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原理结构(全)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0a5aba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c.png)
电梯井道
定义与功能
电梯井道是电梯运行的垂直通道 ,它提供了电梯上下运行的空间
。
组成部分
通常由混凝土或钢结构构成,确保 电梯的稳定和安全。井道内还装有 导轨、对重装置、缓冲器等。
安全装置
井道中设置有多个安全开关,如极 限开关、层门门锁等,确保电梯运 行在规定范围内,防止电梯冲顶或 蹲底。
电梯轿厢
平衡系统
平衡重:平衡重是电梯平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位于轿厢顶部,通过平衡钢 丝绳与轿厢连接,用于平衡轿厢重量,减小电动机的负载。
平衡钢丝绳:平衡钢丝绳连接轿厢和平衡重,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确保电梯平稳 运行。
通过以上各个部分的协同作用,电梯得以实现平稳、安全的上下运行。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
04
电梯的发展和现状
发展历程
自19世纪中期诞生以来,电梯经历了从蒸汽动力到电力驱动的演变,以及技术 和材料的持续改进,使得现代电梯更加安全、高效和舒适。
现状
目前,电梯已经成为城市高层建筑和公共设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技术水 平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电梯行业也面临着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新的挑战 和机遇。
缓冲器
作用
缓冲器是电梯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它 主要用于吸收轿厢或对重在撞击底坑或 顶层时产生的冲击能量,保护乘客和设 备的安全。
VS
工作原理
缓冲器一般安装在底坑或井道顶部,由缓 冲垫、压缩弹簧和触发机构组成。当轿厢 或对重撞击缓冲器时,触发机构会动作, 使缓冲垫迅速压缩,吸收冲击能量。同时 ,压缩弹簧也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减缓 冲击力度。
01
02
03
定义与功能
电梯轿厢是用于搭载乘客 或货物的电梯主体部分。
组成部分
电梯工作原理
![电梯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e2b522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4.png)
电梯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电梯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交通工具,其工作原理对于我们了解电梯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电梯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介绍电梯的工作原理。
一、电梯的基本组成部份1.1 电梯的驱动系统电梯的驱动系统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装置组成。
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减速器将电动机的转速降低,并将转动力传递给传动装置,使电梯能够垂直运行。
1.2 电梯的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组成。
控制器负责接收和处理乘客的指令,并控制电梯的运行。
按钮用于乘客选择楼层,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的位置和负载情况。
1.3 电梯的安全系统电梯的安全系统主要包括紧急住手装置、限速器和安全门。
紧急住手装置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即将住手电梯的运行。
限速器能够监测电梯的速度,一旦速度超过设定值,即刻触发制动装置。
安全门则用于保护乘客在进出电梯时的安全。
二、电梯的运行原理2.1 电梯的起动过程当乘客按下按钮选择楼层后,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电梯的驱动系统开始工作。
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电梯的升降机构,使之开始运行。
2.2 电梯的平稳运行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控制器通过传感器不断监测电梯的位置和负载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电梯的驱动系统会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调整电动机的转速和方向,以保持电梯的平稳运行。
2.3 电梯的住手过程当电梯到达乘客选择的楼层时,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电梯的驱动系统会逐渐减速,并最终住手在目标楼层。
同时,安全门会打开,乘客可以安全地进出电梯。
三、电梯的安全保护机制3.1 紧急住手装置的作用紧急住手装置是电梯的一项重要安全装置,它能够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即将住手电梯的运行,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3.2 限速器的作用限速器是电梯的另一项重要安全装置,它能够监测电梯的速度,一旦速度超过设定值,即刻触发制动装置,确保电梯的运行速度始终在安全范围内。
3.3 安全门的作用安全门是电梯的出入口,它能够保护乘客在进出电梯时的安全。
电梯部件工作原理及电气图解
![电梯部件工作原理及电气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e09447172b160b4e777fcf23.png)
厅
轿厢
门
1. 门与开关门机构
