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制度标准范本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范文【导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对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度的设立与执行、统计分析流程、数据采集与收集、及报告与分析等方面内容。
【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有效的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全员参与: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应当是全体员工的责任,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共同构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2. 严谨专业:事故统计分析需要依据标准化的方法和指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分析。
3. 持续改进:事故统计分析应当与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以持续改进为目标,不断修正和完善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制度的设立与执行】1. 设立:公司安全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并确保其与现行的安全管理体系相衔接,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
2. 培训与宣贯:公司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制度进行培训,确保其正确理解与执行,并通过内部宣贯、会议等方式,向全员传递相关内容,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思想。
3. 落实责任: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与权限,落实责任到位。
各部门、班组应按照制度规定,定期开展事故统计分析工作,及时上报问题与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整改与预防措施。
4. 监督检查: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与督导,监督各部门、班组执行情况,并对重点隐患、问题进行排查,确保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效果。
【三、统计分析流程】事故统计分析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事故采集:发生事故后,及时组织调查采集涉及的基本信息,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直接原因等。
2. 数据归档:将采集到的事故数据进行归档,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确保信息的保存和可查性。
3. 分类统计:按照制度规定的统计标准和分类方法,对事故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包括事故类型、事故程度、事故原因等。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范文(三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范文一、制度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环境,降低事故隐患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本制度旨在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分析统计事故隐患的发现和整改情况,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型企业、建筑工地、交通运输企业、能源企业等,通过设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规范和指导企事业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制度内容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要求(1)每个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
(2)对于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整改,整改期限不得超过规定的时间。
(3)每个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详细记录隐患的发现时间、整改情况、整改时间等信息。
(4)单位应配备专业人员,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报告要求(1)每个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报告。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单位基本情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情况、隐患排查情况统计分析、隐患整改情况统计分析、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情况等。
(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报告应详细记录事故隐患的发现时间、整改情况、整改时间等信息,并分析事故隐患的类型、分布情况、原因等。
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要求(1)每个单位应根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报告,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隐患发现和整改情况分析、事故隐患的类型、分布情况、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加强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
事故追查、分析和统计报告制度范文(2篇)

事故追查、分析和统计报告制度范文为认真贯彻执行____及煤矿安全监察局有关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处理、统计的法规,加强事故管理,及时准确报告、处理、统计处发生的伤亡事故,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并接受事故教训,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结合我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的报告1、报告的程序和要求(1)项目部上下所有工作区域在劳动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现场的区(队)长、班(组)长及岗位工必须立即向项目部值班领导、调度室、安监站汇报。
(2)项目部值班领导、调度室、安监站任何一处接到事故报告后,都必须及时相互通知转告,并及时报告项目经理和处主管部门。
调度室必须立即按事故等级分别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即:各类非伤亡事故、轻伤及以下事故,通知项目部领导;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在通知上述人员和单位的同时,要立即通知处分管领导,有关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发生死亡事故,要立即报告处长、上级主管部门、驻地安全监察办事处,然后填报伤亡事故报告单,电传公司调度室内和安全监察部。
值班调度员必须记录通知时间。
(3)项目经理或有关人员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事故汇报内容:①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②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③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⑤事故现场示意图。
(5)各有关方面接到汇报后,必须立即记录汇报时间、汇报人姓名。
(6)根据事故情况,由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未到前由项目部值班领导)决定是否请求当地医院的协助抢救。
2、其它要求(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保护好现场,因抢救变动事故现场时,应做好标志,绘制现场图,有条件的应拍照、录像。
死亡或一次重伤____人以上的事故现场,必须经事故调查同意后,方可清理。
(2)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不得隐瞒不报、谎报和故意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否则除责令补报外,将根据情节对事故单位及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同时取消评先资格和相关奖励。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统计制度范文(3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统计制度范文1、生产安全事故包括职工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等。
2、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分包单位。
3、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项目部领导和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
(2)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伤亡人员情况等。
