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检出限和分析方法检出限

合集下载

仪器检出限

仪器检出限

仪器检出限检出限定义:是指某一特定分析方法在一定置信限下能够检出检测目标物的最小量。

检出限往往又称为检出下限。

由于方法的差异,既可以用浓度表示,也可以用绝对量表示(如ug.ng)检出限可分为: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三类(1)仪器检出限:仪器能可靠检测的最小信号所对应的待测元素的最小值。

仪器检出限反映的是仪器本身的检出能力。

其确定方法为:采用纯水,在一定时间内测定12次以上,以3倍标准偏差对应的含量或浓度表示。

(2)方法检出限:即某分析方法可检测的待测元素的最小浓度或含量。

这一参数反映了该方法对于适用类型样品的平均检出限。

其确定方法为,采用不同含量的标准物质,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进行不少于12次的测定,计算每个样品待测元素的标准偏差,以标准偏差对含量作关系曲线,利用该曲线外推计算该方法的检出限。

(3)样品检出限:即单个样品的检出限。

分析方法检出限采用的是一系列标准物质、基体各不相同,因此只能是一类型样品确定检出限,并非严格适用于单个样品。

对于单个样品确定检出限,必须固定样品基体,即样品检出限的确定应使用样品本身,采用标准加入法作出和方法检出限类似的曲线,使用外推法进行计算。

当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较高时,此类检出限的确定不具有明显的意义。

方法检出限和样品检出限的确定方法的差异在于前者使用的是一系列同类样品进行测定,基体在一定范围内是变化的,而后者使用的单个样品进行测定,基体严格保持不变。

标准偏差公式:S = Sqr(∑(xn-x拨)^2 /(n-1))公式中∑代表总和,x拨代表x的算术平均值,^2代表二次方,Sqr代表平方根。

ICP检出限单位/PPm铁0.0008 镉0.0002 铅0.0162 钠0.0009MP2检出限单位/PPm铅0.0073。

方法检出限、仪器检出限介绍

方法检出限、仪器检出限介绍

一、检出限的概念1947年,德国人Hkaiser首次提出了有关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概念,并提出检出限和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一样,也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测试性能的重要指标。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于1975年正式推行使用检出限的概念及相应估算方法,于1998年又发表了《分析术语纲要》对检出限检出,检出限的定义为:某特定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公式表示为:欧盟《执行关于分析方法运行和结果解释的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657/EC)的最新检测限的概念CCα和CCβ检测限( >>α) 是指大于等于此浓度限,将以α误差概率得出阳性结论。

检测能力(CCβ) 是指样品中物质以β误差概率能被检测、鉴别和/或定量的最小含量。

对于未建立容许限的物质,检测能力是以1-β可信度能被检测出来的最低浓度。

如果容许限已经建立,检测能力就是以1-β可信度能被检测到的容许限浓度。

二、检出限的不同分类1、美国国家标准局的分类(1)仪器检出限: 即相对于背景,仪器检测的可靠最小信号。

通常用信噪比(S/N) 表示,当(S/N)≥3时,定义为仪器检出限。

(2)方法检出限: 即某方法可检测的最小浓度。

通常用外推法可以求得。

即在低浓度范围内选三个浓度(C1、C2、C3) ,对每一浓度水平分别重复测定,求出各浓度水平的标准偏差S1、S2、S3,用线性回归法做出拟合曲线,延长该线与纵坐标相交于S0(浓度为零时空白样品的标准偏差)。

3S0则定义为方法检出限。

(3)样品检出限: 指相对于空白可检测的样品的最小含量。

它定义为三倍空白标准偏差,即3σ空白( 或3S空白)。

2、国内检出限分类国内有研究人员刘菁和冉敬等也把检出限分类为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和样品检出限。

田强兵将检出限分为了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和仪器的测定下限和方法的测定下限。

三、检出限的介绍及影响因素1、仪器的检出限仪器检出限是指在规定的仪器条件下,当仪器处于稳定状态时,仪器本身存在着的噪音引起测量读数的漂移和波动。

如何区分仪器 方法检出限 检测限

如何区分仪器 方法检出限 检测限

如何区分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检出限是分析测试的重要指标,对于仪器性能的评价和方法的建立都是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

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检出限为具体量度指标,特别是在痕量分析中,痕量分析误差与样品含量相对于检出限的倍数相关联。

检出限的确定对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对检出限的忽视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增大。

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检测人员针对检出限概念、估算方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像分析仪器在测定过程中存在与噪音相区别的小信号检出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分析方法能可靠测定物质最低含量的界限问题,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及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经常混乱。

在检验检疫行业中,进出口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的领域也是多种多样,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为保障进出口产品质量把关服务的有效进行,合理的使用仪器分析,科学有效的评估仪器分析,都要求在仪器的检出限等各项指标上有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为理清在检出限概念和层次上的认识,本文将对检出限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的探讨。

