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大学化学A期末考试试题A答案

合集下载

A药学院13-14二学期有机化学下期末试卷A卷+答案

A药学院13-14二学期有机化学下期末试卷A卷+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有机化学下》期末考试试卷 A (2学分Q )答案开课学院: 化学与分子学院 ,专业:药学 考试形式:闭卷 所需时间:120分钟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或写出结构式(有立体结构的标明构型)。

(共5分,每小题1分)1、2、答案:β-呋喃甲醛 答案: N-甲基-N-乙基-4-硝基苯胺3、4答案:α-D-(+)葡萄糖或α-D-吡喃葡萄糖 答案:环己酮缩乙二醇5、 氢氧化二甲基乙基丙基铵 答案:N CH 3CH 32H 5CH 3CH 2CH2+OH—二、完成下列各反应式(共20分,每空1分)1、答案:23、答案:答案:答案:-NO2 , -NH2 , -NHSO2-7、答案:8、三、分离硝基苯、苯胺和苯酚的混合物(共5分)答案:水 层(C 6ONa)乙醚层dil. HCl C6H 5OH水 层乙醚层(C 6H NO 2)(C 6H 52·HCl)NaOH / H 2O C 6H 5NH 2C 6H 5NO 2四、综合题(共20分,第1题4分,2-9题每小题2分) 1) 判断对错,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HCl ,HBr ,HI 与醇取代的反应活性是HI >HBr >HCl ( √ )(2) 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是不可逆的 ( √ ) (3) 不对称的醇进行分子内脱水时,消除的取向应遵循马氏规则 ( ⨯ ) (4) 乙醇的沸点比乙酸的沸点高 ( ⨯ ) (5)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大 ( ⨯ ) (6) 区别伯、仲、叔醇,可以选用Lucas 试剂 ( √ ) (7) 葡萄糖脎与果糖脎是同一种物质 ( √ ) (8) 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一定是醛类化合物 ( ⨯ )2)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下列化合物( )B.D.A.Cl COOHCH 3C.COOH O 2NCOOH答案: CADB3)下列化合物的酸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乙醇 B 、丁酸 C 、2-氯丁酸 D 、2,2-二氯丁酸 答案: DCBA4)下列化合物碱性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D.N HNH 2N N H答案: BACD5) 按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 )A .CH 3N H 2 B.CH 3CON H 2C.(CH 3)2N H D.N H 3答案: CADB6) 下列物质的水解速率最小的是( )A.OCH 3O CH 3OOC NH 2CH 3CO 2OD.B. CH 3C. CH 3答案: C7)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是( )A 、 甲醇B 、乙酸C 、甲酸甲酯D 、乙酸甲酯 答案: C8)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高低排序( ) A. 乙酸 B. 甲醚 C. 乙醛 D. 乙醇答案A D C B9)下列哪个不能发生碘仿反应( )A . 乙醇 B. 丙酮 C. 丙醛 D. 4-甲基-2-戊酮 答案:C五、写出反应机理(共15分)1、O H 3C3O (9分)参考答案:第4步3分,其余每步1.5分(6分)参考答案:PhCHOCH3CHO+H2OCH2CHO+CH2CHO PhCHCH2CHOOH O+OHPhCHCH2CHOOPhCHCH2CHOO H每步2分六、完成下列合成或转换(其它无机试剂任选)(共25分,每小题5分)1、用不超过3参考答案:HCH3C3CH2CH2OH CHH3COHCH3PBr3Mg干醚CHH3CBrCH3(CH3)2CHMgBr OH2O, H+最后一步2分,其余每步1分。

2013-2014学年 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3-2014学年 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Fe 56I卷(共计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①电子总数②原子种类③质子总数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总物质的量⑥物质的种类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⑤⑥D. ③④⑤⑥2.下列各组粒子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 12H 13HB. O2 O3C. 红磷白磷D. 57La 58Ce3.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A. 氨和水反应生成NH3·H2OB. DNA双螺旋结构C. 水在高温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D. 乙醇比二甲醚易溶于水4.下列各表达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 HCO3-+H2O H3O++CO32-B. NH4++OH-NH3·H2OC. HSO3-+H2O H2SO3+OH-D. H2O+H2O H3O++OH-5.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B. HS-和HCl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C. 1 mol D216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 N A(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D. CH2C1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质子数c>bB. 离子的还原性Y2->Z-C. 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D. 原子半径X<W8.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1) CuSO4 +Na2CO3主要:Cu2+ + CO32─+ H2O = Cu(OH)2↓+ CO2↑次要:Cu2+ + CO32─= CuCO3↓(2) CuSO4 +Na2S 主要:Cu2+ + S2─= CuS↓次要:Cu2+ + S2─+ 2H2O = Cu(OH)2↓+ H2S↑则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CuS <Cu(OH)2<CuCO3B. CuS >Cu(OH)2>CuCO3C. Cu(OH)2>CuCO3>CuSD. Cu(OH)2<CuCO3<CuS9.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NH3 B.CCl4 C.CH2O D.CH410.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 CO2 H2SB. C2H4 CH4C. C60 C2H4 D.NH3 HCl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11.在能与铝单质反应生成氢气的某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 K+、Cl-、NO3-、SO42-② K+、Fe2+、I-、NO3-③ NH4+、Cl-、Mg2+、SO42-④Na+、Ca2+、Cl-、HCO3-⑤ K+、Al3+、Cl-、CO32-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12.X、Y、Z均为第三周期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小,Y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中最大,Z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下列关于X、Y、Z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Y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强酸性 B.元素X与元素Y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元素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两性 D.离子半径大小顺序均为:X>Y>Z13.已知某难溶电解质A2B的K sp为3.2×10-5,将适量A2B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和B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

