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现代区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现代区位研究
区位理论最早是在经济学领域创立的。

19世纪初,德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了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就为古典区位理论的形成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一、近代区位研究过程
187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国内各部门之间和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由于一系列新发明的出现不仅使原有的工业部门得到发展,而且又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工业部门,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世界航运、铁路建设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同时,由于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企业的规模急剧扩大,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聚,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也转向全世界的经济扩张,形成了商品、资本和市场的垄断。

据此,西方区位理论也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成本学派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市场学派,区位论也由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工厂转变为立足于城市,由着眼于成本、运费最省发展为追求市场的扩大。

192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弗兰克·费特尔(Frank A. Fetter)根据成本和运费的不同假定,提出了两生产地贸易区分界线的抽象理论—“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the Theory of Location of Trade Area Boundaries)1,开创了区位论市场学派的先河。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til Ohlin)以新古典理论作为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抛弃了古典学派以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来决定价值的命题,进行了区位的一般均衡研究,开辟了西方经济学区位理论的新领域—一般区位理论(General Localization Theory)的研究。

直到本世纪30年代初,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改变,社会分工、商品化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商业服务业的市场区位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另一方面,地理学由早先主要采用类型归纳为推理方式的自然科学开始明显的人文化,尤其经济地理学领域既要运用国民经济学提出法则,又要通过地理调查树立样板,这些都促使了地理学将区位论当做一种基本理论从经济学移植过来。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根据调查研究,分析了市场区形成的经济过程,1933年写成《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得出了三角形聚落分布、六边形市场区的高效市场网理论—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首次以城市为中心而进行市场腹地的分析。

其后,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又于1940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区位经济学》,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理论,从一般均衡的角度考察整个工业的区位问题,又从局部均衡的角度考察工厂的区位。

在区域产业配置时,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找出各经济单位配置的相互依存关系,寻找整个区位系统的平衡,并根据这一原理,提出了经济区理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

20世纪4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司徒瓦特(J. Q. Stewart)也曾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区位研究,市场区划分和市场扩大化的相互作用理论(The Interaction Theory)便应运而生,他第一次用理论模型表述了两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strength of economic connection)。

继之,戚夫(G.K.Zipf)不仅证明了商务指数( index of busines)
如此,而且在电话通话次数(number of telephone message)、客运班次(bus passengers)和铁路运量(weight of railway express shipments)等方面也是如此2。

赖利(W. Reilly)也于1929年和1931年提出了零售业引力法则,并总结为市场区分界点理论(Breaking-Point Theory)3,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零售贸易重力模型(Law of Retail Trade Gravitation),试图用这一种模型确定一个城市居民对其它城市零售贸易的资助量(volume of retail trade patronage),从而进一步勾画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由于廖什市场区只受距离、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一些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对其作了相应的修改,提出了赢利边际理论和镶嵌等级体系理论(Nested hierarchy Theory)4,重新解释和补充廖施经济景观的不足。

综上所述,近代区位理论(主要指市场学派),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

费特尔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俄林的“一般区位论”及其引申出来的其它论点都是一种纯理论的假定,把一些实际上非常重要的条件舍弃了,即使对市场范围作了考虑,但对市场范围内地形的变化,运输方式的性质也作了不应该的忽视。

克利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施的“经济景观”共同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市场区和市场体系理论,但由于他们同处在垄断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城市区位的研究局限于市场区的扩大与再分配,割裂了许多自然的、历史的和经济的联系,与社会主义的最小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居民满足的原则相背离,对我国城市区位的研究并不具备指导性的意义。

司徒瓦特的相互作用理论以及赖利的市场区分界点理论虽然把城市规模的大小作为吸引力强弱的标志,而事实上地区人民生活水准、购买力、先进技术的引进有时往往比居民人数的多寡更富有说服力,但探究城市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只是研究的范畴大大地突破了城市规模、业务指数和交通联系,更趋于自然的联系、经济的联系、通勤的联系、技术联系、社会联系、服务性联系和行政管理联系等有机的综合。

总之,在今天,无论是古典区位理论,还是近代区位理论,它们的历史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流逝,技术、经济的变化显得越来越明显,已不能满足现代地理学对区位研究的要求,减弱了理论指导的意义。

二、现代区位研究特征及其学派
二次大战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走向崩溃,许多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特别是进入了50—6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汹涌澎湃,一门崭新的立足于国民经济发展,以空间经济研究为特征,着眼于区域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的现代区位理论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起来。

概括起来,现代区位理论包括了近代区位理论在研究地域上的扩展和研究时间上的延续。

(一) 现代区位研究特征
现代区位研究与经典的区位研究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在研究内容方面,现代1弗兰克·费特尔(Frank A. Fetter),市场区域的经济规律,载《经济学季刊》,1924。

