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制度111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范文(3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ce947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02.png)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范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结合本院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重点科室有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内科、内科、儿科、妇产科、皮肤科、普外科、检验科、放射科。
二、各科室发现法定传染病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报告医生实行首诊负责报告制。
医生要做好病人的交接班工作不得有漏报现象。
三、报告范围甲、乙、丙类和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
甲类鼠疫、霍乱(____种)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它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____种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____种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恙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不明原因性肺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需要网络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有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
四、传染病的诊断与登记严格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诊断并进行详细的门诊日志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出入院登记本等登记。
五、报告时限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等应在____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对其它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在____小时内网络直报。
学校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范文(3篇)
![学校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82f8a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5.png)
学校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范文为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规定,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如下:1、我校由陈建鸿同志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
2、传染病疫情报告员要极积参加上级卫生部门的培训,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传染病报告员未经上级领导许可,不得随意更换。
3、传染病报告员有权对学校内的班级和个人进行传染病预防、治疗实施监督,定期检查,有权对违犯《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提出处罚建议。
4、传染病报告员应有传染病登记本,做好登记,项目齐全,材料完整。
5、学校要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要认真记录并及时上报。
6、传染病报告员必须按照法定时间进行传染病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或慌报疫情。
雨城区实验小学学校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范文(2)第一部分:引言本文旨在为学校制定一份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范本,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传染病情况,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环境的安全。
该制度将覆盖传染病的定义、报告内容、报告流程以及信息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定义为了明确传染病的范围和类别,我们将传染病定义为任何能够通过传播途径在学校内传染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常见传染性疾病。
第三部分:报告内容学生在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向学校报告:1.确诊患有传染病;2.初步诊断或怀疑患有传染病;3.已接触到传染病病例;4.疑似传染源;5.有早晨发热超过37.3摄氏度等不适症状。
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其家长,必须根据学校的要求提供真实完整的报告,并且严禁隐瞒或误报任何传染病情况。
第四部分:报告流程1. 学生或家长发现传染病症状后,必须立即向班主任或学校卫生部门报告。
2. 学校将建立一份传染病登记表格,学生或家长需在表格中填写个人信息、疾病症状、就医情况等相关信息。
3. 学校卫生部门会根据收到的报告及时与相关部门或医院进行沟通,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4. 学校将会及时向班级或年级全体学生发布疫情通报,并提醒大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3篇)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7d9af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1.png)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上报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健全国家传染病上报体系,完善传染病上报流程,提高传染病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统一调度和管理。
第四条传染病上报工作要坚持依法依规、科学精确、及时快捷、统一调度和协同联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全国传染病上报工作的组织实施,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本地区传染病上报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传染病上报工作要与其他相关工作相衔接,包括疫苗接种工作、医疗机构监测工作、卫生应急响应工作等。
第二章传染病上报流程第七条医疗机构是传染病上报的第一责任单位。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建立传染病上报制度,配备并培养相关人员,保障传染病上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医疗机构在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时,应当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保护好患者和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按照预定的流程,及时上报疑似传染病病例。
上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病例基本信息、相关疫情情况、采样情况等。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上报疑似传染病病例后,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病情,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传染病上报的第二责任单位。
第十三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在接到医疗机构上报疑似传染病病例的信息后,立即行动,组织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开展调查和采样工作。
第十四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及时上报采样情况和疫情情况,确保信息传递畅通。
第十五条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传染病上报的第三责任单位。
第十六条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传染病上报工作的督导检查,对上报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第十七条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应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情况和工作进展,确保上级部门了解相关情况。
第十八条全国卫生健康委员会是传染病上报的最高责任单位。
第十九条全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应建立传染病上报的信息平台,保障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2024年学校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样本(五篇)
![2024年学校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样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fd3e6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b.png)
2024年学校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样本为确保对传染病的及时有效控制和预防,以保护全校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依据《____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制度:一、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1. 确定白雪光为学校指定的疫情报告人,其在校长的指导下,专门负责本校传染病及疑似疫情的上报工作。
2. 所有在校教职工和学生均有义务报告疫情,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应立即报告给学校的专职或兼职疫情报告人员。
