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山石窟造像特点
栖霞山风物揽胜
栖霞山风物揽胜栖霞山风物揽胜"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
栖霞山古称摄山,因山中盛产中草药,可以滋养摄生,故名。
栖霞山位于南京东北郊十八公里处,山有三峰,中峰最高,名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最高峰等,海拔286米;东峰绵延向东形似卧龙,名龙山;西峰突兀江边,状如伏虎,名虎山。
栖霞山外形似伞,因此古时又称为伞山。
至于"栖霞"名之由来,至少有两种说法:一是山以寺名,二是因山中漫山红叶,每当深秋时,犹如晚霞栖落,蔚蔚壮观。
现栖霞山为我国五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
古人云,"会游游栖霞,不会游游天下"。
可见栖霞山独具魅力,首先栖霞山兼山水之胜,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且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三国时孙权据以此为疑城,拒魏,六朝时陈武帝与齐师大战于此,宋时与金兀术之战,清咸丰时,清军江南大营与太平军之战,民国十七年,党军与孙传芳军之战,皆发生在栖霞山。
其次,栖霞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专家称为浓缩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是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见证地。
第三,栖霞山(古称摄山),自古以来以盛产中草药而闻名于世,在我国中草药资源宝库中独树一帜,葛玄、葛洪、李时珍等名人曾多次来栖霞山。
第四,对于国内外地质、地理工作者而言,栖霞山富有地质之胜,栖霞山是我国东半部地质情况中南方类型的"模特儿",现在国际地质学界还把一些地层名字冠以"栖霞"二字,此外,栖霞山还盛产金、银、锰、锌等矿产。
第五,就自然景观而言,独特的山峦奇石,二涧四泉,加之春桃花、秋红叶,确实为一引人入胜的风景名胜地。
六朝古刹-栖霞寺栖霞寺座落于栖霞山中峰西麓,龙山、虎山相抱,前有南象山、北象山,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由隐居于此的高士明僧绍(字征君),舍宅为寺,始称栖霞精舍,由高僧法度居之,即栖霞寺之始创,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
「江苏」览金陵栖霞古刹三宝:唐碑、舍利塔、千佛岩
「江苏」览金陵栖霞古刹三宝:唐碑、舍利塔、千佛岩南京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南朝时期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是目前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
南京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杨坚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
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太平天国时期栖霞寺毁于战火,现在的栖霞寺寺院主要建筑——山门、弥勒殿、毗卢宝殿、藏经楼等是民国初重建的。
1983年4月,栖霞寺被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同年创建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1988年1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栖霞寺最有价值的文物是镇寺三宝,分别是:唐碑——明征君碑,五代的舍利塔——中国最大的舍利塔和南朝开凿的千佛崖。
唐碑——《明征君碑》《明征君碑》位于寺庙大门外的碑亭内,碑高2.74米,宽1.31米,厚0.36米,由碑额、碑身和碑座三部分构成。
碑额篆书“明征君碑”四字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王知敬之手碑额两侧雕刻六龙拱额图案。
碑身两侧为狮首带西番莲纹纹饰,碑身正文为行书,一共33行,每行74字,全文共2376字,文采华美,碑文由唐初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写。
碑阴“栖霞”两个大字,出自唐高宗李治御笔。
