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煤量管理办法
煤矿“三量”管理
![煤矿“三量”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f741e619e8b8f67c1cb97a.png)
矿井“三量”管理一、“三量”的意义“三量”是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的简称。
这是为了保证开采水平(阶段)、采区和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接续,以便及时掌握采掘关系动态的指标。
二、矿井生产前的三个阶段1、基本巷道的开拓阶段2、采区主要巷道的准备阶段3、形成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切割阶段三、“三量”的具体定义1、开拓煤量从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主要回风大巷、主要石门、采区石门等是开拓巷道,完成这些开拓巷道获得的可采储量,称为开拓煤量。
2、准备煤量如采区上山、采区机电硐室、采区溜煤眼、采区车场等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巷道为准备巷道,完成这些巷道获得的可采储量,称为准备煤量。
3、回采煤量在采区范围内为一个回采工作面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工程,完成这些工程获得的可采煤量,称为回采煤量。
一般来说,“三量”越大,对正常接续回采工作越有保障。
从经济而言,“三量”过多意味着开掘巷道工程就越多,这将增加巷道的维护费,造成投资过早和浪费资金的后果。
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出最经济而又能保证正常接续所必须的“三量”可采期。
四、“三量”的计算生产矿井“三量”可采期按一下公式计算:开拓煤量可采期(年)=期末开拓煤量/当年计划年产量准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回采煤量/当年平均月计划产量回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回采煤量/当年平均月计划产量(不包括计划掘进煤量)五、“三量”的规定我国规定开拓煤量的可采期限一般为3~5年以上,准备煤量的可采期限一般为1年以上,回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4~6月以上。
六、改善接续紧张应努力提高掘进机械化程度和掘进速度,加强地质工作,减少无效进尺,改进开拓方式和巷道布置,改革采煤方法,降低掘进率,保证矿井持续地实现稳产高产。
煤炭三量管理制度
![煤炭三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830a4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f.png)
煤炭三量管理制度
煤炭的三量管理制度,首先要控制煤炭的产量。
我国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受限于矿区数量和资源质量,需要实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为此,政府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煤炭产量的控制目标,明确煤炭矿山的开采规模和周期。
同时,要严格执行煤炭资源开发的管理制度,确保煤炭的产量在合理范围内。
其次,要控制煤炭的消费。
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煤炭的消费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安全。
因此,政府要在能源政策和计划中合理安排煤炭的消费量,确保国家能源供需平衡。
另外,政府还要加强市场监管,防止过度消费和浪费,推动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
最后,要控制煤炭的进出口。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煤炭的进口和出口对国家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障国内煤炭资源的供应和价格稳定,政府需要对煤炭的进出口进行管控。
在煤炭进口方面,政府要根据国内需求和资源供应情况,制定进口政策和措施,调整煤炭的进口量和方式。
在煤炭出口方面,政府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控制煤炭的出口量,保护国内市场和资源安全。
总之,煤炭的三量管理制度对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政府要加强对煤炭产量、消费和进出口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量管理办法
![三量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f0217731b765ce050814f5.png)
1、煤矿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量。
三量平衡对于正常生产有现实的意义。
为了及时掌握和检查各矿井的采掘关系,按开采准备程度,将可采储量中已经进行开拓准备的那部分储量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即所谓三量。
开拓煤量,是井田范围内已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准备煤量,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回采煤量,是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回采巷道及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对于大中型井工煤矿,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分布不低于3年、1年、4个月;而针对于小型煤矿,则为不少于2年、8个月、3个月。
2、以采掘工程平面图或者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为底图,绘制三量的分布范围、煤炭损失的分布范围。
分煤层绘制损失量图。
也可以以台账绘制成表格形式,把煤损进行反映。
3、损失量台账按照永久煤柱台账、地质及水文地质煤柱台账、护巷煤柱台账、三下压煤量台账分类。
4、煤炭损失分类。
按照损失形态分类分为落煤、面积、厚度损失。