2. 自动门的开关应迅 速、平稳、在终端 要避免冲击,有调 速装置
3. 开门减速 快---慢
4. 关门:
5. 快---慢--- 再慢
6. 安全触板:动作力 为 5N(牛顿)
7. 1KG=9.8N
RMQ
+
开关门过程
4~6
慢门
RGM
一
1
2
轿 门 联 锁 开 关
快门
• 开关门过程
• 安全钳: 制停电梯
• 组成:限速器 安全钳
钢丝
绳 张紧
轮
限速器(P15)
安全钳(P33) 动画
• 瞬时动作安全钳用于低 速电梯;
• 滑移动作(渐进)式安
全钳用于快、高速电梯
导 轨
• 提拉力150~300N
• 楔块与导轨工作侧面有 2~3MM间隙
限速器 安全钳 钢丝绳 张紧轮
• 限速器 (超速开关)
(一)曳引机
(P10-主机)
• 1电动机 • 2减速箱 • 3曳引轮 • 4电磁制动器 • 5机座
• 联轴器
1、减速箱
• 作用:降低电动机的输 出转速和 提高电动机 的输出力矩。
• 构造:采用蜗轮(铜) 与蜗杆(钢)传动
• 润滑:采用齿轮油
• 有齿曳引机(有减速箱)
通常用于1.75M/S以 下
• 导轨架:作用是支撑导轨
• 水平度小于5MM
60~80 500
• 井底第一排距地不大于1M .
最高一排距顶部楼板不大于 0.5M
• 每根导轨至少装有两个导轨架,
其间隔应小于2.5M
1000
60~80
导轨装置:导轨 导靴和导轨架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8211e582f8c75fbfc77db27f.png)
电梯八大系统
电梯 轿厢系统
机械部分
重量平衡系统
导向系统
曳引系统
门系统
电气部分
电力拖动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
轿厢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在电 梯运行过程中,限 制轿厢和对重的活 动自由度,使轿厢 和对重只沿着各自 的导轨做升降运动, 不会发生横向的摆 动和振动,保证轿 厢和对重运行平稳 不偏摆.不论是轿
导轨
导轨是电梯上下行驶在井道的
安全路轨,导轨安装在井道壁上, 被导轨架,导轨支架固定连接在井 道墙壁。电梯常用的导轨是“T”字 型导轨。刚性强、可靠性高、安全 廉价等特点。导轨平面必须光滑, 无明显凹凸不平表面。由于导轨是 电梯轿厢上的导靴和安全钳的穿梭 路轨,所以安装时必须保证其间隙。 同时导轨在电梯出现超速事故时要 承受制停电梯的要任,所以其刚性 不可忽视。从导轨的定义可知,导 轨是垂直电梯、自动电梯、自动人 行道梯级的重要基准部件,它控制 着电梯轿厢、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 道梯级运行轨迹,保障操作信号的 传递,它又是涉及电梯安全及运行
单相整流电路
交流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机(Triplephase asynchronous motor)是靠同时接入380V 三相交流电源(相位差120 度)供电的一类电动机,由 于三相异步电机的转子与 定子旋转磁场以相同的方 向、不同的转速成旋转, 存在转差率,所以叫三相 异步电机。
三相异步电机是感应
式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降压电路输出 的电压较低的交流电转换成单向脉动性直流 电,这就是交流电的整流过程,整流电路主 要由整流二极管组成。经过整流电路之后的 电压已经不是交流电压,而是一种含有直流 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混合电压,习惯上称单向 脉动性直流电压。整流电路主要有半波整流 电路、全波整流电路和桥式整流三种,然而 我们只对桥式整流电路作介绍。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5da353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f.png)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引言概述: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梯的运行机制。
正文内容:一、电梯的工作原理1.1 电梯驱动系统- 电梯的驱动系统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机构组成。
- 电动机通过电力驱动,将动力传递给减速器。
- 减速器通过减速作用,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电梯所需的低速运动。
1.2 电梯控制系统- 电梯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组成。
- 乘客通过按钮选择所需楼层,控制器根据按钮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
- 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的位置和乘客的进出情况,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1.3 电梯安全系统- 电梯安全系统包括紧急制动装置、过载保护装置和安全门等。
- 紧急制动装置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住手电梯的运动。
- 过载保护装置能够检测电梯的载荷情况,当超过额定载荷时,会触发保护装置住手电梯的运行。
- 安全门能够保护乘客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电梯的结构图2.1 电梯井道- 电梯井道是电梯运行的垂直通道,通常由钢结构构成。
- 井道内部设有导轨,电梯通过导轨垂直运行。
2.2 电梯轿厢- 电梯轿厢是乘客乘坐的部份,通常由钢板制成。
- 轿厢内部设有按钮、指示灯和报警器等设备,以方便乘客操作和提供安全保障。
2.3 电梯门- 电梯门分为轿厢门和层门两部份。
- 轿厢门用于乘客进出轿厢,层门用于隔离电梯井道和楼层空间。
2.4 电梯驱动装置- 电梯驱动装置主要由电动机和减速器组成。
- 电动机提供动力,减速器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电梯所需的低速运动。
2.5 电梯控制装置- 电梯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等设备。
