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课件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PPT课件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本课件将介绍该病 的定义、分类、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常见类型、预防措施以及常见问题。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1 先天性心脏病的定义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2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按照心脏部位、心脏结构、血流影响程度等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与体征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吃奶困难、出汗、疲倦、咳不齐、紫绀(唇、舌、指甲发绀)等。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心脏导管治疗
通过导管介入术,修复心脏结 构异常,改善心脏功能。
列出使用的参考文献,供读者进一步学习和 了解。
心室双出口
两个心室均与主动脉相连,而不是一个心室与 主动脉连接。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孕妇要定期体检,避免吸烟和 酗酒等不良习惯。
婴儿护理
提供合适的营养和护理,保持 婴儿健康成长。
幼儿心理健康
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和心理 咨询,帮助幼儿保持心理健康。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问题Q&A
1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基本知识
心脏手术治疗
开胸手术,纠正心脏结构,改 善血液流动。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来管理症状和控制疾 病进展。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
室间隔缺损
左、右心室之间的隔壁缺损,导致血液在心脏 内部混合。
法洛四联症
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 窄以及右心室肥大。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在出生后未闭合,影响肺动脉和主动 脉之间的血流。
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症状和治疗方法。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本课件将介绍该病 的定义、分类、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常见类型、预防措施以及常见问题。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1 先天性心脏病的定义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2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按照心脏部位、心脏结构、血流影响程度等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与体征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吃奶困难、出汗、疲倦、咳不齐、紫绀(唇、舌、指甲发绀)等。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心脏导管治疗
通过导管介入术,修复心脏结 构异常,改善心脏功能。
列出使用的参考文献,供读者进一步学习和 了解。
心室双出口
两个心室均与主动脉相连,而不是一个心室与 主动脉连接。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孕妇要定期体检,避免吸烟和 酗酒等不良习惯。
婴儿护理
提供合适的营养和护理,保持 婴儿健康成长。
幼儿心理健康
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和心理 咨询,帮助幼儿保持心理健康。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问题Q&A
1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基本知识
心脏手术治疗
开胸手术,纠正心脏结构,改 善血液流动。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来管理症状和控制疾 病进展。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
室间隔缺损
左、右心室之间的隔壁缺损,导致血液在心脏 内部混合。
法洛四联症
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 窄以及右心室肥大。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在出生后未闭合,影响肺动脉和主动 脉之间的血流。
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课件
CVP ↑,BP正常 :血容量超负荷或右心衰—强心利尿。
CVP ↑ ,BP ↑: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量增多—血管扩张 剂,利尿剂,控制输血输液。
CVP进行性升高及BP 下降:可能为急性心包填塞或严重心功
能不全—强心利尿,心包引流。精
8
四肢是否温暖。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秒。 外周脉搏是否有力。 皮肤颜色是否粉红。 尿量。
手术后第一个24小时总液体入量: 体外循环病人=50%维持液量+其它丢失量(胸引管) 非体外循环病人=80%维持液量+其它丢失量(胸引管) 其后2-3天根据病情增加致100%维持液量 总输液速度(ml/h)= (50%维持液量+胸引管+药物) ÷24 胸引管丢失量≥3ml/kg/h×3h,5ml/kg/h×1h需立即输血直致< 2ml/kg/h,并且给予相应的止血措施。如果凝血项全正常,出血 量≥ 3ml/kg/h或第一个小时达精 到10ml/kg,立即通知外科1。1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可用阿托品﹑起博器;心动过速 可用西地兰﹑可达龙;室性心律失常可用利多卡因。
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及时纠正。
精
6
心电图的监测
手术后要选择R波向上,P波显示清楚,QRS波幅大的 导联监测。
常见心律失常的判断。 手术后心率增快的常见原因:血容量不足﹑疼痛﹑低心