4、事故调查处理(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保护好现场。
因抢救伤员和排险,而必须移动现场物件的要做出标记,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掩盖真相。
(2)轻伤、重伤事故,由公司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组织安全、生产、技术、工会等有关人员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死亡及以上事故按上级部门事故调查组要求参与调查。
(4)对于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5)事故调查组必须到现场进行勘察,对事故现场勘察要及时、全面、客观。
调查组通过充分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6)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单位负责处理。
(7)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漏报、迟报等情况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5、事故统计(1)事故统计上报按上级部门有关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的要求进行统计上报。
(2)事故档案主要内容: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事故调查报告书、现场勘察资料、物证人证材料、医疗部门的诊断结论、结案申请报告、受处理人员的材料、有关部门的结案批复等。
(3)加强事故档案的管理,事故档案由安全部门保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统计制度范文(2)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统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处理统计工作,确保事故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制度范本(3篇)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制度范本一、引言在任何组织、企业或机构中,事故和事件的发生都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及时、准确地报告、调查和分析事故和事件,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建立了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制度。
本文将以一个虚拟的公司为例,详细阐述该制度的相关要点和执行步骤。
二、制度目的和背景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制度的目的是为了:1. 及时发现、报告和记录事故和事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对事故和事件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找出根本原因;3. 制定并执行纠正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和事件再次发生。
制度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所有事故和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人身伤害、设备故障、数据泄露、业务中断等。
三、报告与记录1. 事故、事件报告的要求:每个员工都有责任立即上报任何可能引起安全风险或对业务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的事故和事件。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或事件的描述、发生时间和地点、相关人员、损失情况等。
2. 报告方式:事故和事件报告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内部通讯工具、电话等渠道进行,但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
3. 事故、事件记录的要求: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登记、记录所有事故和事件的详细信息,包括报告内容、处理结果等。
记录要保密并保存至少五年。
四、调查与分析1. 调查人员的选定:安全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和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调查人员,其中应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 调查步骤:(1)收集事故、事件的相关信息:调查人员应从多个角度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包括目击者证言、物证、记录等。
(2)分析根本原因:调查人员应结合事故和事件的调查结果,找出导致事故和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如人的因素、设备问题、程序不合理等。
(3)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并执行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包括修复设备、完善工作程序、培训员工等。
五、执行与跟踪1. 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相应部门应根据制定的改进措施,及时执行并落实,确保纠正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类似事故和事件的再次发生。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事故统计制度。
第二条本事故统计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包括职工、管理人员、访客等。
第三条本事故统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事故统计的目的和要求、统计范围和对象、事故发生的定义和报告程序、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统计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责任与处罚等。
第二章事故统计的目的和要求第四条事故统计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本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和排查隐患,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五条事故统计的要求是要求本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和所有员工充分认识事故统计的重要性,严格执行事故统计制度,及时、准确地进行事故统计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第三章统计范围和对象第六条本单位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无论职务、职级、工种、工龄,都属于事故统计的对象。
第七条统计范围包括本单位内部的所有事故,无论是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还是环境污染,都需要进行统计。
第八条统计对象应按照事故发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主要包括人员伤亡事故、设备设施事故、火灾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
第四章事故发生的定义和报告程序第九条事故发生是指在本单位内部发生的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不安全事件。
第十条事故发生后,当事故相关人员或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报告给所在部门的直接上级,所在部门的直接上级应及时报告给安全管理部门。
第十一条安全管理部门收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并进行初步调查和记录。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组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紧急情况以及相关人员的安全情况,及时组织调查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和证据收集,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并对事故发生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4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第三章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第四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及时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所有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和处理。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企业生产安全管理部门。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统计制度和调查处理制度。
第二章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第五条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以及事故性质;(二)伤亡人数和伤亡情况;(三)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四)事故处理情况;(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六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及时、真实、准确。
