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11狐狸和乌鸦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狐狸和乌鸦(第1课时)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狐狸和乌鸦(第1课时)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05dc9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77.png)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狐狸和乌鸦(第1课时)苏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2个新偏旁。
正确书写“叼、棵、赔、差”。
3、明白得部分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把句子读流畅,识记两个新偏旁以及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得部分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狐狸,出示图片。
学生说自己对狐狸的了解指名读,指导读好轻声识记:两个字差不多上老师板书,学生认真看,注意“狐”的右边不能写成“爪”2、今天,我们还要见一位老朋友(老师板书,乌鸦)。
我们都明白乌鸦是一种(聪慧)的鸟。
3、谁来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对呀,狐狸地上跑,乌鸦天上飞,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二、初读课文1、通读全文,出示要求: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句子2、交流小节数。
3、检查自读情形,指导识字、读句子。
⑴第一小节①看图,那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②出示第一小节内容,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正音③这一段有几个生字词朋友,谁来认一认。
开火车读生词:一棵叼着肉馋得④“一棵”的后面能够跟哪些朋友?学生说,(大树、青菜--------)与“颗”辨形,“棵”的朋友有什么特点?(植物)“颗”呢?⑤“叼着肉”,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谁叼着什么?如何写?左边“口”与嘴巴有关,右边“横折钩”大一点,稍稍往内收。
“提”确实是乌鸦嘴里的一片肉,爸爸嘴里一根烟-------请小朋友在书上描一描“叼”字,记在脑海里。
⑤男女各派代表赛读第一节,老师指导读好停顿⑵、导读第二小节,狐狸馋得直流口水,他是如何做的呢?①出示第二节指名读认读词卡:眼珠一转,读时要注意什么?(“珠、转”差不多上翘舌音,)再指名读,齐读,做动作明白得“眼珠一转”,你干什么的时候会做那个动作?(动脑筋,想方法)②指名读(两人)评议(声音是否响亮,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③男女生赛读。
(3)、第三小节,过渡:乌鸦没有回答,狐狸如何办呢?①指名读第三小节②读好“陪着笑脸”“赔”是个生字,认识新偏旁“贝”,出示“齿贝”的图片,学生说“齿贝”模样;老师介绍:齿贝洁白、坚硬,是商周时期的钱币,因此,“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苏教版狐狸和乌鸦教案
![苏教版狐狸和乌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1c63c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c.png)
苏教版狐狸和乌鸦教案【教学设计说明】《狐狸与乌鸦》是一则寓言故事,叙述了狐狸骗走乌鸦嘴里一片肉的经过,说明谁爱听奉承话,谁就会受骗上当。
本文的教学设计,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注重电教媒体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精当的提问,抓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字、词、句、篇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同时设计富有情趣的朗读、讨论、表演等教学环节,力求达到理解的升华。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您”、“亲爱”、“真漂亮”、“差多了”、“真好”、“爱听”、“得意”等词。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意: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受骗上当。
【主要教法特点】1、随课文阅读教学生字。
在语言环境中教学生字,有利于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因此,本课的生字教学设计采用随阅读课文进行的方法。
2、围绕目标,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
利用投影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中,感知课文。
凭借投影直观形象的画面,使无形变有形,抽象变具体,化解教学难点。
例如,课文中有“狐狸抬起头,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这样一句话,其中“馋”字,教学时很难用语言表达,故设计了让学生观察投影画面的这个环节,就可把狐狸当时的馋相表述清楚。
这样既达到了语言文字训练目的,而且为理解下文作了铺垫。
3、围绕目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精心设计提问,精心设计练习,紧紧抓住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并考虑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得益其中。
例如,在“狐狸行骗,乌鸦上当”过程教学中,有许多词句是理解课文、揭示主题的关键,如果不抓住这些词句进行训练,那效果显然是不会理想的。
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边读边练、相互讨论、朗读表演等教学环节,意在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并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动手、动嘴、动脑。
这样,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提高。
本课建议安排2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一)出示课题,感知课文,学会部分生字,学习课文第一节。
《狐狸和乌鸦》教案范文五篇
![《狐狸和乌鸦》教案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fbeee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a.png)
《狐狸和乌鸦》教案范文五篇《狐狸和乌鸦》教案篇1教材分析:《狐狸和乌鸦》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
其中课文第二至第六段讲狐狸骗取肉的经过是重点,理解狡猾的狐狸为得到乌鸦叼着的肉,连施三计是课文的难点。
抓住描写狐狸和乌鸦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词,加深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从而领悟道理是突破__重点、难点的关键。
设计理念:1、营造开放的语文教学环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整体感知,自我感悟,形成语感,陶冶情操,自主发展,应是阅读教学的根本。
坚持以“读”为主线,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情地去学习朗读、默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语感,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3、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张扬个性,启迪思维,激发创造潜能。
