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的结果对比
分析乙肝的五项标准
![分析乙肝的五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c7ea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6.png)
分析乙肝的五项标准引言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传播途径多样,感染的患者数量也相当庞大。
乙肝病毒感染可以导致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严重时甚至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
乙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其后续并发症的关键。
本文将分析乙肝的五项标准,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判断患者乙肝感染的情况。
一、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HBsAg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是乙肝感染最主要的标志物。
其检测通过血清学方法进行,可使用酶免疫法或化学发光法等不同的技术。
阴性结果表示没有HBsAg存在,正常人群中少数人可能呈现假阴性结果。
阳性结果表示该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能判断感染的时间和病情。
HBsAg阳性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标志物的检测。
二、HBeAg(乙型肝炎e抗原)检测HBeAg是乙肝病毒在感染者血液中的标志物,通常与HBsAg同时存在。
HBeAg阳性表示乙肝病毒处于高度复制和传染性的状态,患者可以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病毒。
HBeAg阴性则表示乙肝病毒复制较少,并且感染性较低。
HBeAg阳性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传播给其他人。
三、抗-HBc(乙型肝炎内核抗体)检测抗-HBc是抗体,用于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抗-HBc的存在情况。
抗-HBc可以细分为IgM和IgG两种类型。
IgM抗-HBc阳性表示感染者对乙肝病毒的感染处于急性期,伴随着病毒的复制和肝细胞损伤。
IgG抗-HBc阳性则表示感染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不能确定乙肝病毒感染的转归和复发情况。
同时,抗-HBc阳性还可以指示可能出现其他乙型肝炎相关的疾病。
四、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抗-HBs是抗体,用于检测感染者体内是否产生了抗-HBs。
该抗体是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抵抗力,阳性结果表示感染者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可能已经康复或者通过疫苗接种等手段获得免疫保护。
抗-HBs阳性的患者对乙肝病毒的再感染风险较低。
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指标比较
![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指标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1546acd08a1284ac8504388.png)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 编号 ]10 — 0(00 0 06 2 002 72 1)1 9 _ 7 o
乙型 肝炎 标 志物 酶 法 检测 试 剂 由上 海科 华 生
我 国在世 界上 属 于 乙型肝 炎 病 毒 感染 的高 发 区, 根据 流行 病学调 查 , 人群 发生率 较高 , 表面 抗原 携 带率 约为 1 % 【 。 目前 临床上 对 乙 型肝 炎病 毒 5 l J 血 清标 志物 的检测 普遍 采用 设备 简单 、 易于开 展 的 E IA法 。随着化 学发光 技术 的发 展 , LS 其在 免 疫学 检 验方 面 的应用 日益受 到人 们 的重视 , 该法具 有高 灵 敏度 、 线 性 、 宽 反应 快 速 、 响 因 素少 、 影 结果 准确 等 优点 。现 就酶联 免疫 吸 附试 验 ( LS 、 学发 E IA) 化
1 4 方 法 .
对 上述 标本分 别 用 E IA 法 和化 学 发 光法 进 LS
行 检测 , 均严 格按 照各 自的试 剂盒 说 明书操作 。 1 5 数 据处 理 .
使 用 S S 3 0统 计 软 件 对 2种 方 法 检 测 结 P S1 .
果进行 检验 。
1 材 料 与 方 法
光 法两 法检测 乙型肝 炎病 毒 五项 指标 的一致 性 及 各 自的优缺 点进行 了 比较 , 道 如下 。 报
物 工程 股份有 限公 司提 供 , 号 2 0 0 1 ; 学 发 批 0 880 化 光 法为北 京科 美东 雅 生 物 技术 有 限公 司 提供 的配 套 试剂 , 批号 2 0 1 0 。 0 8 2 8
2种 方法 对 乙型 肝炎 病 毒 标 志物 的对 比检 测 结果 见表 1 。从表 1可 见 ,0 10例 标 本 用 化 学发 光 法分 析 有 6 5例 HB A s g为 阳性 ,5例 为 阴性 , 3 2种 方法 H s g的 阳性 检 出率 相 比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bA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9a327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b.png)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检查是评估乙肝感染的重要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anti-HBe)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
下面是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介绍。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蛋白,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HBV感染。
HBsAg阳性长时间持续存在,可能代表慢性乙肝感染。
慢性乙肝患者是传播病毒的重要源头,因此,HBsAg阳性的个体应采取控制传播的措施,并接受定期随访和治疗。
2.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表面抗体是针对HBV表面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
在经过乙肝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后,体内会产生anti-HBs抗体,能够中和HBV,使其无法感染正常细胞。
因此,anti-HBs阳性表示免疫保护,对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
3.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原是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溶性抗原。
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大量复制,传播风险较高。
HBeAg阳性通常与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慢性乙肝患者如果HBeAg阳性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则可能表示病情活动。
当HBeAg转为阴性,anti-HBe抗体转阳性时,通常指示乙肝病毒复制逐渐减少,病情趋于稳定。
4. 乙肝e抗体(anti-HBe):乙肝e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e抗原的抗体。
其阳性结果通常表示HBV 复制逐渐减少,慢性乙肝病情趋于缓解或病毒清除。
在慢性乙肝患者中,anti-HBe抗体的出现常常伴随着HBeAg和HBV DNA水平的下降,代表感染康复的一个重要指标。
5.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乙肝核心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不同检测方法学对乙肝五项的检测结果影响