一、检出限的概念1947年,德国人Hkaiser首次提出了有关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概念,并提出检出限和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一样,也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测试性能的重要指标。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于1975年正式推行使用检出限的概念及相应估算方法,于1998年又发表了《分析术语纲要》对检出限检出,检出限的定义为:某特定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公式表示为:欧盟《执行关于分析方法运行和结果解释的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657/EC)的最新检测限的概念CCα 和CCβ检测限( >>α) 是指大于等于此浓度限,将以α误差概率得出阳性结论。

检测能力(CCβ) 是指样品中物质以β误差概率能被检测、鉴别和/或定量的最小含量。

检出限定量限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对比

检出限定量限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对比

检出限,定量限,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对比定义仪器检出限:对较低的标准溶液进行测量,用重复测量7次的数据计算仪器检出限IDL:IDL=1.645*SD,SD就是标准偏差用GC-MS对计算所得的仪器检测限浓度进行分析加以确认,同时信噪比应接近或大于3:1。

方法检出限:估计方法检出限浓度约为2-5倍IDL,向测量对象(如:涂层、塑胶、金属等)中加入预估方法检出限浓度的标准溶液,根据标准测试方法进行处理,重复测量7次。

在99%的置信概率下,方法检出限MDL为:MDL=3.14*SD。

最低检测限:是在给出的仪器条件下所能测出的最低限度;最低定量限:样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简单的说,S/N=3时的浓度是检测限,也就是峰高约在基线噪音高的3倍,S/N=10是定量限,也就是峰高约在基线噪音高的10倍时。

首先,配制一个较低浓度的对照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观察其峰高比基线噪音高多少倍(假设X倍),将该溶液稀释到X/3倍,基本即为该物质的检测限,将该溶液稀释到X/10倍,基本即为该物质的定量限。

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公式为:D=3N/S(1)式中:N——噪音;S——检测器灵敏度;D——检测限而灵敏度的计算公式为:S=I/Q(2)式中:S——灵敏度;I——信号响应值;Q——进样量将式(1)和式(2)合并,得到下式:D=3N×Q/I (3)式中:Q——进样量;N——噪音;I——信号响应值。

I/N即为该进样量下的信噪比(S/N),该信噪比可通过工作站对图谱进行自动分析获得,一般的色谱或质谱工作站都可进行信噪比分析计算。

这样检测限的计算方法就变得非常方便了。

实际计算的两种检出限表示实际计算时,检出限有2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进样瓶中样品检测限,一种是针对原始样品的方法检出限。

1、对第一种检测限,只要知道进样量和信噪比即可计算。

如进样瓶中样品浓度为1mg/L,在此浓度下的信噪比为300(由工作站分析获得),则其检测限为:D=(3×1mgL-1)/300=0.01mg/L。

如何区分仪器方法检出限

如何区分仪器方法检出限

如何区分仪器方法检出限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是在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两个指标,用于衡量仪器或方法在检测分析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仪器检出限是指在给定仪器条件下,通过检测样品中低浓度目标物所得到的信号与噪声之间的关系。

仪器检出限反映了仪器的灵敏度,即仪器能够检测到的最低目标物浓度。

仪器检出限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其测定过程一般包括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然后测定这些溶液的信号和噪声,最后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出仪器的检出限。

方法检出限是指在给定的分析方法条件下,通过检测样品中低浓度目标物所得到的信号与噪声之间的关系。

方法检出限不仅受到仪器的影响,还受到样品前处理、分析方法的选择和优化等因素的影响。

方法检出限一般由实验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其设定过程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也可以基于经验和统计学方法。

从定义可以看出,仪器检出限主要反映仪器自身的性能,而方法检出限则反映了分析方法的性能。

具体来说,仪器检出限主要受仪器灵敏度和噪声水平的影响,而方法检出限不仅受仪器条件的影响,还受到样品前处理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仪器检出限一般比方法检出限高,因为仪器检出限只考虑了仪器的性能,而方法检出限还考虑了样品前处理等其他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都是重要的指标。

仪器检出限可以帮助分析人员评估仪器的性能和灵敏度,并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分析。

而方法检出限则可以帮助分析人员评估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并优化方法条件,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总结起来,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是用于衡量仪器和方法在检测分析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的指标。

仪器检出限主要反映仪器的性能和噪声水平,而方法检出限则不仅考虑仪器的性能,还考虑样品前处理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分析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并进行合理评估和应用。

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及出别

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及出别

[导读]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检测人员针对检出限概念、估算方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在实际应用中,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及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经常混乱检出限是分析测试的重要指标,对于仪器性能的评价和方法的建立都是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

