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改革创新 提高质量
招教XXX《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知识点解读
招教XXX《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知识点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考点梳理XXX纵观2014和2015年的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的教育综合知识的真题,我们不难发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几乎都会涉及。
如2014年教育综合知识的单选题第1题和论述题第64题的最后一问(中、小学卷);2015年教育综合知识的多选题第31题(中、小学卷)。
为帮助广大考生有效地复《纲要》,确保于此不丢分,特此进行相关梳理,以资诸生备考。
考点一、工作方针《纲要》中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此处有两种考查形式:第一,直接考查《纲要》的工作方针有哪些。
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工作方针有哪些?第二,考查各个方针在《纲要》中的地位。
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展动力是什么?例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任务是()。
A.优先发展B.育人为本C.提高质量D.促进公平考点二、战略目标《纲要》指出到2020年,我国教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诲现代化,基本形成进修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具体目标是实现更高水平的遍及教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良教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诲体制。
此处主要考查的是教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哪些,多以客观题(单选与多项)形式出现。
例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列哪项不符合我国教诲发展战略目标?()1A.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诲C.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考点三、战略主题B.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D.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诲是教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题目,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路子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立足实际,长远规划
立足实际,长远规划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通过对《纲要》的学习,对《纲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优先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
此纲要更注重当前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更注重教育薄弱项目的改善与提高。
一、此《纲要》首次把学前教育发展放在一定的高度在第四次全教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到学前教育,这是几十年来,最能体现重视学前教育的一次。
可以看出,这次的《规划纲要》确实是在充分调研、充分了解我国教育实际的基础上制定的。
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不是十分引起人们的重视,其表现为:1.社会及家长不重视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保障。
但是,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包括家长、教师等)对于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观念与想法。
在社会上还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如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的培养。
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学前教育可有可无。
2.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制度、法规还很不健全。
我国政府虽然在1989年、1996年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但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
我国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都有全国性的法律,可见,学前教育与它们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3.学前教师的待遇、培训等问题仍未很好解决。
近几年来,我国幼儿教师的地位与待遇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
在《教育法》中,就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但在实际中,由于经济条件与人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仍普遍偏低,幼儿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未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对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等内容的理解
对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等内容的理解
新发展理念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注重协调发展、倡导绿色发展、推进全方位开放、促进共享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追求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发展模式。
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能源效率、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水平,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改革创新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化改革,推进创新的工作,要求在现行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陈旧思想,推动制度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改革创新要求打破惯性思维,敢于尝试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同时保持稳定和可持续性。
- 1 -。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的正确指导思想、科学管理模式和优秀的教师队伍。
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我国教育面的现状,紧紧抓住教育质量提高这一核心问题,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方法,引领教育实践,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1. 以人为本,发展全面教育以人为本,发展全面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
我们要牢记,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优秀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要充分尊重和关爱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品德、思维、情感、行为、体质、艺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习惯的人。
2.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发展改革创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
我们要深入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我们要把教师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资源,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鼓励教师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科学的管理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科学的管理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认真总结教育管理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
1. 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管理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
我们要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个大局,实施素质教育,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评价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校管理,推动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 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申论范文:推动以人为本的改革,提高民众获得感
申论范文:推动以人为本的改革,提高民众获得感申论范文:推动以人为本的改革,提高民众获得感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诸多挑战。
与此同时,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发强烈。
在这一背景下,推动以人为本的改革成为了当务之急。
只有在这样的改革中,才能真正提高民众的获得感,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一、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着眼于民众的需求和利益,将其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
这意味着在各个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决策实施中,都要考虑到民众的真实需求和合理利益,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建立公正公平的制度体系推动以人为本的改革,要关注制度体系的建设。
改革必须坚持公正公平,确保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分配,让每个人都能在公正的环境中得到公平的机会。
只有在公正公平的制度约束下,社会的公正正义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民众的获得感才能够得到提升。
三、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实现以人为本的改革,需要关注民众的基本民生需求。
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必须加大投入,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保障民众的基本权益。
特别是要加大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消除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发展成果。
四、加强就业创业扶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也是推动以人为本的改革的关键环节。
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鼓励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岗位机会。
同时,也要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高就业竞争力。