![不同检测方法学对乙肝五项的检测结果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e9e521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6.png)
不同检测方法学对乙肝五项的检测结果影响【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的200份血清作为观察样本,分别以CLEIA(化学发光酶免疫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相关指标,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在阳性率方面的差异。
结果:CLEIA法检测血清中的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的五项指标阳性率同ELISA相比,差异不显著,即P>0.05。
结论:CLEIA、ELISA两种检测方法对乙肝五项的检测效果相当,其中ELISA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操作简单,适宜推广于基层医院,CLEIA特异性、敏感性突出,更利于明确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情况。
【关键词】乙肝五项;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酶免疫法乙肝五项又被临床称呼为“两对半”,其是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可用于乙肝诊断、预后判断以及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等诸多方面,正因为其作用显著,所以再对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选择时必须具有敏感、稳定、特异的优势[1]。
CLEIA、ELISA作为常用的乙肝五项检测方法,为比较二者的差异性,本文选择我院的200份血清作为观察样本,现作以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的200份血清作为观察样本,其中男性患者108例,女性患者92例。
年龄在15-72岁范围内,平均值为(42.8±6.2)岁。
其中78例大三阳,85例小三阳,37例其他模式。
1.1.方法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乙肝五项时用的VITROS 36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CLEI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乙肝五项时用的为电光学化学仪器及迈克配套试剂。
全部的仪器、试剂必须通过卫生部批检查,同时贴有防伪标签。
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3-5mL静脉血,于干燥试管/促凝分离胶密封试管中放置血液样本,同时置于37℃的环境中待其凝固,离心分离血清,分离后1-2h内必须将检测工作完成。
乙肝五项结果解读
![乙肝五项结果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d6ec20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a.png)
乙肝五项
第1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判断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第2项: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判断体内是否有保护性抗体。
第3项:乙肝e抗原(HBeAg)),判断是否感染病毒及传染性。
第4项:乙肝e抗体(抗-HBe),判断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第5项: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判断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1、五项全阴: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但是也无抗体,需要及时注射乙肝疫
苗。
2、第2项阳性,余阴:体内有抗体,对乙肝有免疫力,此时需判断抗体
强弱,如弱及时注射乙肝疫苗。
3、135阳性:“大三阳”,乙肝患者病情处于活跃期,乙肝病毒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
4、145阳性:“小三阳”,乙肝患者病情相对大三阳来说较轻,但只是表示
病毒复制慢,传染性弱,如不及时对病情控制,肝脏受损严重将导致病情加重。
5、1345阳性:说明急性乙肝感染趋势向恢复或者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6、15阳性,其余为阴:平时讲的“小二阳”,表示中等度病毒复制,为急
性乙肝恢复期或既往感染过,传染性弱。
7、第1项阳性,其余为阴:为急性HBV感染早期。
8、24阳性,其余为阴:为乙肝恢复期,已产生抗体,传染性
9、245阳性:表明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此时处于恢复期,体内乙肝
产生免疫力。
10、45阳性:乙肝携带者。
注意事项:乙肝五项检查通常只能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如果要判断乙肝病情的严重,则需要进行定量分析。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的结果对比参考模板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的结果对比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0124687804d2b160a4ec016.png)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的结果对比作者:龙青文,何建军,马家驹,何秀琳,肖金平【关键词】酶联;血清乳胶;定性分析[关键词]酶联;血清乳胶;定性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e 抗原(HBs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的检测在许多方面如诊断乙肝判断愈后、筛选献血员、乙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判断人群对乙型肝炎的免疫水平,对食品、保育及饮水管理行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故选择一种特异、敏感、稳定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五项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56例检测者血清同时用酶联免疫法和血清乳胶层析法对比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56例受检者中,男29例,女27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9岁,平均年龄46岁;来自健康体检人群15例,其中13例检测具有阳性结果,2例各项指标均为阴性、另41例为门诊检查结果有阳性的患者,均系血清标本。
1.2 方法酶联免疫法用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诊断试剂盒,由上海华泰生物工程实业有限公司生产,48人份,批号20040503,按说明书操作。
乙肝两对半血清/血浆乳胶层析法检测试剂板由ACONLaboratories.Inc.SanDiegoCA92121USA提供,批号200407029,按说明书操作。
1.3 质量控制酶联免疫法每项检测项目均设阴、阳性对照各2孔,每空加入阴性对照(或阳性对照)各1滴,并设有空白对照1孔。
乳胶层析法各项检删项目均设质控区(C)。
1.4 检测结果判定标准:酶联免疫法是根据颜色的变化,作定性分析。
此法HBsAg、HBsAb、HBeAg呈黄色为阳性反应,无色为阴性反应,阳性对照为黄色,阴性对照为无色。
HBeAb、HBcAb无色为阳性,黄色为阴性,阳性对照为无色,阴性对照为黄色。
乳胶层析法HBsAG、HBsAb、HBeAg在测试区内(T)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则是阳性结果,不出现红色条带则为阴性。
浅析乙肝五项结果和HBV—DNA的关系
![浅析乙肝五项结果和HBV—DNA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d6a56c610a6f524cdbf855b.png)
