现代经济学中一系列重要的论题,诸如,经济学何去何从,经济学的局限性,经济学阐释的可能性,经济学可否呈现多样性,经济学是否正朝着结构主义的方向演变等等。

可见,方法论的含义各有不同,是见仁见智的事。

2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哲学化2.1现代科学方法论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经济学方法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既具备经济学的特性,又具备哲学的特性。

它深受近代哲学、科学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影响,尤其是深深打上科学哲学的烙印,所以经济学方法论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

2.1.1逻辑实证主义与经济学方法论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理论构成的要求集中表现在公理化方面。

理论公理化要求由公理出发演绎推导出理论中的全部陈述或由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推导出所有概念, 从而使理论成为一个演绎系统。

可见, 这种对理论构成的公理化要求指导着经济理论的形式化过程。

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是从理论外部来检验理论优劣和可接受性的标准。

它要求对构成理论的前提和理论的推论结果进行经验检验。

通过它们是否与现实经验相符来判断理论的优劣和可接受性。

主流经济学的前提的“不现实性”一直是各派非主流经济学攻击的目标。

由于经济学很难通过有控制的实验方法来进行检验, 不能利用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对理论涉及的有关变量进行相关的回归分析, 因此, 计量经济学成为了经济理论争论的中心。

对一种理论的评价总是围绕着计量经济学的检验进行,不是争论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就是对采用的回归分析方法提出异议。

计量经济学使经济学成为可检验的理论,而大大增加了它的“科学性”。

以此可见, 研究方法的实证化、数量化和形式化对于提高经济学研究的精确性和深入性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的, 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片面性。

对此,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就提出过尖锐的批评: 大量数学符号的均衡公式演算是空洞的研究, 对实际问题不可能做出什么有益的解答。

而那些首先注意运用数学方法的学者也始终认为, 数学只是一种分析工具而不是经济理论本身。

2.1.2证伪主义与经济学方法论证伪主义是由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经验证实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重新审视了人类获取知识和实现知识增长的方法、途径、机制, 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方法论。

它影响了20世纪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方向。

首先,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案不仅给严格的科学探究行为提供了相对简单的划界标准, 而且还提供了一套容易实施的方法论规则。

其次, 经济学研究脱离现实的抽象化是证伪主义兴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学理论对经济政策应该有直接或间接的引导。

再次, 证伪主义吸引经济学家可能与波普尔自己的理智兴趣和关注有关。

波普尔最初感兴趣的是特定社会科学的科学身份问题, 他尤其希望运用他的划界标准把弗罗伊德心理学等从合法的科学探究领域清除出去。

这个欲求和他自己对政治哲学领域的偏爱相结合, 使波普尔成为对经济科学感兴趣的人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

证伪主义的支持者,强烈批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实践未能满足证伪主义的标准, 不是在从事真正的经验科学。

他们认为经济学家应该“更加努力地尝试”实行证伪主义, 从而使经济学学科得到实质性的改观。

但是波普尔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也受到了来自激进经济学家、新凯恩斯主义者、制度主义者以及各种各样的非正统经济学家的批判。

也由于波普尔证伪主义标准过于严格,经济学家实际上很少真正运用和实行波普尔的方法论。

2.1.3历史主义与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的变革是以经济学革命为标志的,经济学家也习惯于把经济学理论的巨大变化称之为经济学革命。

在现代经济学界实际上也存在着许多范式,每一种范式都为许多经济学家所相信。

库恩所倡导的从史研究哲学的思想方法是诺思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基础,是一种研究范式的核心思想,也是诺思的经济学研究范式不同于别人的主要原因。

这些范式同过去的主流经济学理论相比,重视了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使经济学在方法论上,走向了夸张,这与库恩以后的科学哲学使科学方法论走向扩张具有相似之处。

近几年来获得巨大发展的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以及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等理论扩大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说明了更多的经济内容,同时又保护了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关于自由竞争市场机制有效性的基本假设,因此被视为框架进步。

此外,科学哲学与经济学也呈现出一些双边交流的关系,科学哲学研究也会采纳与运用一些经济学的文献资料,比如运用经济学的观点、范式来说明科学哲学的问题。

2.2经济学方法论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基础20世纪中期以来,系统观思维方式和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兴起,大大激活了非理性主义的基因,形成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和冲击。

在系统观思维方式和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影响下,一场深刻的方法论变革系统范式革命的发生,使非理性主义进一步影响了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为经济学的理性重建提供了契机。