通过想像,深入理解角色思想,体会不同的情感;通过表演故事,续编故事,放飞学生的思想,任他们在自由广阔天地里振翅教学目标:1、抓住狐狸说的三次话,体会狐狸是怎样骗到肉的,乌鸦是怎样上当的,从而悟出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2、在理解寓言的基础上,能对寓言或寓言中感兴趣的人物谈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
3、师生合作,力求把字写的美观、大方。
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各自的感受。
2、悟出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狐狸和乌鸦头饰。
教学设计流程: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1、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画故事(课文内容)2、看完故事后,问:你看懂了些什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故事和直观、形象的课件演示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识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创造了鲜活的空间,将学生自然地带入了学习情境。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和乌鸦》优秀教学案例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和乌鸦》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271ad3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9.png)
1.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狐狸和乌鸦的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设计讲故事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4.结合课文内容,开展适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生活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课文中的道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自体验狐狸和乌鸦的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情景创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链: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揭示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地书写和阅读。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他们在朗读时能够做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节奏流畅。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概括狐狸和乌鸦的性格特点。
4.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课文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将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自主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3.问题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回答,针对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三)小组合作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狐狸和乌鸦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狐狸和乌鸦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b64d29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5.png)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分角色朗读。
3.能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领会课文中含义深入的语句。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捉住重点词语把课文读迟滞;教学难点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入的语句教学过程:一、说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师讲《狐假虎威》的故事)2、故事中的狐狸是一个甚么样的家伙?(狡猾)3、导语:狐狸狡猾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过去它骗了老虎,今儿个它又对乌鸦使起了坏心眼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狐狸和乌鸦》。
(电脑出示画面,师板书课题:狐狸和乌鸦。
)二、学习课文㈠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狐狸和乌鸦住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段。
2、(师板书简笔画:一棵大树)请一个同学帮老师把狐狸和乌鸦放在他们的家里。
3、你为甚么将它们贴在这儿?你能将书中的句子找出来读读吗?4、狐狸和乌鸦是以同一棵大树为家,他们是甚么关系?(邻居)㈡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1、过渡:这对邻居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用本人喜欢的方式读读后面的课文。
可以放声朗读,可以小组齐读,也能够一人读一段。
2、交流⑴看动画⑵刚才这段动画内容表现的是书中哪两自然段的内容?谁情愿把这两段读给大家听听?⑶(电脑出示句子)他抬起头一看,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
“叼”是甚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馋得直流口水”是甚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⑷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的肉会想些甚么?电脑出示句子:“这块肉!只需想办法让乌鸦,就能。
”㈢学习课文四至八自然段1、狐狸为了使乌鸦开口,对乌鸦说了几次话?(三次)2、读第一次话。
(电脑出示画面)指点读好“您好,亲爱的乌鸦!”(自动和乌鸦打招呼)教师板书:您好,不作声。
3、读第二次话。
(电脑出示画面)指点读好“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自动和乌鸦套近乎的模样)师板书:孩子好吗,看了一眼乌鸦看了狐狸一眼,阐明甚么?你知道它当时在想甚么吗?4、出示第三次对话。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狐狸和乌鸦》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狐狸和乌鸦》](https://img.taocdn.com/s3/m/1150512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4.png)
教案名称:《狐狸和乌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诚实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虚荣,从而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课文《狐狸和乌鸦》的PPT课件。
-相关的生字卡片。
-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如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老师可以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2.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狐狸和乌鸦》。
