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沉降计算表格excel
用EXCEL 计算 基础沉降计算
![用EXCEL 计算 基础沉降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47c4afc770bf78a6529545a.png)
-1α i-1)
-
1.04 120 4800 3200 600 (kpa) (mm) (mm) (mm)
Si= (P0/Esi)(ziα i - Zi-1α
62.174 64.464 -0.174 -7.722
S'=
i-1)
S=ψ sS'
(mm)
64.66 131.70 131.52 123.49
基础沉降计算
其中参数:
第 i 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
i
(最后修改日期:2003.5)
根据国标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第5.3.5条,计算地基最终变形量公式: S
沉降计算经验系
按分层总合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S' 第 i 层土的压缩模量Esi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数:n 基础中心点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 D E 土层 层厚 (mm) 6511 F (mm) G
1 2 3 4
2400 3200 1800 600
3.66 2.6 6.2 6.2
2400 5600 7400 8000
后修改日期:2003.5)
n i-1(P0/Esi)(ziα i -
最终变形量公式: S=ψsS'=ψs∑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 s= 永久组合基底附加应力: P0= 基础长: l = 基础宽 : b= △z =
∑
n
i=1 i
S
62.174 126.637 126.463 118.741
2 2
永久组合基底附加应
基础
基础
Esi
(Mpa)
zi
(mm)
中心附加 中心平均 m=l/b n=zi/(0.5b) +n +1 应力系 附加应力 m 数α i 系数α -i 1.5 1.5 1.5 1.5 1.500 3.500 4.625 5.000 5.500 15.500 24.641 28.250 0.580 0.192 0.119 0.103 0.7901 0.5880 0.4438 0.3606
桩基沉降计算表
![桩基沉降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98300ee3aeaad1f346933ff5.png)
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0
m等于3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0
m等于4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桩 产生的附加应力
19.65766
m等于5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m等于6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0端
产生的附加应力
0下
j=1
m等于7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产生的附加应力 m等于8时桩基对应力计算点
1.765586 括号外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0 n=
0 分项一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14.16 A=
0.765586 分项二
桩长Lj=
8.02 B=
2.765586 分项三
准永久组合荷载Qj
1372 F=
1.765586 分项四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8.518574
基本参数 计算点处地基土的泊松比ν=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桩长Lj= 准永久组合荷载Qj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中间参数
Ip=
0.35 m=
1.778894 括号外
3.45 n=
0.433417 分项一
14.16 A=
0.891362 分项二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6.248785
分项五 -0.63324 分项六 1.50763
基本参数 计算点处地基土的泊松比ν= 计算点离第K根桩身轴线的水平距离r = 计算点离承台底面的竖向距离z = 桩长Lj= 准永久组合荷载Qj 各桩基对应力计算点产生的附加应力
中间参数
Ip=
0.35 m=
Excel复合地基沉降计算(规范2011)
![Excel复合地基沉降计算(规范2011)](https://img.taocdn.com/s3/m/243e908bdaef5ef7ba0d3ce3.png)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00
7.50 7.50 7.50 7.50 8.20 8.20 8.20 8.20 8.20 8.20 8.20
土层参数(基底面开始) 序号 1 2 3 4 5 6 土层名称 粉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土层厚度(m) 2 6 7 10 压缩模量Esi(Mpa) 5.7 6.8 7.5 8.2
分层号
土层名称
处理前压 处理后压 基础底至 分层厚度 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 缩模量 缩模量 第i层底 各层沉降量S(mm) (m) 系数ai 积分值Ai Esi(Mpa) Esi(Mpa) Zi(m)
最终累计沉降量S' (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粉土 粉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5.70 5.7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7.50 7.50 7.50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的表7.2.10由公式计算得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 =.477 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最终累计沉降量为73.17mm
