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

合集下载

化工基础考试题

化工基础考试题

第一章流体的流动与输送1、滞流(名词解释):流体流动时,流体的质点做一层滑过一层的位移,层与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干扰。

(墨水在水中呈直线)湍流(名词解释):流体流动时,流体的质点有剧烈的涡动,只有靠近管壁处还保留滞留的形态。

(墨水无固定轨迹,呈絮状)2、影响流体流动类型的因素有哪些?(简答题)(1)管径(2)密度(3)粘度(4)速度雷诺数Re=dvρ/μ当Re<2000时为滞流,当2000<Re<4000时为过渡态,当Re>4000时为湍流3、流体流动过程中产生阻力的内因(根本原因):实际流体有粘度4、实验室中常用的两种流量计:(1)转子流量计(2)孔板流量计5、流体阻力实验中测量的是球形截止阀的局部阻力6、伯努利方程应用的条件:静止流体、理想流体、实际流体7、文氏管流量计的压头损失比孔板流量计的小8、伯努利实验中,测压管的测压孔开在管壁处测量的为静压强,测压管的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时,测压管内液注的高度是静压头与动压头之和。

9、 e.g.滞流流量不变,管径缩小一倍,阻力增加16倍10、流体阻力与管长成正比,管长扩大一倍,阻力扩大一倍。

11、离心泵产生汽蚀的原因:安装高度过高。

离心泵产生气缚的原因:启动前没灌满水,离心泵有气体。

12、离心泵靠出口阀调节流量,离心泵在启动之前要关闭出口阀,先启动电机后开出口阀,离心泵关闭时先关出口阀后关闭电机。

13、旋涡气泵属于正位移泵,靠旁路调节阀调节流量,阀门全开体系流量最小,阀门全关体系流量最大。

14、连续性方程是根据物料衡算推导出来的,伯努利方程是根据能量衡算推导出来的。

15、绝对压=大气压+表压,真空度=大气压-绝对压会计算AB之间的压差16、定态流动(名词解释):流体流动的系统中,若任一截面上流体的性质(如密度、粘度等)和流动参数(如流速、压力等)不随时间而改变,此种流动称为定态流动。

17、流体的流动形态如果为滞流,摩擦阻力系数与Re有关;如果为湍流,摩擦阻力系数与Re和相对粗糙度有关。

化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1、压力与剪应力的方向及作用面有何不同答:压力垂直作用于流体表面,方向指向流体的作用面,剪应力平行作用于流体表面,方向与法向速度梯度成正比。

2、试说明粘度的单位、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答:单位是N·S/m2即Pa·s,也用cp,1cp=1mPa·s,物理意义为: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运动和碰撞,与流体的种类、温度及压力有关3、采用U型压差计测某阀门前后的压力差,压差计的读数与U型压差计放置的位置有关吗?答:无关,对于均匀管路,无论如何放置,在流量及管路其他条件一定时,流体流动阻力均相同,因此U型压差计的读数相同,但两截面的压力差却不相同。

4、流体流动有几种类型?判断依据是什么?答:流型有两种,层流和湍流,依据是:Re≤2000时,流动为层流;Re≥4000时,为湍流,2000≤Re≤4000时,可能为层流,也可能为湍流5、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雷诺数表示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黏性力的对比关系,反映流体流动的湍动状态6、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层流没有径向脉动,湍流有径向脉动7、流体在圆管内湍流流动时,在径向上从管壁到管中心可分为哪几个区域?答:层流内层、过渡层和湍流气体三个区域。

8、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若管径一定而流量增大一倍,则层流时能量损失时原来的多少倍?完全湍流时流体损失又是原来的多少倍?答:层流时W f∝u,流量增大一倍能量损失是原来的2倍,完全湍流时Wf∝u2 ,流量增大一倍能量损失是原来的4倍。

9、圆形直管中,流量一定,设计时若将管径增加一倍,则层流时能量损失时原来的多少倍?完全湍流时流体损失又是原来的多少倍?答:10、如图所示,水槽液面恒定,管路中ab及cd两段的管径、长度及粗糙度均相同,试比较一下各量大小11、用孔板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时,随流量的增加,孔板前后的压差值将如何变化?若改用转子流量计,转子上下压差值又将如何变化?答:孔板前后压力差Δp=p1-p2,流量越大,压差越大,转子流量计属于截面式流量计,恒压差,压差不变。

食品工程原理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

食品工程原理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
第一节 流体的物理性质
一、连续介质假定
流体:可以自由流动,无固定形状的物体 ——气体+液体+超临界流体。
连续介质假设:流体由无数个连续的质点组成。 质点:由许多个分子组成的微团,其尺寸比容器小得 多,但比分子自由程大得多。(宏观尺寸非常小,微观 尺寸又足够大)
例如:标准状态下1mm3的气体中有2.7×1016个分子,1mm3
p=大气压强-真空度=0.1-(400/760)×0.1=0.0474MPa
(2)表压为0.2MPa的饱和水蒸汽的绝对压强p为: p=大气压强+表压=0.1+0.2=0.3MPa
查饱和水蒸汽表,绝对压强为0.3MPa的饱和水蒸汽所对 应的饱和温度为133.3℃。
三、静力学基本方程
z x
pz
y
p pz z dz
SI单

