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美文化中的“阴阳相衬与有无相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审美文化中的“阴阳相衬与有无相生”
发表时间:2019-08-29T15:16:28.79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作者:洪亚琴[导读] 依托《中国礼乐风景》,从中国礼乐文化的内涵着手反推出这种内涵背后的宗教意识,进而得出整个中国意识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通过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从服饰、饮食、建筑以及文学等方面来具体阐释在这个大主题之下的中国审美文化的最大特征——对称,而对称背后体现的正是“阴阳有无”这样一套取材于自然的朴素辨证法的智慧。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浙江省杭州市 310023)
摘要:依托《中国礼乐风景》,从中国礼乐文化的内涵着手反推出这种内涵背后的宗教意识,进而得出整个中国意识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通过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从服饰、饮食、建筑以及文学等方面来具体阐释在这个大主题之下的中国审美文化的最大特征——对称,而对称背后体现的正是“阴阳有无”这样一套取材于自然的朴素辨证法的智慧。
关键词:中国的礼乐风景;秩序与对称;有无相生;天人合一;集体主义
一、礼乐文化的内涵
中国的礼乐文化起始于《礼记·乐记》一文,其中“礼”的意思从广义上来讲指的是《周礼》其中涉及到的是周代时期的政治政策、教化政策以及一些民俗、风俗的规定;从狭义上来讲是指“风俗习惯”。从大体上而言,《周礼》更加偏向于政治内涵,《礼记》和《仪礼》更侧重讲述古代的礼仪。
“乐”是来自于对大自然声音的各种模仿,通过不同的乐器以及不同的敲击手法进而产生不一样的声音,最后形成旋律,“乐”最早应该是出现在古人的祭祀活动中,慢慢流传沉淀成固定的乐谱。其中“乐”的内涵指向对神灵天地的歌颂、对君王丰功伟绩的赞扬、《诗经》中对美好生活的歌颂。
由此可见,中国的礼乐文化中,礼与乐是互相融合的,礼融合在乐当中,乐是礼的表现形式。
二、礼乐中的审美文化特征
胡兰成曾指出中国礼乐文化内涵可以用一双筷子、一副围棋、一个包裹来体现。
在我看来,首先这三样东西在一起都体现了取材于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再者分开而谈,“筷子”是中国人的智慧,就对称且相互配合的特征来看,符合了中国的“阴阳之学”,而“阴阳”理论不仅是人们根据自身经验对自然万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总结更加是中国人辨证思维的体现,而在这种思维指导下的中国审美文化总有一种逻辑清晰的对称美;围棋无疑是最彰显智慧的,其中的黑白两子亦是“阴阳”的彰显,只不过筷子体现在一种配合与协调,但是黑白两道是一种对立和抗衡中的协调;中国的包裹虽然软不成形,但是却能容纳各种东西,四角一系,便可将世界容纳,我觉得这背后尤其能体现中国礼乐文化那种“有容乃大”的包容气质。
以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简短的规律:中国礼乐文化是自然的,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模仿与思考;礼乐是包容的,因为不拘对象,平民与显贵都有影响,当然这其间是有等级地位的划分的;礼乐是对称的,这是最明显的特征,也是礼乐中的中庸的来源。
胡兰成先生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民族主义倾向,他在肯定自身文化的同时,贬低了西方文化,但的确揭示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历史根源到文化传承,再到文化的依托等等。其中“有无相生”是十分精辟的一点,这与我们在前中所提到的“阴阳”观念是相呼应的。
三、中国审美文化的具体体现
中国的礼乐文化对审美文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着这背后具体支撑着的宇宙观、人生观、社会观以及艺术观和思考方式,从前文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将礼乐文化细化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人生观;阴阳对称、有无相生的艺术观;等级分明社会观;以及集体主义的思考方式。
