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近代农业革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对德国经济发展影响
• 1.普鲁士式道路使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 的容克式经济。 • 2.广大农民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受到资本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 展比较缓慢。 • 3.资产阶级容克式经济保留的封建残余,一方面使大量雇 工生活贫困,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巩固了容克地主的地位,而国内狭小的市场促 使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拼命加紧夺取海外市场和领土,把 德国变成特别富有侵略性的军事主义国家
24
小结
• 农业革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逐渐由国民经济的 主导部门让渡给工业。 • 这一过程是劳动力、粮食、市场、资金等资源配置经 过长时间的积累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是 经济发展重心由农业移向工业的过程,是农业革命对工 业革命诸多贡献的过程。 • 同时工业革命反作用于农业革命,一方面加速了圈地 运动,促进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的建立和集中,农产品 逐渐商品化,促使自耕农消失;另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生 产技术的提高和变革。可见,农业革命对工业革命的贡 献是不可磨灭的。
20
前期制度
前期(18世纪后期)为 赋田制
前期改革
阶段一:农地改革 1改革原有的土地利用方 式 2改变土地所有制 阶段二:扶植自耕农 1发放长期低息贷款 协助 农民收买土地 2设法使地 主自愿出卖土地政府栗 取法律措旄,限制封建 势力, 如禁止领主私地 的增大及劳役地租的收 取,限制地租额及租佃 期限,鼓威地主出卖土 地
14世纪中期 黑死病和农 农业生产开始了 业危机 结构性变化,商 15世纪商品 品化农业的比率 经济关系向 越来越大 农村的渗透 2、15、16世纪, 秸秆循环利 出现了新的生产 用,加入施 工具 肥环节 下详叙
16世纪初到 17世纪中期
1西北欧的荷兰、 1荷兰 英国发生 “早 2英国 期农业革命”, 2农业和农业技 术起着本质性变 化的时期
18
第四篇:其他欧洲国家
法国 丹麦 俄国
壹
大革命前的法国封建式农业落后 的原因: 1大农占地多,绝大多数小农占 地小且零碎。 2农民遭受的封建剥削日益沉重。 3耕作方法落后。
叁
大革命背景:法国经济通货膨胀日 益恶化,社会购买力不断下降,地 主加租使农民入不敷出。1788年, 旱灾直接引发了大革命。 内容:1793年法令1将逃亡贵族的土 地分割并拍卖2无偿取消一切贡斌和 义务
• • • •
具体措施: 1排海造地:排空海水并消除盐碱,改善土质种粮 2市场分工:制造业集中在北方,粪肥有专门的农场生产 3耕作变化:农牧混合的轮耕制度,新的作物轮种制,休 耕地被用来种植过冬家畜用的粗饲料作物
7
荷兰农革的影响
• 影响:
• 1是第一次农革 • 荷兰人发明的农业新技术,构成了欧洲第一次农业革命,它对 于欧洲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远远超过了美洲殖民地 的开发。 • 2效益提高 • 荷兰农业革命将土地农村的经营效益,提高了一倍以上。 • 3对英国影响重大 • 在荷兰发明的农业革命的基础上,英国农业才会出现了圈地运 动和农庄地产化,并在农庄地产的基础上分别出现了持有地产 的地主投资者和经营农庄地产的经理人阶层。 • 4影响了欧洲的农革 • 德意志比法国,更快地接受了从荷兰开始散播的新的农业技术。 而法国则迟至拿破仑时期尚未得到推广
8
英国式农革
农业革命的背景
背景:1根基弱,直 到工业
革命前夕三圃制仍然是英国的 “唯一通行的制度 ” , 其土地 的利用率只有中国宋代的1/2 至1/3 • 2事倍功半中世纪 的英国人也 不知道选种, 不讲究栽培的间 隔距离和播种技术 , 播 种量很 大。收获却不多 • 3农业入不敷出18世纪前,英 国 也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 直到农业革命前夕 , 农业仍然 是英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1861年改革
1内容:农奴拥有自由身、可获分地但须购买 2意义:阶级意义、民族意义 3局限:不彻底、剥夺性、欺骗性、未改 变封建生产关系
22
第五篇:农革的影响
农业:人类社会之基
农革的贡献
• • • • • (一)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后备军 (二)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原料,为城镇人口提供粮食 (三)农业革命扩大了国内工业品市场 (四)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资金 (五)农业革命使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 使英国率先摆脱了传统社会周期性生存危机的困扰
13
第三篇:普鲁士之路
重要的农革之路践行者 ——德国
普鲁士之路——德国
• 普鲁士与德国的关系
• 德意志境内由许多各自独立的公国和城邦组成,它们各自有自 已的国王和领地,互为独立,在形式上共同组成德意志邦联, 并且选举一个共同的皇帝(形式上的)。 • 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鲁士逐渐成为德意志中最有实力的国家, 其被称为“欧洲战火灰烬中的不死鸟”
后期改革
1880-1920合作制农业是 丹麦农业的一个鲜明特 征, 其主要领域是畜产品 加工业。 产生及发展因素:1市场 因素在合作制农业的产 生中起了直接的作用2合 作制思想的传统3丹麦政 府积极配合