:
N m2
Pa
换算:1 atm=760 mmHg=10.33 mH2O=101.33 kPa=1.033 at
特点:(1)方向与作用面相垂直; (2)从各方向作用于某一点上的流体静压强相等; (3)连续流体内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流体静压强 相等。→等压面
表压=绝对压-大气压 压强
真空度=大气压-绝对压
四、压强的静力学测量
1. U型压差计 以0-0’为等压面
p0=pa+(m+R)rBg p0’=pb+mrBg+RrAg
因为p0=p0’, 所以
pa-pb=R(rA-rB)g
2. 单管压差计
pa-pb=R(ri-r)g
优点:减少读数误差
3. 斜管压差计
pa-pb=R’sina(ri-r)g

例题与习题

例题与习题

化学工程学例题与习题严世强编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例1. 水从倾斜直管中流过,在断面A和B之间接一空气压差计,其读教R=10mm,两测压点垂直距离h = 0.3m。

试求:(1)A、B两点的压差等于多少?(2)若采用密度为830kg·m-3的煤油作指示液,压差计读数为多少?(3)管路水平放置而流量不变,压差计读数及两点的压差有何变化?, 即解:如图取等压面1-2,p1= p2ρgh A)= p B-ρg(h B- R)-ρ0gR(pA-p A-ρgh A= p B-ρgh B+ Rg(ρ -ρ0)等式两边同时加Hρg,得p A+ρg(H - h A)= p B+ρg(H - h B) + Rg(ρ-ρ0)ρgZ A)-(p B + ρgZ B)=Rg(ρ -ρ0)(A)(pA +p B =Rg(ρ - ρ0)- ρg(Z A- Z B)(1)pA-=0.01× 9.81×1000 + 1000 × 9.81 × 0.3=3.04 ×103Pa注:∵ρ水>>ρ空∴ρ - ρ0 ≈ρ(2)若采用煤油作指示液,压差计读数为R',由式(A)得:(p A + ρgZ A)-(p B + ρgZ B)=R'g(ρ - ρ0) = Rg(ρ -ρ0)= 0.01× 9.81× 1000 = 98.1PaR/ = == 5.88 × 10-2m = 58.8mmρgZ A)-(p B + ρgZ B)]不变,压差计读不变。

又因管路(3)若管路流量不变,[(pA +水平放置,Z即:A= Z BρgZ A)-(p B + ρgZ B)=p A - p B(pA +=Rg(ρ -ρ=98.1Pa0)从本例可知,若管路中流体流量不变时,U形管压差计所指示值不变。

但应注意R值在两种情况下所表示的意义。

化学工程基础习题及答案——上课用

化学工程基础习题及答案——上课用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1.已知20℃下水和乙醇的密度分别为998.2 kg/m 3和789kg/m 3,试计算50%(质量%)乙醇水溶液的密度。

又知其实测值为935 kg/m 3,计算相对误差。

解:乙醇水溶液的混合密度7895.02.9985.012211+=+=ρχρχρm3/36.881m kg m =∴ρ相对误差:%74.5-%100193536.881%100=⨯⎪⎭⎫⎝⎛=⨯——实实m m m ρρρ 2.在大气压力为101.3kPa 的地区,某真空蒸馏塔塔顶的真空表读数为85kPa 。

若在大气压力为90 kPa 的地区,仍使该塔塔顶在相同的绝压下操作,则此时真空表的读数应为多少?解:''真真绝p p p p p a a -=-=kPa p p p p a a 7.73)853.101(90)(''=--=--=真真3.如附图所示,密闭容器中存有密度为900 kg/m 3的液体。

容器上方的压力表读数为42kPa ,又在液面下装一压力表,表中心线在测压口以上0.55m ,其读数为58 kPa 。

试计算液面到下方测压口的距离。

解:液面下测压口处压力gh p z g p p ρρ+=+=21Δmh g p p g p gh p z 36.255.081.990010)4258(31212=+⨯⨯-=+-=-+=∴ρρρΔ4. 如附图所示,敞口容器内盛有不互溶的油和水,油层和水层的厚度分别为700mm 和600mm 。

在容器底部开孔与玻璃管相连。

已知油与水的密度分别为800 kg/m 3和1000 kg/m 3。

(1)计算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2)判断A 与B 、C 与D 点的压力是否相等。

解:(1)容器底部压力gh p gh gh p p 水水油ρρρ+=++=0210mh h h h h 16.16.07.010008002121=+⨯=+=+=∴水油水水油ρρρρρ(2)B A p p ≠ D C p p =题3 附图B Dh 1 h 2AC 题4 附图5.用一复式U 形压差计测量水流过管路中A 、B 两点的压力差。

