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

合集下载

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制度研究

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制度研究
第 5期
21年 1 01 O月
阅 江 学 刊
Y ei g A a e cJ u a u j n c d mi o r l a n
No.5 Oc . 2 1 t 01

专 题 研 究 : 农 中 国 ・ 三
农 村 公 共 产 品 自愿 供 给 的制 度 研 究
常 敏, 詹建芬
市场 主 体 意 识 十 分 强 烈 , 于 强 烈 的 自我 意 识 , 源 逐 步形 成 了 “ 、 的 路 、 、 生 , 我 相 f , 村 镇 桥 卫 与
周 边 的 学 校 、 库 和 环 境 与 己相 关 , 家 一 起 , 水 大
有 钱 出 钱 有 力 出 力 ” 较 为 一 致 的 思 想 。 这 等 样 , 量 层 级 较 低 的农 村 公 共 品 由于 村 民 、 集 大 村 体 力 量 的 自我 介 入 、 乡企 业 和 个 体 老 板 的 捐 城 助或投 资 , 共 品的受 益范 围在 一定 的区域 巾 公
江农 村 , 十 年 来 市 场 因 素 的 浸 润 使 浙 江 民 众 几
村 专业 经 济 协 会 、 人 协 会 、 案 的基 层 社 会 组 老 备 织 、 委 会 等 ; 有 作 为 个 体 的供 给 者 , 村 也 如现 实 中 自我供 给 的农 民 、 自愿资 助村 庄 的个 体 老板 等 。 2 .具 有公 益 、 他 和利 己等 多 重 供 给 动 机 。 利
( 州 市委 党校 , 州 1 0 4 杭 杭 I 02 ) 3 摘要:农村 公 共产 品 自愿供 给在 供给 主体 、 给动 机 、 给规 则上 与政 府供 给 、 供 供 市场化提 供 、
制度 外供 给 均有 所 区别 。 自愿供 给 的 实现 , 多维 度 、 受 多层 面、 关联 互动 等 多方面 因素影 响 , 需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分析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分析

农 田水利设施 、农产品市场信息 、农村 医疗卫生体 系等成为当前 及 好 的 制度 改 进 程 序 ,旧制 度 仍 然具 备 存 在 的 可 能 。从 目前 我 国
农 村 公 共 产 品供 给 中 的 突 出 问题 。 2 农 村 公 共产 品供 给 结 构 不 合 理 的 农村 公 共 产 品 供 给 制度 的现 状 来 看 , 有公 共 产 品供 给 制 度 的 现 制 度成 本 已经 大 大 高 于 其 收益 , 村 公 共产 品供 给 制 度 的 变迁 和 农
当新制度 的制度收益大于制度成 ( 张军 、何寒熙 ,19 ) 6 。并且因为农村税费改革 .基层政府经历 在制度 变迁和制度创新的可能 , 9
20 ) 0 7 。于 是 农 村 公 共产 品供 给 不足 成 为 了 “ 三农 问题 ”的焦 点 。 变迁和 制度创新的可能性,如果没有一项好的新制度来代替 ,以
; 通 论 坛 赢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分析
一 张 军 青 海大 学
[ 要 ]改 善 我 国农村 公共 产品 供 给 状 况 ,在 公共 财政 加 大投 入 的 同时 ,必 须 高度 重视 、特 别 强调 促 进 农村 公共 产品 摘
供 给 机 制 的 创 新 。 本 文试 图运 用制度 经 济 学 关 于制 度 变迁 和 制度 创新 的 有 关理 论 , 以一 个 新 的视 角分 析 农 村 公共 产 品供 给 改进 的 可 行 性 问题 。
年 分 税 制 改 革后 .各 级政 府 出于 自身 利 益 的考 虑 .尽 可 能 上 收财
权 .下放事权 .导致 乡镇财权和事权不 匹配 .财政收入来源极其
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规模是消费者 的边际支付意愿之和等于 有限 ,而支 出范围越来越广 其结果必然导致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构想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构想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构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构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构想杨维芝,冯毅(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28)文摘编号:1005-913X( 20xx)12-0032-CA摘要: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但与此同时,也在许多地区存在着增产不增收,农民的实际收入增长下降的情况。