大学化学2013年期末考试三套试卷加答案

大学化学2013年期末考试三套试卷加答案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大学化学2013年期末考试三套试卷加答案(适合所有大学哦!)学院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B、0、1、2C、0、1D、0、±1、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B、NaBrC、CH3OHD、Na2O2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B、高于0℃C、低于0℃D、无法判断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B、d区C、f区D、p区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8、对于反应Cr2O72-+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B、6C、3D、12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A、SiB、CO2C、ZnSD、Fe3C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B、2C、3D、0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A、ΔHΘ<0B、ΔSΘ<0C、ΔG<0D、ΔfHmΘ<0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2014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的是:A. NaB. MgC. AlD. Si答案:A2. 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 7B. 8C. 16D. 17答案:B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C. H2OD. Na2O答案:C4. 以下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O2 + H2O → H2CO3B. 2H2 + O2 → 2H2OC.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D. CaCO3 → CaO + CO2答案:B5. 以下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的是:A. OB. FC. SD. Cl答案:C6.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化学式为:2Fe + 3Cl2 → 2FeCl3A. FeCl2B. FeCl3C. Fe2Cl6D. Fe3Cl2答案:B7. 以下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H2OB. NaClC. C6H12O6D. CO2答案:B8. 以下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HClB. H2OC. NaClD. C6H12O6答案:D9.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A. H2SO4B. CH3COOHC. HNO2D. H2CO3答案:A10.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碱的是:A. KOHB. NH3C. Na2CO3D. Ca(OH)2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硫酸铜:CuSO4碳酸钙:CaCO3氢氧化钠:NaOH2.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HCl:盐酸NaOH:氢氧化钠H2O:水3.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铁:Fe2O3氯化钠:NaCl硝酸钾:KNO34.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CO2:二氧化碳O2:氧气N2:氮气5.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硫酸:H2SO4硝酸:HNO3氢氧化钾:KOH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河南省南阳市2013-2014学年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13-2014学年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

南阳市2014年春期高一期终质量评估化学试题答案
一、(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共48分)
1-5 BDACB 6-10 DCCAB 11-16 ADBDAC
二、(共5小题,52分)
17.(12分)(1)A(1分)242 (1分)
(2) Cu (1分)还原(1分)正(1分)0.2(2分)
(3)0.2mol/(L.min) (1分)2(1分)小于(1分)(2分)
18.(6分)(1)固体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固体颗粒表面积的大小等)(1分)
(2)1、3(1分)
(3)温度(1分)3、4 (1分)
(4)Cl—加快反应速率(或答Cl—对反应有催化作用)(2分)
19、(10分)(1)B(1分)
(2)nCH2=CH2催化剂
(2分)加聚反应(1分)
(3)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2分)
(4)C2H4O2 (2分)HCOOCH3(2分)
20.(14分)(1)
(2分)冷凝和防止倒吸(1分)(2)①3(1分)4 (1分)②AC (1分)
(3)66.7% (2分)(4) ①饱和Na2CO3溶液(1分)蒸馏(1分)蒸馏(1分)D (1分)②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或干燥)(1分)(5)乙(1分)
21、(10分)(l) 第3周期ⅥA族(2分)(2分)
(2)NH4Al(SO4)2·12H2O[或AlNH4(SO4)2·12H2O] (2分)
(3)3:1:1(2分)(4) NH4++Al3++5OH—

NH3↑+Al(OH)4—+H2O 或NH4++Al3++5OH—

NH3↑+AlO2—+3H2O(2分)。

2013-2014学年二学期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2013-2014学年二学期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第1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玉林师范学院期末考试试卷(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命题教师: 命题教师所在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试卷类型:(A 卷)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考试专业:化学 、应化 考试年级:2012一、命名题(5小题,共5分)1.下列化合物的CCS 名称C 2H 5CH 3CH 3O2.化合物(CH 3)2CHCHO 的CCS 名称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CCS 名称:BrNH 2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CCS 名称:N HCH 35.写出下列化合物的CCS 名称:NCO 2HCO 2H二、写出结构式(5小题,共5分)1.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10H 12O ,IR 谱上1710cm -1处有吸收峰,1HNMR 中出现四重峰,分别为:7.4(5H ,s ),3.8(2H ,s ),2.2(2H ,q )和1.0(3H ,t )ppm 。

试写出结构式。

2.下面这些反应都是合成天然产物的实用步骤,请写出它们的产物的结构式。

C 9H 13ClOCH 2CHCHCH(CO 2Et)2CH 3+OClC 11H 18O 4t BuOKC 20H 30O 5_3.α, α'- 二溴呋喃的构造式是 ?4.γ- 吡啶羧酸的构造式是 ? 5.写出THF 的结构式:O三、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1.以下哪个结构为黄酮类: A 、O OB 、OOC 、第3页(共6页) 第4页(共6页)OOD 、OO2.通过Michael 加成反应可以合成如下哪类化合物?A 、1,5- 二羰基化合物B 、1,3- 二羰基化合物C 、1,6- 二羰基化合物D 、1,4- 二羰基化合物3.CHO跟稀NaOH溶液反应,主要产物是A 、OHOHCHO O OO (A)(B)(C)(D) B 、HOH OHOOO(A)(B)(C)(D)C 、HOHOH CHOOOO(A)(B)(C)(D)D 、HOHOH CHO OO(A)(B)(C)(D)OO4.增塑剂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由下列哪两种物质合成的: A 、丁醇和邻苯二甲酸酐 B 、丁酸和邻苯二酚C 、邻苯二甲酸酐和氯丁烷D 、邻苯二酚和甲酸丁酯5.用金属钠将(CH 3)2CHCO 2Et 还原为(CH 3)2(CH 3)2O O H 时,应选用哪种溶剂?(A)H 2O B 、(CH 3)2CHCH 2OH C 、CH 3CO 2Et D 、甲苯6.下面四个含氮化合物中, 碱性最强的是: A 、D) CH 3C NH O C CH 3O(C) (CH 3)4N +OH -(B) CH 3NH 2CH 3C NH 2O (A) B 、D) CH 3C NH O C CH 3O (C) (CH 3)4N +OH -(B) CH 3NH 2CH 3C NH 2O (A)C 、 D 、D) CH 3C NH OCH 3O(C) (CH 3)4N +OH -(B) CH 3NH 2CH 3C NH 2O (A)7.化合物CH 2NH 2与亚硝酸反应的产物中,下面哪个烯烃不会出现? A 、A)(B)(C)(D)B 、A)(B)(C)(D)C 、A)(B)(C)(D) D 、A)(B)(C)(D)8.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弱的是:A 、H 2(D)(C)NH 2(B)+NH 3(A)ClNH 2 B 、H 2(D)(C)NH 2(B)+NH 3(A)ClNH 2 C 、H 2(D)(C)NH 2(B)+NH 3(A)Cl NH 2 D 、NH 2(D)(C)NH 2(B)+NH 3(A)ClNH 29.2-乙酰基吡咯硝化时硝基主要进入: A 、3位 B 、4位和5位 C 、3位和4位 D 、3位和5位10.这组共振结构式中,对共振杂化体贡献最小的是:NHNHNHHNHHAB C D四、反应题(13小题,共26分)1.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如有立体化学问题,也应注明。