化工基础流体流动

化工基础流体流动

P1
P2
a b
特点:
(1)内装两种密度相近 且不互溶的指示剂;
(2)U型管两臂各装扩
大室(水库)。
R
P1-P2=(a- b)Rg
常用指示液:水(着色水),油,四氯化炭等,它必须满 足:①与被测的液体互不相溶且不发生化学反应 ②它的密 度必须大于被测流体的密度。
例题:用普通U型管压差计测量气体管路上两点压 差,指示液为水,读数R为1.2cm,为扩大读数 改为微差计,一指示液密度为920kg/m3,另一 指示液密度为850kg/m3,读数可放大多少倍? 解:
力。
p F A
SI制单位:N/m2,即Pa。
其它常用单位: atm(标准大气压)、工程大气压kgf/cm2 、
换算关系为: 1a流tm体(柱标高准度大(气m压m)=H12.O01,3m×1m0H5 gP等a )=7。60
mmHg =10.33 mH2O =1.033公斤(力)/厘
2.压强的基准和米表2示形式
ux,uy,yz,p,……=f(x,y,z) 与t 无关
§1-1 流体静力学
一. 流体的密度
1.流体的密度: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属于物性。
m
V
◇对于液体,压强的变化对密度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称为不可压缩性流体。此时,密度仅随温度而变, f t
故在使用液体的密度时,要注意温度条件。
◇对于气体,密度随T、P改变很大,称为可压缩性流体,此
在管路设计中,适宜的流速的选择十分重要。 若流速选得太大,流体流过管路时的阻力增大,操作费用增 加;若流速选得太小,管径增大,管路的基建费增加。应在操 作费与基建费之间通过经济权衡来确定适宜的流速。一般来说 ,液体的流速取0.5~3.0m/s,气体则为10~30m/s。

(完整版)化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化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化⼯原理思考题答案化⼯原理思考题答案第⼀章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1、压⼒与剪应⼒的⽅向及作⽤⾯有何不同答:压⼒垂直作⽤于流体表⾯,⽅向指向流体的作⽤⾯,剪应⼒平⾏作⽤于流体表⾯,⽅向与法向速度梯度成正⽐。

2、试说明粘度的单位、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答:单位是N·S/m2即Pa·s,也⽤cp,1cp=1mPa·s,物理意义为:分⼦间的引⼒和分⼦的运动和碰撞,与流体的种类、温度及压⼒有关3、采⽤U型压差计测某阀门前后的压⼒差,压差计的读数与U型压差计放置的位置有关吗?答:⽆关,对于均匀管路,⽆论如何放置,在流量及管路其他条件⼀定时,流体流动阻⼒均相同,因此U型压差计的读数相同,但两截⾯的压⼒差却不相同。

4、流体流动有⼏种类型?判断依据是什么?答:流型有两种,层流和湍流,依据是:Re≤2000时,流动为层流;Re≥4000时,为湍流,2000≤Re≤4000时,可能为层流,也可能为湍流5、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雷诺数表⽰流体流动中惯性⼒与黏性⼒的对⽐关系,反映流体流动的湍动状态6、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层流没有径向脉动,湍流有径向脉动7、流体在圆管内湍流流动时,在径向上从管壁到管中⼼可分为哪⼏个区域?答:层流内层、过渡层和湍流⽓体三个区域。

8、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若管径⼀定⽽流量增⼤⼀倍,则层流时能量损失时原来的多少倍?完全湍流时流体损失⼜是原来的多少倍?答:层流时W f∝u,流量增⼤⼀倍能量损失是原来的2倍,完全湍流时Wf∝u2 ,流量增⼤⼀倍能量损失是原来的4倍。

9、圆形直管中,流量⼀定,设计时若将管径增加⼀倍,则层流时能量损失时原来的多少倍?完全湍流时流体损失⼜是原来的多少倍?答:10、如图所⽰,⽔槽液⾯恒定,管路中ab及cd两段的管径、长度及粗糙度均相同,试⽐较⼀下各量⼤⼩11、⽤孔板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时,随流量的增加,孔板前后的压差值将如何变化?若改⽤转⼦流量计,转⼦上下压差值⼜将如何变化?答:孔板前后压⼒差Δp=p1-p2,流量越⼤,压差越⼤,转⼦流量计属于截⾯式流量计,恒压差,压差不变。

第一章作业答案

第一章作业答案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1-2 某油水分离池液面上方为常压,混合液中油(o )与水(w )的体积比为5:1,油的密度为ρ0 = 830kg·m -3,水的密度为ρ = 1000kg·m -3。

池的液位计读数h c =1.1m 。

试求混合液分层的油水界面高h w 和液面总高度(h w + h o )。

解:如图所示ρ0gh 0 + ρgh w = ρgh c h 0 : h w = 5:1∴ 5ρ0gh w + ρgh w = ρgh c m g g gh h w c w 214.0100083051.1100050=+⨯⨯=+=ρρρh 0 +h w = 6 h w = 6 × 0.214 = 1.284m 习题 1-2 附图1-4 如图所示,在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型水银压差计,测得R 1 = 420mm ,R 2 = 45mm ,为防止水银蒸汽扩散,于U 型管通大气一端加一段水,其高度R 3 = 40mm 。

试求A 、B 两处的表压强。

解:p A = ρgR 3 + ρHg gR 2= 1000×9.81×0.04 +13600×9.81×0.045 = 6396(表压)p B = p A + ρHg gR 1 = 6396 + 13600×9.81×0.42 = 62431(Pa )(表压)1-5 为测量直径由d 1= 40mm 到d 2= 80mm 的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系数,在扩大两侧装一U 型压差计,指示液为CCl 4,316004-⋅=m kg CCl ρ。

