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岳阳楼记中考题汇编(含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a255cd0b1c59eef9c7b43b.png)
《岳阳楼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训练题(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增其旧制(规模) B.朝晖夕阴(日光)C.去国怀乡(国都) D.南极潇湘(到极点)2、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锦鳞.游泳(美丽的鱼) B.宠辱偕.忘(一起)C.薄暮冥冥..(昏暗) D.日星隐曜.(太阳)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有去国怀乡 B.属予作文以.记之巻石底以.出C.处江湖之.远马之.千里者 D.或.异二者之为一食或.进粟一石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或异二者之为.捕鱼为.业 B.乃.重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C.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 D.先天下之忧而.忧而.伯乐不常有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D)A.文中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6、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C)A.“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B.本文在语言上骈散结合,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作者在文段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D.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7、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B)A.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
B.本文共五个自然段,其中叙事的是第1、2段,写景、抒情的是3、4第段,议论的是第5段。
C.作者的忧乐观是以天下为基础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是以自己的得失和外物的好坏为前提,是以物喜,以己悲。
人教版九上《岳阳楼记》基础题+中考真题练习答案
![人教版九上《岳阳楼记》基础题+中考真题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9f212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f.png)
《岳阳楼记》答案一、《范仲淹全集》范仲淹北宋三、1.(1)百废具兴(2)薄暮冥冥(3)淫雨霏霏(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5)樯倾楫摧(6)衔远山浩浩汤汤(7)忧谗畏讥(8)沙鸥翔集(9)日星隐曜2.(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1.(1)百废具兴(2)薄暮冥冥(3)淫雨霏霏(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5)樯倾楫摧(6)衔远山浩浩汤汤(7)忧谗畏讥(8)沙鸥翔集(9)日星隐曜2.(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1)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做州郡的长官(2)到了(3)通“俱”,全、皆(4)规模(5)通“嘱”嘱托(6)胜景,好景色(7)全(8)广远边(9)日光(10)雄伟景象(11)详尽(12)尽(13)雨或雪繁密的样子(14)放晴(15)光辉(16)形体(17)迫近(18)日光(19)鸟儿停歇在树上(20)荣耀一起(21)持、执当着(22)探求(23)或许(24)在……之前(25)在……之后(26)没有(27)归依2.(1)乃:于是,就(2)者: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件事情”等(3)为:这里指心理活动(4)以:因为六、1.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所有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滕子京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3.我看那巴陵郡的优美景色,全集中在洞庭这一个湖上。
4.它衔接远处的群山,吞纳长江流水,水势浩大,广阔无边。
5.早晨阳光明媚,傍晚天色阴暗,景象变化万千。
6.这就是在岳阳楼上所见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7.既然这样,那么洞庭湖向北直通到巫峡,向南直达潇水湘水,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多在这里会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情感,恐怕会有所不同吧?8.如果是阴雨连绵,数月不晴,阴风怒吼,浊浪冲天。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abc70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c.png)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含答案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杨最,字殿之,射洪人。
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工部主事。
督逋①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
尚书李鐩②劾之,有诏复往。
最乃极陈岁灾民困状,请缓其徵③。
历郎中,治水淮、扬。
值世宗即位,上言:“氾光湖④西南高,东北下。
运舟行湖中三十余里。
而东北提岸不逾三尺,雨霪风厉,辄冲决,阴阻运舟,监城、兴化、通、泰良田悉遭其害。
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邮康济湖,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提为外障可百年无患,是为上策……”出为宁波知府。
请罢浙东贡币,诏悉以银充,民以为便。
累迁贵州按察使,入为太仆卿。
(选自《明史·列传·卷九十七》,有删节)【注】①逋(bū):拖欠,这里指收取拖欠税收。
②李鐩(suì)、白圭:人名。
③徵(zhēng):同“征”,征收。
④氾光湖(fàn),湖名。
5.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可百年无患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
A.不以.物喜民以.为便B.极陈.岁灾民困状杂然而前陈.者C.是为上策.策.之不以其道D.良田悉.遭其害悉.如外人7.翻译下列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督逋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
8.★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5.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可百年无患6.D 7.(1)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2)他奉命到山西督征赋税,同情百姓贫困,不等上报朝廷减免赋税就立即返回。
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dfbf315727a5e9856a61a4.png)
岳阳楼记练习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词语。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⑵届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⑶先天下之忧而忧?先:??????2.翻译。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⑵微斯人,吾谁与归?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课文《岳阳搂记》选自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
B.文段“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
C.作者在文段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D.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4.解释词语薄:?????????求:??????????5.翻译。
⑴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6.“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7.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若/夫/淫雨霏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然/则/何时而/乐耶8.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 B.南极潇湘/初极狭 C.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D.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同“不以物喜”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大易小,甚善??B.可以一战 C.全石以为底 D.扶苏以数谏帮,上使外将兵10.翻译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1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③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人的览物之情。
B.第④段是修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2024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3afd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6.png)
2024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解析)《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上:统治者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②乐民之乐者()(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A.以刀劈狼首B.以伤先帝之明C.以我酌油知之D.以其境过清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3.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5.【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岳阳楼记》复习(答案)
![《岳阳楼记》复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3cde671711cc7931b7164d.png)
《岳阳楼记》复习题(一)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因罪贬谪流放)守巴陵郡。