此碑石材非同一般,碑面上可见许多的梅花状白色斑纹,它因此被称为“梅花石”据考证,这是二叠纪“栖霞灰岩”,梅花斑纹则是动物海百合茎的化石和中国孔珊瑚化石,距今已有28亿年。
经推算,全碑正面海百合动物化石达22000多个,世界罕见。
碑座龟趺头部还有球斯瓦格虫筵化石,这又是用2.9亿年前石炭纪船山灰岩雕刻而成。
作为南京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唐碑,明征君碑不仅是文物古迹的珍品,也是地质学界化石标本的珍品,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明征君碑不仅是文物古迹的珍品,也是地质学界化石标本的珍品五代时期舍利塔——中国最大的舍利塔栖霞寺舍利塔位于栖霞寺毗卢大殿的后面,是中国五代时期的佛教石塔,是中国最大的舍利塔。
南朝古刹——栖霞寺
【科技博览】Sci-Tech Expo76 科学中国人 2018年11月建筑中国栖霞寺,中国四大古刹之一。
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中峰西麓,栖霞寺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是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
在南北朝时期,它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是我国的佛教中心;1983年4月,它被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同年创建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1988年1月,它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栖霞山,众华异色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栖霞寺初称栖霞精舍,规模宏大,占地面积40多亩,设有毗卢宝殿、藏经楼等,依山势层层上升,格局严整美观。
寺前左侧有明徽君碑,乃江南古碑之一。
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撰文,唐代书法家高正臣所书,碑阴“栖霞”二字传为李治亲笔所题。
寺内还保留着弥勒佛殿、念佛堂、舍利石塔等多个建筑,寺后则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
初入山门便是弥勒佛殿,殿内供奉面带笑容的弥勒佛。
出殿拾级而上是寺内的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高达10米的释迦牟尼佛。
其后为毗卢宝殿,雄伟庄严,正中供奉高约5米的金身毗卢遮那佛,弟子梵王、帝释侍立左右,二十诸天分列大殿两侧。
佛后是海岛观音塑像,观世音伫立鳌头,塑像工艺精湛、入化出神,令人赞叹。
过了毗卢宝殿,依山而建的是法堂、念佛堂和藏经楼。
藏经楼内珍藏着汉文《大藏经》7168卷,另有各种经书1.4万余册。
在佛龛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玉像一尊。
藏经楼左侧为“过海大师纪念堂”,堂内供奉着鉴真和尚脱纱像,陈列着鉴真第6次东渡图以及鉴真和尚纪念集等文物。
除此之外,寺内还新建了玉佛楼,楼正中供奉一尊高1.5米、重390公斤的玉佛像,雕凿精细、装金着彩。
——舍利塔栖霞寺右侧,舍利塔虽有部分石檐毁坠,但经千年风雨仍巍然屹立。
它建造于隋文帝仁寿元年,用白石砌成,高约15米。
作为长江以南最古老的石塔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舍利塔,其造型精美,是隋唐时期江南石雕艺术的代表作,更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
石塔八角五级,塔基四面有石雕栏杆。
南京栖霞寺三宝:唐碑、石塔、千佛岩
南京栖霞寺三宝:唐碑、石塔、千佛岩南京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
寺院位于南京城区东北22公里处的山下。
此山原名摄山,因山上植物茂盛多草药,人们采食可摄养益寿,故而得名摄山,后因栖霞寺香火鼎盛,遂更名为栖霞山。
山上遍植枫树,时至深秋,红枫鲜艳,与庄严的佛寺建筑相掩映,辉煌灿烂,登山既可赏红叶,也可俯瞰长江,南京人有“春牛首,秋栖霞”的俗语。
栖霞寺也曾数度更名。
南齐时,有一位居士明僧绍在此地隐居,后来受佛法感召,舍宅为寺。
因他号栖霞,便将寺名命为栖霞精舍。
僧绍曾有在寺旁山上开凿佛像的念头,但没有实现就去世了,他的儿子仲纬继承遗志,在山之西峰开凿洞窟,先塑起西方三圣像,像高俱超三丈,伟岸飘逸,体现了南朝佛造像的典型风格,与云岗石窟相似而比云岗更早十七年,此后历代均有增造。