按照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为开采损失、非开采损失。
按照计算范围分为全矿损失、采区损失、工作面损失。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加强矿井储量管理是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回采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正确地统计、计算和真实地反映生产矿井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情况,是煤炭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根据原煤炭工业部(83)煤生字第1275号文件精神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新颁《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结合集团公司目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2条有关业务部门职责范围一、生产技术部门主要负责:积极贯彻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及时处理报损储量,制定提高回采率的有关技术措施,具体提供矿井生产各种作业规程,确定各种煤层计划采高,改进采煤作业方法,总结提高回采率的经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
二、地质测量部门主要负责:1、合理圈定各级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的范围,正确地测量、计算其数量,并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台帐、图表、卡片等资料;2、对储量的变化、转出、转入、注销、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按照规定进行测算,申请核减报批。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6101ad0a8956bec0875e379.png)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防煤矿采掘接续紧暂行办法>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23号)文件精神,保证矿井采掘计划接续正常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特制订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一、三量管理领导机构设置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各安全生产副总、调度室、机械化科、生产技术科、规划科、总工办、地质测量科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下设三量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科主任:科长二、三量管理职责的划分矿长是三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三量管理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矿井三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同时负责矿井三量图纸、报表的审批工作。
地质测量科科长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开展日常三量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三量图纸、报表的编制工作。
地质测量科是矿井三量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矿井三个煤量图纸、报表的计算和上报工作,对在矿井生产中发现“三量”可采期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向总工程师报告并协助相关生产科室调整采掘计划,确保矿井三量可采期符合规定。
(一)矿各级领导对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采率和保证矿井各类回采率指标达到计划要求负责。
负责决策矿井各煤层开采的配比、支架选型,负责追究由个人或单位原因造成的重大的煤炭资源损失人员的责任。
(二)总工办必须对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负责,设计回采率必须达到规定标准,积极推进无煤柱开采等新技术,合理留设各种煤柱;编制或修订不少于24个月的采掘工作面接续;监督井巷工程按设计施工,若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损失,由设计部门负责。
(三)规划发展科人员应了解生产现场情况,按采煤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合理制定采、掘计划指标,确保采、掘计划的制定符合现场生产实际。
(四)机械化科人员要合理分析现场资源回收与安全的关系,督促区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源回采率,要加强工作面验收,合理分配煤量;配备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架型,研究提高支架加大采高的可能性,为合理开采和多回收煤炭资源创造条件;对采煤工作面加强技术管理,尽可能提高资源回采率。
煤炭管理办法
![煤炭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e98d2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41.png)
煤炭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煤炭计划、采购、计量、入仓验收、质量检验、价格结算、储存和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职责,确保公司生产稳定、均衡、高效运行,最大限度地控制生产成本,参照四川***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煤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和管理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生产用煤管理.第二章职责划分第三条生产安全处煤炭管理职责㈠负责收集、汇总盐电厂和化工厂月度用煤计划,并将计划汇总后报送供销处.㈡负责煤炭进、耗、存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入仓煤炭,煤渣、煤灰的计量和管理,检查和审核煤炭消耗数据的真实性。
