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合集下载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吉林化工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油品储存仓库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研究教学院资源与生物工程学院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日期:2014年 5 月20 日- 6 月 5日本科生课程设计须知1、认真学习理解《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

2、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内容。

3、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

4、课程设计成果、资料应于答辩结束后及时交给教学院收存,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

5、妥善保存《吉林化工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完成后,将任务书同课程设计一同交给指导教师。

摘要 (2)绪论 (3)第一章项目概况分析 (4)1.1 单位基本情况 (4)1.2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4)1.3 周围环境 (4)1.4 主要设备 (5)1.5 主要储存物料 (5)1.6 基本工艺流程 (5)1.7 公用工程 (6)1.8 安全、消防设施 (6)1.9 组织管理 (6)第二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8)2.1 储罐区基本情况 (8)2.2 固有危险性分析 (8)2.3 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原因 (9)2.4 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0)第三章定性定量分析 (13)3.1 定性分析 (13)3.2定量分析 (21)3.3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 (21)3.4本章小结 (21)第四章安全对策措施 (30)4.1 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的对策措施 (30)4.2 加强安全管理, 防止泄漏 (31)4.3 加强电气设备管理, 防止因电气失效形成火灾 (31)4.4 加强动火管理, 杜绝违章作业 (31)4.5 防止静电措施 (32)4.6 防员工中毒窒息措施 (32)4.7 防车辆伤害措施 (32)4.8 加强对油品储存仓库的安全管理 (32)第五章结论 (33)结语 (34)参考文献 (35)附录 (36)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当前石油化工生产的不断发展,油品储存仓库危险性不断突出,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发展。

安全系统工程总结

安全系统工程总结

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1、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或对象相互关联而形成的统一体,叫做系统。

2、系统的特性:多元性或多组分性、相关性或相干性、统一性或一体性、整体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系统的整体涌现性3、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系统整体最佳效果为目标,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等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它是一门融合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4、系统工程的特点:(1)系统工程是一种知识体系,不是工程实践。

(2)系统工程是工程技术,不是科学理论,讲究的是实际功效。

(3)系统工程是普遍适用的方法,一切工程都适用。

(4)系统工程的精华是系统的观点,强调从总体着眼构思,从局部着手实现,从全局出发用好局部,从全过程出发关照好各个阶段。

5、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叫做安全。

6、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8、安全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由与生产安全问题有关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若干个因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9、安全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系统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结构特点:安全分析的系统性、安全信息的反馈性、安全控制的相关性、安全事故的随机性、事故识别的模糊性10、安全系统工程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识别、分析、评价、预测、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及危害因素,对工艺过程、设备、生产周期和资金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是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

11、安全系统工程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系统(详见书P11)第二章系统安全分析1、系统安全分析(System Safety Analysis),就是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原理找出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事件出现的条件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寻求消除和控制危险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安全。

安全系统工程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安全系统工程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分支理论基础是系统工程实践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如安 全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在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应用时,必须以安 全工程为其理论基础,才能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使之 达到最优状态。
1.2.3 系统工程的特征
优化的方法使系统达到最佳。
与具体的环境条件、事物本来的性质和特征的密切相关性
着眼于整个系统的状态和过程,不拘泥于局部的、个别的 部分,表现出系统最佳途径不需要所有子系统都具有最佳 的特征。
• 系统分析的步骤 1.3.7
1.3.1 系统分析的概念

系统分析就是从系统总体出发,对需要改进的已有系 统或准备创建的新系统使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系统目 标、功能、环境、费用效益等进行调查研究,并收集、分 析和处理有关资料和数据,据此建立若干备用方案和必要 的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试验,把试验、分析、计算的各 种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并对系统的环境和发展做出预测 ,在若干选定的目标和准则下,为选择对系统整体效益最 佳的决策提供理论和试验。
• 系统学原理 1.1.4 1.1.5 • 系统方法的地位和作用
1.1.1 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 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贝塔朗菲
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 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
钱学森
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 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性,涉及组织、政策、管理、教育等上 层建筑因素。
它的精华在于它是软技术,即在科学技术领域,由重视有形 产品转向更加重视无形产品带来的效益。
1.2.4 系统工程的基本观点