2.2.1经济非理性和哲学非理性非理性是与理性相对应的概念,也可分为经济非理性和哲学非理性。

经济非理性就是对经济理性的偏离,用西蒙的话来说就是最大化偏离。

它有三层涵义:其一,从理论研究的范式来说,是对传统经济理性研究范式进行批判式思考的概念式工具;其二,从经济学说来讲,是指与主流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相背离的种种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其三,就经济行为特征而言,是指与理性行为相偏离的诸如本能、冲动、习俗、惯例、制度、心理偏好等影响经济行为的因素。

而哲学非理性是与哲学理性相对应的,有两层涵义:一是与人的心理结构有关的包括欲望、动机、习惯、本能、情感、意志和信仰等在内的心理现象;二是指属于人的认知结构的包括直觉、灵感和顿悟等在内的思维形式。

其中,哲学非理性的第一层涵义与经济非理性的第三层涵义相一致,并在认识经济现象和开展经济实践活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非理性主义就是与理性主义相偏离的思维形式、研究范式、学说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种种影响经济行为的非理性因素。

长期以来,经济学方法论一直在理性主义的大旗之下发展,但理性主义远离现实的局限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挑战。

于是,非理性主义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于方法论方面进行了种种偏离理性主义的尝试。

2.2.2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至今热烈探讨的后现代哲学谋求对传统形而上学、科学哲学的解构和消解。

后现代学者对于现代性的批判不可避免地映射到经济学中,这种哲学上的后现代转向也对传统的经济学方法论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

第一,由本质论转向关系论。

后现代论者们对现代性进行讨伐的重点目标是本质主义。

他们认为,离开具体的情境去分析抽象、孤立的本质属性毫无意义。

后现代论者强调的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制约的关系,而不是像传统经济学那样把重点放在对个人行为动机的解析上。

第二,由单边论转向博弈论。

博弈论思想的引入打开了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一片新天地。

从历史主义的范式分析或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分析来看,博弈论的最核心部分毕竟还是与新古典经济学保持着高度一致,也就是理性经济人基于个人本位的效用最大化。

博弈论的演化、动态、重复过程,更加贴近了经济现实,也更深刻地揭示了经济主体在相互接触中不断学习进而达到合作共赢的可能性。

第三,由方法论转向修辞学。

后现代主义从修辞学角度对经济学方法论进行了批判。

他们的核心观点是:其一,经济学家的方法论见解与经济政策建言不一致。

其二,经济学家在表述观点时多用文学手段,尤擅使用比喻手法。

其三,经济学方法论的内部评价高于外部评价。

经济学方法论可分大、小写两种,大写的方法论是规范性的、试图建立普适性的公理体系和推演平台,并指导经济实践;而小写的方法论是有关经济学家们进行学科训练方式的讨论。

经济学论证应该从经济学内部通过论证得到评价,而不应该用超然于学科之外的独立的大写的方法论来进行指责。

实际上,这正与后现代哲学的新实用主义拒斥一切普适性的真理、规范、价值、标准相呼应。

第四,由静态论转向过程论。

现代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极为重视过程,哈耶克就曾指出,市场是各经济主体共同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偏离均衡是常态,保持均衡是非常态。

因此,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均衡的极端重视是一种误导。

经济规律仅仅是一种趋势律,它可能指出经济系统运行的方向,指向某个均衡点,但长期看,系统必定是不断演化的、自组织的、自平衡的,经济系统在演化过程中能够不断优化自身结构。

由于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出现,经济学方法论形成两大主要流派,即理性工具主义学派与非理性主义学派的对垒。

3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异议3.1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反对意见有不少学者对经济学方法论表示异议,反对经济学方法论及其所运用的科学哲学。

比如在多数国际微观经济学会议上,经济学方法论家几乎很少能够得到发表演说的邀请。

他们的贡献并不被实践经济学家所赞扬,方法论家明白方法论对于经济学就像科学哲学对于科学。

针对逻辑实证主义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过分影响,哲学家马克·霍利斯批评到:实证主义是一宗虚妄的哲学,新古典经济学必定是因为它而走向衰落。

培森认为方法论对经济学的研究没有什么意义,他说:对经济学方法论与认识论及其与哲学关系的研究可能对阅读与写作是有益的,但这些研究不能使经济学研究与教学更为科学。

如果说这些研究有什么作用的话,它对经济学的科学性程度也只能有负面效果。

对此培森的理由是:因为这种研究已经创造了一个自身不同的问题全神贯注于哲学而不是科学,再说,科学实践自身很少依靠科学哲学,这一论断可用许多科学家虽然不怎么了解科学哲学但继续获得伟大的科学成就来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