只有在就业问题上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使民众感受到改革的实际效果。
五、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推动以人为本的改革,必须重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建设。
要坚决打击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净化社会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更好的社会福利分配,让每个人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高校教务科工作制度
高校教务科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教务科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学校的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保障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条教务科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师生;(二)规范管理,科学决策;(三)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四)改革创新,提高质量。
二、教务科的组织结构与职责第三条教务科设科长一名,副科长一名,科员若干名。
科长负责教务科的全面工作,副科长协助科长开展工作,科员按照分工负责具体事务。
第四条教务科的职责:(一)组织实施学校的教学计划,协调各学院的教学工作;(二)制定教务科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三)编制和调整教学日程表,安排教师上课和学生上课;(四)负责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评估等工作;(五)管理学生的学籍、成绩、考务等工作;(六)负责教师的培训、考核、晋升等工作;(七)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八)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教务科的工作制度第五条教务科会议制度:(一)定期召开教务科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科长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科员会议,传达校长办公会精神,部署工作任务;(三)科员每周至少组织一次例会,研究工作进度,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第六条教务科教学工作制度:(一)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编制教学日程表,并报校长审批;(二)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制定课程设置方案,报校长审批;(三)根据教师情况,制定教师上课安排方案,报校长审批;(四)根据教学需要,选用教材,并报校长审批;(五)定期组织教学评估,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
第七条教务科学籍管理制度:(一)学生入学后,进行学籍注册,建立学籍档案;(二)学生转专业、休学、复学、毕业等,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办理;(三)对学生进行学业成绩管理,定期公布成绩;(四)组织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考试工作,负责考试的安全和纪律。
第八条教务科教师管理制度:(一)教师的招聘、考核、晋升等,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办理;(二)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办理;(三)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和酬金分配,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办理。
学习如何坚持育人为本
学习如何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心得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份指导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规划纲要》在确定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的同时,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为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从今天起本刊开设“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专栏,约请有关专家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我国新时期教育工作方针进行深入解读,敬请关注。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摘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动员全党全社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未来1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而共同奋斗。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把“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首要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是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战略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确立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到202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温家宝特别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第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第二,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倡导教育家办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
第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案例题如何做:仔细审题,抓住要点;关注细节,突出重点。
一、涉及教学过程的案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教师是否注重全面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案例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技能的形成,忽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忽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忽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忽略生命的珍视,忽略学生责任感的教育。
2、是否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
教师易忽略学生的独特说法、想法,忽略学生的一念灵感,错过课程资源开发的机会。
3、是否充分调到学生主体性发挥,关注学生自主与教师引领的统一。
教师易一言堂,一味沉醉在自己的教学中,而不和学生交流互动,不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学习收获。
4、是否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指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二、涉及德育的案例或者涉及师生关系的案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由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作用。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沈阳理工大学章程
沈阳理工大学章程(征求意见稿)二〇一五年一月目录序言 ................................................................................................ - 1 - 第一章总则..................................................................................... - 1 - 第二章举办者与学校...................................................................... - 3 - 第三章领导体制和治理结构........................................................... - 5 - 第一节领导体制及党委............................................................... - 5 - 第二节校长 ................................................................................. - 7 - 第三节学术委员会...................................................................... - 8 - 第四节学位评定委员会............................................................. - 10 - 第五节教职工代表大会............................................................. - 11 - 第六节学生组织........................................................................ - 12 - 第七节教学科研组织................................................................. - 13 - 第八节职能机构与附属单位 ..................................................... - 14 - 第四章学生与教职工.................................................................... - 14 - 第一节学生 ............................................................................... - 14 - 第二节教职工............................................................................ - 16 - 第五章财务与资产........................................................................ - 18 - 第六章学校与社会........................................................................ - 19 - 第一节服务、交流与合作......................................................... - 19 - 第二节理事会............................................................................ - 20 - 第三节校友会............................................................................ - 20 - 第四节教育基金会.................................................................... - 21 - 第七章学校标识 ............................................................................. - 21 - 第八章附则................................................................................... - 22 -沈阳理工大学章程(第六稿)序言沈阳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管、文、经、法、艺相结合,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综合素质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综合素质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其内容是()。