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性缺陷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强化和优化政府供给的主导地位,以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为辅助,引导农民形成新型合作组织并保障农村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经济选择。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创新;制度缺陷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xx)12-0032-02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错位下移长期以来,从我国农村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上看,全国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而地方的农村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由政府与农民共同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却完全由农民来承担,本应由上级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通过政府权威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提供,最终落到乡政府和农民头上。

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实行财政包干,除大型水电建设外,国家把地方建设的任务交给县、乡政府,不再通过拨款加以支持。

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县、乡政府,由于财政紧张,对农村公共品的投入锐减。

如基础教育、计划生育是全国性的公共产品,但这些事权目前主要由乡政府以及村承担。

这样做的必然后果是乡镇政府事权大于财权。

另外,全国的乡镇多数财政困难,无力承担和提供农民所需的公共产品。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在公共产品方面的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二)农村公共产品的总量供给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总体在不断增长,但不论是生产性的基础设施还是生活性的基本保障,供给都相当薄弱。

社会公正视野下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

社会公正视野下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
1 农村 体 育 公 共 产 品 的 界 定 . 公共产品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 的一个概念 区分他们的 标准主要 是产 品或 服务在消 费上是否 具有非 竞争性和 非排 他 性。农村体育公共产品较之于一般公共产 品,其特 殊之处 在 于供给区域主 要限定在农村, 其产 品类型主要是 体育设施 和服 务等。因此 ,农村体育 公共产 品应是指 以农村 为服 务区 域 的, 在消费和使用上具有一定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的体育
不足 、农村 经济 发展滞后、农 民经 济收入增 长缓 慢,农村 公 共产 品供给缺 乏资金来源、城乡收人差距进一步加大 , 农村 公共产 品建设 更加滞 后 ”的恶 性循 环现状 。因此 ,我 国传统 二元 社会制度 下农村 公共政策 的偏颇性和 不公正性 是导致 农村 体育 公共 产品总量 上供给严 重失衡 以及 城乡极大 差距
的首 要 因素 ,同 时 也 反 映 了特 定 的 历 史 背 景 下 ,我 国 社 会 发 展的初级性和城 乡之 间发展 的严 重不均衡 性。 22“ . 举国体制 ”下农村体育 公共产品的供给 体制 形式 的弱化 我国体育 “ 国体制 ”产生于 2 举 0世纪 5 O年代初 。在 半个多世纪中 , 这一体制对我 国竞技体育 的迅速发展起 到了 不 可替 代的作用, 是我 国制定和实施奥运 战略不可动摇 的基 石 。 国农 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虽然经历 了人 民公社时期、家 我 庭 联产承包 责任制 时期 以及现 在的农村税 费改革后 时期二 个阶段 的变迁 , 但本质 上都是一种 以政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 给 主 体 的 “ 中 心 ”供 给 体 制 。在 政 府 内部 ,各 级 政 府 之 间 单 的公共责任划分不清 , 农村 公共产 品供 给主体错 位。在 以政 府为供给主体 的单一供给体制下 , 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是由 各级政府联合供给的 。 按照 公共财政理 论, 国性的农村公 全 共产品应 由中央政府供给 , 地方政府 只负责地方性农村 公共 产 品的供给 , 各级政府之 间的事权划分很清楚 。 而直接提 然 供 农村 公共 产品的县乡财政 目前困难重重 , 农村 公共产 品的 供给便 失去 了必要的财政支撑 。由此 , 处于边缘状态的农村 体育 公共产 品更是首当其中成为 “ 弱化 ”的对象 。 23责任 主体角色 “ . 缺位 ”下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 挤 兑 农村体育公共产 品的基础性 、效益的外溢性特 征,决定 了政府必然是公共产 品的责任供给主体 。 从农村公共产品供 给的职责来看 , 国性 的公共产 品由中央 政府 负责提供 , 全 地 区性的公共产品应 由地方政府 负责提供 。但农村基层政府 、 权力部 门在各项达标考核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 以及 目前对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监督制度 、 激励制度 、 价制度 的还不 评 够 完善 ,体育公 共产品 资源 配必然成 了他们挤 兑首选 的对 象 。其次,农村 实行分税制 后,因制度变 更改变 了地方政府 的收入来源 , 没有相应 的财权作基础状态下下级政府在农村 公共产 品供 给方 面承 担过多的责任 , 已捉襟现肘 的基层政 本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其投入体制创新研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其投入体制创新研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其投入体制创新研究*张四梅 阳立高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存在的 以农补工 政策和潜在不合理的城乡两套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以及现有的农村公共产品融资渠道单一、供给决策机制不合理等因素造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同时,农村税费改革也影响了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乡镇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从而使原本短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因此,本文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入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入体制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 投入体制 创新研究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9-5675(2007)02-114-04长期实施的城乡分割的两套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存在的严重缺陷和弊端,导致了主要由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诸如总量不足、总体质量不高、供给结构不合理以及现代化水平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取消农业税后,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同时也相应减少了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

