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数学高一必修2学案1.2.3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第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人教B 必修2第一章1.2.3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第
一课时
1.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空间中线面垂直的相关定理、推论和性质. 2.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利用以上定理和性质解决空间中的相关垂直性问题.
把直线AB 画成和表示
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
一边________.
【做一做1】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为( ).
A .平行
B .相交
C .垂直
D .不确定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推论
(1)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________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2)推论1: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________这个平面.
推论2: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_.
利用定义来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是不方便的,因为“任意一条直线”是不方便研究的,因此根据确定平面的条件,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便可确定一个平面,这样易于判断直线和平面垂直.
【做一做2-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与AD 1垂直的平面是( ). A .平面DD 1C 1C B .平面A 1DCB 1 C .平面A 1B 1C 1D 1 D .平面A 1DB
【做一做2-2】已知α是平面,a ,b 是直线,且a ∥b ,a ⊥平面α,则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A .b ⊂平面α
B .b ⊥平面α
C.b∥平面αD.b与平面α相交但不垂直
1.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理解
剖析:(1)定义中的“任何直线”是说这条直线和平面内所有过交点的直线垂直.
(2)直线和平面垂直是直线和平面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
(3)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它就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如若a⊥α,b⊂α,则a⊥b.简述之,即“线面垂直,则线线垂直”,这是我们判定两条直线垂直时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探讨这条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剖析:给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a,在该平面内与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所有与a垂直的直线,必与a的平行线垂直,却不一定与平面α垂直.如图所示,直线B1C1与平面AC内的直线AB垂直,且在平面AC内与AB平行的所有直线都与B1C1垂直,但直线B1C1∥平面AC.
因此以下两个命题均是错误的,需要引起重视.
命题①: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命题②: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3.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是否平行?为什么?
(2)如何定义两平行平面的距离?
剖析:(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已知:AA′⊥α,AA′⊥β,求证:α∥β.
证明:如图所示,设经过直线AA′的两个平面γ,δ分别与平面α,β相交于直线b,b′和a,a′.
∵AA′⊥α,AA′⊥β,∴AA′⊥a,AA′⊥a′.
AA′,a,a′都在平面δ内,由平面几何知识: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a∥a′,∴a′∥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同理b′∥α.又∵a′∩b′=A′,∴α∥β.
(2)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两平行平面的距离.
由问题(1)可知,对于两个平行的平面α,β一定存在着与它们都垂直的直线,设为l,这样的直线l称为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它夹在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线段,叫做这两个平
行平面的公垂线段,如图所示,如果AA′,BB′都是平面α与β的公垂线段,那么AA′∥BB′.根据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有AB∥A′B′,所以四边形AA′B′B是平行四边形,故AA′=BB′.由此我们得到,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都相等.因此,我们可以把公垂线段的长度定义为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题型一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例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DD1的中点,O是底面ABCD的中心,求证:B1O⊥平面PAC.
分析:要证B1O⊥平面PAC,根据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只需证B1O垂直于平面PAC内两条相交直线.
反思:(1)正方体是最常见的几何体,正方体的面、棱、对角线等几何元素有着各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它是研究直线和平面关系最为简单的模型之一.
本题抓住了特殊几何体——正方体及特殊点P的位置关系,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通过计算证明了直线和直线垂直,再根据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了直线和平面垂直.
(2)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时,一定要证明直线和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如果没有考虑相交的情况就可能把本来不垂直的情况证明成垂直的,得到错误的结论.
题型二线面垂直性质的应用
【例2】如图所示,已知矩形ABCD,过A作SA⊥平面AC,再过A作AE⊥SB于点E,过E作EF⊥SC于点F.
(1)求证:AF ⊥SC ;
(2)若平面AEF 交SD 于点G ,求证:AG ⊥SD . 分析:线线垂直通常由线面垂直来证.
反思:线面垂直和线线垂直在推理中是经常加以转化的,证线线垂直的常用思路为: 线面垂直――→定义
线线垂直――→判定定理
线面垂直――→定义
线线垂直
题型三 有关平行、垂直的综合问题 【例3】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2EF =2,EF ∥AB ,EF ⊥FB ,∠BFC =90°,BF =FC ,H 为BC 的中点.
(1)求证:FH ∥平面EDB ;
(2)求证:AC ⊥平面EDB ; (3)求四面体B -DEF 的体积.
分析:(1)证明E 与底面中心G 的连线和FH 平行即可;
(2)先证FH 是平面ABCD 的垂线,再说明AC ⊥BD 与AC ⊥EG 即可得证; (3)关键是抓住四面体的高BF ,再运用体积公式求解.
反思:有关平行、垂直的综合问题,关键要理清几何体的有关线段长度及位置关系,然后再根据目标逐一寻找关键要素,如(1)问中关键是求一平行线,(2)问中关键在于连续使用线面垂直进行过渡,(3)问中的关键是找准高.
