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17 慈母情深(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模板第【1】篇〗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以感受亲情为人文主题,以有感情的朗读和琢磨课文语言文字,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四篇课文。

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

设计理念:1、略读课文的设计,首先要敢于在目标设计上大胆取舍,选择最重要的一个两个目标去设计,因此,本课以导读为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明确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

2、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认为: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依据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突出强调了阅读技能培养,将在精读课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

3、以略读为主,以精讲为辅,充分让学生自己读书、以合作交流为主,辅之以教师的引导点拨。

以一篇带多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运用方法,自主阅读,既进行了有效地阅读方法训练,又扩充了学生的阅读量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两个教学目标:1、结合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深情。

2、运用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体会情感这个方法,拓展阅读其他篇目。

教学重点: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句子,体会情感的方法学习课文及拓展篇目,体会父母之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名校获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名校获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名校获奖教案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支持儿子的学习,不顾自己的困难,借钱买书的故事。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培养他们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

但对于文中的一些细节和深层次的情感,可能还需要引导。

学生应该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孝敬父母、热爱家庭的课文,对于本文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母亲的无私付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体会母亲的伟大。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能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母亲的无私付出。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的伟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孝敬父母、热爱家庭的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人物和事件。

教师随机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巩固(15分钟)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慈母情深”、“无私付出”等,并解释其含义。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母亲的伟大。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孝敬父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家人。

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养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母亲的伟大,要求学生珍惜母爱,孝敬母亲。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慈母情深的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二、教学目标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本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三、教学设计本文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因为是略读课文,学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华中的精华,在教学时,为营造朴素、扎实的语文教学课堂,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文味,我紧扣目标,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安排教学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第一环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简短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预习能力,检测词语是对学生识记词语和理解的一种基础检测手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课文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训练手段。

学生们对词语的理解很到位,对“龟裂”学生理解得不够到位,老师给予补充学生能够及时获得信息。

课文内容概括得一个比一个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研究课题最近有一本书,震撼了我和许多人,这本书就是《感悟母爱》,翻开这本书,有这么一段文字,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出示: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

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

今天让我们走进当代作家梁晓声,让我们来感悟书中那份浓浓的慈母情。

板书课题,读题。

问:当慈母俩个字映入眼帘的时候,你的脑中会闪过怎样的画面?在“深”字下划着重号,问:老师为什么在“慈母情深”的“深”字下加了一个着重号。

二、整体感悟梁晓声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出示文字题:我一直想买(),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

当知道我是要钱买书时,母亲用()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

1、指名读这段文字。

2、理解词语:震耳欲聋的“欲”、描述“龟裂”的手、“攥”的近义词、齐读这段话。

读着读着,就会自己也向自己的母亲要钱的情景,同学们有鼻子一酸的感觉吗?齐读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为什么我向母亲要钱,会鼻子一酸?打开课文,读着读着,有感触的地方,用波浪线工工整整地划下来。

三、对环境描写衬托“慈母情深”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躁声震耳欲聋1、你们曾经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2、你愿意呆在那里吗?3、那就是母亲工作的环境,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呆一会儿吗?这声音会离开吗?这声音会停止吗?这躁声还藏在很多的字里行间,你找到了吗?生回答(妈后面的延长号是大声说的声音)请你们不要忘记,刚才你们听到躁声会说烦,吵,而母亲就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慈母情深》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慈母情深》统编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母爱的实际问题。
2.实践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用具体事例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慈母情深的故事,传承中华民族孝道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引导他们珍惜亲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重点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深情”、“牵挂”等,理解其在句子中的意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认为效果还是不错的。通过讨论,学生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回报母爱,并提出了一些很有创意的想法。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例如,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更深入地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对母亲的爱。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力求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但课后我觉得这个环节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例如,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以及他们打算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也能激发学生在家庭中实践孝道的动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慈母情深》统编版
一、教学内容
《慈母情深》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慈母情深》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母爱的伟大;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达感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和亲情意识。具体内容包括:

18《慈母情深》(教案)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8《慈母情深》(教案)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慈母情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慈母情深》,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熟读并理解《慈母情深》的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主题。

2. 分析文章中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 学习文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慈母情深》的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主题,分析母亲形象,体会母爱伟大。

2.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母爱有什么理解?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慈母情深》,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爱伟大。

2.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伟大。

3.2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指导。

4. 细节描写训练4.1 学生模仿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方法,进行现场写作练习。

4.2 学生分享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5. 课堂小结5.2 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慈母情深爱——深沉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慈母情深》。

2.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要求运用细节描写方法。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慈母情深》,使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掌握了文章主题,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在合作探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析了文章中母亲的形象,体会了母爱伟大。

在细节描写训练环节,学生模仿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方法,进行了现场写作练习,提高了写作技巧。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活动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18.慈母情深(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8.慈母情深(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慈母情深(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慈母情深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细节中感受慈母情深,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孝敬父母,珍惜父母的关爱,激发对家庭、亲情的热爱。

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通过讲述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想买一本书,遭到母亲拒绝后,母亲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无私支持孩子买书的感人故事,展示了慈母情深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慈母情深的特点。

难点:从细节中感受慈母情深,学会关爱父母,珍惜家庭的亲情。

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文本、黑板、粉笔、学生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以往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热爱。

然后板书课题《慈母情深》,让学生齐读课题,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2. 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慈母情深的特点。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细节中感受慈母情深。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 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父母,珍惜家庭的亲情。

五、课堂练习(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2. 教师批改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慈母情深爱子心切克服困难支持买书无私关爱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母关爱的短文。

2. 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为父母做一件小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一个感人的母爱故事,让学生体会慈母情深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父母,珍惜家庭的亲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背诵《慈母情深》课文。

2.能够描述文中描写的母爱情景。

3.能够理解母爱的伟大含义,懂得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慈母情深》课文内容。

2.理解母爱的真谛。

3.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导入
通过与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感悟,唤起学生对母爱的情感共鸣。

2. 课文学习
(1)整体理解
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母子情深的描写。

(2)课文分析
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3. 学习活动
(1)朗读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2)角色扮演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母爱的伟大。

4. 情感教育
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感恩父母,培养孝顺之心。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对母爱的深切感悟,但在课文理解和表达
能力上仍有一定欠缺。

下节课可以加强对语文修辞手法的讲解,提升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

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活跃。

以上就是本文对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
的教案。

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慈母情深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慈母情深
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学习作者运用环境和人物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预习检测,理清课文脉络
1、生字词语
龟裂攥着钱失魂落魄震耳欲聋
【A、龟——读准字音,想想“龟裂的()”,图片出示“龟裂的手”
【思路点拨:
A、要是你身在这样的环境,你想怎样?
B、母亲为什么没有离开?
C、全班朗读】
过渡:挣钱这样辛苦的母亲,给钱让我买书却是这样大方。想买书想到“失魂落魄”的我拿到钱高兴吗?
出示句子: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三、联系自身,书写慈母情深
【是啊,我想此刻鼻子一酸的不仅是作者,还有读了作者文章的你我。买书这一件小事,经过作者细致地描写,竟然如此的感人。
其他句子: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2)、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3)、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学习文中人物大声说话的句子时,插入环境描写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慈母情深,亲情无价。
2、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深》(通用15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深》(通用15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深》(通用15篇)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深》篇1【教学目标】1、认识三个生字,区别多音字“龟”的读音,理解“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谴词用句方面的精妙。

3、通过品析人物的言行,感受母亲的辛劳,进而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来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情深”,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歌曲《懂你》、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梁晓声孩子们,刚刚通过简单的交流,我们大家已经成了朋友,不过,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位朋友,他就是:(教师出示照片)梁晓声,关于梁晓声,课下同学们已经预习导学卡了,现在谁来说说你知道的梁晓声?(两三个同学说说即可)我们说再读课文之前,如果能更好的了解作者相关信息,对阅读课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1、二、走进“慈母情深”1、那么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篇梁晓声的文章——《慈母情深》2、孩子们,看黑板,我们恭恭敬敬地读一遍课题。