排﹑儿茶酚胺类药物的作用﹑体温>38度﹑缺氧 ﹑肺 不张﹑躁动﹑胃肠胀气﹑心包填塞﹑电解质紊乱。 手术后心率减慢的常见原因:房室传导阻滞﹑酸中毒﹑ 洋地黄等药物作用﹑大量镇静药﹑迷走神经兴奋。 心率过快过慢均影响心排量,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充分给氧,镇静,冬眠疗法,脱 水治疗,激素,神经营养药。
先天性心脏病护理PPT课件
护理常见问题
护理常见问题
如何处理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 :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处 理。
如何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
护理常见问题
如何保证手术效果:遵守医生的治 疗方案和康复护理计划,进行定期 复诊。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
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突发情况, 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康复护理: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护 理,包括保持愉悦心情、营养均衡 、避免感染等。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控制空气污染,避免感染。
体位保持:保持患者平卧位或 半卧位,减少心脏负荷,有利 于氧气供应。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保持饮食营养均衡 ,增加患者的身体抵抗力。 注意休息:保证患者有充足的 休息时间,有助于恢复身体机 能。
介绍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通过听 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 查手段进行诊断,如果需要更 详细的诊断信息,可以进行心 导管检查等进一步检查。
先天性心脏病 的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通过应用利尿剂、 强心剂等药物来缓解症状、控 制病情进展。
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可能包 括心脏导管介入手术、开胸手 术等。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PPT课件
目录 介绍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护理措施 护理常见问题 护理注意事项
介绍先天性心 脏病
介绍先天性心脏病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 病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 常,可能包括心脏壁缺损、瓣膜狭 窄或错位以及心脏内外血管的异常 等。
介绍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危害:先天性 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 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 起心功能衰竭、肺动脉高压等 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PPT课件
常见心律失常的判断。 手术后心率增快的常见原因:血容量不足﹑疼痛﹑低心
排﹑儿茶酚胺类药物的作用﹑体温>38度﹑缺氧 ﹑肺 不张﹑躁动﹑胃肠胀气﹑心包填塞﹑电解质紊乱。 手术后心率减慢的常见原因:房室传导阻滞﹑酸中毒﹑ 洋地黄等药物作用﹑大量镇静药﹑迷走神经兴奋。 心率过快过慢均影响心排量,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左向右分流型 ASD: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常见房性心律失常) ﹑残余分流。 VSD:残余分流﹑房室传导阻滞﹑肺动脉高压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强 心利尿﹑镇静镇痛﹑避免刺激﹑适当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给以血管扩张 剂(硝普钠﹑前列腺素) ﹑ NO。 PDA:出血﹑喉反神经损伤﹑导管再通。
营养支持
饮食和静脉高营养 糖水浓度输注允许值: 外周静脉<12. 5%糖水,中心静脉<35%糖水
CVP进行性升高, BP ↓,尿少,脉压差小,对正性肌力
药物反应不佳,X线示纵隔影增宽。立即行开胸探查
术。
药物
影响:扩张血管的药物使用不当等。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可用阿托品﹑起博器;心动过速 可用西地兰﹑可达龙;室性心律失常可用利多卡因。
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及时纠正。
.
6
心电图的监测
手术后要选择R波向上,P波显示清楚,QRS波幅大的 导联监测。
血压异常的处理
手术后早期出现血压高的原因及处理: 镇静镇痛。 复温与保温。 扩张血管药。 提高供氧和增加通气。 控制入液量及利尿。 控制正性肌力药物输入。
术后血压下降的原因及处理:
血容量不足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此时应及时补充血 容量。
心肌收缩力下降,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 。
心包填塞表现为引流液多而突然减少或完全消失,
术后循环系统的功能监测与护理
排﹑儿茶酚胺类药物的作用﹑体温>38度﹑缺氧 ﹑肺 不张﹑躁动﹑胃肠胀气﹑心包填塞﹑电解质紊乱。 手术后心率减慢的常见原因:房室传导阻滞﹑酸中毒﹑ 洋地黄等药物作用﹑大量镇静药﹑迷走神经兴奋。 心率过快过慢均影响心排量,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左向右分流型 ASD: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常见房性心律失常) ﹑残余分流。 VSD:残余分流﹑房室传导阻滞﹑肺动脉高压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强 心利尿﹑镇静镇痛﹑避免刺激﹑适当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给以血管扩张 剂(硝普钠﹑前列腺素) ﹑ NO。 PDA:出血﹑喉反神经损伤﹑导管再通。
营养支持
饮食和静脉高营养 糖水浓度输注允许值: 外周静脉<12. 5%糖水,中心静脉<35%糖水
CVP进行性升高, BP ↓,尿少,脉压差小,对正性肌力
药物反应不佳,X线示纵隔影增宽。立即行开胸探查
术。
药物
影响:扩张血管的药物使用不当等。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可用阿托品﹑起博器;心动过速 可用西地兰﹑可达龙;室性心律失常可用利多卡因。
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及时纠正。
.