A.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B.优先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确保公平,兼顾效率C.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开放,兼顾公平,确保效率D.全面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开放,公平优先,提高质量【答案】 A2、“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说,多种地方剧种都表现过相关的题材,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所依据的地方剧种是()。
A.粤剧B.川剧C.豫剧D.越剧【答案】 D3、下列软件中,()不能用来制作课件。
A.PowerpointB.FrontPageC.FlashD.Access【答案】 D4、某教师不讲个人卫生,衣服脏了也不洗,他认为教师把课教好就行,其他的无所谓。
该教师的言行违反了哪一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严谨治学D.爱岗敬业【答案】 B5、某地一所农村学校,房舍由于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上级主管部门为其专门拨出经费5万元,让学校完善整修校舍,而校长李某却把此款用来修建自己的办公室。
在一个阴雨天,校舍倒塌,致使三名学生和一位教师死亡,l0人受伤。
对于此案例,校长李某应承担()。
A.刑事责任B.行政责任C.民事责任D.行政处分【答案】 A6、陈老师发现班里的幼儿玲玲有遭受家庭暴力的迹象。
对此,陈老师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对玲玲的家长进行批评教育B.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C.对玲玲的家长处以一定罚款D.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答案】 B7、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会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举行拜祖大典。
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A.炎帝B.禹C.尧D.舜【答案】 A8、以下与“李白和王维是唐朝诗人”判断不同的是( )A.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人物B.小聪和小娜是老师C.苏洵和苏轼是父子D.记叙文和议论文是写作的常用文体【答案】 C9、某小学张老师利用晚上时间有偿辅导学生,该老师上班经常迟到、缺课,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无效。
2023国家教育发展心得体会锦集八篇
2023国家教育发展心得体会锦集八篇国家教育发展心得体会篇1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
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通过纲要的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
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自己。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结合我校实际,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这次纲要将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将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三个战略目标之一,突显了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产业、职业、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以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国家强盛的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必需。
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思路
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思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教学管理也是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学管理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下面我们就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思路进行深入探讨。
一、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教育是一项服务人的事业,学生是学校的根本,他们的发展需要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管理者要从根本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第一位,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身心健康,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教育管理者也要尊重教师,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教学热情,给予他们更多的专业发展空间和权利,让教师在教学岗位上能够得到尊重和发展,使教师有更大的动力和热情去教学、去研究、去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
只有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为教学管理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和更强大的动力。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管理体系课程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核心,其管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建立科学的课程管理体系是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课程管理上,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分类管理。
依据不同学段、不同课程的特点,对课程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确保各类课程有序进行。
2.整合资源。
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实验设备等,为课程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3.鼓励创新。
鼓励教师在课程开展中进行教学创新,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评估效果。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估机制,对课程的开展和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证教学质量。
建立科学的课程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学管理也要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为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当今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教育尤为重要,在分析当前我国教育现状,并且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于20XX年7月29日正式发布。
而在教师招聘的考试当中,作为常考法律,往往会被考生忽略,现将本纲中常考的知识点整理如下,方便各位同学理解。
1.二十字工作方针二十字工作方针的完整表述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考试过程中除了直接考察工作方针的内容以外,还会考察每个方针对应的地位,考生要做到准确的记忆,如下: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2.战略目标完整表述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可以概括为两基本,一进入。
具体目标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考试多以单选或多选的形式考察。
3.战略主题完整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发展。
4.发展任务针对不同阶段制定了不同的任务,首先,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这一阶段注意考察单选题的对应,正确的表述为:到20XX年,普及学前一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
其次,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再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最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5.体制改革这一部分中重点把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包括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考试过程中注意多选题。
6.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中尤其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此,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规定对教师试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内容与真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常考法条第一章(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战略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举全省之力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教育发展总体要求:围绕“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终身教育全民化、教育合作国际化,到2020年,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与港澳紧密合作,把广东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省,打造成为我国南方的教育高地。
六个方面重点工作:一、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二、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三、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让广东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四、加强粤港澳教育合作,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五、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六、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汪洋论教育■“一把手"要做“后勤部长”党政“一把手”要做好教育工作的“后勤部长",在这里我表一个态,我和黄华华同志就是要带头做好广东教育的“后勤部长”.■教育不公平影响人一生收入不公平影响人一时,教育不公平影响人一生。
不论贫富贵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花再多钱都值在教育上花再多钱都值得,对教育投入不能只算眼前账,而是要算大账、活账、长远账。
■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教育要发展,改革需先行。
对教育的改革者要给予大力的支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
昨日,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研究落实《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部署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分别作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受教育部委派到会指导并讲话。
会议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主持。