教师擦掉“深”字,学生读,教师填上“深”字,学生再读。

看着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回答:慈母的请到底有多深?)3、那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完成导学卡上的第一题吧!课件出示: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来到工厂找妈妈要钱。

那里的噪音(),妈妈看到我,用()的手指数钱给了我,然后又陷入了()的工作之中。

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4、看一下大屏幕,自己对证一下。

注意错的改正过来。

请一名同学读读这个句子。

教师评价。

5、“龟裂”什么意思。

师引导:看见过“龟裂的手”吗?6、“攥”是什么动作?它的意思是?(生和老师一起笔顺书写“攥”字,写完并记住的同学把手攥起来)三、感悟“慈母情深”1、出示:鼻子一酸生读三遍“鼻子一酸”是一种什么感觉?(鼻子难受,心里难受,)2、围绕一个问题:课文中哪些句子让我鼻子一酸?过渡:母亲明明已经将钱给了我,一元五角,一分没有少,一句责怪的话也没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与反思第【1】篇〗《慈母情深》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课文别有情趣的语言文字,通过对比、换词等方法,体会反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 运用课文中反复的修辞,写一写自己生活中对母亲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换词等方法,体会反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 运用课文中反复的修辞,写一写自己生活中对母亲的感受。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1.课件出示生词“龟裂、怂恿、疲惫”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师总结:知道了母亲工作的辛苦,为了家庭生活为了孩子们,即使再辛苦也坚持工作。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课文剩余部分1. 出示任务:1)默读课文剩余部分,边读边想象画面。

2)你看到了怎样的母亲?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母亲瘦弱。

1)这段文字,你喜欢哪些词句?简要说说原因。

2)边读边想象画面,工作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给你怎样的感受?3)这里“我的母亲”重复了好几遍,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反复)4)多读几遍,说说你的感受。

5)播放视频,你看到了怎样的母亲?预设二:母亲无私。

1)理解“龟裂”,为什么母亲的手会龟裂?2)面对孩子要钱,母亲是怎么做的?母亲旁边的同事又是怎么说的?3)母亲给钱时,说了什么?能看出母亲对孩子有什么期待?4)母亲说完,又做了什么?5)这里又用了修辞反复,说说这些写的好处,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品质?预设三:母亲瘦小。

1)面对这样的母亲,“我”鼻子一酸。

他为什么会鼻酸?2)“我”用这钱买书了吗?买了什么?为什么?3)反观全文,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慈母情深”?4)你有过鼻酸的经历吗?想一想,说一说,和同桌讨论。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慈母情深》教案+反思(2课时1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慈母情深》教案+反思(2课时1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慈母情深》教案+反思(2课时16页)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回忆童年时与母亲的一次分别,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母亲的无私付出,学会珍惜母爱,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是,对于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情感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来进行深入体会。

同时,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进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亲的无私付出,学会珍惜母爱,培养感恩的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难点:深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母爱伟大和深沉,学会珍惜母爱。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运用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利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2.相关图片3.生字词卡片4.教学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慈母情深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讲解重点句子。

4.巩固(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母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第【1】篇〗读懂课文内容,捉住描写母亲外貌、行动、语言的重点句、段,领会母亲的的慈祥与仁慈,感遭到“慈母情深”。

【讲授重点】如何经过多种方法的解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会“情深”,进步阅读本领。

【课时摆设】一课时。

【课前预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讲授过程】一、朴实引入,感悟解题同砚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节选自作家梁晓声小说中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板书课题。

一、齐读课题。

二、读到“慈母”这个词语,你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什么?(名言,画面,诗句等。

)把这种感觉读进去。

导入新课古代描写爱情的诗句一、播放孟郊的《游子吟》,提问:同砚们知道刚才播放的是哪一首诗吗?(学生答复,然后与学生一起朗读)三、母爱是平常的,时刻在我们身边,母爱是巨大的,只需你怀着一颗戴德地心,肯定会发明这平常中的巨大会到这一点,再读课题。