2Zipf,G.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Cambridge,Mass.,1949。

Edward J. Taffe,"The Urban Hierarchy:An air passenger definition",Economic Geography,1962,pp.1-14. 3这种理论提供了一种划分围绕两个规模不等城市扩展贸易区界线位置的方法。

4 Allen K. philbrick, "Principles of Areal Functional Orgaization in Regional Human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1957,PP 199-334。

区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孤立地研究区位生产、价格和贸易的局面,将整个区位的生产、交换、价格、贸易融为一体;而且从以往的区域类型、区域划分的理论研究转向以分析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为主要方向;从注重区位的经济产出到以人的本身发展为目标,重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崐系。

其次,在研究对象方面,从单一经济单位的区位研究走向区域总体的研究;从市场机制研究转向以政府干预和计划调节机制为主的研究。

第三,在研究方法方面,现代区位研究也由静态的空间区位选择转入区域各发展阶段空间经济分布和结构变化与过程的研究;从纯理论多假定的理论推导走向面对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应用模型研究。

(二)现代区位研究学派
概括起来,现代区位研究大致形成以下五大学派:
1. 成本—市场学派
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认为,廖什的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确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条件,但是最大利润原则的实现必然要同自然环境、运输成本、工资、地区居民的购买力等因素有关5。

他吸收了成本、市场两个学派的优点,把生产、价格和贸易理论溶为一体,提出了竞争配置模型。

在此基础上他还讨论了工业的集聚、经济区的规模、经济的地域特点和贸易理论,逐步形成了成本—市场学派的前驱理论。

2. 行为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的企业管理现代化日趋形成,运输成本已经随着现代化的运输工具的出现而降为次要的地位,这就使得经典的区位理论遭遇到更大的危机。

这样,人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区位分析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之一,以人为主体也被视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使得区位配置不得不考虑与分析人的主观因素,从而形成了现代区位论的行为学派。

3. 社会学派
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6总结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仅是部分而不是整体的局面,区位配置必然受政府政策越来越多的干预,其它如国际和军事原则、人口迁移、市场、居民储蓄能力等因素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工业企业的配置。

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影响区位的因素决不只是成本和利润因素,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4. 历史学派
最早从历史角度阐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位型式(Locational Patterns)是美国区位理论研究者埃迪加·胡佛7胡佛依据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他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以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具有很明显的时空结构特征。

具体地说,在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中,人崐们的产业活动是按照自然资源的状况而分布。

当交通发展进入村镇经济时代就开始出现区域的劳动地域分工,这样,产业活动的配置除了依据自然资源状况外,还要考虑市场分布来确定。

当经济再进一步发展使得社会进入城市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和生产技术条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产业区位配置更趋向于考虑更多的市场因素。

据此,逐步形成了胡勃
5Isard,W.,Location and Space Economy,1956, Cambridge,Mass.,M. I. T. Press.
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哈考特·布雷斯·乔瓦诺维奇公司,1936年出版。

7埃迪加·M.胡佛(Edgar M. Hoove),《皮鞋和皮革工业的区位理论》,载哈佛大学《经济研究》第55卷,1937年。

—费希尔(Hoove - Fischer)历史学派。

5. 计量学派
在50年代中期,艾萨德开始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推导韦伯的区位论,并以市场区位代替消费地作为变量来研究市场对区位的影响8。

嗣后,他又创建了区域科学协会,并出版《区域科学学报》杂志,用科学分析和经验研究来探讨空间或区域问题,今天,计算机应用、遥感数据分析和计算机辅助制图已为计量化区域研究提供可能。

综上所述,可用下表简括之(表4-1)。

表1 现代区位研究学派
三、现代区位研究基本理论
由于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不同,现代区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为多元化倾向。

在英国,经济学家研究了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英格兰北部等地区的工业区位状况,指出工业区位在地理上的不平衡造成的经济浪费和由此引起的政治社会问题,其研究为英国政府战后干预经济活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法国,从第四个计划开始实行领土整治计划地区化,许多地区的地方政府都编制了区域规划,其中最著名的为巴黎扩展委员会领导编制的巴黎及其周围地区的规划。

在德国,联邦政府推行地区结构政策并设立了“地区规划建设和城市发展部”,州以及州以下的区域也都有相应的规划机构从事工业区位配置工作;尤其在战后,根据新的行政经济区域对所有的州及主要的工业区、工农业区、大都市地区都编制和修改了区域规划,从而对工业配置问题进行了行政干预。

在美国,早在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就有过田纳西河谷整治的成功经验,后来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罗斯托和诺尔斯对美国工业区位的地理分布又进行了研究。