当水的流量为2.78×10-3m 3·s -1时,压差计读数R 为165mm ,如图所示。

忽略两侧压口间的直管阻力,试求局部阻力系数。

解:在两测压口截面间列能量衡算式2222122222111u u gZ p u gZ p ξρρ+++=++ Z 1 = Z 2 123121.204.041078.2--⋅=⨯⨯=s m u π1232553.008.041078.2--⋅=⨯⨯=s m u π习题 1-5 附图等压面a-b ,则)(214R h g p gR gh p CCl ++=++ρρρ165.081.9)600`11000()(421⨯⨯-=-=-gR p p CCl ρρ= -971.2Pa 2)2(21222121u u u p p -+-=ρξ=544.0221.2)2533.021.210002.971(222=-+-理论值563.0)08.004.01()1(222221/=-=-=A A ξ 相对误差 %49.3%100544.0544.0563.0=⨯-=1-6 如图所示于异径水平管段两截面间连一倒置U 型管压差计,粗、细管的直径分别为∅60×3.5mm 与∅42×3mm.当管内水的流量为3kg·s -1时,U 型管压差计读数R 为100mm ,试求两截面间的压强差和压强降。

化学工程基础 林爱光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1.3

化学工程基础 林爱光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1.3

Vs测 Vs标

标 测
(气 体)
转子流量计的特点:
恒压差; 变截面;
恒阻力.
优点:读数方便,流动阻力小,测量范围宽; 缺点: 玻璃管不耐高温、高压,使用过程易 破碎,流体只能垂直向上流动。
安装注意事项:
必须垂直安装在管路上; 操作时,阀门要缓慢开启; 为便于检修或出现故障时切换, 须加设支路。 转子随流量增加而上浮,读数为最大截面积处;
2( A - )gR

2( A - )gR
pa - pb ( A - )gR
Vs A0 u0 C0 A0

实验测得C0值:
A0 C0 f (Re, ) A1
Re d1 u1

当C0为常数时
VS R

R VS
2
标准孔板的பைடு நூலகம்量系数
孔板流量计安装
暂不考虑能损 考虑能损
2 0
p1
u12 p0 u02 2( p1 p0 ) u02 u12 2 2
2 1
u u C1
2( p1 p0 )

角接取压法—标准孔板
u02 u12 C1C 2
2( pa pb )
u1 A1 u0 A0
2 2 1 2 0
上下游需各有一段等径直管为稳定段, 上游为10d,下游为5d。
优点:制造简单,随测量条件变化更换方便;
缺点:能量损失大,产生了永久压力降.
三.文丘里流量计
Vs CV A0
2( pa po )

式中CV — 流量系数无因次 ,
四.转子流量计

流体流动和输送.ppt

流体流动和输送.ppt

m
1
m
a1
1
a2
2
an
n
气体:
ρ= m V
=
pM RT
=
ρ0
T0 p Tp0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混合物:混合前后质量不变,以1m3气体混合物为基准
ρm = Σψi ρi
理气
m
PM m RT
M m Mi yi
二、流体的静压强
垂直作用于流体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强,习惯上 称之为压力,用 p 表示。
影响因素: 主要有体系、温度、浓度
T , L , G
思考:为什么?
气体内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可以从 动量传递角度加以理解
液体的内摩擦力则是由分子间的 吸引力所产生
气 体 粘 度 共 线 图
第二节 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
一、流体静力学
因为流体静止,故 流体柱所受合力 =0
p2 A p1 A gA(Z1 Z2 ) 0
R 3 等压面
指示剂 0
? Enlarge the R value
➢Inclined manometer
p1
p2
R
a
R’ =R/sina
U形管压差计适用于被测压差不太小的场合。若所测压
力差很小,用U形压差计难以读准,可改用如图所示的双液
体压差计,将读数放大。
2、双液柱压差计
p1
p2
1略小于2
p1 p2 2 1 gR
一、物料衡算——连续性方程式 二、机械能衡算——柏努利方程式
习题课
第四节 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
一、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 二、局部阻力损失的计算
目录
第五节 管路计算
一、简单管路 二、复杂管路 习题课

第1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

第1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

PB p2 gh2
p2 gh2 p1 gh1
h1 h2
液封
p p A 水 gh
p pA h 水 g
§1.2 流体流动 1.2.1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
• 在流动系统中,若任一截面处的流速、压强、密 度等有关物理量仅随位置而变,但不随时间而变, 这种流动称为定态流动。 • 若流体流动时,流体任一截面处的有关物理量既 随位置又随时间而变,则称为非定态流动。
2
u2
1
2
'
• 位能: 位能=mgz
u1
Z2 1
'
1 • 动能: 动能= mu 2 2 • 静压能:设m kg体积为V m3的流体流经管道截 面积为A m2的管道,流体通过该截面所走过距 离为L=V/A。通过该截面时受到上游的力为F =pA,则流体压过该截面所作的功为:
Z1
V FL pA pV A
1.1.4流体静力学方程应用实例
U型管压差计
p1
p2
PA PA'
PA P 1 Zg Rg PA' P2 Zg R o g