隋朝仁寿元年,隋文帝笃信佛教,在全国八十三州兴建舍利塔,在其诏书上,栖霞寺排名第一。
至唐代,栖霞寺声誉日隆,更名为功德寺,与台州(今浙江天台)国清寺、荆州(今湖北荆州)玉泉寺、济州(今山东长清)灵岩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鉴真大师第五次东渡归来时曾在此驻锡。
五代十国时期,寺名改为妙因寺,宋元以来时兴时衰,寺名更替不断,一时为普云寺,一时为栖霞寺,一时又为崇报寺、虎穴寺,明洪武年间又改称栖霞寺,再度中兴,清乾隆皇帝南巡,五次在此设行宫。
太平天国时期,寺院毁于战火,民国初开始重建。
令人遗憾的是,在重修千佛岩时,寺僧曾用水泥修补佛像,使原貌受损难辨。
抗日战争时期,栖霞寺中曾收留难民2万余人,一些守城军人来不及换下军装,只好携枪躲藏在千佛岩洞窟中,避过劫难。
解放后栖霞寺受到重视和保护,然而文革破四旧时,寺中多处惨遭破坏,千佛岩佛首多失。
1983年,中国佛教学会在栖霞寺设中国佛学院分院,栖霞寺再次迎来重生。
栖霞寺弥勒殿栖霞寺毗卢宝殿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殿、毗卢宝殿、藏经楼等。
其殿堂楼阁建筑都为近代重建,形制简略肃穆,不事张扬。
南北朝时期南朝佛教造像对北方的影响
0 9窟均可见 到。另外 , 州地区东魏 1 青
过 几百年 的发展 和演变 ,在南北 朝时
麦 积山石 窟位于甘 肃东 部天水市 后期菩萨造像 的衣纹趋于简化 , 常不刻
期, 又出现 了从东 到西的“ 回流现 象 ” 向东约 4 。 5公里处 ,它是秦岭 山脉 西端 衣纹 , 璎珞饰 增加 , 这种具 有代表 特色 即南北朝时期南 朝 的造 像风格 开始北 小 龙 山 的一 座 山峰 ,与 四 川 交 往 密 切 , 的表现 方式源 于成都万佛 寺北周 天和 上, 进而影响了北方的石窟造像 。据查 其 西有凉州 造像 风格 , 东有 云 冈 、 门 二年(6 龙 5 7年 ) 的菩萨坐像。另从佛像方 阅资料发现 , 南朝 的佛教造像 向北方传 石窟 、南有 以成都为代 表的南式风格 , 面来看 ,青州地 区的佛头螺发较多 , 这 播路线呈环形传播。 即以当时南朝的都 学术 界对麦积 山与川地 造像 的关 系还 也与南京和成都两地的造像一致 , 而在 城南京为中心 , 一路从南京西沿长江流 存在着许多争议 ,但有一点可 以肯定 , 北 方 这 种 螺 发 佛 则 出 现 的 较 少 。 州地 青 域到成都 , 然后 由成都北 上至天水 麦积 在南北朝时期 , 随着 民族之间 的文化交 区北魏造像 以高发髻螺发为主 , 型较 脸 山,另一路从南京 直接北上 至 山东 青 流和融合 , 成都 的南朝造像风格一定程 长 ,北齐时期均变成 了低发髻螺发 , 而
fzA ・UsUoG EG AH NX EH zN HN
学 术 纵 横
南北朝时期南朝佛 教造像对北方 的影响
口 甘 宪 云
摘
要 :北魏孝 文帝改革以后, 吸 的北方并没有盛行 , 以成都 的此种造 所
栖霞寺的里的景物解说
栖霞寺的里的景物解说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中峰西麓,是一座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寺,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论宗的祖庭。
在栖霞寺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古迹值得一看。
1.栖霞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栖霞寺的核心建筑,也是寺内最主要的佛事活动场所。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三世佛、十八罗汉等佛像,气势宏大,金碧辉煌。
2.千佛岩:位于栖霞寺附近的千佛岩,是南朝时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一。
这里保存着大量精美的佛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舍利塔:隋朝时期,我国佛教盛行,栖霞寺作为佛教圣地,建立了舍利塔。
舍利塔内安放有佛教圣物舍利子,是佛教信徒朝拜的重要景点。
4.明镜湖: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的明镜湖,湖水清澈,湖面如镜,是游客们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湖边立有“彩虹明镜”碑,为清乾隆年间兴建。
5.枫岭:栖霞山西侧的枫岭,拥有大片枫树林。
深秋时节,枫叶如火,红遍山岭,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观的枫叶景色。