(1)饮食文化
中国的审美文化中,一直为人所忽视的便是饮食文化,从饮食的器皿到餐桌礼仪,食材搭配与摆盘,以及烹调的手法,自认为是一种有温度的美感。与美国的快餐文化以及欧洲地区万年难得一变的“炸薯条配炸鱼”搭配而言,色香味俱全且缤纷满目的中国饮食相比,我们便很容易得出“中国人很会吃”的结论,在这“会吃”背后,很显然不是简单地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一种与自然、与身体取得协调与和谐的智慧,食谱有荤素、寒热、软硬之别;煎炒煸煮、清蒸、煲汤、腌制……每一种方式都试图与食材的自然属性达成共识,保留最充沛的营养与最新鲜的口感;在摆盘上,更是将中国传统建筑、诗歌、绘画的意境呈现。
(2)服饰文化
明朝的服装与和服有共通之处,不想西装一样靠固定的褶皱来撑起线条,而是通过自然大方的剪裁,由身体的运动而形成自然的褶皱,胡兰成称之为“生命的波痕”。
从设计的理念上来看,和服与明服体现了“无”的理念,就是在衣服与身体之间留下了许多自由的空间,所有气韵风流都需要在行动之间得以体现。以我们自己的穿着理解来看,宽松的设计的遮盖了身体的曲线,但显舒适。但是宽袍长裙显然不适合运动和劳作自然也是会遮盖身体曲线的。
中国历代的农民服饰以及清朝的旗装都是体现了其功能性与便捷性的,西装是体现了西方人对身体与线条的热爱。所以研究礼乐文化对中国服饰文化的影响应当首先有所分类,因为礼乐文化首先是政治层面的教化,所以在宫廷层面的影响度是大于民间的,放眼于中国的服装文化,除了原始时期始终蒙昧的体现以及清代时期的外族入侵之外,大部分的中国主流服饰都是宽松肥大为主,这很符合人性化的需求。但是中国的服饰文化中一个更加鲜明的特点就是具有浓厚的政治的意味——鲜明的等级制度。
(3)房屋建筑
中国的东西往往是统一的,但是在这统一中却不是一律,而是一种协调与和谐,总显出一种温润的气质来,这一点自然是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棱角与冲击感不同。
从房屋建筑尤其容易看出这一点,中国的房子是自然的,不论是简单大气的四合院还是繁复精致的苏州园林,又或者是周正辉煌的宫殿,无一不体现出一种与自然的完美配合和对称之美。中国人是喜欢“对称”的,对称其实一种协调的表现,就像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中所包括的那种“阴阳”的观点相通,当然这一点也普遍体现在服装、诗歌、骈文当中。
我们与西方的哥特式建筑以及美式的火柴盒式的房子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可以看得出前者虽然繁复,但过于凌乱和尖锐,后者虽然有所统一,但是缺少真正的可以变化的内涵,故而中国文化中所包含的“统一思想”更具有辨证思维的大智慧。
(4)道德礼仪
礼乐文明之下的道德要求就是“三纲五常”。“三纲”指的是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就是“君臣有义、父子有恩、兄弟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一概念首先在构造上普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对称之美,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模仿。正因为日月的对称,将自然分为白天与黑夜这两大对立,进而引导善于观察和总结的中国人得出“阴阳”相生相克的规律,又进一步把这种关系运用到社会人伦中,我们习惯于用“君臣”“父子”“夫妻”等一对对的概念来表述。
中华曾被成为“礼仪之邦”,我想有这等盛誉的华夏礼仪一定有其魅力所在,现在想来这样一种脉络清晰的礼仪制度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清晰可解;与此同时,通过利用礼仪的教化作用让一个民族有着一种整齐划一的秩序感;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这统一化之下是一种“大同小异、求同存异”的朴素辨证法智慧这一点就和我们的服饰文化一样,总是在与肉体之间留存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和中国绘画作品中的留白一样。礼仪不是死的规定,而是一种适当范围内的规范。中国的礼乐文化在宋儒之后变得僵硬死板,在此之前,礼乐文化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快乐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