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合集下载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则有:
一、完整性:设计时考虑室内与室外、各房间以及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亲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二、层次性:将室内空间分层设计,表现各层次空间的功能。

三、余地性:尽量留有活动的余地及公共空间,便于休息、娱乐等活动,促进人际关系。

四、多样性:设计空间要灵活多样,使空间内容充实丰富多彩。

五、统一性:设计空间要求统一,应符合功能、艺术、审美等性质,保持空间整体性。

六、安全性:设计须提供恒定的安全感,确保家庭成员的人身安全和财物的完整性。

七、和谐性:设计是和谐的,尊重客户的需求,用户应能融入舒适的家的氛围中,实现家的精神境界。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程教案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程教案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程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了解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的课程目标和意义。

熟悉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1.2 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性讨论住宅建筑设计对居住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分析住宅建筑设计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第二章: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2.1 功能性原则解释功能性原则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学习如何根据居住者的需求和活动设计空间布局。

2.2 舒适性原则探讨舒适性原则对住宅建筑设计的影响。

学习如何通过设计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

第三章: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3.1 空间布局了解空间布局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以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3.2 采光与通风探讨采光与通风对住宅建筑设计的影响。

学习如何通过设计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

第四章:住宅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4.1 创新设计理念了解创新设计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学习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设计出独特的住宅建筑。

4.2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住宅建筑设计案例。

学习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第五章:住宅建筑设计的评价与改进5.1 评价标准与方法了解住宅建筑设计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学习如何对住宅建筑设计进行评价和改进。

5.2 改进策略与实践探讨改进策略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学习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第六章:住宅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6.1 绿色建筑概念介绍绿色建筑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运用绿色建筑设计原则提高能源效率和生态平衡。

6.2 可持续设计实践探讨可持续设计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学习如何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住宅建筑设计的规范与法规7.1 建筑设计规范了解住宅建筑设计中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学习如何根据规范进行安全、合法的设计。

7.2 法规与政策探讨与住宅建筑设计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学习如何在设计过程中遵循政策法规要求。

第八章:住宅建筑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8.1 CAD软件应用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居住建筑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人们展现自己生活品位和美学追求的体现。

因此,不管是从美学角度还是从实用性角度,居住建筑的设计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以保证它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居住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一、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居住建筑的首要目的是供人们生活之用,因此,居住建筑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功能,使房子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又能够保证空间的舒适性和可用性。

首先,要考虑空间的通透性和流畅性。

居住建筑设计必须避免死角,要使得室内空间尽量通透,保证空气的流通和采光。

其次,要考虑不同房间间的相对位置和大小以及家具的布置方式。

要遵循“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将房屋内部的空间合理化,避免过于繁琐的布置方式,让房子显得更加简洁明了。

最后,要合理利用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保证空间在物质和视觉效果上都达到最佳状态。

二、以环保和节能为前提居住建筑不仅需要在实用性和美观性上作出努力,还需要在环保和节能上进行考虑。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居住建筑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选用环保材料,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建筑材料应该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要保证建筑的节能性。

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源和自然通风,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要选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以此来减少耗能。

最后,要合理设计室内装饰,在美观和实用之间达到平衡。

同时,要选择环保的室内装饰材料和家具,并注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从美学角度出发居住建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用性和环保性,还要注重美学效果。

从美学的角度设计居住建筑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形式美学。

设计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和结构来实现建筑的美感。

建筑的外观、门窗、屋顶等都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建筑的美感。

其次是色彩美学。

色彩对于建筑的美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涉及以下方面:空间布局、功能分区、通风与采光、保温隔热、环保节能、建筑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安全与防火、舒适性设计等。

在空间布局方面,应考虑到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个人需求,合理规划不同房间的位置和大小,确保房间之间的通行流畅,同时保持隐私性。

功能分区是根据不同功能的需求将居住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如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使各个区域的功能互不干扰。

通风与采光是确保居住空间空气流通和自然采光的重要原则。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窗户、门窗的朝向和大小,以及引入通风系统来达到良好的通风与采光效果。

保温隔热是为了降低能耗和提高居住舒适度。

采取合适的保温隔热措施,如在建筑外墙加装保温材料、选择热传导系数较小的材料等,减少室内外温度的传导和对流,达到节能效果。

环保节能是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

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节约用水、减少能耗等方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耐久性、环保性等因素。

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既能满足建筑设计的需求,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合理规划结构框架和使用适当的结构材料,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安全与防火是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采取防火材料、合理设置逃生通道、安装火灾报警设备等措施,提高居住者的安全性。

舒适性设计包括人性化设计、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等。

提供合适的室内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住宅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领域,它涉及到空间规划、结构设计、采光通风等多个方面。

在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以创造一个舒适、实用且美观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探讨一些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和理念。

首先,住宅建筑的功能性是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了解住户的需求和生活方式,以确定合适的功能分区和布局。

例如,厨房与餐厅的位置应该考虑到食物的运输和准备,卧室应设计为安静和私密的空间,客厅则应提供一个开放和社交的环境。

功能性设计原则还包括方便的交通流线、足够的储物空间和灵活的分隔区域等。

其次,住宅建筑的舒适性是其设计的关键。

舒适性包括室内外气温的调节、良好的通风和采光系统、噪音的控制等方面。

例如,南北朝向的房间可以获得更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同时,设计师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材料和隔音技术来降低噪音的传递。

此外,合理使用自然光和照明设计也是提高住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美观是住宅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学原则和设计规划的合理性相辅相成。

设计师需要注重色彩搭配、材料选择和比例关系等细节,以创造出一个独特而又和谐的居住环境。

同时,住宅外观的美观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兼顾个人喜好与社区风格。

此外,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住宅建筑设计中也日益重要。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能源消耗、材料选择、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例如,选择能源效率高的设备和材料,利用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技术,可以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最后,住宅建筑的社交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社交性设计原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设计师可以通过开放的起居空间、共享设施和社区活动等方式,创造一个促进社交的居住环境,增进住户之间的交流和社区凝聚力。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设计涉及到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可持续性和社交性等多个方面。

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原则和理念,以创造一个既符合住户需求又具有独特魅力的居住环境。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知识总结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知识总结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知识总结1.功能性原理2.空间布局原理住宅建筑的空间布局应该符合人们的居住习惯和生活方式。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提供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同时也需考虑隐私和功能分区等因素。

此外,住宅建筑的布局还要与户型尺寸和建筑形态相协调。

3.比例原理住宅建筑的比例是指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合理的比例可以使建筑更加协调和美观。