浅析乙肝五项结果和HBV—DNA的关系目的:探讨乙肝五项结果和HBV-DNA检测结果的关系。
方法:取190例乙肝血清,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HBV-DNA、乙肝五项指标,对比分析两种检测结果。
结果:不同乙肝类型HBV-DNA阳性检出率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BV-DNA 检测和乙肝五项检测均有其临床意义,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临床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应结合两种检测结果,以正确判断和分析患者病情。
标签:乙型肝炎;HBV-DNA;乙肝五项;聚合酶链反应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由HBV引发,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相对较高。
在世界范围内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我国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所占比例接近50%,其中进展为慢性乙肝者约占10%[1]。
为研究分析乙肝五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与HBV-DNA聚合酶链反应法检结果的临床意义与彼此关系,本文取190例乙肝血清标本并分析了其乙肝五项检测值与HBV-DNA 检测值,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4例,女86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34.5±6.2)岁,入组患者均接受HBV-DNA检测以及乙肝五项检测。
1.2 方法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HBV-DNA、乙肝五项指标,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所用诊断试剂盒由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样本乙肝五项值;PCR 法所用仪器为PE5700 PCR萤光检测仪,所用试剂盒由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有效公司生产。
检测结果评定标准:HBV-DNA检测值超出1×103拷贝/ml可判定为阳性结果。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酶联免疫法和发光免疫法测定乙肝病毒标志物比较
![酶联免疫法和发光免疫法测定乙肝病毒标志物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9b2fbf30b4e767f5bcfcee0.png)
酶联免疫法和发光免疫法测定乙肝病毒标志物比较目的比较发光免疫、酶联免疫这两种免疫学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特点和各自的应用价值。
方法用这两种不同的免疫学方法分别对182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然后计算结果、分析结果。
结果两种方法对乙肝病毒标志物前四项(HBsAg、HBsAb、HBeAg、HBeAb)均敏感,灵敏度达到ng/mL,结果的相互符合率也达到96%以上。
而对HbcAb而言,结果的相互符合率仅为89%,因为发光免疫法检测HbcAb时未稀释标本,所以发光免疫法的灵敏度要高于酶免法。
结论两种实验方法各有特点,操作时应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标签:酶联免疫法; 发光免疫法; 乙肝病毒标志物现在实验室免疫学分析用的最广的方法是酶联免疫法和发光免疫法。
这两种方法哪种的灵敏度高、它们又有什么样的不足之处,现就这两种方法对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的检测作比较,结论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182例临床确诊乙肝的病人静脉血样离心,分离出的血清用未加抗凝剂的密闭试管中保存,放置于-20℃环境中备用。
酶免法表面抗原质控品由北京市临检中心提供,浓度为2ng/mL。
1.2 试剂和仪器酶联免疫法试剂采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两对半诊断试剂盒(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试剂为同批号试剂,批号:20081106,校期:20091105。
仪器有洗板机(BIORAD MODEL 1575),酶标比色仪(Rayto RT-6000)。
化学发光法采用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公司JETLIA-962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系统及配套使用的专用试剂盒,试剂批号:200902012290318A,校期:20090917。
1.3 方法酶联免疫法的操作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以表面抗原定值血清作为质控,设空白一空,阴阳对照各两孔。
主要步骤是加样,加酶,孵育,洗板,加显色剂,显色,比色。
其中核心抗体检测时用生理盐水作1∶30稀释。
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和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和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a2c225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7.png)
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和临床意义冉景锐【摘要】目的分析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和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00例,空腹采集静脉血,分别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样本的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的临床意义。
结果定量检测的阳性结果中,HBsAg135例,HBsAb40例,HBeAg51例,HBeAb53例,HBcAb140例;定性检测的阳性结果中,HBsAg131例,HBsAb38例,HBeAg50例,HBeAb59例,HBcAb144例;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
两种检测方法中共有12例检测结果不同,定性检测与定量检测结果对比,乙肝五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阳性符合率依次为96.8%、91.3%、100%、96.2%、95.8%。
结论在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上,定性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容易出现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定量检测的干扰因素较少,灵敏度与稳定性更优,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8(007)001【总页数】2页(P78-79)【关键词】乙肝五项指标;定量检测;定性检测;差异;临床意义【作者】冉景锐【作者单位】[1]德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铜仁56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乙肝的实验检测对疾病的防治以及疗效判断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
目前我国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的方法主要分为定量检测和定性检测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
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和临床意义,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汇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95例;年龄16岁-68岁,平均(33.5±6.1)岁。
