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国家生态建设需求与目前水土保持项目(投资)规模不适 应;
六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投资标准和治理成本不适应; 个 “两工”取消和农村劳动力空心化情况下与现阶段以“国家 不 补助,群众投劳为主”的水土保持运行机制不相适应; 适 《水土保持法》的可操作性和《水土保持法》的法律地位 应 不相适应;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水土流失是“生态-生存-生产-生活安定-生态安全” 相互交织、时空耦合的自然与人文过程。
经济手段调控水土流失
➢ 水土保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寓于社会-经 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研究,特别是考虑人类的 经济活动、社会行为、人口压力所带来的生态与环 境效应。
一、 科学考察工作进展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主要工作
– 考察点: 6个省(区), 41个县, 65个点 – 行程: 2万余公里 – 采样: 土壤样品120余个,生态调查点120余个 – 农户调查: 200多户 – 座谈会: 召开县级座谈会21次,地市级座谈会8次,省
考察重点:
坡耕地水土流失
溪流洪水、泥石流、滑坡灾害与河流泥沙的关系
水力-冻融混合侵蚀
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的关系以及对水环境安全的 威胁
工程移民、人口压力对水土流失影响,水土流失 与农村贫困的关系
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长江上游土壤侵蚀环境特征
•成土母质多样, 地质地貌条件影响大; •坝库、池塘、水田较多, 产沙输沙差异较大; •地形破碎,土地结构复杂; •泥石流,滑坡等重力侵蚀发育; •人口密度大, 垦殖率高;
•侵蚀类型多样; •侵蚀机理复杂; •侵蚀总量大,泥沙输移比小。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崁田,崁林,荒坡
➢ 处于“生存”阶段,解决基本农田、坡改梯;控制人 口数量、合理人口分布
➢ 处于“生产、生活”阶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 结构、就业就够、土地利用结构。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初步认识
坡耕地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是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的 主要水土流失方式,是泥沙的主要策源地;
溪流洪水、泥石流、滑坡是高强度泥沙的输送方式 ,对河流泥沙、河道行洪、工程安全和人民生命财 产影响严重;
工程建设是造成新增的(点状和线状)剧烈水土流 失的策源,成为本区水土流失的重要形式;
水力-冻融混合侵蚀是两种侵蚀的交互作用,互为 因果,恶性循环,较之单一侵蚀其后果尤为严重;
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安全的威胁已经越来越严重;
执法体系难以执法,有法难依; 行政干与缺乏约束; 惩罚力度不具震慑力; 缺乏水保执法部门与其他部门联系的政策和法律基础。
《水土保持法》执法范围有待扩展
所有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生产活动均应列为《水土保 持法》保护范畴,包括农业生产活动; 将土地生产力损失也列入执法范畴。
海拔:3500~4500 M;
坡度:>10º.
典型区域:
海拔:3500~4200 M; 坡度:>15º,<35º。
水力-冻融混合侵蚀的分布
全国有水力--冻融混合侵 蚀区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甘 孜州有25637.00平方公里。
水力--冻融混合侵蚀区面积
地区 新疆 西藏 青海 甘肃 四川
面积(km2) 41998.50 57246.75 19764.00 7512.75 53136.00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三、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
水土保持基本情况
据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甘肃、湖北6省(市) 截止2004年底的不完全统计,考察区的“长治”工程总投入 36.875亿元,地方财政匹配资金8.807亿元;先后有151个 县列入国家“长治”工程,完成治理面积8.218万km2,其中 修建基本农田0.579万km2,水土保持林1.439万km2,经 济林0. 863万km2,封禁治理2.067万km2,保土耕作 2.968万km2;在水利水保工程建设中,修筑塘堰1.145万 个,谷坊2.22万座,拦沙坝0.309万座,蓄水池83.805万 个,排洪沟、灌排水渠和水平沟共8.92万km,沉沙凼 79.756万个,工程完成土石方量28.64亿m3。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建议: 扩大治理规模,加大 资金投入的力度。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2、水土流失治理剩下的是“硬骨头”,需要更多的经 费支持
“长治”工程及其他资金的融合,使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 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已经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区域 大都集中在“三边地带”(城边、河边和交通要道边)和自然条件相对 较好、易治理、见效快的地方。而未治理的区域也是自然条件差、交 通不便、治理难度大、农民更为贫困、需要投入更多的“硬骨头”。
建议: 国家在制定水土流失规划时,对灾害性泥石流滑 坡的治理做出具体安排,并投入专项防治经费。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5 《水土保持法》可操作性不强,难以起到法律 应 有的强制作用,急需修改
《水土保持法》可操作性不强,缺乏配套实施条款
级级座谈会3次,参加座谈800余人次 – 宣传: 编印宣传资料一份5000册,编写简报14期,中国
水利报、科学时报、各省的省报、电视台 – 科普:为西藏办GI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培训班。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二、野外考察及其初步认识
超过21.18万km2, 约占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9.36% ;长江上游的年侵蚀量最高可达24亿T,仅金沙江流域的年 侵蚀量就高达约12亿T,嘉陵江流域约5.6亿T,两江合计约 占长江上游年侵蚀量的73%以上;在侵蚀模数中,金沙江下 游最高达8000 T/km2·a以上,沱江流域也达6216T/km2·a。