此外,住宅建筑的比例也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与邻近建筑物形成和谐的比例关系。

4.材料选择原理住宅建筑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防火性能和环境适应性。

同时,材料的选择还应该考虑美观性和成本因素。

合理的材料选择可以提高住宅建筑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5.色彩运用原理色彩是住宅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适当的色彩运用可以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例如,浅色调可以使房间显得更加明亮和宽敞,而暖色调则可以增加温暖和舒适感。

6.可持续发展原理7.灵活性原理住宅建筑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满足居住者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可调节的隔板和可拆卸的家具可以使房间的功能和布局更加灵活多变。

8.安全性原理住宅建筑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住宅设计应该考虑到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等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居住者的安全。

例如,合理的建筑结构和防火措施可以提高住宅的安全性。

9.基本美学原理住宅建筑应该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美学原理包括比例美、色彩美、形态美等。

住宅建筑的美学价值可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10.人性化原理住宅建筑应该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居住者感到舒适和愉悦。

例如,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人性化的布局可以给居住者带来便利和舒适。

总之,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综合了功能性、美学性、可持续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满足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高品质住宅建筑。

因此,设计师需要全面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平衡,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优秀作品。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住宅的定义: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伴随人类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户型: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套型: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的居住空间;核心户: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一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联合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多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家庭生活行为模式:家务型、休养型、交际型、家庭职业型、文化型住宅室内采光标准每户至少应有一个居室在大寒日保证一个小时以上的日照以外墙窗台中心点计算;房间直接天然采光标准通常以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窗地比进行控制;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一套住宅的功能空间可归纳为划分为居住、厨卫、交流及其他三大部分;居住空间居住空间可划分为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室卧室:主卧室适宜的面积大小在9~15㎡之间,次卧室适宜面积在5~12㎡之间;卧室空间尺寸应恰当,开间应大于2.4m,开间和进深的比值应小于1/2;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良好景观,尽量选择南向;卧室与卧室间不应穿越;主卧室应提供住户多种床位布置选择,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3000mm;次卧室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起居室:起居室适宜的面积在10~25㎡之间,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宜在3000mm 以上;起居室应当相对封闭,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起居室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的门的数量;工作学习室:工作学习室的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餐室:餐室最小面积不宜小于5㎡,其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另外,应注意房间平面的长、宽尺寸比例,一般控制在1:1.5以内为宜,避免空间给人带来狭长感;门的设置与家具布置房间门:房间门的尺寸既要考虑人的通行,又要考虑家具搬运;其户门、起居室门和卧室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900mm,厨房门不应小于800mm,卫生间门不应小于700mm;当进卧室的门位于长边墙时,宜靠中段布置,或靠一侧布置,留出500mm以上的墙段,使房间四角都有布置家居的可能;阳台门:阳台门的大小一般仅考虑人员通行尺寸,因无大型家具搬运,其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700mm窗的设置与家具布置通常窗下口窗台高度距地面900mm左右,窗洞高1500mm左右;窗在房间中的位置宜靠房间中部,且最好有一外墙段宽度在900~1400mm,以满足布置家具和床位的可能;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据资料分析,在一般住宅内,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m;卧室、起居室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面积的1/3坡屋顶下不应大于室内面积的1/2厨卫空间厨房:我国常用厨房面积在3.5~6㎡之间,设备布置方式可分为单排型、双排型、L型和U型;单排布置设备时,厨房净宽不小于1500mm,活动空间宽度大于800mm;双排布置设备时,厨房净宽不小于1800mm,两排设备的净距大于900mm;带餐室厨房:这种厨房类型将就餐空间纳入厨房之内,其面积需扩大至6~8㎡方能满足功能需要;卫生间:卫生间应满足便溺、洗浴、盥洗最基本的三种和洗衣四种功能;不能布置在下层住户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上方;卫生间单独设置时,其净空也要符合要求,当门外开时为900mm1200mm,当门内开时为900mm1400mm;交通及其他辅助空间交通联系空间:交通联系空间包括门斗和前室、过道、过厅以及户内楼梯等;在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入户处应设置门斗或前室;门斗的设置尺寸其净宽不宜小于1200mm;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其净宽不宜小于1000mm,通往辅助用房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900mm;梯段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750m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900mm;梯级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20mm,高度不应大于200m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250mm处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室外空间:阳台:阳台的地面标高宜低于室内标高30~150mm;阳台栏杆的净高度: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0mm;凸阳台因受结构,施工与经济限制,出挑深度一般控制在1000~1800mm范围;露台是指其顶部无覆盖遮挡的露天平台;户内功能分区:公私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合理分室:生理分室、功能分室;三维空间组合型住宅注意三种形式的区分变层高住宅:变层高住宅是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层高较低的空间内,而将将家庭成员活动量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这种住宅相对比较节省空间体积,但室内有高差,老人、儿童使用欠方便,且结构、构造较复杂;复式住宅:复式住宅是将部分用房在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在一起往往采用吊楼或阁楼形式;这种住宅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空间体积,但有些空间较狭小、拥挤跃层住宅:跃层住宅是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这种住宅可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在一些坡顶住宅中,将顶层处理为跃层式,可充分利用坡顶空间;SAR住宅体系:SAR是STICHTING ARCHITETEN RESEARCH的缩写,即将住宅的设计和建筑分为两个部分——支撑体和可分体或填充体;灵活分隔的方式:帷幔、折叠式隔断、灵活隔断、壁柜式隔断;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低层住宅:低层住宅一般指1~3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可分为一般标准低层住宅,包括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农村、市郊和城市集合性低层住宅例如里院,以及较高标准低层住宅别墅,包括城市型别墅和乡野型别墅;低层住宅特点:1、在居住行为方面,使住户较接近自然,提供了更加亲近自然的自由场所;2、在居住心理方面,较易形成亲切的尺度,使居民对住宅以及居住环境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强;4、建筑的自重较轻;低层住宅的缺点:不利于节约用地;增加了地基、底层的通风和防潮以及屋顶的保温与隔热的处理量,从而影响到住宅建筑的经济性;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的道路、管网以及其他设施的利用效率;低层住宅套型设计包括:按住宅户型的功能要求进行房间的组合;组织平面交通及垂直交通;充分利用空间;协调室内外空间环境;低层住宅的楼梯设计:横向梯的主要优点是能使户内交通路线较为集中,既有利于功能分区,通常也比较节省交通面积,缺点主要是不利于减小面宽和加大进深;较多采用的是设在平面的中部,好处是平面的前后部分使用楼梯较为方便,功能分区较为清晰;缺点是楼梯的起步位置距离入口较远,一般需要穿越起居室;竖向梯总的来说较有利于加大平面的进深,对组织住宅的通风也较有利,但在户内交通路线的处理上,没有横向梯集中;而利用双跑竖向梯做前后错层处理时,楼梯一般设在平面的中部,在加大进深方面效果明显;利用坡屋顶下的空间:低层住宅较多采用坡屋顶,做卧室用途时,在空间的高度上应保证阁楼的一半面积的净高度不小于2.1m,最低处的净高不宜小于1.5m,并尽量使阁楼有直接的自然采光;对于面积较小和不封闭的阁楼,垂直交通联系可采用爬梯的形式,爬梯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其坡度在45°~ 90°之间;阁楼作为储藏用途时,如不需要上人,阁楼净高不宜低于60cm;低层住宅常见的楼梯形式:双跑平行楼梯、三跑楼梯、三角形三跑楼梯、无中柱螺旋楼梯、中柱螺旋楼梯、单跑直楼梯、双跑直楼梯、单跑弧形楼梯、双跑弧形楼梯、弧形转角楼梯、转角楼梯、对称转角楼梯、扇形起步楼梯、对称扇形楼梯、反向扇形楼梯见P51图2-6;住宅院落空间:就住宅院落与建筑的空间关系来说,可分为宅院和庭院;宅院指独立式住宅的外院,从属于一户住宅,在空间位置上围绕在建筑的周围,建筑在内,院子在外;宅院的边界通常用低围墙、通栏、绿篱围合,空间效果较为开放;而庭院则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围合一般不少于三面围合而形成的室外空间,建筑在外,院落在内,空间效果一般较为封闭;低层住宅的水平组合:独立式住宅、并联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聚合式住宅;另外联排式住宅的主要优点是更节省用地和基础服务设施,但对朝向的要求更高,其居住标准一般也低于独立式住宅和并联式住宅;第三章多层住宅设计多层住宅:我国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4~6层的住宅为多层住宅;7层及7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如果顶层是跃层式住宅套型则建筑可做到7层;多层住宅特点:多层住宅用地较低层住宅节省,造价比高层住宅经济,适合于目前一般生活水平;但多层住宅不及低层住宅与室外联系方便,且楼层住户缺乏属于自己的私家庭院,居住环境没有低层住宅优越;单元设计法:为了适应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建设,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同一结构、构造和施工方便,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段,一般就把这种标准段称为单元,以一种或数种单元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型多样的组合体,这种方法被称为单元设计法;单元组合体拼接一栋建筑的设计原则:满足建设规模和规划要求、适应基地特点;单元组合常见拼接方式:平直组合不宜组合过多,导致长度过长、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根据要点适当进行论述1、套型恰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住宅标准和市场需求,恰当地安排套型,应具有组合成不同套型比的灵活性,满足居住者的实际需要;2、使用方便:平面功能合理,动静分区明确,并能满足各户的日照、朝向、采光、通风、隔声、隔热、防寒等要求;3、交通便捷:尽可能压缩户外公共交通面积,并避免公共交通对户内的干扰;4、经济合理: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充分利用空间;结构与构造方案合理,构件类型少,设备布置要注意管