- 控制器根据按钮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的位置和乘客的进出情况。
总结:综上所述,电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的协调配合,实现电梯的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完整版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97e8446137ee06eef9181f.png)
提供动力,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 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安全
供电系统、电动机、电机调 速装置等 操纵盘、呼梯盒、控制柜、 层楼指示、平层开关、行程 开关
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端站 保护、超速保护、断相错相保 护、上下极限、层门锁与轿门 电气联锁装置等
电梯的总体结构
导靴
弹
导靴分为滑动和滚动
性 滑
导靴两类,滑动导靴一般
动
是由带凹形槽的靴头,靴 体和靴座组成,在靴头凹
电梯是安装在建筑物内,用于装载人员和 货物的垂直提升机械。曳引式电梯是目前 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其基本结构包括八大 系统,即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 轿厢、质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 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及反绳轮等 组成。其中,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源,它包括电动机、联 轴器、制动器、减速箱、机座及曳引轮等。现在由电动机 直接带动曳引轮的无齿曳引机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它取消 了减速机构。 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 (或者两端固定在机房上),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 的摩擦力来驱动轿厢升降。
28 操纵箱
29 开门机 30井道传感器 31 电源开关
32 控制柜 33 曳引电机 34 制动器
电
梯
运
行
示
空空
意
载载
下上
图
行行
对重
空载轿厢
电梯空载运行
八个系统
1.曳引系统
2.导向系统
3.轿厢
4.门系统
5.重量平衡系 统 6.电力拖动系 统 7.电气控制系 统
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
![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https://img.taocdn.com/s3/m/9a6c6a1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b.png)
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电梯是一种垂直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中。
它的结构原理和安装维修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电梯的结构原理以及安装维修的相关知识。
一、电梯结构原理电梯的结构原理主要由电梯井、电梯轿厢、导轨系统、驱动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
1. 电梯井:电梯井是电梯设备的容器,用于安装电梯轿厢和导轨系统。
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构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 电梯轿厢:电梯轿厢是用于运送乘客或货物的部分。
它通常由钢板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空间。
轿厢内部配有按钮、指示灯等设备,以供乘客操作。
3. 导轨系统:导轨系统是电梯轿厢运行的轨道系统。
它通常由导轨、导向鞋和补偿链组成。
导轨采用特殊钢材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导向鞋和补偿链的作用是保证轿厢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4. 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是电梯运行的动力来源。
常见的驱动装置有液压驱动和电动驱动两种。
液压驱动主要由电动泵、液压缸和液压阀组成,通过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来实现电梯的上升和下降。
电动驱动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和钢丝绳组成,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转动来实现电梯的运行。
5.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梯运行的大脑,负责控制电梯的启动、停止、运行方向等操作。
控制系统通常由电梯控制器、按钮面板、传感器等组成。
电梯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根据乘客的指令和电梯的状态来控制电梯的运行。
二、电梯安装维修电梯的安装维修是保证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电梯的安装需要经过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安装前准备:在电梯安装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划。
首先要确定电梯的类型和规格,然后进行井道的施工和导轨的安装。
同时要确保井道和轿厢的尺寸满足安装要求,并进行相关材料和设备的采购。