报告人应对所报告的事故进行详细描述,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和资料。
第七条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对报告内容进行审核,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第三章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第八条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统计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以及性质;(二)伤亡人数和伤亡情况;(三)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四)事故处理情况;(五)其他需要统计的事项。
第九条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应每年进行一次,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
第四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第十条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应立即组织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明确事故原因和责任人。
第十一条调查组应根据事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包括现场勘查、证人询问等,以获取充分的证据。
第十二条调查组应及时制定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二)事故责任人员的追究方式和结果;(三)事故处理情况和后续措施。
第十三条调查报告应经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审核,有关责任人员应对调查报告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
事故统计报告、登记、调查处理制度模版(五篇)

事故统计报告、登记、调查处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事故的管理和分析, 提高工作安全性和预防事故的能力, 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各类事故的统计报告、登记、调查处理工作。
第三条事故的统计报告、登记、调查处理,应当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后果进行管控。
第四条事故的统计报告、登记、调查处理工作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共同负责。
第五条在事故的统计报告、登记、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当严格保密事故的资料,确保不泄露有关单位和个人的隐私。
第六条本制度的制定、修订和解释由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并报经领导审批后实施。
第二章事故的统计报告第七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统计报告制度,每年对本单位内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第八条事故统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的性质、类型、时间、地点;(二)事故的原因、责任人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三)事故的后果和经济影响;(四)事故的处理措施和整改情况;(五)事故的教训和改进措施。
第九条事故统计报告应当按照本单位的统计分析要求进行编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
第十条事故统计报告应当如实反映事故的原因和过程,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保留好事故相关的文件和记录。
第十一条事故统计报告应当由事故的调查人员负责编制,并经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核实和审核后提交。
第三章事故的登记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登记制度,对本单位内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记录。
第十三条事故登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的性质、类型、时间、地点;(二)事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三)事故的责任人和处置措施;(四)事故的后续处理和整改情况。
第十四条事故登记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事故的相关信息,并保留好事故相关的文件和记录。
第十五条事故登记应当由事故发生单位的相关人员负责,责任人应当按照规定及时登记事故。
第十六条事故登记应当经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审核和归档,保留好事故登记表和相关证据材料。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范文【标题】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程序,提高安全事故的处理效率和质量,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全体员工。
【具体内容】一、安全事故报告1. 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通知所在部门的安全责任人,并向上级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2. 安全责任人调查安全事故,了解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结果,并填写详细的安全事故报告。
3. 安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等。
4. 安全责任人应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完成安全事故报告的编写,并报送给上级安全管理人员。
二、安全事故统计1. 安全管理部门每月统计上报本单位发生的安全事故情况。
2. 安全事故统计应包括事故类型、事故发生部门、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原因、事故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3. 安全事故统计应准确、全面、及时,并及时上报给上级安全管理部门。
三、安全事故处理1. 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成立事故处理小组,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2. 事故处理小组应根据事故原因和事故后果,制定相应的安全事故处理方案。
3. 安全事故处理方案应包括事故原因的分析、责任人的追究、整改措施的制定等。
4. 安全事故处理方案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并及时报送给上级安全管理部门。
【备注】如遇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给相关政府部门。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范文(2)1.制定依据(1)《____安全生产法》(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统计和分析、处理、预防等过程。
3.实施主体及职责分工(1)安全科负责____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配合有关政府行政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____相关人员到现场____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事故统计报告制度范本(5篇)

事故统计报告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事故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单位事故的情况,总结事故的特点,分析事故的原因,制定事故防范和处理措施,提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事故的统计工作。
事故包括工伤事故、一般事故及其他事故。
第三条本制度的实施机关是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第四条本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事故统计工作全面负责。
第二章事故统计的内容第五条事故统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的名称、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
(二)事故的类型,包括工伤事故、一般事故及其他事故。
(三)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四)事故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五)事故的教训和启示。
(六)其他需要统计的事项。
第三章事故统计的方法第六条事故统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依托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利用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工具进行事故统计。