线集中;5、造型美观:能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立面新颖美观,造型丰富多样;6、通用性强:住宅单元常具有通用型,或作为标准设计在一定地区内大面积推广使用;7、环境优美:综合考虑室内空间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不宜强调其中一点而忽略其他因素,并要针对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抓住各个阶段设计中的主要矛盾加以解决;多层住宅的交通组织: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入口,以廊组织各户入口,以梯廊间层结合组织各户入口;多层住宅的楼梯布置:多层住宅常用的楼梯形式是双跑楼梯、单跑楼梯和三跑楼梯;住宅楼梯梯段净宽较低层住宅更宽,不小于1100mm,不超过6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不小于1000mm;因为考虑到方便地搬运家具及大型物品,楼梯平台的宽度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之外,且不得小于1200mm;楼梯坡度比低层住宅平缓而较公共建筑为陡,常用的踏步高宽范围是155~175mm260~280mm;当楼梯间垂直于外墙布置时,休息平台下的净高不应低于2000mm;当其不足以供人通行时,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提高勒脚或降低入口,底层作单跑,底层打通一间房,底层作长短跑,楼梯反向布置;住宅的适应性:住宅实体空间的用途具有多种可能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住户居住;住址的可变性:住宅空间具有一定的可改性,随着时间的推进,住户可以根据自己变化发展的需要去改变住宅的空间;从平面扩大模数网来说,我国住宅都采用3M,即以300mm为级数的系列;我国住宅高度方向的模数采用1M,即100mm的倍数;多数地区按照现行住宅规范采用2.8m层高;第四章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把7~9层的住宅称为中高层住宅有的地方也称为小高层;而把10层以及10层以上并设置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的住宅称为高层住宅;由于这两类住宅层数的增加导致容积率提高,因而在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空地率方面效果显着,并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线和城市景观;相比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有以下特点:1、在高层住宅中,电梯取代步行楼梯称成为要的垂直交通工具;2、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使建筑的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大大增加;3、在给排水、供电、疏散、防火、防烟以及安全上都有新的要求;4、由于高层住宅体量巨大,居住人数大大超过多层住宅而出现的高密度状况,给居民的心理状态、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结构的动态平衡、居民区的空间组织等,都带来了新的问题;5、由于高层住宅一次性投资较大,经常性维修、管理费用多,使其总投资大大高于多层住宅,因而在建造时需要较多考虑经济因素;6、随着结构形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施工方式,同时也影响到设计方法和建筑处理;7、中高层住宅还有其特殊的问题,涉及节地、经济和使用舒适性等方面的综合问题;在住宅设计规范中规定,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至少需要设置两部电梯,且其中一台能容纳担架出入;在高层住宅中虽然设置了电梯,但楼梯并不能因此而省掉,他仍可作为住宅下面几层居民的主要垂直交通;作为居民短距离的层间交通;在跃廊式住宅中,作为必要的局部垂直交通;作为非常情况下如火灾的疏散通道;因此,楼梯的位置和数量也要兼顾安全和方便两个方面;高层住宅的消防和疏散问题数字全部需要记住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消防云梯的高度一般在50m以内,相当于住宅18层,其防火要求是一个等级;超过50m即18层以上的住宅又是一个防火等级;如果超过100m高,即相当于36层以上的,防火要求更高;防火分区与安全疏散防火分区的划分:在我国,高级住宅和19层及其以上的普通住宅属于一类建筑,10~18层的普通住宅属于二类建筑;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一类建筑1000㎡,二类建筑1500㎡;每个防火分区和地下室应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塔式住宅的安全疏散: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即一个疏散出口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其疏散路线较短且较便捷,能基本满足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单元式住宅的安全疏散: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10层其,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可只设一个疏散出口;安全疏散间距:安全疏散间距是指从户门到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大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户门距最近的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应不超过40m,位于袋形过道内的户门距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则必须限制在20m以内;安全疏散楼梯的设计:根据我国现行的防火规范,长廊式高层住宅一般应有两部以上的楼梯,以解决居民的疏散问题;在组合式的单元内可只设一部楼梯,为保证双向疏散,还需依靠毗邻单元的楼梯作为疏散通道;因此,楼梯必须通向屋顶,且从第10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作为火灾发生时安全疏散的通道之一;袋形走道末端与楼梯间距离超过规范时,应再增加一部独立的疏散楼梯;所有一类建筑,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以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置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前室、阳台和凹廊;前室面积不应小于4.5㎡,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向屋顶,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考虑直接天然采光和通风;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11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的布置:消防电梯是专供消防人员携带消防器械迅速从地面到达高层火灾区的专用电梯,一般载重量800kg以上;按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塔式住宅,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消防电梯应设前室,其面积不应小于4.5㎡;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不应小于6㎡;塔式住宅应充分满足适用经济与消防疏散的要求;住宅设计规范规定:10~11层的塔式住宅可只设一部消防电梯和一座防烟楼梯,;12~18层的塔式住宅则应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和一座防烟楼梯,超过18层的塔式住宅除设两部以上电梯外,还应设置两部防烟楼梯,此时可设为以实体墙分隔的防烟剪刀楼梯;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灭火设备:消防栓宜设在疏散楼梯或走道附近明显易于取用的部位,其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失火现场;消火栓的间距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能超过30m;塔式高层住宅特点:面宽小、进深大、用地省、容积率高,套型变化多,公共管道集中,结构合理;能适应地段小、地形起伏而复杂的基地;在住宅群中,与板式高层住宅相比,较少影响其他住宅的日照、采光、通风和视野;可以与其他类型住宅组合成住宅组团,使街景更为生动;单元组合式中高层住宅的防火和安全疏散:当单元组合式中高层住宅的户门未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其楼梯间应通至平屋顶;点式中高层住宅与塔式高层住宅平面布局相似,按防火规范可以只设一部电梯、一部楼梯,但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500㎡;楼梯应设封闭楼梯间,但如果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以不设;第五章不同地区和特殊条件下的住宅设计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设计严寒地区气候特征: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气温的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雨量多集中在夏季;太阳辐射量大,日照丰富;冬季大风较多;我国东北部属于严寒地区气候;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冬季较长,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降水相对集中;春秋季短促,气温变化剧烈,且气温的年较差很大,春季少雨雪,多大风和风沙;夏季多雷暴和冰雹,日照比较丰富;我国华北、西北的部分地区属于寒冷地区气候节能型住宅:节能型住宅是采用综合节能设计和应用综合节能措施,使新建住宅冬季采暖耗煤量指标比我国寒地在20世纪80年代所建住宅总体上降低50%,北京地区已提出节能65%的要求;住宅规划布局1、避免选址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地里;2、争取日照,其方法有:基地应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内,为争取日照和利用太阳能提供先决条件;选择最佳建筑朝向;满足日照间距要求,避免周围建筑的严重遮挡;利用住宅楼群的合理布局,争取日照;3、避免季风干扰;4、建立气候防护单元;体型系数:建筑物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不考虑地下部分与其包围体积的比值;住宅建筑节能措施1、控制住宅建筑的体型系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建筑物体型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型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2、扩大南向得热面的面积3、窗户的节能设计(1)尽量减小开窗洞口的面积;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中规定,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0.25,东向和西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0.30,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0.35;(2)提高窗户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3)提高窗户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窗户本身传热量;4、选用高效、节能、经济的外围护体系;5、加强冷桥节点部位的保温构造设计;6、加强住宅楼公共空间的防寒设计;地面的保温措施:建筑直接接触土壤的周边地区,沿外墙周边从外墙内侧2m范围内采取保温措施,具体做法是在地面垫层以下设置一定厚度的松散状或条板状,且具有一定抗压强度,吸湿性小的保温层;对不采暖的地下室或底部架空层的地板的保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地板的底面粘贴一定厚度的如聚苯板一类的保温材料;影响炎热地区住宅室内热环境的外部因素:太阳辐射强度,相对湿度,夏季季候风;炎热地区住宅朝向选择以南偏东15°到南偏西15°范围为最好,偏角增大则条件变差,南偏东或南偏西的偏角不宜大于45°,偏东比偏西好,北向次于南向,北偏东尚可,北偏西则西晒严重;就东、西朝向的建筑而言,东向优于西向,西向最差,应尽量避免;遮阳方式:1、水平式,适用于南向墙面和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墙面;从地区的角度,更适用于夏季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大的南方低纬度地区;2、垂直式,适用于东北、西北向墙面和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墙面;3、综合式,适用于南向、东南和西南向墙面以及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墙面;4、挡板式,一般只用于东、西向墙面;坡地住宅设计原则1、充分掌握建筑环境的情况,全面了解地质状况崖层走向、崖层厚度、有无滑坡、有无地下水及溶洞等;2、分析地貌特征,确定可资利用的地形,地物;3、综合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建筑形式;建筑与等高线平行时,当坡度很小,如在10%以下时,仅需提高勒脚高度,对整个地形无需改造;当坡度较大,如在10%以上时,应对坡地进行填挖平整,分层筑台;当地形坡度大于25%时,可纵向错层布置;临街坡地住宅的建筑处理:掉层、吊脚、天桥、凸出楼梯间、连廊、室外梯道;结合环境与景观设计坡地住宅1、建筑组合结合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利用地形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2、建筑体型与坡地环境协调,一般体型不宜过大,且常处理成坡顶或退台式,以于山形相得益彰;。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3、厨房的细部设计 、 尽量利用空间,炊具、餐具、 尽量利用空间,炊具、餐具、粮、菜、杂物等的贮藏; 杂物等的贮藏; 良好的通风,墙内设置通风道; 良好的通风,墙内设置通风道; 连接服务阳台; 连接服务阳台; 墙、地面的防水和清洗; 地面的防水和清洗; 单间餐厅面积不小于6.0 m²,净宽不小于 单间餐厅面积不小于 ,净宽不小于2400; ; 不宜接近卫生间。 不宜接近卫生间。
5、餐室 、 家庭公共活动空间:主要功能为进餐。 家庭公共活动空间:主要功能为进餐。 主要家具为餐桌椅、 主要家具为餐桌椅、酒柜及冰柜等 净面积: 净面积:不小于 5.0 m² 净宽: 净宽:不小于 2100 净长:不小于 2400 净长:
6、居室的门窗位置 、 (1)居室门 ) 居中、 居中、靠一端

