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黑体辐射和氢原子光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6/6
近代物理基础讲义
量子力学
1 典型的量子现象
内容提要
一、热辐射、黑体辐射 二、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三、氢原子的光谱 四、X射线
黑体辐射和氢原子光谱
一、热辐射、黑体辐射
热辐射:物体向外界发射的电磁波
由物体自身的温度和特性决定
研究热辐射遇到的问题
光速C C=
连续光谱
热辐射谱: 各种波长(频率)的电磁波强度
三、光子的一般性质
对 光 电 效 应 的 解 释
W: 电子摆脱金属束缚所消耗的能量, 称为脱出功。
h: 普朗克常数
7
2014/6/6
四、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的研究方法
研究散射到各个方向上的X射线的强度分布 (光子数量,光子能量)
散射X射线:偏离入射方向的那些X射线
康普顿散射的结果
主要结果之一:
8
2014/6/6
康普顿散射的结果分析 ——光量子假说的立场
高能光子和自由电子碰撞
能量守恒:
四、光的波粒二重性
光的波动性: 光的衍射 光的干涉 光的粒子性: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h 0 m0c 2 h mc 2
动量守恒:
h
X方向: Y方向:
0
h
cos mv cos
基本量 : h --量子
n=1,2,3,… — 量子数
h >>kT 时
exp(h / kT ) 1
量子现象
h <<kT 时
exp(h / kT ) 1 h / kT
在上述假说的基础上,根据玻尔兹曼统计法推出黑体辐射公式 (Plank 公式):
2 h 3 M 2 c exp( h / kT ) 1
wk.baidu.com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称为物体的单色辐射出射度M(单色辐射 本领e)。它表示物体在一定温度下,单位 时间内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按频率(波长) 的分布情况
m T= b
b= 2.897756×10-3
M=T 4
= 5.6710-8 W/m2K4
M dE M d
0 0
-
K
A
+
X射线
观测到X射线的衍射斑
X射线是什么东西?
1898年 发现电子(J.J Thomson,诺贝尔奖) 推测:X射线可能是电子减速辐射的电磁波 如何实验证实? (拿什么做光栅)
1913年 布拉格父子(英)
单色X射线 以多晶体作光栅 观测到X射线的衍射环纹
这两个实验证明: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诺贝尔奖)
如何把从物体表面反射的以及透过物体的其他电磁波去掉 只留下物体本身发射的电磁波
1
2014/6/6
黑体模型及其实现
黑体: 能够将外界入射的电磁波全部吸收的理想化物体
黑体辐射的实验测量
棱镜 空腔 电炉
黑体辐射: 黑体向外界发射的电磁波(去除了背景辐射)
热电偶 频率不同折射率 不同 折射角不同
G
测得不同频率 的辐射功率
三、氢原子光谱
实验测得的氢原子 光谱是一系列的 离散的 线状光谱
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性
里德伯的整形 氢原子光谱的巴尔马公式 (1884年)
R:里德伯常数
再再整形 不同于黑体辐射的 连续光谱
再整形
n=m+1, m+2,…
n=m+1, m+2,…
四、X射线的发现
1895年 发现X射线 (伦琴)
1898年 发现电子 (J.J. Thomson)
黑 体 很 黑
黑 体 不 黑
黑体辐射的辐射出射度
单色辐射出射度: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的单位面积上辐射的、 频率范围为 +d 的电磁波能量为dE
Mv
dEv dv
辐射出射度: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 时间内从物体表面的单位面积 上辐射出来的、各种频率的电 磁波的总能量
维恩定律 应用例: 太阳表面温度测量 m· K
经典理论缴枪投降
a:常数 b:常数(金属种类有关)
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
频率为 的光束可以看成是由能量为h 的微小团块构成 的“流体”。一个电子与一个这样的微小团块相互作用,将 能量h 整块吸收。 E= h 能量团块称为光量子、光子 1. 电子瞬间吸收光子能量、摆脱束缚飞出。 2. 入射光越强,光子数越多,与光子相互作用飞 出的电子越多。 3. 电子飞出时的最大动能等于电子吸收到的光子 能量和摆脱金属束缚所消耗的能量之差值。 1. 静止质量 2. 光子质量 3. 光子动量 (1915年)
1. 散射X线当中,既有波长和 入射X线波长相等的,又有 比入射X线波长大的。 2. 在角度处观测到的波长的偏 差符合以下关系:
康普顿散射的结果分析 ——经典物理的立场
: 散射X射线波长 0 ; 入射X射线波长
当频率的电磁波入射到自由带电粒子集团当中 时,自由带电粒子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受迫振动。受迫 振动的频率和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受迫振动的自由带 电粒子向四周辐射电磁波,这就是散射波。散射波的 频率等于自由电子受迫振动的频率,即等于入射波的 频率。因此: 散射波的波长=入射波的波长
o
M
0
实验曲线 Plank公式 T=2000K
M0 3 e / T
M0
h=6.6310-34 Js —— 普朗克常数
1 2
10-14Hz
物理量的取值 只能是某个基本量 的整数倍,这样的 现象称为量子现象 维恩公式
2 2 kT c2
瑞利—金斯公式
3
3
2014/6/6
2.光的粒子性
一、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研究方法
光电效应的物理要素: 入射光:强度,频率 金属板 :种类 电子:数量,能量 用不同强度、频率的光照 射不同种类的金属板,测量产 生的光电子的数量和能量 电子的数量:用电流强度测量 电子的能量:用反向电压测量
光电效应: (1887年H. Hertz) 光(紫外线)照射到金属表面时,从金属表面有负电 荷(电子)飞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四、X射线衍射
布拉格方程:
X射线衍射光强极大值位置满足:
X射线谱
应用:X射线波长测量 晶体结构研究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
将晶体看成一系列彼此 平行的原子层
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1) 存在最小波长 2) 在短波长一侧出现离散的尖峰
5
2014/6/6
内容提要
一、光电效应 二、光子的一般性质 三、康普顿效应 四、光的波粒二重性
仅适合短波(高频)区域
k--玻尔兹曼常数,c--光速。
仅适用长波(低频)区域,
此云何其”乌”也!