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检出限为具体量度指标,特别是在痕量分析中,痕量分析误差与样品含量相对于检出限的倍数相关联。

检出限的确定对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对检出限的忽视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增大。

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检测人员针对检出限概念、估算方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像分析仪器在测定过程中存在与噪音相区别的小信号检出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分析方法能可靠测定物质最低含量的界限问题,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及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经常混乱。

在检验检疫行业中,进出口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的领域也是多种多样,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为保障进出口产品质量把关服务的有效进行,合理的使用仪器分析,科学有效的评估仪器分析,都要求在仪器的检出限等各项指标上有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为理清在检出限概念和层次上的认识,本文将对检出限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的探讨。

一、检出限的概念1947年,德国人Hkaiser首次提出了有关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概念,并提出检出限和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一样,也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测试性能的重要指标。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于1975年正式推行使用检出限的概念及相应估算方法,于1998年又发表了《分析术语纲要》对检出限检出,检出限的定义为:某特定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公式表示为:欧盟《执行关于分析方法运行和结果解释的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657/EC)的最新检测限的概念 CCα和 CCβ检测限( >>α) 是指大于等于此浓度限,将以α误差概率得出阳性结论。

关于检出限的解释说明

关于检出限的解释说明

关于检出限的解释说明
检出限分为两个概念一个是仪器的检出限,一个是方法或者样品的检出限。

仪器的检出限即相对于背景,仪器检测的可靠最小信号,我们红外测油仪执行的仪器检出限的标准是空白四氯化碳零点样品检测11次测量3倍的SD(标准偏差);我公司的仪器检出限为3SD≤0.02mg/L,是直接测量空白的四氯化碳得出的3倍的SD 值。

方法或水样的检出限是指一个给定的分析方法在特定条件下能以合理的置信水平检出被测物的最小浓度,是从仪器的检出限计算而来。

在HJ637-2012水中油检测的国家标准中有下面一句关于方法检出限的说明:“当样品体积为1000 ml,萃取液体积为25 ml,使用4cm 比色皿时,检出限为
0.01mg/L ”这个检出限就是方法或者水样的检出限,也就是将水样里的油富集浓缩到25ml的四氯化碳中,浓缩了40倍,那么就要求仪器的检出限为0.01*40=0.4 mg/L;理论上来说就是如果仪器可以准确检测到0.4 mg/L的四氯化碳的油类浓度,即可满足国标的水样油类检测要求。

我公司的仪器检出限为3SD≤0.02mg/L,肯定是远远优于国标的检出要求。

北京博海星源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检出限和分析方法检出限

仪器检出限和分析方法检出限

仪器检出限和分析方法检出限仪器检出限和分析方法检出限是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常见的两个概念。

它们都是用来描述测量仪器或方法对其中一待分析物的最低可检测浓度的指标。

然而,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仪器检出限和分析方法检出限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仪器检出限(Instrumental Detection Limit,IDL)是指在仪器分析领域中,仪器本身所能检测到的最低浓度或最小信号强度。

仪器检出限与仪器的灵敏度和噪音有关。

一般来说,仪器的灵敏度越高、噪音越低,则仪器的检出限也会越低。

仪器检出限可以用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来计算,常用的计算方法有3倍标准偏差法和信号和噪音比法。

3倍标准偏差法是仪器检出限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测量多个空白样品得到的实验数据来确定的。

首先,测量一系列空白样品,记录每个样品的响应值;然后计算这些响应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最后,将平均值加上3倍的标准偏差作为仪器检出限。

信号和噪音比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仪器检出限计算方法。

它是通过测量包含不同浓度待测物的样品,持续分析样品的信号和背景噪音来确定的。

首先,测量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待测物的样品,记录每个样品的响应值;然后计算每个样品的信噪比,即用样品的响应值除以背景噪音的标准偏差;最后,确定信噪比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并求出信噪比为3的浓度。

这个浓度即为仪器检出限。

与仪器检出限相比,分析方法检出限(Method Detection Limit,MDL)更关注的是分析方法的性能。

分析方法检出限是指利用其中一分析方法来检测待分析物的最低浓度。

它不仅与仪器自身的性能有关,还与样品处理、取样等因素相关。

因此,分析方法检出限的计算方法相对复杂,常用的方法有标准添加法和基于信号和噪音比的方法。

标准添加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方法。

它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加入未知浓度的样品中,然后测定样品的响应值。

方法检出限什么意思

方法检出限什么意思

方法检出限什么意思定义仪器检出限:对较低的标准溶液进行测量,用重复测量7次的数据计算仪器检出限IDL:IDL=1.645*SD,SD就是标准偏差用GC-MS对计算所得的仪器检测限浓度进行分析加以确认,同时信噪比应接近或大于3:1。