乙肝五项对照表
![乙肝五项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27b1b95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0.png)
乙肝五项对照表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严重的乙肝感染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乙肝进行及时的筛查和监测非常重要。
而乙肝五项对照表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该对照表可以全面评估乙肝患者的病情,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乙肝五项包括: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2.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3. 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4. 乙型肝炎 e 抗体(HBeAb)5.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二、乙肝五项对照表的解读方法:1. HBsAg:阳性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是乙肝的标志性指标。
2. HBsAb:阳性表示患者体内存在抗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有可能是免疫力对抗病毒的表现,也有可能是接种过乙肝疫苗。
3. HBeAg:阳性表示患者具有高传染性,容易传播给他人,是监测慢性乙肝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4. HBeAb:阳性表示患者体内存在抗乙肝 e 抗原的抗体,通常是治疗后的指标之一。
5. HBcAb:阳性表示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目前是否患病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判断。
三、乙肝五项对照表的意义:1. 对乙肝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
2. 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随访策略。
3. 评估乙肝患者的传染性和慢性程度。
4. 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1. 乙肝五项对照表是乙肝患者日常检测的重要指标,但并非唯一的诊断依据,患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
2.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病情发展情况,避免疾病恶化。
3. 在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时,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准备,保持身体放松,配合医生完成检查,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乙肝五项对照表对于乙肝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该重视并认真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监测和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保障患者的健康。
乙肝五项及HBV-DNA检验结果分析
![乙肝五项及HBV-DNA检验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53a01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0.png)
乙肝五项及 HBV-DNA检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析乙肝五项及HBV-DNA检验结果。
方法选择我院产科门诊建卡乙肝阳性并进行了HBV-DNA检验的56例(2020.01-2020.06)患者,对其乙肝五项和HBV-DNA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乙肝五项不同模式下HBV-DNA阳性检出率为75.00%,HBsAg阳性符合率较HBeAg阳性符合率高(2=23.333,P=0.000)。
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乙肝五项与HBV-DNA联合检验,诊断准确度高,推荐使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五项检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乙肝为现阶段我国流行性最广、患病率最高、传染性最强的肝炎病毒类疾病[1]。
相关研究显示[2],乙肝患者极易诱发原发性肝癌疾病,故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因此,早期对乙肝患者开展检查及诊断,对疾病治疗具有时效性[3]。
为提高乙肝病毒诊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比分析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及HBV-DNA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01-2020.06在我院建卡的乙型肝炎患者5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0岁,平均(30.19±2.34)岁。
纳入标准:经血清学检验确定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排除标准:⑴血液系统疾病;⑵伴有其他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疾病;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⑷恶性肿瘤。
1.2方法入选患者,均于空腹状态下,采取外周静脉血,按照化学发光法测定乙肝五项,并检测HBV-DNA(第三方检验机构)。
上述操作均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各项操作。
1.3观察指标⑴乙肝五项模式不同测定HBV-DNA结果,乙肝五项包括: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HBeAg(e抗原)、HBeAb(e抗体)、HBcAb (核心抗体)。
统计不同模式下乙肝五项测定HBV-DNA水平结果,即:①HBsAg、HBeAg、HBcAb阳性;②HBsAg、HBeAb、HBcAb阳性;③HBsAg、HBeAg阳性;④HBsAg、HBeAb阳性;⑤HBsAg、HBcAb阳性;⑥HBsAg阴性。
乙肝五项指标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乙肝五项指标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199f73f524ccbff12184d2.png)
乙肝五项指标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目的比较分析乙肝五项指标两种检测方法(TRFIA和ELISA)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501份血清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并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阳性符合率。
结果两种方法检测血清中的乙肝五项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乙肝五项指标的阳性符合率分别是HBsAg 99.6%、HBsAb 85.7%、HBeAg 98.2%、HBeAb 97.6%、HBcAb 97.1%。