省领导欧广源、黄龙云、朱明国、肖志恒、李玉妹、林雄、梁伟发、周镇宏、宋海出席大会.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深圳分会场出席大会。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总结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总结近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
在此,我们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1. 强化德育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将其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德育实践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2. 优化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 推进课程改革。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入实施新课程体系,注重课程整合和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改进教学方法。
学校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强化课堂教学评价。
学校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益1. 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2.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学校注重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定期组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 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
学校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物质保障。
四、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发展渠道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就业等广阔的发展渠道。
教育规划纲要
1.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进步质量。
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进”,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进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4.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5.《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题目,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7.《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公道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8.《教育规划纲要》把进步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进步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宏伟目标和根本措施,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展的纲领性文件。
本文谈谈学习《纲要》的体会和对经济学教育教学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一些想法,与大家讨论。
一、客观评价经济学教育改革的成绩、问题和面临形势
客观评价成绩和问题,分析面临的形势,是继续前进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教育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突出的表现是: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经济学教育体系;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开放逐步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随着整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实现了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历史性跨越,财经类在校生人数2007年就达到361万多人,占全部在校生的19.17%。
经济学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作出了贡献。
但与形势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经济学教育教学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表现为:教育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中国化、国际化、时代化都有差距,需要进一步革新;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够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够活,办学活力不足。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深化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是全社会共同心声,是我们直接从事经济学教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二、准确把握经济学教育教学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方针
关于指导思想,《纲要》做了总体的规定,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
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同时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任务、目标,《纲要》提出,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对于高等教育,《纲要》还具体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要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同时,要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为实现这些目标,《纲要》还特别确定了二十字的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其中,育人为本是根本要求,改革创新是强大动力,促进公平是基本政策,提高质量是核心任务。
《纲要》所确定的这些具有根本性、战略性、长远性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方针,对于经济学教育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经济学教育教学应该认真贯彻这些指导思想和方针,把改革发展推向新的阶段,创造更好的成绩,为教育的整体发展作出优异的贡献。
三、抓住关键环节,实现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深化改革进一步发展经济学教育教学,要抓住如下关键环节:
1.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要求
育人为本是科学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贯彻育人为本的方针,在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此,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经济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在过去讨论中,有人主张是专才,有人主张是通才,有人主张是复合型人才。
《纲要》中也有几种提法:在教育方针中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讲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中心地位时讲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讲教育的差距时讲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在讲教育的战略主题时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这些提法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由于各个学校的类型不同、定位不同,层次不同、所处区域不同、历史、条件不同,担负的任务不同,所以应该改变过去千校一面的状况,不同学校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下,统筹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和长远需求,从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但无论确定怎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关键是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在这样的前提下,各类、各层次学校都要着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
2.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教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经济学教育教学全部改革的核心。
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推进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深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是改革的重要内容。
要密切关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需求,按照科学、规范、适用的原则,适时改革和调整经济学科专业的设置,既保持专业设置的稳定性连续性,又体现专业建设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前沿性;要及时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新的有益成果,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既注意中外结合以中为主,又注意促进文理交融。
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是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交给学生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终生学习,并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
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改进拔尖学生的培养方式,在跳级、转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3.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经济学承担着资政育人、繁荣学术、服务社会、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提高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经济学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
提高质量,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改变把书本知识、甚至分数作为衡量质量唯一标准的不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
其次,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学院、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再次,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改进高校教学评估,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
要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