2. 安装过程: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井道和轿厢的组装,安装导轨和驱动装置。
同时还需要安装控制系统和相关设备,确保电梯的功能正常。
电梯的结构与原理
![电梯的结构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e06d8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e.png)
电梯的结构与原理电梯的结构原理: 电梯是机、电⼀体化产品。
其机械部分好⽐是⼈的躯体,电⽓部分相当于⼈的神经,控制部分相当于⼈的⼤脑。
各部分通过控制部分调度,密切协同,使电梯可靠运⾏。
尽管电梯的品种繁多,但⽬前使⽤的电梯绝⼤多数为电⼒拖动、钢丝绳曳引式结构,图3.1所⽰是电梯的基本结构剖视直观图。
从电梯空间位置使⽤看,由四个部分组成:依附建筑物的机房、井道;运载乘客或货物的空间--轿厢;乘客或货物出⼊轿厢的地点--层站。
即机房、井道、轿厢、层站。
电梯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
1-控制柜(屏) 2⼀拽引机 3-拽引钢丝绳 4-限速器 5-限速器钢绳 6-限速器张紧装置 7-轿厢 8-安全钳 9-轿厢门安全触板 10-导轨 11-对重 12-厅门13-缓冲器 ⼀、拽引系统 电梯拽系统的功能是输出动⼒和传递动⼒,驱动电梯运⾏。
主要由拽引机,拽引钢丝绳,导向轮和反绳轮组成。
拽引机为电梯的运⾏提供动⼒,由电动机,拽引轮,连轴器,减速箱,和电磁制动器组成。
拽引钢丝的两端分别连轿厢和对重,依靠钢丝绳和拽引轮之间的摩擦来驱动轿厢升降。
导向轮的作⽤是分开轿厢和对重的间距,采⽤复绕型还可以增加拽引⼒。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它的作⽤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由度,使得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做升降运动。
三、门系统 门系统有轿厢门,层门,开门,连动机构等组成。
轿厢门设在轿厢⼊⼝,由门扇,门导轨架,等组成,层门设在层站⼊⼝处。
开门机设在轿厢上,是轿厢和层门的动⼒源。
四、轿厢 轿厢是运送乘客或者货物的电梯组件。
它是有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的。
轿厢架是轿厢体的承重机构,由横梁,⽴柱,底梁,和斜拉杆等组成。
轿厢体由厢底,轿厢壁,轿厢顶以及照明通风装置,轿厢装饰件和轿厢内操纵按钮板等组成。
轿厢体空间的⼤⼩由额定载重量和额定客⼈数决定。
五、重量平衡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对重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
电梯结构及原理
![电梯结构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5f85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7.png)
电梯结构及原理1. 引言电梯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它可以提供高效快速的垂直交通,使人们能够迅速到达目标楼层。
电梯的核心是其结构和原理,本文将重点介绍电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电梯的结构通常,电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件:2.1 电动机电梯电动机是电梯的动力源,它负责提供动力来驱动电梯的运行。
电梯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
电动机的功率和转速取决于电梯的负载和速度要求。
2.2 驱动系统驱动系统是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电梯的结构和机械部件的系统。
它通常由电动机、传动装置和曳引装置组成。
传动装置可将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转换为合适的输出。
2.3 导轨系统导轨系统是电梯运行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的组件。
导轨主要分为导轨槽和导轨轨道两部分。
导轨槽位于电梯井道中,负责固定导轨轨道,使之保持稳定运行。
2.4 井道和轿厢井道是电梯的运行空间,用于容纳电梯轿厢。
轿厢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内部配备有按钮、指示灯和安全设备等装置。
轿厢通过导轨系统在井道内上下运行。
2.5 门系统门系统包括轿厢门和楼层门。
轿厢门负责保护乘客,并在确定开关门时进行自动或手动操作。
楼层门则是连接轿厢和楼层的门,以确保乘客安全上下。
2.6 安全系统安全系统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紧急制动器、限速器和安全开关等。
这些装置可以检测电梯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3.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理原理和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
主要的工作过程如下:3.1 电梯启动当乘客在楼层按下按钮时,控制系统会接收到指令。
然后,控制系统将指令发送给电动机,以启动电梯。
3.2 乘客进入轿厢一旦电梯到达指定楼层,轿厢门会打开,乘客可以进入轿厢。
轿厢门通过传感器控制,确保乘客的安全。
3.3 目标楼层选择在乘客进入轿厢后,他们可以按下相应的按钮来选择目标楼层。
这些指令将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相应指令发送给电动机。
3.4 轿厢的运行电动机通过驱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轿厢,使其按照指定的速度和方向运行。
电梯基本原理与结构
![电梯基本原理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1ea31a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5.png)
什么叫电梯?