第1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改)

第1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改)

2013-3-23
9
2.系统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依据。系统安全评价往往要以系统安全分析为基
础,通过分析,了解和掌握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但不一定要对所有危险因素采取
措施。而是通过评价掌握系统的事故风险大小,以此与预定的系统安全指标相比 较,如果超出指标,则应对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使其降至该标准以 下。这就是系统安全评价的任务。 3.安全决策与控制 任何一项系统安全分析技术或系统安全评价技术,如果没有一种强有力的管理 手段和方法,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出现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技术 的同时,也出现了系统安全决策。其最大的特点是从系统的完整性、相关性、有序 性出发,对系统实施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实现对系统的安全目标控制。 安全控制是指根据安全评价的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系统进行调整,对危 险点或薄弱环节加以改进。 安全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即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 适当的安全措施,排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发生;二是控制事故损失扩大的措施, 即在事故发生之后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事故继续扩大,使损失减到最小。(应急)
(2)将工艺过程或作业形态分成几个单元和环节,绘制流程图,选择 评价系统功能的指标或顶端事件。
(3)确定终端事件,应用数学模式或图表形式及有关符号,以使系统
数量化或定型化;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加以抽象化,将其因果关系、层次 及逻辑结构变换为图像模型。
2013-3-23 8源自(4)分析系统的现状及其组成部分,测定与诊断可能发生的事故的
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2013-3-23 2
安全系统工程定义的理解:
(1)安全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在安全工程学中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 理论基础是安全科学和系统科学。 (2)安全系统工程追求的是整个系统或系统运行全过程的安全。 (3)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是系统危险因素的识别、分析,系统风险评价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

初始事件 安全功能1 安全功能2 安全功能3
结果 S1 S2事故 S3事故 S4 S5事故
B
A B
各 发 展 途 径 的 概 率
C C
D D
D D
P[ S1 ] =P[A P[ S2 ] =P[A P[ S3 ] =P[A P[ S4 ] =P[A
]·[ B ]·[ B ]·[ B ]·[ B
]·[ C ]·[C ]·[C ]·[ D
调车员采取制动措施 断钩跑车 调车员未采取 制动措施 135站运转措施正确 135站运转 失误 117站运转措 施正确 117站运转失误 S1 S2 S3 S4事故
三、分析步骤
(一)确定初始事件 一 确定初始事件 (二)找出与初始事件有关的环节事件 二 找出与初始事件有关的环节事件 (三)画出事件树 三 画出事件树 (四)说明分析结果 四 说明分析结果 事件树各分支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后其可能的发展途 其中导致系统事故的途径称为事故连锁, 径,其中导致系统事故的途径称为事故连锁,一般导致系统 事故的途径有很多,即有很多事故连锁。 事故的途径有很多,即有很多事故连锁。
第三节 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
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预测、评价和控制危险。 研究内容可概括为: • 1.系统安全分析 • 2.系统安全评价 • 3.系统危险控制技术
第二章 事件树分析 (Event Tree Analysis, ETA)
一、方法概述
事件树分析(ETA)是一种从原因推论结果的(归纳的) 事件树分析( 是一种从原因推论结果的(归纳的) 是一种从原因推论结果的 系统安全分析法,它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出发, 系统安全分析法,它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出发, 按每一事件的后继事件只能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 按每一事件的后继事件只能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成功或失 正常或故障、安全或事故等)之一的原则, 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事故等)之一的原则,逐步向事故 方面发展,直至分析出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和条件。 方面发展,直至分析出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和条件。 事件树分析既可用于定性分析也可用于定量分析。 事件树分析既可用于定性分析也可用于定量分析。 根据事件发展的不同情况, 根据事件发展的不同情况,如果已知每一事件后续事件 成功或失败的概率,就可以计算出各种不同结果的概率。 成功或失败的概率,就可以计算出各种不同结果的概率。