基层政府财力的削弱,势必减少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支出,降低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又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拉大了城乡差距,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因此,根据中国国情和后农业税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探讨如何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入体制,构建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入新体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公共产品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1 公共产品与公共产品的特征分析。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是相对于私人产品(pri va te goods)而言的。

亚当 斯密最早区分了公共产品和私人物品。

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研究

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研究

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研究o阳立高张四梅[摘要]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及随之而带来的后农业税时代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但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农业税进一步导致了乡(镇)一级政府财政的困难,使农村本来就极其紧缺的公共产品供给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因此,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相统一;打破城乡两套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支持力度;公共产品提供主体和融资渠道多元化;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合理化;构建合理的政府官员功绩评价体系,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

[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体制创新[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2X(2007))03)0067(04)[作者]阳立高,搏士研究生,湖南大学经济与公贸易学院经济学专业,湖南长沙410082陈四梅,讲师,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410082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从在安徽省试点开始,然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最后于2006年中央政府决定全部取消农业税,并实行补偿力度逐年加大的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把中国的发展逐步推向了一个后农业税时代。

这对于中国的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千载难逢的大喜事,被称之为是中国继20世纪50年代末土地改革、70年代末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农村革命。

可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给千百万农民带来福祉的同时,由于中国自建国以来就存在的城乡两套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特别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存在的严重缺陷和弊端,导致了主要是由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诸如总量不足、总体质量不高,供给结构不合理,层次优化程度及现代化水平低等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摘要: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建设新农村及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缺失,存在严重供给障碍。

为了解决农村公共物品资源严重匮乏、供给明显滞后于需求的问题,需要进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供给机制创新一、农村公共物品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物品是指在农村区域范围内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

按公共物品对农村社会、经济所起的作用来划分,农村公共物品应包括:①可持续发展类公共物品,如大江大河的治理、污染、治理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防护林建设,生态保护、民兵、计划生育、社会福利、基础教育等(注:计划生育和基础教育也可以归入农村经济发展类公共物品。

);②农村经济发展类公共物品,如道路、水利设施、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平台建设、行政服务、治安等;③农村社会基础设施类公共物品,如饮水、文化设施、广播电视、用电、通信、卫生防疫等,这类公共物品供给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当地农民生活水平。

按是否同时具备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划分,可将公共物品分为农村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第一种分类方法中,第①和第②类基本上属于纯公共物品,第③类属于准公共物品。

农村公共物品对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破除农村、城市间巨大的差距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财富积累。

加强农村公共物品共计可以为农民增收穿凿条件,可以在农村地区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可以把农民从自我供给状态中解脱出来,大大减少农民负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为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创造条件。

2、有利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经济增长。

农村非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滞后,社区环境及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地制约了农户的消费需求增长,影响了农村具名综合生活质量提高。

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农民消费障碍,降低农民消费成本,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制度创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制度创新