____张健将负责指导并执行全校学生的晨检,每日对学生的出勤和健康状况进行巡查并记录。
二、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 若同一班级在一天内出现____例或连续____天内累计____例以上学生出现相似的发热等症状,学校需在____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 同一班级在____天内有____例或连续____天内有____例以上学生患病,且表现出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有共同的用餐、饮水史,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在____小时内上报。
3. 若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学校疫情报告人应立即报告;若个别学生出现原因不明的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需在____小时内报告。
4. 遇到学校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在____小时内报告。
三、报告方式:应立即通过最便捷的通讯方式向相关领导和疾控中心报告,同时提交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进行疫点处理。
2024年学校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样本(二)为确保对传染病的及时有效控制和预防,以保护全校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依据《____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制度:一、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1. 确定白雪光为学校指定的疫情报告人,其在校长的指导下,专门负责本校传染病及疑似疫情的上报工作。
2. 所有在校教职工和学生均有义务报告疫情,一旦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情况,需立即向学校的专职或兼职疫情报告人员报告。
传染病报告管理规章制度
![传染病报告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73650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9.png)
传染病报告管理规章制度为了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控制,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规章。
二、报告范围1. 本规章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管理工作。
2. 传染病包括法定传染病和其他有传染性的疾病。
三、报告单位1. 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院、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病例。
2. 学校:各级各类学校应及时报告学生、教职员工感染传染病的情况。
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及时报告社区居民感染传染病的情况。
4. 监狱、收容教育机关:监狱、收容教育机关应及时报告监护人员和被监护人员感染传染病的情况。
5. 其他单位:其他有可能爆发传染病疫情的单位应当及时报告。
四、报告内容1. 确诊传染病病例报告: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情况、治疗情况等。
2. 疑似传染病病例报告:包括病例基本信息、症状、流行病学史等。
3. 传染病疫情动态报告:包括传染病的疫情发展趋势、防控措施等。
五、报告程序1. 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的单位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调查,并判断病例是否为传染病。
3. 如确诊为传染病病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做好病例的隔离、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六、报告责任1.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制度,明确报告责任人,并定期进行培训。
2. 报告单位应当及时、真实、准确地报告传染病疫情,不得隐瞒、谎报或迟报。
3. 报告单位应当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七、处罚规定1. 对违反本规章的报告单位,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并公开通报。
2. 对串通隐瞒、谎报传染病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法律责任。
八、其他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2.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传染病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制度
![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3a6aa0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e.png)
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学校、托幼机构、公共场所、工矿企业、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等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三、传染病登记报告职责1. 医疗机构:负责传染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报告工作。
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分析预测、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等工作。
3. 采供血机构:负责血液及其制品的采集、供应和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报告工作。
4. 学校、托幼机构:负责学生、儿童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和预防控制工作。
5. 公共场所、工矿企业、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等:负责本单位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时报告疫情。
四、传染病登记报告内容1.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住址、联系电话等。
2. 传染病诊断信息:疾病名称、诊断时间、诊断依据等。
3. 传染病接触者信息:接触者姓名、关系、接触时间、接触地点等。
4. 疫情相关信息:疫情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数、疫情发展趋势等。
五、传染病登记报告流程1. 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医疗机构应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2. 医疗机构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上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上传至全国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
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疫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4.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通报相关单位。
5.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预防控制建议。
六、传染病登记报告时限1.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质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应立即报告。
2. 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患者,应在24小时内报告。
医院传染病报告制度
![医院传染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4454ad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64.png)
医院传染病报告制度医院传染病报告制度11、认真按实记载门诊日志,门诊日志为发现、检索传染病的基础资料。
15岁以下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记载家长姓名、学校年级及班级。
2、检验科、放射科发现传染病的阳性结果时,要询问并登记病人的详细住址和电话号码,同时电话报告防保科和临床首诊医师。
3、临床首诊医生在接到检验科或放射科的报告后,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告防保科。
4、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任何责任疫情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新的传染病报告卡,卡上标记的星号必填,同时报告防保科。
对于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短期内填写传染病订正卡,并上报防保科。
5、防保科根据传染病报告要求,立即进行网络直报或卡报市疾控中心,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总登记簿和肺结核转诊登记簿,保存传染病报告卡3年。
6、对于15岁以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疾病病人应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询问患儿家长姓名、住址、电话号码。
7、报告时限:甲类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在2小时内,乙类传染病在6小时内,丙类传染病在12小时内。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于2小时内向医院办公室、卫生局报告。
9、住院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报告防保科,同时转尘洁分院治疗(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除外)。
10、日常诊治过程中发现传染病暴发苗头,应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防保科核实后及时向市疾病中心报告。