31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

31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化学第Ⅰ卷客观卷(共54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Na:23 Al:27 Mg:24 S:32Cl:35.5 Ca:40 Cu:64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 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采用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A B C D2.2013年3月,京沪高速公路一辆载有约35 t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中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多人伤亡。

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合理的是()A.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等待营救B.将槽罐车推入附近的水塘中,撒上石灰C.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大量酸性溶液D.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OH处理过的口罩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B.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C.碳酸钠的水溶液呈中性D.硫酸钠灼烧时火焰呈紫色4.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时,改变反应的条件或者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生成的产物不变的是()A.Na与氧气B.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C .碳与氧气D .过氧化钠和水5.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 .氢氧化钠B .氧化钙C .过氧化钠D .氯化钠6.两份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分别与体积相等的AlCl 3、MgCl 2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Al 3+、Mg 2+均恰好完全沉淀,则原AlCl 3、MgCl 2溶液浓度之比是( ) A .2∶3 B .1∶2 C .1∶1 D .3∶27.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Mg 2+、Fe 3+、3NO -、SCN - B .Al 3+、Fe 2+、Cl -、24SO - C .K +、Na +、Cl -、3HCO - D .Na +、Ba 2+、3NO -、24SO -8. 现有NaCl 、KSCN 、NaOH 、AgNO 3 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 .盐酸 B.Na 2CO 3溶液 C.氯水 D.FeCl 3溶液9. 在反应2Na 2O 2+2H 2O ===4NaOH +O 2↑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A.1 :1B. 2 :1C.1 :2D. 3 :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的单质一定是由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B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D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11.下列关于SiO 2和CO 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医学类有机化学试卷A1-2参考答案

医学类有机化学试卷A1-2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时间100分钟2013~14学年二学期有机化学II 期末考试试题专业2013级医学(五)课堂教学学时56,学分3.5,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正确。

每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碳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CA. B. C. CH3CH C(CH3)2 D.CH3CH C CHCH3 2.下列化合物能与AgNO3的氨溶液作用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 CH2CHClB. CH3C CHC. CH3C CCH3D. CH3CH CH2 3.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是:DA. B. C. O D. S4.下列化合物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活性最高的是:AA. 甲醇B. 正丙醇C. 异丙醇D. 叔丁醇5.在化合物CH3-CH=CH-CH=CH-CH2Cl中存在着的电子效应有:BA.诱导,p-π,π-π共轭B.诱导,π-π共轭,σ-π超共轭C.π-π共轭,σ-π超共轭D.诱导,p-π共轭,σ-π超共轭6.碳正离子①(CH3)2CH+、②CH2=CHCH2+、③CH3CH2+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B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7.付-克(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属于:DA. 亲电加成反应B. 亲核加成反应C. 亲核取代反应D. 亲电取代反应8.下列基团属于邻对位定位基的是:BA.OOCH3 B. CH3COO C. CONH2 D. C N9.在碱性条件下,与D-葡萄糖溶液能同时存在的糖是:AA. D-甘露糖B. D-半乳糖C. D-核糖D. L-葡萄糖10.水解能生成胆碱的化合物是:CA. 油脂B. 鞘磷脂C. 卵磷脂D. 脑磷脂11.Claisen酯缩合反应经常用来制备:DA.β-羟基酯B.γ-羟基酯C.δ-羟基酯D.β-酮酸酯13.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BA. 乙醚B. 正丁醇C. 正戊烷D. 氯乙烷13.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A A.NH 2B .NH 2C.NH 2CH 3 D.NH 2O 2N14.下列化合物能与I 2+NaOH 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的是:DA. OCH 3B.C OO CH 3CH 3 C.CH 2CHOD.CCH 3O15.下列 物质与亚硝酸反应不能放出N 2的是:AA.CH 3CONHB.H 2N NH 2OC.CH 3CHCOOH2D. CH 3CONH 216.化合物CH 32CH 3CH 2CH 3CH 3的IUPAC 名称正确的是:CA. 2-ethyl-4-methylhexeneB. 2-methyl-4-ethyl-2-hexeneC. 4-ethyl-2-methyl-2-hexeneD. 3-ethyl-5-methyl -4-hexene 17.下列化合物中常用作重金属解毒剂的是:DA.SHB.CH OHCH 2CH 2OH OHC.CHCO 2HHO 2CCH OHHO D.CHCO 2NaNaO 2CCH SHHS18.化合物①苯酚、②对甲基苯酚、③对硝基苯酚的酸性顺序是:D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19.下列化合物最易发生S N 1反应的是:CA.CH 2ClB.ClCH 3C.3ClD.CH 2CH 2Cl20.下列化合物具有手性的是:DA.COOH H OH COOH H OH B.CH 3HC.CH 3HH 3C D.3CH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大学无机化学综合测试题+答案(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第二版) 试题 期末考试 —— 内蒙古民族大学.DOC (13)

大学无机化学综合测试题+答案(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第二版) 试题 期末考试 —— 内蒙古民族大学.DOC (13)

