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价格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价格理论
骆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提问:价格理论在经济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功能?
当马克思于1843年初次阅读古典经济学时,他曾出于经验的理由明确地拒绝过劳动价值论。他对劳动价值论的态度的转变,是与他在哲学本体论上实现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1844年手稿》为这种转变最先在哲学上做了铺垫,……既然劳动是人类的本质,财富的生产便应该在社会可支配的总劳动量中找到一个相应的尺度。任何一种商品,不仅要以货币这一经验的,外在于人的尺度来衡量,而且要用劳动时间这个理论尺度来衡量。这样一来,马克思便通过劳动价值论在财富世界与人的生活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劳动价值论绝不像许多人理解的那样只是用来证明剥削的存在……它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解释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而不是进行道德批判。
——张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精髓与创新”载于《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张宇、柳欣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那么,马克思的价值-价格理论有什么样的功能?在其理论体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一、劳动价值论的理由
1、哲学基础:劳动本体论
劳动本体论的基本观点(四个命题):
(1)社会存在的最终的不可分解的要素是人的实践活动,劳动是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原型。当然我们批评机械唯物主义,坚持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活动是由人的目的设定所引起的,是存在的要素。
(2)劳动不能仅仅从满足需要的手段来理解,劳动是人的类本质。
劳动通过目的的设定,已经赋予了“需要”新的内容和要求;劳动过程中,人获得了自由,实现目的过程中劳动对象被改造,主体外化,而目的是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是自我的实现。
(3)劳动目的性和因果性的关系、结构(或自由和必然的关系)
要实现目的,必须要成功利用因果性。实现目的即实现了人的自由,同时利用因果性,受到必然性的约束。
劳动是指向自然物;非劳动实践活动是以他人及其意识为对象,但都是设定目的的活动,所以说劳动是实践活动的原型。
(4)劳动的对象化和外化特点
在劳动过程中展开了客体的对象化和主体的外化。
对象化:通过目的的设定的劳动,客体的自在的存在(thing in itself)不断转化为为我的存在(thing for itself),即自然对象转变为某种被劳动主体所设定的对象性。
劳动不仅使客观事物对象化,还改造着主体本身。
→于是,这引出了哲学上的“价值”概念:
经济学和哲学的“价值”有相同的起源,正是在对象化和外化过程中产生了价值。价值是一种评价。使用价值不同,单从主观来看,是一种客观的具体的,是为目的设定所客观决
定的评价。(这里,是否是物品的价值需要与知识体系相联系,比如资源的价值,乃至什么是价值)因此,在劳动过程中才会出现价值关系,“第一个”是“使用价值”。
→劳动时间经济:在劳动过程中合理的分配和节约时间,也产生一种价值关系。不同的社会对劳动时间的关注程度也不同;分工的出现使人们关系劳动时间在不同人群中的分配问题。
2、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历史的观点):商品交换协调社会分工,体现的是劳动的交换。
二、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及劳动价值论的功能
劳动价值论的功能: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运动具体问题举例:
(1)技术进步机制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与劳动组织、劳资关系(3)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过剩人口
(4) 再生产平衡条件与经济危机
三、马克思价值价格理论的概念和相关内容
1、劳动价值论
(参考:《马克思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吴易风等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令f i 为第i 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q i 和W i 分别为其商品数量和劳动时间,则显而易见,我们有:f i =q i /W i
其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w i =W i /q i
如果我们以简单平均来理解“社会平均”这一含义,则: 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为:
11
1
11
1
1
1
n
i
n
n
n n
i i
i
i i
i i i n n
n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q
q W q q q f f W
W W W
W
W
ηη==========
====∑∑
∑
∑∑∑∑∑ 单位商品价值量:
11111
1
11
n
i
n
n
n n
i i
i i i
i i i n n n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W W q W W W w w q
q q
q q q ββ==============∑∑∑∑∑∑∑∑
为什么是“平均”而不是“边际”,注意同“地租理论”中农产品价格决定机制相区别。“平均”的概念应该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三类企业动态模型
(可思考: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及其与三类企业动态模型的关系)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w=W/q=1/f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那么,单个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呢?
因为1
11
n
i i
i w f
f
η==
=∑,于是我们用单位商品价值量对个别劳动生产率求导:
20i i w
f f
η∂=-<∂ 而且,由于1
1i
i n
i
i W W
η==
<∑,则有
i w w
f f
∂∂<
∂∂,即个别劳动生产率对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影响小于社会生产率的变动。
由于f i 是单位时间内i 企业生产的商品数量,所以单位时间内i 企业形成的价值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