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 邓稼先 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七年级下《邓稼先》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含知识点讲析)

部编七年级下《邓稼先》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含知识点讲析)

部编七年级下《邓稼先》课文后问题答案思考探究一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反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示例:“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很打动人,“立即”一词写出了邓稼先强烈的爱国情怀;“我不能走”一句也特别感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勇担风险的崇高精神。

这些内容从细节上展现了邓稼先的人格魅力,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答——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农民的朴实气质,“文革”时,别人不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继续工作,他却做到了;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使演讲者难堪。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瑟的环境氛围,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

同时,作者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而科学家们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坚韧不拔。

答题技巧】传记中引用的作用: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特点,展示人物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具体有以下几种:(1)引用诗词或格言,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

(2)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3)引用传主的书信、日记等,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更真实感人。

三、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邓稼先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邓稼先》导学案(含答案)

《邓稼先》导学案(含答案)

《邓稼先》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教育背景、科学成就和社会贡献。

深入理解邓稼先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特别是他在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研制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讨论和分享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认识到科学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

难点:深入理解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分析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学习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提前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启发,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在互动交流中,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标记不理解的词句,查阅相关资料或向同学请教。

学生尝试概括邓稼先的主要贡献和影响力,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与邓稼先相关的话题(如他的科学精神、爱国情怀、对后世的影响等),进行深入探讨,并准备展示。

角色扮演:选取几名学生扮演邓稼先或其他相关人物,通过对话或表演的形式,展现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精神风貌。

思维导图: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的思维导图,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互动交流:各组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分享对邓稼先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原创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原创学案(含答案)