㈢负责入仓煤、入炉煤、出炉煤渣及煤灰的取样工作,并对入仓煤各矿煤样进行编号,及时将煤样统一编号后交与技术质量管理处检测,并将分析检测结果在公司A8上进行公布。
㈣组织实施计量装置及监测设备的校准和日常维护工作.㈤负责制定争议煤炭(煤样)的处理方案,监督做好不合格煤炭的处置工作.㈥负责热值高低于合同约定奖扣款、水分超出合同约定扣重的计算、计量、统计和报送。
㈦负责组织最佳经济合理入仓煤热值的论证工作。
㈧监督做好煤炭的仓储管理工作,并参与煤炭月、季、年末的盘存工作。
第四条供销处煤炭管理职责㈠负责根据生产安全处的月度用煤计划以及对煤质、煤种要求,编制煤炭采购计划.㈡负责煤炭的招(邀)标和合同签订工作,并具体组织实施。
㈢负责煤炭的市场调查和客户管理,确保质量稳定,价格合理,及时、足量、均衡供应。
㈣负责办理煤炭结算手续。
㈤协助做好每月、季、年末煤炭的盘存工作.㈥参与制定争议煤炭(煤样)的处理方案,并负责做好不合格煤炭的处置工作。
第五条技术质量管理处煤炭管理职责㈠负责煤炭质量内控标准、煤炭验收检验规程的制订和实施。
㈡负责入仓煤、入炉煤、出炉煤渣及煤灰的分析化验工作,并按要求报送相关报表。
㈢对煤样、煤渣、煤灰分析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 。
三个煤量管理办法
![三个煤量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63331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e.png)
三个煤量管理办法
一、为保证矿井正常的生产衔接秩序,创造良好的循环作业环境,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三个煤量管理办法。
二、矿井三量即: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它体现形式就是煤炭开采的“可采期”,一个矿井如果要达到采掘平衡,后劲足,必须有足够的可采期。
三、可采期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协调关系,是保证矿井正常生产的前提,三量可采期能够充分反映出一个矿井采掘比例关系,合理确定三量之间的关系,准确制定三量的可采期和采掘配比。
指导矿井正常生产.
四、严格按照煤炭工业技术规定,加强对三个煤量的准确划分,对各类型巷道工程圈定的煤炭资源量进行计算.以矿井实际形成三量可采期与矿井规定可采期相比较,矿井采掘平衡关系便一目了然。
任何一个关系失调都会影响矿井的生产发展。
五、三量可采期的规定
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对大、中型矿井原则规定的三量合理开采期为:
开拓煤量可采期3-5a以上;
准备煤量可采期1a以上;
回采煤量可采期4-6个月以上。
六、建立三个煤量平衡表,每月进行一次分别计算,每年一月底
前绘制完成《三个煤量计算图》。
七、每月5日前上报集团公司资源环境局《月末三个煤量报表》。
八、对各煤量的增加要准确及时,当月新增的回采煤量进行计算上帐。
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定期进行计算上帐。
九、对每月末各煤量“可采期”不达规定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采掘平衡,保证回采面的正常接替。
古书院矿地测队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一日。
企业用煤量的管控措施
![企业用煤量的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a61f74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b.png)
企业用煤量的管控措施
企业用煤量的管控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制定用煤计划:企业应制定详细的用煤计划,包括用煤量、用煤时间、用煤方式等,以合理安排生产,控制用煤量。
2. 加强煤炭质量检测:企业应加强煤炭质量检测,确保煤炭质量符合生产要求,避免因煤炭质量问题导致用量过多或不足。
3. 优化生产工艺: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4. 引入智能设备:企业可以引入智能设备,如智能燃烧器、智能控制系统等,以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和燃烧效率,减少用煤量。
5. 建立用煤考核制度:企业应建立用煤考核制度,对各车间的用煤量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制度,激励员工节约用煤。
6. 探索新能源:企业可以积极探索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利用。
7. 加强与政府沟通合作:企业应加强与政府沟通合作,了解政府对煤炭使用的相关政策和要求,以便及时调整生产方式,符合政府要求。
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用煤量的管控,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监管,促进企业合理使用煤炭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4年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e251e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b.png)
2024年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地测防治水是煤矿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矿山建设、生产改造和编制长远规划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
为了矿井生产的安全、为了地测工作标准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使地质、测量、防治水等专业更好地为煤矿服务,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机构设置及人员规定公司成立地测防治水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公司生产技术部设地质测量科,具体监督、执行、检查各生产矿井地测工作,负领导责任,并具体进行三量管理。
设科长一人,工作人员二人以上。