21.05 21.05 21.05 21.05 23.01 23.01 23.01 23.01 23.01 23.01 23.01
EXCEL在地基沉降量计算中的应用
![EXCEL在地基沉降量计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1691418ff00bed5b9f31db1.png)
Excel 算法设计
间开始相互 碰撞 而凝聚, 但速度 缓慢。这 是由 于颗 粒 表面仍有一定的电动电位, 相撞时未 必都能合并 沉降, 有效碰撞率低, 只有当颗粒表面的电 动电位降为 零时, 有效碰撞率 迅速 增加, 凝 聚速度 加快。这 一过 程所 需 的时间决定 了凝 聚剂的 凝聚速 度。通常, 高价 的阳 离 子比低价的阳 离子 凝聚速 度快, 药 剂尝 试也不 宜过 高 ( 庞庄厂用 4 g L) , 否则, 在煤泥水 中不易 分散, 影响 凝 聚效果。 ( 2) 煤泥水的 浓度和 灰分 影响: 高灰 分、 低 浓度 的 煤泥水凝聚效果好, 沉降速度快。 ( 3) 凝聚剂用 量的影 响: 用 量应 视煤 泥水 的浓 度、
灰分等因素而 保持 在一定 范围 内, 凝聚 效果随 用量 增 加而提高。 4 结 语
在煤泥水净 化过程 中, 多 数情况 下必 须添 加絮 凝 剂。通常, 是有 机高分 子絮 凝剂的∀ 桥连# 作用 对煤 泥 细粒效果好, 无 机电 解质凝 聚剂 的静电 作用对 高灰 分 细泥效果好。 对于一些难以净化的煤泥水, 可 将两者配合 使用, 促进固液两相分离, 取得良好的絮凝 沉降效果, 实现 清 水洗煤, 提高数量效率和经济效益。
1
Excel 的主要特点
n p0 E si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对应荷载标 准值 时的 基 础底 面处 的 附加 压 基础底面下第 i 层土的压缩模量, MPa; 基础底面 至第 i 层土, 第 i + 1 层土地 面 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 i 层土, 第 i + 1 层
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表格
![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535bfe02bcd126fff7050bf1.png)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 s= 永久组合基底附加应力: P0= 基础长: l = 基础宽 : b= △z = E
土层
Esi
(M5 7.75
b(m)
7.1 7.1 7.1 7.1 层底标高 0.78 8.91 15.41
zi(m)
a
10.8 11.4 12.7 19.2 10.5 10.5 10.5 10.5 0.9943 0.9703 0.9071 0.6687
基 础 沉 降 计 算
根据国标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第5.3.5条,计算地基最终变形量公式:
其中参数:
第 i 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 按分层总合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S' 第 i 层土的压缩模量Esi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数:n 基础中心点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 20.43 (m)
③、由于p0/Esi就相差3个数量级,所以计算得出的沉降的单位是mm,与基础输入尺寸单位m也正好相差
④、基础若无相邻建筑物影响可以直接根据左边黄色的那个单元格的数值得出变形计算深度,不用再考 的总沉降量; ⑤、压缩模量的当量值计算不用根据规范中按照积分计算,可以直接按照右边公式计算得出
降 计 算
基最终变形量公式: S=ψsS'=ψs∑ni-1(P0/Esi)(ziα-i - Zi-1α-i-1)
0.830023838
( zi ai zi1ai1 ) / ( zi ai / Esi )
i 1 i 1
n
n
后一行zi的数值不要实际土层深度值,而是根据基础宽度的大小求出的△z(右边黄色单
2得出的数值的4倍,因为表中差出的是角点下平均附加应力 来查的;
尺寸单位m也正好相差3格数量级;
地基沉降计算表(excel自动计算表格)
![地基沉降计算表(excel自动计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d76e7dd44028915f804dc26e.png)
0.2108 0.1554 0.0677 0.0673
6
14.78571 s =2∑△si
0
27
0
20.7
0
20.7
3.52
0 44.844
土层编号(ZK14)
土层号 土层名称 土层厚度(m)
ψs Po α
i
1 2 3 4 5 6
填土层 淤泥层 粘土 粘土
2.4 3 15 0.3 0 0
kPa
zi Esi s Mpa mm
b= 土层号 1 2 3 4 5
1.4 z/b 1.714286 3.857143 14.57143 14.78571 14.78571 ψs 1.4 1.4 1.4 1.4 0
kPa
zi Esi s Mpa mm
b= 土层号 1 2 3 4
1.4 z/b 0.714286 5.285714 6.142857 11.21429 ψs 1.4 1.4 1.4 1.4
地基沉降计算表 Po 27 27 27 27 α
i
计算位置 ZK7 α
i-1
zi 1 7.4 8.6 15.7
zi-1 1 7.4 8.6
1.4 z/b 1.357143 2.785714 13.5 13.71429 13.71429 13.71429 s =2∑△si ψs 1.4 1.4 1.4 1.4 0 0
地基沉降计算表 Po 27 27 27 27 27 27 α
i
计算位置 ZK10 α
i-1
zi 1.9 3.9 18.9 19.2 19.2 19.2