设计户内过道及前室应注意: 设计户内过道及前室应注意:
(1)简捷便利,合理利用空间; )简捷便利,合理利用空间; (2)过道或前室应考虑不同地区特点防风防寒隔热遮阳既有 ) 利户内通风等作用; 利户内通风等作用; (3)户内过道最小净宽,在入口处为 1.2 m,通向卧室、起 )户内过道最小净宽, ,通向卧室、 居室的过道不应小于1.0 m,通向辅助房间的过道不小于 居室的过道不应小于 , 0.9 m; ; (4)居住前室的净空尺寸不宜小于 )居住前室的净空尺寸不宜小于1.8 m x 1.8 m。 。
1、卧室 、 主卧室: 小孩床) 床头柜、衣柜等。 主卧室 双人床 (小孩床) 、 床头柜、衣柜等。 适宜面积: 适宜面积:10~15 m² 净面积: 净面积:不小于 10.0 m² 开间: 进深: 开间:3300 ~ 3900 进深:3600 ~ 5100 次卧室: 单人床、衣柜、桌椅等必要家具。 次卧室 单人床、衣柜、桌椅等必要家具。 适宜面积: 适宜面积:6~12 m² 净面积: 净面积:不小于 6.0 m² 开间: 进深: 开间:2700 ~ 3300 进深:3300 ~ 4800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一)住宅套型设计1.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的不同二划分的住户类型。