方法检出限:估计方法检出限浓度约为2-5倍IDL,向测量对象(如:涂层、塑胶、金属等)中加入预估方法检出限浓度的标准溶液,根据标准测试方法进行处理,重复测量7次。

在99%的置信概率下,方法检出限MDL为:MDL=3.14*SD。

最低检测限:是在给出的仪器条件下所能测出的最低限度;最低定量限:样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简单的说,S/N=3时的浓度是检测限,也就是峰高约在基线噪音高的3倍,S/N=10是定量限,也就是峰高约在基线噪音高的10倍时。

首先,配制一个较低浓度的对照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观察其峰高比基线噪音高多少倍(假设X倍),将该溶液稀释到X/3倍,基本即为该物质的检测限,将该溶液稀释到X/10倍,基本即为该物质的定量限。

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公式为:D=3N/S(1)式中:N——噪音;S——检测器灵敏度;D——检测限而灵敏度的计算公式为:S=I/Q(2)式中:S——灵敏度;I——信号响应值;Q——进样量将式(1)和式(2)合并,得到下式:D=3N×Q/I (3)式中:Q——进样量;N——噪音;I——信号响应值。

I/N即为该进样量下的信噪比(S/N),该信噪比可通过工作站对图谱进行自动分析获得,一般的色谱或质谱工作站都可进行信噪比分析计算。

这样检测限的计算方法就变得非常方便了。

实际计算的两种检出限表示在实际操作中,检出限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注射瓶中样品的检出限,另一种是原样品的方法检出限。

1、对第一种检测限,只要知道进样量和信噪比即可计算。

如进样瓶中样品浓度为1mg/L,在此浓度下的信噪比为300(由工作站分析获得),则其检测限为:D=(3×1mgL-1)/300=0.01mg/L。

化学分析中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及其确定方法

化学分析中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及其确定方法

1.目的规范公司实验室日常工作中使用化学分析方法的进行检测所出具报告书中的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

2.范围所有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的相关科室。

3. 内容检出限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测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可分为测量方法检出限和仪器检出限。

两种检出限相互关联,但不相等。

3.1.1方法检出限方法检出限(D. L)指在通过某一完整分析方法全部测定过程后(包括样品预处理过程),待测物质产生的信号能以99%置信度区别于空白样品而被测定出来的最低浓度。

方法检出限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测定20个空白样品,计算空白信号的标准偏差 Sσ。

D. L = KSσ/a式中 : Sσ—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标准偏差;a—方法的灵敏度(即校准曲线的斜率) 。

取 K = 3,计算检出限D. L3.1.2仪器检出限仪器检出限指分析仪器能够检测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或最低浓度,这个浓度或量与特定的仪器能够从背景噪音中辨别的最小响应信号相对应。

仪器检出限与方法检出限的区别在于仪器检出限不考虑任何样品制备步骤的影响,一般以溶剂空白测定检出限,因此,仪器检出限值总是比方法检出限低。

仪器检出限反映的是仪器本身的检出能力。

其确定方法为:采用纯水,在一定时间内测定12次以上,以3倍标准偏差对应的含量或浓度表示。

定量限定量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定量限体现了分析方法是否具备灵敏的定量检测能力。

定量限的两端称为定量下限和定量上限。

3.2.1 定量下限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称为该方法的定量下限。

定量下限反映出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低浓度水平待测物质的极限可能性。

在没有(或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他受精密度要求的限制(精密度通常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要求越高,测定下限高于检出限越多。

AS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

AS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

仪器检出性能方法的测定------汞、砷、铅、镉和铬一、前言1、目的在日常分析工作中,灵敏度是判断分析方法的重要参数。

检出限为具体量度指标,统一规范化在分析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2、意义对于环境监测工作中所使用到的大型金属分析仪器,存在着方法检出限和仪器检出限两个定义。

根据分析中所用的试剂和去离子水,对不含有样品的基体溶液进行计算所得的检出限为方法检出限,是仪器从各种基体中检出待测物质的能力;在设备验收时,由厂家所提供的为仪器检出限,是一个在理论的优化条件下,仪器的最佳检测能力。

相较而言,方法检出限对我们环境分析工作更具实际意义和指导作用,平时我们所提到的就是方法检出限。

3、原因省中心站于2010年3月截止2010年4月20日共有75个监测站上报了检出限相关资料。

根据各站提供的检测报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部分监测站未提交检出限测定记录,或者是不按要求进行检出限测定。

(2)大多数监测站20组数据一次完成,且使用同一条校准曲线,不能反应实验条件变化的影响,测试出的检出限不能反应实际工作状态下的真实情况。

(3)几乎所有上报的记录都没有反应出使用的校准曲线是工作曲线还是标准曲线,其原因部分是由于工作疏漏没有在原始记录中体现,部分是不知道该用工作曲线还是标准曲线,还有没有弄清楚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的区别。