二、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振子在振动时,其能量只能是 一个基本量的整数倍。 离经叛道的假说 经典如是说: 振子的能量连续
Plank 公式
E= nh
Mo
2 h 3 2 c exp( h / kT ) 1
最有价值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 是高速电子打倒金属靶上减速时发射的电磁辐射 轫致辐射 (制动放射)
——展现了窥视物体(人体)内 部构造的可能性(给人类带来了 一双透视眼)
4
2014/6/6
X射线衍射
1895年 发现X射线 (伦琴) 诺贝尔奖
X射线管
四、X射线衍射
1912年 劳厄(德国)
连续谱X射线 以晶体点阵作为光栅
T1 1 2m T2 1m 2
1
2
3
10-14Hz
(2)根据斯忒番-玻尔兹曼定律
M1 T14 M2 T
4 2
瑞利—金斯的理论
维恩的理论式
M1 T 1 ( 1 )4 M2 T2 16
M0
2 2 kT c2
M0 3 e / T
, ----常量,
最大反向电压:在A极加上负电压,阻止电子到达A极,这时的外加电压称为反向电 压。当到达A极的电子数为零(电路中电流为零)时的电压,称为 最大反向电压。此时,电场对电子所做的功等于电子的最大动能, 有以下关系:
6
2014/6/6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
主要结果:
1. 光电子的飞出时间小于10-9秒。 2. 保持入射光频率不变,光的强 度越大光电流越大。 3. 对于给定的金属板,入射光的 频率存在一个阈值0。只有当 入射光的 频率大于这个阈值时 才有光电子飞出。对于不同种 类的金属板,这个 阈值不同。 4. 光电子的最大能量由入射光的 频率决定,与入射光的强度无 光。光电 子 最大能量与入射 光频率存在线性关系:
通过测量阴极射线的荷质比 q/m 确认阴极射线是 一种带负电的粒子——电子
吹响了近代物理的冲锋号: 1896年 发现天然放射线 (贝克勒尔) 1898年 发现放射性元素Ra、Po(居里夫妇) 1898年 发现电子 (J.J. Thomson) 1911年 发现原子核 (Rutherford)
伦琴的手掌
光电效应结果分析——经典物理的立场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一种能量。 光照射到金属板表面,不断地将能量传递给金属板表面的 电子,使得电子剧烈振动。当电子获得足够能量就能摆脱 金属的束缚飞出。
1. 电子飞出需要较长时间。 2. 入射光强度越大,飞出电子越多。 3. 只要不断地给电子能量,积累到 一定程度,电子就可以飞出,这 和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2
2014/6/6
例19-1 先后两次测得炼钢炉测温孔(近似为黑体) 辐射出射度的峰值波长1m=0.8m、2m =0.4m , 求:(1)相应的温度比;(2)相应的辐射出射度之比。 解: (1) 根据维恩位移定律
1mT1 b 2mT2 b
物理问题:出射度分布规律
M0 实验曲线 十九世纪末期笼罩 物理学的 ”两朵乌云”之一 T=2000K 从古典力学, 电动力学, 统计力学出发,按照正 确的数学逻辑演绎,得 出的理论式子: 维恩也好 瑞利—金斯也罢 居然不符合实验结果!?