2.套型则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3.户人口规模指的是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

4.户代际数指住户家庭常住人口的代际数。

5.家庭人口结构指住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

6.窗地比,窗洞口面积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房间名称窗地比备注卧室、起居室、厨房1/7窗洞口上沿距楼地面不宜低于2M,距楼地面高度低于0.5M的窗洞口面积不应计入楼梯间1/127.所谓成套,就是指各功能空间必须组成齐全。

这些功能空间可归纳划分为居住、厨卫、交通及其他三大部分。

8.在一般混合结构住宅中,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

国内规定,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m。

(二)低层住宅设计1.低层住宅分类:&城市集合型低层住宅:指在城市范围内以集中形式建造的低标准低层住宅,它所具有的“集合性”,反应在统一的建造方式、较高的人口聚集密度,以及筑群体中,建筑之间有较明确的组合关系等方面。

&别墅:别墅的原本含义为“住宅以外的供游玩、修养的园林式住房”,是一种除“正宅”以外的“副宅”。

2.低层住宅的性质和特点:&在居住行为方面,低层住宅使住户较为接近自然,在低层一般都附带室外院子,有些还可在顶部形成较大的生活型露台;&在居住心里方面,低层住宅的低层数和小体量较易形成亲切的尺度,住户的生活空间接近自然,建筑造型较为灵活;&在整体环境的协调上,低层住宅体量和尺度较小,与自然环境有较好的协调性;&建筑物的自重较轻,地基处理的费用较低,结构、施工技术简单,土建造价相对较低。

低层住宅的缺点:&不利于节约用地,密度较低;&与多、高层住宅相比,低层住宅底层和顶层的面积较多,增加了地基和屋顶的处理量,通风和防潮一级住宅唔该的保温与隔热均需加强处理,影响建筑的经济性;&较大的建筑覆盖密度和较小的人口密度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的道路、管网及其他设施的使用率。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多层住宅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多层住宅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多层住宅设计一、多层住宅设计概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多层住宅作为一种高密度住宅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多层住宅设计的原理和概念,以及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二、多层住宅设计的背景多层住宅设计源于城市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需要。

在城市规划中,多层住宅被视为一种高效利用土地的住宅形式,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多层住宅设计的原则1.功能合理性:多层住宅设计应考虑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合理布局空间功能,提高居住舒适度。

2.空间利用效率:设计应尽可能减少走廊和公共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利用率,实现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平衡。

3.采光通风:合理设置窗户和通风口,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光线充足,改善居住环境。

4.绿化景观:在多层住宅设计中,应考虑绿化和景观设计,增加居住者的舒适感和生活品质。

5.安全考虑:设计应符合建筑安全规范,设置逃生通道和消防设施,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多层住宅设计的实践案例1. XXX小区多层住宅设计XXX小区是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高档住宅小区,设计理念注重绿化和景观布局,多层住宅建筑融合了现代风格和传统文化元素,受到了业主的好评。

2. XXX城市新建多层住宅项目XXX城市新建的多层住宅项目采用了新颖的建筑设计理念,结合了智能系统和节能环保技术,为居民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五、结语多层住宅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合理的设计原则和实践经验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建设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多层住宅设计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以上是关于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多层住宅设计的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2.房间尺寸与家具布置 ▪ ①卧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主卧室: 双人床 (小孩床) 、 床头柜、衣柜等。 净面积:不小于 10.0 m² 开间:3300 ~ 3900 进深:3600 ~ 5100
兼起居的卧室使用面积≥12 m² 次卧室: 单人床、衣柜、桌椅等必要家具。
净面积:不小于 6.0 m² 开间:2700 ~ 3300 进深:3300 ~ 4800
②复式住宅
将部分用房在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在一起,往往 采用吊楼或阁楼的形式,将家具尺度与空间利用结合起来, 优点: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空间体积。缺点:有些空间较 狭小、拥挤。
③跃层住宅
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 联系。这种住宅可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 在一些坡顶住宅中,将顶层处理为跃层式,可充分利用坡顶 空间。
第三节 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
确定套型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一户型是住宅套型空间组合设计的基本依
据之一。 二是考虑住宅所在的自然环境。(气候、
地形、地质、 地震、绿化等) 三是可发展余地
一.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 1.户内功能分析
会客、家人团聚、娱乐、休息、就餐、炊事、学习、 睡眠、洗盥、便溺、晾晒、储藏等。 2.户内功能分区 ①公私分区(内外分区) 私密性空间:卧室、书房、卫生间等 半私密空间:起居室、家务室等 半公共空间:会客室、餐厅、客用卫生间等 公共空间:室外走道、平台、公共楼梯间等 ②动静分区 动区:会客室、起居室、餐厅、厨房、家务室等 静区:卧室、书房等
1/7;楼梯间1/12。 通风: 卧室、起居室、明卫生间1/20。(厨房
1/10,不得小于0.6 m²) 两个外墙角,有利于家具布置;与立面造型相关。 室内有多个门窗 ,位置适当靠近,以保留较大的 完整墙面。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试题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试题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试题1. 简述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目标。