越.(到了)明年,政通(顺利)人和(和乐),百废具(同“俱”,全,都)兴。
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在)其上。
属(同“嘱”,嘱托)予作文以记之(代指这件事)。
1,解释划横线的词2,翻译下列句子①.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3,回答下列问题①.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③.概括以上文段内容?(答: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④.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写滕子京的政绩,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缘由,为下文做铺垫。
)⑤.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努力处理政事,表现他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二)予观夫巴陵胜(美好)状,在洞庭一湖。
衔(连接)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广阔)无际涯(边际);朝晖(日光)夕阴,气象( 景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壮丽景象)也。
前人之述备(详尽)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到达)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大概)无异(不同)乎?1,解释划横线的词2,翻译下列句子①.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景象变化无穷。
)③.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些都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3,回答下列问题①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758b7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4.png)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其核心思想的体现。
2. 文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述的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3.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表达了作者登上岳阳楼时的愉悦心情。
二、选择题1. 《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是()。
A. 不因为物质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B. 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C. 不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感到喜悦或悲伤D. 不因为个人的遭遇而感到喜悦或悲伤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岳阳楼记》中所描述的岳阳楼的特点?()。
A. 地势险要B. 历史悠久C. 景色宜人D. 规模宏大答案:A三、简答题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是如何表达“忧乐”之情的?答:范仲淹通过对比不同天气下岳阳楼的景色和人们的心情,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登楼远眺,心情愉悦;而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人们则感到忧虑和沉重。
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2. 《岳阳楼记》中“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答:“古仁人之心”指的是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和伟大胸怀,他们不因个人的得失而动摇,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和人民的福祉。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岳阳楼记》全文,回答以下问题:1. 文中“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句,如何理解?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巴陵(今岳阳)的美景,主要体现在洞庭湖的风光上。
洞庭湖的广阔和美丽,是岳阳楼景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范仲淹在文中提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反映了当时岳阳楼的什么社会功能?答:这句话反映了岳阳楼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也是文人墨客聚会交流的场所。
当时的文人墨客常在此地聚会,吟诗作赋,抒发情感,体现了岳阳楼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
以上试题及答案涵盖了《岳阳楼记》的主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篇经典古文的基本内容和深层含义。
岳阳楼记中考题大全及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题大全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f4beed0d233d4b14e6984.png)
《岳阳楼记》中考题大全及答案一。
2004玉溪市四、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哀转久绝消失群响毕绝消失B.属引凄异延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类C.至若春和景明和暧地利不如人和和顺D.把酒临风面对临溪而渔靠近答[ ]1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那么C.(驴)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可是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答[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14.甲选区文第2段和乙选文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甲选文第2段:乙选文第2段:1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1分)(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1分)一.11.A 12.D 13.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14.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15.(1)“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集锦
![《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5990b5c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2.png)
《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集锦《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品,学习完《岳阳楼记》,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岳阳楼记》的考题吧!《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集锦习题:1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山岳潜形潜:—— (2)薄暮冥冥薄:—— (3)把酒临风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 微斯人,吾谁与归?14.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退”指的是___________;“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1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2分) .‘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文章的作者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人名)。
(2分)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2分)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2分)答,.7.根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①天涯海角涯:②日薄西山薄:③白头偕老偕:④如临大敌临: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9.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答:。
10.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3分)答:。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6题。
若夫霪雨霏霏,………,吾谁与归?1.文言词汇——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岳阳楼记》历年各地中考试题原题汇编
![《岳阳楼记》历年各地中考试题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3b3ebaac1a37f111f1855b62.png)
(一)2011年天水1.范仲淹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增其旧□制(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前人之述□备矣( )④□去国怀乡( )3.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膝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
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北宋(或宋朝)《渔家傲》制:今作“制度”讲,古作“规模”讲,其含义为后者);“属”是通假字,通“嘱”,“嘱托、吩咐”的意思;“备”有“完备”、“准备”、“详尽”多个义项,依据语境,其义为“详尽”;“去”是个古今异义词,今义为“往、到”;古义为“离开”,该句中的“去”义为“离开”。
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
“悲景色阴晦,喜湖光晴明”(二)2008长沙市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中考集锦及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集锦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69ecf94afe04a1b071de3f.png)