6.栖霞山石窟:栖霞山石窟是中国南方地区最早的开凿石窟之一,始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
石窟内有多尊大佛,其中
最高的一尊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除此之外,栖霞寺内还有其他许多古迹和景点,如桃花涧、瑞光塔、卧佛岩等,各具特色,值得游客们细细品味。
栖霞山干佛崖第13窟的新发现
作者: 林蔚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32-36页
主题词: 南京栖霞山;造像;千佛崖;南朝;史料价值;云冈石窟;大规模;龙门;南京市;服饰
摘要: <正> 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窟龛造像,是现存为数不多的重要南朝造像遗迹之一(图一)。
由于风化较甚,且屡经后世妆銮,加之本世纪20年代大规模水泥修缮,造像多失原貌。
近日栖霞寺僧大做功德,将栖霞山南京市博物馆编号第I区第13窟四像水泥全部凿落,露出石质表面。
造像除原风化、残损部分外,原服饰、姿态清晰可见。
俨然旧时风貌。
其艺术及史料价值极为重。
南京栖霞山新发现的“江总残碑”及相关问题
结跏趺坐 ,两前臂残 。
栖 霞 2号 :南 朝 菩 萨
头像 (图 2),现藏南京市
博物馆 ,高约35厘米左右 ,
、
:地新发现南朝佛教造像研究 》(BRA2O1 7400)的阶段性成果。 、 罗 宗 真 、阮 荣春 、傅 云仙 等 学者 ,在 主持 发掘 的 车 广 锦先 生 的带
072
“右碑 陈侍中尚书令宣惠将军参掌选事菩萨戒弟子济 阳江总持撰 ,陈翊前会稽王行参军京兆韦沛书此碑”, 且有前列款 “圣宋赐紫沙门怀门怀则重书,赐紫沙门 有朋篆额”的字样。另外,严观在录文最后还附有对 该碑沿革的说明 :“此碑经唐会 昌时毁废后已曾重立 , 至宋复断 ,康定元年 (1040)三 月十七 日僧契先复依 旧本镌立始得传至今”。今查这些内容与 “江总残碑” 并不对应,严观所录碑文应是宋代刻碑 。
菩萨发冠 、宝缯及垂 发部
分残损 ,有白毫相 ,双眼
微睁,嘴角上翘 ,面带微
笑 。
陈 至 德 二 年 (584),
图3江 总 残 碑
吏部 尚书江总 《摄 山栖霞 寺碑文并铭 》残碑 (以下
简称 “江总残碑”),现藏南京市博物馆。该碑碑额为
螭首双龙缠绕 ,碑 身正、背面均刻有铭文 (图 3)。
“江总残碑”正面 :碑体左上方和右下方残 ,从
镌刻的文字内容来看,与清代严观所录的 《金陵摄山
栖霞寺碑 》几乎一致。值得注意的是 ,此碑正面碑文
倒数第二行位置刻有 “……陈桢 明二年”,倒数第一
2024年江苏栖霞山导游词
江苏栖霞山导游词江苏栖霞山导游词1栖霞寺的千佛岩石窟造像,仅较大同云岗推迟31年,即开创于齐武帝永明二年(公元484年)而我国另一处重要的石窟造像即河南的洛阳龙门,比之栖霞山千佛岩要迟。
整个千佛岩大小佛龛总共为三百四十九个,包括所有的大小造像共为五百一十五尊,凿像或五六尊为一龛,或七、八尊为一龛,遥望之如鸽房峰舍,故有千佛岩之称。
这些佛像艺术品长时间的暴露于天下,极易剥落风化,所以经历了千百年以后已经凋敝不堪,尤其是头部五官手指等纤细的部分最易破坏,无法观看眉宇间的.神气,甚至有不少头部和手臂都断缺了。
在诸多的佛龛中,还有一个独特的并且长期为人称道的石匠殿,石匠殿位于无量殿左侧角落中,龛洞高仅2米龛中雕凿的不是佛像,而是一解衣持锤的石匠,关于石匠殿有种种推测和传说,较为普遍的说是一位石匠真身所变,据说这位能工巧匠是在造千佛岩石窟石佛时,迫于期限将至连夜开工,直至最后一夜天将破晓却还剩最后一座佛像来不及雕凿,石匠情急生智,跳入佛龛化身为石,立地成佛,留存至今。
江苏栖霞山导游词2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0公里处,山呈伞形。
因山中产"滋润摄(养)生"的草药,又名摄山。
南朝建栖霞寺于此,山又以寺名改称栖霞山。
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拔284米,卓立天外,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称作虎山。
栖霞山驰名江南,不仅因为有一座栖霞寺,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塔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
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层林尽染,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公元6,隋文帝将"舍利"(佛骨)分送全国八十三州建塔收藏,指定"先往蒋州栖霞寺"。