内蒙古民族大学2013-2014学年一学期课程考试试卷答案(A 卷)课程名称: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年级:xxx 级专业: xxx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3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1、在 10℃,101 kPa 下, 在水面上收集 1.00 dm 3气体,经干燥后气体的体积变为(10 ℃,O H 2p = 1.227 kPa)A 、0.012 dm 3B 、0.988 dm 3C 、0.908 dm 3D 、0.992 dm 3 答案:B2、当 1 mol 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 4 mol 溶剂中, 溶液的蒸气压与纯溶剂的蒸气压之比为 A 、 1:5 B 、 1:4 C 、 4:5 D 、 5:4 答案: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 r S ∆= (∑ S ∆生成物-∑ S ∆反应物)B 、 一个自发进行的反应,体系自由焓(Gibbs 自由能)减少等于体系对环境所作最大功 -G = WC 、 某气相反应m r G ∆是指反应物与产物都处于298K ,且气体总压为101.3 kPa 时 该反应的自由能变(Gibbs 自由能)D 、 同类型的二元化合物可用它们的NH 4+值直接比较其热力学稳定性 答案:D4、已知 Zn(s) +21O 2(g)= ZnO(s) m rH ∆ 1= -351.5 kJ ·mol -1Hg(l) +21O 2(g) = HgO(s ,红) m rH ∆ 2= -90.8 kJ ·mol -1则 Zn(s) + HgO(s ,红) = ZnO(s) + Hg(l) 的 mrH ∆为(kJ ·mol -1)A 、 442.3B 、 260.7C 、 -260.7D 、 -442.3 答案:C5、液态水在100℃、101 kPa 下蒸发,下述正确的是 A 、 ΔU = 0 B 、 ΔH = 0 C 、 ΔG = 0 D 、 ΔS = 0 答案:C6、在一定温度下,将1.00 mol SO 3放入1.00 dm 3的反应器中,当反应: 2SO 3(g)2SO 2(g) + O 2(g)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SO 2 0.60 mol ,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为A 、0.36B 、0.68C 、0.45D 、0.54 答案:B7、某溶液中含有0.01 mol ·dm -3 AgNO 3、0.01 mol ·dm -3 Sr(NO 3)2和0.01 mol ·dm -3 Pb(NO 3)2、0.01 mol ·dm -3 Ba(NO 3)2四种盐,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K 2CrO 4溶液时,则沉淀的先后顺序是A 、Ag 2CrO 4,PbCrO 4,SrCrO 4,BaCrO 4B 、 PbCrO 4,Ag 2CrO 4,SrCrO 4,BaCrO 4C 、 SrCrO 4,PbCrO 4,Ag 2CrO 4,BaCrO 4D 、PbCrO 4,Ag 2CrO 4,BaCrO 4,SrCrO 4(注:K sp (Ag 2CrO 4) =1.1 ⨯ 10-12,K sp (PbCrO 4) = 1.8 ⨯ 10-14 K sp (BaCrO 4) = 1.2 ⨯ 10-10,K sp (SrCrO 4) = 2.2 ⨯ 10-5) 答案:D8、铅蓄电池放电时,电解质密度的变化是 A 、 密度不变 B 、密度变大 C 、密度变小 D 、不能确定 答案:C 9、对于反应I 2+ 2ClO-3=2IO-3+ Cl 2,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B 、I 2得到电子,ClO-3失去电子C 、I 2是还原剂,ClO -3是氧化剂D 、 碘的氧化数由0增至 +5,氯的氧化数由 +5 降为0答案:B10、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在特定温度下的m r G ∆可由下列测量计算的是 A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B 、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C 、该温度下相应电池的电动势D 、该温度下反应的 m r H ∆ 答案:A11、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t 1/2是30 min ,则其反应速率常数k 为 A 、0.023 min -1 B 、20.8 min -1 C 、0.23 min -1 D 、不能确定 答案:A12、在确定的温度范围内,Arrhenius 公式适用的条件是 A 、仅适用于基元反应 B 、可适用于任何反应C 、仅适用于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D 、适用于有明确反应级数及速率常数k ,且在该温度区间内E a 近似不随温度变化的一些反应 答案:D13、硫代乙酰胺(TA)水解反应CH 3C NH 2S+ H 2O −→−H 2S +CH 3C NH 2O的速率定律为-d[TA d ]t = k [H +][TA],若在25 ℃ 的TA 和H +浓度均为0.10 mol ·dm -3 的溶液中加醋酸钠,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变慢,但k 保持不变 B 、反应速率和k 都变小C 、反应速率增加,但k 保持不变D 、反应速率和k 都增加 答案:A14、已知H 2O 2分解是一级反应, 若浓度由1.0 mol ·dm -3降至0.60mol ·dm -3需20 min , 则浓度从0.60 mol ·dm -3降至0.36 mol ·dm -3,所需的时间是 A 、超过 20 min B 、20 min C 、低于 20 min D 、无法判断 答案:B15、设有两个化学反应A 和B ,其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E A 和E B ,E A > E B ,若反应温度变化情况相同(由T 1→T 2),则反应的速率常数k A 和k B 的变化情况为 A 、k A 改变的倍数大 B 、k B 改变的倍数大 C 、k A 和k B 改变的倍数相同 D 、k A 和k B 均不改变 答案:A16、下列元素电负性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A 、Be > B > Al > Mg B 、B > Al > Be ≈ Mg C 、B > Be ≈ Al > Mg D 、B ≈ Al < Be < Mg 答案:C17、NaCl 结构是阴离子排成最紧密堆积,阳离子占据的是 A 、所有八面体空穴 B 、 所有四面体空穴 C 、二分之一的八面体空穴 D 、四分之一的八面体空穴 答案:A18、根据分子轨道理论,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级最高的是A 、+22OB 、+2OC 、O 2D 、-2O答案:A19、下列分子中偶极矩大于0的分子是 A 、SF 4 B 、 PF 5 C 、SnF 4 D 、BF 3答案:A2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 、XeF 2B 、NCl 3C 、-23COD 、+4PCl答案:A二、填空(20小题,共20分)1、30℃时纯水的蒸气压为 4243 Pa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考试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考试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九年级化学题样说明:本试卷满分为50分,时间为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Zn:65 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答案标号(A 、B 、C 、D)填写在答题栏内。

1.“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 .两者均为物理变化B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C .两者均为化学变化D .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B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D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相对原子质量不同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动 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 .注射器内有液体 B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4.X 、Y 、Z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2,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XYZ 2 B .X 2YZ 3 C .X 3YZ 4D .X 2YZ 4 5.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责,下列节约行为中可行的是A .直接用工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B .吃经高温蒸煮后的霉变大米C .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 .用洗莱、洗衣的水冲洗厕所 6.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B.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C.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生锈7.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013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学科试题

2013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学科试题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学科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确的是()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B.C5H12O能被催化氧化为醛的同分异构体有四种C.聚乙炔、聚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D.甲酸丙酯和乙醛可用银氨溶液加以区别2.下列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又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醇B.丙醛C.苯D.乙酸3.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C9H12,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10种B.14种C.19种D.26种4.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的一氯代物的结构共有()A.9种 B.13种 c.14种 D.15种5.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熔点:戊烷>2,2一二甲基戊烷>2,3一二甲基丁烷>丙烷B.密度:CCl4>CHCl3>H2O>苯C.同质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丙炔>乙烷>乙烯>乙炔>甲烷D.同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O2量:已烷>环已烷>苯>苯甲酸6.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7.红曲色素是通过中国传统工业发酵得到的天然色素,用作食品色素安全性很高,同时具有抑菌、防腐和保健作用。

其中一种成分——红斑红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红斑红素的说确的是( )A.分子中环上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被氢气还原C.1 mol该物质能与5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D.1 mol 该物质水解时能消耗2 mol NaOH8.已知C-C可以绕轴旋转,结构简式为的烃,下列说确的是()A.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该烃一氯代物最多有4种C.该烃是苯的同系物D.该烃分子式为C14H169.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用键线表示,如CH2=CHCH2Br可表示为,则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A.2种B.3种C.4种D.5种10.以石化产品乙烯、丙烯为原料合成厌氧胶的流程如下。