各生产矿井成立矿总工程师(或技术科长)领导下的地测科(组)。
二、地质测量防治水管理制度1、贯彻执行国家及公司相关地质测量防治水方面的决策、方针、制度,按时统计和报送相关资料、数据、图表。
2、根据需要制定有关业务细则,日常检查和指导下属矿井地测防治水业务内的工作,对其地测防治水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3、定期组织地质测量及防治水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编写的相关资料及绘制图纸和为采掘服务的质量进行评比、鼓励,促进专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业务的提高。
4、检查、督促各矿井测量、贯通的准确性,对永久导线控制点的布设、管理规范到位,各种设计、通知单编制、发放及时。
5、随煤矿的采掘变化、延伸,在各生产阶段督促各矿井对其煤量赋存、地质构造进行探测,对探测揭露资料、数据收集、记录分析,针对性的编制各种规范、预报,做到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指导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
6、督促各矿井对各种水害的调查、分析、预计,编制相关的防治措施(包括地表建构筑物的保护)。
水文观测系统健全,排水系统规范。
对工作面提前半年掌握其采掘影响的地表情况,编制针对性防治措施。
7、监督各煤矿对采动影响区域定期调查,并有专门的整治方案,对影响的地表建筑、村庄、植被、水源、公路、线缆等要有防治措施。
8、健全、规范各种设计、预报、图纸、资料等,相关档案完善、齐全。
9、组织技术力量,为各矿井解决上报的地质、测量技术难题。
煤矿“三量”管理制
![煤矿“三量”管理制](https://img.taocdn.com/s3/m/185d5d2ff18583d0496459ad.png)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23号)文件精神,保证矿井采掘计划接续正常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特制订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一、三量管理领导机构设置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各安全生产副总、调度室、机械化科、生产技术科、规划科、总工办、地质测量科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下设三量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科主任:科长二、三量管理职责的划分矿长是三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三量管理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矿井三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同时负责矿井三量图纸、报表的审批工作。
地质测量科科长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开展日常三量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三量图纸、报表的编制工作。
地质测量科是矿井三量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矿井三个煤量图纸、报表的计算和上报工作,对在矿井生产中发现“三量”可采期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向总工程师报告并协助相关生产科室调整采掘计划,确保矿井三量可采期符合国家规定。
(一)矿各级领导对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采率和保证矿井各类回采率指标达到计划要求负责。
负责决策矿井各煤层开采的配比、支架选型,负责追究由个人或单位原因造成的重大的煤炭资源损失人员的责任。
(二)总工办必须对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负责,设计回采率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积极推进无煤柱开采等新技术,合理留设各种煤柱;编制或修订不少于24个月的采掘工作面接续;监督井巷工程按设计施工,若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损失,由设计部门负责。
(三)规划发展科人员应了解生产现场情况,按采煤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合理制定采、掘计划指标,确保采、掘计划的制定符合现场生产实际。
(四)机械化科人员要合理分析现场资源回收与安全的关系,督促区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源回采率,要加强工作面验收,合理分配煤量;配备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架型,研究提高支架加大采高的可能性,为合理开采和多回收煤炭资源创造条件;对采煤工作面加强技术管理,尽可能提高资源回采率。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e79c1f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6d.png)
煤矿“三量”治理制度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急暂行方法>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23 〕23 号〕文件精神,保证矿井采掘打算接续正常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现矿山的可持续进展,特制订煤矿《三量治理制度》:—、三量治理领导机构设置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各安全生产副总、调度室、机械化科、生产技术科、规划科、总工办、地质测量科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下设三量治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科主任:科长二、三量治理职责的划分矿长是三量治理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三量治理的技术治理工作,监视指导矿井三量治理的日常工作,同时负责矿井三量图纸、报表的审批工作。
地质测量科科长负责帮助总工程师开展日常三量的技术治理工作,监视指导三量图纸、报表的编制工作。