见效慢 、周期 长 、具有 战略意义 的公共 项 目;热衷 于新建
公 共项 目,不 注重公 共项 目的维修 和护 理 ,结 果换一茬 领
农业 的基 础建设 投 入 ,可是 我 国对 农业 的投 入始 终 偏 低 。 在 农业 的基础设 施 、农 村 的环境生 态保 护和 乡村治理 等方
面的提供 上存在 着资金 的短 缺和必 要的政策指 导 。农 村公 共 产 品的供给 主要 由县乡政 府财政 来承 担 ,但 是面对 地 方 财政 的 困境 ,无 法拿 出充分 的资金 投入 到农村公 共产 品 的 供 给 中。
长期 以来 由于 以农 补工 的财政 政策 和税 制改革 而形成
的 “ 财权 上收 ,事权 下放 ” 造 成 了农村 公共 产 品 的 总 量
供 给严 重不足 ,主要 表现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 第 一 ,农业 基础设 施严 重不 足 。农 业对 自然条 件的 依 赖性很 高 ,积 累性弱 ,本身 是一个 弱质 部 门 ,理应加 大 对
政 、计划 生育 等 行 政工 作 ”,几 乎 包 括 了 所 有 的公 共 事
权 。按 照公共 财政 的理论 ,公共 产 品应 当从强 制性 的税 收 内安排 ,而现 实情 况却是农 民除了缴纳 农业税 以外 ,还承
担 着税外 的 “ 提 五 统 ” 资金 。所 谓 “ 统 ” 即 乡镇 政 三 五
府 可 以就 办学 、优抚 、计划 生育 、民兵训 练和交 通这 五项 公共事业 所需 的资 金在全 乡 内统 筹 。这 些事关 教育 、国 防 等公共 产 品的成本 的负担 理应 由国家从 税 内支 付 ,却 额外 地压在 农 民 的肩 上 ,没 有 纳 入 正 规 的 制 度 之 内 。所 谓 “ 提” 是村 委会 向农 民提取 的三项 提 留 ,即公 积金 、公 三 益金 和管理 费 。公 积金 主要用 于修建农 田水利 设施 ,购置

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

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

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1. 引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指政府在农村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机制和规范,旨在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供给方面和体制机制两个角度来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

2. 供给方面的问题2.1. 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财政收入有限,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往往无法满足需求。

例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投入仍然不足,导致农村居民享受公共产品的水平较低。

2.2. 区域差异较大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区域差异明显。

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公共产品供给,而一些贫困地区则面临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这种不均衡的现象需要通过政府的资金调剂和政策引导来加以解决。

2.3. 供给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上,我国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过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了农村教育、文化、环保等非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导致农村居民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升相对滞后。

另一方面,供给过程中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3. 体制机制的问题3.1. 改革进展不平衡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进展不平衡,一些地区改革进展较快,而一些地区改革滞后。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在改革意识和实施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所致。

为促进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加强地方政府的能力建设,提高改革效率。

3.2. 机制创新不够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体制机制相对传统,创新不够。

不同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以提高供给效率和公共产品的质量。

农村公共安全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

农村公共安全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

Rur l bl f t p y S se f o ds a Pu i Sa e y Su pl y t m o o c G
zHANG W ANG a j n Yi Zh na
(u l eui n g m n D p r e t i g i oi o eeN n hn 00 ,hn) P b c c ry iS t Ma ae e t e a m n J n x P l e l g , a c ag3 1 C ia t ,a c C l 3 3
s c r t iu to ,i r rt ui a m o i u o i t n Chi n u l i g a n w o i ls o n r sdet o i e a e u iy s t a i n n o de o b l a h r d n o ss cey i na a d b id n e s c a i t u t y i o pr v d c s l o n to o i f u da i n. d K e o ds p b i o d ; p b i a e y; r r l s p l e h n s ; p lc n o e y w r : u lc g o s u lc s f t u a ; u p y m c a i m o i ig m d l
本 上 解 决 农 村 公 共 安全 产 品供 给 不足 的现 状 , 为我 国构 建 和 谐 社 会及 社会 主 义 新农 村建 设 提 供 坚 实 的基 础 。 【 键 词 】公 共产 品; 公 共 安全 ; 农 村 ; 供 给机 制 ; 警 务 模 式 关
【 中图分类号 I 3. 【 献标 识码 】A 1 文 D6 4 【 I 0 9 9.s. 7-362 1—40 4 【 D0 】1. 6/ s 1 229 . 00 . 文章 编 号l1729 1 111 030 3 j n6 i 0 0 2362 02— 1—6 6 0 0