电梯的定义
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升降设备
具有一个以上的轿厢
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倾斜角小 于15° 的刚性导轨之间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是一个机械与电气设备的 有机结合体,如同人的身体一 样,有: 提供动力的心脏——主机 指挥行动的大脑——控制系统 执行动作的四肢——运动系统 等等, 通过这些部件的协调配合,来 保证轿厢的正常运行。
力,并作用在井道两侧的导轨上。 类型: 1)瞬时式,适合于0.63m/s以下的电梯
(制停距离短,轿厢承受冲击厉害) 2)渐进式:应用于高速电梯上
6-安全部件
❖ 限速器
另一头为涨紧装置,安装于底坑内。 作用:限制轿厢(或对重)速度的装置。 安全钳与限速器必须联合动作才能作用 分为:下行限速器
上行限速器 注: 除了向下超速运行外,如果发生补偿绳断裂可能 会发生向上超速。1998年欧洲电梯协会规定向
上超速也要有限速器
6-安全部件
❖限速器和安全钳及涨紧装置的原理示 意图
❖当轿厢 速度达 到额定 速度115% 时 动作
6-安全部件
❖ 缓பைடு நூலகம்器
电梯极限位置的安全装置。 当电梯超载底层或顶层时,轿厢或对重撞击缓冲 器,由缓冲器吸收或消耗着电梯的能量,从而使轿厢 或对重安全减速直至停止。 1)弹簧缓冲器(蓄能型缓冲器,适用于1m/s):
5-井道件
❖ 钢丝绳
承受着电梯的全部悬挂重量,并在电梯运行中, 绕着曳引轮、导向轮或反绳轮单向或交变弯曲。 构成:主要由钢丝、绳股和绳芯组成 要求:1)很高的强度和韧性 2)电梯位于最低层站时,在静止状态下轿内由 空载到满载,绳的伸长量不超过20mm 3)曳引轮的直径与钢丝绳的直径比应小于40。
电梯结构及原理范文
![电梯结构及原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4c89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e.png)
电梯结构及原理范文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用于在建筑物内部或跨越多层楼层之间进行运输。
它的结构和原理是通过一个电动机和一系列的机械设备来实现。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梯的结构和原理。
电梯结构包括电动机、控制系统、轿厢和导轨等组成部分。
1.电动机:电梯的运行主要依靠电动机提供动力。
电动机通常安装在电梯的顶部或底部,通过传动装置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牵引机构,从而驱动电梯运行。
2.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气控制柜、控制电路和电子元件等。
电气控制柜通过控制电路连接到电动机和其他设备,负责控制电梯的开关、运行和停止等功能。
3.轿厢:电梯的轿厢是乘客或货物乘坐的区域,通常由钢板制成。
轿厢内部还配备了照明、通风和报警装置等设备,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4.导轨:电梯的导轨是支撑和引导电梯轿厢运行的关键部件。
导轨通常由高强度的钢材制成,固定在轿厢底部,并与电梯井壁连接。
导轨上安装有滑块和导向轮等装置,以减少摩擦并保持轿厢的平稳运行。
电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驱动机构、制动装置和控制系统三个方面。
1.驱动机构:电梯的驱动机构主要由电动机、减速机和牵引机构等组成。
电动机通过驱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减速机,减速机再将动力传递给牵引机构。
牵引机构通常由一根钢丝绳和一个滑轮组成,将驱动力传递给轿厢。
2.制动装置:电梯的制动装置主要用于保持电梯在停止状态下不运动。
制动装置通常由制动器和制动踏板等组成。
当电梯停止时,制动器会夹住导轨,阻止轿厢移动。
当电梯启动时,制动器会松开,让轿厢继续运行。
3.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路和电子元件等实现对电梯的控制和管理。