地质测量科是矿井三量的治理部门,具体负责矿井三个煤量图纸、报表的计算和上报工作,对在矿井生产中觉察“三量”可采期未到达规定要求的,准时向总工程师报告并帮助相关生产科室调整采掘打算,确保矿井三量可采期符合国家规定。
〔一〕矿各级领导对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采率和保证矿井各类回采率指标到达打算要求负责。
负责决策矿井各煤层开采的配比、支架选型,负责追究由个人或单位缘由造成的重大的煤炭资源损失人员的责任。
〔二〕总工办必需对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负责,设计回采率必需到达国家规定标准,乐观推动无煤柱开采等技术,合理留设各种煤柱;编制或修订不少于24 个月的采掘工作面接续;监视井巷工程按设计施工,假设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损失,由设计部门负责。
〔三〕规划进展科人员应了解生产现场状况,按采煤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合理制定采、掘打算指标,确保采、掘打算的制定符合现场生产实际。
〔四〕机械化科人员要合理分析现场资源回收与安全的关系,催促区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源回采率,要加强工作面验收,合理安排煤量;配备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架型,争论提高支架加大采高的可能性,为合理开采和多回收煤炭资源制造条件;对采煤工作面加强技术治理,尽可能提高资源回采率。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最新解读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最新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a0860f9fc4ffe473268ab4f.png)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为准确判定、及时消除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近年来煤矿典型事故教训,应急管理部制定印发了《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应急管理部令第4号,以下简称《判定标准》),从15个方面列举了81种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形。
为进一步明确《判定标准》有关情形的内涵及依据,便于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煤矿企业应用,规范《判定标准》有效执行,现对《判定标准》中重点条款含义进行解释说明:第一条为了准确认定、及时消除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判定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判定各类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第三条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包括下列15个方面:(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二)瓦斯超限作业;(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四)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五)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六)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七)超层越界开采;(八)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九)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十)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十一)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十二)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施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十三)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从事生产,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十四)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十五)其他重大事故隐患。
【解读】本条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明确了煤矿重大事故隐患的15个方面。
生产矿井五量管理规定
![生产矿井五量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9dbed3e647d27284b73516d.png)
四川省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矿井“五量”管理规定生产矿井五个煤量是反映矿井采掘接替关系是否正常的主要技术指标。
为进一步加强生产矿井“五量”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根据《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公司矿井生产接替和“四量”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公司各矿开采单一煤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五量”基本概念“五量”: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安全保护煤量、安全回采煤量。
其中“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与原“三量”的概念相同;“安全保护煤量”是指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准备煤量”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使煤层瓦斯含量小于8m3/t,瓦斯压力小于0.74MPa指标的煤量;“安全回采煤量”是在“回采煤量”的基础上,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后,经检验使煤层瓦斯含量小于8m3/t,瓦斯压力小于0.74MPa指标的煤量。