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评价基准:是衡量可行性方案优劣的指标。
1.3.7
系统分析的步骤
霍尔将系统工程的活动,按时间 顺序分成七个阶段,又把每个阶
段按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分成
七个步骤,同时考虑完成各个阶 段和步骤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组
成一个立体空间结构,即时间维
、逻辑维和知识维,称为系统工 程的三维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体系
于可以接受的水平的状态。危险也是一种状态,指存在引
起人身伤亡、设备破坏或降低完成预定功能能力的状态 。
1.4.1 基本概念
(1)安全与危险
研究表明,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人们对危险的认识程度。一般来说,
当人们进行某项活动时,可能获得的利益越多,所能承受的危险程度越 高。如图1-3所示,处于A处且相对获得的利益较少的人认为是安全的,
1.1.2
1.1.3 1.1.4 1.1.5
1.1.1 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 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 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
贝塔朗菲
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 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而处于B处且获利较多的人也认为是安全的。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曾引用
它的利益与危险关系图来说明人们从事非自愿的活动所获得的利益与 承受的危险之间的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3
图1-4
1.4.1 基本概念
(2)安全标准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主 观的概念。评定状态是否安 全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 标准,通过与定量化的风险 率或危害程度进行比较,判

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安全系统工程 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2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人—机—环境系统
安全系统工程 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2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 (1)人子系统:该子系统的安全与否涉及 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以及规章制度、规程 标准、管理手段、方法等是否适合人的特性, 是否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的问题。研究人子系统 时,不仅把人当作“生物人”、“经纪人”, 更要看作“社会人”, 必须从社会学、人类 学、心理学、行为科学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不仅把人子系统看作系统固定不变的组成 部分,更要看到人是一种自尊自爱、有感情、 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安全系统工程 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 基本概念(续3)
2.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生产系统 生产系统两类要素: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 (1)硬件要素——构成生产运作系统主体框架 的要素。主要包括:①生产技术;②生产设施

;③生产能力;④生产要素的集成。
硬件要素是形成生产运作系统框架的物质基
础,建立这些要素需要的投资多,一旦建立起
安全系统工程 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2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 安全系统工程是专门研究如何用系统工 程的原理和方法确保实现系统安全功能的科 学技术。其主要技术手段有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评价和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
过程:
系统安全分析(识别与预测危险) 危险性评价价
安全系统工程 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3 安全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这期间,许多专家学者的相关专著也相继问 世了,以系统的观点、方法,系统地总结了国内 外安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这些论著的共同观点 是: (1)安全系统工程是在事故逼迫下产生的。 安全系统工程也好,系统安全工程也好,都是在 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中由于发生事故的规模如 此巨大,事故损失如此惨重,以致人们再也承受 不起这么严重的灾难,不得不在现有安全工程技 术基础上,寻找能够预测、预防、预控事故的科 学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的。即,预先的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技 术和对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实施全过程安全控制的 系统安全管理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第一章绪论-安全系统工程概述1.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理解、掌握)2.系统的特点: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功能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

(理解、掌握)3.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理解、掌握)4.安全系统工程:是采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预先识别、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价并控制系统风险,使系统安全性达到预期目标的工程技术。

(理解、掌握)5.系统的分类(熟悉)a)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b)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c)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d)控制系统和行为系统e)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指系统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

封闭系统则相反,即系统与环境互相隔绝,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

f)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6.系统原理:(熟悉)指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a)整分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地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整分合原理的主要含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

把握时机,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计划,不断改善分工(明确分工),适时综合协调。

b)反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原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理。

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输人对输出的影响增大,导致系统的运动加剧发散,这种反馈叫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减小,使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收敛,趋向于稳定状态,则叫做负反馈。

反馈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控制系统本身接收、处理、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如何;二是反馈系统能否保证灵敏、正确、有力地反馈信息。

c)弹性原理:管理是在系统外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安全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安全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安全系统工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教学对象: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的科研、生产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

通过课程学习,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深入地掌握各种系统危险分析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的应用,掌握过程系统安全评价的方法。

使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技能锻炼,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得以充实与提高。

