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资料
人教(统编版)《洋务运动》课文课件
![人教(统编版)《洋务运动》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edc78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5.png)
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左宗棠收复Leabharlann 疆19世纪70年代初,阿古柏占领新疆大部 分地区,俄国侵占伊犁。1875年左宗棠采 取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 新式清军收复除伊犁外的大部分领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建立新式海军
组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指挥
福州船政局
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多万匹。
洋务运动的结局----破产、失败
江南制造总局生 产的后膛钢炮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快利枪
开办民用工业
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 一批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2)针对郑和下西洋出现的评价分析培养提升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的全面性 。
维护清王朝统治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代表人物:
第4课 洋务运动民办工业
![第4课 洋务运动民办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59588bc949649b6648d747f3.png)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派: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 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 统治的开明官员。`
恭亲王奕 (中央)
曾国藩 (地方)
李鸿章 (地方)
左宗棠 (地方)
张之洞 (地方)
道光帝第六子。 1861年,奕与慈禧勾结, 发动政变。之后,奕 为议 政王,总揽清政府内政外交。
特点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备注
中国近代第一 家轮船公司
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 1878 李鸿章
汉阳铁厂
1890 张之洞
中国近代第一 个近代化钢铁 工业
返回
返回
兴办民用工业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小资料1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学堂
创办时间 1862 1863 1866 1880 1885 1876 1880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类别 外语 外语 军事 军事 军事 科技 科技
军 用 工 业
旗袍美女/qipaomeinu/旗袍大全
anj663ezo
国家使用
国家使用、获取利润
政府调拨
封建管理 封建性近代企业
多种渠道 近代色彩
带有资本主义性 质的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的其他内容:
1、创办新式海军;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
1902 年并入京 师大学堂 (后者于 1912 年更名为 北京大学)
北洋水师提督衙门 (山东威海市刘公岛)
第四课-洋务运动
![第四课-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3d129e3f705cc1755270919.png)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奕
訢
曾 国 藩
李 鸿 章
左 宗 棠
张之洞
名称
创办人
创办 时间
1861年
地点 安庆
经营 范围 仿制洋 枪洋炮
枪炮、 弹药、 轮船
地位 第一家 近代军 事企业 近代最 大的军 事企业
近代最大 的船舶修 造厂 规模仅次 于江南制 造总局
安庆军 曾国藩 械所 江南制 造总局
李鸿章
1865年
第4课:洋务运动
奕 訢
曾 国 藩
章李 鸿
棠左 宗
张之洞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一词由「夷务」而來。中国古代以「夷」 专指华夏以外民族,把与外国人打交道称为「夷务」。 「夷」字经逐漸演变而成为贬称,含有歧视之意。第二 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的《天津条约》規定公文不用 「夷」字,从此「夷务」为「洋务」所取代,泛指与西 方国家进行的一切事务,如外交、商贸、传教、办新式 学堂、引先进技术等。 「洋务运动」又称「自強运动」,专指19世紀60年代 初期到90年代中叶,清朝一部分洋务派官僚提倡的全国 性运动,以学习西方科技,引进現代「大机器」为「自 強」的主要內容。
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 “誉之为圣相,谳 建树功业、转移运 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 然而,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 民族罪人、擅权滥 之为元凶” 之谜 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违朝廷大禁 纳妾” 之谜 五十一岁时,咸丰帝大丧期间,秘娶小妾,“违制失德”,故 有人斥其为“伪君 子”。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曾国 藩“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 睡,身材仅中人,行步 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6课 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cdcf247f7ec4afe04a1df21.png)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 戊戌 辛亥 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 运动 变法 革命 运动 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洋务
洋务运动:清政府中的 开明官员为了镇压人 民,维护封建统治, 从19世纪60-----90年 代,掀起的一场“师 夷长技”的封建统治 者的自救运动。
“大清帝国需要一场洋务运动吗?”