二、初读课文1.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朗读:请几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
三、学习生字1. 出示生字卡片: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带领学生认读。
2. 组词练习:学生用生字组词,加深记忆。
四、理解课文内容1. 分段讲解:老师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 提问互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如“狐狸为什么要赞美乌鸦的歌声?”“乌鸦为什么会上当?”五、角色扮演1.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角色(狐狸、乌鸦、旁白等),练习角色的台词。
2. 表演展示:每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六、讨论与反思1. 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如果你是乌鸦,你会怎么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全班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七、课堂小结1. 总结课文内容:老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 强调诚实守信: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诚实的人。
八、布置作业1. 朗读作业:回家后继续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语调。
2. 写话练习:写一写如果你是乌鸦,你会怎么做?板书设计:《狐狸和乌鸦》-狐狸:狡猾-乌鸦:虚荣-寓意:诚实守信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寓意。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6fc71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b.png)
1.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熟悉故事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课堂教学:
(1)导入新课:通过趣味问答、谜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惑,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家庭作业:
(1)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子,编写一个以《狐狸和乌鸦》为主题的寓言故事,字数不限,要求情节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2)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朗读编写的故事的视频,并上传至班级群,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拓展作业:
(1)阅读一篇其他寓言故事,例如《农夫和蛇》、《乌鸦喝水》等,了解故事内容,并思考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2.强调学生在学习寓言故事时,要学会分析故事背后的寓意,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寓言故事,积累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4.最后,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降低学习难度。
(2)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共同突破难点。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认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家长协助孩子填写《课堂反馈表》,以便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和乌鸦》一文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和乌鸦》一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8290324afe04a1b171dea8.png)
以读为本发展个性——《狐狸和乌鸦》一文教学设计以读为本发展个性——《狐狸和乌鸦》一文教学设计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11课《狐狸和乌鸦》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趣味小故事。
我在教学此文时,坚持以读为本,通过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了解课文,通过每个学生独特的感悟,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
一、自读课文,阐明个性见解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文开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引子:一走上讲台,我就笑着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学生们一听可来劲了,一个个精神抖擞大叫喜欢。
一看学生来了兴趣,我忙提出要求,要他们认真地看,并想一想大概说的是什么。
栩栩如生的媒体画面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们亲眼目睹了生动的一幕幕。
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可是录像没有配音,不知狐狸说了些什么话骗乌鸦,所以在他们的头脑里有了一个悬念。
然后,我要求他们大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学生兴趣盎然,带着疑问,一个个读得很认真。
读后,我让他们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狐狸真是个坏东西,两次都没骗到乌鸦,还要骗第三次,太坏了。
有的学生说乌鸦太笨了,怎么不用脑子。
马上有学生反驳说你难道从来没受过骗吗?二、精读课文,发表个性总结理清了课文的主要脉络,就要抓住课文重点,狐狸和乌鸦的三次对话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吃透课文。
首先,我紧紧围绕课后问题提问: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怎么说的?然后让学生细细品读这部分,用波浪号在文中标出三次说话的内容。
先让学生体会,练习感情朗读,接着指名读,找学生分别分角色读,让别的学生评议读书情况。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议,学生终于弄清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现狐狸的假意阿谀,这样,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中不同角色的理解。
读完之后,我给学生戴上头饰,让他们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狐狸和乌鸦苏教版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狐狸和乌鸦苏教版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cce0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1.png)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狐狸为什么能骗到乌鸦嘴里的肉?
b.乌鸦为什么会相信狐狸的夸奖?
c.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道理?