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可以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如轿厢位置、载荷重量和电动机的工作状态等。
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整电梯的运行速度和停靠楼层,以提供安全和高效的运输服务。
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会根据乘客的需求和控制信号选择最佳的运行方式,如上行、下行或停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原理结构电梯的基本结构是:一条垂直的电梯井内,放置一个上下移动的轿箱(Cab)。
电梯井壁装有导轨,与轿箱上的导靴限制轿箱的移动。
轿箱的支撑及升降有两种方法:曳引式多条钢缆,把轿箱悬挂在电梯井顶部机房的曳引轮之上。
钢缆另一端悬挂作平衡的对重。
对重一般为轿箱加上50%负载时的重量。
当轿箱移动时,对重会向反方向移动。
曳引轮是依靠钢缆的粗糙表面及引轮上坑纹之间的摩擦力来拉动轿箱。
因此当钢缆或曳引轮用旧之后,必须适时更换以防滑溜。
电动机负责带动曳引轮转动,提供动力升起或放下轿箱。
电动机可能是交流,亦有可能是直流。
部分电动机要使用齿轮带动曳引轮,较新及较快的电梯一般会采用无齿轮带动。
部分高层曳引式电梯还有重量补偿:在轿箱及对重之下设有一条钢缆或锁链,连接到地上。
作用是补偿悬挂轿箱或对重的钢缆长度改变引起的重量变化。
曳引式电梯必定会有各种安全装置,防止轿箱因钢缆继裂、制动失灵等任何原因造成的堕落。
最低限度的安全装置包括:在机房装设的钢缆限速器,在轿箱及对重上安装安全钳。
安全钳即奥的斯当年发明的机械安全装置,当加速到某一速度时会自动钳紧导轨,把轿箱或对重刹停。
在电梯井的底部,还会装有缓冲器,作为最后的保护。
曳引式电梯一般需要在电梯顶部设置机房。
近年设计新型的曳引式电梯,采用纤维-钢缆复合缆索,可以减少所需的润滑及维修。
此外新型的电动机体积小,可以安装在井壁,免除机房设置。
液压式轿箱由底下的柱塞支撑及升降,柱塞由液压推动。
部分柱塞可作望远镜式折叠,减少地底所需要的深度。
部分柱塞不可折,安装时地下必需挖一个洞。
因为柱塞的限制,液压式电梯一般只会在两至五层高的建筑物上使用(不多于20米)。
液压式电梯的优点是机房可设置在任何位置,而且占地较少,机械亦较为简单;一般使用亦较少机会发生问题。
但是亦有耗电较多,速度低的缺点(秒速不高于1米)。
电梯原理结构分章(点击进入查看相关内容)第一章:电梯的型号与分类第二章:电梯结构原理与安全保护装置第一节:曳引系统第二节:轿厢与门系统第三节:导向系统第四节:重量平衡系统第五节:电气控制装置第六节: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第三章:继电器逻辑控制电梯系统第一节:呼叫指令的记忆与解除第二节:选层器第三节:自动定向电路第四节:最远的反向呼叫电路第五节:电梯的启动与换速电路第六节:平层停止运行电路第七节:开关门控制电路第八节:信号显示电路第九节:电梯的安全保护第四章:电力拖动系统第一节:直流电梯拖动系统第二节:交流电梯拖动系统第五章:电梯的保养与维修第一节:电梯的维保安全技术要求第二节:电梯故障的检查测量基本方法第三节: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第一章:概述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
电梯作为垂直运输工具,承担着大量的人流和物流的输送,其作用在建筑物中至关重要。
中高层写字楼、办公楼、饭店和住宅楼,服务性和生产部门如医院、商场、仓库、生产车间等,拥有大量的乘客电梯、载货电梯等各类电梯及自动扶梯。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电梯的使用领域越来越广,电梯已成为现代物质文明的一个标志。
电梯作为升降设备,其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辘轳。
世界上第一台以蒸汽机为动力、配有安全装置的载人升降机,是1852年由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天斯·奥的斯发明的。
1889年美国奥的斯升降机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的升降机,诞生了名符其实的电梯。