6
心电图的监测
手术后要选择R波向上,P波显示清楚,QRS波幅大的 导联监测。
血压异常的处理
手术后早期出现血压高的原因及处理: 镇静镇痛。 复温与保温。 扩张血管药。 提高供氧和增加通气。 控制入液量及利尿。 控制正性肌力药物输入。
术后血压下降的原因及处理:
血容量不足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此时应及时补充血 容量。
心肌收缩力下降,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 。
心包填塞表现为引流液多而突然减少或完全消失,
术后循环系统的功能监测与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讲课PPT课件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常用的药物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等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需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介入治疗
定义:通过导 管等器械对先 天性心脏病进 行治疗的方法
优势:创伤小、 恢复快、疗效
显著
适用范围:适 用于多种先天 性心脏病的治
跨国合作项目: 开展跨国合作 项目,联合攻 克先天性心脏 病的难题,推 动全球范围内
的进步。
人才培养:加 强国际间的学 术交流,培养 更多具备国际 视野和跨文化 沟通能力的专
业人才。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健康教育
普及先天性心脏病知识,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关注和支持 建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心理疏导: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增强治疗 信心
先天性心脏病的 未来研究方向和
展望
科研进展和新技术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等基因编 辑工具在先天性心脏病 研究中的应用,有望实 现精准治疗。
干细胞治疗:利用干细 胞分化为心肌细胞,修 复心脏组织,为先天性 心脏病的治疗提供新途 径。
公益组织支持:公 益组织开展关爱先 天性心脏病患者的 活动,提供医疗咨 询和心理支持
家庭护理和康复指导
家庭护理: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
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饮食、药物治疗等方 面的指导
社会支持:建立患者互助组织,提供信息和经验交流平台,增强患者的社会归属感和自信心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课件
新生儿应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以 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产前筛查
产前筛查是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 手段,包括孕妇血清学检查、胎儿超 声心动图等,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问 题。
术后预防复发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01
定期随访
术后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心 电图等检查,以监测心脏功能 和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问题。
02
合理饮食
术后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 营养摄入,如富含蛋白质、维 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促进 身体恢复。
03
适度锻炼
术后应根据医生建议适度参加 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和 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 过度劳累。
04
预防感染
术后应积极预防感染,避免感 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以免 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饮食均衡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术后
恢复的营养需求。
控制盐分摄入
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以免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避免刺激性食物
术后饮食应尽量减少盐分的摄入,以减轻心 脏负担。
遵循医生建议
术后饮食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患儿的实 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早餐可选 择全麦面包、鸡蛋等食物;午餐应摄入适量的肉类、蔬菜和水果;晚餐可选择清淡易消化 的食物,如汤面、水果等。
04
康复运动及锻炼指导
适当锻炼的意义及作用
01
02
03
促进心肺功能恢复
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可 以促进心脏和肺部的功能 恢复,提高心肺的耐力和 代谢水平。
06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触放射 线、化学物质等可能增加 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 险。
孕妇因素
孕妇年龄、孕期营养状况 、慢性疾病等也可能影响 胎儿心脏发育。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因病情轻重 而异,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生后即 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等。
诊断方法
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等,其中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先天性心 脏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清晰显示心脏 结构和血流情况。