2.各小组讨论完毕后,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4.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描述狐狸和乌鸦的外貌、动作、语言等。
5.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狐狸和乌鸦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结合故事内容,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友善等价值观。
-通过故事寓意,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品质。
-鼓励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
5.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设计综合性评价任务,如小组合作表演、课文朗读比赛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通过课堂互动、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教育学生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夸奖,要懂得分辨是非。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与乌鸦》教案精编版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与乌鸦》教案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cace99a5e9856a571260b1.png)
2020年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与乌鸦》教案精编版课题:《狐狸和乌鸦》苏教版二年级(上)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
课文共8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
第二至7自然段具体讲狐狸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奉承乌鸦,使乌鸦一步步地失去警惕,最后受骗上当的。
第六自然段,讲狐狸骗到肉后跑掉了。
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
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狐狸说的话和乌鸦的表现,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狐狸说的三次话及乌鸦受骗上当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地方(多媒体出示树)你看这是什么?树林里不光树木多,动物也不少,你看,这棵大树上就住了一只(出示乌鸦动画),乌鸦还在树上给它的孩子做了个窝;再看看树底下有个洞,洞里住着(多媒体出示动画狐狸)。
到底狐狸和乌鸦(板书课题)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出示书中插图)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在一片大森林里,有一只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在大树底下呀,有一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
有一天那,乌鸦飞出去给他的孩子找吃的,她找到一块肉,叨了回来,就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呀特别高兴。
这个时候,狐狸也出来找吃的。
它抬头一看,乌鸦嘴里叨着一块肉,于是,馋得直流口水。
(即课本前3个自然段),我嘎然而止,学生着急地问:老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你快给我们讲吧!接着讲:“你们真的想听吗?这就是文章下面的内容。
你们读读书吧,老师相信你们自己能读懂。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8279f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2.png)
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优秀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树立独立人格,充分舒展个性创造必要条件。
本篇课文篇幅不长,内容生动,是一篇孩子易于接受也乐意阅读的童话故事,但其中包含了深刻的道理。
我认为,读完课文孩子们悟出什么,明白什么,启发多少,甚至对故事角色有何种情感,都应是孩子们自己的事。
教师不应刻意追求教材书中的唯一标准答案。
我想,尊重我们眼中每一个成长的生命,首先就要学会尊重一千个读者眼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设计特色尊重学生个性,将教学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抒真情、悟实感的过程。
三、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揭题入文,整体感知多媒体课件演示一对邻居狐狸和乌鸦的动画,让学生根据已有认识或阅读课外书中所获信息,谈谈自己对狐狸和乌鸦的了解。
然后通读全文,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直奔重点1、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下来。
2、讨论:狐狸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三>进入情景,自由感悟1、你可以找出哪些理由来说明并非出自真心实意而讲这些话的?除了课文第三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直接写到的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去说。
如:从狐狸话的本身进行分析。
教师演示课件,让学生看看麻雀的羽毛,听听乌鸦的叫声。
进而体会狐狸一次比一次更讨好乌鸦,目的就是为了那片肉。
用羽毛不美甚至可以称得上丑的麻雀与其比美,来恭维乌鸦,更体现了狐狸的奸诈狡猾与虚伪。
两者的性格特点也形成鲜明对比。
2、你能揣摩每次狐狸说话前后及乌鸦听话时它们各自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神态吗?(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通过自由感悟角色情来领会文章思想内容。