教学要求:了解掌握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内容与任务及其现状与进展;熟练掌握各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可靠性工程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掌握对各类重大事故的后果分析、各种安全评价方法;了解掌握科学决策作深入地阐述。

教学内容: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述(1学时)1.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2.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3.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4.人-机-环境系统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人-机-环境系统的内容。

重点:准确理解系统与系统工程、安全与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和人-机-环境系统等基本概念。

难点:准确理解系统与系统工程、安全与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和人-机-环境系统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危险性预先分析(2学时)1.概述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3.危险性识别4.危险性等级5.危险性控制6.分析举例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理解掌握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分析掌握危险性的识别原理;理解掌握危险性等级;掌握危险性控制的方法。

重点:准确理解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含义;分析掌握危险性的识别原理;理解掌握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和确定的方法;掌握危险性控制的方法。

难点:危险性的识别原理;确定危险性等级的方法;危险性控制的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要点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要点

安全系统⼯程复习要点安全系统⼯程考点第⼀章安全系统⼯程概述1.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相互依赖的若⼲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

四部分内容:系统元素;元素间的关系;边界条件;输⼊及输出的能量、物料、信息等。

系统的特点:⽬的性、整体性、分解性、相关性、系统的功能结构2.系统⼯程:系统⼯程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思考问题,运⽤⼯程的⽅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

3.安全:从本质上讲,安全就是预知⼈们活动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固有危险和潜在危险,并且为消除这些危险的存在和状态⽽采取的各种⽅法、⼿段和⾏动。

4.危害:危害是造成事故的⼀种潜在危险,它是超出⼈的直接控制之处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

危险:是⼀种状态,它可以引起⼈⾝伤亡,设备破坏或降低完成预定功能的能⼒。

危险性:表⽰危险的相对暴露程度。

5.系统安全:系统安全就是系统在⼀定的功能,时间和费⽤的约束条件下,使系统中⼈员和设备遭受的伤害和损失为最少。

6.安全系统⼯程:应⽤系统⼯程的原理和⽅法,识别、分析、评价、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对⼯艺过程、设备、⽣产周期和资⾦等因素进⾏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使系统可能发⽣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

7.安全系统⼯程的基本任务:预测、评价和控制危险。

系统安全分析的⽬的:是实现系统安全的重要⼿段,⽬的在于通过分析使⼈们识别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和损失率,并预测其可能性。

8.安全系统⼯程的优点:(论述)(1)预测和预防事故的发⽣,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中⼼任务,运⽤系统安全分析⽅法,可以识别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导致事故发⽣的条件,⽽且通过定量分析,预测事故发⽣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从⽽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事故发⽣。

(2)现代⼯业的特点是⼤规模化、连续化和⾃动化,其⽣产关系⽇趋复杂,各个环节和⼯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安全系统⼯程是通过系统分析,全⾯地、系统地、彼此联系地以及预防性地处理⽣产系统中的安全性,⽽不是孤⽴地,就事论事地解决⽣产系统中安全性问题。