经典诗句二、提问:诗歌中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对母爱的赞颂)三、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父爱的巨大与无私,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梁晓声写的体现母爱的文章――《慈母情深》(板书“一八*、慈母情深”)古代描写幸福的诗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描写慈母情深的诗句一、让同砚们自在朗读课文,相识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变,把文中不懂的词语和生字划出来。

二、小组举行交换,相互改正读音,以及讨论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变。

三、辨别讲解三个生字,分外是“攥”字,运用行动去讲解,其次辨别举行组词。

并对“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举行表明,并教会学生自学词语的意思。

四、从课题中你可以读出,作者笔下的“慈母情”是怎样的哪?(题眼:“深”)作者为何用深来表达慈母情?作家笔下的慈母情深在哪儿?古代描写美女的诗句古代描写女子的诗句三、母爱是平常的,时刻在我们身边,母爱是巨大的,只需你怀着一颗戴德地心,肯定会发明这平常中的巨大会到这一点,再读课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慈母情深》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慈母情深》部编版
-课文主题感悟:深入理解母亲的形象和母爱的伟大,从课文中提炼出孝敬父母的情感态度,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举例:
- “依偎”一词的理解,可以通过图片或动作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词义,并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对“母爱是伟大的,她像一道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这句话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光”的比喻意义,理解母爱给予的力量。
最后,关于文化认同,我觉得在课堂上可以更多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例如,在讲解母爱伟大时,可以结合孝道文化,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5.实践应用:结合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孝敬父母的行为,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我们共同学习了《慈母情深》这篇文章,探讨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情。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发现,在课堂上,大部分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也有部分同学在情感体验和写作技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关于课堂互动,我觉得可以进一步优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会更加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有所收获。同时,在成果展示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注意到有些同学对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理解不够透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5.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培养感恩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与运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生词、短语的学习,如“依偎、疲惫、忙碌”等,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准确运用是教学重点。教师需通过实例解释,让学生掌握词语的含义和语境中的用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阅读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崇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段,提高独立评析人物的能力,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爱绵绵如溪,淳淳如水,他就是——母亲。

今天,我们要走近一位平凡的母亲,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深。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悟生活的艰辛1、课文是通过什么事例来表现慈母的深情的?请大家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用简洁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读文)汇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正是因为母亲的坚决,我拥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出示课件:“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惑?3、对于我们来说,一元钱很少(出示课件: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

多数工人的每月工资不过二三十元,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

),此时此刻,我们觉得这一元钱真是(学生谈感受)!请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段话。

4、既然我知道这一元钱对我家是这么重要,为什么我还要开口呢?(因为我想要一本《青年近卫军》,想的失魂落魄!)“失魂落魄”是什么意思?吃饭的时候也想、睡觉的时候也想,想的失魂落魄。

你从中看出了什么?(作者爱读书)所以就有了我要钱买书的那一幕,而在那天一天,当我真正要到这一元五角钱时,我高兴吗?出示:“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5、那一天,我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思想上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描写母亲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的语句,在句子旁边备注你的感受。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2课时)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2课时)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情深”,语文要素包括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以及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一)单元地位在单元中,这篇课文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工作的艰辛以及对孩子无私的爱,为学生理解亲情、感受情感表达提供了典型范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对情感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并且学习如何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描写来抒发情感,为单元习作奠定基础。

(二)文本特点场景描写文中有多处对母亲工作场景的描写,如“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

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这些场景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为后文体现母亲的辛苦和伟大做了铺垫。

细节描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里运用了反复和倒装的修辞手法,将母亲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致刻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母亲的疲惫和辛劳。

还有母亲掏钱、数钱给“我”买书的细节,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出母亲挣钱的不易以及对孩子读书的支持。

二、整体设计思路(一)以情为线本教学设计以“情”贯穿始终,引导学生从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中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和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文本,感受情感的力量。