营养支持
提供科学的营养支持方 案,确保患儿获得充足 的营养和生长发育所需 。
家庭护理
指导家长掌握家庭护理 技能,为患儿提供良好 的家庭环境和护理支持 。
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宣传教育
加强先天性心脏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 知和理解。
互助支持
建立患儿家长互助支持平台,分享治疗经验和心得,共同 为患儿的康复努力。
共同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
医生、营养师和家长应共同商讨并制定适合患儿的个性化饮食计划。根据患儿的病情、营养需求和饮 食习惯,合理安排每日的餐次、食物种类和食量,确保患儿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同时,家长应密切 关注患儿的饮食反应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05
心理护理与康复锻炼指导
心理护理原则和方法论述
选择合适的食物和餐具
避免食用过大、过硬、过粘稠的食物,选择适合患儿年龄和咀嚼能力的
食物。同时,选用适合患儿的餐具,如小勺、小碗等,方便患儿进食。
03
控制喂食速度和食量
喂食时应控制喂食速度和食量,避免过快、过多地喂食导致患儿呛咳或
呕吐。
家长参与:共同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
家长参与的重要性
家长是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了解患儿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因此,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患儿的饮食计划制 定过程,有助于提高患儿的饮食依从性和营养摄入。
孕妇因素
孕妇年龄、孕期营养状况 、慢性疾病等也可能影响 胎儿心脏发育。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因病情轻重 而异,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生后即 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等。
诊断方法
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等,其中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先天性心 脏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清晰显示心脏 结构和血流情况。
营养支持
提供科学的营养支持方 案,确保患儿获得充足 的营养和生长发育所需 。
家庭护理
指导家长掌握家庭护理 技能,为患儿提供良好 的家庭环境和护理支持 。
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宣传教育
加强先天性心脏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 知和理解。
互助支持
建立患儿家长互助支持平台,分享治疗经验和心得,共同 为患儿的康复努力。
共同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
医生、营养师和家长应共同商讨并制定适合患儿的个性化饮食计划。根据患儿的病情、营养需求和饮 食习惯,合理安排每日的餐次、食物种类和食量,确保患儿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同时,家长应密切 关注患儿的饮食反应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05
心理护理与康复锻炼指导
心理护理原则和方法论述
选择合适的食物和餐具
避免食用过大、过硬、过粘稠的食物,选择适合患儿年龄和咀嚼能力的
食物。同时,选用适合患儿的餐具,如小勺、小碗等,方便患儿进食。
03
控制喂食速度和食量
喂食时应控制喂食速度和食量,避免过快、过多地喂食导致患儿呛咳或
呕吐。
家长参与:共同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
家长参与的重要性
家长是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了解患儿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因此,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患儿的饮食计划制 定过程,有助于提高患儿的饮食依从性和营养摄入。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课件
根据患儿病情和医生建议,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 摄入。
促进患儿康复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带患儿到医院 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和护理措施。
促进患儿自我管理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患儿及其家 长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03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措施
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和引起缺氧发作。
家庭康复指 导
01
02
03
04
饮食指导
指导患儿家长合理安排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控制盐摄入量。
生活作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 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预防感染
加强患儿的免疫力,注意保暖, 避免接触感染源。
定期复查
指导家长定期带患儿到医院进 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病因与发病机制
01
02
03
遗传因素
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家 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基 因突变有关。