《岳阳楼记》复习一、2010年长沙市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薄暮冥冥()(2)多会于此()(3)春和景明()(4)不以物喜()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10.《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11.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12.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2分)1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1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
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3分)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百废具.兴()(2)连月不开.()(3)去.国怀乡()(4)宠辱偕.忘()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4、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5.用原文语句填空。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1a86b7caaedd3382c4d374.png)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一)课文第一、二段1.请概括第1段的内容要点:答案:滕子京谪守的时间、政绩(重修的背景)和作者作记的缘由。
2.表明滕子京的政绩的文字是:“,。
”答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第2段描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①照应文题;②为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铺垫。
4.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
(2分)答案:壮阔、浩渺5.“前人之述”指的是“”。
作者不详细写岳阳楼景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①“前人之述备矣”,不用多写;②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写景,而是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进而引出自己的胸襟和伟大抱负。
6.作者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为了引出古代仁人志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从而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2分)(二)课文第三、四段1.两个画面景物的特点分别是、,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和的语气语调(或“给人的感受”或“抒发的情”)。
(都用四字回答)答案:阴晦萧索、晴朗明丽悲凉低沉、喜悦昂扬2.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2分)①;②。
答案:个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触发(以物喜)3.这两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3分)答案:对比悲喜(每空l分,共3分)4.作者写不同景色产生不同感情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①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博大胸襟)”的思想感情。
②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抱负)”。
5.《岳阳楼记》虽然表现了登楼者的两种不同的情感,但是产生的原因相同,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登楼者产生悲喜之情的原因是什么。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专题 01《岳阳楼记》知识点检测题(教师版)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专题 01《岳阳楼记》知识点检测题(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c0a94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e.png)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专题《岳阳楼记》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4、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6、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7、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9、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11、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3、《岳阳楼记》中,作者用“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二、词语解释题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2、属.予作文(“属”通“嘱”,嘱咐)3、越明年..(第二年。
)4、属予作文..(写一篇文章。
)5、去国..怀乡(离开国都)6、进.亦忧,退.亦忧(入朝为官隐居乡野)7、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8、微.斯人(没有)9、气象..万千(景象)10、南极..潇湘(向南到达)11、浊浪排空..(冲向天空)12宠.辱偕忘(荣耀)三、翻译句子题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之远则忧其君。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桃花源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桃花源记》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cf691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9.png)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桃花源记》含答案班级举办的“现实与理想”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选自《岳阳楼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活动一现实之思】11.美好的生活在古人的文字里总有不同的表现,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2.人间悲喜总能折射出更多的社会思考。
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13.面对现实,陶渊明和范仲淹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请你结合具体内容来谈一谈。
【答案】11.同“俱”,全,都;交错相通。
12.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都安闲快乐13.陶渊明面对东晋末期战乱频仍的现实,选择了“避世”,他虚构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的世外桃源,用美好的理想来消解现实的困境。
《岳阳楼记》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岳阳楼记》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2766057cf84b9d528ea7a8e.png)
一、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2)微.斯人,吾谁与归?微:15.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6.本文题为《岳阳楼记》,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请分析作者的用意。
(3分)17.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3分)14.(2分)(1)属:通嘱、嘱托、嘱咐(2)微:无,没有15.(4分)(1)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2分)(2)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分)16.(3分)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没有必要重复,(1分)作者借景抒情,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1分)以湖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为抒发作者的政治抱负作铺垫。
(1分)17.(3分)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之《岳阳楼记》(附例题及答案)
![【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之《岳阳楼记》(附例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85236bd0d233d4b14e69f0.png)
壹~知识梳理~一、讲解《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1.选自《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就是旧县城西门城楼。
楼高三层,下临洞庭湖,气势雄伟。
始建于唐代,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都曾经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宋代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为之作“记”。
它跟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3.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庆历,宋仁宗的年号。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
滕子京,名宗谅,字子京,范仲淹的朋友。
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州郡的长官。
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5.具:同“俱”,全,皆。
6.旧制:原有的建筑规模。
7.属:同“嘱”,嘱托。
8.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9.胜状:胜景,优美景色。
10.浩浩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
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岳阳楼记》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岳阳楼记》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c466be700abb68a882fb0c.png)