在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为了生存,在坡地甚至大于25°的陡坡上毁林毁 草开荒,从而导致土地沙化或石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以致出 现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状态。陡坡耕地集中的地区,也是最贫困 的地区,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5.1万hm2的耕地中,坡耕地超过3.9万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6.68%,与此相对应是全州的17个县(市)中,就有 11个属于贫困县。 地处我国西部的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等省(市)是大于25°陡坡 耕地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陡坡耕地的64%以上。
水土保持监测运行机制与国家重大工程决策机制不相适应 (经费不足,难以为继);
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程与极为薄弱的零星的水 土保持科研不相适应。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1、水土流失面积大、侵蚀强度高,水保任务依然繁重
据不完全统计,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42.91万km2,约占 长江上游流域总面积的43.66%;仅四川省境内的嘉陵江、沱 江、岷江、金沙江、雅砻江及长江干流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就
云南
6723.00
合计
186381.00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面源污染愈趋严重
水质污染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长江已陷入深度危机,污 染相当严重,若不及时拯 救,10年之内,长江水 系生态将濒临崩溃。
农业非点源污染也触目惊 心,但未引起足够重视!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坡耕地水土流失
耕地约占40%,有大量农村人口居住 ,加之上部降雨量稍高,汇水面大, 而水保措施缺乏,该地带的水土流失 叠加到河谷陡坡区,将造成强烈的土 壤侵蚀。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在长江上游的9个省市中,四川省的水土流失面积最大,达20.23 万km2,青海次之,为4.91万km2,其后依次为云南4.42万km2、 重庆4.27万km2、贵州4.07万km2、甘肃2.12万km2、西藏1.68万 km2、湖北0.74万km2、陕西0.46万km2。
在长江上游各大支流中,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19.28万km2 ,约占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的44.94%,该流域冻融侵蚀面积超 过8.39万km2,约占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3.54%,占长 江上游冻融侵蚀总面积的80.55%,风力侵蚀面积0.836万km2,占 长江上游风力侵蚀总面积的89.29%;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 7.64万km2,约占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7.81%,水力侵蚀 成为约占97.10%。
例如,干热河谷水热矛盾突出,植被恢复困难,水土流失 治理和生态修复成本高。
建议: 对这些水土流失治理难度大的区域在列 项时充分考虑到水土保持工程的难度,提高治 理标准和支持强度。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3、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急需国家专项 支持, 实施整治
人口压力是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水土流失是导致 贫困的主要因素。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现状
长江上游现有水土流失面积约42.91万km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 31.52万km2,约占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3.45%,风力侵蚀 0.97万km2,约占2.26%,冻融侵蚀10.42万km2,约占24.29%。
3、以坡改梯+坡面水系的坡地整治为核心技术 ,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生产能
4、力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和投入机制,吸纳社会 资金 ,以大户承包为龙头带动水保工作
5、利用城郊地域优势发展生态休闲产业,成为
水土保持的新亮点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 全综合科学考察——长 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考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1年3月5日星期五
ຫໍສະໝຸດ Baidu要内容
科学考察工作进展 野外考察及其初步认识 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 存在问题与建议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保了一方土,富了一方人,绿了一座山,清了一溪水。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成功的经验
1. 小流域综合治理三个效益同步实现(生态修复、泥 沙控制、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区域可 持续发展
2、以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为导向,引 导农民自觉从事水土保持
长江上游土壤侵蚀近期变化
北碚水文站累计径流量和累计输沙量变化 屏山水文站累计径流量和累计输沙量变化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长江上游水力-冻融混合侵蚀 的指标
建议: 国家设立专项基金予以稳定的经费支持,加快坡耕地 的整治步伐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 南诸河区考
4、泥石流滑坡是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表现形式, 在长 江上游活动频繁、分布广泛、危害巨大,建议理顺 管理关系,及时治理
长江上游是我国以泥石流、滑坡为主的山地灾害多发区 ,已经造成灾害有考察资料的泥石流沟就有4738条,占全 国目前已掌握泥石流沟数量8500余条的55.74%。严重的山 地灾害不但给当地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破 坏生态环境,淤埋农田,加速砂石化过程,增加河流的含沙 量,是水土流失中流水侵蚀最严重阶段的灾害性表现形式, 也是长江上游主要干支流最为强烈的集中输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