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以满足人们生活和住宿需求为核心,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空间、功能、美学、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通过合理的布局、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手段,创造出安全、舒适、美观且富有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2.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原理是什么?空间布局原理是指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合理安排和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的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包括:- 功能合理性:不同功能区域的布置应高效、便利,并符合居住者的实际需求。

- 私密性和公共性:合理划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平衡居民的私密性和社交需求。

- 层次感和连贯性: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开间设计,形成明确的空间层次感和连贯性,增加空间的丰富性和深度感。

- 光线和通风:合理设计窗户和门的位置和尺寸,以获得足够的采光和通风。

3.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原则是什么?材料选择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原则包括:- 安全性和耐久性:选择经久耐用、无毒害、符合安全标准的建筑材料,确保住户的安全和居住质量。

- 舒适性:选择具有良好隔热、隔音性能的材料,提高住宅的室内舒适度。

- 可持续性:倾向选择可再生、可回收、低能耗的绿色建材,降低环境影响并节约能源。

- 美观性和风格统一:根据建筑风格,选择与整体设计和环境融合的材料,创造出美观且统一的外观效果。

4.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原则有哪些?结构设计原则是确保住宅建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其中主要原则包括:- 荷载平衡:合理分布荷载,以保证结构平衡和稳定。

- 构件强度: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构件材料和尺寸,确保承载能力和强度。

- 抗震设计:考虑住宅所在地的地震情况,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增加建筑的抗震性能。

- 连接和固定:合理设计构件的连接和固定,确保结构的协调和稳定。

- 施工可行性: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技术要求,设计结构方案。

5.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原则是什么?节能设计是住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节能设计的原则:- 保温性能:在建筑外墙、屋顶和地板等部位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减少能量损失。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程教案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程教案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程教案第一章:住宅建筑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住宅建筑设计的定义与意义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报告第二章: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让学生了解各要素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作用2.2 教学内容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各要素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报告第三章:住宅建筑设计的程序与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住宅建筑设计的程序让学生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法3.2 教学内容住宅建筑设计的程序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报告第四章:住宅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住宅建筑设计的新理念让学生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新技术4.2 教学内容住宅建筑设计的新理念住宅建筑设计的新技术4.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报告第五章:住宅建筑设计的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住宅建筑设计实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设计能力5.2 教学内容住宅建筑设计实例5.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5.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第六章:住宅建筑的功能与空间布局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住宅建筑的功能需求让学生掌握住宅建筑的空间布局原则让学生能够设计出既实用又舒适的住宅空间6.2 教学内容住宅建筑的功能分区住宅建筑的空间布局原则住宅建筑的流线设计6.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6.4 教学评估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设计任务小组讨论报告第七章:住宅建筑的细部设计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住宅建筑细部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住宅建筑细部设计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设计出美观与实用性结合的住宅建筑细部7.2 教学内容住宅建筑细部设计的原则住宅建筑细部设计的方法住宅建筑细部设计的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7.4 教学评估细部设计方案展示实践操作报告第八章:住宅建筑的可持续设计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可持续设计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可持续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将可持续设计应用于住宅建筑设计中8.2 教学内容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与重要性可持续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可持续设计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8.4 教学评估可持续设计方案展示小组讨论报告第九章:住宅建筑的经济与法规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因素让学生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能够在不违背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经济有效的住宅建筑设计9.2 教学内容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因素住宅建筑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经济有效的住宅建筑设计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9.4 教学评估经济与法规分析报告小组讨论报告第十章:住宅建筑设计的评价与改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住宅建筑设计评价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住宅建筑设计评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评价结果改进住宅建筑设计10.2 教学内容住宅建筑设计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住宅建筑设计评价的案例分析住宅建筑设计改进的方法与策略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10.4 教学评估设计评价报告实践操作报告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阐述了对《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程教案的内容安排。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PPT课件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PPT课件

住宅建筑的绿化设计
绿化布局
根据场地条件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绿化布局。
植物配置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配置,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绿化与建筑结合
将绿化融入建筑设计,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05
住宅建筑的结构与设备设计
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
结构选型
根据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基条件等因素,选择合 适的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 结构等。
场地布局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确保日照、通风、采光和景 观等要求。
场地交通
设计合理的交通流线,实现人车分流,提高交通 安全性。
住宅建筑的景观设计
1 2
景观规划
结合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
景观元素
运用植物、水体、小品等景观元素,打造宜人的 居住环境。
3
景观与建筑融合
实现景观与建筑的和谐共生,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
气候变化对住宅建筑设计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 高建筑的适应性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创新方向
创新方向一
数字化设计。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如BIM、VR等,实现住宅建 筑设计的数字化表达和模拟,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创新方向二
模块化设计。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实现住宅建筑的快速建造和 灵活组合,满足多样化的居住需求。
需求,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03
住宅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
室内光环境设计
自然采光设计
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布 局窗户、阳台等采光口, 确保室内光线充足且分布 均匀。
人工照明设计
根据室内不同功能区域的 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和 光源,营造舒适、温馨的 室内光环境。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设计原理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一、定义:1、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是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起来的。

2、住居:在住居学上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以居住为核心的活动及行为,从空间构成上,住居不仅指单幢建筑,而且包括相关的外部环境,即庭院、房与房间空隙、屋外场地等。

——《日本的住居学理论》(二、住宅分类:1、按楼宇形体分:板式住宅、塔式住宅2、按居住单元组合:外廊式住宅、内廊式住宅、单元式住宅3、按建筑层数:低层住宅(≤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层)—超高层住宅(≥100层)三、影响住宅建筑的建造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条件因素3、国有土地资源状况、市政设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4、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设备等因素四、【五、研究方法:1、人类学2、社会学:社区邻里、老年人住宅、相对平穷地区住宅3、行为学:行为建筑4、生理学:人体尺度与比例5、生态学:生态住宅六、传统居住:1、^2、坑居3、穴居:①为了便于升降②墙壁4、木结构建筑:①位于地面上,面积扩大;②外墙内使用密集的小木桩,同时为稳定木架、外墙加厚(1m厚土墙);③室内木桩加粗,室内用隔墙●夏商时期——土墙●周、春秋战国时期:①中轴线对称平面形式;②用木桩将门一分为二;③堂面积大于居住部分的房与室;④建筑技术进一步发展。