在瑞典,经济学家廖尔达尔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区位进行了研究。

在前苏联,20年代制定俄罗斯电气化计划时就开始了生产力布局理论和地区开发理论的研究,60年代中期以来,将国民经济集约
8Isard,W.,1956,Location and space Economy,Cambridge,Mass.,M.I.T. Press.。

化和讲求国民经济的宏观效果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克服了过去那种强调部门专业化,忽视区域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国民经济的区域比例问题、部门经济结构与地区经济结构有机结合问题。

在日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划分各种类型的城市经济圈的设想也被提出来。

概括现代西方区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如下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基础发展理论
1、产业部门理论
三十年代,克拉克(C.Clark)和费希尔(G.B. Fischer)在研究了区域的成长过程时发现,区域人均总产出的增加是区域第一产业(农、林、渔、牧)就业人口或产值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制造业)及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或产值所占比例的上升结果,提出了三次产出部门的理论(Economic Sector Theory)。

这一理论的缺陷在于阐述的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关系、区域增长与产业部门发展顺序关系仅仅适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区域,忽略了外在因素的影响。

2、乘数理论
诺斯(D.C.Narth)、悌鲍尔(C.M.Tieboul)和豪特(H.Hoyt)在将经济活动分为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

基础部门(或输出部门):是指产品销售到区域外的产业或经济活动;非基础部门(或服务部门)是指供应区域内消费的产业或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基础乘数发展论(Multiplier Effect Theory)。

他们认为,基础部门的扩张会造成城市或区域的增长,这种关系是一种乘数效果,即未来的生产活动是原来的数倍,其倍数为1/(1-α),(式中α表示服务部门生产产量/区域生产总量)。

3、产业关连论
产业关连论也称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Interregional Input - Output Analysis)—1936年苏联经济学家列昂节夫提出了“投入—产出分析”。

他认为多地区经济是指一个地区经济划分为若干个较崐小的地区,然后考察这些较小的地区之间在产出和投入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

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发展可利用部门间投入产出平衡表进行,或运用列昂节夫矩阵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应用得出结果。

利用地区间和地区投入—产出分析,可以使得国家(或区域)范围内的工业布局更为合理,即可以根据地区间的贸易流量和地区的收入与就业状况改变现存的工业区位格局,为制定新厂选址、迁厂或合并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实质上只涉及区域内生产和消费的增加,主要理论有:
1、经济起飞理论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Keynes' theory),在不考虑外来资本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资本供给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居民储蓄能力和储蓄意愿。

没有足够的资本供给,新工业区不可能形成;没有持续的资本供给,已形成的工业区也会衰落或向其他区位转移。

经济“起飞”理论(Take - Off Theory)实质上是实施传统的经济增长战略,即:(1)把实现最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率作为最高奋斗目标;(2)实现工业化;(3)经济增长的哈罗德—多马模式(Harrod- Domar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4)通过高积累、高外债等刺激区域经济的增长。

在发展中地区,一个工业区必须是有充分的资本供给地区。

储蓄能力直接与地区的国民收入水平相关,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才有较高的储蓄率,才能提供较多的资本供给。

在国民收入水平低的地区,资本供给将会感到不足,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恶性循环#Z0参见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尼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 of Nelson)论。

$#z,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应当提高本地区的储蓄率;其次设法从外界输入资本和引进技术。

在经济“起飞”的发达地区,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资本需求是形成新工业区的主要途径。

一个地区,假定资本供给是既定的,但缺乏对资本的需求,那样仍然不可能形成新的工业区。

如果原有工业区的资本供给充裕而对资本的需求不足,便形成剩余资本并转移到区外。

2、创新与传播理论
这一理论又称熊彼得(J. Schumpeter)理论(Innovation and Spatial Diffusion Theory)。

照他看来,经济发展是对既有的经济格局(循环流动)的一种突破,突破力量来自企业家的创新,随着创新活动,新的投资领域将得到开拓,从而经济发展将跳跃地,间歇地前进。

创新的间歇出现,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也促成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储蓄是否充裕,而在于是否有作出投资决策的创新精神。

克那波(B., Knapp,1986)曾经描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螺模式上升发展的过程。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初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与出口相关的城市制造业部门所决定,新型工业引起的技术变革以及贸易增长所得的资本积累推动城市经济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起飞。