医院传染病报告制度2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医务人员在诊疗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时,应遵循<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2、传染病报告病种(37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模版(三篇)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模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7f4b8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5.png)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模版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程序,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并在工作中做到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处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报告程序1. 发现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所在单位负责人,并将相关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2.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启动紧急响应机制。
3. 上级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并派出应急队伍进行应对。
三、相关措施1. 隔离措施- 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对他人造成传播风险。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设立隔离区域,限制人员进出,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消毒措施- 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和环境应进行彻底消毒,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并进行专业化的消毒操作。
3. 医疗救治- 对传染病患者应及时进行医疗救治,并配备相应的医疗设施和药品。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设立临时医疗点,为伤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
4. 信息发布- 及时、准确地发布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以便公众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 对虚假信息和谣言进行及时辟谣,避免引发社会恐慌和群体性事件。
四、责任追究1. 对报告滞后、隐瞒真相或虚报信息的工作人员,将进行责任追究,并依法予以处罚。
2. 对未按照规定程序落实相关措施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3. 对在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总结与建议1. 各单位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2. 经常组织演练和模拟应急情景,以检验本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定期评估本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本(7篇)
![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本(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f1f2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6.png)
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本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要求,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员设置1、____校长为—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实践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2、学校设置____为兼职疫情报告人。
3、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疫情报告人和校长报告情况。
二、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我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实践报告工作;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3、负责检查指导全校的学生晨检及消毒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在同一个班级,____天内有____例或者连续____天有多个学生(____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烧(____度以上)、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四、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学校领导、教办和街道疾病防控中心报告。
五、学校疫情监测与宣传1、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午检因病缺课追查与登记制度。
2、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我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3、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督、检查。
4、负责____开展对我校全体人员及家长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5、学校应严格执行病患学生复课证明制度,复课证明须由原诊断单位开出,并加盖诊断单位公章,由学校疫情报告人保存。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范本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d5226f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4.png)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控制和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市范围内传染病登记和报告工作。
第三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市范围内传染病登记和报告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第二章传染病登记第四条医疗机构、监狱、学校、托幼机构等单位及时将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病例信息报送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病患进行登记,并及时报送本机构的登记信息至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病例信息数据库,保存各类传染病病例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传染病防控专业人员,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本机构的传染病登记信息,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第三章传染病报告第九条医疗机构、监狱、学校、托幼机构等单位应当及时将发现的传染病病例报告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提供详细的病例信息。
第十条个人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将发现的传染病病例报告给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提供详细的病例信息。
第十一条家庭、社区或其他单位应当及时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病例,提供详细的病例信息。
第十二条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各单位报告传染病病例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第四章信息共享与交流第十三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共享平台,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享传染病登记和报告信息。
第十四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及时向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省内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控经验交流会议。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五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十六条对在传染病登记和报告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传染病疫情责任追究制度
![传染病疫情责任追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8942f7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d.png)
传染病疫情责任追究制度关键信息项:1、责任追究的主体和对象2、责任追究的情形3、责任追究的方式4、责任追究的程序5、申诉与复核机制1、责任追究的主体和对象11 责任追究的主体为有权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的相关部门或机构。
111 责任追究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参与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各级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个人。
2、责任追究的情形21 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导致疫情延误报告、漏报、谎报的。
211 未按照规定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导致疫情扩散蔓延的。
212 拒绝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防控措施建议,造成不良后果的。
213 故意隐瞒、谎报个人传染病病情,造成疫情传播的。
214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贪污、挪用、截留、侵占疫情防控物资和资金的。
215 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的。
216 医疗机构违反诊疗规范和操作流程,导致交叉感染和疫情传播的。
217 相关单位和个人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
218 未经批准擅自发布传染病疫情信息,造成不良影响的。
3、责任追究的方式31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职、撤职等。
311 行政处罚,如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