31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

31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高一年级 化学时间:60分钟 满分:120分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 O:16 S:32 Al:27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 .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 . 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D .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2.根据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秋末冬初季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 A .溶液 B .悬浊液 C .乳浊液 D .胶体3.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 A.温度计不慎打破,散落的水银应用硫粉处理后收集 B .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 .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4.从人类健康或生活实际的角度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用铝锅炒菜比用铁锅好 B .氯气泄漏后应顺风向低处跑 C .用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 .食用“加碘”食盐不利于健康5.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 A .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B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 .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D .硅是制取水泥的原料6.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

某工人违反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

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C.铁与水(常温下)产生的氧化物爆炸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并遇明火而爆炸7.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B.CuSO4·5H2O属于纯净物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8.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氨气通入水中能得NH3·H2O 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C.过滤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D.蒸馏法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规格为10 mL 的量筒量取6 mL 的液体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10.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500 mL 1.0 mol/L碳酸钠溶液中所含钠离子的数为N A11.下列四个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H2O B.NO2、H2O C.Cl2、H2O D.SO3 、H2O12.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3Fe + 4H2O(g) Fe3O4 + 4H2B.Cl2 +2OH-= Cl-+ClO-+H2OC.Ca(OH)2+SO2=CaSO3 +H2OD.Cu+2H2SO4 (浓) CuSO4+SO2↑+ 2H2O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6H+=2Fe3﹢+3H2↑B.Al(OH) 3沉淀中滴加盐酸Al(OH)3 +H﹢=Al3﹢+H2OC.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HCO3-+OH-=CO32-+H2O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2H+=CO2↑ +H2O14.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化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化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

iA A A其中 p A :相同温度时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辽宁科技大学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A 卷(材控专业)一、名词解释( 2′ × 10 = 20′ ) 1.封闭系统: 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交换,没有物质交换。

2.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一种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不变。

∆U = Q + W 其中 ∆U :热力学能(内能) 的增加量; Q :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 W :得到的功3.焓: H = U + PV H 称为焓 其中U :热力学能(内能) P :压强 V :体积4.恒压热:是系统在恒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 用 Q P 表示5.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劳修斯表示法: 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而不引起其他 变化; 开尔文说法: 第二种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使之完全转变为 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δQ T境交换的热; T :系统温度7.吉布斯函数: G = A + PV 其中 G :吉布斯函数 A :亥姆霍兹函数 P :压强 V:体 积 G = H − TS8.热 力 学 第 三 定 律: 绝 对 零 度 时 (0k ) 时, 任 何 纯 物 质 完 美 晶 体 的 熵 值 为 零lTS m (完美晶体, T K ) = 0 或 S m (完美晶体,0K ) = 09.化学势: 决定物质转移和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的量 偏摩尔吉布斯函数∂ Gu i = ( ∂n)T ,P .n j ≠i10.乌拉尔定律:P = P ∗• x6.熵: ds = R S 称为熵, 熵为系统混乱程度的一种量度 δQ R : 可逆过程中系统与环P A ∗ :一定温度时纯溶液的饱和蒸汽压;x A :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二、铝液浇铸成铝锭的过程中, 温度从1000°C 降到 25°C 。

问每吨铝放出多少热? 已 知铝液的热容 C P ,m = 31.80J • K − 1 • mol − 1 。

结构化学__南开大学(10)--结构化学期末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

结构化学__南开大学(10)--结构化学期末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

一 、填空(本题共 30 分,每个空 1 分)1.用原子单位制(a.u.)写出下列体系的Schrödinger 方程:Li +离子 221212121133122E r r r ψψ⎛⎫-∇-∇--+= ⎪⎝⎭ H 2+分子 211112a b E r r R ψψ⎛⎫-∇--+= ⎪⎝⎭2. 下图为某氢原子轨道的电子云黑点图,该原子轨道为 3s ,在右侧画出该氢原子轨道的径向部分函数R (r )和径向分布函数D (r )图-0.10.00.10.2Rr /a3005101520250.000.050.10r /a 0D (r )电子云黑点图 径向波函数R (r )图 径向分布函数D (r )图 3. 对3F 谱项,其总轨道角动量大小L 为 ,总自旋角动量大小S 为,总角动量大小J的最大值为 。

4. Ti 基态(电子组态为3d 24s 2)所包含的微观状态数为45 ,其光谱项为1S 3P 1D 3F 1G ;光谱基项(基支项)为3F 2 。

5. 以z 轴为键轴,p x 与d xz 之间(轨道间能量相近)可形成什么类型的分子轨道 A 。

A. πB. δC.对称性不匹配,不能形成有效的分子轨道。

6. 写出OF 的分子轨道表示 (1σ)2(2σ)2(3σ)2(4σ)2(5σ)2(1π)4(2π)3 ,OF 的键级为 1.5 ,OF 的键长比OF +键长 长 。

7. 某理想晶体宏观外型为正三棱柱,则该晶体属 D 3h 点群,属于 六方 晶系,其特征对称元素为 6 ,其国际符号为 B 。

A. 3mB.62mC. 23mD. 3m8. Ba 2+离子半径r +=1.35Å,Cl -离子半径r -=1.81Å,不考虑极化作用,BaCl 2中Ba 2+离子的配位数为 8 ?BaCl 2属立方晶系,则它最可能属哪种典型二元离子晶体结构型式 萤石型(或CaF 2型)? 其晶胞参数a = 7.30 Å9. 已知K 2O 为反萤石(CaF 2)型晶体(即O 占据萤石中Ca 的位置,K 占据萤石中F 的位置),晶胞参数a = 6.436Å,K +离子半径为1.38Å。

新人教版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新人教版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黄花滩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a 40 Fe 56 Cu 64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冰雪融化C.酒精燃烧D.汽油挥发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A.质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数4.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 5.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Mg B.Cu C.Al D.Ag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石B.干冰C.空气D.石灰水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8.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 B.2H2C.H2D.2H+9.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钠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外有3个电子层B.质子数为11C.最外层电子数为1 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1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钠NaCO3B.氢氧化钠Na(OH)2C.氧化铁O3Fe2 D.硫酸H2SO411.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12.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 1 C.+ 2 D.+ 51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氧气助燃——切割金属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D .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1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 C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D .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15.餐厅的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炉,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 .隔绝空气B .降低温度C .清除可燃物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6.铬元素相关信息如右图所示。

