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古城墙西北隅新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古城墙西北隅新考

2005年9月1日09:06:05

・廖汝忠・

在广州越秀公园镇海楼下和镇海路旁,残存着一条断断续续长达1100米的古城墙。它就是明代广州城墙的遗址,也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城墙。广州市人民政府已于1987年拨出专款,在越秀公园内修复明代城墙。现城墙中段――镇海楼下的170米城墙修复工程已竣。

至于越秀公园外广州城墙遗址又在哪里呢?这不仅是研究广州历史地理的一课题,又是广州旅游地理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传统的观点

长期以来,明代广州城墙的遗址几成定论。《广州地理》①、两本《广州史话》②、《广州博物馆》③等书都众口一词。近年出版的《广州市乡土历史》④亦沿用这些说法。这些书中的《广州古代城址变迁示意图》和广州博物馆地下大厅悬挂的《广州城市历史沿革图》都告诉我们:

1.广州老城的城墙(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的遗址是:①东边城墙在今越秀北路和越秀中路。②南边城墙在今文明路、大南路和大德路。③西边城墙在今人民中路。④城墙西北隅在今人民北路并在东风路口折向东而止于盘福路口。⑤北边城墙在今盘福路和越秀公园的镇海路旁。

2.广州新城的城墙(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即1563年)的遗址是:越秀南路(北段)――万福路、泰康路、一德路――人民南路(北段)。

二、笔者与传统观点的分歧

笔者对上述结论,大部分是赞同的,但认为个别结论值得商榷。具体说,对新城的遗址和老城的遗址的第一至第三和第五点,笔者是赞同的,但对老城遗址之第四点,即城墙西北隅遗址的说法,却不敢苟同了。今盘福路和人民北路的确有昔日城墙的遗址,问题是联系两者之间的城墙

位于哪里呢?传统观点认为是在今东风西路,笔者认为是在东风西路南侧约180米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为“市一医院”)干道(指今市一医院东门至西门之间的干道,以下同)。也就是说,笔者与传统观点的分歧在于:

1.今东风西路的盘福路口至人民北路口之间(以下简称为“东风西路段”)是否明代城墙的遗址?(笔者否定)

2.今人民北路的东风路口至市一医院西门之间(以下简称“市一医院西门以北段”)是否明代城墙遗址?(笔者否定)

3.今盘福路南段(东风西路口以南)是否明代城墙遗址?(笔者肯定)

4.今市一医院干道是否明代城墙遗址?(笔者肯定)

三、西北隅城墙遗址的三个特征

要确定西北隅城墙的遗址,必须首先从历史资料中找出遗址的特征。把握了这些特征,遗址的位置就不难判定了。清代的广州城墙基本上保留了明代广州城墙的面貌(仅仅是在新城的东南和西南各加一道“鸡翼城”)。也就是说,明、清的广州城墙西北隅位置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参考较准确的清代城墙位置图便可追溯明代城墙的位置了。

清光绪五年(1879)的《广州府志・卷八・省城图》和同期的《驻粤八旗志・卷二・街图》清楚地告诉我们,西北隅城址有如下特征:

1.它南邻盘福里。

2.它在高岗南麓的护城濠之南侧。

明清时的广州城墙是1919~1922年期间拆毁的。城墙虽毁,但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考证城墙遗址的痕迹――“城基辟作马路”⑤。可见,西北隅城址还有第三个特征。

3.它在20年代初已变成了马路。

根据上述三个特征,只要确定清代盘福里、高岗及其南麓护城濠的遗址,便不难进而确定西北隅城墙遗址的位置了。出于阐述的方便分为五个问题。

(一)“东风西路段”不是城墙遗址

“东风西路段”,在1968年以前向称德坭路(更准确说,是德坭路的东段)。假如它真是西北隅城墙遗址的话,它应具有上文所说的第三个特征。也就是说,在20年代的广州地图上就会出现德坭路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1933年广州土地局出版的大型广州地图集――《广州经界图》清楚地告诉我们:当时并无德坭路,今“东风西路段”当时不是马路,而是逢源新街(在今逢源二、三巷南边)和第二职业学校北部及高岗的岗地。