这种城市经济增长模式被划分为四个阶段:(1)初级城市化阶段。

城镇仅向其腹地投资促进地方农业区货物贸易,增加资本积累;(2)起飞阶段。

城镇通过输入资本引进新制造业部门加工本地资源,待主导工业部门形成后导致经济起飞;(3)第三产业增长阶段。

当服务业被现存的制造业吸引时,引起就业人数的急剧增加;(4)第四产业增长阶段。

服务业和行政职能开始取代制造业,并导致经济稳定增长#Z0这里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保险、金融、贸易和房地产称为第三产业;将教育、管理、医疗、卫生、游憩和研究等称为第四产业。

每当科学技术发展导致一次新的技术变革,国际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一次这样的扩散与转移,从而也为一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振兴提供一次机遇。

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就是及时抓住这一机遇使经崐济迅速发展起来的。

纵观这些国家或地区战后经济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经济发展初级阶段;(2)进口替代阶段9。

(3)初级出口导向阶段和(4)高级出口导向阶段。

3、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埃考斯(R.S. Eckaus)和波克(J.H.Boeke)等观察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两个迥然不同的经济部门:即(1)技术比较进步,市场作用发挥较好的现代化部门和(2)使用传统技术,未进入市场的土著部门。

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W. A. Lewis)通过系统地分析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Dualistic Theory)。

刘易斯—费—拉尼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术、文化及地区发展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二元结构,是一切发展问题的出发点,而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化部门与生产率较低的传统部门并存又是问题的核心。

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只有极低的,低到零甚至负数生产率的“过剩劳动力”。

这部分劳动力实际上处于就业不足或隐蔽的,伪装的失业状态,当这部分“过剩劳动力”被
9所谓进口替代,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工业替代进口产品。

现代部门所吸收,区域工农业将逐步得到均衡的发展,国民经济结构才能得到逐步转变。

4、区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自1925年M.R.舒利舍提出“生产综合体”以来,三十年代初,N.B.科洛索夫斯基完成了“乌拉尔—库兹涅茨克联合企业”的区域综合体远景研究,开创了经济地理学中生产地域综合体理论的新纪元。

近年来“区域生产综合体”应用日趋广泛。

苏联经济地理学家H.H.科洛索夫斯基认为:“生产综合体是指一个工业点或整个地区内企业在经济上的结合,由于是根据该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运输状况和经济地理位置,而恰当地选择企业,因而可以达到一定的经济效果。

”经济地理学家T.M.卡拉斯尼科娃认为,除了生产区域综合体或区域生产综合体外,还有非生产区域综合体和经济区域综合体。

按照他们的见解,区域生产综合体包括的内容有(1)利用动力的区域组织及供电线路,克服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散;
(2)利用经济区的形式,建立自然力和生产力最有利的组合;(3)在区内建立最有利的专门化企业,由正确组织的区内交通运输和动力将其联结在一个共同的区域综合体内。

其后,前苏联及许多国家的学者对这一理论作了补充和发展,最后发展的生产—居民点地域综合体理论。

其主要观点为:(1)在一定区域内,把各种不同等级的居民点,包括城市(群)、城镇与农村居民点(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在地域生产的基础上,组合成统一的、新型的人口分布体系组群式居民点体系。

地域生产综合体对居民点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随着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使综合体内的各居民点之间功能联系加强,在地域生产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成完整的居民点体系,因此,常把居民点体系称为生产居民点地域综合体,它是地域生产综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一种包括所有经济因素的综合性体系,其中的各个居民点可以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性质的联系,组成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它们在社会上和经济上是能动的和有组织的,它们的组织是以各种相对持久的职能上的相互联系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的形式是人口、商品、资金、技术和信息流通。

(3)计划经济体制是充分实现地域生产综合体全部优越性的必要条件。

计划经济的“综合平衡”可以将各个生产部门与服务部门组成最佳布局形式,并与居民点布局紧密结合,从而使区域人口居住在一个统一的经济整体中,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各种物质耗费,提高区域性和基础性设施的利用率。

各生产部门与居民点统一规划,同步建设,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将获得较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宏观经济效益。

(4)生产—居民点地域综合体的功能空间组织,是以合理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的。

在劳动地域分工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将形成各级经济区。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出多种级别和类型。

(三)区域开发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开发(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与区域经济增长(regional economic growth)是两个互相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

区域开发的目崐的就是按照区域内地理状况,资源条件与土地性质,使人口与工商业的分布能有最合理的安排,交通运输及各种公用事业可得最经济的投资而发挥最大的效益,并使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得到最大的便利,以促进国家的健全开发。

因此,区域经济发展除了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相应变化外,最明显的是空间结构的改变。

长期以来,受均衡增长(balanced growth)和不均衡增长(unbalanced growth)发展战略的影响形成如下理论:
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核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工业区位理论中涉及的聚集因素,但是,这种思想成为在经济空间和优势概念下发展而成的增长极理论主要归功于法国经济学家帕鲁克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