大学无机化学综合测试题+答案(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第二版) 试题 期末考试 —— 内蒙古民族大学.DOC (17)

大学无机化学综合测试题+答案(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第二版) 试题 期末考试 —— 内蒙古民族大学.DOC (17)

内蒙古民族大学2013-2014学年一学期课程考试试卷答案(C 卷)课程名称: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年级:xxx 级专业: xxx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3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1、下列各混合溶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是 A 、HCl (1 mol ·dm -3) + NaAc (2 mol ·dm -3) B 、 NaOH (1 mol ·dm -3) + NH 3 (1 mol ·dm -3) C 、 HCl (1 mol ·dm -3) + NaCl (1 mol ·dm -3) D 、NaOH (1 mol ·dm -3) + NaCl (1 mol ·dm -3) 答案:A2、在0.10 dm 3 0.10 mol ·dm -3 HAc 溶液中,加入0.10 mol NaCl 晶体,溶液的pH 将会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B 、无法判断 答案:B3、0.10 mol ·dm -3 Na 2HPO 4水溶液的pH 值约为 (H 3PO 4:p K a1 = 2.1,p K a2 = 7.2 ,p K a3 = 12.7) A 、4.65 B 、 9.95 C 、 7.40 D 、7.33 答案:B4、20 cm 3 0.10 mol ·dm -3 HCl 和20 cm 3 0.20 mol ·dm -3 NH 3·H 2O 混合,其pH 为(NH 3·H 2O :K b = 1.76 ⨯ 10-5) A 、11.25 B 、 4.75 C 、 9.25 D 、4.25 答案:C5、用0.20 mol ·dm -3 HAc 和0.20 mol ·dm -3 NaAc 溶液直接混合(不加水),配制1.0 dm 3 pH = 5.00的缓冲溶液,需取0.20 mol ·dm -3 HAc 溶液为 (p K a (HAc) = 4.75)A 、6.4 ⨯ 102 cm 3B 、6.5 ⨯ 102 cm 3C 、3.5 ⨯ 102 cm 3D 、3.6 ⨯ 102 cm 3 答案:D6、0.045 mol ·dm -3 KNO 2溶液的pH = 8.0,则HNO 2的K a 是 A 、4.5 ⨯ 10-2 B 、4.5 ⨯ 10-10 C 、4.5 ⨯ 10-8 D 、4.5 ⨯ 10-4 答案:D7、向含有0.010 mol ·dm -3 的C O 242-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要求只生成Ag 2C 2O 4沉淀,而又不会生成Ag 2O 沉淀,则溶液的pH 应是 A 、< 7.9 B 、 < 10.4 C 、 > 10.6D 、< 9.7答案:B8、已知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在0.50mol·dm-3 CuSO4水溶液中通过4.825 ⨯104库仑电量后,可沉积出Cu约为A、7.94 gB、15.89 gC、31.78 gD、63.55 g答案:B9、下列一系列反应,提供了使I- 氧化成I2的机理:NO +12O2−→−NO2NO2 + 2I- + 2H+−→−NO + I2 + H2OI2 + I-−→−I3-此一系列反应中的催化剂是A、NOB、O2C、H+D、NO2答案:A10、反应2NO2Cl(g)=2NO2(g) + Cl2(g) 的反应机理包括两步基元反应(1) NO2Cl(g)=NO2(g) + Cl(g)(2) NO2Cl(g) + Cl(g)=NO2(g) + Cl2(g)已知总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s-1,则A、总反应是二级反应B、第一步反应比第二步反应快得多C、总反应是三级反应D、第二步比第一步反应快得多答案:D11、在测定溶液中过二硫酸铵[(NH4)2S2O8] 和碘化钾进行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加入硫代硫酸钠的目的是A、与碘反应B、与过二硫酸盐反应C、催化作用D、起氧化剂作用答案:A12、某化学反应进行1h,反应完成50 %,进行2h ,反应完成100 %,则此反应是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三级反应答案:A13、硫代乙酰胺(TA)水解反应CH3C NH2S+ H2O−→−H2S +CH3C NH2O的速率定律为-d[TA d ]t = k [H +][TA],若在25 ℃ 的TA 和H +浓度均为0.10 mol ·dm -3 的溶液中加醋酸钠,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变慢,但k 保持不变 B 、反应速率和k 都变小C 、反应速率增加,但k 保持不变D 、反应速率和k 都增加 答案:A14、在下列元素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低的是 A 、Be B 、B C 、C D 、N答案:B15、下列各组元素中,电负性依次减小的是 A 、K > Na > Li B 、O > Cl > H C 、As > P > H D 、三组都对答案:B16、下列分子中,具有配位键的是 A 、 CO B 、 CO 2 C 、NH 3 D 、H 2O答案:A17、氯苯的偶极矩是1.73D ,预计对二氯苯的偶极矩应当是 A 、4.36 D B 、1.73 D C 、0 D 、1.00 D答案:C18、下列分子中相邻共价键的夹角最小的是 A 、BF 3 B 、CCl 4 C 、NH 3 D 、H 2O答案:D19、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键和共价键相比,作用范围更大B 、所有高熔点物质都是离子型的C 、离子型固体的饱和水溶液都是导电性极其良好的D 、阴离子总是比阳离子大 答案:A20、按分子轨道理论,O 2、-2O 、+2O 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O 2 >+2O >-22O B 、+2O > O 2 >-22OC 、-22O > O 2 >+2OD 、+2O >-22O > O 2答案:B二、填空(20小题,共20分)1、20℃ 时纯水的蒸气压为 2338 Pa 。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Na:23 Cl:35.5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4每小题2分,15—20每小题3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赤潮、白色污染、绿色食品中的“赤”“白”“绿”均指相关物质的颜色B.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C.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D.在船舶的外壳装上镁合金或锌块保护钢铁设备被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2、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NH4Br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C.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D.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离子:3、周期表方格中的信息,哪个没有标出:()A.元素名称B.同位素质量数C.相对原子质量D.价层电子排布4、已知ICl与锌和水的反应如下:2ICl+2Zn ═ZnI2+ZnCl2,ICl+H2O ═HCl+HI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在ICl与水反应中,ICl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D.ICl与水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说明C的非金属性比Si强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熔融烧碱不能使用石英坩埚和陶瓷坩埚D.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离子反应6、在pH=1的某溶液中,可能存在NO-3、I-、Fe3+中的一种或两种,向该溶液中滴入Br2,单质Br2被还原,由此推断该溶液里,上述三种离子中一定存在的离子为()A.NO-3、Fe3+B.只有NO-3C.I-、Fe3+D.只有I-7、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