狐狸和乌鸦1苏教版二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狐狸和乌鸦1苏教版二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e65193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e.png)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设计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问题导向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设计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故事背后的道理。同时,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良正直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3.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智慧,将所学道理与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通过讲述类似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我还注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魅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成果。
3.注重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持续学习动力。
反思与评价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并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激发自信心和持续学习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狐狸和乌鸦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角。
2.讲述一个类似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3.提问:“你们认为狐狸和乌鸦分别代表了什么性格特点?”让学生发表见解。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狐狸和乌鸦教案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狐狸和乌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bb1a2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d.png)
语文二年级狐狸和乌鸦教案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狐狸和乌鸦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狐狸和乌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狐狸和乌鸦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狐狸当时说话的语气。
3.创设不同的情境,通过朗读、分角色朗读,展开想象,练习说话,逐步悟出“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理解狐狸对乌鸦说的话及乌鸦三次听后的不同表现,懂得乌鸦是如何一步步放松警惕,最后受骗上当的。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自主读书环节,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同位互读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识和课文读通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通过抓住重点语句、联系文中插图、进行想象、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中道理。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字母卡片教师:字母卡片、幻灯片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设计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投影出示狐狸和乌鸦的图片)认识它们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说一说看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带生字的词语圈出来读一读,并标出自然段。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读音(注意纠正“一”的变调和轻声的读音)麻雀叼起肉一棵树差多了一溜烟眼珠一转直流口水赔着笑脸看了一眼刚一开口摇摇尾巴没有回答唱了起来(2)检查读文情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1课狐狸和乌鸦的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1课狐狸和乌鸦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2e6024f12d2af90242e6fe.png)
1秋游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在前面练习1中所学过的《秋天到》,你们还会背吗?请同学们齐背一下。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呢?(秋天庄稼和果子长得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3.秋天这么美,你们喜欢吗?想出去看看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出去秋游。
二、板书课题1.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2.齐读课题。
3.‘秋游”什么意思?看了这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秋游上哪儿玩?他们看些什么?玩些什么?)学生一边提问题,老师一边在课题旁打“?”)三、指导看图1.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2.图上画了什么?从上到下观察一下,看一看,秋天的天空、田野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又在于什么呢?(引导学生用(f有的……有的……有的….””来回答问题)四、初读指导L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1)标上小节号.(2)画出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语.(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学们读得不错,看看你们画的词与老师画的一样吗? (投影出示)凉了郊外一望无边几只绵羊忙着追逐叫喊(1)自己先读读这些词语。
(2)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3)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字音:凉:是边音,不是鼻音。
追、逐:都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凉、望、羊、忙:都是后鼻音。
(4)同学们讲得不错,指名读词,开火车读词。
(5)现在老师把拼音擦掉,你还会读这些词吗?自读,指读,齐读。
(6)你能给这些生字组一个词或组一个成语,或说一首带有生字的诗?3.同学们,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生字词,你们会读吗? ’(投影出示二类词)嘴”羊智子高”絮’嘴”花打智儿逮蚂背(1)“高粱、逮蚂蚱”中“粱”、“蚱”字音有什么区别? (单独读“粱”是第二声,“蚱”是第四声,读成词时读成轻声)(2)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e402e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5.png)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本篇课文是一那么童话故事,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被骗被骗。
