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合集下载

高考易错成语8篇

高考易错成语8篇

高考易错成语8篇高考易错成语11.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易错点)易误解为:空谷中的脚步声。

2.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错点)易误解为:多次试验或考试不成功。

3.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易错点)易误解为:因生活贫困,人死后下葬很可怜。

4.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

指变得很糟,贬义。

(易错点)易误解为:变化很大。

5.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易错点)易误解为:未来美好的事物。

6.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看问题片面;观察不细致。

7.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易错点)易误解为:七月的天气很炎热。

8.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易错点)易误解为:吞吞吐吐或期望。

9.气冲霄汉:形容魄力非常大,有大无畏的精神和气节。

(易错点)易误解为:怒气冲天。

10.翘足而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易错点)易误解为:翘起脚来等待。

11.轻于鸿毛:比喻死得不值得。

(易错点)易误解为:无关紧要。

12.求全责备:比喻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易错点)易误解为:责备。

一三.人浮于事: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踏实,轻浮。

14.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强调人多的坏处。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很多的情景。

壹五.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易错点)易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6.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易错点)易误解为:水落石出或穷形尽相。

一qi.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易错点)易误解为:上下联手或舞动双手。

18.十室九空:形容因灾荒战乱和横征暴敛使人民贫困破产或流亡的悲惨景象。

(易错点)易误解为:大多数室内空无一人。

19.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易错点)易误解为:首先,冲在最前面。

20.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

常用易错成语1000例

常用易错成语1000例

常用易错成语1000例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形象和深刻的意义。

使用成语能够丰富语言表达,但同时也容易被误用或理解错误。

本文汇总了1000个常见易错的成语,并对其正确用法进行解释,希望能帮助读者正确使用这些成语。

1. 守株待兔正确:守株待兔解释:原指农民守株待兔,静候野兔撞死,比喻坐等运气,不努力主动。

后泛指passively等待成功而不主动努力。

2. 力不从心正确:力不从心解释:指能力不足,不能如愿以偿。

3. 鞭长莫及正确:鞭长莫及解释:比只能具敷一小范围的地方,无法触及较远的地方。

4. 不懈努力正确:不懈努力解释:形容非常努力,坚持不懈。

5. 忍辱负重正确:忍辱负重解释:忍受辱骂,承受沉重的负担。

6. 狗血淋头正确:狗血淋头解释:形容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困境或不幸遭遇。

7. 不明觉厉正确:不明觉厉解释:形容看似威风而实际上并不了解真相。

8. 不可开交正确:不可开交解释:形容事情严重、棘手,无法解决。

9. 依然如故正确:依然如故解释:指事物没有改变。

10. 进退两难正确:进退两难解释:形容处境困难,无法作出抉择。

……(继续编写)以上是1000个常见易错的成语及其正确用法。

希望读者可以借此文档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避免在日常使用中产生错误。

当然,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还有很多变化和特殊情况,需要根据语境和具体情况理解和运用。

此外,我们也希望读者能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通过正确使用成语,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也能够体现自己的文化素养。

2019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2019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2019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是什幺,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高考语文易错成语有哪些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高考高频易错成语以及解释

高考高频易错成语以及解释

高考高频易错成语以及解释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高频易错成语。

这些成语由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或语义演变,往往容易导致考生出现误解或误用。

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对于提高考生的语文成绩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高考中常见的高频易错成语,供考生们复习和参考:
1. 空穴来风:指毫无根据的谣言或传闻。

考生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理解其背后的含义,避免将其误用于描述真实存在的信息或根据。

2. 三人成虎:原意指多人谣言惑众,但考生常将其误解为“团结合作”。

因此,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准确把握其本意和用法,避免出现语义偏差。

3. 首当其冲:原意指某事物中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损失,但考生常将其误解为“首先受益”等意思。

因此,需要准确把握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避免出现语义混淆。

4. 溢美之词:指过分赞美或夸大的言词。

考生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理解其背后的含义,避免将其误用于描述真实存在的优点或贡献。

5. 望其项背:原意指能够看到某人的背影,表示追赶或超越的意思。

但考生常将其误解为“望其颈项”,导致语义偏差。

因此,需要准确把握该成语的用法和含义,避免出现误用。

以上是一些高考高频易错成语的例子。

考生在复习中需要加强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掌握,以确保在考试中正确运用这些词汇,提高语文成绩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需要注重平时的阅读和积累,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素养。

高考高频易错成语以及解释

高考高频易错成语以及解释

高考高频易错成语以及解释
1. 井井有条:形容事物井然有序,井井有条的样子。

2.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或无益的事情。

3.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4. 杀鸡取卵:比喻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长远利益。