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①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②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③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④该化合物化学式为C9H11O。

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大学化学A期末考试试题B打印稿

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大学化学A期末考试试题B打印稿

大学化学 A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大学化学A 期末考试试题(B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与环境没有物质的交换,而只有能量传递的系统,叫做()A.敞开系统B.封闭系统C.孤立系统D.无法判断2.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A.促使反应正向进行B.增加反应活化能C.改变反应途径D.增加反应平衡常数3. 1mol气态化合物AB和1mol气态化合物CD按下式反应:AB(g)+CD(g)→AD(g)+BC(g),平衡时,每一种反应物AB 和CD都有3/4mol 转化为AD和BC,但是体积没有变化,则反应平衡常数为()A.16B.9C.1/9D.16/94.下列反应中,反应的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A. H2(g)+Cl2(g)=2HCl(g)B. CaO(s)+CO2(g)=CaCO3(S)C. Cu(s)+1/2O2(g)=CuO(s)D. Fe2O3(s)+6HCl=2FeCl3+3H2O.5.某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则其()A.ΔH>0, ΔS<0 ;B. ΔH>0, ΔS>0C.ΔH<0, ΔS<0 ;D.ΔH<0, ΔS>06.某反应在370K时反应速率常数是300K时的4倍,则这个反应的活化能近似值是()A.18.3B.-9.3C.9.3D.数值不够,不能计算7.下列物质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0.2mol·kg-1 C12H22O11 B.0.2mol·kg-1 HAcC.0.2mol·kg-1 NaCl D.0.1mol·kg-1 HAc8. 400℃时,反应3H2(g)+N2(g)→2NH3(g)的K673Θ=1.66×10-4。

同温同压下,3/2H2(g)+1/2N2(g)→NH3(g)的Δr G mΘ为( D )kJ.mol-1。

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大学化学A期末考试试题A答案

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大学化学A期末考试试题A答案

大学化学 A 试题 班级 姓 学号 第 1 页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大学化学A 期末考试试题(A 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反应C(s)+O 2(g)→CO 2(g)的Δr H m Θ<0,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肯定无用的是 ( )A.增加O 2的分压B.升温C.加催化剂D.减少CO 2的分压2.298K 下,对参考态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Δf H m Θ≠0,Δf G m Θ=0,S m Θ=0 B.Δf H m Θ≠0,Δf G m Θ≠0,S m Θ≠0 C.Δf H m Θ=0,Δf G m Θ=0,S m Θ≠0 D.Δf H m Θ=0,Δf G m Θ=0,S m Θ=03. 若升高温度后,反应的K Θ值升高,则此反应 ( )A. Δr H m Θ>0B. Δr H m Θ<0C. Δr S m Θ>0 D. Δr S m Θ<04. 298K ,下列反应的Δr G m Θ等于AgCl(s)的Δf G m Θ的为 ( )A. 2Ag(s)+Cl 2(g) ═ 2AgCl(s)B. Ag(s)+ 1/2Cl 2(g) ═ AgCl(s)C. Ag(s)+ Cl(g) ═ AgCl(s)D.Ag + (aq)+(aq)+Cl -(aq) ═AgCl(s) 5. 下列过程中,ΔG =0的是 ( ) A. 氨在水中解离达平衡 B.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 C.乙醇溶于水 D.炸药爆炸6. 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度,主要因为 ( ) A.增加了分子总数 B.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降低了活化能 D.促进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7. 碳燃烧反应为基元反应,其方程式为C (s)+O 2 (g)→CO 2 (g)则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A. υ=kc (C)c (CO 2)B.υ=kc (O 2)c (CO 2)C. υ=kc (CO 2)D.υ=kc (O 2)8.0.10 mol·kg-1 NaCl、MgCl2、乙二醇和醋酸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A. 乙二醇溶液B.NaCl溶液C.MgCl2溶液D. 醋酸溶液9. 反应CO 2(g) + H2(g) CO(g) + H2O(g) 在1260 K时的=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化学 A 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1 页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大学化学A 期末考试试题(A 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反应C(s)+O 2(g)→CO 2(g)的Δr H m Θ<0,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肯定无用的是 ( )A.增加O 2的分压B.升温C.加催化剂D.减少CO 2的分压2.298K 下,对参考态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Δf H m Θ≠0,Δf G m Θ=0,S m Θ=0 B.Δf H m Θ≠0,Δf G m Θ≠0,S m Θ≠0 C.Δf H m Θ=0,Δf G m Θ=0,S m Θ≠0 D.Δf H m Θ=0,Δf G m Θ=0,S m Θ=03. 若升高温度后,反应的K Θ值升高,则此反应 ( )A. Δr H m Θ>0B. Δr H m Θ<0C. Δr S m Θ>0 D. Δr S m Θ<04. 298K ,下列反应的Δr G m Θ等于AgCl(s)的Δf G m Θ的为 ( )A. 2Ag(s)+Cl 2(g) ═ 2AgCl(s)B. Ag(s)+ 1/2Cl 2(g) ═ AgCl(s)C. Ag(s)+ Cl(g) ═ AgCl(s)D.Ag + (aq)+(aq)+Cl -(aq) ═AgCl(s) 5. 下列过程中,ΔG =0的是 ( ) A. 氨在水中解离达平衡 B.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 C.乙醇溶于水 D.炸药爆炸6. 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度,主要因为 ( ) A.增加了分子总数 B.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降低了活化能 D.促进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7. 碳燃烧反应为基元反应,其方程式为C (s)+O 2 (g)→CO 2 (g)则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A. υ=kc (C)c (CO 2)B.υ=kc (O 2)c (CO 2)C. υ=kc (CO 2)D.υ=kc (O 2)8.0.10 mol·kg-1 NaCl、MgCl2、乙二醇和醋酸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A. 乙二醇溶液B.NaCl溶液C.MgCl2溶液 D. 醋酸溶液9. 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 在1260 K时的= 1.6。

若在此温度下系统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力为p(CO2) = p(H2) = 2.0×102 kPa,p(CO) = p(H2O) = 1.0×102 kPa,则反应进行的方向为()A. 正向进行B. 逆向进行C. 处于平衡D. 无法判断10.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选用最佳缓冲对为()A. HAc–NaAc,p KΘ(HAc)=4.75B. HNO2–NaNO2,p KΘ(HNO2)=3.37C. HCN–NaCN,p KΘ(HCN)= 7.75D. NH3×H2O–NH4Cl,p KΘ(NH3×H2O)=4.7511. 已知(Cu2+ /Cu) = 0.34 V,(I2/I-) = 0.535 V,(Fe3+/Fe2+) = 0.77 V,(Sn4+/Sn2+) = 0.15 V。