课文共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
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讲狐狸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奉承乌鸦,使乌鸦一步步地失去警戒,最后被骗被骗的。
第六自然段,讲狐狸骗到肉后跑掉了。
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
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转变。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读7个字。
能初步熟悉课文中的一类和二类生字;2.能看拼音熟练的朗诵课文,培育学生独立阅读的适应。
【进程与方式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采纳合作学习的方式,明白得、感悟课文,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1、明白得课文内容,明白只喜爱听好话,就容易被骗被骗的道理;2、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教学难点】1、看懂图意,明白得课文内容。
2、有语气地朗诵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田字格本、铅笔。
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1、今天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谜语。
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筋先猜一猜。
2、多媒体出示第一个谜语。
尖尖嘴,细细腿,狡猾多疑拖大尾。
学生猜完后,再引出狐狸的图片和谜底。
随机板书出:狐狸3、多媒体出示第二个谜语:身上黑得像柴炭,背上背着两把扇,走一走来扇一扇,哇啦哇啦乱叫唤。
让学生猜完后,再引出乌鸦的图片和谜底。
随机板书:乌鸦二、初步课文,学习生字词1、请小朋友看着课文认真听听录音,了解一下狐狸和乌鸦之间有什么故事,同时把不熟悉的生字词用铅笔把它全圈出来。
2、让学生交流,汇报3、学习生字(1)师:这课里有8个生字宝宝,咱们一路来学习。
(2)出示生字卡片(3)鼓舞学生借助拼音读出字音,再齐读。
三、练习巩固1、开火车读词语。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再组词及()()()()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形五、布置作业1、在生字本上抄写字词。
2、朗诵课文。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1 狐狸和乌鸦》教案_0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1 狐狸和乌鸦》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b8c5183b1ed9ad51f11df254.png)
11、狐狸和乌鸦课时学习要求: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的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课时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好狐狸三次说的话。
课时设计理念: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语言训练得扎实有效。
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理解了两位动物朋友,是谁?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
生:狐狸和乌鸦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1课,狐狸和乌鸦。
(相机板题:11 狐狸和乌鸦)二、教学过程1.看图复述课文第一自然段。
(出示挂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和老师一起合作给大家讲一讲,狐狸和乌鸦是在什么情况下相遇的?(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生)看图复述第一自然段内容。
师(引导):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他来到——(教师手指大树,生补充)他看见——(师手指“树枝”,生补充“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相机理解“叼”“直流口水”师:他刚才用了一个“叼”字,你会写这个字吗?(生一起书空“叼”)课件出示“叼”师:看语文书上的插图,你理解“叼”吗?理解的同学举手。
(生举手)师:那好,我想请同学做一个动作,用手表示乌鸦的嘴巴,谁来演示一下?(生用手演示“叼”)师:同学们演的真像!当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的时候,他——(师手指狐狸的口水,生补充“馋得直流口水”)师:注意到了没有,刚才这位同学用了“直流口水”来形容狐狸的样子,那“直流口水”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这里有一道选择题,谁知道他的准确答案?出示:“直流口水”的“直”是哪种?(1)直线(2)一个劲儿,持续地(3)公正的生:一个劲儿,持续地师:看来这只狐狸是饿坏了,是真的想吃乌鸦嘴里的那片肉。
师:谁能看着大屏幕再给大家讲一讲狐狸和乌鸦相遇的情景?(生看图复述课文第一自然段)师:你说的真好,真是一个讲故事高手。
现在打开书的68页,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狐狸和乌鸦的世界。
2.学习2、3、4自然段,剖析被骗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从哪里看出来?
适时小结:狐狸这种使人听 高兴,讨好别人的话又叫--花言巧语或甜言蜜语。
这三次语言该怎么读呢?
(2)对狐狸的讨好,乌鸦各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出示乌鸦反应的三句话)谈谈对乌鸦的看法。
提示:乌鸦前两次不叫,到了第三次怎么叫了呢?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③第三次,狐狸又说了什么漂亮的话,使得乌鸦竟得意地唱起歌来?
联系实际情况想想,狐狸说的这些话和事实一样吗?是一些什么样的话?
④教师小结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话。
⑤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结果。
1.请说一说学习本课后的想法。
2.同学们,乌鸦被骗走肉后它会怎样想?你们想对乌鸦说些什么话?
复习检查:
是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是围绕着一片肉而展开的。
1、出示图片:谁能看图说说乌鸦和狐狸对这片肉各有什么表现?
1、文中哪几自然段就在写这幅图意?
3、练习朗读。
此时此刻,乌鸦会怎么想?狐狸心里又在想些什么?