1 安全系统工程与系统管理概述

1 安全系统工程与系统管理概述

安全系统工程与系统 管理教学要求
了解掌握安全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的内容与任务 及其现状与进展; 及其现状与进展; 熟练掌握各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与管理技术在安 全工程中的应用; 全工程中的应用; 掌握可靠性工程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 掌握可靠性工程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了解近年 来在工业生产领域内常见的安全管理模式; 来在工业生产领域内常见的安全管理模式; 掌握对各类重大事故的后果分析、 掌握对各类重大事故的后果分析、各种安全评价 方法,通过公共安全管理理解安全管理技术; 方法,通过公共安全管理理解安全管理技术; 了解掌握科学决策作深入地阐述, 了解掌握科学决策作深入地阐述,初步掌握近几 年新方法(模糊数学、灰色系统)。 年新方法(模糊数学、灰色系统)。
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原子 能电站事故评价”报告,叫做拉氏报告, 报告中收集了原子能电站各部位历年来发 生的事故,分析了发生的概率,采用了事 故树和事件树分析的方法,即用各故障数 据作输入,对事故进行了定量的评价。报 告发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同行的关注。
日本自从1971年科技界召开“可靠性安全 学术讨论会”以来,十几年来,研究工作 十分活跃,1976年日本劳动省公布了化工 联合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他们还推 广事故树定性分析法,甚至要求每个工厂 都要熟练运用。
系统总结国内外安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系统总结国内外安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共 同观点是: 同观点是:
安全系统工程是在事故逼迫下产生的。 安全系统工程是在事故逼迫下产生的。 2.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安全系统工程的产生提供 了必要条件。 了必要条件。 3. 美国导弹技术的开发促使安全系统工程的诞生 美国导弹技术的开发促使安全系统工程的诞生, 但它不是安全系统工程产生的惟一策源地。 但它不是安全系统工程产生的惟一策源地。 4. 安全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分析与评价技术 也应包 安全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分析与评价技术,也应包 括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管理科学的内容,它也 括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管理科学的内容 它也 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的安全工程。 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的安全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系统论简介
1.1.3 系统的特征
(4)相关性

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系统与 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特殊关系,通过这些关系使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发挥其特定功能。即系统的各元素不仅都为完成某种 任务而起作用,而且任一元素的变化也都会影响其他 任务的完成。有些要素彼此关联,有些要素相互排斥, 有些要素则互不相干。例如生产班组管理系统的人员 增加或减少,就会影响到设备装置、工时安排的改变。

大型系统,中型系统,小型系统
简单系统,复杂系统 环境系统,军事系统,安全系统

系统的构成


系统的功能

1.1 系统论简介
1.1.3 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 相关性
目的性
特征
环境适应性
有序性
动态性
1.1 系统论简介
1.1.3 系统的特征
(1)整体性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的要素(元件或子 系统)组成的整体,而且各个要素都服从实现整体最 优目标的需要。构成系统的各要素虽然具有不同的性 能,但它们通过综合、统一(而不是简单拼凑)形成 的整体就具备了新的特定功能,就是说,系统作为一 个整体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所以,系统的观点是一 种整体的观点,一种综合的思想方法。
系统工程实践中所需的专业知识

分支理论基础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60个优先发展的重大安全科技研究方向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灾害与事故的监测
灾害与事故预警 灾害与事故防治 应急救援 事故调查与分析处理 安全管理等方面
计划投入资金12亿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100项重点推广技术
煤矿山煤瓦突出
非煤矿山大面积地压控制 石化及危险化学品的作业环境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及作 业环境状况评估技术 地区、行业小型企业过程化安全管理模式 灾害环境的可视化技术 计划投入资金3500万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8大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重点领域
安全生产的哲学、社会学基础
安全生产科学的基本理论 矿山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 工业典型事故发生机理、动力学演化过程及其相关数学、 力学、热物理问题 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基础理论 计划投入资金8000万 安全经济及管理理论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更应注意的是,2006年事故死亡人数超过5000人以上的 10个省基本都是经济大省,其中8个省的事故死亡人数增 加幅度超过GDP的增长幅度。
就全国非煤矿山来说,据初步统计,2006年1—6月份全 国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共发生死亡事故1011起,死亡1166人。
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41起,死亡141人。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的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3、我国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式不容乐观
以2006年计,全国发生各类事故126余万起,死亡人数 近16万,每天平均死亡400余人;平均每天发生8.6起一次 死亡3~9人重大事故,每周发生3.5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 大事故,每月发生1.5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
1.1 系统论简介
1.1.3 系统的特征
(2)目的性

任何系统都是为完成某种任务或实现某种目的而发挥 其特定功能的。要达到系统的既定目的,就必须赋予 系统规定的功能,这就需要在系统的整体个生命周期, 即系统的规划、设计、试验、制造和使用等阶段,对 系统采取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 等优化措施。
安全系统工程
课程简介


教材 《安全系统工程》 徐志胜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程总学时48学时
课程简介