1934年1月,广州市工务局制定的《广州市历年建筑马路统计表》⑥所列的137条大、小马路中并无德坭路的记录。当时,仅仅有一个筑路计划,拟在一年后筑一条“由德宣路经彩虹大街,至坭城河边止,此路长约1600公尺……为西郊入城要道,联接已成的德宣路”。⑦这路由德宣路(今东风中路西段和东风西路东段)至坭城,故后来称为德坭路。这也是关于今“东风西路段”的最早筑路史料。德坭路动工修筑的时间是1937年⑧。但由于日本侵略军侵占广州,直至40年代初期,德坭路尚未与德宣路相通,因为在今东风西路的盘福路口稍西,尚有逢源新街和广州市第二职业学校旧址的北部所阻隔⑨。

综合上述,今“东风西路段”在30年代中期才有筑路计划,在40年代仍未筑成通车,显然不符合“拆城墙、建马路”而在20年代初期就应成为马路这一特征。因此可断言:它不是城墙遗址。

从实地考察看,今“东风西路段”的南北两侧均有医国街(1931年以前称医灵直街),这两段医国街本是互相连接的,德坭路修筑时才把它截为两段。假如“东风西路段”是城墙遗址的话,便出现一条街道(医国街)被城墙阻隔而分别在城内和城外的怪现象了。事实上,医国街是城墙外侧的街道,这是否定“东风西路段”是城墙遗址的重要佐证之一。

(二)“市一医院西门以北段”不是城墙遗址

“市一医院西门以北段”亦因不具有“20年代初已变成马路”这一特征而应否定是城墙遗址。

30年代的《广州经界图》告诉我们:①今人民北路南段(指市一医院西门以南)当时叫长庚路。②今“市一医院干道”当时叫盘福路(今盘福路当时则叫盘福北路)。③长庚路北端向东几乎成“直角”折入盘福路。换言之,今“市一医院西门以北段”当时根本无路可通。因为那时这里是低地、街巷和医院。具体说,今人民北路市一医院西门以北的马路路面当时是大锻罚衩笱爬铮┑亩叩偷兀I菩陆侄危奖阋皆何鞑亢透吒谝搅榍埃郑┪鞫巍U庑┙窒锞骱崃校韪袅四媳苯煌ǎ庵智榭鲅有40年代后期⑩。

“市一医院西门以北段”是1952年才修筑的,当时取名虎长路。1966年,它与长庚路合称为人民北路。也就是说,它的市一医院西门以北段是50年代初期,填高大锻范叩偷兀τ梅奖阋皆何鞑浚鸹俑I菩陆侄魏透吒谝搅榍(街)西段的一些民房而建成马路的,决不是20年代“拆城墙建马路”的产物。

这路段西侧的低地原名大锻罚肫涠叩氖幸灰皆悍固谩⒗呵虺『推椒克奚崆淮牡偷兀俏羧栈こ清┑囊胖罚庠诒疚闹(四)将展开说明。

(三)为什么说盘福路南段是城墙遗址

根据前文所述的西北隅城墙遗址的第一个特征,可知,清代的盘福里便是今盘福路段城墙的南端界限。这样一来,确定清代盘福里的古今位置关系便成为确定这段城墙遗址的关键。

对照清代的《广州府志・省城图》和今《广州市街巷大全》可以看出:①清代的盘福里在百灵街(今百灵路)的向西延长线上。②盘福里东端与官塘街(今海珠北路)的北端相交。据此可判断:清代的盘福里在今盘福直街⑾及其向西延长线――即今市一医院干道南侧的留院部和门诊大楼一带。

上述古今地图对照的结论与清代樊封的《南海百咏续编・卷四》所述的“今光孝寺后尚名盘福里”的史料相吻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