(二)开展事故调查和分析,通过现场勘察、询问、测量等方式收集和整理事故数据。
(三)定期组织工作会议,汇报和讨论事故统计工作情况。
(四)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事故统计和分析。
第四章事故统计的程序第七条事故统计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上报事故情况。
(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报案情况进行初步审查,确定事故的性质和等级。
(三)组织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收集事故相关材料和数据。
(四)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编制事故统计报告。
(五)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根据报告结果,制定相关措施和计划,推动事故防范和处理工作的落实。
第五章事故统计报告的要求第八条事故统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的名称、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
(二)事故类型和等级。
(三)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四)事故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五)事故的教训和启示。
(六)事故防范和处理措施的建议。
(七)其他需要统计的事项。
第六章事故统计报告的编写与审批第九条事故统计报告的编写应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制度范本(四篇)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制度范本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对安全事故进行及时、全面的统计和分析,为改进安全管理措施和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
责任:1. 安全事故统计员:负责统计和记录所有发生的安全事故,并制作安全事故报告。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向安全事故统计员提供所属部门的安全事故情况,并协助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程序:1. 安全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给所在部门负责人,并上报给安全事故统计员。
2. 安全事故统计员收到报告后,应及时进行登记和记录,并制作安全事故报告。
3. 安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部门;b. 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c. 事故的原因及责任人;d. 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处理结果;e. 针对事故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4. 统计员应定期对安全事故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并向公司管理层提交统计报告。
5. 公司管理层应根据统计报告,及时制定和调整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重复事故发生地点和原因的督促和整改。
处罚措施:对于未按照本制度规定进行安全事故报告的相关人员,公司将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
制度的修订:本制度的修订应由公司管理层发起,经程序审批后生效,并通知相关部门和员工。
日期:制定日期:年月日修订日期:年月日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制度范本(二)【样例】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制度范本(三)一、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地统计和汇总公司内发生的安全事故,以便进行事故分析和防范措施的制定。
依据《安全生产法》、《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规章。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
三、责任部门和人员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统计和汇总安全事故报告。
2. 相关部门负责填写和上报安全事故报告。
四、报告内容1. 安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位;(2)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3)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 已采取的应急措施;(5) 相关责任人和证据材料。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文(5篇)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文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统计报告(一)发生重伤事故后,受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当立即用最快的速度报告企业主管部门。
(二)发生一般死亡事故,即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____人的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园区安监部门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等部门。
(三)发生伤亡事故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报、虚报、瞒报或故意拖延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阻碍和干预企业执行报告。
(四)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应积极抢救伤员和财产,保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因抢救受伤人员和国家财产,防止事故扩大而需要一定物件时,必须无条件提供。
同时对事故现场必须做好标识、记录、拍照或摄像。
死亡事故的现场需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清理。
二、事故调查:(一)____至____人的重伤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园区综治办、安监部门负责____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二)一般死亡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园区综治办、园区安监部门会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____,企业的主管部门牵头负责。
(三)事故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必要时,也可以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事故调查组成员与发生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者,应予以回避。
(四)事故调查组应查明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建议。
(五)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分送到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调查组成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的经过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2、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的性质及认定依据;3、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及处理意见;4、事故的教训及采取的防范措施;5、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6、事故调查工作应当于事故发生之日起____天内完成,遇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____天。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4篇)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提高事故发生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各种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
第三条事故调查、处理和统计应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体要求,依法、科学、公正处理事故。
第四条事故调查、处理和统计应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报告机制,形成“快速反应、快速处理、快速报告”的工作模式。
第五条事故调查、处理和统计应定期评估和总结,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
第二章事故调查第六条事故调查的目的是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为事故的处理提供依据。
第七条事故调查应确保调查对象的隐私和权益不受侵犯。
第八条事故调查应采取自上而下、全员参与的方式,形成多维度、多层面的调查报告。
第九条事故调查应从事故发生前的预防措施、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处理三个阶段进行全面调查。