栖霞寺在唐初更名为功德寺,扩建殿宇49所,成为东南巨刹,与山东长清灵岩寺、湖北荆州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四大丛林"。
南京栖霞寺石窟
南京栖霞寺石窟南京栖霞寺的寺门外,立着著名的《摄山栖霞寺明征君碑》,此碑建于唐高宗时期,是江南现存唐碑中的珍品。
碑文内容主要是为了纪念栖霞寺始建者――明僧绍。
这青瓦白墙、层峦拱萃、万壑堆石的栖霞寺是我国当今重要的佛教历史遗迹;这雄奇肃穆、秀美典雅、气象万千的石碑、石塔、石佛彰显着南朝石刻造像艺术的绚丽多姿,而这一切都起源于一个隐士执着的理想。
栖霞寺的建立明僧绍,生年不详,卒于483年,字休烈,一字承烈,南朝宋、齐隐士、经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史载其“明经有儒术”,在宋元嘉年间,举秀才。
然而,他本人对于出仕做官并无兴趣,多次婉拒了帝王的徵辟。
他与六朝的其他隐士一样,志在山林,乐与清风明月为伴,先隐居崂山,继又住�m榆山中栖云精舍,后渡江至金陵摄山,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栖霞山。
他伐木结庐,在此隐居二十余年,绝尘避世,唯与法度禅师亦师亦友,常诵《无量寿经》。
永明元年,明僧绍将其隐居的栖霞精舍捐献佛门就,是为栖霞寺之始。
南齐永明二年,明僧绍的长子明仲璋,为了却其父凿山造像的遗愿,出资募工,与法度禅师合作,依据僧�v律师的规划设计,在西峰石壁依岩而筑大佛阁,居中凿石雕刻无量寿佛,此外又凿窟造像十余处。
相传佛像雕成后,在佛龛顶上放出光彩,齐文惠太子等诸王与臣民纷纷出资,各依崖壁开凿佛龛,镌刻佛像,至梁天监十年,临川王萧宏又将佛像饰彩涂金,使之金碧辉煌。
历时27年,千佛岩初具规模,景象蔚为壮观。
从此以后,千佛岩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斧凿声,齐梁及以后各个朝代的王公贵族、平民百姓纷纷踏上了这座山峦,他们出资造像、增修雕饰,石窟群进一步扩大。
这些穿着朴素的工匠中不乏真正有艺术造诣的大家,很快地,一座座石窟完成了,一尊尊佛像立在那里,栖霞山神秘而安详,蕴蓄无量功德,佛迹在此处显现,古往今来,令无数人瞻仰。
三徵不复见高人,千刻尚能瞻宝相千佛岩石窟造像由当时著名的僧�v律师规划设计建造,其不仅是齐梁时代的一位律学大师,更是杰出的佛教文史学家,且对佛教石刻造像颇有造诣,《高僧传》曾记载:“�v 为性巧思,能目准心计,及匠人依标,尺寸无爽,故光宅、摄山大像及剡县石佛等,并请僧�v经始,准画仪则。
南朝时期的佛造像
Encyclopedia collection 收藏百科103中国南北朝时期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刘宋,止于589年隋灭陈国。
其中南朝(420—589)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在这100多年里,寺庙林立,佛教发达,佛像自然也为数不少,但出土的却很少,有年款的南朝佛像更是罕见。
为此,伪造南朝佛像的较多,将无款的北朝甚至是唐代的金铜佛或石佛添加上南朝年款的情况也不乏见。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杜牧的名句道出了当年建康佛教隆盛的情景。
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期。
与北朝造像的丰富遗存相比,南朝造像实物资料极为稀少。
目前已知的南朝造像多集中在四川地区,尤其是成都。
在南朝,最富庶的地方就是首都建康(今南京)和四川成都了。
经济的发达,让成都的佛教文化也相当兴盛。
从清末光绪年间开始,成都就曾多次出土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以出土点计有4处,分别为万佛寺、商业街、西安路及窄巷子。
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下同仁路126号的南朝佛像遗址发现的大量南朝佛像,足以说明这里曾经有过规模宏大的寺院。
能看到南朝佛像的真实面目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成都万佛寺和近年在成都商业街出土的几批石造像。
此外,上海博物馆藏中大同元年(546年)释慧影造佛坐像可谓传世之宝,还有石窟遗留的南京栖霞山和浙江新昌大佛,这些造像对研究南朝佛像的特征和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过南京栖霞山的石窟由于风蚀过甚和后世的破坏、改动,很多都失去了当年的原貌,而浙江新昌大佛寺内的大阿弥陀佛坐像,结跏趺坐,双手作禅定印,身着双领下垂的大衣,是典型的明代服饰和佛像特征,按当年梁朝僧人僧祐规划设计的弥勒大像,应是倚坐像,与今日禅定坐像全然不同,可知是经明代大规模改动过。