结论TRFIA和ELISA两种方法对检测乙肝标志物乙肝五项均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ELISA 法方便快捷,更适合基层医院使用,但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TRFIA法不仅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并且能够准确定量,与ELISA法相比,能更好地反映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状况、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标签:乙肝五项指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阳性率;符合率目前,在各级医院实验室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开展最为广泛的项目就是乙肝五项指标[1],乙肝五项指标俗称“两对半”,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在许多方面如诊断乙肝、乙肝判断愈后、筛选献血员、乙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判断人群对乙型肝炎的免疫水平,对食品、保育及饮水管理行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等起着重要的作用[2]。
因此,选择一种特异、敏感、稳定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五项指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选取了临床实验室较为常用的ELISA法和TRFIA法对501份肝病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比对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501份血清标本来自2009年1月~2011年9月在本院肝病科住院的的肝病患者,男336例,女165例,年龄14~71岁,平均(40.5 ± 9.5)岁,其中TRFIA 为准测出的大三阳165例(HBsAg+,HBeAg+,抗-HBc+),小三阳142例(HBsAg+,抗-HBe+,抗-HBc+),1、4阳性86例(HBsAg+、抗-HBe+),1、5阳性91例(HBsAg+、抗-HBc+组)、其他模式17例(包括抗-HBs+、抗-HBe+、抗-HBc+单项或者多项模式)。
乙肝五项指标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乙肝五项指标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7beda2fab069dc50220168.png)
乙肝五项指标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作者:赵治凤贾秋龙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08期[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乙肝五项指标两种检测方法(TRFIA和ELISA)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501份血清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并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阳性符合率。
结果两种方法检测血清中的乙肝五项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乙肝五项指标的阳性符合率分别是HBsAg 99.6%、HBsAb 85.7%、HBeAg 98.2%、HBeAb 97.6%、HBcAb 97.1%。
结论 TRFIA和ELISA两种方法对检测乙肝标志物乙肝五项均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ELISA法方便快捷,更适合基层医院使用,但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TRFIA法不仅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并且能够准确定量,与ELISA法相比,能更好地反映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状况、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关键词] 乙肝五项指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阳性率;符合率[中图分类号] R512.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b)-0078-02目前,在各级医院实验室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开展最为广泛的项目就是乙肝五项指标[1],乙肝五项指标俗称“两对半”,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在许多方面如诊断乙肝、乙肝判断愈后、筛选献血员、乙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判断人群对乙型肝炎的免疫水平,对食品、保育及饮水管理行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等起着重要的作用[2]。
因此,选择一种特异、敏感、稳定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五项指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选取了临床实验室较为常用的ELISA法和TRFIA法对501份肝病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比对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501份血清标本来自2009年1月~2011年9月在本院肝病科住院的的肝病患者,男 336例,女165例,年龄14~71岁,平均(40.5 ± 9.5)岁,其中TRFIA为准测出的大三阳165例(HBsAg+,HBeAg+,抗-HBc+),小三阳142例(HBsAg+,抗-HBe+,抗-HBc+),1、4阳性86例(HBsAg+、抗-HBe+),1、5阳性91例(HBsAg+、抗-HBc+组)、其他模式17例(包括抗-HBs+、抗-HBe+、抗-HBc+单项或者多项模式)。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实验结果比较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实验结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7f81b0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5.png)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实验结果比较潘卫华【摘要】目的: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实验结果的检出率.方法:以2012-01~2013-01来我院部就诊的10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对患者乙型病毒肝炎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检出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HbsAg,HbsAb,HbeA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对HbeAb与HbcAb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五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的阳性检出率要高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并在HbeAb与HbcAb的检测中更加明显,并且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结论: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相比,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更为灵敏且特异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4)004【总页数】3页(P98-100)【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作者】潘卫华【作者单位】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518109【正文语种】中文乙型肝炎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主要是因机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而产生。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约有25%的患者病情迁延不愈,转变为慢性乙型肝炎,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1]。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是检验机体是否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有效检测方法之一,而筛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也是对患者病程分析和判断的依据[2]。
