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用药物及安全用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那如何选择? 如: CAP首选哪一类应根据年龄及其CAP能的优势病原: ➢ 3个月以下儿童有沙眼衣原体肺炎可能,而5岁以上者MP肺炎、cP 肺炎比率较高,故均可首选大环内酯类,尤其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 其抗菌谱广,可以覆盖大部分儿童CAP病原菌。 ➢ 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所示:<6个 月CAP儿童,阿奇霉素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立,应慎用。 ➢ 对4月龄-5岁CAP,尤其重症患儿时,应考虑病原菌是对大环内酯 类耐药,可首选大剂量阿莫西林或头孢菌素。
.
儿童药代学特点:药物的分布
一. 婴幼儿水分含量高,水溶性药物欲达到与成人相当的血药浓度,需 要较大的初始药物剂量。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结合, 分布容积少,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高。且体内存在较多的内源性蛋 白结合物,如胆红素等,因此与血浆蛋白结合力强的药物如苯妥英 钠、磺胺类药物等能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蛋白,使游离型胆红素浓度 升高,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
FDA:允许利巴韦林雾化剂“用于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度 下呼吸道感染”。通常不用于治疗普通上呼吸道感染。
二. 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体内药物排泄慢、半衰期延长、高血药浓 度持续时间长,因此可能导致肾排泄药物(如地高辛、庆大霉素) 消除减慢,易致蓄积中毒。
.
儿童常用治疗药物:抗感染药物
一. 特点:儿童易患感染性疾病且多为急性感染。 二. 细菌性感染: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必须慎重考虑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三. 常用抗菌药物的选择:诸多限制
四. 长期以来,临床研究中,儿童通常不作为观察对象,药品 说明书及相关文献缺少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 资料。
.
我国儿童用药现况
一. 目前,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儿童用处方药都完成了儿科临床研究,进 行了标签修改,指导儿科用药的信息越来越充分,儿科用药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也显著提高。
二. 2005年,由英国医学会、英国皇家药学会编写出版了第一部《英国 国家儿童处方集(儿童卷)》(BNFC) 。
三. 2010年06月WHO发布首个《儿童标准处方集》。包括240多种基 本药物治疗0~12岁儿童疾患的信息,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执行者将 可获得与这些儿童药物有关的推荐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证等方 面的标准信息。
四. 2010年8月我国开始筹备编写《中国国家儿童处方集(儿童卷)》, 卫生部医政司于2011年委托《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委会办公室组织 编写《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儿童版)》。
4 d后可重复第2个疗程,但对婴儿,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的 使用要慎重 ➢ 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 者不应使用。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 服药后可出现腹痛、腹泻(稀便)、上腹部不适(疼痛或痉挛)、恶心、呕 吐等胃肠道反应,其发生率明显较. 红霉素低.
儿童常用治疗药物:抗感染药物
四、病毒感染性疾病:规范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如: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1.普通病例 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2.重症病例:相应对症处理 3.中医治疗: ➢ 普通病例:肺脾湿热证。基本方药: 甘露消毒丹加减。中成药:蓝芩口服
儿童常用药物及安全用药
杨静
2016年5月
.
我国儿童用药现况
一. 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儿科疾病占 所有疾病就诊人数的20%,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 。
二. 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平均12.9%,其中新生儿是24.4%。
三. 儿童用药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不能满足儿 童患者需求。
.
儿童药代学特点:药物的吸收
一. 婴幼儿胃酸低:3岁左右才稳定至成人水平。 二. 胃蠕动差,胃排空时间延长。6-8月后接近成人水平。 三. 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吸收速率快。皮肤炎症时吸收更多。 如长期
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可抑制肾上腺皮质;新霉素治疗烫伤可 导致耳聋;外用含有硼酸的粉剂撒于炎症部位可发生硼酸中毒等。 有些药物也易通过小儿黏膜吸收,如阿托品滴眼如不充分冲洗,易 经鼻咽黏膜吸收而中毒。 四. 静脉给药吸收速率快,肌内注射吸收不佳。皮下脂肪少,注射容量 有限,皮下注射也不适宜。 五. 直肠给药适用于呕吐婴儿或不愿接受口服给药的幼儿,但不同药物 吸收程度不同。
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湿来自百度文库郁蒸证 (高热)基本方药: 清瘟败毒饮加减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 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 重症、危重症--
.
儿童常用治疗药物:抗感染药物
抗病毒药物: 一、利巴韦林:
中国指南:普通感冒者无需全身使用抗病毒药物,病程早期应用利巴韦 林气雾剂喷鼻咽部可能有一定益处。
.
儿童常用治疗药物:抗感染药物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第1代红霉素;第2代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第3代酮内酯类如泰
利霉素、塞红霉素等,第3代尚未用于儿童MP治疗. 阿奇霉素 ➢ 每日仅需1次用药,使用天数较少,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细胞内浓度高,
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高,已成为治疗首选 ➢ 用法:10 mg/(kg.d),qd,轻症3 d为1个疗程,重症可连用5~7 d,
二. 婴幼儿血浆蛋白低,白蛋白结合力弱,药物的结合率低,致使游离 型药物浓度高。
三. 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健全,并且脑组织富含脂质,使得脂溶性药 物易于分布入脑,这是新生儿婴幼儿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 重要机制之一。
.
儿童药代学特点:药物的代谢与排泄
一. 新生儿肝药酶系统不成熟,直到生后8周,此酶系统活性才达正 常成人水平。新生儿在出生后8周内,对于靠微粒体代谢酶系统 灭活的药物敏感。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乙酰酯酶、尿嘧啶二磷酸 葡萄糖脱氢酶等缺乏,许多药物在体内不能充分代谢而引起一些 毒副作用。 如灰婴综合征、新生儿黄疸及易发生磺胺类中毒等。 新生儿还原硝基和偶氮的能力以及进行甘氨酸、谷胱甘肽结合反 应的能力很低,对依靠这些结合反应灭活的药物也特别敏感。
.