环境因素
孕期感染、药物使用、辐 射暴露、环境污染等环境 因素也可能增加胎儿患先 天性心脏病的风险。
胎儿发育异常
胎儿心脏及大血管的正常 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内 在或外在因素的干扰,可 能导致结构异常。
临床表现与诊断
复时间安排等。
调整计划
03
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
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 能和耐力。
心理支持
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 和支持。
呼吸训练
通过深呼吸、憋气等练习,增强呼吸肌力量, 改善缺氧状况。
促进患儿康复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带患儿到医院 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和护理措施。
促进患儿自我管理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患儿及其家 长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03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措施
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和引起缺氧发作。
家庭康复指 导
01
02
03
04
饮食指导
指导患儿家长合理安排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控制盐摄入量。
生活作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 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预防感染
加强患儿的免疫力,注意保暖, 避免接触感染源。
定期复查
指导家长定期带患儿到医院进 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病因与发病机制
01
02
03
遗传因素
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家 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基 因突变有关。
环境因素
孕期感染、药物使用、辐 射暴露、环境污染等环境 因素也可能增加胎儿患先 天性心脏病的风险。
胎儿发育异常
胎儿心脏及大血管的正常 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内 在或外在因素的干扰,可 能导致结构异常。
临床表现与诊断
复时间安排等。
调整计划
03
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
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 能和耐力。
心理支持
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 和支持。
呼吸训练
通过深呼吸、憋气等练习,增强呼吸肌力量, 改善缺氧状况。
先心病术后观察及处理要点ppt课件
DORV
• 注意术后当天补足血容量。 • 术后即开始加强利尿,出量大于入量。 • 术后早期易发生低血压,心排出量亦低。
DORV
• 一般血压和心排出量要比术前低 10 %, 甚至更低。 • 所以要根据肾灌注的情况决定术后早期 动脉血压维持的水平。 • 术后用洋地黄至少三个月以上。
DORV
• 因凝血机制不好,术后早期引流液较多。 • 除正确使用鱼精蛋白和钙剂外,注意补 充血小板或新鲜血浆,或新鲜冻干血浆。 • 术后早期右房压与左房压大致相等,相 差要<2~4mmHg。
基于这一原因,每输入 100ml血液应该给
予 20%氯化钙(lmmol) lml。
心脏收缩性
• 进入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最终 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 儿茶酚胺和强心甙在钙转移到细胞内的
不同水平可增强心肌收缩力。
儿茶酚胺
• 兴奋心肌 β1 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增加博 出量、心率和心肌耗氧量。 • 刺激血管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引起血管 扩张; • 刺激a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可促使全身的血 管和肺血管收缩。 • 作用于多巴胺受体可引起肾、肠系膜、 冠状血管及大脑血管床的血管舒张。
VSD术后
• 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患儿,术后肺动脉压 力下降不满意者,延长使用呼吸机 24 ~ 48小时,过度通气使PCO。<35mmHg, 并加强体疗。
• 若术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高度怀疑 术后主动脉关闭不全或心内残余分流。
TOF
• 术后当天补足血容量,使胶体渗透压达 到正常值,尿量略多于入量。 • 术后第一天开始加强利尿。
1~2μg/kg/min X 2 天。
F3
• 注意大龄患者术后,左房压可于术后早 期高达 20 一 25mmH ,往往提示左心发育 差,或二尖瓣关闭不全,易出现左心衰 和肺水肿。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PPT课件
58 ±21
52 ±20
47 ±12 44 ±8*
注:与NCPAP前相比,*P精<选0.200521,最新**课P件<0.01
17
配合吸入NO可有效防 治术后早期反应性肺高压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 严重突发致命,预防为主 • PH手术适应症/术前调整 • 术后综合治疗:早期镇静
调节PaCO2 28~35mmHg或PH7.5~7.6 有效的血管扩张药物 配合5~20ppmNO吸入(97年)
PIP 10~16mmHg PEEP 2~4cmH2O RR接近自主呼吸 调节触发灵敏度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6
2000~2002年39例NCPAP 治疗前后呼吸循环参数变化(x ±s)
治疗前
治疗后 20min 治疗后
1h 治疗后
2h
RR
HR
BP
(次/分) (次/分) (mmHg)
102 ± 11/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恢复特点及治疗对策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
