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河间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李建成
1999年11月,河间市第二中学被确定为沧州市创新教育试验校,开始了创新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确定之后,我们校领导先后到石家庄、西安、秦皇岛、上海进行了教育教学考查,并多次参加全国创新教育工作会议,深受创新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决心用创新教育理念大兴科研之风。2001年4月我校又被被河北省教育厅确定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双自实验”)为了扎扎实实地搞好“双自实验”这项事关全校改革发展事业的科研课题,我们首先由校领导挂帅成立了创新教育领导小组,选拔在教学上敢于突破传统、具有创新精神的58名骨干教师组成了创新教育实验研究小组。开始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真正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提倡“尊重的教育”。要求我们实验小组的成员在教学中必须创设宽松、和谐、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大胆的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沟通,和学生做朋友;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零星优点,点滴的进步,鼓励孩子们取得的些微成绩。不许讽刺挖苦学生,不许拿名次和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无拘无束地讨论。使他们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张扬。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培养起孩子们的自主意识,自觉性能,自强观念,才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年来我们真正尝到了科研兴校的甜头,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就这一课题的情况做一简要总结。
一,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彻底转变教育观念。
试验方案确定以后,我们首先组织试验教师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学观。我校领导先后去石家庄、北京等地区购买了有关创新教育的书籍及光盘,组织老师们收看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的“创新天地”栏目,帮助他们确立实验课题。先后确立子课题六个,即《分层次导学法课堂模式研究》、《兴趣教学法模式研究》、《寻疑—质疑—启疑—释疑—排疑五步教学法模式研究》、《网络结构教学法模式研究》、《发现
式学习法模式研究》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对话法模式研究》。子课题确定以后,各科组教师分头边实验,边总结,边完善,在研究中改进,在改进中研究,广大师生兴趣浓厚,信心十足。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和理念。素质教育的实施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实践能力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过去那种以传授知识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这样学生才能发挥主体作用,乐于求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此,我们引导教师确立如下新的教学观,1、确立新的教学质量观和效益观。什么样的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过去是看传递知识数量的多少,而现在应看教学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2、确立新的教学价值观。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教育教学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教给学生相应的知识,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教育的最大价值就是要为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象挖掘宝藏一样,将藏在学生心底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美好的心灵挖掘出来。3、确立新的教师观。第一,古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教育思想无形之中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形成鸿沟,影响了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的定位应由单一转向多样。既做先生、又做朋友,共同做新知识、新经验的探索者。这对于青年教师尤为重要。第二,教师“一桶水”的观念需要转变,要终生学习探索,不断更新知识。第三,要做专家型教师。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实践者,更应该是理论的探索者。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4、确立新的学生观。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的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是当前教学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应有的尊重,避免伤害性、侮辱性的语言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和谐的关系。5、确立新的教学评价观。教学评价的功能分为激励性功能和诊断性功能。所谓激励性功能,就是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永远保持高昂的斗志和进取精神,努力学习、永不懈怠;所谓诊断性功能,就是通过评价,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为教学摸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但是,作为教师必须切记,不能把教学评价变成把学生分成三
六九等的简单工具,这就违背了教育规律,对绝大部分学生起不到好的作用,最多只能激励前几名。因为大多数学生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差生”。这是十分可怕和危险的。这会对很多人产生终生消极的影响,常此下去,对整个社会都是十分有害的。
教学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起初,全校50%的教师持反对意见,但经过校领导和“创新教育小组”一行人的率先垂范,积极运作,到目前有95%的教师参与到创新教育教学的行列。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创设民主、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充分自由大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必要的选择,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
教师如何构建宽松的教学气氛呢?第一,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大胆地、独立地发展自己的意见,而不应照本宣科。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有创新意识,改变单纯做一个“搬运工”(把教参、教案搬到课堂)的做法。鼓励教师写“创新性教案”,明确预习的指导性、课堂的灵活性、教学后记的反馈性。只有教师的思维活跃了,学生才能自由大胆地发挥想象力。第二,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的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划一的标准。对学生约束过多,事事要求整齐划一,必然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严肃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学生学习。德国一个著名学者通过考察中国的教育状况,认为中国学生只做两件事:听和睡。为什么?是学生不注意听,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我们的老师擅长限制学生的,不让出轨。(教师设定了圈套,让学生千方百计的陷进去,就是成功的教学,名之曰“诱导”)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智慧被销蚀掉,孩子会越来越笨。他们随着知识的积累会变得越来越保守、死板,灵活性、变通性大大降低,极大的扼杀了学生天真的灵性,消灭了他们思维的火花。这是非常可悲的。课堂应该是生动丰富的,这样才能开出多姿多彩的花朵。第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儿童的眼光、学生的眼光看待儿童和学生。过去我们往往站在老师的高度看待他们,所以有了太多的看不惯和不理解。而对于学生来说,很多事情都是人生中的第一次,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对新事物的探究精神,教师和家长应给以大胆的褒扬、热情的鼓励和积极的支持,达到一种心灵上的交流。要理解和关注他们的一切,和孩子们融洽相处,形成一种民主的氛围,这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第四,教师在教学中要容忍不同的意见、支持不同的见解,给学生创造心理安全的环境。在教学中,容忍学生学习上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