312 刑事处罚,对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13 经济处罚,追回违规所得,并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314 通报批评,对责任单位和个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4、责任追究的程序41 发现责任追究线索,由相关部门进行初步核实。
411 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对核实后的线索进行深入调查。
412 调查组收集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
413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责任追究的建议。
414 相关部门对责任追究建议进行审议和决定。
415 下达责任追究决定书,告知被追究对象相关权利和义务。
5、申诉与复核机制51 被追究对象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申诉。
传染病报告流程图
![传染病报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dd15cd5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8.png)
传染病报告流程图关键信息项:1、报告流程的起点和触发条件2、各级报告责任人及其职责3、报告的方式和渠道4、报告的时间要求5、信息的核实与确认流程6、数据的存储与管理规定7、保密措施8、违规处理与责任追究机制11 报告流程的起点和触发条件111 当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相关单位发现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时,视为报告流程的起点。
112 触发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出现特定的传染病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关联病例等。
12 各级报告责任人及其职责121 首诊医生负责对就诊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如怀疑为传染病,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122 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审核、汇总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
12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负责对报告信息进行核实、分析和处理。
13 报告的方式和渠道131 报告方式采用纸质报告卡和网络直报相结合的方式。
132 网络直报通过专用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传输。
133 纸质报告卡应填写清晰、完整,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传递和存档。
14 报告的时间要求141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于 2 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142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 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15 信息的核实与确认流程15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对报告信息进行核实。
152 通过与医疗机构沟通、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式,确认病例的诊断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性。
153 如发现信息有误或不完整,应及时要求报告单位进行补充和更正。
16 数据的存储与管理规定161 各级报告单位应妥善保存传染病报告相关数据,包括纸质报告卡和网络直报系统中的电子数据。
162 数据保存期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执行,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传染病报告制度模板
![传染病报告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3b04f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2.png)
传染病报告制度模板一、引言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的疾病。
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发展情况,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本报告制度旨在规范传染病的报告和信息管理流程,提高传染病的预警和防控能力。
二、报告流程1. 传染病的报告人可以是医疗机构的各级医务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单位或个人。
2. 在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时,报告人应立即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部门报告。
3. 报告内容应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传染病的症状特征、发病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信息。
4. 报告人可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卫生部门报告,并及时提供报告所需的相关证据或资料。
三、卫生部门的职责1. 卫生部门收到传染病报告后,应立即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病例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2. 卫生部门要及时核实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疫情进行评估和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
3. 卫生部门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协调和组织各方面的资源,加强传染病防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四、信息管理1. 卫生部门应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传染病报告及时准确。
2. 卫生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传染病报告平台,实现对传染病报告的全程监控和数据分析,加强疫情的信息化管理。
3. 卫生部门要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信息的保密制度,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五、防控措施1. 卫生部门要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和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免疫接种、加强消毒、隔离患者等。
2. 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的监督,确保防控措施的落实。
3. 卫生部门要及时发布传染病预警信息,向公众提供科学合理的防控指导意见,增强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监督与评估1. 卫生部门应定期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 卫生部门可以依据传染病报告情况,对疫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来制定防控策略。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604304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b.png)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加强我国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的责任主体1. 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科(室),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科(室),负责传染病疫情的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工作。
3. 基层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及时向医疗机构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本辖区内的传染病疫情。
4. 个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二、疫情报告的范围1. 法定传染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
2. 其他传染病: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传染病。
3. 疑似传染病: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疑似传染病。
三、疫情报告的程序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2. 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结果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 基层组织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当立即向医疗机构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 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立即向医疗机构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四、疫情报告的时限1. 医疗机构应当在与病人初次就诊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传染病管理报告制度
![传染病管理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b719c0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e.png)
传染病管理报告制度一、目的为加强我院传染病管理,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和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公共卫生科、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放射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传染病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工作。