城乡一体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

城乡一体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

预期价 格 , o 以农村公 共服务项 目数量及 其市 场预期 价
格估算 出人均经 费 , 即一名农村 居 民所 需公 共服务 经
农村 公共服 务 的项 目标 准 。城 乡基 本 公共 服务 均等 化 的实质就是 实现农村 居 民的最低 公平 , 国农 村有 我
1 .督促各级 官员树 立 均衡发 展 的公平 观 。所谓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 就是要把城乡经济社会发 展作为一个 整体来 考 虑 , 能 人 为地 提 出两 个 标准 、 不 实施 两种政 策 、 成两种待 遇 。政府 对农村 支持 的着 搞
范围和 内容上 向公 众 提供 公共 设 施 , 展 公共 事 业 , 发 发布公共 信息 ; 目的和导 向上 为社会 公众 生活 和参 从
大量 贫 困人 口存 在 , 以国家应该 承担全 面建 立农村 所 最低 生活保 障制 度 的主 要责 任 。在农 村最 低 生 活保 障对 象认定上 , 坚持保 障特 困农 民 的基 本生 活这一 要
力点 , 不应仅仅 体 现在 文件 中 , 而应 当是切 实 地加 大 农 村 的各项 投资在财政 支出 中的份额 。 2 .转变政府 职能 , 立公共 服 务型 政府 理 念 , 树 加
大政府公共 服务 力度 。 由于我 国各 级 政府 公 共服 务 职能转变滞后 , 需要 各 级政 府转 变 职 能 , 立 公共 服 树 务型政府理念 , 起农 村公 共产 品供 给的责任 。首 承担 先, 树立公共服 务 型政 府理 念 , 强化 政府 在 农 村公 共 产品供给 中的 主体责 任 J 。要 把 向社 会提 供公 共 产 品和服务作为各级 政府 的核 心职能 , 切实强 化政府 在 农村公 共产 品供 给中的主体 责任 , 即从 提供 公共产 品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
方 面 的投 入 从 过 去 每 亩 平 均 2元 钱 的投 入 到 现 在 的 无 项 目
( 一) 农 村 义 务教 育 面 临 的 问题
为 了解 决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经 费 匮 乏 问题 。国 务 院 发 布 了
《 关 于 深化 农 村 义 务教 育 经 费 保 障 机 制 改 革 的 通 知 》 , 随着 这
农 村 医疗 卫 生 和社 会 保 障 等 方 面 , 阐 述 了政 府 向 农 村牧 区提 供公 共 产 品 时 , 面 临哪 些 具 体 困难 , 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相 关 建议 。
【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 创新


巴彦 淖 尔 市现 阶段 农 村 公 共产 品供 给 现 状
项 改 革 政 策 的 实施 ,农 村 教 育 经 费 短 缺 的矛 盾 大 大 缓 解 , 但 问题 远 没 有 达 到解 决 的 程 度 根据 巴彦 淖 尔市 临河 区 新 华镇 的数据显示 , 教 育预算内支出经费基本上用 于养人 。 相 比 取 消 农业 税 以前 个人 支 出部 分 有 减 无 增 , 公 用 支 出总 量 上 大 幅 减少 , 而 乡 镇政 府 由于 受取 消农 业 税 的影 响 , 财 政 收入 减 少 ,
近 年 来 .尽 管 巴彦 淖 尔 市 农 村 牧 区通 辽 市奈 曼 旗 、 锡 盟 多伦 县 、 乌兰察布 市化德县 、 巴彦 淖
尔 市 临河 区 、 鄂 尔 多 斯 市 准 格 尔旗 、 阿拉善盟阿左旗) 实 行 新 农 牧 区合 作 医疗 试 点 , 其资金来源将 实行个人缴费 、 集 体 扶 持 和 政 府 资 助相 结 合 的 筹 资机 制 。 三 级 财政 按 1 0 : 5 : 5的 比例 预算落实。 巴 彦淖 尔 市 临 河 区作 为 内蒙 古 自治 区首 批 新 农 村

协同语境下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

协同语境下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
No. 8 总第 8 期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2012 年 11 月 Nov. 2012