二、“五量”可采期规定(一)“开拓煤量”可采期3-5年;(二)“准备煤量”可采期大于12个月;(三)“回采煤量”可采期大于8个月;(四)“安全保护煤量”可采期大于6个月;(五)“安全回采煤量”可采期大于6个月。
三、管理责任规定(一)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制各矿总工程师对矿井“五量”和生产接替负责。
通风副总工程师对矿井“安全保护煤量”和“安全回采煤量”的真实可靠性负责;地测副总工程师(或地测技术负责人)对矿井“五量”的圈定和计算资料的真实可靠性负责。
(二)抽放瓦斯的矿井:应合理调整掘进、抽放、采煤三者的关系,保证“安全保护煤量”可采期符合规定。
严禁在未达到“安全保护煤量”标准的区域回采。
(三)每季度末矿井形成的“安全回采煤量”,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核实检查并签字认可,核实资料存档备查。
四、“五量”计算的规定(一)每季末在计算“五量”时必须在采掘工程图的基础上绘制“五量”计算图,并用彩色线圈定四个煤量范围。
开拓煤量为红色,准备煤量为黄色,回采煤量为蓝色,安全回采煤量为绿色。
工程煤炭计量管理制度
![工程煤炭计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09bee4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5.png)
工程煤炭计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煤炭计量管理工作,提高煤炭计量管理水平,确保燃料供应的质量和数量,促进煤炭计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中煤炭的计量管理工作。
第三章负责人项目经理是煤炭计量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项目的煤炭计量管理工作,并对煤炭计量管理情况负责。
第四章计量单位煤炭的计量单位为质量单位,用吨表示。
第五章采购和储存1. 项目在购买煤炭时,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煤炭品质、数量、价格等进行购买,确保购买的煤炭符合要求。
2. 煤炭的储存应做到干燥通风、防潮防火,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编号、标识,确保煤炭的安全储存。
第六章计量设备1. 计量设备应有相应的计量证书和合格证,且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2. 计量设备的使用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计量工作。
第七章记录管理1. 煤炭的计量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包括煤炭的出入库情况、储存情况、使用情况等。
2. 计量记录应按照规定进行归档,保存期限应符合相关规定。
第八章监督检查1. 项目经理应定期对煤炭的计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计量工作的规范、准确。
2. 如发现计量工作中存在问题,应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
第九章处罚与奖励1. 对于违反煤炭计量管理制度的行为,应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对于在煤炭计量管理工作中积极负责、工作出色的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第十章改进措施项目经理应根据煤炭计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及时落实,以提高煤炭计量管理工作的水平。
第十一章其他对于本制度未尽事宜,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第十二章附则本制度由项目经理负责解释,并于实施前进行培训,确保各相关人员了解并遵守本制度。
以上为工程煤炭计量管理制度,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实施细则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6cf64c1ce2f0066f53322e3.png)
矿井资源储量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条加强生产矿井储量管理,正确地统计、计算和真实地反映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情况,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是华润煤业(集团)地测技术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根据煤炭行业《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结合我司《技术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2条职责范围一、煤业公司技术部1、煤业公司技术部负责全煤业公司所属的生产矿井的储量管理。
负责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对区域公司和各生产矿井储量管理的监督和考核。
2、负责资源储量转入、转出、注销超过1万吨以上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等储量损失报损的审查。
二、区域公司1、生产运营部门积极贯彻煤炭行业储量管理相关的技术政策,指导、协助所属各矿井积极制定提高回采率的有关技术措施,合理确定各种煤层的采高,改进采煤作业方法,总结推广提高回采率的经验,检查矿井现场的储量管理工作。
2、技术部门⑴、负责全公司的储量核算、资源回收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⑵、对矿井圈定各级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的范围进行审查;负责对矿井各类储量台帐、图表、卡片等资料定期检查;⑶、负责对矿井上报的5000—10000吨因工作面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变化造成储量损失的审核;⑷、及时掌握矿区和各矿井储量变化动态,监督各矿储量开发利用状况,审查各矿上报储量数据和编制储量图件。