第十条事故调查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保证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第十一条事故调查应采取实地调查、询问调查、证据搜集等方式进行,必要时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技术鉴定。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应在30天内完成初步调查,核实事故原因和责任,并形成初步调查报告。
第十三条事故调查应在45天内完成深度调查,明确事故的根本原因和责任,并形成深度调查报告。
第十四条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和处置建议等内容。
第十五条事故调查报告应提交相关部门备案,并向上级报告。
第三章事故处理第十六条事故处理的目的是根据事故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七条事故处理应坚持“以事故调查为依据,以管理措施为手段”的原则,分级管理,层层负责。
第十八条事故处理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修复受损设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十九条事故处理应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措施的实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变故的发生。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范本(4篇)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工作,提高事故的防范和预防能力,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一切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
第三条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工作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追求真相,确保事故的处理结果合理和公正。
第二章事故调查第四条发生事故后,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
调查组成员应由单位内的相关人员组成,包括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第五条调查组应有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协调调查工作,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调查组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调查:1. 收集证据:调查组应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种证据,包括现场勘查、照片、录像、文件等。
2. 访谈证人:调查组应与事故相关的证人进行必要的访谈,记录他们的陈述和观点。
3. 数据分析:调查组应对所有收集到的证据进行系统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第七条调查组应完成调查工作后,应编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应包括事故的起因、过程、责任人以及对类似事故的预防措施等内容。
报告应经过调查组成员共同签署,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第三章事故处理第八条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的责任人进行处理。
对责任人的处理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
第九条处理结果应通知相关责任人,并根据需要课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处理结果应记录在事故处理台账中,以备日后查询和参考。
第四章事故统计和报告第十条统计部门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事故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应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的数量、类型、责任人等内容。
第十一条统计部门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统计情况。
报告应包括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第五章事故报告制度第十二条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原因等。
第十三条事故报告应由事故调查组负责编制并签署。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范文(4篇)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规范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与处理流程,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制定依据: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2.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3. 公司工作流程和相关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在公司内部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
三、安全事故报告的要求1. 安全事故的定义:安全事故是指在工作中发生的事故,造成员工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2. 安全事故的报告:任何发现或者直接参与安全事故的员工,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事故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 报告内容:安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描述;- 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 受伤员工的姓名、职务和受伤情况;- 相关证据和现场照片;- 紧急救护和处理情况;- 后续事故处理措施和计划。
4. 报告的流程:安全事故报告的流程如下:- 员工发现或参与事故后,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 上级主管核实事故情况,并转交给安全管理部门;- 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结果通报:事故处理结果应通报给相关人员。
四、安全事故的统计与分析1. 统计要求: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要求,对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
统计的内容包括:- 发生的事故数量;- 受伤员工的人数和伤势程度;- 事故类型和原因的分析。
2. 分析与研究: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五、安全事故的处理1. 处理程序: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安全管理部门应确定相应的处理程序,包括:- 紧急救护和处理;- 暂停相关工作或设备的使用;- 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制定事故防范措施。
2. 责任追究:对于造成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安全管理部门应进行责任追究,依据公司规定的处罚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六、监督与评估1. 监督责任: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负责对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流程进行监督,确保相关制度的有效执行。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前言】本文旨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频率,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岗位,所有员工都应严格遵守并执行。
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以人为本、事故预防为主线,追求事故发生的最低程度和最小损失。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和岗位,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仓库等。
所有员工都应遵守并执行本制度。
【二、定义】1. 安全生产事故: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环境破坏的意外事件。
2. 事故报告:指工作人员在发现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及时向上级主管或安全管理部门汇报事故情况的行为。
3. 事故调查:指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行为,以确定事故原因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处理措施:指针对报告和调查的安全生产事故采取的相应措施,包括对责任人追究责任、加强安全管理、改善工作环境等。
【三、报告流程】1. 发现事故:所有员工在发现安全生产事故后,应立即停止工作,确保自身安全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2. 报告上级主管:员工应迅速向上级主管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并详细提供时间、地点、人员、物资等相关信息。