1997~2002年度婴幼儿先心病手术情况
1200
6
1039
1000
5
4.2%
800
4
600 567 400 200
例数 3 2 1
死亡率
2.1%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以组织灌注参数的动态变 化作为判断早期循环的指标
• 动脉血压不敏感,轻~中度低血压,灌注好不需处理 • 乳酸≥2mmol/L,SvO2 <60%,提示早期低心排 • 治疗:①容量、游离钙离子、心率/律、镇静
52 ±20
47 ±12 44 ±8*
注:与NCPAP前相比,*P精<选0.200521,最新**课P件<0.01
17
配合吸入NO可有效防 治术后早期反应性肺高压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 严重突发致命,预防为主 • PH手术适应症/术前调整 • 术后综合治疗:早期镇静
调节PaCO2 28~35mmHg或PH7.5~7.6 有效的血管扩张药物 配合5~20ppmNO吸入(97年)
PIP 10~16mmHg PEEP 2~4cmH2O RR接近自主呼吸 调节触发灵敏度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6
2000~2002年39例NCPAP 治疗前后呼吸循环参数变化(x ±s)
治疗前
治疗后 20min 治疗后
1h 治疗后
2h
RR
HR
BP
(次/分) (次/分) (mmHg)
102 ± 11/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恢复特点及治疗对策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
1997~2002年度婴幼儿先心病手术情况
1200
6
1039
1000
5
4.2%
800
4
600 567 400 200
例数 3 2 1
死亡率
2.1%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以组织灌注参数的动态变 化作为判断早期循环的指标
• 动脉血压不敏感,轻~中度低血压,灌注好不需处理 • 乳酸≥2mmol/L,SvO2 <60%,提示早期低心排 • 治疗:①容量、游离钙离子、心率/律、镇静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PPT课件
1. 动脉导管关闭后,体循环血量增加,术后常出现高血压。如果
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可能出现高血压脑病(烦躁不安、头痛、 呕吐、有时伴腹痛)、视力损害、左心衰竭及肾脏损害等,甚至会 冲开结扎的动脉导管或者造成断端出血。因此,术后血压应维持在 正常或偏低水平。 2. 血压增高者,可泵入硝普钠、硝酸甘油等扩张血管药。一般开始 1~5μg/㎏/min,剂量应逐渐增加,保持血压稳定,以免血压波动 可能引起吻合口出血,或导管断端破裂出血。血压稳定后逐渐减少。 3. 术后血压轻度偏高,可不做处理,或给镇静剂、镇痛药、利尿药。 4. 拔管后的病人可以口服降压药,注意血压的稳定,逐渐减停静脉 降压药物,避免药物的协同作用使血压骤然下降或静脉降压药停止 过快,血压下降不满意。
维护左心功能,防止发生肺水肿。
1. 切忌输液过多,并掌握补充速度。速度过快很容易造成左心容量负荷过重 而发生急性肺水肿。术后当日可按2~3ml/kg/h的速度补液,术后第二日总 液体入量可按60ml/kg/日计算,多次少量给患儿口服或静脉补充。若心功能 满意,可逐渐增多。 2. 大房缺者,常用血管扩张剂(SNP1~2μg/kg/min),降低心脏后负荷, 改善心功能。 3. 观察尿量,术后早期加强利尿。
术前即是高血红素状态,对于一般患者是正常的血红素水平,对于 TOF的患儿就是贫血的。
16
TAPVC
手术目的 将肺静脉血完全引流至左心房
手术方法 心上型、心下型: 左房后壁与共同静脉前壁行侧-侧吻合 心内型: 用补片将肺静脉开口和房缺隔到左房
17
TAPVC
维护左心功能,防止发生肺水肿。
房缺伴肺动脉高压者,参见肺动脉高压术后护理。
7
VSD
手术方法
右房切口:可以避免损伤传导系统; 有利于维护右室功能
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可能出现高血压脑病(烦躁不安、头痛、 呕吐、有时伴腹痛)、视力损害、左心衰竭及肾脏损害等,甚至会 冲开结扎的动脉导管或者造成断端出血。因此,术后血压应维持在 正常或偏低水平。 2. 血压增高者,可泵入硝普钠、硝酸甘油等扩张血管药。一般开始 1~5μg/㎏/min,剂量应逐渐增加,保持血压稳定,以免血压波动 可能引起吻合口出血,或导管断端破裂出血。血压稳定后逐渐减少。 3. 术后血压轻度偏高,可不做处理,或给镇静剂、镇痛药、利尿药。 4. 拔管后的病人可以口服降压药,注意血压的稳定,逐渐减停静脉 降压药物,避免药物的协同作用使血压骤然下降或静脉降压药停止 过快,血压下降不满意。
维护左心功能,防止发生肺水肿。
1. 切忌输液过多,并掌握补充速度。速度过快很容易造成左心容量负荷过重 而发生急性肺水肿。术后当日可按2~3ml/kg/h的速度补液,术后第二日总 液体入量可按60ml/kg/日计算,多次少量给患儿口服或静脉补充。若心功能 满意,可逐渐增多。 2. 大房缺者,常用血管扩张剂(SNP1~2μg/kg/min),降低心脏后负荷, 改善心功能。 3. 观察尿量,术后早期加强利尿。
术前即是高血红素状态,对于一般患者是正常的血红素水平,对于 TOF的患儿就是贫血的。
16
TAPVC
手术目的 将肺静脉血完全引流至左心房
手术方法 心上型、心下型: 左房后壁与共同静脉前壁行侧-侧吻合 心内型: 用补片将肺静脉开口和房缺隔到左房
17
TAPVC
维护左心功能,防止发生肺水肿。
房缺伴肺动脉高压者,参见肺动脉高压术后护理。
7
VSD
手术方法
右房切口:可以避免损伤传导系统; 有利于维护右室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低心排
5
循环方面
CPB 血管内皮受损 “毛细血管渗漏”
临床表现:
严重的全身性水肿,体重增加>10% 大量腹水、胸水 血压波动大、少尿 低心排 正性肌力药需求 胶体需求 术后早期(CPB中)开始,持续至术后2~3 天(重者3~5天)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6
呼吸方面
CPB
PaO2 (mmHg)
76 ±18
84 ±15
93 ±15 106
±14**
PaCO2 (mmHg)
58 ±21
52 ±20
47 ±12 44 ±8*
注:与NCPAP前相比,婴*幼P儿<先0天.0性5心,脏*病*术P后<恢0复.01
17
配合吸入NO可有效防 治术后早期反应性肺高压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14
NCPAP适应症: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 渗出为主的缺氧性呼吸衰竭(早期ARDS、 肺水肿、肺内小侧枝)
NCPAP——增加FRC
促进萎陷肺泡复张
肺水重新分布
• 严重声门下水肿、重症哮喘
NCPAP——提供快速良好的湿化气流