(4)多数监测站的铬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也有按要求进行了检测范围的测定,但根据上报记录几乎没有人懂得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范围除了受与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相同的影响因素影响外,还受制于分光光度计的最佳响应范围。

根据以上情况,特制订出新的检出限的测定标准。

在新的测定标准中,把以上存在的问题解决,真实的反映出该站仪器的性能指标,以便以后工作的开展。

注意:以上内容请各站测定检出限人员仔细认真阅读。

二、实验内容1、检出限的测定1.1、仪器检出限1.1.1、试剂及仪器(1)试剂:○1汞、砷、铅、镉和铬标准溶液。

标准贮备液为直接浓度的单元素标准,通过逐级稀释配置需要浓度的标准系列溶液。

原子吸收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

原子吸收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

原子吸收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嘿,咱今儿来聊聊原子吸收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这俩玩意儿!你说这原子吸收仪器啊,就像是个超级敏锐的小侦探,能探测到极其微小的东西呢!检出限,这可是个关键的概念哟!原子吸收仪器检出限呢,就好比是这个小侦探的最低敏感度。

它能告诉我们,这仪器到底能多厉害地察觉到那些微量的元素。

你想想,要是它不够敏感,那好多细微的信息不就被忽略掉啦?那可不行!那方法检出限又是啥呢?这就好比是一套独特的破案方法啦!不同的方法就有不同的检出限。

就好像不同的侦探用不同的手段去寻找线索一样。

有时候,同样的案子,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呢!咱说这原子吸收仪器检出限,它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呀!它得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和验证才能确定呢。

这就像是运动员要经过艰苦的训练和比赛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一样。

要是随便给个数字,那可不行,那不是糊弄人嘛!再说说这方法检出限,那也是有讲究的。

不同的实验条件、不同的试剂,都可能会影响到它呢!这就好比做菜,同样的菜,不同的厨师用不同的调料和火候,做出来的味道可就不一样啦!你说这检出限重要不?那当然重要啦!要是没搞清楚检出限,那得出的数据可靠吗?那不是瞎忽悠嘛!就像盖房子,基础没打牢,那房子能稳吗?咱在做实验的时候,可得把这检出限搞清楚咯!别稀里糊涂地就开始干。

就像打仗,你得先了解敌人的情况,才能制定出好的战略呀!不然那不就是瞎打一气嘛!这原子吸收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就像是实验中的两个重要指标,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严谨、要准确。

可不能马虎大意哟!不然得出个不靠谱的结果,那可就白忙活啦!你想想,要是因为检出限没搞对,导致研究结果出错,那得多冤呀!那岂不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可能误导了后续的研究呢!所以呀,咱得重视这俩家伙,把它们拿捏得死死的!总之呢,原子吸收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那可是实验中不能忽视的重要部分。

咱得认真对待,就像对待宝贝一样,好好地研究它们,利用它们,让我们的实验更准确、更可靠!咋样,我说得有没有道理呀?。

检出限标准

检出限标准

检出限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检出限的相关术语和定义、仪器检出限、样品制备、前处理方法、实验条件、实验室要求、检测方法比对、数据处理与报告、质量控制与保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需要测定检出限的实验。

1. 仪器检出限仪器检出限是指仪器本身所能检测到的最小信号值。

该值受到仪器噪音、灵敏度、测量精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测定检出限时,应使用空白样品进行测定,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1 将空白样品放入仪器,记录仪器噪音水平;1.2 在空白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并按照相同的步骤记录仪器噪音水平;1.3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加入的标准物质量不再对噪音水平产生明显影响为止;1.4 根据上述测量结果,计算检出限。

2.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测定检出限的关键步骤之一。

应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

在制备样品时,应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并且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3. 前处理方法前处理方法是指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分离、纯化、浓缩等操作。

在选择前处理方法时,应考虑实验要求、目标物质的性质、样品基质等因素。

在处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目标物质的干扰因素,并避免引入其他杂质。

4. 实验条件实验条件对检出限的测定具有重要影响。

应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流动相组成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实验条件的波动,并及时调整实验参数。

5. 实验室要求实验室应满足以下要求:5.1 实验室环境应符合相关规定;5.2 实验室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5.3 实验室应具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安全措施;5.4 实验室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具备必要的资质和经验。

6. 检测方法比对在进行检出限测定时,应对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对。

应选择可靠的检测方法,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经过验证的方法。

在比对过程中,应关注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如果发现差异较大,应采取措施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数据处理与报告7.1 数据处理:在测定检出限时,应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11216232_氨基酸分析仪检出限以及分离度不确定的评定

211216232_氨基酸分析仪检出限以及分离度不确定的评定

2023年第2期品牌与标准化氨基酸分析仪是一款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农业环境、生物化学、医疗卫生及化工领域的分析仪器[1-2]。