安庆内军械所船厂
福州船政局
第一家近代军事企业
北方洋务中 心 国内最大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的兵工厂
第一家近代 军工企业
“扬武”号兵船上的士兵
“扬武”号兵船(模型)
“扬武”号兵船,洋务运动中由福 生产出较为 州船政所制造。1871年7月12日开工, 最大的船 先进的武器 1872年4月23日下水,造价25.4万两银。 舶修造厂 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 该舰是中国第一艘巡洋舰。
开平煤矿 李鸿章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 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 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 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从材料中分 析民用企业 的作用是?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内 容
筹建海军 培养人才
海军的建立
7(2011年烟台市).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 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 为先”的企业是
洋 务 运 动
内容
评价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9(2011年黄石市).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文档资料
![洋务运动-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4186eb20b4e767f5acfceff.png)
3、代表人物:( (12) )中 地央 方::
4、时间:
5、口号:( (12) )前 后期 期: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中央 地方
道光皇帝第六 子,此人特别崇 尚西洋事物,人 称“鬼子六”
4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2)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 2、主张(根本目的):
方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制
度。
31
有的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主要 的,有的人又认为洋务运动的消极作用是主要
的。我们应当怎样评价洋务运动呢?
32
总结:
洋务派的产生(背景、目的、主张、时间、代表)
洋 务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军事、民用、海军、人才)
运
动 洋务运动的结局----破产、失败
洋务运动的评价(消极、积极)
福州船政局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湖北织布局
36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好,海军也罢,都 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办了一辈子的事”指李鸿章进行的什么活动?
2、“练兵也好,海军也罢”指的是什么?
3、李鸿章为什么说自己的“练兵”“海军”都是 “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
33
1.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C)
A 维护封建经济 B 发展资本主义 C 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34
2.标志着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愿
望破产的是 B(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B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C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D 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
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cbc1f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1.png)
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和知识,增强国家的实力。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了加强国防,洋务派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军事企业,这些企业引进了西方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提高了中国的军事力量。
2. 兴办民用工业:除了军事工业,洋务派还创办了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民用企业,这些企业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
3. 建立新式海军:洋务派还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化海军,这些海军引进了西方的舰船和战术,提高了中国的海防能力。
4. 创办新式学堂:为了培养现代化人才,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引进了西方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5. 选派留学生: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知识,洋务派选派了一批幼童留学海外,这些留学生不仅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带回了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思想。
总的来说,洋务运动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和知识,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国家的实力和地位。
同时,洋务运动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为后来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265e99c4b14e852458fb5798.png)
内 容
一、洋务运动的概况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目的: 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 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4、内容: 前期口号?前期内容?
后期口号?后期内容?
5、结局 ——
破产: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
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
中央
奕
地方
曾国藩
福建船政所造 “开济” 舰
返回
4、兴办新式学堂和派幼童出洋
1)兴办新式学堂
1861年奕奏请设立外语学校,培 养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1862年8 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师同 文馆”。学员学习汉文外,主要学 习外文。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学校 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俄文馆、 德文馆和东文(日文)馆。
同文馆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爱新觉罗•奕䜣 (1833— 1898年),清道光帝第六子,咸 丰帝同父异母兄弟。恭亲王, 清末洋务派首领,绰号“鬼子 六”。身后谥“忠”(满清宗 亲谥“忠”者唯奕䜣与多尔衮 二人)。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 北京,被任为全权大臣,与英、 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受命主持总理各国事务 衙门。戊戌变法之初病死。
第二单元
第 5课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洋务:一切涉外事务
洋务派(地主阶级):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 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 统治的开明官员。
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解除内忧外患, 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你认为当时清政府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你认为哪一项内 容对中国的影响 最大? 培养人才
洋务运动资料
![洋务运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030707531b765ce05081428.png)
洋务运动开始标志:是1861年1月20日清廷批准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结束标志:1901年总理衙门取消。
背景:1.两害:太平天国革命、英法联军入侵。