题型四 易错辨析
【例4】已知:线段AB 的中点为O ,O ∈平面α. 求证:A ,B 两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错解:如图所示,过点A ,B 作平面α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1,B 1,则AA 1,BB 1分别是点A ,B 到平面α的距离.又在Rt △AOA 1和Rt △BOB 1中,AO =BO ,∠B 1OB =∠AOA 1,
∴Rt △AOA 1≌Rt △BOB 1,
∴AA1=BB1,即A,B两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错因分析:一是忽略了AB⊂α的情况说明,二是认为∠AOA1和∠BOB1为对顶角而相等,其实应说明B1,O,A1共线才行.
1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用集合符号语言表示为().
A.m⊂α,m∩n=B,l⊥n,l⊥m⇒l⊥α
B.m⊂α,n⊂α,m∩n=B,l⊥m,l⊥n⇒l⊥α
C.m⊂α,n⊂α,m∩n=B⇒l⊥n,l⊥m,l⊥α
D.m⊂α,n⊂α,l⊥m,l⊥n⇒l⊥α
2一条直线和三角形的两边同时垂直,则这条直线和三角形的第三边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垂直
C.相交不垂直D.不确定
3下列命题:
①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③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A.②和④B.①②和④
C.③和④D.②③和④
4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PA⊥平面⊙O,C为圆周上一点,AB=5 cm,AC=2 cm,则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__________.
5如图,已知平面α,β,且α∩β=AB,PC⊥α,PD⊥β,C,D是垂足.
求证:AB⊥平面PCD.
答案:
基础知识·梳理
1.任何直线都垂直AB⊥α垂直垂线垂面垂足垂线段距离任意一条【做一做1】D
2.(1)两条相交(2)也垂直于平行
【做一做2-1】B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以证明与AD1垂直的平面是平面A1DCB1.
【做一做2-2】B
典型例题·领悟
【例1】证明: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其棱长为2a,
因为B1B⊥平面AC,且AC⊂平面AC,
所以B1B⊥AC.又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
所以AC⊥BD.所以AC⊥平面B1BO.
而B1O⊂平面B1BO,所以B1O⊥AC.
又PO2+OB21=3a2+6a2=9a2,
PD21+B1D21=a2+8a2=9a2,
PB21=PD21+B1D21,所以PO2+OB21=PB21.
所以B1O⊥PO.
又PO∩AC=O,所以B1O⊥平面PAC.
【例2】证明:(1)∵SA⊥平面AC,BC⊂平面AC,
∴SA⊥BC.
∵四边形ABCD为矩形,∴AB⊥BC.
∴BC⊥平面SAB.∴BC⊥AE.
又SB⊥AE,∴AE⊥平面SBC.
∴AE⊥SC.
又EF⊥SC,∴SC⊥平面AEF.∴AF⊥SC.
(2)∵SA⊥平面AC,∴SA⊥DC.
又AD⊥DC,∴DC⊥平面SAD.
∴DC⊥AG.
又由(1)有SC⊥平面AEF,AG⊂平面AEF,
∴SC⊥AG.∴AG⊥平面SDC.
∴AG⊥SD.
【例3】(1)证明:设AC与BD交于点G,则G为AC的中点,连EG,GH,由于H为
BC的中点,故GH 1
2AB.又EF
1
2AB,∴EF GH.∴四边形EFHG为平行四边形.
∴EG∥FH.而EG⊂平面EDB,
∴FH∥平面EDB.
(2)证明: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有AB⊥BC. 又EF∥AB,∴EF⊥BC.
而EF⊥FB,∴EF⊥平面BFC.∴EF⊥FH.
∴AB⊥FH.
又BF=FC,H为BC的中点,∴FH⊥BC.
∴FH⊥平面ABCD.∴FH⊥AC.
又FH∥EG,∴AC⊥EG.
又AC⊥BD,EG∩BD=G,∴AC⊥平面EDB. (3)解:∵EF⊥FB,∠BFC=90°,
∴BF⊥平面CDEF.
∴BF为四面体B-DEF的高.又BC=AB=2,∴BF=FC= 2.
V B-DEF=1
3×
1
2×1×2×2=
1
3.
【例4】正解:(1)当线段AB⊂平面α时,显然A,B到平面α的距离均为0,相等.
(2)当AB⊄平面α时,如图,分别过点A,B作平面α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1,B1,则AA1,BB1分别是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且AA1∥BB1.
∴AA1与BB1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β,则α∩β=A1B1.∵O∈AB,AB⊂β,∴O∈β.
又∵O∈α,∴O∈A1B1.
∴AA1⊥A1O,BB1⊥B1O.
∵∠AOA1=∠BOB1,AO=BO,
∴Rt△AA1O≌Rt△BB1O.∴AA1=BB1,即A,B两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随堂练习·巩固
1.B
2.B一条直线垂直于三角形的两条边,那么这条直线必垂直于这个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因而必与第三边垂直.
3.A
4.21cm∵C为圆周上的一点,AB为直径,∴BC⊥AC.
又∵PA⊥平面⊙O,BC⊂平面⊙O,∴PA⊥BC.又∵PA∩AC=A,
∴BC⊥平面PAC,C为垂足,
∴BC即为B到平面PAC的距离.在Rt△ABC中,
BC=AB2-AC2=52-22=21(cm).
5.证明:∵α∩β=AB,PC⊥α,
∴PC⊥AB.同理PD⊥AB.
又PC∩PD=P,PC,PD⊂平面PCD,
∴AB⊥平面P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