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复习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卫生学(第一、二章)
1、生物圈:指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由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构成。范围:12km深地壳、海洋及15k 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2、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 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3、次生环境: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可以影响生物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结成及生物学效应
5、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环境介质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网)累积,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一类有机化学物。特点:持久性、蓄积性、迁移性、高毒性
6、、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的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7、、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质和量持相对稳定、相互适应的状态。
8、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吞食,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其本质是生物通过食物链使物质和能量在生物种群之间得以循环和流动。
9、食物网: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
10、生物富集作用:指环境中某些污染物(重金属、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浓度远超过环境介质中的浓度。
11、生物放大作用:指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
*生物放大作用危害:摄入污染物被浓缩放大的生物体—中毒性疾病(缩短人与环境的距离)
*环境污染物发生生物放大作用的条件
(1 )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
(2)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
(3)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时, 尚不会对该生物造成致命性的损害
(4)生物放大通过食物链进行
12、环境应答基因:人体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特定反应的一组基因
13、基因多态性:指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同时和经常存在两种或多种不连续的变异型或基因型或等位基因,亦称遗传多态性。
14、表观遗传:指DNA序列不发生改变,但基因表达却发生可遗传的改变。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等
15、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16、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
17、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
18、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19、一次污染物: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
20、二次污染物:指经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与原污染物理化性状、毒性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
21、环境污染物迁移:环境污染物在空间位置间相对移动过程。
22、环境污染物的自净:指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环境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该过程被称为环境污染物的自净。
* 自净方式:
(1)物理净化:稀释、混合、扩散、沉降、挥发、逸散、凝聚
(2)化学净化:氧化、还原、水解及中和、光化学作用
(3)生物净化:生物氧化、生物拮抗、生物降解、光合作用、生物吸收等方式
23、物质蓄积:指进入机体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
24、功能蓄积:指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由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的现象。
25、生物转化:进入机体的环境化学物,在体液或组织内参与机体固有的复杂生化过程,使其本身的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 生物转化过程:
(1)第一阶段反应(降解反应): 氧化、还原、水解作用。
(2)第二阶段反应(结合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甘氨酸、硫酸等机体内源性小分子结合,利于排泄。
* 生物转化后果
(1)解毒作用: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
(2)活化作用:生物转化后毒性增强
26、毒性:化学物引起有害生物学效应的固有特性。
27、毒物: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较少剂量进入机体后就能引起机体病理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28、环境毒物: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毒物。
29、生产性毒物:存在于生产环境中的毒物。引起毒效应的所需剂量越小,该毒物的毒性越大。
30、致死剂量或浓度:指毒物使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包括:
(1)绝对致死量(LD100/LC100):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如再降低剂量,即有存活者。
(2)最小致死量(LD01/LC01):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或
浓度,低于此量即不能引起死亡。
(3)最大非致死量(LD0/LC0):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高于此量即可出现死亡。
(4)半数致死量(LD50/LC50):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或浓度,又称致死中量。
31、(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NOAEL/LOAEL:)规定暴露条件下,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指标(未)观察到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动物)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等产生有害变化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32、阈值: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动物)产生效应(有害效应或非有害效应)的最低剂量或暴露浓度。
33、常见安全限值(制定安全限值以实验或人群调查而获得的LOAEL/NOAE为基础)
(1)最高容许浓度
( 2)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4)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34、生物标志物:指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连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暴露环境因素所引起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
*分类:
(1)接触生物标志物: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一污染物危害监测和鉴定的重要指标,及定性污染物与暴露效应的关键参数。
(2)效应生物标志物:机体内可测定的生理、生化、细胞结构或功能改变的标志物。( 3)易感性生物标志物:个体反应能力的先天或获得性缺陷的指标,可发现易感者。
35、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1)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从预防医学的观点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将生理、生化效应和病理效应看作连续的健康效应谱。
多数人对环境有害因素的反应:负荷量T-正常生理调节-生理代偿状态一代偿障碍—病理状态
( 2)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广泛性;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
( 3)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1) 急性危害:指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环境,致使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有害效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等。以大气污染常见。
2) 慢性危害:低浓度环境污染物长期、反复对机体作用而引起的危害。以慢性中毒为主。
3) 致癌作用:人类癌症80%~90%与环境因素有关。
4) 遗传毒性:指环境中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DNA和遗传过程的改变。
* 突变类型:
(1)基因突变:DNA碱基配对或排序改变
(2)染色体畸变:结构改变(染色体型、单体型)
(3)基因组突变:染色体数目畸变
5) 生殖毒性与发育毒性
①生殖毒性:指外源性化学物对雄性或雌性生殖功能或生殖能力的损害及对子代的有害影响。
②发育毒性: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
*致畸作用:妊娠期接触外界环境因素而引起后代结构或功能异常,即胎儿畸形。
6)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①环境毒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
②化学物作为致敏原引起机体变态反应
③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7) 干扰内分泌功能
(4)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公害病;职业病;传染病;食源性疾病
36、环境污染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