《岳阳楼记》中考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淫.(yín)雨霏霏..(míng)..(fēi)薄暮冥冥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zhǔ同“嘱”)予作文以记之三、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停顿: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乃/重修岳阳楼。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属予/作文/以记之。
5.前人之述/备矣。
6.若夫/霪雨霏霏。
7.至若/春和景明。
8.而或/长烟一空。
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重点字词解释:1.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2.政通人和:政事通顺,百姓和乐。
3.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具:通“俱”,全、皆。
兴:兴办。
4.属.:同“嘱”,嘱托。
5.胜状..:胜景,美好景色。
6.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涯:边。
际涯:边际。
7.朝晖.夕阴晖:日光。
8.大观..:雄伟的景象。
9.迁客..:被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10.骚人..:诗人。
11.开.:放晴。
12.曜.:光辉。
13.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冥冥:昏暗的样子。
1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京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去:离开。
15.春和景...明春和:春风和煦。
景:日光。
16.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鸟停息在树上。
17.锦鳞..:指美丽的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考文言文复习之山水游记篇中考试题汇编《岳阳楼记》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5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58.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B.C.5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60.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3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二.[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6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山间之四时也6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6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甲]:[乙]:64.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
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三.[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6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 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66、[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6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8、《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69、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四。
(甲)喈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7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庙堂:③不可具状具:④公退之暇,被鹤氅被:7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①后天下之乐而乐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A. ②烟云竹树而已B.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①处江湖之远①然则何时而乐耶C ②竹工破之D ②子声丁丁然7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80.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五.【甲】《岳阳楼记》第三四五节【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何为?”人不对。
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
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旷日:荒废时日。
81.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 .屋舍俨然B 满目萧然C 百事也尽然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83.翻译下面句子。
(4 分)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84.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85 .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2 分)杜甫顾炎武周恩来答:六.『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文』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注释』(1)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2)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3)交欢;结为好友。
交,结交。
欢,友好关系。
(4)姝:美女。
(5)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
主上,皇帝。
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
(6)却:推辞。
(7)初:当初。
(8)第:府第,住宅。
(9)何以家为;为什么要安家呢?(10)或:有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词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为为(2)吴玠素服飞素(3)饰名姝遗之遗(4)玠益敬服益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比较上面两段文字,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4.甲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达胸襟,也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
以下几篇课文中各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请把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默写在下面横线上。
(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龚自珍《已亥杂诗》:。
5.《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腾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诫对方也有自勉之意;乙文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
对以上观点,联系今天的现实,你有新的理解?请谈一谈。
一。
57. (2分)(1)他的(2)这(每小题1分)58. (2分)B59. (4分)(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分)(2)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2分)60. (3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2)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1分)(3)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1分)二.61.(3分)(1)日光(2)景象(3)季节(每小题1分)62.(4分)(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题2分)63.(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64.(4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三.65、D 66、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67、(略) 68、忧醉与乐69、先天……后天…四.77.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
评分标准:3分。
如用自己的话概括,意对即可。
77.①求:探求。
②庙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
,③具:全,都。
④被:通“披”,披着。
(2分。
每词0.5分)78. B(2分。
A①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助词,与“已”组合成“而已”,罢了,表语气。
B连词,因为。
C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代竹子。
D①代词,这样;②助词,表状态)79.①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2分。
“微”、“斯人”、“谁与”、“归”各0.5分。
意思对即可)②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
(2分。
“焚”、“默”、“遣”、“世虑”各0 .5分,意思对即可)80.范仲淹优国优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2分。
优国优民1分,自得五.81.B 82. C 83. ①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②在家里就感到愧对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他的朋友。
84. :迁客骚人(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 2 分)因为他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
(2 分)85.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86. C 六.1.(1)思想感情(2)一向(3)赠送(4)更加2。
(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没有这样的人,我还同谁一道呢?(3)文官不爱钱财,武官不怕死,这样的话,天下就太平了。
(4)皇帝都勤于政事,通道我们武将去追求享乐吗?3。
相同点都是忧国忧民,不考虑自己。
甲文中没有的两件事;不贪美色,不求财富。
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仍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