3. 主管审核并报告:上级主管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现场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上报给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4. 安全管理部门审核: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收到事故报告和调查结果后,应进行审核,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5. 处理措施落实:安全管理部门按照调查结果制定处理措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下达并落实。
【四、调查程序】1. 召开调查组会议: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事故严重程度成立相应的调查组,并召开调查组会议。
会议应明确调查目标、范围、时限,并制定调查计划。
2. 现场勘察:调查组成员应前往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将事故现场情况进行记录和拍照。
3. 盘问相关人员:调查组应对事故相关人员进行盘问,要求相关人员提供事故发生前后的情况和所知道的事实。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范文(4篇)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范文安全生产是国家和企业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对于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事故原因以及提出改进建议。
下面是一个关于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对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该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的安全生产事故。
二、统计和分析程序1. 发生事故后,责任人员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启动安全现场处理程序。
2. 安全管理部门应派出专人进行调查,并组织成立事故分析小组。
3. 事故分析小组应在事故发生后3天内召开会议,对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
会议应邀请相关人员参加,包括现场负责人、生产部门负责人、设备维护人员等。
4. 事故分析小组应收集事故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
5. 事故分析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分析应结合现场勘查和相关资料,进行逐步深入的剖析。
6. 事故分析小组应根据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
改进措施应具体、可行,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7. 事故分析小组应将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报告给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三、统计和分析要点1. 事故统计要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
2. 事故分析要点包括: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关人员的责任、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等。
3. 统计和分析要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以确保全面、准确地反映事故情况和分析结果。
四、改进和预防措施的执行1. 改进和预防措施应根据事故情况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来确定执行的优先级。
2. 负责执行改进和预防措施的部门应制定实施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3. 负责执行改进和预防措施的部门应定期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进展情况,并进行评估和改进。
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范本(3篇)

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范本一、引言事故的发生对个人和组织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处理事故,我公司特制定了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对事故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统计和调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二、事故统计报告制度1. 定义事故统计报告制度是指对公司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统计和报告的程序和规定。
2. 职责和权限(1)各部门和岗位负责人应当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要求,及时统计、填报和上报所辖范围内的事故情况。
(2)安全管理部门有权对各部门和岗位负责人的事故统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不按要求履行统计和报告职责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相应处罚。
3. 统计报告流程(1)各部门和岗位负责人应当及时将事故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损失情况等。
(2)统计人员每月初对各部门的事故统计情况进行汇总,并编制事故统计报告。
(3)事故统计报告由安全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无误后,报送公司领导层和有关部门。
(4)公司领导层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统计报告进行审阅,并及时采取防范和改进措施。
三、事故调查处理制度1. 定义事故调查处理制度是指对公司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有效处理的程序和规定。
2. 职责和权限(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事故调查工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和处理。
(2)调查组成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全面了解和分析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公司领导层应全力配合调查组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并及时执行调查组提出的处理建议。
3. 调查处理流程(1)事故发生后,安全管理部门立即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
(2)调查组首先应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并查看现场环境、设备和人员状况。
(3)调查组对事故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和访谈,收集必要的证据和信息。
(4)调查组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和信息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建议。
(5)安全管理部门根据调查组提出的处理建议,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和处罚。
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模板(六篇)

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模板[公司/组织名称][日期]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模板(二)一、引言本报告旨在为公司/组织制定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确保事故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统计和处理,以保障员工安全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目的与范围1. 目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公司/组织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明确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的流程和责任。
2. 范围:适用于公司/组织内部发生的所有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人身伤害事故、财产损失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等。
三、定义1. 事故:在工作过程中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中发生的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件。
2. 事故统计报告:对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等内容的报告。
3. 事故调查处理: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收集证据、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等环节。