以往临床上常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但ELISA方法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而无法满足临床医生对病情监测、观察疗效以及评价病人预后的需要[3]。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baf2f5910ef12d2af9e741.png)
临床分析与探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05月第05期 — 568 —入选的于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67例,其中男42例,女25例,平均年龄(59.6±7.8) 岁。
所有67 例皆未接受再灌注治疗或行再灌注治疗未能再通。
在患者发病急性期以及陈旧期分别记录有24 h动态心电图数据(均有窦性心律伴室性期前收缩发生)。
1.2 方法分析每例患者的2次24h动态心电图,分别随机选取5个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前至少连续3次窦性激动,其后至少连续21 次窦性激动),期前收缩后的最初2个RR间期的均值与期前收缩前的最后2个RR间期的均值的差数除以期前收缩前的最后2个RR 间期的均值所得值为TO,以百分率表示;根据期前收缩后最初20个连续窦性周期中的任何5个连续RR间期划出回归线,回归线的最大正斜率为TS,以ms/ RR为单位。
TO≥0 %和(或) TS ≤2.5 ms/ RR为异常[1]。
比较急性期与陈旧期的TO和TS,了解其HRT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结果以x ±s 表示,2次TO 及TS 比较用t 检验。
利用SPSS13. 0 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
2 结果研究入选的67 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陈旧期TO 分别为(0.17±0.12) %、(1.45±0.45) %, TS 分别为(1.70±0.56)、(8.87±1.91)ms/ RR,急性期与陈旧期比较,均P < 0.01 。
在室性期前收缩前后,陈旧期HRT曲线幅度变化较大,急性期较为平坦,详见图1。
19 图1 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陈旧期HRT趋势图 注:序号1 和2 对应室性期前收缩前相邻2 次窦性RR 间期,3至22对应室性期前收缩后相邻20 次窦性RR间期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属猝死高危人群。
对其进行危险度分层及猝死的预测,一直是倍受关注的临床研究领域。
乙肝两对半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乙肝两对半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3406f1e7f1922791788e827.png)
乙肝两对半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摘要]比较分析乙肝五项指标两种检测方法(乳胶层析法和ELISA)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53份血清分别采用乳胶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比,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两种方法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比较,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结果差异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及时对标本做出处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可以提高两种方法的检出率。
结论:两种方法相结合,基本可以满足基层医院的临床诊疗需求。
【关键词】乳胶层析法;ELISA法;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由的乙肝病毒的引起的,且具备传染性,其中具体的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体液传播等形式。
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以恶心、食欲减退、呕吐和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在我国,乙型肝炎的患病率极高[1],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需对其进行有效检测及防治。
而乙肝两对半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对乙肝的诊治、献血人员筛查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现将结果汇总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采集收集 2015年8月-2016年2月我院353例门诊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其中男185例,女168例。
1.2试剂与仪器乙肝两对半ELISA法检测诊断试剂盒为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检测试剂盒(乳胶法)为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生产。
1.3方法抽取空腹静脉血3~5mL于干燥试管或者促凝分离胶密封试管内,放置待凝固后,通过离心机对血标本进行处理,其中离心机可以选择3000r/min,最终得到血清样品。
乳胶层析法与ELISA法均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标准化操作。
两种定量方法检测乙型肝炎5项指标结果比较
![两种定量方法检测乙型肝炎5项指标结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8872e8184868762cbaed50d.png)
Re 2 0 1 8( ) 8 5 8 9 s, 0 2, 0 1 : 5 - 5 .
[1 1 ]马 雅 静 , 场 , 蕾 . 同采 血 管 对 P AP 谷 张 不 T、 TT及 F B检 测 的影 响 I [] 农 垦 医 学 ,0 4 6 3 :0 —0 . J. 2 0 ,( )2 32 4 [2 1 ]焦 连 亭 , 耿杰 . 空 采 血 器 的技 术 特 点 及 应 用 [ ] 中华 检 验 医 学 真 J.
E] Am Cl ah l2 0 ,2 ( ) 8 38 8 J. J i P to,0 4 1 2 6 :4—4 . n [0 1]Tr o i C a trn k l B es C,t 1Ho oe a aesn i d A, h naa g u p V, rsi e . w t vl t e — a u
杂 志 ,0 2 2 ( )3 63 8 20 ,5 6 :7 —7 .
poe ue[] C i Chm Aca2 0 ,9 (/ )9 -7 rcd rsJ. l i t,0 8 3 1 12 : 19 . n [ ] 孙 良起 , 丽 , 秀 丽 . 3 马 王 临床 检 验不 合 格 标 本 原 因 分 析 及 对 策 [ ] J. 检 验 医学 与 I ,0 o,( ) 2 12 2 临床 2 1 7 3 :8 —8 .
旦
垒垦芏塑查
生 7 3卷第 1 期 I Lb d u 1,o 3, . 旦 3 4 n J a , l2 2V 13№ 1 t Me J y 0 . 4
l] 国 际检 验 医学 杂 志 , 0 0 3 ( ) 2 83 1 J. 2 1 , 1 3 :9 — 0 .