21
1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改革原因 2农民要求的是无偿获得全部土地 3时局动荡、制度衰落、阶级分化
• 1.人口变化引起的劳 动与土地价值比例的 变化(根本原因)。 • 2.世界市场的形成和 扩大(重要原因)
4
两个时期
时间 14世纪晚期 到16世纪初 期 变化 1农业生产恢复、 调整并开始发生 结构性变化 2农业技术在各 个方面都有一定 进步 具体变化
1农业不断调整,生 产力水平的提升。
状况
意义 1农业革命的准备期 2造成了新农业技术出 现的社会经济前提
结束阶段19 中后期
土豆总产量3 199千 吨。小麦 5970000000公斤 人均产量:2 015公 斤/人
12
英国
• 影响
• 1圈地运动的进行带来土地所有权变化,促进了资本主义农场的兴起。 • 2.推动了英国向 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 3促进英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 在其世界工场地位确立的同时,农业也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程度
贰 革命前夜的农业变化:
1农业技术的变化。 2土地所有权、经营方式开始发 生变化,土地私 有面积有了增长。 3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 民内部的分化。 4农业生产也出现了一些新式农 业的胚芽。
肆
大革命影响:农民小土地所有制, 促 进19 世纪法国农业经济的高涨。农 民获得土地后 , 生产积极性提高 ,但 也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得小农经 济的长期存在 , 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
25
Thank you
第三组倾情奉献
10
推动英国经济的转型
一wk.baidu.com
• 农业革命增加了粮食产出,解决了日益增加的人口的粮 食供应问题,从而为工业革命中劳 动力的生存提供了基 本保障
二
• 农业革命及其带来的农副产品的增长,为英国的工业化 提供各种生产原料。
三
• 农业革命增加了农副产品的产量,为出口创汇及资本积 累提供了条件。
11
农革前后的变化
• 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前, 从物质上支撑西欧文 明的荣誉属于扛着锄 头的人(Man with the Hoe)——农民 • 在1050年-1250年两 百年的时间里,这种 局面终于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一场农业 革命彻底改变了西欧 的自然面貌,并为欧 洲人提供了空前丰富 的粮食。
• 中世纪农业革命的先 决条件大多数在11世 纪中期之前业已具备。 • 1其中最具决定性的 因素是欧洲文明的中 心从地中海沿岸向北 大西洋地区的转移。 • 2另一重要条件是宜 人的气候
欧洲近代农业革命 与经济发展
经济史 演讲
目录
农业革命
• 背景、原因、两个时期 荷兰、英国(英国式) • 荷兰的措施、英国的措施、对两国的影响 德国 • 普鲁士道路 其他欧洲国家 • 法国、丹麦、俄国 农革的影响 • 贡献、小结
第一篇 农业革命介绍
背景、 原因、 两个时期
背景、原因
背景 革命的条件 原因
时间 初始阶段16 世纪 土地经营状况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粮食产量为: 1 227 公斤/人。
庄园体系名存实亡,个 体逐渐 一个典型的 强大,出现了富裕的乡绅、约 英国农户的 曼和自耕农 平均人口为 4. 5人 19 世纪中后 期,英国土地经 营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资 本主 义租地农场进入了成熟 运作阶段。当时的英国是” 欧洲的粮仓“ 英国人口为 105%~107%
农业革命的内容
圈地运动 农业生产技术的变 革
工业革命的后果 革命前后的对比 对英国的影响
9
内容
一、圈地运动
• 圈地流程: • 召集农民开会——达成意见— —地主提交圈地意见 • 圈地的效益:
二、农业生产技术变革
• 1诺福克四圃轮作制的推广:第 一年 种小麦,第二年种萝卜, 第三年种大麦,第四年种三叶 草、黑麦等牲畜饲料。 • 2引进与种植新作物:从16世纪 开始,甜菜、马铃薯、油菜、 时间 每十年农业产出 萝卜、甘蓝、苜蓿等农作物引 增长率 入英国,18世纪得到极大的推 1700~1760年间 6%以上 广 1760~1800年间 5%左右 • 3改良与推广畜牧品种 • 4各类农具的发明、改进与推广。 12% 1800~1831年间 铁犁的引进与推广是农具改良 (数字来源于彼得·马蒂亚斯) 的重要方面。
• 普鲁士农业革命道路简述
• 普鲁士农业革命是在最大限度的保留农奴制残余的基础上,把封建领 主制经济缓慢的转化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容克式地主经济,进而实 现德意志民族统一和崛起之路。
15
普鲁士农业之路
第一阶段 1807年—1848年 主要在普鲁士及德国的一些邦国中有了初 步的发展。
第二阶段 1848年—19世纪70年代 农业革命在德国取得全面胜利。
1使农业生产力持续稳
定的提高,从而保证了 新增人口的供给,同时 提高了整体人口的生活 标准。 2农业和人口发展周而 复始的循环被打破,马 尔萨斯陷阱被克服。
5
第二篇:荷兰与英国
走在农革前端的国家
荷兰
• 提要:近代农业的变革最早是从荷兰开始的,12~13世纪 农奴制在佛兰德斯和布拉邦特的大部分地区已不存在。到 16世纪后半期,农民持有中小地产者已大量存在。
最终完成:1850年5月2日颁布《调整法令》 该法令取消了赎买人的财产限制,降低了 赎金。到19世纪70年代初,农奴制在德国大部 分农场消失了,至此普鲁士农业革命道路取得 了全面胜利。
16
普鲁士道路的特点
• 1 奉行先军政治,重视国防建设 • 2容克长期把持国家政权 ▪ 王权强大 发展资本主义 • 3普鲁士农业革命道路是改良的道路,在保存君主制度、 贵族特权、农民无权及中世纪残余的条件下实行改革,由 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