2. “借师助剿”的成功。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政府为了拯救其垂危统治,以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企业,编练建设新式海军海防、陆军,并相应培养新型人才为中心,以达到富强目的的活动。
因此,不管清政府从事改革的洋务派自觉或不自觉、意识或不意识,他们的言行,在一定时期里是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的。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的近代化运动。
洋务运动,从其整体说,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和发展近代工商业及相应地发展新的文化教育运动。
但它的兴起,却是为了镇压太平大国为主的人民革命,而购置和引用西方先进武器为开端的。
“借师助剿”典型而集中反映了这两个特征。
为什么要洋人来“助剿”?是因为清王朝力量不足以将人民革命镇压下去;为什么要“借师”?因为“夷兵”武器先进,拥有熟练使用“坚船利炮”的军事人员。
清军乃至太平军购买和使用西洋新式武装,几乎与“借师助剿”是同步进行的,都是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前期。
但前期是买其器而未用其人,“借师”是既用其器又用其人,而中外混合的洋枪队中的华人,接受了新式武器的使用操练和对新技艺有一定的感性、理性知识,更是使用新式武器的清军兵员所比不上的。
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861年1月20日(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日)清廷批准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由于总理衙门是名符其实的人少事繁,这就规定它处理公务必须明快迅速,事到即办,统由章京亲自办稿,决不拖延推诿,从而革除了其他老衙门办理文稿经由堂吏、司员、堂官多道手续和公文“旅行”的弊端。
总理衙门每天处理公文均有数十乃至上百件,包括奏折、奏片和京师各衙门、各省将军督抚、南北洋大臣的往来咨文信函,与各国使臣的往来照会,节略、会议记录、各种条约章程,以及各地呈报的商情、税务、新闻纸与总税务司、同文馆的各种往来文件、堂谕,等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2ee236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a.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
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
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
的自救运动。
其领导阶级为地主阶级洋务派,内容包括自强(军事)、求富(经济)。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近代
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目标,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并筹划建设了三
支海军。
主要内容有:
1. 军事工业
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 民用工业
为了“求富”,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3. 思想、教育、文化方面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举办新式学堂、选送留学生、翻译西方
书籍并培养翻译人才。
通过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动摇了封建的正统思想,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
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同时,它也为中国近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然而,
洋务运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如官僚主义、腐败、管理不善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洋务运动的成效和发展。
洋务运动资料
![洋务运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497c794e53a580216fcfe9a.png)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
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中央代表奕訢,文祥地方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代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等性质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时间1861年-1895年指导思想师夷长技,中体西用领导阶级派别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历史背景编辑国内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痛定思痛,意欲图强。
在此之前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以增强国力,例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因为清政府用领土,主权以及一系列经贸特权暂时满足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国内的农民战争也进入低潮,因而呈现了暂时“稳定”的局面,即所谓“中外和好”的“和局”。
但是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楚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等人,并没有因为这种“和局”的出现而减少他们对清政府统治的危机感。
曾,李,左诸人都为剿灭的太平天国而建立殊勋,他们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亲眼看到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
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继承了魏源等“经事派”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极力将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他们“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二是在中外“和局”的条件下,徐图中兴。
国际背景从十三世纪开始,世界的大环境开始发生变化。
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农民和手工业者经过长期劳动,积累经验,改进了生产工具,农业得到发展。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fa54209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c.png)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代生产力与资产阶级,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一定的物资基础和阶级力量,为这些历史运动开辟和铺垫了道路。
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3、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
【学习重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课程讲解】1、课前知识预备「洋务」:一词由「夷务」而來。
中国古代以「夷」专指华夏以外民族,把与外国人打交道称为「夷务」。
「夷」字经逐漸演变而成为贬称,含有歧视之意。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的《天津条约》規定公文不用「夷」字,从此「夷务」为「洋务」所取代,泛指与西方国家进行的一切事务,如外交、商贸、传教、办新式学堂、引先进技术等。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1861年建立的“总理衙门”。
2、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2)外患:列强侵华,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清政府高层的态度:“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3、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奕?:清末洋务派首领。
爱新觉罗氏。
道光帝第六子。
1851年(咸丰元年)封恭亲王。
李鸿章:安徽人;道光进士;1861年组建“淮军”;创办北洋海军、天津机器制造局、轮船招商局;曾签订《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左宗棠:湖南人;1861年组建“楚军”;1866年任闽浙总督,创办“福州船政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收复新疆;1881年任两江总督。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备课资料新人教版3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备课资料新人教版3](https://img.taocdn.com/s3/m/9c7796f2240c844769eaee31.png)
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知识点1洋务运动的兴起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3.阶级派别:地主阶级。