一、 引言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农村地区农业、 农村和农 民生产与生活所需要的具有一定非排他性和消费 的非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 如义务教育、 道路、 科 技服务等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指通过明 确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 供给主体和供给方 式, 形成满足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制度安排 。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 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 需求总量不断增长, 另一方面, 农民对农村公共产 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 越迫切。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和比 较落后的农业大国, 经济社会的超常规发展或现 代化目标的尽快实现, 要求国家对农村社会进行 合理地抽取资源 有效的控制,
[4 ]
: ( 1 ) 开放系统: 系
能量与信息等的交换; ( 2 ) 统与外界环境有物质、 远离平衡态: 系统处于非平衡态; ( 3 ) 存在序参量: 序参量起着支配子系统行为的主导作用, 并对系 统演变的最终状态或结构起主导作用 ; ( 4 ) 竞争与 合作: 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协同行为产生出 从而形成整个系 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 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 ( 5 ) 控制参量: 除了系 统内部协同机制的作用外, 还需要外部环境提供 为系统自组织结构的形成与功 适当的控制参量, 能的发挥提供保障; ( 6 ) 反馈机制: 任何一个开放 实现自身目 系统要维持一定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标都离不开反馈, 它是系统实现有序的重要保障。

村民自治制度安排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探讨

村民自治制度安排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探讨
寸 南宁 妥 校 据 芸 事党 字
28 第 期 0 年 6 0
村 自 剐 虚 盘摊 与震 村
善 产 品供论 别度 钏 崭探 讨

[ 摘

要] 随着村 民自治制度改革的深入 , 以政府为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主 角的传统供给制度 已经不能适
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 只有创新现实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 才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维护农村社会的 稳 定。 文 立足 于我 国农 村公共 产 品供 给 的现状 , 当前 村 民 自治改革 中公共 产 品供给 制度 创 新提 出 了一些 本 对 初 步的政 策性 建议 。这对现 阶段 我 国农 村公 共产 品供 给机 制 的创 新是 一 个有 益 的尝试 。
不足 、 社会保 障水 平低、 社会 援助体系覆 盖面小 、 义务 教育和 村 的基础设施 、 农村教育等 。根据公 共产 品的这一特征区分 ,
公共卫 生等公共 服务相对滞后 日益显现 。农村公共产 品 的供 农村纯公共产 品的供 给应 当作为政府活 动的事权范畴 ,或公 给与农 民负担有很强 的相关性 ,有效提供农村公共产 品对减 共财政 的重要 内容 ;而准公共 产品 的提供 可以考虑 由政府与 轻农民负担 、 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的作用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市场分别或共同来承 担。其 次 , 公共产品的外溢性程度在现实 的普遍短缺 , 不利 于农业和农村经济 的稳定发展 , 也制 约了农 中存在很大差别 , 有些公共产品的收益范 围很广 , 国防是全 如 民收入的增加 。如何建立符合农村 经济发展需要 的公共产 品 民收益 , 而有些 公共 产品的收益范围却 比较狭窄 , 如小型水库 供给制度 , 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 中的突 出问题 。再者 , 现阶 只能让库区 内居 民收益。对于外溢 性很强 的农村 公共 产品需 从 段我国农 村政治的基 本状况看 :国家主导农 村社会的格局 没 由政府特别 是 中央政 府来提供 , 如农 村义务 教育 、 公共 卫生 、 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乡镇政权对农村社会的政治 、 经济 和文 社会保 障以及 全 国性农业技术推广 、农 业公共信 息和农村 环 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 农村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 民 自 境保 护等 ;而对 于外 溢性 不强或者属 于局域性 的农村公共 产 村 治正在改变农村政治 的性质和运作路径 ,农村 民主建 设有 了 品 ,当由地方政府甚 至市 场来提供 ,如 区域性 的农 田水利建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分析与创新思考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分析与创新思考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仓促上马、频频问世。

一般而言,存在供给过剩问题的公共产品多为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且其供给一般会对基层政府产生较强的激励。

因为这些产品都是由上级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决策者根据“考核指标”、“政绩”、“任期”来安排的,是一些容易出政绩的短平快项目。

显然,这些公共产品的出现难以产生正面效应,大多滋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加重了农民负担。

3、地区间供给不平衡。

地区间供给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城乡之间供给不平衡和农村地区之间供给不平衡。

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从建国以来的50多年间所实行的依靠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形成了城乡有别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

与此同时,各种公共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的大部分中西部农村以及少数东部山区,其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分析与创新思考■李婷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而且供给结构失衡。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的正常发展,成为阻碍“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而且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因此,面对农村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其供给体制进行了制度性分析,并对构建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进行了创新思考。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制度性分析;创新思考一、何谓“农村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是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妨碍他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