实 验 结 果 的 准 确 性 , 到 检 测 方 法 的标 准 化是 一个 不 容 忽 视 的 做 问题 。 只 有 建 立 全 面 质 量 控 制 体 系 , 定 相 关 制 度 和 管 理 措 制 施 , 严 格 实 施 , 取 其 他 积 极 有 效 的 措 施 加 强 分 析 前 质 量 控 并 采 制 才 能 有 效 地 保 证 检 验 质 量 , 好 地 服 务 于 l 和 广 大 ”, 更 临床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cbca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8.png)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乙型肝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症状,比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乙型肝炎可能会引起肝功能严重损害,甚至引发肝硬化和肝癌。
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来说,定期检查乙肝五项是非常重要的。
乙肝五项检查是指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的五项血液检查,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V-DNA。
这五项检查可以全面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和肝脏功能的状况,为临床分型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下面我们将对乙肝五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标志物。
如果患者的血清HBsAg阳性,表明患者已经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在HBsAg阳性的患者中,有些患者可能会在感染后6个月内自愈,HBsAg被检测出后随后转为阴性,这种情况被称为“急性乙型肝炎”,大部分病例都会自限性愈合,康复后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如果HBsAg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就可以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
HBsAg的检测结果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HBsAb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体,它通常出现在HBsAg阴转后的血清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的标志。
如果患者的血清HBsAg为阴性,HBsAb为阳性,表明机体已经建立了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保护,目前没有活动性感染。
如果患者HBsAb为阴性,而HBsAg为阳性,表明患者仍然处于感染状态,需要进一步治疗。
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e抗原,它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侵染活跃的标志。
如果患者的血清HBeAg阳性,表明患者处于慢性感染期,其肝细胞内存在活跃病毒复制。
这时患者的传染性非常强,易于引起家庭和职业接触者的感染。
如果HBeAg转为阴性,表明患者的肝细胞内病毒复制活跃度下降,预后有所好转。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的临床评价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的临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b912a65b84ae45c3b358c94.png)
2 2 T FA及 E IA两种方法检测 的乙肝标 志物血 清学灵敏 . R I LS 度 比较 对 H s g: . n/ lH s b 1 U m , e g0 5 B A 0 2 gm , B A :0mI/ lHB A :.
龄性别不限 。空腹抽取静脉血 5 l 时分离血清 , m及 进行 T FA R I
12 1 T FA法 T FA采用上海 新波 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生 . . R I RI 产的 A ) s一时间分辨荧 光分析仪及 其配套试 剂测定前用试 n et t 剂盒内配套 乙型肝炎 线性 参 比品制定 标 准 曲线 , 由 A ) s 并 nt t e 20 0 3中文软 件得 出其 各标 准 曲线 皆符合 工 作 要求 ( E P的 RS
H e g H e b H c b 进行 临床评价 。方法 BA ,BA ,B A )
T FA 与 E L A检 测 H V五 项血清学指标 的结果符合 率较 高, RI LS B 经配对资料 检验 , 两测定 方法所得 结果无显著性 差
异 ( 00 ) P> .5 。结论 T FA作 为一种 高灵敏度 的定量方法 , 乙肝 的临床诊 断 、 RI 对 疗效观察 、 接种 乙肝 疫苗提供 可靠的 实验 依据 ,
C %与 C N V O C的 C V%全部 < % ) 5 。
12 2 E IA法 . . LS
13 检测方法 .