⑸、负责资源储量转入、转出、注销、超过1万吨以上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等储量损失报损的审查及上报。
⑹、负责按当地国土部门要求进行每年一次的储量年报工作。
三、矿井1、生产部门制定本矿井提高回采率的有关技术措施,具体提供矿井生产各种作业规程,合理确定各种煤层计划采高,改进采煤作业方法,研究分析资源回收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提高回采率的经验。
2、地质测量部门(技术部门)⑴、合理圈定各级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的范围,正确地测量、计算其数量,并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台帐、图表、卡片等资料;⑵、对储量的变化、转出、转入、注销、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按照规定进行测算,申请核减报批。
2020_煤矿“三量”管理制度
![2020_煤矿“三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2811183c5da50e2534d7f71.png)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23号)文件精神,保证矿井采掘计划接续正常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特制订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一、三量管理领导机构设置组长:xxx(矿长)副组长:xxx(总工程师)成员:xxx(安全矿长)、xxxx调度主任)、xxx(生产矿长)、xxx (机电矿长)、xxx(采掘副总工程师)、xxx(地测副总工程师)、xxx (通风副总工程师)、xxx(地质测量技术员)、xxx(机电技术员)、付强(探放水队长)、xxx(机修队长)、xxx(运输队长)下设三量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科二、三量管理职责的划分矿长是三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三量管理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矿井三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同时负责矿井三量图纸、报表的审批工作。
地质测量科科长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开展日常三量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三量图纸、报表的编制工作。
地质测量科是矿井三量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矿井三个煤量图纸、报表的计算和上报工作,对在矿井生产中发现“三量”可采期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向总工程师报告并协助相关生产科室调整采掘计划,确保矿井三量可采期符合国家规定。
(一)矿各级领导对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采率和保证矿井各类回采率指标达到计划要求负责。
负责决策矿井煤层开采的配比、支架选型,负责追究由个人或单位原因造成的重大的煤炭资源损失人员的责任。
(二)总工办必须对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负责,设计回采率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积极推进无煤柱开采等新技术,合理留设各种煤柱;编制或修订不少于24个月的采掘工作面接续;监督井巷工程按设计施工,若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损失,由设计部门负责。
(三)规划发展科人员应了解生产现场情况,按采煤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合理制定采、掘计划指标,确保采、掘计划的制定符合现场生产实际。
煤矿测量管理规定制度
![煤矿测量管理规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8549dc269dc5022abea0025.png)
塔甸煤矿测量管理规定矿属各单位:煤矿测量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实现测量工作标准化、精细化、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使其更好地为我矿安全生产、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一、开、掘巷道中腰线管理规定:1、各开、掘队技术员为中腰线管理具体负责人员。
开掘区队应根据工程科下发的业务联系通知单,在开工3天前向地测部门提出放线申请并填写信息联络单,由于滞后所造成的不能给线由区队负责。
2、区队遇到中腰线损坏需要再次放线的情况,应第一时间告知地测部门。
3、区队应做好施测前的准备工作并应配合测量人员进行现场测量,测量结束后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巷道施工数据。
4、若出现测量人员到达现场而现场不具备放线条件或配合不力的情况,每一次扣技术主管考核分1分;不能准确掌握相关巷道施工数据的扣技术主管0.5分;测量人员不能及时服务区队,影响生产的罚测量组成员每人200元,情节严重的由矿领导从严处罚。
5、施工单位应对给定的导线点和中腰线点进行严格管理与保护,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对出现破坏中腰线点的情况,给予相关单位2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员罚款200元,并罚该区队队长、书记、技术员各100元。
6、巷道中腰线应严格根据现场和生产技术科设计巷道参数放设。
7、中线点应成组设置,每组不少于3个测点,点间距应不小于2m。
开拓巷道腰线点应根据巷道设计断面尺寸定在拱基线,掘进巷道腰线点距底板1.6米。
8、新开工巷道中腰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测量技术人员给定中腰线,当巷道掘进40至60m时,由测量人员再次测设给定巷道中腰线。
9、各开拓、掘进队技术人员在巷道施工30~40米时,延长中线一次,不沿煤层掘进的巷道每10米延长腰线(给定坡度巷道)一次。
检查发现一次没及时延设中、腰线扣技术员考核分0.5分,罚该区队队长书记、技术员各100元。
10、施工巷道所使用的中线点、腰线点、导线点应保存完整,以便再次使用。