儿童药代学特点:药物的分布
一. 婴幼儿水分含量高,水溶性药物欲达到与成人相当的血药浓度,需 要较大的初始药物剂量。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结合, 分布容积少,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高。且体内存在较多的内源性蛋 白结合物,如胆红素等,因此与血浆蛋白结合力强的药物如苯妥英 钠、磺胺类药物等能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蛋白,使游离型胆红素浓度 升高,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
FDA:允许利巴韦林雾化剂“用于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度 下呼吸道感染”。通常不用于治疗普通上呼吸道感染。
二. 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体内药物排泄慢、半衰期延长、高血药浓 度持续时间长,因此可能导致肾排泄药物(如地高辛、庆大霉素) 消除减慢,易致蓄积中毒。
.
儿童常用治疗药物:抗感染药物
一. 特点:儿童易患感染性疾病且多为急性感染。 二. 细菌性感染: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必须慎重考虑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三. 常用抗菌药物的选择:诸多限制
四. 长期以来,临床研究中,儿童通常不作为观察对象,药品 说明书及相关文献缺少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 资料。
.
我国儿童用药现况
一. 目前,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儿童用处方药都完成了儿科临床研究,进 行了标签修改,指导儿科用药的信息越来越充分,儿科用药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也显著提高。
二. 2005年,由英国医学会、英国皇家药学会编写出版了第一部《英国 国家儿童处方集(儿童卷)》(BNFC) 。
三. 2010年06月WHO发布首个《儿童标准处方集》。包括240多种基 本药物治疗0~12岁儿童疾患的信息,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执行者将 可获得与这些儿童药物有关的推荐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证等方 面的标准信息。
四. 2010年8月我国开始筹备编写《中国国家儿童处方集(儿童卷)》, 卫生部医政司于2011年委托《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委会办公室组织 编写《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儿童版)》。
4 d后可重复第2个疗程,但对婴儿,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的 使用要慎重 ➢ 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 者不应使用。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 服药后可出现腹痛、腹泻(稀便)、上腹部不适(疼痛或痉挛)、恶心、呕 吐等胃肠道反应,其发生率明显较. 红霉素低.
儿童常用治疗药物:抗感染药物
四、病毒感染性疾病:规范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如: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1.普通病例 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2.重症病例:相应对症处理 3.中医治疗: ➢ 普通病例:肺脾湿热证。基本方药: 甘露消毒丹加减。中成药:蓝芩口服
儿童常用药物及安全用药
杨静
2016年5月
.
我国儿童用药现况
一. 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儿科疾病占 所有疾病就诊人数的20%,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 。
二. 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平均12.9%,其中新生儿是24.4%。
三. 儿童用药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不能满足儿 童患者需求。
.
儿童药代学特点:药物的吸收
一. 婴幼儿胃酸低:3岁左右才稳定至成人水平。 二. 胃蠕动差,胃排空时间延长。6-8月后接近成人水平。 三. 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吸收速率快。皮肤炎症时吸收更多。 如长期
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可抑制肾上腺皮质;新霉素治疗烫伤可 导致耳聋;外用含有硼酸的粉剂撒于炎症部位可发生硼酸中毒等。 有些药物也易通过小儿黏膜吸收,如阿托品滴眼如不充分冲洗,易 经鼻咽黏膜吸收而中毒。 四. 静脉给药吸收速率快,肌内注射吸收不佳。皮下脂肪少,注射容量 有限,皮下注射也不适宜。 五. 直肠给药适用于呕吐婴儿或不愿接受口服给药的幼儿,但不同药物 吸收程度不同。
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湿来自百度文库郁蒸证 (高热)基本方药: 清瘟败毒饮加减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 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 重症、危重症--
.
儿童常用治疗药物:抗感染药物
抗病毒药物: 一、利巴韦林:
中国指南:普通感冒者无需全身使用抗病毒药物,病程早期应用利巴韦 林气雾剂喷鼻咽部可能有一定益处。
.
儿童常用治疗药物:抗感染药物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第1代红霉素;第2代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第3代酮内酯类如泰
利霉素、塞红霉素等,第3代尚未用于儿童MP治疗. 阿奇霉素 ➢ 每日仅需1次用药,使用天数较少,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细胞内浓度高,
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高,已成为治疗首选 ➢ 用法:10 mg/(kg.d),qd,轻症3 d为1个疗程,重症可连用5~7 d,
二. 婴幼儿血浆蛋白低,白蛋白结合力弱,药物的结合率低,致使游离 型药物浓度高。
三. 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健全,并且脑组织富含脂质,使得脂溶性药 物易于分布入脑,这是新生儿婴幼儿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 重要机制之一。
.
儿童药代学特点:药物的代谢与排泄
一. 新生儿肝药酶系统不成熟,直到生后8周,此酶系统活性才达正 常成人水平。新生儿在出生后8周内,对于靠微粒体代谢酶系统 灭活的药物敏感。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乙酰酯酶、尿嘧啶二磷酸 葡萄糖脱氢酶等缺乏,许多药物在体内不能充分代谢而引起一些 毒副作用。 如灰婴综合征、新生儿黄疸及易发生磺胺类中毒等。 新生儿还原硝基和偶氮的能力以及进行甘氨酸、谷胱甘肽结合反 应的能力很低,对依靠这些结合反应灭活的药物也特别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