邓稼先★学习导航·心随书动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3、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踏遍戈壁共草原,三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基础同步·千锤百炼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难堪.()选聘.()妇孺.()彷.徨()殷.红()zhì()友元xūn()yáo()言2、解释加点的词可歌可泣.家喻.户晓燕然勒.功鲜.为人知锋芒毕.露鞠躬尽瘁.兽铤.亡群风悲日曛.平沙无垠.河水萦.带3、文学常识填空本文是一篇_________散文,也是一篇典范的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他曾获得1957年________奖4、整体感知(1)文章开头为什么不切题直接写邓稼先,而是要概述中国百年屈辱史?(2)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5、分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1)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变摆脱(2)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阅读精练·小试牛刀(一)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③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④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⑤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⑥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6、根据文章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标题:7、从文章中找出一个与“家喻户晓”意思相同的成语,在其底下画曲线8、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相同的地方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9、文章表现了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表现了邓稼先性格和为人10、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的原因除了他们自身的因素外,重要的是因为11、在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这两个人物中,你更喜欢谁?说出你的理由来12、文章主要运用了的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13、根据文章内容推断,补写出第⑥段中空缺的句子;(二)做一朵携来彩贝的海浪谁不爱彩色的贝壳呢?夏日,每一位来到海滨的人,不是凝望着碧浪翻滚的大海,眺望着远处点点的渔帆,便是低头寻觅着海滩上五彩的贝壳每一颗形态可爱、色彩绚丽的贝壳,都是和欢呼雀跃、和连声赞叹、和无限遐想连结在一起的这时,捡到心爱小贝壳的人,都会抬头向海:感激大海慷慨的赠予,感激那迎面而来的洁白浪花,是它们,携带着五彩缤纷、充满梦幻色彩的贝壳,来到人们的面前是的,是应该感谢这些奔腾不息的海浪所以,当我在海滩漫步的时候,常常会想——这不也和有些人一样吗?有的人,就是一朵携带彩贝的海浪,当你和他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你能在他身边捡到很多“彩贝”比如,他的热情,他的诚恳,他的谦虚好学,他的表里如一,他的待人以礼甚至看来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他的守时,他的节俭,他的整洁,以及他麻烦了别人从不忘记说声谢谢……这些好的品格,好的行为,好的习惯,时时在感染着你,使你感到所获良多——这样的人,不就是一朵携带着美丽贝壳的海浪吗!是啊,如果一个人是携带着美丽贝壳的海浪,他的人生该是多么的美好和充盈我想,要是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如同一个风景旖旎的海滩,彩色的贝壳将会俯拾皆是……14、贯串这篇文章的线索是:15、本文从贝壳写起,升华出这样一个美好的主题:16、文中表现作者思路转折与深化的一个句子是:17、文中画线句写出了什么?18、试用简洁的语言点明这篇小小美文的写法:19、展开联想,以“彩贝”或“海浪”为话题(自选一处)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①海浪:②彩贝:★中考在线·未雨绸缪(娄底)母亲肖复兴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②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⑥“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⑦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⑧“不疼就好,没事就好!”⑨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⑩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⑾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⑿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⒀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⒁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⒂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⒃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⒄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①攫(ju é):抓,这里是扯的意思(选自《语文读本》)20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行文线索的,请根据这条线索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21第③自然段写到:“我”和继母生活在一起,却还要挂出生母的照片这反感是为什么?答:2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⑾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答:23阅读第⑿自然段,联系全文,分析“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的原因答:24本文中的母亲有什么特点?作者在文末说:“世上有一部书永远写不完,那便是母亲”,面对母亲这部“永远写不完的书”,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答:邓稼先1——3略4、(1)这样写是为了衬托后面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从而引出为中国人民站起来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代表——邓稼先这种广阔的背景对突出人物的品质精神有很大的作用(2)写出了环境的恶劣,突出了人物的精神5、(1)表推测表明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2)突出中华民族已不再受任何宰割了6、邓稼先和奥本海默7、妇孺皆知8、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9、锋芒毕露;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10、中美两国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同11、略12、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得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的结论13、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14、贝壳(或彩贝)15、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好品格、好行为、好习惯的人16、所以,当我在海滩漫步的时候,常常会想——这不也和有些人一样吗?17、人们捡到五彩贝壳时高兴、激动的心情与动作、神情18、写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物喻理)19、略20、接受(好感)感谢(感激)怀念(思念、愧疚)21表达了“我”对继母的反感,也包含着对生母的思念22写继母在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将亲生女儿远嫁内蒙23为母亲的关爱而感动,为母亲的衰老而伤感,为以前的无知而愧疚24(1)不是生母,胜似生母,答勤劳、善良、无私、包容(宽容)也可;(2)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一种情感,天下的母亲最大多数是值得歌颂的,我们要学习母亲的优良品质,努力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习目标1、理解写人的文章中事件与人物形象的关系2、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关于作者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生字学习1)字音元勋(xūn)鲜(xiǎn)为人知鞠(jū)躬尽瘁(cuì)孕(yùn)育罗布泊(pō)(xiòng)黯(àn)曛(xūn)铤(tǐng)2)形近字2.