氨基酸分析仪的基本原理为:试样经过前处理去蛋白之后,样液经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被分离出的氨基酸通过柱后衍生与茚三酮溶液反应显色,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3-4]。

检出限是评价分析方法的重要指标,一般分为仪器检出限、分析方法检出限。

仪器检出限是指分析仪器能区分噪声的最低检出浓度的能力,而方法检出限不但与仪器噪声有关,还与方法全部流程的各个环节相关。

目前,研究方法检出限的较多,但较少有针对仪器检出限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的方法。

为正确评估仪器检出限,本文将针对氨基酸分析仪进行仪器检出限不确定度的评定,为检出限不确定度评定提供解决方案。

分离度是氨基酸分析仪判断待测物质在色谱柱中分离情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氨基酸分析仪的分离度是指峰高分离度。

本文通过结合分离度和仪器检出限的不确定度分析,对氨基酸分析仪的性能水平作出准确评价。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仪器17种氨基酸混合标准溶液:浓度约为1mmol/L ,扩展不确定度为0.02~0.04mmol/L (k =2),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产;电子天平:Ⅰ级,感量为0.1mg ,METTLER TOLEDO 公司;L-8900型氨基酸分析仪:日立公司;游标卡尺:测量范围为0~150mm ,最小分度0.02mm ,检定的不确定度为0.04mm ,k =2,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容量瓶:100mL/250mL/1000mL ,A 级。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ofDetection Lmit and Resolution of Amino Acid AnalyzerTONG Junting(Liaoning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ixed standard substance of amino aci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uncertainty of detection limit and resolution of amino acid analyz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anded relative uncertainty of the detection limit is 9.6%.Through uncertainty analysis ,the fluctuation of baseline noise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instrument.Reducing baseline nois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instrument.The expanded relative uncertainty of degree of separation is 6.1%.Through uncertainty analysis ,the uncertainty of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analytes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degree of separation.Appropriately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nalytes within the linear range of the instru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separation of the instrument.Key words :amino acid analyzer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detection limit ;degree of separation氨基酸分析仪检出限以及分离度不确定的评定佟俊婷(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4)【摘要】本文使用氨基酸混合标准物质,对氨基酸分析仪检出限以及分离度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区别【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

区别【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

区别【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检出限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及测试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是指某一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内,可以定性地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 在检出限附近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

检出限可分为测量方法检出限和仪器检出限。

仪器检出限:指分析仪器能够检测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或最低浓度。

仪器检出限一般用于不同仪器的性能比较。

一般通过多次空白试验,求得其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将三倍空白标准差(即3δ)作为检测限的估计值。

也可用已知浓度的样品与空白试验对照,记录测得的被测样品信号强度S与噪音(或背景信号)强度N,以能达到S/N=2或S/N=3时的样品最低浓度为LOD(Limit of Detection)。

如用非仪器分析方法时,通过已知浓度的样品分析来确定可检出的最低水平作为检出限。

表示方法常为:1.最低检出浓度:满足最低检出限要求时,进样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常见单位:mg/mL,ng/mL,mol/L等。

2,最低检出量:最低检出量=最低检出浓度×进样量,常见单位:ng,pg,fg等。

方法检出限:方法检出限不仅与仪器的噪音有关,还取决于样品测定的整个环节,如取样量,提取分离以及测定条件的优化等,实际工作中应注明具体实验条件。

例如:检测某化合物XY时,方法中规定取样100mg,经提取处理后定容为10ml分析,此时方法的检出限为1μg/g。

若改变方法使取样量增加至1g,则方法检出限为0.1μg/g。

若改变方法使取样量增加至1g且经提取处理后定容为1ml,则方法检出限为0.01μg/g。

样品检出限:即单个样品的检出限。

分析方法检出限采用的是一系列标准物质,基体各不相同,因此只能是一类型样品的平均检出限,并非严格适用于单个样品。

对于单个样品确定检出限,必须固定样品基体,即样品检出限的确定应使用样品本身,采取标准加入法作出和方法检出限类似的曲线,使用外推法进行计算。

检出限、检测限、报出限具体详解

检出限、检测限、报出限具体详解

检出限、检测限、报出限具体详解检出限是分析测试的重要指标,对于仪器性能的评价和方法的建立都是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

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检出限为具体量度指标,特别是在痕量分析中,痕量分析误差与样品含量相对于检出限的倍数相关联。

检出限的确定对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对检出限的忽视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增大。

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检测人员针对检出限概念、估算方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像分析仪器在测定过程中存在与噪音相区别的小信号检出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分析方法能可靠测定物质最低含量的界限问题,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及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经常混乱。