5. 守株待兔:比喻坐等机会而不主动努力。

6. 蚍蜉撼树:比喻力量或本领太小,想超越自己力量范围的事情。

7.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或炫耀自己。

8. 杯水车薪:比喻对大事采用不恰当或不适当的办法。

9. 杀一儆百:杀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

10. 月下老人:传说中主管人间事务的神仙。

11. 闭门造车:形容只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做事情,不考虑实际情况。

12. 独一无二:形容没有其他同类,独特无比。

13. 自相矛盾:指自己的话或行动中有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

14. 弄巧成拙:本意是指本来打算巧妙地达到某种目的却反而使事情变得更坏。

15. 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毫不退缩。

16. 白驹过隙:比喻时光过得很快。

17. 寅吃卯粮:比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18.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事物内在道理的人讲道理,不会引起对方的理解。

19. 脱颖而出:比喻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具有特殊才能或优异表现。

20. 明哲保身:比喻在危险或困境中能够保全自己,做到自我保护。

高考语文易错成语总结通用5篇

高考语文易错成语总结通用5篇

高考语文易错成语总结通用5篇高考语文易错成语总结 11.(黯)然失色:黯然,阴暗的样子。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 按(部)就班: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按)兵不动:指__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4. 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殄,__;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 别出(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

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 变本加(厉):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讲。

8. 病入膏(肓):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 不可(名)状:名,说出;状,形容、描述。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 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 不(毛)之地:“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 不(胫)而走:胫,小腿。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 不落(窠)臼: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14. (沧)海桑田:沧海,蓝色的海洋。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 重蹈(覆)辙: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 出奇(制)胜:制,取得。

“制胜”,取胜。

17.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川,河流。

18. 发(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

发愤:决心努力。

19. 飞扬(跋)扈: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

跋扈,蛮横20. 分道扬(镳):镳,马嚼子。

“扬镳”义为“策马”。

“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 纷至(沓)来: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

高考易错成语100个

高考易错成语100个

高考易错成语100个1.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不是很大方地花钱买东西。

2.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心是追兵(见于《晋书谢玄传》)。

形容惊慌疑惧。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4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

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6.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7.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8.灯红酒绿:形容五光十色的繁花景象或极其奢侈的生活。

9.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

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10.想入非非:指想进入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境界。

后来借指脱离实际,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

11.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

12.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贬义)12.莘莘学子:莘莘,众多。

13.不孚众望:不能使人信服。

14.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15.休戚相关:休,喜悦。

戚,忧愁。

形容关系紧密与利害相关。

16.美轮美奂: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

17.始作俑者: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18.以儆效尤:以处理一个案例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儆,警戒,告诫。

尤,过错。

19.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笔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

20.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

21.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

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也指坏人准备上台。

——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

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得不佩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智慧。

——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4栋,"五一"前后又有一百二十六名青年教师将乔迁新居,个个都弹冠相庆。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11、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2、防微杜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

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3、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4、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

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

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5、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

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6、分庭抗礼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

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7、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8、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9、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10、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

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11、风起云涌大风刮起,乌云涌现。

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12、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13、奉为圭臬奉:信奉;圭:测日影器;臬: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14、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

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5、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

形容时间极短。

16、付之一炬付:给;之:它;炬:火把。

一把火给烧了。

17、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

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18、耳鬓厮磨鬓:鬓发;厮:互相;磨:擦。

耳与鬓发互相摩擦。

形容相处亲密19、恶衣恶食恶:粗劣的。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20、尔虞我诈尔:你;虞、诈:欺骗。

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21、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盘点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盘点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盘点高考易错成语集锦1、容易误释的成语(下面解释均正确)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火:火星。

日长一线:指冬至后白昼渐长。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不动心。

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经:通常的道理。

长治久安:指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治:太平。

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

党:偏袒。

高屋建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建:倒水,泼水。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

爽:过失,失误。

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

销:熔化。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假:借。

劳燕分飞:比喻人离别。

劳:伯劳鸟。

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

钟:凝聚,集中。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韬:隐藏。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

微:精微。

文过饰非:用假话掩饰自己的过失、错误。

文:掩饰。

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

咻:教。

旷日持久:荒废时日,拖延很久。

旷:荒废。

人浮于事:人员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

浮:超过。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防止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突:烟囱。

感同身受:指感谢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

不能理解为“共鸣”。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上下。

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噤假设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

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置假设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炊沙作饭:并非形容生活困难,而是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500个高考常考易错成语大全及成语解释