词语积累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一般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元勋:立大功的人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瘁,过度劳累已停止当之无愧:指承当荣誉时无羞愧之感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喻,明白;晓,知道,明白锋芒毕露:比喻锐气,才干全部显露出来自主学习:1、结构特点(1)本文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个部分组成引子:(引起正文的文字)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研制原子弹有许多科学家“失踪”写到邓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踪的经历第一部分:“要放一个‘大炮仗’”写邓稼先先接受使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从此销声匿迹第二部分:“艰苦创业的年月”写邓稼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事迹第三部分:“这里就是战场”写邓稼先再接再厉,为氢弹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事迹(2)按小标题安排文章层次,可以以时间、空间为序,也可以以人物性格为序,本文的小标题以什么为序?以邓稼先参与“两弹”的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3)本文的三个小标题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不能互换,因为本文是以邓稼先参与“两弹”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先写接受任务,再写研制原子弹,进而写到氢弹的研制2、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本文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苦环境作者写环境的艰苦对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合作学习:1、文章讲述了有关邓稼先的哪些典型事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文章主要介绍了邓稼先从接受研制原子弹的任务,从此隐姓埋名,到研究制造原子弹、氢弹的一段经历叙述了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创中国核武器设计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的事迹,表现了他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愿做无名英雄,献出自己一生的崇高精神2、“在印第安那州普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1950年他同二百多位中国留学生一起,冲破种种阻挠回到祖国”这句话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突出了邓稼先的的爱国主义精神,揭示了他思想情感的基础3、“邓稼先他们含辛茹苦地工作到1959年,就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的轮廓勾画出来了”这一句话中的“1959年”,只是在交代时间吗?这并不仅是简单的时间交代,更是强调了时间之短,可见他们工作的进度和成效,可以想见他们工作的投入当堂检测:(二)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民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1、(1)给加点字注音哥廷根()妇孺皆知()难堪()(2)结合句意解释词语截然不同:锋芒毕露:2、这是一篇关于邓稼先的人物传记,然而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写奥本海默,其用意何在?————————————————————————————————————————3、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邓稼先具有怎么样的性格特征?————————————————————————————————————————4、这段文字的结构关系是()A总--分B总--分--总C分--总5、邓稼先能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二)(二)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1945年从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学习理论物理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1950年10月被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10月16日中国了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的新生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12、文中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13、对邓稼先给予高度评价的语句是14、第一段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格?1、答案:(1)tíngrúkān(2)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指人的才干、锐气全部显露在外面,多指人有傲气,好表现自己2、答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3、答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从不骄傲,心胸开阔4、答案:B5、答案:选文最后一句话,就略作改动1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3两弹元勋14热爱祖国15略译文:织机的声音连绵不断,花木兰正在窗户下织布听不到织机的声音,只能听到木兰的叹息声问木兰想什么、回忆什么木兰既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回忆什么昨天晚上见到了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每卷都有木兰父亲的名字木兰的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亲出征去东边买了匹好马,去西边买马鞍,去南变买笼头,去北边买马鞭早上辞别了父母,傍晚投宿在黄河边上,听不到父母呼唤木兰的声音,但能听到黄河水流的声音次日早上,离开黄河而去,傍晚到了黑山脚下,听不到父母呼唤木兰的声音,但能听到燕山上,敌人骑的战马的声音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渡过一道又一道的关卡,越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打更的声音夹杂在北方的寒气中,寒冷的月光照射在铠甲上许多将军战死了,壮士很多年才归来回来见皇上,皇上坐在明亮的大堂中册封了许多官职,赏赐了许多立功的将士可汉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意做官;愿意远足,回故乡木兰父母知道女儿回来,忙出门相迎;木兰的姐姐知道妹妹回来,马上化妆;木兰的弟弟知道姐姐回来,忙杀猪宰羊开开我房间的东门,坐在我的西边床上,脱下我的战袍,穿上我旧时的衣裳对着窗户整理头发,对着镜子贴花黄出门去找朋友,朋友们都很吃惊:和木兰在一起十二年,不知道木兰是女郎雄兔静卧时,两只前脚时时爬骚;雌兔静卧时,两只眼睛常眯着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走,怎能分辨出雌雄?邓稼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元勋(xūn)邓稼先(jià)妇孺皆知(rú)B殷红(yān)开拓(tuò)鲜为人知(xǎn)C燕然(yàn)癌症(ái)鞠躬尽瘁(cuì)D彷徨(huáng)罗布泊(bō)风悲日曛(xūn)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悲惨孕育锋芒毕露B宰割选聘家愉户晓C奠基颤抖妇孺皆知D仰慕勒功死而后己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任人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可歌可泣(小声哭,流泪)鲜为人知(新鲜)B家喻户晓(说明)至死不懈(松懈)死而后已(停止)C当之无愧(愧疚)截然不同(截止)锋芒毕露(全、都)D马革裹尸(皮)知人之明(眼力)永恒的骄傲(值得自豪的)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邓稼先去了,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A假使可就B如果而竟C如果可就D假使而竟5对下列句中破折号作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事后我追想为什么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傲?——我始终想不清楚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的延长C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跳跃D表示意思的递进6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4分)(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的描述了他的一生()(2)“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 《邓稼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 《邓稼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邓稼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反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参考答案:1.作者饱含真情,于字里行间高度赞扬了邓稼先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这样的句段很多,如:“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2.文中的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的个性、品质截然不同。