E IA试剂盒 为上 海科华生 物技术有 限公 LS 2 3 结果 检 测 结果 显示 , . 两种 方 法 H e g结果 一 致率 较 BA 好, 其余 4个指标 T FA检测 的阳性率 均大 于 EA。T FA法 RI I RI 检 测乙肝病毒 五项血清学 标志物的灵 敏度均高于 E IA法 , LS 提
乙肝五项指标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乙肝五项指标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430f1d55270722192ef754.png)
·医学检验·2012年3月第19卷第8期目前,在各级医院实验室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开展最为广泛的项目就是乙肝五项指标[1],乙肝五项指标俗称“两对半”,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在许多方面如诊断乙肝、乙肝判断愈后、筛选献血员、乙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判断人群对乙型肝炎的免疫水平,对食品、保育及饮水管理行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等起着重要的作用[2]。
因此,选择一种特异、敏感、稳定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五项指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选取了临床实验室较为常用的ELISA法和TRFIA法对501份肝病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比对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501份血清标本来自2009年1月~2011年9月在本院肝病科住院的的肝病患者,男336例,女165例,年龄14~71岁,平均(40.5±9.5)岁,其中TRFIA为准测出的大三阳165例(HBsAg+,HBeAg+,抗-HBc+),小三阳142例(HBsAg+,抗-HBe+,抗-HBc+),1、4阳性86例(HBsAg+、抗-HBe+),1、5阳性91例(HBsAg+、抗-HBc+组)、其他模式17例(包括抗-HBs+、抗-HBe+、抗-HBc+单项或者多项模式)。
1.2方法1.2.1仪器与试剂ELISA法使用北京普朗新技术公司酶免仪以及配套洗板机,测定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通过卫生部批检,并贴有防伪标签。
TRFIA法使用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YM-B10时间分辨荧光检测仪,测定试剂由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通过卫生部批检,并贴有防伪标签。
1.2.2检测方法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5mL,入干燥试管或者促凝分离胶密封试管内,37℃放置待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后1~2h内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的结果
对比
作者:龙青文,何建军,马家驹,何秀琳,肖金平
【关键词】酶联;血清乳胶;定性分析
[关键词]酶联;血清乳胶;定性分析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e 抗原(HBs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的检测在许多方面如诊断乙肝判断愈后、筛选献血员、乙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判断人群对乙型肝炎的免疫水平,对食品、保育及饮水管理行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故选择一种特异、敏感、稳定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五项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56例检测者血清同时用酶联免疫法和血清乳胶层析法对比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56例受检者中,男29例,女27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9岁,平均年龄46岁;来自健康体检人群15例,其中13例检测具有阳性结果,2例各项指标均为阴性、另41例为门诊检查结果有阳性的患者,均系血清标本。
1.2 方法酶联免疫法用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诊断试剂盒,由上海华泰生物工程实业有限公司生产,48人份,批号,按说明书操作。
乙肝两对半血清/血浆乳胶层析法检测试剂板由,批号9,按说明书操作。
1.3 质量控制酶联免疫法每项检测项目均设阴、阳性对照
各2孔,每空加入阴性对照(或阳性对照)各1滴,并设有空白对照1孔。
乳胶层析法各项检删项目均设质控区(C)。
1.4 检测结果判定标准:酶联免疫法是根据颜色的变化,作定性分析。
此法HBsAg、HBsAb、HBeAg呈黄色为阳性反应,无色为阴性反应,阳性对照为黄色,阴性对照为无色。
HBeAb、HBcAb无色为阳性,黄色为阴性,阳性对照为无色,阴性对照为黄色。
乳胶层析法HBsAG、HBsAb、HBeAg在测试区内(T)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则是阳性结果,不出现红色条带则为阴性。
HBeAb、HBcAb结果则相反,强阳性标本测试区内(T)将没有红色条带,弱阳性标本测试区内(T)将有一条非常弱的红色条带,阴性标本测试区(T)将会出现明显的红色条带。
无论相应的待测物质是否存在于标本中,质控区(C)都会出现红色条带。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对比分析用卡方检验两两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根据上述的结果判定标准,用两种方法对56例检测者血清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指标阳性结果对比(略)
从表1中看出,用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结果HBeAg相同均为7例,HBsAg相差1例,HBsAb相差2例,HBeAB、HBcAb各相差3例,用四格表进行两两对比分析,其结果见表2~表5。
表2 HBsAg 两种方法的结果对比(略)
注:经χ2检验P>0.05。
表3 HBsAb两种方法的结果对比(略)
注:经χ2检验P>0.05。
表4 HBeAb两种方法的结果对比(略)
注:经χ2检验P>0.05。
表5 HBcAb两种方法的结果对比(略)
注:经χ2检验P>0.05。
表2~表5,每一项检测指标用两种方法检测,进行两两对比分析,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3.1 关于检测结果的判定
3.1.1 酶联免疫法试剂盒采用EIA原理,是将抗原抗体的高度特异性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有效结合起来,根据酶作用底物颜色变化,作定性分析。
各项检测项目的阴、阳性对照,空白对照均与实验要求相一致,如出现异常结果,在任何情况下,应重新测试。
3.1.2 乳胶层析法HBAg、HBsAb、HBeAg检测试纸条有用双抗体(抗原)夹心法,试纸条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多克隆抗体(抗原)和质控区(C)的相应抗体(抗原),如标本中含有相应的待测物质,在测试区内(T)出现一条红包条带,则是阳性结果,不出现红条第带则为阴性。
HBeAb、HBcAb采用竞争抑制法,其强阳性标本测试区内(T)将没有红色条带,阴性标本测试区内(T)将会出现明显的红色条带。
而质控区(C)无论相应的抗体是否存在于标本中,都会出现一条红色色带,它是判断是否有足够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做为试剂内控的标准,如果未出现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