2. 公共卫生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监测、报告、疫情分析及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
3. 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立传染病管理责任人,负责本科室传染病管理工作。
三、传染病报告范围1. 法定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乙、丙类传染病。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 其他传染病:经专家评估,认为具有较大传播风险的传染病。
四、传染病报告程序1. 发现传染病病例,责任报告人应立即向本科室传染病管理责任人报告,并在2小时内完成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
2. 传染病管理责任人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后,应在2小时内通过医院传染病监测系统上报公共卫生科。
3. 公共卫生科收到传染病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进行审核,并根据疫情情况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
4. 传染病疫情发生变化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更新报告信息。
五、传染病报告质量控制1. 公共卫生科定期对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评估,对报告不及时、不准确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
2. 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放射科等部门应加强对本科室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提高报告质量。
3. 医院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的认识和能力。
六、传染病报告责任追究1. 传染病报告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科室和个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范文(四篇)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856a5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c.png)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范文为了有效防控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的范文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掌握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所有传染病疫情的统计与报告工作。
第三条传染病登记报告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公众提供有关预防、控制、治疗等方面的信息和指导。
第四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卫生部及其各级卫生机构。
第二章传染病登记报告的范围和义务第五条医疗机构、医生、医药机构、法律机构、学校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发现的传染病病例进行登记报告。
第六条传染病登记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症状、疾病的流行情况、治疗情况以及相关控制和预防工作等。
第七条传染病登记报告的时间要求必须遵守国家的规定,及时报告,不能拖延。
第三章传染病登记报告的程序和责任第八条传染病登记报告的程序包括以下环节:发现病例、确诊病例、登记报告、统计分析、预防控制等。
第九条医疗机构是传染病登记报告的主要责任单位,医生应当及时登记报告病例,并配合卫生部门的调查和处置工作。
第十条卫生部门应当及时收集、统计、分析传染病登记报告的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公众。
第四章传染病登记报告的保密和法律责任第十一条传染病登记报告的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第十二条对于故意隐瞒传染病病例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对于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病例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
第十五条具体的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细则由卫生部制定并公布。
以上为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的范文,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有效提高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能力,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202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例文(六篇)
![202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例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cd74b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7.png)
202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例文为了及时、有效地遏制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之相关规定,特制定宫里镇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员配置1. 路杰主任被明确为全镇学校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首要责任人。
2. 宫里镇教育办公室特设庄宿彪为兼职疫情报告员,负责具体疫情报告的相关工作。
3. 学校内所有教职员工及学生,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责任及义务立即向疫情报告员报告相关情况。
二、疫情报告员职责界定1. 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疫情报告员具体负责我镇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
2. 定期对全镇各学校的出勤情况及学生健康状况进行巡查,确保疫情监测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3. 负责对全镇学生晨检及校园消毒工作的检查与指导,确保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要求1. 当同一班级在____天内出现3例或连续____天内有超过5名学生罹患相似症状的疾病(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存在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员应在____小时内将相关信息上报。
2. 一旦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疫情报告员应立即上报相关信息,不得延误。
3. 若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烧(____度以上)、呼吸急促、剧烈呕吐或腹泻等症状,疫情报告员应在____小时内上报。
4.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疫情报告员应在____小时内向教育办公室及相关疾病防控中心报告。
四、疫情报告方式当发生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形时,学校疫情报告员应采用最快捷的通讯方式,立即向学校领导、教育办公室及街道疾病防控中心报告。
五、学校疫情监测与宣传教育工作1.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晨检、午检及因病缺课追查与登记制度,确保疫情监测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2. 积极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我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与处理。
疾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及流程
![疾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431fe7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4.png)
疾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及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制度概述疾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保障社会稳定。
传染病报告制度111
![传染病报告制度111](https://img.taocdn.com/s3/m/c11dbff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3.png)
传染病报告制度111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指建立在疾病监测和防控体系之上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传染病报告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对于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传染病报告制度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一、建立全国性传染病监测网络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第一个要义是建立全国性的传染病监测网络,这是保证及早发现和预警传染病流行的关键。
建立传染病监测网络的途径有多种,例如:建立传染病信息统计系统、建立临床监测系统、建立实验室监测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准确地记录病例的发生情况,并及时传递给控制中心,对于判断疫情趋势和及早发现流行病的发生非常有帮助。
二、严格报告制度和报告标准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第二个要义是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和报告标准,确保所有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必须及时主动地进行传染病的报告。
为了保障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需要建立明确的报告标准和要求,如病例报告的内容、报告的形式、报告的时限等。