减轻大、小气道塌陷
克服增高的气道阻力
减少呼吸功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恢复
1997~2002年度婴幼儿先心病手术情况
1200
6
1039
1000
5
4.2%
800
4
600 567 400 200
例数 3 2 1
死亡率
2.1%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腹透前 216±68 18.6 ±7.8 4.6 ±2.3 3.6 ±0.8
腹透后12小时 142 ±38 9.8 ±2.8 2.8 ±2.0 3.3 ±0.8
腹透后24小时 136 ±29 6.7 ±3.1 1.5 ±0.8 3.3 ±0.8
腹透后48小时 138 ±32 6.6 ±2.5 1.3 ±0.7 3.2 ±0.7
• 10 ppm 20ppm
• 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BP、HR、CVP、PAP)
②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副肾、米力农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10
早期应用腹膜透析可迅 速改善术后心肾功能不全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应用指征:
• 术后早期严重心功能不全或合并有毛细血管 渗漏综合征,常规治疗下仍少尿或无尿,持 续3~5小时,肺内渗出增多,中心静脉压进行 性上升
• 术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不全:BUN、 Cr升高
• 严重突发致命,预防为主 • PH手术适应症/术前调整 • 术后综合治疗:早期镇静
调节PaCO2 28~35mmHg或PH7.5~7.6 有效的血管扩张药物 配合5~20ppmNO吸入(97年)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18
NO吸入及监测方法:
Dragger:NO/NO2传送及监测系统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13
建立适合婴幼儿肺部 病变特点的呼吸支持策略
呼吸方面
• 肺部无病变或病变轻:容量模式—VT恒定 肺泡病变重(ARDS):压力模式/高频/PEEP/侧卧 —氧合 气压伤
• 小婴儿心肺稳定,但脱机困难者,应除外膈肌麻痹, 必要时膈肌折叠
• 拔管后早期呼吸功能不全,NCPAP 支持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12
1999~2001年 61例腹透患儿循环和代谢指标变化(x ±s)
指标 Cr( umol/L)
BUN( mmol/L)
乳酸( mmol/L)
K+(mmol/L)
血浆白蛋白 (g/L)
中心静脉压 (mmHg)
每周期带出液 体量(ml/Kg)
尿量 ( ml/Kg -1/h) 总液体平衡量 (ml/Kg -1/d)
15
NCPAP使用方法: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 选择大小适宜的鼻塞 • 鼻塞与呼吸机管道相连
患儿鼻孔
呼吸机管道
呼吸机管道
• 呼吸机模式置于压控档或BiPIP档:
PIP 10~16mmHg PEEP 2~4cmH2O RR接近自主呼吸 调节触发灵敏度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16
2000~2002年39例NCPAP 治疗前后呼吸循环参数变化(x ±s)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2
背景
早期干预 • 重症患儿早期病死率下降
• 终止继发心肺损害 • 满意的外科疗效
潜在问题 • 自身器官发育不成熟
• 心脏畸形复杂 • 对CPB、手术耐受差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3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恢复特点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4循环方面重症复杂畸心肌储备差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改变大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11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腹透方法:
• 腹透管送入膀胱直肠凹 • 2.5%或4.25%的腹透液10~20ml/Kg.次 • 减轻水负荷——短周期:1~1.5小时/周期,
(入液10~15分钟,保留15~30分钟,排液 30~60分钟) • 带出毒素及代谢产物——适当延长保留时间, 监测透析液中BUN、Cr与血中浓度相近
3.9 ±0.8
——
4.3 ±0.5
14.6 ±3.4
9.6 ±3.2
8.7 ±3.3
——
6.8 ±1.8
5.4 ±1.4
0.2 ±1.2
0.6 ±0.9
1.8 ±1.2
8.9 ±3.6
——
–8.1 ±4.8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4.7 ±0.6 9.2 ±2.6 5.5 ±1.6 1.5 ±0.9 –6.7 ±4.8
肺血管内皮损伤、间质水肿 肺不张 、低氧血症
CPB
血小板聚集、炎症介质释放 肺血管收缩 肺高压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7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9
循环方面
以组织灌注参数的动态变 化作为判断早期循环的指标
• 动脉血压不敏感,轻~中度低血压,灌注好不需处理 • 乳酸≥2mmol/L,SvO2 <60%,提示早期低心排 • 治疗:①容量、游离钙离子、心率/律、镇静
治疗前
治疗后 20min 治疗后
1h 治疗后
2h
RR
HR
BP
(次/分) (次/分) (mmHg)
102 ± 11/
61±9 163 ±16 65 ±9
56 ±8
157 ±13
93 ±9/ 61 ±5
52 ±7 43 ±5**
151 ±12**
147 ±10**
91 ±9/ 60 ±5 89 ±8/ 58 ±5
低心排
5
循环方面
CPB 血管内皮受损 “毛细血管渗漏”
临床表现:
严重的全身性水肿,体重增加>10% 大量腹水、胸水 血压波动大、少尿 低心排 正性肌力药需求 胶体需求 术后早期(CPB中)开始,持续至术后2~3 天(重者3~5天)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6
呼吸方面
CPB
PaO2 (mmHg)
76 ±18
84 ±15
93 ±15 106
±14**
PaCO2 (mmHg)
58 ±21
52 ±20
47 ±12 44 ±8*
注:与NCPAP前相比,婴*幼P儿<先0天.0性5心,脏*病*术P后<恢0复.01