Z
P 1 P 2 ( o )gR
ρo>>ρ
R
A
A'

P1-P2 = ρ0gR
U型管压差计
液位计
PA=PB
PA p1 gh1
压强表示方法 压强表示方法:表压强,绝对压强,真空度
• 表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 真空度=-表压强
绝对压强 1atm 表压强 测压点3 1个标准大气压 (表压为零;真空度为零) 真空度 测压点2 绝对压强 0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1. 燃烧重油所得的燃烧气,经分析知其中含CO 28.5%,O 27.5%,N 276%,H 2O8%(体积%),试求此混合气体在温度500℃、压力101.3kPa 时的密度。

解: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m o lkg M y M i i m /1086.281808.02876.032075.044085.03-⨯=⨯+⨯+⨯+⨯=∑=∴ 混合密度333/455.0)500273(31.81086.28103.101m kg RT pM m m =+⨯⨯⨯⨯==-ρ2.已知20℃下水和乙醇的密度分别为998.2 kg/m 3和789kg/m 3,试计算50%(质量%)乙醇水溶液的密度。

又知其实测值为935 kg/m 3,计算相对误差。

解:乙醇水溶液的混合密度7895.02.9985.012211+=+=ρρρa a m3/36.881m kg m =∴ρ相对误差:%74.5%10093536.8811%100=⨯⎪⎭⎫⎝⎛-=⨯-实实m m m ρρρ3.在大气压力为101.3kPa 的地区,某真空蒸馏塔塔顶的真空表读数为85kPa 。

若在大气压力为90 kPa 的地区,仍使该塔塔顶在相同的绝压下操作,则此时真空表的读数应为多少?解:''真真绝p p p p p a a -=-=∴kPa p p p p a a 7.73)853.101(90)(''=--=--=真真4.如附图所示,密闭容器中存有密度为900 kg/m 3的液体。

容器上方的压力表读数为42kPa ,又在液面下装一压力表,表中心线在测压口以上0.55m ,其读数为58 kPa 。

试计算液面到下方测压口的距离。

解:液面下测压口处压力gh p z g p p ρρ+=∆+=10m h g p p g p gh p z 36.255.081.990010)4258(30101=+⨯⨯-=+-=-+=∆∴ρρρ5. 如附图所示,敞口容器内盛有不互溶的油和水,油层和水层的厚度分别为700mm 和600mm 。

《化工单元操作》流体流动与输送课件

《化工单元操作》流体流动与输送课件
P1 - P2 = ( - )gR R = R sinα
(4)微差压差计
dc / da > 10
c a且c < a(略小) P1 - P2 = (a - c)gR
P2
P1
ρc
R
ρA 图1-8 微差压差计
(5) 倒U形管压差计
ρ
P1 - P2 = ( - )gR

若 >>
则 P1 - P2 = gR
v
1 v
dv dp

v
1
d
dp
v≠0 可压缩流体,如气体 v =0 不可压缩流体,如液体
1.2 流体静力学
流体静力学主要研究流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受的各种力之 间的关系,实质上是讨论流体静止时其内部压强的变 化规律
1.2.1 流体的压强及其特性
压强:流体单位表面积上的法向表面力,习惯上称为压力
静压强: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压强
1.2.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描述:静止流体内部,压力分布规律
形式:
p1
z1g
p2
z2g
方程的导出
依据:动量守恒定律
1)微元体(控制体)选取 2)受力分析
静止流体:F 表面力 质量力 0
在Z方向上∑FZ=0
( p p dz )dxdy ( p p dz )dydz Zdxdydz 0
绝压:相对绝对零压为基准的压力(a)
P(绝)=P(表)+P(大气) 压


真空度: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时,

大气压与绝压之差 真空度=P(大气)-(绝)
注意:
绝 对 压大 力气

•使用表压、真空度时,必须注明

《化工原理》电子档

《化工原理》电子档

目录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 (3)第一节流体静力学 (3)第二节流体动力学 (5)第三节管内流体流动现象 (7)第四节流体流动阻力 (8)第五节管路计算 (11)第六节流速与流量的测量 (11)第七节流体输送设备 (13)第二章非均相物系分离 (21)第一节概述 (21)第二节颗粒沉降 (22)第三节过滤 (25)第四节过程强化与展望 (27)第三章传热 (28)第一节概述 (28)第二节热传导 (28)第三节对流传热 (30)第四节传热计算 (30)第五节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31)第六节辐射传热 (34)第七节换热器 (35)第四章蒸发 (37)第一节概述 (37)第二节单效蒸发与真空蒸发 (37)第三节多效蒸发 (40)第四节蒸发设备 (41)第五章气体吸收 (42)第一节概述 (42)第二节气液相平衡关系 (45)第三节单相传质 (46)第四节相际对流传质及总传质速率方程 (49)第五节吸收塔的计算 (51)第六节填料塔 (58)第六章蒸馏 (60)第一节概述 (60)第二节双组分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60)第三节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 (62)第四节精馏 (63)第五节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63)第六节间歇精馏 (67)第七节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 (67)第八节板式塔 (67)第九节过程的强化与展望 (69)第七章干燥 (71)第一节概述 (71)第二节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71)第三节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73)第四节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 (75)第五节干燥器 (76)第六节过程强化与展望 (78)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第一节 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主要研究流体处于静止时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1-1-1 密度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