同时还要督促和监督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报告要求,并对不履行报告义务或过失报告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罚,以确保疫情统计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三、快速反应机制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第三个要义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应对传染病流行的紧急情况。
在出现传染病流行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需要相关部门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紧急指挥能力、调配资源的能力以及疫情分析、评估和预警的能力。
同时,在快速反应的过程中,还需要高效地组织应变人员、充分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强宣传教育以及进行人员隔离、医疗护理等工作。
四、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第四个要义是充分推动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协同应对传染病的流行。
在进行传染病防控和治疗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各级卫生部门之间及时共享信息和情况,便于共同协作。
同时,还要协同公安、交通、工商、海关等部门,进行对相关人员的隔离和管控,以遏制疫情的蔓延。
传染病报告制度电子版(九篇)
![传染病报告制度电子版(九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10cca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6.png)
传染病报告制度电子版严格执行《____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士有义务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授权他人瞒报、迟报、谎报。
一、临床医生务必按规定做好门诊日志的登记工作,填写专卡和传卡,要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住址写到行政自然村,不得有缺项、漏项。
二、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须在两小时内报告防疫科,乙类及丙类传染病须在六小时内报告。
三、发现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诊医生以最快的速度报告防疫科。
四、防疫科每月对辖区内的门诊和住院日志进行一次检查核对。
五、医院防保人员应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对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按要求时限网上直报。
六、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对疑似或确诊甲、乙、丙类传染病不按要求瞒报、缓报、谎报,一经查实将给予教育、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情节严重者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职责。
传染病报告制度电子版(二)传染病疫情上报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该传染病疫情上报制度。
1、校医院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校医院当班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王文)。
3、报告病种:甲类传染病2类: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____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
丙类传染病____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从地方到中央各级党政领导制定工作规划和施政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评价防治效果,开展检疫工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使疫情报告达到全、快、准,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责任疫情报告人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时间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疫情。
二.责任疫情报告人对诊治的传染病应及时、完整、准确的作好疫情登记和填写疫情报告卡。
三.传染病爆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责任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疫情。
四.接到报告的疾控中心,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上级疾控中心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至当地政府。
五.各医疗单位,每周必须自查疫情报告情况一次,发现漏报及时补报,并于每月25日向当地疾控中心填报疫情报表。
六.每年10月疾控中心对所管辖区内的医疗单位按比例进行一次疫情漏报调查,根据上级的安排,定期开展居民漏诊漏报调查。
七.任何人不得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情节严重者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邢台桥东赵荣军中医诊所
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上班时服装整洁,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和外出。
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地面每日用湿拖布擦洗,床、桌、椅每日擦洗抹布要专用。
诊断室、治疗室、处置室等应保持室内整洁,每周大扫除一次。
厕所必须保持清洁,便器应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三.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灭菌。
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
四.各种医疗用品使用后均要消毒。
清洁用具应专用并每日用红外线消毒,每日用化学药物熏蒸消毒,并做好记录。
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疗、换药、处置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
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六.已用过和未用过的物品有明显标记,并分开放置。
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不得使用过期物品。
七.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敷料、棉球等医疗废物,必须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决不能乱扔、乱放。
八.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应按常规隔离,病员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出或给他人使用。
九,接触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穿隔离衣,戴口罩,穿工作罩,穿工作鞋。
十.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病员用过的物品应作特殊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邢台桥东赵荣军中医诊所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由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的集中处置单位统一收集处置,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废品回收站或交由其他任何单位收集处理。
二、医疗一次性废物应分类放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须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由专人应用专用的转运工具按照确定的时间、路线转运到指定贮存地点。
转运工具和容器使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三、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在标签上注明。
四、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五、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针灸针、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等物品必须就地进行消毒毁形,放入锐器盒,交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回收
六、锐器不应与其他废弃物混放,用后必须稳妥安全地置入锐器容器中,放入锐器盒,交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回收
七、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科室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八、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九、加强监督,定期检查。
邢台桥东李汉群中医诊所
医师工作职责
1.坚持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
2.严格执行门诊工作制度,带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
3.要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细致询问病情、病史、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史等,并对病人做认真仔细的检查。
4、医师必须认真写门诊病历,做好门诊登记,向患者交待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5.医师应根据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据处方。
6、根据社区疾病发生、流行的特点,负责社区健康状况调查和社区健康诊断,做好社区居民的卫生宣传工作。
7、负责疫情登记、报告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
8、负责社区的健康咨询门诊工作。
9.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精益求精,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邢台桥东赵荣军中医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