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尖锐的矛盾 波是空间分散的,粒子是空间局限的
0
h
sin mv sin
0
h 2h (1 cos ) sin 2 m0c m0c 2
提示
光电效应不是只在金属表面发生
9
近代物理基础讲义
量子力学
1 典型的量子现象
内容提要
一、热辐射、黑体辐射 二、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三、氢原子的光谱 四、X射线
黑体辐射和氢原子光谱
一、热辐射、黑体辐射
热辐射:物体向外界发射的电磁波
由物体自身的温度和特性决定
研究热辐射遇到的问题
光速C C=
连续光谱
热辐射谱: 各种波长(频率)的电磁波强度
三、光子的一般性质
对 光 电 效 应 的 解 释
W: 电子摆脱金属束缚所消耗的能量, 称为脱出功。
h: 普朗克常数
7
2014/6/6
四、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的研究方法
研究散射到各个方向上的X射线的强度分布 (光子数量,光子能量)
散射X射线:偏离入射方向的那些X射线
康普顿散射的结果
主要结果之一:
8
2014/6/6
康普顿散射的结果分析 ——光量子假说的立场
高能光子和自由电子碰撞
能量守恒:
四、光的波粒二重性
光的波动性: 光的衍射 光的干涉 光的粒子性: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h 0 m0c 2 h mc 2
动量守恒:
h
X方向: Y方向:
0
h
cos mv cos
基本量 : h --量子
n=1,2,3,… — 量子数
h >>kT 时
exp(h / kT ) 1
量子现象
h <<kT 时
exp(h / kT ) 1 h / kT
在上述假说的基础上,根据玻尔兹曼统计法推出黑体辐射公式 (Plank 公式):
2 h 3 M 2 c exp( h / kT ) 1
wk.baidu.com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称为物体的单色辐射出射度M(单色辐射 本领e)。它表示物体在一定温度下,单位 时间内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按频率(波长) 的分布情况
m T= b
b= 2.897756×10-3
M=T 4
= 5.6710-8 W/m2K4
M dE M d
0 0
-
K
A
+
X射线
观测到X射线的衍射斑
X射线是什么东西?
1898年 发现电子(J.J Thomson,诺贝尔奖) 推测:X射线可能是电子减速辐射的电磁波 如何实验证实? (拿什么做光栅)
1913年 布拉格父子(英)
单色X射线 以多晶体作光栅 观测到X射线的衍射环纹
这两个实验证明: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诺贝尔奖)
如何把从物体表面反射的以及透过物体的其他电磁波去掉 只留下物体本身发射的电磁波
1
2014/6/6
黑体模型及其实现
黑体: 能够将外界入射的电磁波全部吸收的理想化物体
黑体辐射的实验测量
棱镜 空腔 电炉
黑体辐射: 黑体向外界发射的电磁波(去除了背景辐射)
热电偶 频率不同折射率 不同 折射角不同
G
测得不同频率 的辐射功率
三、氢原子光谱
实验测得的氢原子 光谱是一系列的 离散的 线状光谱
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性
里德伯的整形 氢原子光谱的巴尔马公式 (1884年)
R:里德伯常数
再再整形 不同于黑体辐射的 连续光谱
再整形
n=m+1, m+2,…
n=m+1, m+2,…
四、X射线的发现
1895年 发现X射线 (伦琴)
1898年 发现电子 (J.J. Thomson)
黑 体 很 黑
黑 体 不 黑
黑体辐射的辐射出射度
单色辐射出射度: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的单位面积上辐射的、 频率范围为 +d 的电磁波能量为dE
Mv
dEv dv
辐射出射度: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 时间内从物体表面的单位面积 上辐射出来的、各种频率的电 磁波的总能量
维恩定律 应用例: 太阳表面温度测量 m· K
经典理论缴枪投降
a:常数 b:常数(金属种类有关)
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
频率为 的光束可以看成是由能量为h 的微小团块构成 的“流体”。一个电子与一个这样的微小团块相互作用,将 能量h 整块吸收。 E= h 能量团块称为光量子、光子 1. 电子瞬间吸收光子能量、摆脱束缚飞出。 2. 入射光越强,光子数越多,与光子相互作用飞 出的电子越多。 3. 电子飞出时的最大动能等于电子吸收到的光子 能量和摆脱金属束缚所消耗的能量之差值。 1. 静止质量 2. 光子质量 3. 光子动量 (1915年)
1. 散射X线当中,既有波长和 入射X线波长相等的,又有 比入射X线波长大的。 2. 在角度处观测到的波长的偏 差符合以下关系:
康普顿散射的结果分析 ——经典物理的立场
: 散射X射线波长 0 ; 入射X射线波长
当频率的电磁波入射到自由带电粒子集团当中 时,自由带电粒子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受迫振动。受迫 振动的频率和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受迫振动的自由带 电粒子向四周辐射电磁波,这就是散射波。散射波的 频率等于自由电子受迫振动的频率,即等于入射波的 频率。因此: 散射波的波长=入射波的波长
o
M
0
实验曲线 Plank公式 T=2000K
M0 3 e / T
M0
h=6.6310-34 Js —— 普朗克常数
1 2
10-14Hz
物理量的取值 只能是某个基本量 的整数倍,这样的 现象称为量子现象 维恩公式
2 2 kT c2
瑞利—金斯公式
3
3
2014/6/6
2.光的粒子性
一、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研究方法
光电效应的物理要素: 入射光:强度,频率 金属板 :种类 电子:数量,能量 用不同强度、频率的光照 射不同种类的金属板,测量产 生的光电子的数量和能量 电子的数量:用电流强度测量 电子的能量:用反向电压测量
光电效应: (1887年H. Hertz) 光(紫外线)照射到金属表面时,从金属表面有负电 荷(电子)飞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四、X射线衍射
布拉格方程:
X射线衍射光强极大值位置满足:
X射线谱
应用:X射线波长测量 晶体结构研究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
将晶体看成一系列彼此 平行的原子层
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1) 存在最小波长 2) 在短波长一侧出现离散的尖峰
5
2014/6/6
内容提要
一、光电效应 二、光子的一般性质 三、康普顿效应 四、光的波粒二重性
仅适合短波(高频)区域
k--玻尔兹曼常数,c--光速。
仅适用长波(低频)区域,
此云何其”乌”也!