地基沉降计算 1.计算公式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5.2.5 s=ψ s∑Po(ziα i-zi-1α i-1)/Esi 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引自《珠海市晋益木业有限公司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土层编号(ZK1)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44182028f705cc17542709a5.png)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镇平石佛寺镇榆树庄新农村建设新村孔号:1# 附加应力:106.2 附表: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镇平石佛寺镇榆树庄新农村建设新村孔号:7 附加应力:106.2 附表: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镇平石佛寺镇榆树庄新农村建设新村孔号:3 附加应力:106.2 附表: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镇平石佛寺镇榆树庄新农村建设新村孔号:9 附加应力:106.2 附表: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镇平石佛寺镇榆树庄新农村建设新村孔号:2# 附加应力:106.2 附表: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镇平石佛寺镇榆树庄新农村建设新村孔号:8# 附加应力:106.2 附表: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镇平县石佛寺榆树庄新农村建设新村孔号:4# 附加应力:106.2 附表: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镇平县石佛寺榆树庄新农村建设新村孔号:10# 附加应力:106.2 附表: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镇平县石佛寺榆树庄新农村建设新村孔号:6# 附加应力106.2 附表: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镇平县石佛寺榆树庄新农村建设新村孔号:12# 附加应力:106.2 附表: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镇平石佛寺镇榆树庄新农村建设新村孔号:5# 附加应力:106.2 附表:
地基土最终沉降量计算表
镇平石佛寺镇榆树庄新农村建设新村孔号:11# 附加应力:106.2 附表:
友情提示:方案范本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本范文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
最新Excel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
![最新Excel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f5e5803ba1aa8114431d99e.png)
分层厚度 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 缩模量 缩模量 第i层底 各层沉降量S(mm) (m) 系数ai 积分值Ai Esi(Mpa) Esi(Mpa) Zi(m)
最终累计沉降量S' (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粉砂
0.01
17.08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的表7.2.10由公式计算得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 =.262 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最终累计沉降量为4.47mm
2.08 0.67 3.83 9.65 11.54 16.49
0.64 0.64 0.97 0.97 0.97 0.97 0.97 0.97 0.97 0.97 0.97
15.00 1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46.25 46.25 77.08 77.08 77.08 77.08 77.08 77.08 77.08 77.08 77.08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规范法)
工程名称: 计算部位:
4
基本参数
基础长度L 基础宽度B 基础埋置深度d 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 基础底面处天然地基基底承载力fsk 复合地基处理深度代表值H 5 4.2 5.3 370 120 10 (m) (m) (m) (Kpa) (Kpa) (m)
土层参数(基底面开始) 序号 1 2 3 4 5 6 土层名称 粉砂 粉砂 粉土 粉土 土层厚度(m) 1.28 9.65 11.54 16.49 压缩模量Esi(Mpa) 15 25 8 15.5
0.64 1.28 2.25 3.21 4.18 5.14 6.11 7.07 8.04 9.00 9.97
沉降计算表格3
![沉降计算表格3](https://img.taocdn.com/s3/m/f19a0651524de518964b7df6.png)
2213
2#
8#
6515
2213
8#
106
5303
1294
1#
8#
6515
2213
2009年4月30日
序号
后视点
9#
10#
11#
12#
5#
3#
4#
3#
6#
7#
3#
7#
7#
8#-2013
2#
8#-2013
8#
106
1#
8#-2013
14 后视点标高 后视读数
8235 8235 8261 8261 6554 6554 5303 6554
480
6260
427
6313
640
6339304来自6675245
6527
153
6619
前视读数 测点标高
355
5926
26
6255
542
6256
490
6308
316
6339
125
6673
135
6520
41
6614
前视读数 2885
测点标高 0 0 0 0
5926
4#
6#
6254
2557
6#
2#
6673
133
3#
2#
6673
133
7#
106
5303
1670
2#
106
5303
1670
8#
106
5303
1670
1#
106
5303
1670
2009年4月17日
序号
【实用资料】天然地基沉降计算工具 excel 表格 (上面是介绍,工具是下面一半,很实用).xls
![【实用资料】天然地基沉降计算工具 excel 表格 (上面是介绍,工具是下面一半,很实用).xls](https://img.taocdn.com/s3/m/4cba2cce783e0912a3162a38.png)
Si (mm) 70.7 125.4 22.9 0.4 0.0 0.0 0.0
S' (mm) 70.7 196.1 219.0 219.3 219.3 219.3 219.3