奥本海默是锋芒毕露,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了名人,有时还会这样。

而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让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

结尾处引用自己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三、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知识点一、字词至死不懈xiè鞠躬尽瘁cuì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萦带yíng 日曛xūn 铤而走险tǐng妇孺皆知当之无愧马革裹尸锋芒毕露二、概括文章大意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②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④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情感。

⑤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总结评价邓稼先。

三、课文内容解读1.文章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拟得怎么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小标题,并说说理由。

这些小标题给你怎样的启示?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力强,突出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个小标题如恢宏的画面,给人纵深的历史感,在这个巨大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说明邓稼先是对这一巨变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第五部分小标题“我不能走”非常出色,言为心声,一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有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理论指导。

但他却事必躬亲,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

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在“两弹”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

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字铿锵,声声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2.写邓稼先以前,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有什么作用?作者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族的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发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邓稼先作业设计(含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邓稼先作业设计(含解析)

邓稼先一、填空题1.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不分昼夜..地拼命学习,甚至忘记了吃饭睡觉。

(2)那殷红..的鲜血,将大大小小的河流染红了;那坦克大炮,将原本宽阔美丽的草原炸平了。

(3)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两弹”(yuán xūn)。

(4)建立和完善(xuǎn pìn)机制,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

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说起土肥原贤二,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无国界医生组织是一个由各国专业医学人员组成的于1971年在巴黎成立的国际性志愿者组织。

B.《朗读者》是央视主持人董卿酝酿筹备接近一年的文化情感类节目,节目每期有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朗读一段曾经激励自己、改变自己甚至打动自己的文字。

C.武亦姝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与陈更、李宜幸、张淼淼强强PK,以317分获得攻擂,最后战胜彭敏,成为冠军。

D.“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那时,“国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深入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结果,并代代相传。

②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育不愧是做人扎根的教育。

③他们为国为民不惜舍生忘死。

④古时儒学盛行时,每个学子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

⑤同样经受过外国列强的侵犯,但就是国人这种为国家忠心不二、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坚定保全了我们民族的尊严和命脉。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学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学案

《邓稼先》杨振宁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一、学习本文精心剪裁,巧妙布局,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特点。

二、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杨振宁,美籍华裔学家,曾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1957年物理学奖。

他与邓稼先很小就一同玩耍,结下深厚的友情。

成人以后,虽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但对祖国的感情这一共同点把他们紧紧联在一起。

本文即是邓稼先逝世后,杨振宁追忆他的一篇散文。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1、给加粗的字注音:鲜为人知()任人宰割()大厦()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孕育()2、解释下列词语:①鞠躬尽瘁:②死而后已:③家喻户晓:④妇孺皆知:三、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一、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二、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三、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四、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并赏析其作用。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一、“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试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呢?二、以中国青年一代的名义给联合国秘书长或美国总统写一封信,表明中国对战争的立场,表达对和平的呼吁。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一、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鲜为人知(xin)开拓者(tuò)B.鞠躬尽瘁(cuì)难堪(kān)C.热泪盈眶(kuàng)说服(shua)D.徬徨(huáng)挚友(chì)二、下面两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分别是①()A.可歌可气B.家喻户晓C.安然无恙D.辨伪去妄②()A.鞠躬尽瘁B.潜滋暗长C.死而厚已D.不屑置辨三、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

第1课《邓稼先》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课《邓稼先》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邓稼先教学目标1.学习邓稼先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祖国的繁荣、民族强盛而献身的精神。

2.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3.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章结构特点,探究文章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4.理解体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等词语在评价人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了解邓稼先生平,学习他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

2.本文通过对比刻画人物的写法,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1.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2.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生物界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规律;在人类社会中,“落后就要挨打”。

国防势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中国在研制和发展核武器方面的成绩,使帝国主义列强不敢对我们胡作非为。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化。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整体感知课文(一)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想一想,哪些句段让你最感动?反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

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却忠厚平实,从不骄傲。

)三、合作探究1、作者在文中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邓稼先作出的巨大贡献的?2、为了表现邓稼先崇高的人格,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写了哪些事情?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1、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者概括叙述了近一百年来中国近代屈辱史。

《邓稼先》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邓稼先》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也意识到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流程,使课堂节奏更加紧凑,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尝试运用更多有趣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新课讲授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中。
3.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了解邓稼先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优秀文化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相关研究性学习任务。
5.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上,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下一节课中更加注重对难点知识的讲解,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另外,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不够认真,对知识点的巩固效果不佳。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将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检查和指导,并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
四、教学流程
《邓稼先》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邓稼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克服困难、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或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邓稼先的先进事迹和伟大精神。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伟大精神和课文的记叙文写作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邓稼先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传承邓稼先的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 【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 【学案】