1900年开始出现交流感应电动机驱动的电梯。
1903年出现了槽轮式(即曳引式)驱动的电梯,为长行程和具有高度安全性的现代电梯奠定了基础。
在20世纪前半叶,电梯的电力拖动,尤其是高层建筑中的电梯,几乎都是直流拖动,直到1967年晶闸管用于电梯拖动,研制出交流调压调速系统,才使交流电梯得到快速发展,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完善,出现了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信号控制方面用微机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使故障率大幅下降,电梯的速度也由0.5m/s,发展到目前13.5m/s的超高速电梯。
现代电梯向着低噪音、节能高效、全电脑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梯作为载人运行设备,其安全可靠性,涉及到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维护、使用等环节。
其中正确的使用操作电梯是电梯安全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为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杜绝因操作失误造成的电梯事故,国家规定电梯司机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操作证。
作为一个合格的电梯司机必须掌握电梯的基本知识:①电梯的基本参数、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②电梯主要安全保护装置的作用与工作原理;⑧电梯的安全操作规程与实际安全操作技术;④电梯常见故障的判断及遇到紧急、突发情况的处理;⑤电梯司机维护保养常识、主要零部件的安全要求与检查;⑥电梯的安全用电及防火常识。
第一节电梯的型号与分类一、电梯的主参数及基本规格电梯的主参数及基本规格是一台电梯最基本的表征,通过这些参数可以确定电梯的服务对象、运载能力和工作特性。
1.电梯的主参数电梯的主参数包括额定载重量和额定速度。
(1)额定载重量:单位为公斤(kg),是指保证电梯正常运行的允许载重量。
这是制造厂家设计制造电梯及用户选择电梯的主要依据,也是安全使用电梯的主要参数。
对于乘客电梯常用乘客人数(一般按75kg/人)这一参数表示。
电梯载重量主要有以下几种(kg):4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等。
(2)额定速度:单位为米/秒(m/s),指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运行速度,是设计制造和选用电梯的主要依据。
常见有以下几种:0.63、1.06、1.60、1.75、2.50、4.00m/s等。
2.基本规格主要有如下几种参数组成:(1)电梯的用途:指客梯、货梯、病床梯等,它确定了电梯的服务对象。
(2)额定载重量:电梯的主参数之一。
(3)额定速度:电梯主参数之一。
(4)拖动方式:指电梯采用的动力驱动类型,可分为交流电力拖动、直流电力拖动、液压拖动等。
(5)控制方式:指对电梯运行实行操纵的方式,可分为手柄控制、按钮控制、信号控制、单梯集选控制、并联控制、梯群控制等。
(6)轿厢尺寸:指轿厢内部尺寸和外廊尺寸,以深×宽表示。
内部尺寸由梯种和额定载重量(或乘客人数)确定,它也是司梯人员应掌握用以控制载重量的主要内容。
外廊尺寸关系到井道的设计。
(7)厅、轿门的型式:指电梯门的结构型式。
按开门方向可分为中分式、旁开式(侧开式)、直分式(上下开启)等几种。
按材质和功能有普通门、消防门、双折门等。
按门的控制方式有手动开关门和自动开关门等。
(8)层站数:各层楼用以出入轿厢的地点为站,电梯运行行程中的建筑层为层。
如电梯实际行程15层,有11个出入轿厢的层门,则为15层/11站。
二、电梯的型号1.进口电梯型号的表示随着改革开放,众多国外电梯制造厂家产品涌入国内及兴办合资、独资电梯制造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电梯型号表示方法,合资厂也沿用引进国命名型号的规定使用,无法一一列举。