非排他性是指公共产品的消费难以排除不付费者或者这种排除因成本过高而被放弃。

同时拥有这两个特性的社会产品称为纯公共产品,如国防、法律等;而只具有特性之一的社会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如大桥、高速公路等。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也在进行改革和创新。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为满足农村居民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需要,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和设施,例如道路、桥梁、学校、医院、卫生宣传和文化活动等。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充分、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发展、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主要因素。

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力求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例如实施农村公共品牌工程、推进农村社会事务公开、建立农村公共服务标准等。

然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地域性和户数较少的问题、经费缺乏的问题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改革的实践和经验,提出创新的建议和方案,以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完善和提升。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通过对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探讨其不适应性、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提高其效率和质量等问题。

2.国内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的实践经验: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的实践和经验,探讨其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3.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方案和建议:在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创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提出解决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的方案和建议,以实现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文献调查法,深入了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和比较其差异和共性;案例研究法,通过调研和分析一些具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案例,总结其成功之处和值得借鉴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必须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构建公开、透明和民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的适度分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为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在农村范围内消费的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收益外溢性的产品和服务,它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农村的纯公共产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以及社会救济等;农村的准公共产品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技术服务和职业教育、农村电网建设、农村医疗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以制度外筹资为特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这种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既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又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抑制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业税取消后,原来的制度外筹资方式开始失效,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及其运行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

在此背景下,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问题进行探讨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历史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一个历史变迁过程。

合作化时期是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形成时期。

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和高级农业合作社3个发展时期。

在互助组阶段,主要通过“私有公用”或公共购买的途径,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要。

到了农业合作社阶段特别是高级社阶段,开始实行“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开始形成。

在农村集体和农民自身供给公共产品的同时,政府也履行了一定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职能。

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几乎全部由公社(包括下属的大队及生产队)承担,广大农民成了大部分农村公共产品的生产者和成本承担者,人民公社或生产大队代为农民统一表达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

农村公共产品主要依靠制度外筹资。

在农村公共产品的管理与监督方面,这一时期基本上是公社内部(包括下属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改革开放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本质上依然是农民“自给自足”。

农民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表达,但行政主导的决策机制依然是自上而下进行。

在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方面,“三提五统”成为这一时期的制度外资金来源,农民负担转为显性。

在供给主体制度方面,由于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财力有限,大部分农村公共产品只好依靠农民自我供给。

在供给决策制度方面,虽然农民对公共产品的主动性需求大为提高,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却不是根据农民真实的需求表达,而是根据农村基层政府官员的政治需要。

在农村公共产品筹资制度方面,由于乡镇财政筹资能力非常有限,通过制度外筹资成为必然。

在农村公共产品生产、管理和监督制度方面,这时期的管理和监督主体相对多元,同时也出现了乱收费、乡村负债加大、农民负担加重等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出现了局部调整,但全新的供给制度尚未形成。

[1]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制度外筹资的“口子”被堵上了,农民负担切实降了下来,但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使得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这一时期地方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能力明显不足,为此,中央政府逐步加大了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其他供给主体的作用更加凸显;中央与省级财政投入逐步加大,村内部部分公共产品采取“一事一议”向村民筹集;农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重视,但在农村公共产品决策方面,自上而下行政命令式决策机制仍占主导地位。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的问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在农村地区配置社会公共资源。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既存在总量不足问题,也存在结构失衡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城乡有别的倾斜型发展战略和政策,因而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各级政府重点把社会公共资源用于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由此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具体而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权责失衡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应根据事权与财权对应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责任。

我国《宪法》赋予了乡镇政府广泛的事权,但其财权却极为有限。

关于村组织的事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由于村民委员会不是一级政府组织,没有税收权利,其所需资金通过“费”的形式解决。

由于基层政府及村委会在与上级政府的博弈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而上级政府往往借口财力紧张、财政支出压力大而层层下放事权,转移财政压力,结果导致基层政府事权大于财权,承担着许多应该由上级政府承担的支出。