17
配合吸入NO可有效防 治术后早期反应性肺高压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14
NCPAP适应症: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 渗出为主的缺氧性呼吸衰竭(早期ARDS、 肺水肿、肺内小侧枝)
NCPAP——增加FRC
促进萎陷肺泡复张
肺水重新分布
• 严重声门下水肿、重症哮喘
NCPAP——提供快速良好的湿化气流
减轻大、小气道塌陷
克服增高的气道阻力
减少呼吸功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恢复
1997~2002年度婴幼儿先心病手术情况
1200
6
1039
1000
5
4.2%
800
4
600 567 400 200
例数 3 2 1
死亡率
2.1%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腹透前 216±68 18.6 ±7.8 4.6 ±2.3 3.6 ±0.8
腹透后12小时 142 ±38 9.8 ±2.8 2.8 ±2.0 3.3 ±0.8
腹透后24小时 136 ±29 6.7 ±3.1 1.5 ±0.8 3.3 ±0.8
腹透后48小时 138 ±32 6.6 ±2.5 1.3 ±0.7 3.2 ±0.7
• 10 ppm 20ppm
• 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BP、HR、CVP、PAP)
②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副肾、米力农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10
早期应用腹膜透析可迅 速改善术后心肾功能不全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应用指征:
• 术后早期严重心功能不全或合并有毛细血管 渗漏综合征,常规治疗下仍少尿或无尿,持 续3~5小时,肺内渗出增多,中心静脉压进行 性上升
• 术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不全:BUN、 Cr升高
• 严重突发致命,预防为主 • PH手术适应症/术前调整 • 术后综合治疗:早期镇静
调节PaCO2 28~35mmHg或PH7.5~7.6 有效的血管扩张药物 配合5~20ppmNO吸入(97年)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18
NO吸入及监测方法:
Dragger:NO/NO2传送及监测系统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13
建立适合婴幼儿肺部 病变特点的呼吸支持策略
呼吸方面
• 肺部无病变或病变轻:容量模式—VT恒定 肺泡病变重(ARDS):压力模式/高频/PEEP/侧卧 —氧合 气压伤
• 小婴儿心肺稳定,但脱机困难者,应除外膈肌麻痹, 必要时膈肌折叠
• 拔管后早期呼吸功能不全,NCPAP 支持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12
1999~2001年 61例腹透患儿循环和代谢指标变化(x ±s)
指标 Cr( umol/L)
BUN( mmol/L)
乳酸( mmol/L)
K+(mmol/L)
血浆白蛋白 (g/L)
中心静脉压 (mmHg)
每周期带出液 体量(ml/Kg)
尿量 ( ml/Kg -1/h) 总液体平衡量 (ml/Kg -1/d)
15
NCPAP使用方法: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 选择大小适宜的鼻塞 • 鼻塞与呼吸机管道相连
患儿鼻孔
呼吸机管道
呼吸机管道
• 呼吸机模式置于压控档或BiPIP档:
PIP 10~16mmHg PEEP 2~4cmH2O RR接近自主呼吸 调节触发灵敏度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16
2000~2002年39例NCPAP 治疗前后呼吸循环参数变化(x ±s)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2
背景
早期干预 • 重症患儿早期病死率下降
• 终止继发心肺损害 • 满意的外科疗效
潜在问题 • 自身器官发育不成熟
• 心脏畸形复杂 • 对CPB、手术耐受差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3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恢复特点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4循环方面重症复杂畸心肌储备差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改变大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11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腹透方法:
• 腹透管送入膀胱直肠凹 • 2.5%或4.25%的腹透液10~20ml/Kg.次 • 减轻水负荷——短周期:1~1.5小时/周期,
(入液10~15分钟,保留15~30分钟,排液 30~60分钟) • 带出毒素及代谢产物——适当延长保留时间, 监测透析液中BUN、Cr与血中浓度相近
3.9 ±0.8
——
4.3 ±0.5
14.6 ±3.4
9.6 ±3.2
8.7 ±3.3
——
6.8 ±1.8
5.4 ±1.4
0.2 ±1.2
0.6 ±0.9
1.8 ±1.2
8.9 ±3.6
——
–8.1 ±4.8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4.7 ±0.6 9.2 ±2.6 5.5 ±1.6 1.5 ±0.9 –6.7 ±4.8
肺血管内皮损伤、间质水肿 肺不张 、低氧血症
CPB
血小板聚集、炎症介质释放 肺血管收缩 肺高压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7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9
循环方面
以组织灌注参数的动态变 化作为判断早期循环的指标
• 动脉血压不敏感,轻~中度低血压,灌注好不需处理 • 乳酸≥2mmol/L,SvO2 <60%,提示早期低心排 • 治疗:①容量、游离钙离子、心率/律、镇静
治疗前
治疗后 20min 治疗后
1h 治疗后
2h
RR
HR
BP
(次/分) (次/分) (mmHg)
102 ± 11/
61±9 163 ±16 65 ±9
56 ±8
157 ±13
93 ±9/ 61 ±5
52 ±7 43 ±5**
151 ±12**
147 ±10**
91 ±9/ 60 ±5 89 ±8/ 5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