南朝可靠的金铜佛像实在太少。
早在清末时,南朝款的佛像就受到金石学家的推崇,伪造或添款的南朝单尊佛像就应运而生。
叶昌炽《语石》中就提到清末的李宝台经常将无款的古佛像加刻南朝伪款的事。
南京栖霞山石窟造像特点
xxxx石窟佛像造像特点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艺术逐渐走向了世俗化、本土化的时期。
这种优雅端庄的作风,这种具有更鲜明民族特点和风格的中原佛教艺术,是形成中国式佛教石窟艺术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
栖霞山石窟的佛教造像所体现出来的南朝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特点,在同一时期各地的佛教造像上都有所体现。
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艺术逐渐在亚洲传播开来。
以印度为中心,向东它传入了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形成了具有浓郁异族风格的龟兹石窟艺术。
之后伴随着佛教的传入石窟艺术逐渐东移,由北而南,进入中原。
如果从公元三世纪开凿的首批石窟算起,直至明清小规模的开凿和重修,佛教石窟在我国已发展了千余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一次高潮。
长江中下游南朝时期建造了也曾修建了大量的寺庙建筑,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可想而知当时佛教传播之兴盛。
只可惜战乱频繁,南朝的石窟寺庙大多被毁,存留到今的只有少数几处,南京的栖霞山石窟便是一例。
南京栖霞山古称摄山,上有栖霞古寺,它创建于公元484年。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了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
据记载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了佛光,种种神奇景象惊动了齐梁的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栖霞寺后山岩壁镌刻有“千佛岩栖霞山”六字,千佛岩上下呈五级,层次分明,共有佛龛294座,摩崖造像515尊,号称千佛。
由此可见千佛岩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的地位。
千佛岩的无量殿是栖霞山建造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佛龛。
其中的无量寿佛居中,高约十二米,两侧分别侍立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高约10米。
南京栖霞山石窟摩崖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
南京栖霞山石窟摩崖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作者:王颢颖,等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6年第3期王颢颖魏伟曹敏肖威严旦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摘要南京栖霞山作为南方地区目前已知的一处较为集中的南朝—五代佛教窟龛造像遗迹在中国佛教石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文章分析了栖霞山石窟摩崖造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问题治理的对策,分析和提出了针对问题的合理构想。
关键词栖霞山;千佛岩;石窟摩崖造像;主要问题;对策分析1 南京栖霞山石窟摩崖旅游资源现状概述千佛岩位于南京栖霞山栖霞寺东北侧山崖上,是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 年)逐渐开凿而成。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
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
“千佛岩栖霞山”被镌刻在栖霞寺后山壁上,千佛岩上下分为五级,层次分明,共有佛龛294 座,摩崖造像515 尊,号称千佛。
因此,千佛岩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占得一席之位。
千佛岩的造像精致古朴,完整的保留了南朝佛像的原韵,在南方地区是十分罕见。