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主要由基层政府负责提供,但由于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迫使基层政府无形中将部分本应由政府负担的职能转嫁给农民,通过向农民收费来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这种制度外筹资虽然有效地弥补了地方财政收入的不足,但它剥夺了农民的国民待遇,加重了农民负担,并使农村公共产品应主要由政府提供转变为事实上的主要由农民自身提供。

长期以来,城市居民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产品,而农民还得为其享受的公共产品付费。

由于长期对农村公共领域投入的不足,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

[2]大多数农民几乎享受不到诸如供水、供气、公共下水道、路灯、公共汽车、公共卫生防疫、污水处理等公共产品的消费。

截至2005年,全国有50%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的农民没有合格、卫生的厕所,7000万农户住房需要改善,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未通公路,2%的行政村未通电,6%以上的县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场。

2.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结构失调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仍然没有突破以行政计划手段强制性供给的弊端。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是根据农民的需要来决定,而是完全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和供给路径,由上级政府或当地政府的决策者根据“考核指标”、“政绩”、“任期”的需要安排供给。

在这种决策机制下,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偏好代替了农民的需求偏好,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农民的需求,而是上级的行政命令。

对农村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提供多少公共产品,都是由上级政府决定。

由于信息的不充分和非对称性,政府难以准确掌握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真实信息,这就必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很好地反映乡、村社区内部农民的需求,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结构失调。

一些易出政绩的公共产品过量或超前供给,而许多见效慢、具有战略性的公共产品则供给严重不足。

具体而言,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结构失调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如大型水利灌溉设施、大型农用固定资产以及良种的培育、全国性的市场供求信息等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缺乏。

二是涉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

[3]相对而言,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处于落后状态。

由于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短缺,导致农民总体素质较低,吸纳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差,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逐年增多,农民身体素质下降,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迅速。

三是农民较少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过剩。

如一些农村地区大力兴建楼堂馆所、歌舞剧院等,导致这些公共设施的利用率极其低下。

四是部分公共产品的提供损害农民利益。

如由于政府决策失误,影响了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导致资源的严重损失与浪费。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问题的存在有其深刻的根源。

一是在于基层政府与农户目标函数的不一致。

基层政府的目标函数主要是追求公共机构及领导者的效用最大化,从而以行政命令决定农村公共品供给,而农户的目标函数主要是改善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

基层政府与农户目标函数的差异必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结构的失调。

二是在于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缺失。

实践中,由于村民委员会无权抵制基层政府强制下达的各种达标指标,使农户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意愿难以表达;另一方面,基层权力机关对基层政府的行为监督不力,使基层政府可以擅自动用公共资源,以体现领导者而不是农户的偏好。

3.农村公共资金管理混乱,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一是涉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部门多,资金投入分散,部门之间政策不配套,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

二是制度外资金账证不全,监督成本过高,导致农村公共资金缺乏有效监督。

三是农村公共资金使用透明度不高,资金被滥用、挪用甚至贪污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极大浪费。

四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中间环节多,公共资金被层层“拔毛”,公共产品被层层加价。

由于农村公共资金的收取和使用缺乏严格监控,容易出现资金使用上的无效,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更加短缺。

4.城乡非均衡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安排,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和在某些方面显失公平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数连年增加,但所占比重却一直在下降,对农村带有歧视性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不公平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性。

[4]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待遇存在巨大反差。

在城市居民享受着优越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发达的交通、良好的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的同时,农村居民却无法得到等质的公共产品供给。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远远不如城市的状况下,农民还得为享用这些公共产品付费。

二是农村各地区间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性。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出现农村公共产品在不同地区供给的不公平性。

经济发达、地方财政收入充裕的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相对充足,其他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则严重不足。

三是城乡公共产品负担成本的不公平。

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所需资金主要由农村基层和农民来分摊。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做法及经验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面临的种种问题,说明其有完善之必要。

在此方面,我们不仅要立足本国现实,而且要借鉴其他各国的做法及经验,从中提炼出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就美国而言,农村公共产品是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提供的。

美国政府通过对农业的立法管理、政策指导、对农业的保护及扶持政策来确保农业的稳定与发展。

美国政府还通过农田水利等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通过农业保险以及对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机构提供保费补贴等措施,以实现对农业的保护。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教育、科研和培训推广工作,各级政府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

欧盟国家农业的发展与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农业科研与教育具有必然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