),(T p f =ρ液体密度 一般液体可视为不可压缩性流体,其密度基本上不随压力变化,但随温度变化,变化关系可从手册中查得。

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由下式计算:n n m a a a ρρρρ+++= 22111式中,i a 为液体混合物中i 组分的质量分数;气体密度 气体为可压缩性流体,当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可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RT pM =ρ一般在手册中查得的气体密度都是在一定压力与温度下的数值,若条件不同,则此值需进行换算。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第一章流体输送技术课件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第一章流体输送技术课件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伯努利方程的讨论
(2)可压缩流体
对于可压缩流体,若流动系统两截面间的绝对压力变 化较小(常规定为 p1 p2 )20,%则仍可用伯式进行计算,
p1 但流体密度 应以两截面间流体的平均密度 来m 代替。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伯努利方程的讨论
A2 A1
d2 d1
2
(5)
说明不可压缩流体在管道内的流速与管道内径的平方成反比
式(1)至式(5)称为流体在管道中作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连续性方程反映了稳定流动系统中,流量一定时管路各截面上 流速的变化规律。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伯努利方程——预备知识
(一)流动系统的能量
伯努利方程——预备知识
显然,设备内流体的真空度愈高,它的绝对压力就愈低; 表压力愈高,它的绝对压力就愈高。 绝对压力、表压力、真空度以及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p表 p绝 p大, p真 p大 p绝
图示为: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伯努利方程——预备知识
注意!
大气压力的数值随大气温度、湿度和所在地海拔的变化而变化 压力以表压或真空度表示时应用括号注明,否则视为绝对压力 压力计算时基准要一致
位能是相对值,计算时 需规定基准水平面
位能:流体因处于重力场中而具有的能量。
单位质量流体的位能为g(z J / kg)
动能:流体因具有一定流动速度而具有的能量。
单位质量流体的动能为 1 u(2 J / kg) 2
静压能:流体具有一定的压力而具有的能量。
单位质量流体的静压能为p(J / kg)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化工原理公式及各章节总结汇总

化工原理公式及各章节总结汇总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gh p p ρ+=022. 双液位U 型压差计的指示: )21(21ρρ-=-Rg p p )3. 伯努力方程:ρρ222212112121p u g z p u g z ++=++4. 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方程:f W p u g z p u g z ∑+++=++ρρ222212112121+ 5. 雷诺数:μρdu =Re6. 范宁公式:ρρμλfp d lu u d l Wf ∆==⋅⋅=22322 7. 哈根-泊谡叶方程:232d lup f μ=∆ 8. 局部阻力计算:流道突然扩大:2211⎪⎭⎫ ⎝⎛-=A A ξ流产突然缩小:⎪⎭⎫ ⎝⎛-=2115.0A A ξ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1. 恒压过滤方程:t KA V V V e 222=+令A V q /=,A Ve q e /=则此方程为:kt q q q e =+22第三章 传热1. 傅立叶定律:n t dAdQ ϑϑλ-=,dxdt A Q λ-= 2. 热导率与温度的线性关系:)1(0t αλλ+= 3. 单层壁的定态热导率:bt t AQ 21-=λ,或mA b tQ λ∆=4. 单层圆筒壁的定态热传导方程: )ln1(21221r r t t l Q λπ-=或m A b tt Q λ21-=5. 单层圆筒壁内的温度分布方程:C r l Qt +-=ln 2λπ(由公式4推导)6. 三层圆筒壁定态热传导方程:34123212141ln 1ln 1ln 1(2r r r r r r t t l Q λλλπ++-=7. 牛顿冷却定律:)(t t A Q w -=α,)(T T A Q w -=α8. 努塞尔数λαl Nu =普朗克数λμCp =Pr 格拉晓夫数223μρβtl g Gr ∆= 9. 流体在圆形管内做强制对流:10000Re >,1600Pr 6.0<<,50/>d lk Nu Pr Re 023.08.0=,或kCp du d ⎪⎭⎫⎝⎛⎪⎪⎭⎫ ⎝⎛=λμμρλα8.0023.0,其中当加热时,k=,冷却时k= 10. 热平衡方程:)()]([1222211t t c q T T c r q Q p m s p m -=-+=无相变时:)()(12222111t t c q T T c q Q p m p m -=-=,若为饱和蒸气冷凝:)(12221t t c q r q Q p m m -== 11. 总传热系数:21211111d d d d b K m ⋅+⋅+=αλα 12. 考虑热阻的总传热系数方程:212121211111d d R R d d d d b K s s m ⋅++⋅+⋅+=αλα 13. 总传热速率方程:t KA Q ∆=14.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逆流不发生相变的计算方程:⎪⎪⎭⎫⎝⎛-=--22111112211lnp m p m p m c q c q c q KA t T t T 15.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并流不发生相变的计算方程:⎪⎪⎭⎫ ⎝⎛+=--22111122111lnp m p m p m c q c q c q KA t T t T 16.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以饱和蒸气加热冷流体的计算方程:2221ln p m c q KAt T t T =--第四章 蒸发1. 蒸发水量的计算:110)(Lx x W F Fx =-=2. 水的蒸发量:)1(1x x F W -= 3. 完成时的溶液浓度:WF F x -=4. 单位蒸气消耗量:rr D W '=,此时原料液由预热器加热至沸点后进料,且不计热损失,r 为加热时的蒸气汽化潜热r ’为二次蒸气的汽化潜热 5. 传热面积:mt K QA ∆=,对加热室作热量衡算,求得Dr h H D Q c =-=)(,1t T t -=∆,T 为加热蒸气的温度,t 1为操作条件下的溶液沸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分析
① 影响状态的因素:
d、u、、
Re
du
L M L 3 du L L0 M 0T 0 Re T M LT