11 邓稼先第一课时【学习导言】邓稼先,“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这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们做人就是要做这样的人!让我们随着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去感悟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吧!课前尝试:自主体验(通读课文,积累基础,查找资料)【通读课文】默读几遍课文,读通课文。

【积累基础】读一读,写三遍,并给加点字注音。

宰.割( ) 筹.划( ) 彷.徨( ) 仰慕.( ) 可歌可泣鲜.为人知( ) 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 )【查找资料】通过看书、查资料,了解邓稼先、杨振宁课内导学: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分析形象)【研读课文】一、速读训练:快速浏览课文一遍,了解六个部分的内容1 邓稼先是一位的科学家。

2 简单介绍邓稼先的。

3 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

4 作者为邓稼先感到骄傲。

5 写邓稼先在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6 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二、思考讨论: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分析形象】一、总结: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这篇文章歌颂了邓稼先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的奉献精神。

二、文中表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深情,请在文中划出有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温馨提示:如:第二部分的9、10节,第五部分的52节课后操练:触发感悟(拓展阅读)1、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2、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用深情的语调3、完成词语抄写练习和作业本34页“体验型课堂”学习方案语文(七年级下)班级姓名学号编写者:翁凌翟审核者翁凌翟11 邓稼先第二课时【学习导言】邓稼先,“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这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们做人就是要做这样的人!让我们随着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去进一步感悟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吧!课前尝试:自主体验(课前思考)【课前思考】思考: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我的理解是:最后讨论的结果证明我的理解是(正确的错误的)课内导学: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分析形象)【研读课文】1、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地介绍?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3、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4、为什么作者说,如果拍《邓稼先传》,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揣摩语言】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贡献,体会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
-学生需了解邓稼先在“两弹一星”研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为国家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学生需感受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理解这种感情背后的深层含义。
(2)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需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部分的特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
《邓稼先》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高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通过学习邓稼先的生平事迹,了解我国科学家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付出的努力,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运用比较阅读法,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邓稼先》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方面做得还不错,大家能积极参与讨论,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然而,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贡献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我讲解得不够细致,或者是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方面还需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进行得较为顺利,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得不够积极主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邓稼先的事迹和精神理解不够到位。为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效果较好,大家能够积极参与,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有时候,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消化问题,我应该在提问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等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 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 同步习题(含答案)

1邓稼先基础通关一、课内建构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当蘑菇云点缀了苍茫的大漠,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

是他,不舍zhòu yè,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沥尽心血,写下山河的颂歌。

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两弹”事业的diàn jī人; 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他就是曾经鲜为人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殷( )红鲜( )为人知元勋(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zhòu yè( ) diàn jī( ) jū gōng jìn cuì(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袁隆平为了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鞠躬尽瘁,他心系国家、关心百姓的行为着实令人敬佩。

B.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后来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C.对中国人来说,《论语》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书,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D.他立下过赫赫战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2)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年的稼先。

( )(3)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 )(4)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的主题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作者引用儿时跟父亲学到的一首歌的目的是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C.课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贯穿全文的线索是邓稼先的杰出贡献和高尚人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仰慕:敬仰思慕。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备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元勋:最高领导人。
D.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徬徨,没有矛盾。
徬徨:徘徊;犹豫不决
答案
1.①A②C2.A3.(略)4.(略)
参考答案与提示
1.B
2.A
3.C
邓稼先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鲜为人知()任人宰割()大厦()
至死不懈()截然不同()孕育()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鞠躬尽瘁:②死而后已:
③家喻户晓:④妇孺皆知:
3.选词填定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________者。()
A.开始B.开辟
C.开创D.开展
(2)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________,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答;
5、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作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答案
2、B 3、D 4、不是。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含蓄地告诉读者,他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也为邓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这样写,语言简练,蕴含丰富,更能给读者回味的余地。
邓稼先基础训练
1.下面两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分别是①[]
A.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可歌可泣⑤家喻户晓
B.①当之无愧②任人宰割③家喻户晓④鲜为人知⑤可歌可泣
C.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家喻刻晓⑤可歌可泣
D.①可歌可泣②家喻户晓③任人宰割④鲜为人知⑤当之无愧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020年-2021年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练习册答案