4.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5.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6.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7.口号:“自强”“求富”。
知识点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创办近代军事企业(1)开始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起。
(2)口号:“自强”。
(3)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相关链接】近代军事工业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不但引进了西方的枪炮、轮船,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运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
这一类企业,经费由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缺乏发展的动力。
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因此,其生产不是价值规律制约下的商品生产。
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继续。
同时,技术上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制约。
2.洋务派兴办洋务(1)目的:洋务的需要。
(2)内容: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创办近代民用企业(1)开始时间:从19世纪70年代起。
(2)口号:“求富”。
(3)目的:辅助军事工业。
(4)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知识点3建立新式海陆军1.建立新式陆军(1)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起。
(2)方式: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3)影响: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筹建新式海军(1)开始:从l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洋务运动资料
![洋务运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3ba876725c52cc58bd6bed0.png)
洋务运动资料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设的制造近代武器的军事工业,也是洋务派创办的仿制西式武器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炸炮等。
1864年,清军攻陷南京后,该厂由安庆迁到南京,改名为金陵机械制造局。
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
经过不断扩充成为清政府最大的军事工业。
该厂技术和机械设备主要依靠外国,除制造枪炮弹药外,也制造机器和修造轮船。
到1894年生产各种车床、刨床245台,其他机器310具。
1868年造成第一艘轮船,至1885年先后制造大小轮船10余艘。
汉阳铁厂:1889年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在汉阳筹办炼铁厂,1890年在大别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共有六个大厂,四个小厂,炼铁炉两座。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因无力筹措经费,于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
辛亥革命前夕,汉阳铁厂工人约三千人,每年出钢七万吨。
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设备被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成立大渡口钢铁厂。
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轮船招商局: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轮船招商局,并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地建立了分局。
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它成立时买轮船3艘,于1874年与太古公司等公司一起与实力最强历史最悠久的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进行竞争,迫使它出现亏蚀现象,处境艰难,股票下跌,100两面额的旗昌股票到1876年仅值56两,到1877年收买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
1885年(光绪十一年)改为官督商办。
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辖。
1912年改为商办,更名商办招商局轮船公司,后又改称商办招商轮船有限公司。
1932年国民党政府收归国营,更名国营招商局,归属交通部。
抗日战争期间,总局先迁香港,后移重庆。
战后迁回上海。
1947年共有船460艘,33万余吨。
1948年成立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
洋务运动优秀PPT资料
![洋务运动优秀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36465947fd5360cbb1adbae.png)
5.洋务运动的结果及性质:
结果:
甲午战争惨败,北洋舰队的全军覆 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性质:
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三、洋务运动的作用
1.作用: 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1、洋务派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 当时的中国,除了向西方学习外,还有别的强国之路吗? 有促成辛亥革命、南北议和的唐绍仪; 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70— 90年代) 介绍西学、兴办新式学堂
二、近代工业的创办
1.创办军事工业(前期)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
评价
特点:
安庆庆)内这军械些所(企安 业1的8经61费由曾政国藩府拨给洋个,务军派事创企办业的第一
产品分配给军队,采用机器生
产,实行雇佣制 江南制造总局(上海) 1865
李鸿章
规模最大的军事工 业
福州船政局 (福建)
1866
左宗棠
规模最大、设备最 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2.创办民用工业(后期)
企业名称
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创办时间
1872 1878 1888 1890
地址
创办人
上海 唐山
李鸿章 李鸿章
先在广东后 张之洞 迁至武昌
湖北汉阳 张之洞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1f3d7f243169a4517723a374.png)
何为中学为体,西学未用(中体西用)? 中学,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学。西学, 主要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所谓中体西用,是指以中国传统为根 本和基础,并取西洋科学技术之优点作为 补充。 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坚持中国传统的 基础上(以坚持中国传统为根本的前提下) 适当适量地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富国 强兵,自强求富。
评价洋务运动P21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 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 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是中国具有实 践性的现代化的开端。 但是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 王朝,他们只是零星学习西方一些科学技术 (器物),而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制度), 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同时洋务企业在管 理经营上也有许多弊端。 总之,洋务运动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制 度,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大清王朝,也不可 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 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晚清中国落后的局面。
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第一个民企) 开平矿务局 1878 李鸿章 上海织布局 汉阳铁厂 1890 郑观应 1890 张之洞
中国近代第一 个近代化钢铁 工业
轮船招商局
1880年清政府修建的唐胥铁路通车典礼
洋务民用企业的特点
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练兵制器向 民用工业转移,目标求富。唯有“民富” 才可以有“国强”。 民用企业开办方式,少数官商合办、 大多数官督商办,所以相较于军事企业, 民用企业更具资本主义色彩,使外国经 济势力的扩张受到抵制,也刺激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受封建官僚 主义影响很深,体制僵化,管理也有弊 端。