dqm

Re是量纲为一数群

圆形直管中 Re≤2000 Re ≥4000 2000< Re < 4000 稳定的层流 稳定的湍流 不稳定的过渡流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
1.1流体流动、流量和流速 1.2流体的流动阻力 1.3流体输送机械
1.1流体流动、流量和流速
1.1.1流体流动 1.1.2流量 1.1.3流速
1.1.1流体流动
• 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具有流动性。所 谓流动性就是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剪切力的作用,当有剪切 力作用于流体时,流体质点间就会产生相对运动。 • 气体和液体既具有共性,也具有各自的特性,即气体是可 压缩的,而液体则由于其压缩性很小,工程上近似认为是 不可压缩的。所以在讨论共性的同时,也要讨论它们各自 的特性及处理方法。
1.1.3流速
(1)平均流速 流体的体积流量 VS 除以管道的流通截面积 A,用符号 u 表示,单位为 m/s。 体积流量与平均流速的关系: u
VS A
(1-2) (1-3)
质量流量与平均流速的关系: GS VS uA (2)质量流速
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单位面积的流体质量,称为质量流速,用符号 w 表示,其单位为 Kg/(m2·s)。 质量流速与质量流量及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 w
1.2.2流体的两种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
雷诺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流体的流速 u、管径 d、流体的粘度 和密度 都能引 起流型的变化。可将这些影响因素组合成为一个数群来作为流型的判断依据, 此数群被称为雷诺数,用 Re 表示,其表达式为:
Re du

(1-6)
当: Re 2000 时,是层流流动;
管壁粗糙面凸出部分的平均高度,称为绝对粗糙度,以ε表示。绝对粗糙度ε与 管内径d的比值,称为相对粗糙度。表3-1列出了部分管道的绝对粗糙度。
(2)管件 用来改变管道方向、连接支管、改变管径及堵塞管道等。
( 3)阀门 阀门在管道中用以切断流动或调节流量。常用的阀门有截止阀、闸阀和止逆阀等 。
1.2.2流体的两种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
表1-1常见管件和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及以管径计的当量长度
②当量长度法
为了便于管路计算,常将流体流过某管件或阀门时的局部阻力折算成同样流体 流过具有相同直径,长度为 le 的直管阻力,这个直管长度 le 称为该管件或阀门的 当量长度。此时的局部阻力所造成的能量损失计算公式可仿照直管阻力计算公 式写成,即:
图 1-1 是著名的雷诺实验装置,在水箱的侧壁上接一玻璃管 B,玻璃管末端安装阀 C,用来控制管内流 体的流速。在水箱上方安置一小容器 D,其中装有密度与水箱中液体接近的有颜色水。从小容器引出 一细管 E,其出口伸入玻璃管进口中心位置上,有颜色水的流量用 F 阀门控制。 首先将水箱中加满水,利用水箱上部的溢流装置,使水箱中水位维持恒定。实验开始时,先徐徐开启 管路上的阀门 C,让水从玻璃管中流出。开启细管上的 F 阀,使得有颜色的水流入玻璃管。 当玻璃管水的流速较小时,细管流出的颜色水是一条界限分明的直线,与周围清水不相混,如图 1-2(a) 所示。这种现象表明玻璃管内水的质点是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这种流动型态称为层流 或滞流;若逐渐加大阀门 C 的开启度,当玻璃管内水的流速加大到某一临界值时,有色液体的直线开 始抖动、弯曲,继而断裂,有色液体从细管流出后随即破碎为小漩涡,向四处扩散,与周围清水完全 混合,如图 1-2(b)所示。现象表明管中水的质点运动轨迹没有规律,水质点在管中不仅有轴向运动,而 且还有径向运动,各质点之间彼此相互碰撞且相互混合,质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随时发生变化,这种 流动型态称为湍流或紊流。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
化工生产中处理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大多数是流体,涉及的过
程大部分在流动条件下进行。流体的流动和输送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操作。
研究流体的流动和输送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 ①选择输送流体所需管径尺寸。
②确定输送流体所需能量和设备。
③流体性能参数的测量, 控制。 ④研究流体的流动形态,为强化设备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⑤了解输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性能,正确地使用流体输 送设备。
当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湍流流动时: f (Re, ) , d