主要讲授下面六章的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系统安全定性分析 系统安全定量分析 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安全预测与决策 典型事故影响与计算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
我国的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必须常抓不懈!
1.1 系统论简介
1.1.1系统的定义
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对系统的定义为:“把极其复杂的 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
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
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 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1 系统论简介
1.1.3 系统的特征
(6)动态性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系统。系统不仅作为状态而存 在,而且具有时间性的程序。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环 境的运行中,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子系统,都是随着 时间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的。
1.1 系统论简介
1.1.4 系统学原理



整体性原理 相关性原理 有序性原理 动态性原理 分解综合原理 创造思维原理 验证性原理 反馈原理
1.1 系统论简介
1.1.2 系统的分类

系统的起源

自然系统,人造系统

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开放性系统,封闭性系统
实体系统,概念系统 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要素存在的形态


系统与实践的依赖关系

1.1 系统论简介
1.1.2 系统的分类

物质运动的发展阶段

无机系统,有机系统,人类社会系统

系统包含的范围
2. 汪元辉 《安全系统工程》 天津大学出版社
3. 谢振华 《安全系统工程》冶金工业出版社 4. 袁昌明,张晓冬,章保东《安全系统工程》中 国计量出版社 5. 胡毅亭 《安全系统工程》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点:
准确理解系统与系统工程、安全与系统安全、 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 全措施和人-机-环境系统等基本概念。
1.1 系统论简介
1.1.3 系统的特征
(3)有序性

系统有序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和系统 发展的时间顺序性。系统可分成若干子系统和更小的 子系统,而该系统又是其所属系统的子系统。这种系 统的分割形式表现为系统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别外, 系统的生命过程也是有序的,它总是要经历孕育、诞 生、发展、成熟、衰老、消亡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 为系统发展的有序性。系统的分析、评价、管理都应 考虑系统的有序性。
1.1 系统论简介
1.1.3 系统的特征
(5)环境适应性

系统是由许多特定部分组成的有机集合体,而这个集 合体以外的部分就是系统的环境。系统从环境中获取 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经过系统的加工、处理和 转化,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然后再提供给环 境。另一方面,环境也会对系统产生干扰或限制,即 约束条件。环境特性的变化往往能够引起系统特性的 变化,系统要实现预定的目标或功能,必须能够适应 外部环境的变化。研究系统时,必须重视环境对系统 的影响。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因此,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了2004-2010年安全 生产科技发展规划,包括:
8大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重点领域 60个优先发展的重大安全科技研究方向 100项重点推广技术 8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
6个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
1.1 系统论简介
1.1.5 系统方法的地位和作用

1、系统方法是哲学方法和其他科学研究方法 之间的桥梁 2、系统方法既是确定目标的方法,又是实现 目标的方法

1.2 系统工程简介
1.2.1 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

系统工程的萌芽

雷达系统,运筹学 美国贝尔公司,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系统工程学科名称的创造性使用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安全系统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及其现状
与发展趋势;
2. 熟练掌握各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
中的应用;
3. 掌握各种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4. 了解系统安全模糊决策; 5. 掌握典型事故影响模型与计算;
参考文献
1. 林柏泉,张景林《安全系统工程》中国劳动社 会保障出版社
容纳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把安全生产问题与国际贸易
挂钩,形成实施上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加入WTO后,国际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一体化的强烈要求, 也使得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要加大我们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应严格按 照ISO9001(质量标准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标准 管理体系)、OHSM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体系) 进行生产。否则,安全生产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参与 国际市场竞争的潜在因素!而要做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 作,则必须要以现代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 (人、机、环境和管理)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工矿企业中,以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最为严峻,事故起数
与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工矿企业总数的31.12%和46.87%, 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分别占全国工矿企业的86.15% 和86.31%。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也不容乐观,2006年,全国发生 化学事故592起,死亡1551人,同比均有增加。 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共发生交通事 故773137起,死亡109381人,同比分别上升2.4%和3.3%。
1.2.2 系统工程的定义
这个定义表示: ①系统工程属工程技术范畴,主要是组织管理各 类工程的方法论,即组织管理工程; ②系统工程是解决系统整体及其全过程优化问题 的工程技术; ③系统工程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