四、流程与责任1. 事故统计报告流程:(1)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及时向直接上级或安全管理责任人报告。
(2) 直接上级或安全管理责任人应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初步了解,确认事故发生情况。
(3) 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对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并填写相应的事故统计报告表。
(4) 安全管理责任人应定期汇总事故统计报告,并向上级汇报。
2. 事故调查处理流程:(1) 事故发生后,安全管理责任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2) 事故调查人员应收集相关证据、记录事故现场情况,并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
(3) 事故调查人员应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并提交给安全管理责任人。
(4) 安全管理责任人应审核并实施预防措施,并对调查报告进行归档。
3. 责任:(1) 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及时报告事故,并积极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 直接上级负责对下属员工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3) 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五、教育与培训公司/组织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处理能力,以增加员工对发生事故的敏感性,并能够合理、高效地进行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事故统计报告处理制度模版(3篇)

事故统计报告处理制度模版一、背景和目的为了及时掌握和分析发生的各类事故,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本事故统计报告处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其所有岗位人员。
三、定义1. 事故:指在工作过程中,因人为、设备、环境等各种原因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不可预见事件。
2. 事故统计报告:指对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形成报告的过程。
四、报告的内容1. 事故基本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原因等。
2. 事故的损失情况:包括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等。
3. 事故的处理情况:包括事故处理的过程和结果。
4. 事故的教训和改进措施:对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报告的流程1. 事故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应立即报告事故,同时启动事故处理程序。
2. 负责事故处理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收集事故相关信息,包括事故基本信息、损失情况、处理情况等。
3. 收集到的事故信息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整理,并形成报告。
4. 报告应及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并抄送相关部门或人员。
5. 收到报告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报告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6. 报告经审核后,应进行归档并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7. 归档的报告应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六、责任和权利1. 部门/岗位负责人有责任组织事故统计报告的收集和整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
2. 上级主管部门有权对报告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3. 相关部门和岗位有义务配合和提供事故统计报告所需的信息和数据。
4. 报告中涉及的敏感信息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密处理。
七、违规处理1. 未及时上报事故的,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2. 故意隐瞒或篡改事故信息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3. 不按规定格式整理事故报告的,应重新整理并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八、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如有需要进行修订或补充,应由有权部门进行决定,并通知全体员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4930 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加强各类安全事故、事件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根据各级管理部门关于事故报告和统计分析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厂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目的
为对事故进笔分析统计,为事故统计、分析研究做好基础工作,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3、职责
3.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将事故分析统计
3.2其他部门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做好事故统计工
作。
4、管理内容
4.1统计指标
1)、事故发生率、事故起数;
2)、死亡事故率、死亡人数;
3)、造成工作日损失的伤害事故率,造成工作日损失的伤害人数;
4)、无工作日损失的伤害事故率,无工作日损失的受伤人数;
5)、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
4.2统计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情况、包括事故单位、规模、从业人员等;
2)、事故概括,包括事故发生地点,发生日期(年、月、日、时、分),事故类别,事故主要经
过,事故原因,损失工作日直接经济损失、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结案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3)、伤亡人员情况,包括人员伤亡总数(死亡、重伤、轻伤)本企业人员伤亡(死亡、重伤、轻伤)伤亡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职业、伤害部位、伤害程度、受伤性质、就业类型、死亡日期等、
4.3统计计算
1)统计分析的依据
(1)、在事故调查、登记、建档基础上进行事故统计大量的综合分析,从中找出必然的趋势,达到对事故进行预测和预防。
(2)、事故统计分析的基本程序是:事故资料的统计调查加工整理综合分析;
(3)、采用各种手段收集事故资料,将大量零星的事故原始资料系统全面地集中起来进行分析。
(4)、事故调查项目,应按事故调查目的设置,(如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龄、工种、伤害部位、伤害性质、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起因物、致害物、事故类型、事故经济损失、休工天数等。
)项目的填写方式,可采用数字式,判断式或文字式。
2)计算
(1)、工伤事故频率计算
月工伤事故频率=当月工伤事故人次/当月职工总人数×100%
年工伤事故频率=当年工伤事故人次总和/当年12个月职工总人数平均值×100%
(2)、百万工时死亡率计算
百万工时伤害率=伤亡人数/实际总工时数(百万工时)×100%
(3)、未遂率计算
未遂率=未遂事件/(实际事故事件总数)×100%
4.4分析整理
1)统计资料分析
一般以本月或过去12个月为标准,对下列内容进行分类:
(1)、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的种类;
(2)、每个部门发生的事故的起数;
(3)、伤害事故发生的时间特性;
(4)、一般伤害事故发生的地点;
(5)、导致事故发生的致害物;
(6)、事故导致的伤害部位;
(7)、受伤人员的年龄结构;
(8)、违章、受伤或死亡职工为厂那一阶段的雇员;
(9)、导致事故发生不安全的行为和环境;
(10)、职业卫生重要因素;
(11)、工伤事故率;
(12)、事故、时间费用;
(13)、标准化系统元素。
2)统计资料的整理
(1)、根据事故统计分析的目的进行恰当分类和进行事故资料的审核。
汇总;
(2)、根据要求计算有关数值,统计分类,按事故类型,伤害严重程度、经济损失大小、性别、年龄、工龄、文化程度等进行分类。
(3)、审核汇总过程,要检查资料的准确性,
看资料的内容是否合乎逻辑,指标之间是否相互矛盾,通过计算,检查有无差错。
(4)、事故资料的综合分析是将汇总、整理的事故资料及有关数据填入统计表或统计图,得出恰当的统计分析结论。
4.5统计结果处理
(1)、将统计的各种信息定期以文件、公告栏、网络信息、谈等形式让员工熟知事故发生的各种信息,同时将统计的结果领导进行汇报。
(2)、从事故统计和数据分析中,全面地掌握本系统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问题,掌握事故的发生原因和规律,针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采取避免事故发生的对策。
为各级领导决策,指导安全生产,制定安全计划提供依据,为制定有关安全制度、操作规程提供科学依据。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