二、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振子在振动时,其能量只能是 一个基本量的整数倍。 离经叛道的假说 经典如是说: 振子的能量连续
Plank 公式
E= nh
Mo
2 h 3 2 c exp( h / kT ) 1
最有价值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 是高速电子打倒金属靶上减速时发射的电磁辐射 轫致辐射 (制动放射)
——展现了窥视物体(人体)内 部构造的可能性(给人类带来了 一双透视眼)
4
2014/6/6
X射线衍射
1895年 发现X射线 (伦琴) 诺贝尔奖
X射线管
四、X射线衍射
1912年 劳厄(德国)
连续谱X射线 以晶体点阵作为光栅
T1 1 2m T2 1m 2
1
2
3
10-14Hz
(2)根据斯忒番-玻尔兹曼定律
M1 T14 M2 T
4 2
瑞利—金斯的理论
维恩的理论式
M1 T 1 ( 1 )4 M2 T2 16
M0
2 2 kT c2
M0 3 e / T
, ----常量,
最大反向电压:在A极加上负电压,阻止电子到达A极,这时的外加电压称为反向电 压。当到达A极的电子数为零(电路中电流为零)时的电压,称为 最大反向电压。此时,电场对电子所做的功等于电子的最大动能, 有以下关系:
6
2014/6/6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
主要结果:
1. 光电子的飞出时间小于10-9秒。 2. 保持入射光频率不变,光的强 度越大光电流越大。 3. 对于给定的金属板,入射光的 频率存在一个阈值0。只有当 入射光的 频率大于这个阈值时 才有光电子飞出。对于不同种 类的金属板,这个 阈值不同。 4. 光电子的最大能量由入射光的 频率决定,与入射光的强度无 光。光电 子 最大能量与入射 光频率存在线性关系:
通过测量阴极射线的荷质比 q/m 确认阴极射线是 一种带负电的粒子——电子
吹响了近代物理的冲锋号: 1896年 发现天然放射线 (贝克勒尔) 1898年 发现放射性元素Ra、Po(居里夫妇) 1898年 发现电子 (J.J. Thomson) 1911年 发现原子核 (Rutherford)
伦琴的手掌
光电效应结果分析——经典物理的立场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一种能量。 光照射到金属板表面,不断地将能量传递给金属板表面的 电子,使得电子剧烈振动。当电子获得足够能量就能摆脱 金属的束缚飞出。
1. 电子飞出需要较长时间。 2. 入射光强度越大,飞出电子越多。 3. 只要不断地给电子能量,积累到 一定程度,电子就可以飞出,这 和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2
2014/6/6
例19-1 先后两次测得炼钢炉测温孔(近似为黑体) 辐射出射度的峰值波长1m=0.8m、2m =0.4m , 求:(1)相应的温度比;(2)相应的辐射出射度之比。 解: (1) 根据维恩位移定律
1mT1 b 2mT2 b
物理问题:出射度分布规律
M0 实验曲线 十九世纪末期笼罩 物理学的 ”两朵乌云”之一 T=2000K 从古典力学, 电动力学, 统计力学出发,按照正 确的数学逻辑演绎,得 出的理论式子: 维恩也好 瑞利—金斯也罢 居然不符合实验结果!?
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尖锐的矛盾 波是空间分散的,粒子是空间局限的
0
h
sin mv sin
0
h 2h (1 cos ) sin 2 m0c m0c 2
提示
光电效应不是只在金属表面发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