(二)读写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如场景和细节描写,并且通过课堂小练笔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模板第【1】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生字卡片,到图书馆借小说《青年近卫军》,准备作者简介及古诗《游子吟》。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生字词,搜集课文背景及作者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物引入,揭示课题1.导入:(教师高举《青年近卫军》一书)同学们读过这本书吗?这本书是作家梁晓声小时候非常想得到的一本小说。

这本书背后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随同作者一起走进他的回忆,聆听这个故事,来认识一位伟大的母亲。

(板书:慈母情深)2.介绍作者:梁晓声,当代现实主义作家,当过知青,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雪城》《年轮》。

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

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设计意图:从课文中所涉及的实物入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能更直接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教师出示课件,请学生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考查生字认读情况。

落魄() 压抑() 颓败()耽误() 龟裂() 缝纫()噪声() 褐色() 疲惫()兜里() 权利()2.教师根据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适时补充强调:(1)“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攥着、陷入、忙碌”等词语比较难读,同学们不仅要注意音节,还要注意音调。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攥”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以及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唐代诗人孟郊用一针一线道出了母爱,那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又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伟大的母爱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晓声的母爱世界——让我们恭恭敬敬地齐读课题,让我们充满深情地读。

2.这份慈母情到底有多深呢?打开书97页,去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初读课文后,对照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同学们,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我一直想买一本书价( )的《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

我发现母亲工作得十分辛苦,本已不想说出( ),但当知道我是要钱买书时,母亲却毫不犹豫地用( )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 )。

我鼻子一酸,( )着钱跑了出去,为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母亲知道后( )了我一顿,又给我凑足买书的钱,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3.反馈(1)难读词语:龟裂、攥着、数落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多音字,你知道吗?看到过龟裂的手吗?描述一下,这样的手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同学们,刚才你们在填空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一个字写起来相当得繁?来,一起说,再读两遍。

攥,我数过了,整整23画,伸出左手,用右手食指在上面把“攥”字写一遍,把这个字已经写好的,确认自己已经写好了,确认自己已经牢牢地记住了这个“攥”字的将左手握紧。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为了让您对于慈母情深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给大家分享了8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慈母情深篇一慈母情深教学实录(视频王崧舟)师:(看板书),请大家恭恭敬敬地读课文题目,不错,大家主义深字的读法,再读;师:为什么老师要在深下面加个着重号?生1:真挚的爱。

生2:事例中反映的感情深。

带着感情,再次读题目师:面对着深字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为什么慈母情深?生2:感情有多深?生3:为什么用深?师: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做一张练习(课前已发),填空。

那里的噪声(),我发现母亲的一双()的眼睛,出示正确答案,学生校对,马上修改。

请一生读这段文字。

师:读得非常棒,这里面有一个怪字,对是龟字,齐读。

刚才这位同学读得非常正确。

师:谁见过龟裂的手?生:奶奶的手。

师:有一个字写起来特别繁,我数过整整23笔。

对是攥字。

请大家拿起手,用食指书写。

师:记住的同学请把手攥紧。

再次齐读这段话。

师: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生1:想哭。

生2:伤心。

师:不对啊?母亲给了我买书的钱,我应该怎么样呀?(学生答高兴)。

而我却鼻子一酸,让学生读再读再次读。

问:为什么呀?让学生打开课文,静静默读,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用笔划下来。

(教师巡回观察,寻找自己需要的答案。

)师:划出一处、两处、三处及其以上的同学分别举手。

师:刚才我发现一位同学和我们大家不太一样的,请来读你划的那句。

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读。

2、哪个词重点?3、什么意思?欲什么意思?4、想想应该怎么读?师:震耳欲聋你会怎么想?(难受;烦躁;一刻读停不下来)把你们的感受送到字里行间去。

读师:你们一刻都停不下来,而母亲停止过吗?(生答:没有)找出依据?生:大声的说话;大声的喊母亲;师:大声喊告诉我们,噪音消失了吗?师引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继续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慈母情深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通过重点句、段的学习,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