●秦汉时期:①小型住宅:变化丰富。

有方形、长方形、曲尺形、平行房屋、组合住宅;②中型住宅:有明显的中轴线,以四合院为单位组成建筑群。

建筑技术发展:木结构、砖墙、屋檐。

●两晋、南北朝时期:①住宅与园林初步结合;②室内家具发生变化,椅子出现。

●隋唐时期:①均衡对称;②中轴线。

#●宋辽金时期:①四合院的发展,出现街市的形式;②穿堂;③廊屋代替回廊;④园林与住宅紧密。

●元明清时期:①各地域民居逐渐成熟;②窑洞建筑出现;③清末集体住宅出现——客家楼;④住宅与园林的结合达到高峰。

住宅建筑设计与原理复习要点

住宅建筑设计与原理复习要点

住宅建筑设计与原理复习要点1.建筑设计原理:-遵循人类活动规律: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活动规律,合理安排室内外空间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遵循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协调关系:建筑形式应根据建筑功能进行设计,形式与功能的协调能够提高建筑的美观和实用性。

-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在设计中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比如利用可再生能源、使用低能耗材料等。

2.空间规划:-合理布局: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将室内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和布局,确保功能与美观的统一-通风与采光:要考虑空气流通和自然采光,充分利用窗户和通道等设计要素,提高室内的通风和采光效果。

-空间连通性:室内不同空间之间的连通性应良好,形成合理的动线,方便人们的日常活动。

3.结构设计:-结构稳定性: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抵御地震、风力等外力的影响。

-施工性考虑:结构设计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节能性:结构设计应考虑节能减排,如利用保温材料、设计合理的外墙结构等。

4.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供暖设计:考虑到住宅的舒适度和能耗,合理选择供暖系统,考虑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供暖方式,降低供暖能耗。

-通风与空调设计:对室内空气进行适度的流通和净化,利用换气设备和空调系统来调节室内温湿度,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5.照明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利用窗户、天窗等采光设备,减少室内使用人工照明的时间,节约能源。

-合理布光:根据室内功能的需求,配置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室内各个区域都能得到适当的照明。

-节能照明设计: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等,减少能耗并延长使用寿命。

6.水电设计:-水管和排水设计:确定室内的水管和排水管道布置,确保水流的顺畅和安全。

-电气设计:合理规划室内电气线路、开关插座的布置,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总结:住宅建筑设计与原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形式、生态环境、空间规划、结构设计、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照明设计、水电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1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1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第一节概述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一、家庭成员构成1、户人口规模2、户代际数3、家庭人口结构:单身户、夫妻户、核心户、主干户、联合户及其他户核心户: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主干户:一对夫妻和其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联合户:一对夫妻和其多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二、套型与家庭生活模式1、家务型2、修养型3、交际型4、家庭职业型5、文化型四、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1、人与居住环境2、居住环境心理需求2.1 安全感与心理健康2.2 私密性与开放性2.3 自主性与灵活性2.4 意境与趣味2.5 自然回归性第二节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一、居住空间1、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2、房间平面尺寸和家具布置3、门窗设置与家具布置4、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4.1 一般混合结构住宅中,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三、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3、交通及其他辅助空间3.4 其他设施3.4.2 垃圾处理:目前比较倾向于不设垃圾井,而由各户袋装垃圾集中于住宅楼外的垃圾收集点,再转送垃圾站处理。

中高层及高层住宅不设垃圾井道时,每层应设置封闭的垃圾收集空间。

第三节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三、套型空间的组织1.1 餐室厨房型(DK型)1.1.1 DK型: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个空间。

1.1.2 D·K型: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

2.1 小方厅型(B·D型):用餐空间与睡眠空间分离,而起居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

小方厅同时兼作就餐和家务空间活动。

3.1 起居型(LBD型):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

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个空间。

3.1.1 L·BD型:起居与睡眠分离。

3.1.2 L·B·D型: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居住环境心理要求设计 ①安全感与心理健康 ②私密性与开放性 ③自主性与灵活性 ④意境与趣味 ⑤自然与回归性
▪ 作业:
▪ 书本P28页图1--29 标注开间尺寸。
▪ 1:100A4纸大小, 墨线
第二节 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
▪ 按照功能划分为:居 住、厨卫、交通与其 他部分。住宅应按套 型设计,每套应设卧 室、起居室、厨房、 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普通住宅套型分1-4类。
兼起居的卧室使用面积≥12 m² 次卧室: 单人床、衣柜、桌椅等必要家具。
净面积:不小于 6.0 m² 开间:2700 ~ 3300 进深:3300 ~ 4800
②起居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 家庭公共活动空间: 娱乐、会客、进餐等;应有直接采光、自 然通风,布置家居的墙面直线长度应>3m 使用面积:不小于 12m²,减少直接向起居 室的门的数量。 净宽:不小于 2700mm 净长:不小于 3000mm

