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总局令(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5年修正)
有限空间监管解读(安监总局 59号令)
![有限空间监管解读(安监总局 59号令)](https://img.taocdn.com/s3/m/dc6137f3f8c75fbfc77db29e.png)
(三)《暂行规定》中企业义务
2.培训层面 (1)培训课题:有限空间专项安全培训。 (2)受训人员: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 应急救援人员等。 (3)培训内容: a.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b.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c.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d.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4)形式要求: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 字确认。
(二)《暂行规定》中的法律责任
2.三种违法行为的双罚制: (1)三种违法行为: a.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辨识、提出防范措施、建立有限 空间管理台账; b.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作业方案或者方案未经审批擅自 作业的; c.有限空间
(三)《暂行规定》中企业义务
1.制度层面: 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 (2)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4)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 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6)有限空间安全操作规程; (7)对本企业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 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8)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
(二)《暂行规定》中的法律责任
其次,《暂行规定》中企业违法成本。 1.四种违法行为两步双罚制 (1)四种行为分别是: a.未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b.未按照本规定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 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c.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 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 d.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应急预案,或者定期 进行演练的。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81294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e.png)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目的为了规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经济利益,制定本规定。
1.2 依据本规定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
第三条定义3.1 有限空间有限空间是指工贸企业内以固定结构、限定出入口,并非常规通行空间,容积有限且通风不良的工作区域。
包括但不限于储罐、沼气池、石油槽车、隧道等。
3.2 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的工作,包括进入、作业和离开过程。
3.3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是指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员工,包括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的人员以及支持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人员。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要求第四条人员管理要求4.1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员培训工贸企业应对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具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4.2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前,应接受岗前培训,包括有限空间的危险性、作业流程、紧急情况处理等内容。
第五条安全设施要求5.1 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设施有限空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警示标识,用以提醒作业人员注意进入有限空间的危险性。
5.2 通风设施要求有限空间应该安装通风设备,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
第六条安全操作要求6.1 作业前的安全检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隐患和危险。
6.2 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
第七条事故应急预案工贸企业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措施和逃生路线,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演练记录。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与管理第八条组织机构8.1 安全监管部门工贸企业应设立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5年修订】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5年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712afde2b307e87101f696b7.png)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修正)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第五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有限空间安全培训试题
![有限空间安全培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1504c96294dd88d0d26bed.png)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考试题部门:姓名:得分:简答题(每题5分)填空题(每格2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已经2013年2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2015年5月29日根据80号令修正】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2013年5月20日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2分)。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 2分)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 2分)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第五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5分)第六条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5分)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第七条工贸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 2分),确定有限空间的( 2分)、( 2分)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第八条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 2分)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 2分),并经( 2分)批准。
第九条工贸企业应当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 2分)、( 2分)、( 2分)及其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工贸企业应当采取可靠的( 2分)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 2分)。
第十二条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 2分)的原则。
检测指标( 2分)。
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9fc6de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5.png)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前言为进一步加强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监督和规范,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规和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二、定义1.工贸企业有限空间:指进入面积和体积狭小,通风不良,人员难以进出,可能存在有害、危险物质或气体,容易发生窒息、中毒、爆炸等意外危害的场所。
2.有限空间作业:指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的作业活动,如清洗、检修、维护、安装等。
三、安全管理要求1.工贸企业应编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报送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准备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并持有相应的岗位证书。
3.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按要求进行气体检测和通风排毒。
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工具设备检查和试运行,确保工具设备安全可靠。
同时,做好相应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5.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必须按规定进行通风、检测和排毒,保证作业环境安全。
6.有限空间作业应设专人监护,并保持与外界的联络。
7.作业结束后,必须按规定进行通风排毒、设备清理和检查,确保不留任何隐患。
8.发生事故时,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保护现场,保存现场证据,并按照规定进行报告。
四、监督管理1.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工贸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培训。
2.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3.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应的责任人员的责任。
五、附则1.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2.对于已有的有限空间作业,工贸企业应当立即落实本规定,加强安全管理,并逐步进行整改。
3.本规定解释权归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所有。