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提出“情深”。

1.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2.读课题:第一遍请同学们用一般的语调读课题;第二遍请同学们满怀深情地读课题。

教师: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这个“深”字,慈母的情“深”在何处,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走近这位母亲,去感受慈母的深情吧!
二、初读课文,聚焦“情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挑出生字和新词。

(1)生字:
陷(xiàn)入忙碌(lù)攥(zuàn)着
(2)新词。

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聋了。

形容声音很大。

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

2.分析理解词义后,请学生用上这几个词语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我一直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噪声(震耳欲聋)。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买书时,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了我,又陷入了(忙碌),我的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齐读)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赏析句子,理解课文,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

(1)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①老师读句子,提问: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背?怎样的脸?怎样的眼睛?[教师根据回答板书()的身体?]
②这句话很特别,特别在哪里?(出现了三次“我的母亲”,分别放在句子后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师点拨:通过对母亲神态动作的描述(“直、转、望”等词),一个勤劳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文中连续用了三个“我的母亲”表明了“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①读句子,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②这个句子的特别之处在哪?为什么要用四个“立刻”,不换成别的词语?
教师点拨:对母亲连续动作的描写,说明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拼命挣钱。

“四个立刻”更能体现母亲的忙碌和辛苦。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给“我”钱买书,实属不易,表现了母亲的伟大。

③指名读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迅速”的忙碌之感。

小结:如此简洁的语言,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母亲争分夺秒的忙碌,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慈母情怀。

[板书()的忙碌](3)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①“鼻子一酸”是一种什么感觉?你有过向父母要钱,鼻子一酸的感觉吗?
②“我”原本是来要钱的,为什么“我”的想法改变了?(母亲明明已经将钱给了“我”,一元五角,一分没少,一句责怪的话也没有。

按理说“我”应该感到开心才对,但却“鼻子一酸”,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点拨:表明“我”对母亲的辛劳深感内疚和心疼,也说明“我”懂事了。

“我”看到母亲瘦成这样,憔悴成这样,“我”能不鼻子一酸吗?还有哪一处说明“我”的鼻子一酸?
(4)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①“我”应该用那钱买什么?(书)
②为什么说“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我”都没权利再买任何别的东西?
教师点拨:母亲凑钱是为了满足儿子读书的愿望,原本家境不好,挣钱也不容易,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

用那钱买别的,不仅对不起母亲,更对不起母亲那份浓浓的爱子真情。

2.通情达理,深层次体会“慈母情深”。

(1)母亲就这样工作,如此赚钱,可当儿子向他要钱买一本书时,母亲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2)从“皱皱的毛票”“龟裂”体会家境的贫困。

(3)读句子,体会母亲的“塞”是怎么样的“塞”?(充满期待的、紧紧的、慈爱的、慷慨的、毫不犹豫的……)[(板书()的塞)]
(4)其实母亲的忙碌还远远不止这些,出示课外资料:
母亲是一个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

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盒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总在七点半左右。

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了。

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在床角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缝补衣裤。

有时我醒夜,仍见灯光亮着,仍见母亲一针一针、一线一线地缝补。

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

(此处,补充资料的出示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母亲工作的艰辛与“一元五角钱”中蕴涵的慈母深情。


(5)教师深情述说:孩子们,你看文中的母亲每月的工资才27元,这一元五角对母
亲来说就是她一天多的劳动,最起码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才能换来的血汗钱呀!此时,母亲却把她不舍得吃、不舍得用,拼死拼活赚来的钱掏给了“我”。

(6)总结提升:这就是母亲,作家用他的妙笔让我们感受到来自母亲的那份爱。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本课后有何感想,把自己心里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

3.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

慈母情深渴望买书——失魂落魄
1.展开想象,拓展文本。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或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文本之外母亲操劳的情景。

2.读中促情,读中感悟。

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以情带读,在读中悟情。

3.适时练笔,抒写心声。

采用“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规律,让学生在读中发展“写”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