检查施工巷道的中线点、腰线点、导线点损坏一个除按规定处罚外另扣区队技术考核1分。
“三量”定义及管理规定
![“三量”定义及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259950aa6c30c2259019e4a.png)
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的定义一、开拓巷道是为井田开拓而开掘的基本巷道。
一般来说,开拓巷道是为全矿井、一个开采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服务年限较长,多在10--30a或以上,如主副井、主要石门、阶段运输大巷、阶段回风大巷和风井等。
开拓巷道的作用在于形成新的或扩展原有阶段或开采水平,为构成矿井完整的生产系统奠定基础。
二、准备巷道为准备采区而掘进的主要巷道。
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区段集中平巷等。
三、回采巷道回采巷道是形成采煤工作面及其服务的巷道。
如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和开切眼。
回采巷道的作用在于切割出新的采煤工作面,并进行生产。
四、煤矿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量。
三量平衡对于正常生产有现实的意义。
三量可采期的计算:开拓煤量可采期(年)=期末开拓煤量(万吨)/年设计或计划生产能力(万吨/年);准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准备煤量(万吨)/平均月设计或计划生产能力(万吨/月);回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回采煤量(万吨)/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煤量(万吨/月)。
为了及时掌握和检查各矿井的采掘关系,按开采准备程度,将可采储量中已经进行开拓准备的那部分储量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即所谓’三量”。
开拓煤量,是井田范围内已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准备煤量,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规范《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规范《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2dd4b1eba0d4a7303763a1e.png)
老煤矿和地方人民政府计划停产关闭煤矿除外); 【解读】 1.本条中“煤矿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国家规
定的最短时间”,是指煤矿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防 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规定的最短时间。
(1)开拓煤量可采期:①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 型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不少于 5 年;②高瓦斯矿井、水 文地质类型复杂矿井不少于 4 年;③其他矿井不少于 3 年。
n
Q回 Lili M i Di Ki i 1
式中 Q 回——回采煤量,t; Li ——第 i 个工作面有效或剩余推进(回采)长度,m; li ——第 i 个回采工作面平均长度,m; Mi ——第 i 个回采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m; Di ——第 i 个工作面实体煤容重,t/m3; Ki ——第 i 个工作面回采率; n ——回采工作面个数。
(2)矿井准备煤量可采期: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冲击地压矿井、煤巷掘进机械化程 度与综合机械化采煤程度的比值小于 0.7 的矿井不少于 14 个月; ②其他矿井不少于 12 个月。
(3)矿井回采煤量可采期:①2 个及以上采煤工作面同时 生产的矿井不少于 5 个月;②其他矿井不少于 4 个月。
可解吸瓦斯量 Wj/(m 3·t-1) ≤8
1001~2500
≤7
2501~4000
≤6
4001~6000
≤5.5
6001~8000
≤5
8001~10000
≤4.5
>10000
≤4
(2)对瓦斯涌出量主要来自于邻近层或围岩的采煤工作
面,计算的瓦斯抽采率不能满足表 2 规定,仍然组织生产的。
表 2 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应达到的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煤量管理办法
一、为保证矿井正常的生产衔接秩序,创造良好的循环作业环境,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三个煤量管理办法。
二、矿井三量即: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它体现形式就是煤炭开采的“可采期”,一个矿井如果要达到采掘平衡,后劲足,必须有足够的可采期.
三、可采期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协调关系,是保证矿井正常生产的前提,三量可采期能够充分反映出一个矿井采掘比例关系,合理确定三量之间的关系,准确制定三量的可采期和采掘配比。
指导矿井正常生产。
四、严格按照煤炭工业技术规定,加强对三个煤量的准确划分,对各类型巷道工程圈定的煤炭资源量进行计算。
以矿井实际形成三量可采期与矿井规定可采期相比较,矿井采掘平衡关系便一目了然.任何一个关系失调都会影响矿井的生产发展。
五、三量可采期的规定
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对大、中型矿井原则规定的三量合理开采期为:
开拓煤量可采期3-5a以上;
准备煤量可采期1a以上;
回采煤量可采期4-6个月以上。
六、建立三个煤量平衡表,每月进行一次分别计算,每年一月底前绘制完成《三个煤量计算图》。
七、每月5日前上报集团公司资源环境局《月末三个煤量报表》。
八、对各煤量的增加要准确及时,当月新增的回采煤量进行计算上帐。
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定期进行计算上帐。
九、对每月末各煤量“可采期”不达规定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采掘平衡,保证回采面的正常接替。
古书院矿地测队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