500个高考常考易错成语大全及成语解释

高考常考成语大全高考常考易错1.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

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

比喻人反复无常。

2.责无旁贷——贷:推卸。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

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

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

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4.众口铄金——铄:熔化。

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

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5.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

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6.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

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7.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

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8.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9.昭然若揭——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

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10.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11.正本清源——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

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

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12.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13.钟灵毓秀——钟:凝聚,集中;毓:养育。

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

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14.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15.置之度外——度:考虑。

放在考虑之外。

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16.众所周知——大家普遍知道的。

17.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

形容衣服破烂。

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18.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象。

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

指不予理睬。

19.罪不容诛——诛:把罪人杀死。

高考高频易错成语

高考高频易错成语

高考高频易错成语高考是中国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成语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高考中也是经常出现的题型。

然而,由于成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许多考生在高考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高频易错的成语题,在此我们列举了一些高考高频易错成语,供考生们参考。

1、亡羊补牢: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

亡羊补牢意味着在错误发生后进行补救。

在作文或阅读理解中,考生需要注意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2、画蛇添足: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意思是做了多余的事,使原本已经很好的事情变得不好。

考生需要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避免在解题过程中误用。

3、一鸣惊人:这是形容一次嘹亮的表现。

考生在写作或阅读理解中要注意适时运用这个成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赞美别人的突出表现。

4、前车之鉴:这是指前人的失败给我们带来的教训。

考生要善于运用这个成语,引用历史中的智慧和经验来丰富文章的内容。

5、一败涂地:这是形容遭受惨败,无法挽回的局面。

考生要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写作中。

6、纸上谈兵:这是指只停留在理论上的谈论而无实际行动。

考生需要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避免在文章中空洞无物的陈述。

7、金玉满堂:这是指家财万贯,财产丰富,形容非常富裕。

考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人的财富或者某个地方的富庶。

8、高山流水:这是指高山环绕着水流,形容某个地方的自然环境非常美丽。

考生可以在作文中运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然风光的美丽。

9、对牛弹琴: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意思是对不懂的人讲解自己擅长的东西。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个人无法理解自己的观点或技能。

10、豪言壮语:这是指一种豪迈、壮丽的言辞和语言风格,常用于形容慷慨激昂的演讲或文章。

考生应该学会使用这个成语,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在高考中掌握这些高频易错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除了记忆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还应该结合具体语境,灵活运用这些成语。

只有熟悉运用这些成语,才能在高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高中语文备考知识点:易用错成语

高考高中语文备考知识点:易用错成语

2019高考高中语文备考知识点:易用错成语高中语文备考知识点:易用错成语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常误用为贬指。

12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23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与景物无关。

24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

另有举案齐眉。

26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1. 目不识丁:指没有读过书或者读书很少,不懂基本知识。

2. 一毛不拔:形容非常吝啬,一点儿也不肯施舍给别人。

3. 不可思议:形容非常奇怪或者难以理解。

4. 自相矛盾:指言行或者观点上矛盾,互相抵触。

5. 哭笑不得:形容心情复杂,既想哭又想笑。

6. 跳梁小丑:比喻那些贪图一时之快,丧失了自己价值追求的人。

7. 守株待兔:指只会依赖以往的经验和方法,不思进取,不主动去努力创造机会。

8. 狐假虎威:指凭借别人的势力或者声势来吓唬人。

9. 百折不挠:形容意志坚定,经过挫折也不屈服。

10. 将心比心:指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高中语文高考易错成语汇总(共60个,80%的人都用错)

高中语文高考易错成语汇总(共60个,80%的人都用错)

高考易错成语0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0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0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0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0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0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07—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0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0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2019高考语文易错成语560例(61~90)

2019高考语文易错成语560例(61~90)

2019高考语文易错成语560例(61~90)61.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62. 功亏一篑(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

亏,缺少;篑,土筐。

63.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

“故”也作“固”。

64.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65. 管窥蠡(lí)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蠡,贝壳做的瓢。

66.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也说神工鬼斧。

67.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68. 海市蜃楼: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虚幻的事物。

69.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却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语出《庄子》。

70. 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71. 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72.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73. 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74.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

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75. 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76. 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

萧墙,照壁,比喻内部。

77. 济济(jǐ)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含有在一起。

济济,众多。

78. 集腋成裘:积少能够成多。

79. 计日程功:能够数着日子计算进度。

形容在较短期间就能够成功。

程,计算。

80. 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81. (82)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微,小,指刚显露出的苗头;著,明显。

82. 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83.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84. 胶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常会出一些成语题。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考常
考易错的成语及解释,供大家参考!
1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
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