2020年-2021年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练习册答案

最新2020年-2021年邓稼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鲜.为人知()当.之无愧()古罗布泊.()凛.若霜晨()燕.然勒功()热血殷.红()锋芒毕露.()妇孺.皆知()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仰mù()安huī()ch?u划()鞠躬尽cuì()两弹元xún()家yù户晓()shǔ名()diàn基()zǎi割()3.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强.占qiǎnɡ宰.割zǎi 立即.jíB.乘.船ch anɡ开拓.tu?友谊.yìC.难堪.kān 参与.yù奇迹.jìD.颤.抖zhàn 筹.划ch?u 挚.友zhì4.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彷徨诞生戈璧援助B.谣言阔别选骋逝世C.妇儒癌症氢弹博士D.睿智叱咤决胜胆识5.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鲜.为人知(少)可.歌可泣(值得)B.至死不懈.(松懈)家喻.户晓(了解)C.锋芒毕.露(完了)死而后已.(停止)D.知人之明.(眼力)层.出不穷(接连不断)6.对下列本文涉及的科学家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邓稼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巨大贡献。

B.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作者,与邓稼先有着半个世纪的真挚友谊。

C.钱三强,当代中国核物理学家。

D.奥本海默,美国物理学家,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

7.根据句意,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A.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所以我和他很________(熟识,熟习)。

B.在北京,见到________(分别,阔别)了22年的稼先。

C.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________(震荡,振荡)。

D.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________(重要,新生)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________ (重要,新生)日子。

七年级语文下册《1邓稼先》课后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1邓稼先》课后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1邓稼先》课后练习含答案第一单元1邓稼先01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鲜.为人知()两xiù()清风鞠躬..尽瘁()() 妇rú()皆知彷徨..()() 平沙无yín() 当之无愧.() 热泪盈kuàng()锋芒bì()露zhì()友2.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鲜.为人知(少)可.歌可泣(值得)B.至死不懈.(松懈) 家喻户晓.(了解)C.锋芒毕.露(完了) 死而后已.(停止)D.知人之明.(眼光正确) 层.出不穷(重叠;重复)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说起土肥原,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4.下列语段的方框中所用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 。

: ? ?B.。

, 。

, ? ?C.。

, ,。

; 。

D.。

, 。

: ? 。

5.(北海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是社会之本,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B.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C.今年“五一”期间,北海市消费者举报中心共接到投诉电话6起,同比下降了一倍。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6.下面是感动中国栏目组为“科学泰斗——钱伟长”写的颁奖词,请你结合本文的学习,仿照这种写法,为邓稼先写几句颁奖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邓稼先》导学案及练习题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邓稼先》导学案及练习题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邓稼先》导学案及练习题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导学案答案第一课时二、自学指导(一)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元勋.( xūn ) 鲜.为人知( xiān ) 孕.育( yùn ) 谣.言( yáo ) 昼.夜(zhòu )鞠躬尽瘁.( cuī ) 罗布泊.( pō ) 曛.( xūn ) 选聘.(pìn )至死不懈.( xiè ) 邓稼.先( jià ) 铤.( tǐng ) 殷.红(yān )妇孺.皆知(rú)无垠.(yín )萦.带(yíng )2.根据解释写下面的词语。

(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鲜为人知 ):很少被人知道。

( 当之无愧 ):毫无愧疚地接受(名声、荣誉等)。

( 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 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

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 鞠躬尽瘁):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

已,止。

(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明白、了解。

晓,知道。

(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 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

层,重迭,重复。

穷,穷尽。

第二课时二、自学指导(一)深层探究1. 课文按小标题可分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根据标题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凸现邓稼先的人品,揭示出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第四部分,作者为邓稼先成功地领导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巨大成就感到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对所从事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人教版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邓稼先导学案(练习及答案)WORD

人教版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邓稼先导学案(练习及答案)WORD

11邓稼先【导学目标】第一课时【预习导学】(一)积累字词 1.给加粗的字注音可歌可泣___鲜为人知___鞠躬尽瘁___锋芒毕露___热泪满眶___马革裹尸___层出不穷___风悲日曛___2.据拼音写汉字至死不xiè___妇rú___皆知平沙无yín ___家喻户xiǎo___兽tǐng___亡群燕然lè___功3.你能根据下面的词义说出成语吗?(1)比喻人的锐气、才能完全显露出来,多用于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2)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为止。