乌鸦想保住肉,而狐狸却想骗取这片肉,它们各有什么表现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家最想读的部分4-7自然段。
(学生各抒已见)
分角色朗读。
1、学生自由组合,每组三人,进行试演。
2、指名三人上台表演,其余当观众评议。
复习词语,巩固所学的知识。
看图观察角色的表情,体会他们的心情。
读课文,分清不同角色的语言,便于更好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文明理,抓住本课的主旨。
作业设计:
A:1、加标点:
“您好( )亲爱的乌鸦( )”
3、引出结果。正因为乌鸦爱听好话,所以它嘴里的肉就“掉”了下来,反被狐狸“叼”走了。
板书:掉 叼
4、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完成练习:ai tinghao hua ,rong yi shang dang 。
1、表演课本剧。
1、 看拼音写词语。(3号生写在小黑板上,其余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hu li wu ya yu mao sang zi
“亲爱的乌鸦( )您的孩子好吗( )”
“您的羽毛真漂亮( )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您唱几句吧( ) ”
2、自己再编三句狐狸讨好乌鸦的话。
B:只做第(1)题。
板书设计
狐狸和乌鸦
您好吗
您的孩子好吗
唱几句吧
学生说后,老师板书课题。老师边指课题、板画.边说:“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发生在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一件事情。请大家先猜一猜在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1.那么,在它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3遍,思考这个问题,并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了解读书情况。
①谁敢说自己读得最好?请读一读。
( ) ( ) ( ) ( )
ma que tai tou niao wo yi pian rou
( )( )( ) ( )
(完成后各小组的1号与3号互查,2号与4号互查。)
2、选择其中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可根据各自的能力选择词语的多少)
(让生自由说)
自由读2-3自然段,想想分别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复习生字,巩固所学的知识。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
2、理解课文,能感受喜欢奉承话常受骗上当,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想得到的东西。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检查:
二、读议课文2-3自然段
三、精读4-7自然段
四、表演课本剧。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板画动物,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创设情境,感悟意义。
(四)感悟寓意,想象创新。
(五)学习生字。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种小动物,它们是谁呢?请看黑板。(画“乌鸦”“狐狸”)。
②谁能诚实地说自己读得不太好?站起来读一读,请大家帮助你读好课文。
①谁能用3-5句话说一说发生的事情?
②谁能用1-2句话说一说发生的事情?
4.让学生质疑问难。
1.学习第1自然段。
②出示投影片:指认“窝”“洞”,理解“窝”“洞”“邻居”。
2.学习第2、3自然段。
1既然是邻居,就应该好好相处。狐狸是怎样发现乌鸦的肉的?又是怎样想把肉弄到手的?
1、感悟寓意,想象创新。
1、认读棵、叼、肉、珠、转、赔、脸、麻、差、刚。
2、重点指导:叼、肉。
认识新偏旁“羊字头、贝字旁”。
学生回答。
自由朗读课文2-3遍,思考这个问题,并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
指名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请轻声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请轻声读第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1、狐狸和乌鸦
课题
11、狐狸和乌鸦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
2、小组、尝试、游戏、情境表演。
3、能感受喜欢奉承话常受骗上当,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想得到的东西。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正确运用句式和标点符号。
2:能读出狐狸的不同语气;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②谁愿意说一说思考的结果?
③哪句话写乌鸦心里高兴?找出来读一读。它高兴什么?
④狐狸看见乌鸦叼着一片肉,它想到了什么?是从哪句话上看出来的?
3.学习第4-7自然段。
①狐狸是怎样哄骗乌鸦的肉的?请听录音,数数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都说了什么?
②指名读狐狸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这样问?
一个同学扮演狐狸,一个同学扮演乌鸦表演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1、认读生字。两种动物,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提高自学能力。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地读出角色的语气。
练习朗读狐狸说的好话,体会狐狸说好话的真正目的。
(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表意见)
1、四人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学习提纲学习讨论。
小组学习提纲
(1)读读4-7自然段,用“--”划出狐狸说的话,用“~~”划出乌鸦的反应。
(2)议一议,你对这只狐狸有什么看法,并说明理由。你对这只乌鸦又有什么看法呢?
(3)想想狐狸说的话和乌鸦的话应该怎么读,并试着读一读。
2、集体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