在检验检疫行业中,进出口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的领域也是多种多样,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为保障进出口产品质量把关服务的有效进行,合理的使用仪器分析,科学有效的评估仪器分析,都要求在仪器的检出限等各项指标上有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为理清在检出限概念和层次上的认识,本文将对检出限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的探讨。

一、检出限的概念1947年,德国人Hkaiser首次提出了有关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概念,并提出检出限和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一样,也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测试性能的重要指标。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于1975年正式推行使用检出限的概念及相应估算方法,于1998年又发表了《分析术语纲要》对检出限检出,检出限的定义为:某特定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公式表示为:欧盟《执行关于分析方法运行和结果解释的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657/EC)的最新检测限的概念CCα和CCβ检测限( >>α) 是指大于等于此浓度限,将以α误差概率得出阳性结论。

检测能力(CCβ) 是指样品中物质以β误差概率能被检测、鉴别和/或定量的最小含量。

对于未建立容许限的物质,检测能力是以1-β可信度能被检测出来的最低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校准曲线及分析空白第一节:检出限1.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 = 2N / 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 / Sg, 单位为mg/mlDv=2N / Sv, 单位为ml/mlDt=2N / St, 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 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 = 4.6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D.L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算出空白观测值的平均值X b和标准偏差S b。

在一定置信概率下,被检出的最小测量值X L以下式确定:X L= X b+ K’S b式中:X b——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平均值;S b ——空白多次测得信息的标准偏差;K’——根据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

与X L-X b (即K’ S b)相应的浓度或量即为检出限:D.L = X L- X b/ K = k’S b/ K式中:k ——方法的灵敏度(即校准曲线的斜率)。

为了评估X b和S b,实验次数必须至少20次。

1975年,IUPAC建议对光谱化学分析法取k’=3。

由于低浓度水平的测量误差可能不遵从正态分布,且空白的测定次数有限,因而与k’=3相应的置信水平大约为90%。

此外,尚有将K’取为4、4.6、5及6的建议。

3)美国EPASW-846中规定方法检出限:MDL=3.143δ(δ重复测定7次)4)在某些分光光度法中,以扣除空白值后的与0.01吸光度相对应的浓度值为检出限。

5)气相色谱分析的最小检测量系指检测器恰能产生与噪声相区别的响应信号时所需进入色谱柱的物质的最小量,一般认为恰能辨别的响应信号,最小应为噪声的两倍。

最小检测浓度系指最小检测量与进样量(体积)之比。

6)某些离子选择电极法规定:当校准曲线的直线部分外延的延长线与通过空白电位且平行于浓度轴的直线相交时,其交点所对应的浓度值及为该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检出限。

光度分析中,虽然吸光度最小测读值为0.001,灵敏度也以A=0.001所相应的被测物浓度表示,但实际上惯常以A=0.05相应的被测物浓度作为有充分置信度的测定限,即最小能够可靠测定的浓度。

这是因为,在吸光度A接近零的情况下,测定值与真实值之比即相对误差趋向无限大。

其次,由于比色皿的成对性不易做到完全匹配,尤其是使用已久的比色皿的成对性不易保证,因此吸光度很小的测量值在不同操作者、不同试验室之间常会不一致,除非操作者很有经验,十分注意比色皿成对性对测量的影响,并在每次测量时予以试验校正。

第二节测定限测定限为定量范围的两端,分为测定上限与测定下限。

1.测定下限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称为该方法的测定下限。

测定下限反映出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低浓度水平待测物质的极限可能性。

在没有(或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他受精密度要求的限制(精密度通常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要求越高,测定下限高于检出限越多。

美国EPASW-846中规定4MDL为定量下限(RQL),即4倍检出限浓度作为测定下限,其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约为10%。

日本JIS规定定量下限为10倍的MDL。

2.测定上限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称为该方法的测定上限。

对没有(或消除了)系统误差的特定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要求不同,测定上限也将不同。

测定限对于定量分析,进一步计算才能得到与分析物有关的值(例如,各个结果的平均值)。

因此,条件更加苛刻,所以测定限总是高于检出限。

3.检测限有三种常用的表示方式(1)仪器检测下限可检测仪器的最小讯号,通常用信噪比来表示,当信号与噪声之比大于等于3时,相当于信号强度的试样浓度,定义为仪器检测下限。

(2)方法检测下限即某方法可检测的最低浓度。

通常用低浓度曲线外推法可求的方法检测下限。

(3)样品检测下限即相对于空白可检测的样品最小含量。

样品检测下限定义为:其信号等于测量空白溶液的信号的标准偏差的3倍时的浓度。

检测下限是选择分析方法的重要因素。

样品检测下限不仅与方法检测下限有关,而且与空白样品中空白含量以及空白波动情况有关。

只有当空白含量为零时,样品检测下限等于方法检测下限。

然而,空白含量往往不等于零,空白大小受环境对样品的污染,试剂纯度、水质纯度、容器的质地及操作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由外推法可求得方法检测下限可能很低,但由于空白含量的存在,以及空白含量的波动,样品检测下限可能要比方法检测下限大得多。