1866 福州马尾 1867 天津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1869年建立的炮厂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
过程: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课件--资料
![洋务运动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0ec4eb002d276a201292e15.png)
了积极作用。 2019/10/20
面,打开了窗口。
34
2019/10/20
京师同文馆 天津武备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京师
天津中西学堂 天津
天津电报学堂
天津医学堂 湖北自强学堂
上海广方言馆 上海
南洋公学
福州 福州船政学堂
广州同文馆
35
2019/10/20
36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019/10/20
2019/10/20
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 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
养了技术力量。
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4开1
辟了道路。
2019/10/20
42
《洋务运动》歌
洋务运动新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央代表恭亲王,地方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左宗棠,兴工业,办工厂,
四川学政,翰林院侍讲学士 等职,1882年任山西巡抚。 他于1889年任湖广总督,在 湖北建成湖北织布局,汉阳
炼铁厂,汉阳兵工厂等,成
为与李鸿章齐名的洋务要人。
在维新运动中,张之洞加入
“强学会”,当获知慈禧太
后反对变法时,张之洞便退
出“强学会”。并下令禁查
上海《强学报》压制湖南维
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兴起后, 张之洞力主痛剿
建海军,开学堂,“自强”“求富”似 梦乡。
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 但引科技和经验,客观作用不能忘。
2019/10/20
43
选择题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 )
AA..洋务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早期的特点(胡滨)近代化,是在中国社会巳经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条样下,由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开始起步的。
洋务派是清朝封建统治集团中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官僚士绅,也可以称之为地更阶级开明派。
然他们的阶级属性仍是封建地主阶级,但由于从事洋务活动,兴办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他们已开始向资本主义方向挪动。
尽管他们主观上是企图借西方国家的器物技艺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并不怀有什么高尚的动机或善良的愿望,但客观上却担负起了使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任务,就这方面来说,他们不自觉地充当了历史的工具。
通过这些措施,古老的中国出现了第,批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培养了第一批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备了一支与传统的八旗、绿营、水师迥然不同的新式国防力量。
“近代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但它的核心是资本主义工业化。
洋务派通过“官办”、“官督商办”等形式兴办的近代工业,构成了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生体,是中国近代化早期阶段的经济基础。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乳英法侵略军虽已撤出北京,但外国侵略势力巳由我国东南沿海伸入华北地区和长枉流域,而国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与清王朝之间的阶级大搏斗尚处于胜负未分的紧张`阶段。
清朝统治老受到来自外国侵略势力和国内农民起义的双重威胁,力图加强自已的军事力盘,建立一支新式的海陆军部队,以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洽。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现在江浙尚在用兵(按:指镇压太平军),托名学制以剿贼,亦可不露痕迹,此诚不可失之机会也。
若子贼平之后始筹学制,则洋匠虽贪重值而肯来,洋官必疑忌而阻挠,此又势所必至者”。
中国的近代化一开始就是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瞒姗玻行的。
洋务派兴办资本主义近代工业,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重重阻力,首先是帝国主义排挤和倾轧,其次是国内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阻挠,从而使中国资本主义得不到健康的、长足的发展。
洋务派本身又具有较浓厚的封建性,他们用封建主义的方式经营管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使这些工业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程度的封建性。
洋务派没有而且也不可能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是他们的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廖慧贞洋务运动内容包括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一度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它虽然没能救中国,却为中国的进步、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链条上的第一环。
主要内容包括编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兴办近代工矿交通电讯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低御外国资本主义的军事、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新式学堂的创办及留学生的派遣,培养了一批新式科技、外交、军事人才,对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了先河;近代外交体制的构建开始了外交的近代化。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由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时,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与现代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转换。
鸦片战争以前,清朝自诩为“天朝上国”,视他国为蛮夷,对外关系为番属朝贡,因而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由礼部和理番院分管一部分属于外交性质的事物。
鸦片战争以后,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有两广总督兼任。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和外国公使进京繁杂的外交事物迫切需要清政府建立一个中央外交机构。
在外国列强的要求下,1861年初,咸丰帝批准了奕欣等洋务派人士的奏请,设立总理事务各个衙门,主管外交通商以及其他洋务事宜。
这是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
总理衙门的设置,虽是被动之举,却意味着清政府开始放弃闭锁国政策,冲破了理番外交的传统观念,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体现了早期中国近代的外交意识洋务运动是在中国面l临内忧外患之际,试图通过练兵制器、兴办军事工业以求“自强”。
因此,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和军事工业的发展。
洋务派创建新式海军的活动结束了中国只有旧式水师而没有近代海军的历史,这是中国近代国防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成就洋务派大量购买并进而制造新式枪炮,组建新式军队,实行洋式练操,以促进清军队的建设和国防的近代化。
这一军队改革使清王朝的军制进入了多元化时期。
同时清还筹建海防,建立新式海军。
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统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与国防的近代化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二十几个民用企业,其中较重要的有福州船政局、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炼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