(1-11)
因为湍流流动时,不仅有流体质点之间的内摩擦,而且还有质点之间的碰撞。 此种流动类型的能量损失要比层流时大得多。因此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 其摩擦系数不仅与 u、 d、 而且还与管壁的粗糙度有关(绝对粗糙度 , 和 有关, 相对粗糙 / d )。管径越小其影响越大。
Re 4000 时,是湍流流动; 2000 Re 4000时,有时出现层流,有时出现湍流,是一个不稳定的区域,称
为过渡区。在一般工程计算中,当 Re 2000 时可按湍流处理。
流动形态的判据
影响流体流动的因素除流速 u外,还有流体流过的通道管径 d的大小,及流体的 物理性质如粘度μ和密度ρ。称为雷诺数,以符号Re表示: Re=duρ/μ 若将各物理量的量纲代入,则有: [Re]=L·LT-1·ML-3/ML-1·T-1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时,当Re≤2000,流体流动形态为滞流;当 Re≥4000时,流 体流动形态为湍流;而当2000<Re<4000 时,流体的流动则认为处于一种过渡状态, 可以是滞流,也可以是湍流。
h
f
h f h'f
(1-5)
流体的流动阻力大小与流体的流动现象(流动类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 管、管件及阀门简介
(1) 管 管子种类繁多。有铸铁管、钢管、特殊钢管、有色金属管、塑料管及橡胶管 等。 钢管分有缝钢管和无缝钢管,管子按照管材的性质,可分为光滑管和粗糙管。 常把玻璃管、铜管、铅管及塑料管等称为光滑管;旧钢管和铸铁管称为粗糙管.
试题:
• 某油的黏度为70mPa.s,密度为1050kg/m3,在管径为 φ114mm*4mm的管路中流动。若油的流量为30m3/h,试确 定管内油的流动形态。
1.2.3直管阻力的计算
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流体流过直管的阻力与其流体的动能 u2/2、管长 l 成 正比,与其管径成反比,即:
l u2 hf d 2
1.2.4局部阻力的计算
①阻力系数法 ②当量长度法
①阻力系数法
克服局部阻力所引起的能量损失,与管路中流体的动能 . u 2 2 .成正比,即:
u2 h 2
' f
(1-12)
为局部阻力系数, 式中: 一般由实验测定。 其数值与管件和阀门的开启度有关,
即不同的管件和阀门的类型以及阀门的开启度有不同的 值。 对于突然扩大,如管路出口(流体从管路排入大气或排入某容器) , =1.0。 对于突然缩小,如管路进口(流体由容器流入管路) , =0.5。
1.1.3流速
单位时间内,流体在管道内沿流动方向所流过的距离,
称为流体的流速,以u表示,单位为 m· s-1。
管道中心的流速最大,离管中心距离越远,流速越小, 而在紧靠管壁处,流速为零。 通常所说的流速是指流道整个截面上的平均流速,以流 体的体积流量除以管路的截面积所得的值来表示:
u = qV/S
(Pa) (m)
(1-8) (1-9)
l u2 Hf d 2g
式中 p f ——直管压力降,Pa;
H f ——直管损失压头,m。
范宁公式不仅适用于层流, 也适用于湍流的阻力计算, 但式中摩擦系数 的 处理方法不同。 当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层流流动时:
64 Re
(1-10)
1.2.3直管阻力的计算
层,各层以不同的速度向前流动,如图3-2所示。
1.2流体的流动阻力
1.2.1流体在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 1.2.2流体的两种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 1.2.3直管阻力的计算 1.2.4局部阻力的计算 1.2.5减小流动阻力的途径
流体本身具有粘性,流体流动时因产生内摩擦力而消耗
能量,是流体阻力损失产生的根本原因。管道大小、内壁形
1.1.2流量
(1)体积流量 (2)质量流量
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体流经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量,称为流体 的流量。 若流体量用体积来计量,称为体积流量,以符号qv表示,单 位为m3· s-1; 若流体量用质量来计量,则称为质量流量,以符号qm表示, 其单位为kg· s-1。
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的关系为:
qm=ρqV
(a)
过渡流
(b)
湍流
(c)
两种稳定的流动状态:层流、湍流。
层流:
* 流体质点做直线运动;
* 流体分层流动,层间不相混合、不碰撞; * 流动阻力来源于层间粘性摩擦力。 湍流: 主体做轴向运动,同时有径向脉动;
特征:流体质点的脉动 。
过渡流:
不是独立流型(层流+湍流),
流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发生流型转变)。
状、粗糙度等影响着流体流动状况,是流体产生阻力的外部 条件。本节介绍管路与系统的管、管件、阀门,并讨论流体 的流动形态和管内流体流动阻力的定量计算。
1.2.1流体在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分为两大类,即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直管阻力是流体 在一定的管道中流动时,为克服流体粘性阻力而消耗的机械能,亦可称为沿程 阻力。局部阻力是流体流过弯头、阀门等管件时,因流体的流速和方向发生改 变而损失的机械能。柏努利方程式中的 h f 为单位质量流体在所研究管路系统 中流动时的总能量损失,它为直管阻力 h f 与局部阻力 h 'f 之和。即:
S —— 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垂直的管道截面积,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