从实用中考虑,样品检测下限较为有用和切合实际。

第三节最佳测定范围1.最佳测定范围(也称有效测定范围)。

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在此范围内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

最佳测定范围应小于方法的适应范围。

对测量结果的精密度(通常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要求越高,相应的最佳测定范围越小。

分析方法特性关系如图所示。

适用范围分析方法特性关系图2.方法的线性范围方法的线性范围是指信号与样品浓度呈线性的工作曲线直线部分。

通常把相当于10倍空白的标准偏差相应的浓度定为方法的线性范围的定量检测下限。

取工作曲线中高浓度时,弯曲处作为方法的线性范围的定量检测上限。

好的分析方法要有宽的线性范围。

有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只有一个数量级,有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可达5~6个数量级。

同一分析方法可用常量、微量、痕量的物质分析。

第四节校准曲线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前者用标准溶液系列直接测量,没有经过预处理过程,这对于样品往往造成较大误差;而后者所使用的标准溶液经过了与样品相同的消解、净化、测量等全过程。

凡应用校准曲线的分析方法,都是在样品测得信号值后,从校准曲线上查得其含量(或浓度)。

因此,绘制准确的校准曲线,直接影响到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与否。

此外,校准曲线也确定了方法的测定范围。

1.校准曲线的绘制用一系列被测物标准溶液,按照标准方法规定的步骤,将被测物转变为有色溶液。

制备好的标准系列和空白,在方法选定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已被测物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1)对标准系列,溶液以纯溶剂为参比进行测量后,应先作空白校正,然后绘制标准曲线;2)标准溶液一般可直接测定,但如试样的预处理较复杂致使污染或损失不可忽略时,应和试样同样处理后再测定。

3)校准曲线的斜率常随环境温度、试剂批号和贮存时间等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

因此,在测定试样的同时,绘制校准曲线最为理想,否则应在测定试样的同时,平行测定零浓度和中等浓度标准溶液各两份,取均值相减后与原校准曲线上的相应点核对,其相对差值根据方法精密度不得大于5%~10%,否则应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2. 校准曲线的检验1)线性检验: 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

对于以4~6个浓度单位所获得的测量信号值绘制的校准曲线,分光光度法一般要求其相关系数| r | ≥0.9990,否则应找出原因并加以纠正,重新绘制合格的校准曲线。

2)截距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准确度,在线性检验合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回归方程 y= a+bx ,然后将所得截距a与0作t检验,当取95%置信水平,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时,a可做0处理,方程简化为y= bx,移项得x=y/b。

在线性范围内,可代替查阅校准曲线,直接将样品测量信号值经空白校正后,计算出试样浓度。

当a与0有显著性差异时,表示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准确度不高,应找出原因予以校正后,重新绘制校准曲线并经线性检验合格。

在计算回归方程,经截距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回归方程如不经上述检验和处理,就直接投入使用,必将给测定结果引入差值相当于解决a的系统误差。

3) 斜率检验: 即检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方法灵敏度是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在完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仅由于操作中的随机误差导致的斜率变化不应超出一定的允许范围,此范围因分析方法的精度不同而异。

例如,一般而言,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要求其相对差值小于5%,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则要求其相对差值小于10%等等。

3. 校准曲线的控制被测物转变为有色溶液的反应称为显色反应或发色反应。

显色反应的介质PH条件、显色剂用量、显色反应的时间和温度、为消除共存物干扰而加入的掩蔽剂、甚至加试剂的顺序,都要按照方法步骤的要求执行。

有时,标准系列虽然不像实际试样那样组成复杂,但仍要求与试样进行同样的处理步骤,以便控制校准曲线上的数据点的空白、回收率等因素。

建立校准曲线时,测量吸光度的参比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方法用纯溶剂作参比,两个比色皿都放溶剂时,“样品比色皿”的吸光度测定值为比色皿成对性校正值,此后所有样品吸光度测定值都须扣除此值,进行校正。

然后,以纯溶剂为参比,测定空白及标准系列的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第二种方法直接用空白为参比。

当两个比色皿都放空白时,测定比色皿成对性校正值,然后测定标准系列的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两种方法得到的两条校准曲线互相平行,但第一种方法可测定空白的水平,后一种方法不能测定空白,理论上校准曲线通过原点。

若空白为零,两条校准曲线重合。

无论用什么作参比,实样测定时应该使用与建立校准曲线相同的比色皿和同样的参比。

比色皿的成对性校正对于使用已久的比色皿是必要的,尤其是测量吸光度很小的样品时,校正可保证测量值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