结语本暂行规定对于保障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实施中,需要工贸企业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执行规定,切实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5修正)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5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3edb753add36a32d73758185.png)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第五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589a1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0.png)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从事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和从业人员,包括工贸企业、分包单位、承包商以及外聘人员。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有限空间作业是指空间有限、通风不良、存在有害气体、粉尘、高温、高湿等危险因素,从业人员需要进入其中进行施工、检修等作业的场所。
第二章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要求第四条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岗位职业资格,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培训证书方可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第五条从业人员的健康要求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要求。
对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产前产后妇女等特殊人群,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第六条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工贸企业应定期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掌握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措施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程序工贸企业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按照相关规定报送作业计划、安全措施、救援方案等文件,并按照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工贸企业应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合理划分,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警示标识、防护栏杆、通风设备等,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
第九条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流程工贸企业应编制详细的有限空间作业作业流程,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第四章监督和责任第十条监督部门的职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贸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监督,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一条企业的安全责任工贸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59号令)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59号令)](https://img.taocdn.com/s3/m/1dd961623169a4517723a3ca.png)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第五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https://img.taocdn.com/s3/m/2fd68a2fbcd126fff7050b63.png)
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 国家标准或者 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 , 应当
行业 标 准 规定 的限值 时 , 工 贸 企业 必 须 立 即停 止 有
第八条
对 作业 环 境进 行 评估 ,分析 存 在 的危 险 有 害 因素 ,
限空间作业 , 清点作业人员 , 撤离作业现场。
器材 。有限空间作业 的现场负责人 、 监护人员 、 作业
人 员 和 应 急救 援 人员 应 当掌 握 相关 应 急 预 案 内容 ,
定期进行演练 ,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第 二 十二 条 工 贸 企 业 将 有 限空 间 作 业 发 包
给其他单位实施 的 ,应 当发包 给具 备 国家规定 资
第十五条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 中, 工贸企业
人有限空间作业 。
一
4 一
吸器 、 防毒 面罩 、 通 讯设 备 、 安 全 绳索 等 应 急装 备 和
除前或者排 除过程 中无法保证安全 的, 应 当责令 暂 时停止作业 , 撤 出作业人员 ; 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 ,
经审查 同意 , 方 可恢 复作 业 。
体、 粉尘的 , 其 电气 设 施 设 备 及 照 明灯 具 的 防爆 安
离) 措施 , 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 的设施设备 、 存在有
毒 有害 物质 的空 间与作 业 地点 隔开 。
全要求应 当符合《 爆炸性环境第一部 分 : 设备通用
要求 》 ( G B 3 8 3 6 . 1 )等 国 家 标 准 或 者 行 业 标 准 的
第七条
工 贸企 业 应 当对 本 企 业 的有 限空 间
应 当采 取 通 风 措 施 , 保持空气流通 , 禁 止采 用 纯 氧 通 风换 气 。 发 现通 风设 备 停 止运 转 、 有 限空 间 内氧含 量 浓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59号令)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59号令)](https://img.taocdn.com/s3/m/ff349fe06137ee06eff91864.png)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第五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69885c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6.png)
...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文档名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一、前言为确保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制定本规定。
二、合用范围合用于工贸企业内任何类型的有限空间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储存罐、地下设备室、管道、暗道、平台等。
三、术语定义1.有限空间:指惟独一处或者几处进出口,在正常工作时氧气含量、无毒、无爆炸性气体或者蒸气的区域;2.有限空间作业:指需要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内完成的生产、维修、清洁等作业。
四、安全管理要求1. 管理制度: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应建立管理制度并进行动态更新,制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有限空间的管理要求、作业流程、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
2. 人员管理:工贸企业应设置有限空间作业专职人员,对其进行全面培训并持证上岗,确保其具备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的识别、预防、应对能力。
3. 作业前检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充分检查有限空间内外部环境,排除危(wei)险因素;确定通风、通讯、救援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作业安全进行。
4. 安全控制:工贸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保护体系,加强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身体健康监测和防护保障。
对于可能产生爆炸、中毒、火灾等危(wei)险性的作业,必须做好安全控制。
5. 作业品质: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按照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的要求,质量保证符合工程技术标准。
五、安全监督要求1. 监督机构:安全管理部门是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牵头部门,应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
2. 监督方式: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监督方式是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督的重要保障。
监督措施包括资料审核、现场检查、隐患排查等。
3. 监督结果:监督部门应将监督结果进行记录,及时通报责任人,建立跟踪督办机制,限期整改。
对于严重的违规行为,应及时将问题移送法律部门处理。
六、总结1. 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有限空间:指惟独一处或者几处进出口,在正常工作时氧气含量、无毒、无爆炸性气体或者蒸气的区域。
工贸企业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工贸企业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fa2b0507cd184254a353511.png)
工贸企业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3年2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公布。
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第五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安监总局令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安监总局令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16f5775af1ffc4ffe47ac73.png)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已经2013年2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2013年5月20日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第五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https://img.taocdn.com/s3/m/5f71443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d.png)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一条为规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是指长度、宽度或高度至少有一个不适宜连续人员活动并可能导致劳动者危险伤亡或者健康危害的空间。
包括但不限于:储罐、管道、井、隧道、柜式输送机、矿井、舱室、货仓、泉井、冷库等。
第三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应实行“四必”制度,即必须有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须有完备的安全措施、必须有完备的风险识别措施、必须有完备的作业人员资质要求。
第四条工贸企业应定期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的教育和培训,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条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出现险情应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必要时报警并处置现场险情。