总体分以下几类:①以电梯生产厂家公司及生产产品序号如:TOEC—90,前面的字母是厂家英文字头,为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90代表其产品类型号。
②以英文字头代表电梯的种类,以产品类型序号区分,如:三菱电梯GPS—Ⅱ,前面字母为英文字头代表产品种类,Ⅱ代表产品类型号。
③以英文字头代表产品种类,配以数字表征电梯参数,如:“广日”牌电梯,YP—15—CO90,YP表示交流调速电梯,额定乘员15人,中分门,额定速度90m/min。
以及其它表示方法等等。
因此,必须根据其产品说明书了解其参数。
2.我国标准规定电梯型号的表示1986年我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的JJ45—86《电梯、液压梯产品型号的编制方法》中,对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作了如下规定:电梯、液压梯产品的型号由类、组、型、主参数和控制方式等三部分组成。
第二、第三部之间用短线分开。
第一部分是类、组、型和改型代号。
类、组、型代号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 (字头)表示,产品的改型代号按顺序用小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置于类、组、型代号的右下方。
第二部分是主参数代号,其左上方为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右下方为额定速度,中间用斜线分开,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三部分是控制方式代号,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产品型号代号顺序如图1—1所示。
说明:第一部分:第一个方格:为产品类型,在电梯、液压梯产品中,取“梯”字拼字字头“T”,表示电梯、液压梯“梯”产品。
见表1—1。
第二方格:为产品品种代号,即电梯的用途。
K表示乘客电梯的“客”,H为载货电梯的“货”,L表示客货两用的“两”等,见表1—2。
第三方格为产品的拖动方式,指电梯动力驱动类型。
当电梯的曳引电动机为交流电动机,则可称其为交流电梯,以J表示“交”。
曳引电动机为直流电动机时,可称为直流电梯,以Z表示“直”。
对于液压电梯用Y表示“液”。
见表1—3。
第四方格为改型代号,以小写字母表示,一般冠以拖动类型调速方式,以示区分。
第二部分:第一圆圈表示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单位为公斤(kg),为电梯的主参数。
有:400、800、1000、1250等。
第二圆圈表示电梯的额定速度,单位为米/秒(m/s)。
有0.5、0.63、0.75、1、1.5、2.5m/s等。
第三部分:表示控制方式,见表1—4。
3.电梯产品型号示例(1)TKJ 1000/1.6—JX表示:交流乘客电梯。
额定载重量1000kg,额定速度1.6m/s,集选控制。
(2)TKZ 800/2.5—JXW表示:直流乘客电梯。
额定载重量800kg,额定速度2.5m/s,微机组成的集选控制。
(3)THY 2000/0.63—AZ表示:液压货梯。
额定载重量2000kg,额定速度0.63m/s,按钮控制自动门。
以上介绍的是我国1986年发布的电梯型号编制方法,它是用表征电梯基本参数的一些字母、数字和其它有关符号的组合,最大特点就是简单明了地表述电梯的基本参数。
为了更好的掌握所使用电梯的基本参数,便于记忆,安全操作、使用、管理好电梯,我们可以根据此标准编制方法查出进口电梯的基本参数,一一对应,编制出比对型号来记忆是很方便、实用的。
三、电梯的分类(一)按用途分类1.乘客电梯:代号TK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适用于高层住宅以及办公大楼、宾馆、饭店旅馆的电梯,用于运送乘客,要求安全舒适,装饰新颖美观,可以手动或自动控制操纵。
常见是有/无司机操纵两用。
轿厢的顶部除吊灯外,大都设置排风机,在轿厢的侧壁上则有回风口,以加强通风效果。
额定载重量有630、800、1000、1250、1600kg等,速度有0.63,1.0、2.5m/s等多种,载客人数为8~21人,运送效率高。
在超高层大楼应用时速度可以超过3m/s,而达到5m/s、9m/s或1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