三.套型空间组织 ▪ 1.餐厨型(DK型)
DK型是指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空间。 D·K型是指将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并 相互紧邻。
▪ 2.小方厅型(B.D型) 用餐空间与睡眠空间分离,而起居等活动
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
▪ 3.起居型(LBD型) 将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 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
(1)一字形单排布置 (2)并列性两侧布置 (3)曲尺形及U形布置 (4)岛型布置
▪ 作业:
▪ 书本P28页图1--30 标注开间尺寸. ▪ 1:100A4纸大小,墨线.
③厨房细部与管线综合设计
尽量利用空间,炊具、餐具、粮、 菜、杂物等的贮藏;
良好的通风,墙内设置通风道;
连接服务阳台;
④带餐室厨房:
起居厅面积及最小边尺寸
▪ ③学习工作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短边净尺寸≥2100mm
▪ ④餐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面积≥ 5.0 m² 短边净尺寸≥2100mm
▪ 以上居住空间注意事项: 长宽比一般控制在1:1.5 家居的立体化发展,有效利用空间
房间的比例 同样面积的居室,比例不同,对家具布置影响很大。 平面不宜窄长,最好不超过 1 :2,长方形或接近于方形
目前我国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观念陈旧 ▪ 二)功能空间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三)设备设施简陋 ▪ 四)缺少可变性、灵活性 ▪ 五)标准置后 ▪ 六)缺少特色 ▪ 七)产业化程度较低
住宅面积
50—53年:恢复时期 工人新村: 2-3层 4 ㎡ /人 53—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9 ㎡-4。5 ㎡/人 58—66年:摸索时期: 标准化、多样化 4㎡/人,
5.三维空间组合型 指套内的各功能空间不限在同一平面内布
置,而是根据需要进行立体布置,并通过套 内的专用楼梯进行联系。这种套型室内空间 富于变化,有的还可以节约空间。
①变层高住宅
②复式住宅
③跃层住宅
①变层高住宅
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层高较低的空间内,而将家庭成 员活动量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优点:比较节 省空间体积,做到了空间的高效利用,缺点:室内有高差, 老人、儿童使用欠方便,且结构、构造较复杂。
③洁污分区 洁区(干区) :卧室、书房、起居室、家务室、餐厅等 污区(湿区):卫生间、厨房等
3.合理分室 ①生理分区
日本第六个住宅建设五年计划生理分室标准
②功能分室
1)餐寝分离 2)起居、进餐、就寝分离 3)工作、学习分离 4.厨房和卫生间分布 ①相邻布置:干湿分区、管线集中、位置 不合理,距卧室较远。
▪ 3.家庭人口结构:住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eg.单身户,两人户(夫妻户、丁克户、单亲户、 空巢户)核心户,主干户,联合户,
二.套型与家庭生活模式
▪ 1.家务型 ▪ 2.休养型 ▪ 3.交际型 ▪ 4.家庭职业型 ▪ 5.文化型
三.套型居住环境与生理
▪ 1.按照人的生理需要划分空间 (1) 满足生活规律的需求---各空间予以划分,空
18 ㎡/户 66—76年:缓慢发展时期:小面积、低标准、低造价 79年以后:繁荣期
住宅的发展: 1.面积逐步加大; 2.住宅质量的变化; 3.小区建设逐步到位; 4.人性话的设计; 5.可持续发展; 6.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等
建筑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必须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政策: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城市居住区 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GB50045—9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27--87
空间容积大小----节能(降低10cm,造价可降低 1%---3%)---降低总高度缩小建筑间距,节约用 地。层高宜为2.8米。净高2.5米左右。
室内空间效果 p17图1—13 C:窗加宽开阔视野(抗规)
二.厨卫空间(住宅设计的核心)
1.厨房(1、2类住宅使用面积≥4m² 3、4类住宅使用面积≥5m²)
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不同 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 1 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 的为3㎡; 2 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 3 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 4 单设便器的为1.10㎡。 ▪ 3.4.2 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 或厨房。 ▪ 3.4.3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 (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 (厅)和厨房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 施。
①厨房设备及操作流程
②厨房尺寸与设备布置形式
不小于 4.0 m²。 单排布置净宽不小于1500 双面布置净宽不小于1800
按功能组合分为:工作厨房 -- 仅安排炊事活动; 餐室厨房 – 兼有进餐。
设备布置形式:
顺序布置 洗池、案台、炉灶三大件以及吊柜 等设备。操作面净长≥2.1m,组合长度≥3m.加上冰 箱为3.6m.
第三节 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
确定套型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一户型是住宅套型空间组合设计的基本依
据之一。 二是考虑住宅所在的自然环境。(气候、
地形、地质、 地震、绿化等) 三是可发展余地
一.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 1.户内功能分析
会客、家人团聚、娱乐、休息、就餐、炊事、学习、 睡眠、洗盥、便溺、晾晒、储藏等。 2.户内功能分区 ①公私分区(内外分区) 私密性空间:卧室、书房、卫生间等 半私密空间:起居室、家务室等 半公共空间:会客室、餐厅、客用卫生间等 公共空间:室外走道、平台、公共楼梯间等 ②动静分区 动区:会客室、起居室、餐厅、厨房、家务室等 静区:卧室、书房等
● 设计户内过道及前室应注意
(1)简捷便利,合理利用空间; (2)过道或前室应考虑不同地区特点防风防寒隔热 遮阳既有利户内通风等作用; (3)户内过道最小净宽,在入口处为 1.2 m,通向 卧室、起居室的过道不应小于1.0 m,通向辅助房间 的过道不小于0.9 m; (4)居住前室的净空尺寸不宜小于1.8 m x 1.8 m。
户内楼梯的设计:
造型与特点: 直上直下的造型最为简单,颇有直上九天的
径直感,直梯的简约几何线条给人以挺括和硬朗 的感觉。
旋梯:空间的占用面积最小,盘旋而上的蜿蜒 趋势,以曲线来实现上下楼的连接。这种楼梯美观、 大方,而且可以做得比较宽敞.
弧型梯是三种楼梯中行走起来最为舒服的一 种。
另外还有双跑楼梯、三跑楼梯、曲尺形等
▪ 树立科学发展而节制消费资源的观念 ▪ 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 建立动态的设计观念 ▪ 实践—总结—提高—再实践—再认识__
一.家庭人口构成
▪ 1.户人口规模: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 eg.一人户,二人户…八人户
▪ 2.户代际数:指住户家庭常住人口的代际数 eg.一代户,二代户,三代户
②卫生间的布置形式与尺寸
▪ ③卫生间细部处理 地面:防滑,排水 内部: 镜箱,手纸盒,肥皂盒,挂衣钩, 毛巾架等 门:下部百叶通风,通风管道
▪ ④卫生间管道布置 给排水管道,热水管道等。 热水器的使用:燃气式热水器,即热式电热水
器,储水式电热水器等。
卫生间地漏和洗衣机地漏有何区别?
▪ 《住宅设计规范》 6.1.7 布置洗浴 器和布置洗衣机的部位应设置地漏,其水 封深度不应小于50mm。布置洗衣机的 部位宜采用能防止溢流和干涸的专用地漏。
②分离布置:功能分区、公私分区、布置 灵活、管线较长。
▪ 二.套型朝向及通风组织 〔与房屋所处位置相关、与套内组合方式有关〕 1.每套只有一个朝向. 2.每套有相对或相邻居两个朝向 a主要房间及厨房分别占据两个朝向的外墙 b两个朝向都布置,主要房间,厨卫朝向不拘 c主要房间,厨卫可组织各自独立的通风系统 3.利用平面的凹凸几内部设天井组织朝向及通
注:表中未包括阳台面 积
▪ 一.居住空间: 主体空间:包括睡眠,起居,工作,学习,进
餐等功能空间,根据套型面积标准不同包含不同 的内容。
1.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 ▪ ①卧室 ▪ ②起居室 ▪ ③工作学习室 ▪ ④餐室
2.房间尺寸与家具布置 ▪ ①卧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主卧室: 双人床 (小孩床) 、 床头柜、衣柜等。 净面积:不小于 10.0 m² 开间:3300 ~ 3900 进深:3600 ~ 5100
单间餐厅面积不小于6.0 m²,净宽 不小于2400; 12m²/人可与餐室一 起.
2.卫生间
▪ ①卫生间基本设备与人体活动尺寸 设备尺寸
使用卫生设备的尺度要求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关于卫生间的规定
▪ 3.4 卫生间 ▪ 3.4.1 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
1/7;楼梯间1/12。 通风: 卧室、起居室、明卫生间1/20。(厨房
1/10,不得小于0.6 m²) 两个外墙角,有利于家具布置;与立面造型相关。 室内有多个门窗 ,位置适当靠近,以保留较大的 完整墙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