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要受到地方官僚的控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带来了现代生产力和大工业生产方式。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在30多年的时间里它仍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对此后一个长时期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洋务派的求强求富活动,最重要的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指引了道路,创造了机会,起了摧生扶幼的作用。
一些企业后来直接转化为民族资本主义,官督商办、官商合办这种形式也保护了民族资本主义。
他们仿效外国,兴办了一些洋务新学堂,以培养各类专门人才.。
洋务学堂在客观上开启了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这期间,洋务派还通过派遣留学的途径培养人才,如著名的铁道工程专家詹天佑,便是洋务派派赴美国留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的一统天下,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人才和知识分子,并且在文化教育上起到了开通风气的作用。
尽管洋务派办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效忠清王朝的奴才,但在客观上却输入了西方自然科学,为中国造就了一支具有资产阶级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此外,在洋务派所办的现代工矿企业中,还锻炼出了一批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的工程人员,有的还成为最早向中国全面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杰出学者,如精通数学的华衡芳,精通化学物理的徐寿等人。
同时,在洋务派所办军事、民用企业的近4万名工人中,还锻炼出了一大批掌握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技术工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中早期的技术力量⋯‘瞄’。
总而言之,洋务运动瓦解了封建教育制度,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是与旧教育制度平行并存的,但它提出了新的人才标准,开辟了新的育才途径,并为新型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这实质也是向旧的教育制度发起了挑战,并极大地否定了它的存在价值,从而使中国的教育制度出现了新旧交替的过渡形态。
3.它揭开了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引迸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科学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洋务企业的开办,把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冻土顶开了裂缝,示范并带动了民间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民间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4.它加强了国防力量。
近代军事工业的发生和发展,对抵制外国侵略、保卫国防边疆起了一定的作用。
新式国防的建立,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来,都有重要的意义,这是符合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的。
5.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从70年代可是大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这对于与外国商品争夺市场、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促进早期民族资本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总之,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从西方引进了新的生产力,使中国跨出了近代化的艰难的第一步,为开始创建新社会准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洋务派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关系,从而揭开了中国资本主义历史的序幕;洋务运动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学说,成为中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先声,推动了社会思想意识的近代化;洋务运动使中国的陆海军开始有新的近代化的武器和装备,初步奠定了近代国防的基础,收回了某些权利,一定程度上推迟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洋务运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近代生产力与新兴资产阶级,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为以后中国近代化道路作出铺垫,使近代化成为近代展的主流。
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是中国近代化历史链条上不可忽视的第一环浅论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聂亚莉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成为现代社会。
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即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厂。
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发展资本主义。
三是政治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变化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的40余年间,洋务派创办的各类学堂共计35所。
这些学校以学西学为主,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教育,新式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学习外语、自然科学知识及专业理论和技能,成为具有近代化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据一些资料估算,到甲午战争前后,各洋务学堂毕业的学生约计已有一千数。
洋务派派遣留学生是从容闳开始的,从l872年至1886年,洋务派共派出了7批留学生,共200余人。
他们在国外刻苦学习,回过后,多数成为各行业的骨干,对推进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
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打开了中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之窗,它所设立的近代教育体系开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促进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如著名的铁道工程专家詹天佑,便是洋务派派赴美围留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原学航海驾驶技术,曾任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后来成为著名思想家兼翻译家的严复也曾被派赴英国留过学。
此外,在洋务派所办的现代工矿企业中,还锻炼出了一批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的工程人员,有的还成为最早向中国全面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杰出学者,如精通数学的华衡芳,精通化学物理的徐寿、徐建寅父子等人。
上述在洋务运动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为稍后现代民族资本的发生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张毅第六,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向近代化转变。
1861年1月20日,清政府正式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外交机构一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它的成立意味着清政府开始放弃闭关自守政策,这是顺应世界形势的变化、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的明智之举。
这项改革是中国近代外交领域划时代的变革,对于开展近代化事业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建立外交机构的同时,清政府派遣了第一批驻外使节,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使中国近代外交出现了新的局面。
浅析洋务运动看早期中国近代化口韩宇(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4)近代中国的早期现代化,首先开始于国防近代化。
国防近代化的特殊要求,导致近代军事工业的率先创办马克思、恩格斯在烘产党宣言》中早就精辟地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叩关入侵,“迫使一切民族一如果它们小想火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牛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