则在标准状态时,上述4个电对中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分别是 ( )A.Sn2+,Fe2+B.I2,CuC.Fe3+,CuD.Fe3+,Sn2+12.某氧化还原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0,由此可判断该氧化还原反应()A. > 0,< 1B. > 0,> 1C. < 0,< 1D. < 0,> 113. 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是()A.n=1, l=0, m=1B. n=3, l=2, m=-2C.n=2, l=2, m=1D. n=4, l=-2, m=014. 元素Mo(原子序数为42)所在周期、族号与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是()A.第六周期VIII族, 5d76s1B. 第五周期VIB族, 4d45s2C.第五周期VIB族, 4d55s1D. 第六周期VIIB族, 5d56s215. 在H2O分子和CO2分子之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是()A.取向力,诱导力 B.诱导力,色散力C.取向力,色散力 D.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大学化学A 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2 页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1. 系统分为三种类型:( )、( )和( ),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在封闭系统恒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中体系的焓变在数值上等于( )。

2. 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 )和溶液具有一定的渗透压。

3.某基元反应2A+B=A 2B ,其反应速率表达式是( ),反应级数是( )。

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反应速率是原来的( )倍。

4. 反应N 2(g) +3H 2(g) =2NH 3(g) ,已知某温度下反应速率v (NH 3)=0.2mol ×dm -3×h -1,则v (H 2) =( )。

5.对于反应N 2(g) +3H 2(g) =2NH 3(g),在298K 时,Δr H өm(H 2O,g)=-92.2kJ ×mol -1 ,若升高温度100K ,则Δr H өm (),Δr S өm (),Δr G өm ( ),K Θ( )(填增大、减小、不变、基本不变)。

6.恒温恒压条件下,放热反应的( )小于零;标准态,298.15K 时,稳定单质的( )和( )等于零;在0 K 时,纯净完美晶体的 ( )等于零;自发进行的反应的( )小于零。

7. 一元弱酸HCN 溶液,加水稀释, HCN 的解离度将( ),溶液的c(H +)将( ), HCN 的解离常数将( )。

将0.1mol ×L -1NH 3×H 2O 中,加入少量NH 4Ac 固体, NH 3×H 2O 的解离度将( ), pH 值将( ),这种现象称为()。

8.在酸碱质子理论中,( )是质子的给予体,( )是质子的接受体。

这种共扼酸碱对,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 ( ) 。

共扼酸的酸性越强,其共扼碱的碱性( ),其电离常数K a 和K b 的乘积为( )。

9.物质H 2O 和H 2PO 4-的共轭酸分别是( )、( ),其共轭碱分别是( )、( )。

10. 原电池中氧化—还原反应是( )进行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必然伴随着( )的过程;对氧化—还原反应,若以电对的电极电势作为判断依据时,其自发条件必为( ); 某原电池一个电极反应为: 2H 2O → O 2+4H ++4e -,则这个反应一定发生在( )极。

11.元素24Cr 的外层电子构型是( )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第( )周期,( )族,( )未成对电子,最高化合价是( )。

12.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逐渐(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逐渐( )。

13.下列过程需要克服哪种类型的力: NaCl 溶于水( ) ,液态NH 3 蒸发( ),SiC 融化( ),干冰的升华( )。

14.离子晶体晶格结点上交替排列着( )、( ),微粒间的结合力是()。

15.元素氧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H 2O 分子中O 原子采用( )杂化类型, H 2O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H 2O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 )、 ( )、( )、氢键。

因为H 2O 分子为( )分子且O 原子电负性( ),原子半径( ),所以H 2O 分子间易形成氢键,使H 2O 的熔点比同族氢化物的熔点( ) 。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5分) ( )1. Q 和W 是过程函数,而D U 是状态函数。

( )2. 在可逆反应中,放热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3. 稳定单质在298K 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熵均为零。

( )4. 某化学反应的Δr G m Θ>0,此反应是不能发生的。

( )5. 化学反应的焓变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

( ) 6.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是否使用催化剂,其平衡常数K Θ都是一个定值。

( )7. 因K s Θ (AgCl)=1.56×10-10 > K s Θ(Ag 2CrO 4)=9×10-12 所以AgCl 的溶解度比Ag 2CrO 4大。

( )8.室温下,饱和H 2S 溶液中,c (H +):c (S 2-)=2:1。

9.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势与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势差值越大,( ) (1)反应进行的程度就越大; ( ) (2)反应进行得就越快。

( )10.在原电池(-)Fe|Fe 2+(1mol×L -1) || Ag +(1mol×L -1) |Ag(+)中,向银半电池 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发生化学反应后,原电池的电动势将会降低。

( )11.s 电子云是球形对称的,所以s 轨道上的电子在核外是沿球壳表面运动的。

( )1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 )13.在SiO 2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SiO 2分子。

( )14.诱导力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

大学化学A 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3 页四、计算题(1小题7分,24小题6分,需写出计算过程,只写结果答案无过程不得分) 1.已知制造煤气的主要反应C(s) + H 2O(g) =CO (g)+ H 2(g) 及下表数据(固体C 以石墨计) C(s) H 2O(g) CO (g) H 2(g) Δf G m Θ(298.15k)/ kJ·mol -1 0 -228.59 -137.15 0 Δf H m Θ(298.15k)/ kJ·mol -1 0 -214.82 -110.52 0 S m Θ(298.15k)/ J·mol -1·K -1 5.74 188.72 197.56 130.6 ① 说明反应在1073K 和标准条件下,此反应能否自发。

② 求1073K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

③ 求在标准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

解:①Δr H m Θ(298.15k)=131.30 kJ·mol -1 (1分) Δr S m Θ(298.15k)=133.70 J·mol -1·K -1 (1分)Δr G m Θ(1073K)= 131.30 kJ·mol -1-1073×133.70×10-3=-12.16 kJ·mol -1(1分)Δr G m Θ(1073K)﹤0,所以该反应正向自发 (1分) ② = 1.363 K Θ=3.91 (2分)③自发进行的温度T ﹥131.30/133.70×10-3=982K (1分)2. 某地区酸雨的PH 值为3.3,酸雨的成分为HNO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