()(3)每家每户都知道。

()(4)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5)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二)根据你掌握的文学知识填空。

4.《邓稼先》的作者是______,美籍华裔____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____学奖。

他和邓稼先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情。

【合作探究】5.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说说‚我眼中的邓稼先‛。

6.请用‚我发现……词语(句子、段落)写得好,它好在……‛的句式赏析文中的美点。

【拓展提升】7.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仿照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写一段话礼赞伟大的科学家邓稼先。

【2002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黄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一生都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一生都在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面对名利的起落,他处之淡然。

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的领域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两弹‛元勋──邓稼先:第二课时【预习导学】1.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说说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1)(2)(3)(4)(5)(6)【合作探究】2.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3.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地介绍?4.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5.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拓展提升】6.课文第五部分中引用了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显示了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用300字左右的文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与联想,描绘邓稼先工作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 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4.第③段画线句优美的原因是什么?
5.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6.徐光耀老师为什么先让“我”读孙犁而非他的作品?并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
一、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引人注目:
忠厚平实:
知人之明:
马革裹尸:
层出不穷:
燕然勒功:
4、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5、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课文由小标题分为六个部分。请你简要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 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1.第一次见孙犁,他正在捡豆粒,他给了“我”一种亲切感。第二次见孙犁,他正和保姆准备糊窗缝。“我”看到了他的朴实,虽年老仍洋溢着活力与激情。第三次见孙犁他大约是在写作。“我” 看到了他的平易近人、质朴热情。2.借助“套袖”,表现了孙犁先生亲切热情、质朴勤俭、激情活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人格魅力。3.少时,“我”自视才高,便敢有当做家的梦想。现在看来,自觉有些狂妄,故称“妄想”;那时,“我”自以为读了几篇文章,就懂了孙犁。现在忆起,真是少年轻狂,故称“大言不惭”。4.“看见”“站起”“亮”“微笑”等动词的运用,生动逼真地让孙犁的质朴热情跃然纸上;人物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口语化的风格,自然真切地让孙犁的亲切朴实呼之欲出。5.劳动是让人尊重的行为,一个人对待劳动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德行。戴套袖的大作家孙犁,捡豆粒、糊窗缝、珍惜衣服和纸张,都是他尊重劳动的体现,也是他质朴美丽人生的写照。6.徐光耀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从孙犁及他的作品那里谙熟“为文先为人”之大道。其实,不仅“为文”,为任何事,亦应如 此。
⑨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摘自《从梦想出发》,原文略有改பைடு நூலகம்)
1.“我”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时的情形如何?三次相见,他分别给了“我”什么印象?
2.作者借助“套袖”想要表达什么?
3.第①段作者为什么用“妄想”“大言不惭”这两个词?
1邓稼先
【课文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学习本文精心剪裁,巧妙布局的特点。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长句短句交错使用的作用。
4、学习写人物传记。
5、学习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背景资料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6.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百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2、下面是对这篇课文结构的图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②③
③④
④⑤
⑤⑥
3、作者在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中说,“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下面是对这段话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段话的一二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
B、作者用“可是”一转,概括地指出了他们二人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
C、这段话先说二人相同的地方,接着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他们的不同。
D、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和对奥本海默的贬斥。
4、作者在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中写了他看邓稼先的信后感情有极大的震荡,接着作者说:“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作者是真的“想不清楚”吗?他为什么这样写?
关于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 :“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②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 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 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答;
参考答案
1.2、B 3、D 4、不是。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含蓄地告诉读者,他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也为邓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这样写,语言简练,蕴含丰富,更能给读者回味的余地。
第二课时
一、本文探究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宰割署名奠基开拓元勋仰慕
孕育选聘大厦无垠夐黯
曛铤筹划签字颤抖燕然
嫣红挚友彷徨罗布泊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妇孺皆知马革裹尸
3、理解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宰割:署名:
奠基:开拓:
元勋:仰慕:
孕育:无垠:
筹划:嫣红:
挚友:彷徨: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4、'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5、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6、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关于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