S=φs*S' (mm) 74.2 205.9 229.9 230.3 230.3 230.3 230.3
8 Σ=
0.0 10.70m
附录B
82-T-101天然地基沉降分析
地基基础尺寸:
基础宽度: 基础长度: 基础厚度: 基础埋深:
6.0 m 10.0 m
0.8 m 1.5 m
永久组合基底附加应力Po: 附加应力: 120 KPa
依据规范: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8) 5.3.5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2008
ZK-091 ZK-091 ZK-091 ZK-091 ZK-091
附加应力系数计算:
距基底深度 土层中心处 D1 岩土编号
Zi(m)
Zm(m)
1
2.2
1.10
0.73
2
6.4
4.30
2.13
3
10.5
8.45
3.50
4
18.0
14.25
6.00
5
19.8
18.90
6.60
6
23.9
21.85
7.97
82-T-101天然地基沉降分析
0.03865
0.03470
0.0
(地基变形 计算深度)
结论:
地基最终变形量 s= 230.3 mm
219.3 230.3
B-3
0.03470
地基变形计算参数:
k30自动计算表格
![k30自动计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4acfcf31ba1aa8114431d95d.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k30自动计算表格篇一:k30平板载荷试验k30平板载荷试验1、试验目的和适用条件k30平板载荷试验是用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测定下沉量为1.25mm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
地基系数是指以某一下沉量除与其相对应的荷载强度所得出的值。
计量单位为mpa/m。
k30作为一种抗力指标,能够直观地表特征路基刚度和承载能力,物理意义明确,与传统的物理指标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k30试验被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等工程的地基检测。
1867年,捷克工程师文克勒(e.winkler)在研究铁路路基上部结构时提出对弹性地基的假定:地基上任何点的沉降取决于作用在该点上所受的力,而与邻近的压力无关。
用公式表达,即:文克勒假定适用地基压缩层为很薄的情况,即地基压缩层与受力面积尺寸相比为一个很薄的“垫层”时,计算变形才能符合实际情况。
在铁路路基施工时每层摊铺厚度为30~60cm,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符合文克勒假定。
这就是k30平板载荷试验用于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的理论基础。
k30平板载荷试验使用于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载荷板直径1/4的各类土、土石混合填料及级配碎石填料。
试验时,场地及环境条件等应符合以下要求:1)对于水分挥发快的均粒砂,表面结硬壳、软化或因其它原因表层扰动的土,平板荷载仪应置于扰动带以下(下挖深度限定在荷载板直径d的范围内)。
2)对于粗、细粒均质土,宜在压实后2~4小时内开始进行。
3)测试面必须是平整无坑洞的地面。
对于粗粒土或混合料造成的表面凹凸不平,应铺设一层2~3mm的干燥中砂或石膏腻子。
此外,测试面必须远离震源,以保持测试精度。
244)雨天或风力大于6级的天气,不得进行试验。
2、试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和器具平板载荷仪由载荷板、加荷装置、下沉量测定装置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
1)荷载板:圆形钢板,其直径为30cm,板厚为25mm,上部应带有水准泡,以便安装时测定测试面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pa
15.0 19.0 85.2 27.3 13.8 27.3 9.4 33.2 33.2
H(m)
zn(m) zn(m)按规范计算
5.9 32.00 28.65345321
土层到基
底的深度
hi
(m) 注:地层自基底以下地层填
-4.95 起,基底以上有分层的地层
7.65
不填
8.1
10.35
12.85
平均附加应 力系数曲线
④ ⑤
示意图
13.8
15.05 112.27 计算深度不够
5
18.8
0.2403
13.8
15.82 128.08 计算深度不够
6
24.8
0.2346
7
28.6
0.2267
13.8 13.8
37.00 165.08 计算深度不够 18.96 184.03 计算深度不够
8
29.0
0.2261
13.8
2.05 186.08 计算深度不够
12.85
22.65
23.1
26.1
I
zi
αi
Esi
si(mm) Σsi(mm)
s(mm)
1
1.0
0.2500
15.0
6.23 6.23 计算深度不够
2
13.6
0.2456
13.8
88.32 94.55 计算深度不够
3
14.0
0.2453
13.8
2.66 97.22 计算深度不够
4
16.3
0.2431
9
31.0
0.2230
13.8
10.13 196.22 计算深度不够
10 4.说明
32.0
0.2214
13.8
4.92 201.14
40.23
黄色区为数据输入区,白色区数据自动计算生成.
ψs为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3.5查出来的值,当有地区经验时,直接输入数
据,关闭此表格但不保存就行。
① ② ③
应力系数 计算ψs
工程名 称: 结构构件 名称: 1.计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3.5条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 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其限制条件为矩形均布荷
载作用下基础变形计算 2.数据输入
ψs 0.20
p0
(kpa) L(m)
392.8
64.1
B(m) 23
地层号 层底深度 fak
Es
2 3 4 4 4--1 4 4--1 5 5--1 3.计算
m
0.95 13.55
14 16.25 18.75 24.75 28.55
29 32
kpa
373.85 373.85 373.85
350 180 350 350 170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