第六条工贸企业应指定专人管理有限空间作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第七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注:1.本文档所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4年4月24日通过后于同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法律,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2.本文档所涉及的“四必”制度,是指确保公司从事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必须建立起来的四个制度,包括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立与实施安全管理程序、制定与执行人员资质要求、确定与执行应急处理和监督检查制度。
法律名词注释:1.安全生产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4年4月24日通过后于同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主要内容有: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矿山安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危险品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
2.应急预案:是指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了正确处理应急情况,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及有序的复工生产,实现营业、生产及其他正常工作的文化规定。
安监总局令第59号
![安监总局令第59号](https://img.taocdn.com/s3/m/0289c70155270722192ef7a6.png)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已经2013年2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2013年5月20日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第五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定义
![有限空间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a350b76f84868762cbaed514.png)
4、存在任何其他已识别的严重安全或健康危害如缺氧、触电、高处坠落等。
有限空间事故防范措施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
确定企业内的有限空间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二是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现场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开展作业。
六是做好应急准备。
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配备必要应急救援器材,加强应急预案演练,防止因施救不当造成人员伤亡扩大。
三是加强分包管理。
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项目,承包方应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安全生产条件,并签订协议明确各自安全职责。
四是强化安全教育。
加强对临时工、农民工、外包单位人员安全培训,开展有限空间事故警示教育,严禁盲目施救。
五是配齐防护装备。
为现场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气体检测、呼吸防护、坠落防护、通风、照明、通讯等设备装备。
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须同时满足3个物理条件
1、足够大到员工可以进入从事指定的工作;
2、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 不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进出;
3、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
有限空间须至少满足1个危险特征
1、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
2、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能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有限空间定义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对有限空间给定的6个条件
第二条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
封闭或者部分封闭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监总局令(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5年修正)
录入人员:文章来源:南平市安监局点击数:25091 更新时间:2016-05-03 00:0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59号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已经2013年2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
2013年5月20日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
第五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
(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第七条工贸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第八条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
第九条工贸企业应当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第十条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
业人员。
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第十一条工贸企业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第十二条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第十三条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
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第十四条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
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第十五条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工贸企业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工贸企业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第十六条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工贸企业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第十七条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第十八条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第十九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三)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四)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五)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六)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第二十条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第二十一条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
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十二条工贸企业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应当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并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工贸企业应当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工贸企业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
承包方对其承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直接责任。
第二十三条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
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检查,将检查纳入年度执法工作计划。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五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重点抽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管理台账、检测记录、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应急救援演练、专项安全培训等情况。
第二十六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培训,并为检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行政执法人员配备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检测仪器。
第二十七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发现有限空间作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立即或者限期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暂时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作业。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工贸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一)未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二)未按照本规定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第二十九条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
(二)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应急预案,或者定期进行演练的。
第三十条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辨识、提出防范措施、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的;
(二)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作业方案或者方案未经审批擅自作业的;
(三)有限空间作业未按照本规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检测或者监测,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的。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规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