在齐、梁之后,千佛岩先后都有被开凿,尤其是宋明两代,曾有大幅度修葺和增刻,累计造像达700 余尊。
佛像有坐有立、大有数丈,小仅盈寸,造型精美,与大同云冈石窟南北齐名。
2 南京栖霞山石窟开发存在的问题2.1 地方政府保护不力,旅游体制不规范在过去的发展中政府对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不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栖霞山石窟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景区基础设施落后,缺乏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难以适应文化市场的需要,旅游资源并没有促进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石窟旅游产业经营管理模式陈旧,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规范,未实行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2.2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旅游组合形式单调栖霞山石窟旅游景点文化游览项目开发程度不够,仍停留在石窟观光这一基础层次上,在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缺乏对佛教历史和佛传典故的挖掘,关于栖霞山石窟的开凿背景、历史典故、佛像雕刻的特点等深层的介绍少,致使游客在观览时不能体验到深层次的石窟文化熏陶,降低了石窟景点对游客们的吸引力;景区内的导游人员在讲解过程中,大都停留在石窟外观上,减少与游客们之间的互动,使之佛教文化对当地影响力以及在栖霞山石窟的表现形式没有真正理解。
南京栖霞寺
南京栖霞寺2007-10-12 11:16:00 新浪旅游字号:[大中小] 选择背景色: 我来说两句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22公里处的栖霞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栖霞山为金陵第一风景佳处,推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
每值深秋,漫山枫叶红遍,层林尽染,如霞栖山,“霜叶红似二月花”。
栖霞山又名伞山、摄山,栖霞山之名源于栖霞寺,栖霞寺之名又源于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隐士明僧绍之号栖霞。
现寺门外尚存明征君碑,全名为《摄山栖霞寺明征君碑》建于唐高宗时期,即为纪念栖霞寺的始建者明僧绍。
此碑是江南现存唐碑中的珍品。
远望枫叶丛中,青瓦重檐围于红墙白壁之中,气派非凡,这就是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栖霞寺。
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
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渊源于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观宗,三论宗以《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主要典据,由鸠摩罗什翻译,流传中国。
在中国实际完成三论一宗的大业者为隋代吉藏。
该宗着重阐扬诸法性空的理论,也称法性宗。
该宗建立“真俗二谛”、“八缘起),离开众多因素和条件就没不中道”等理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以众多因缘和合而生(有独立不变的实体(性空)。
一切众生智能成佛,只因迷故,为无明妄想所蒙蔽,所以成佛与否,关键在于迷悟。
栖霞寺历史上几易其名。
最初称栖霞精舍,唐时改名功德寺、五代十国时改为妙因寺,宋代又改名为普云寺、栖霞寺、崇报寺、虎穴寺。
明洪武五年(1372年)复称栖霞寺。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与清兵作战时,栖霞寺毁于战火。
1919年重建。
1979年修复一新,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
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亲笔撰写了《重修栖霞寺碑文》,对栖霞寺1500年的历史作了总结和介绍。
全文如下: 摄山栖霞寺为南朝古刹,以山多药草可以摄养故名摄山。
初齐居士明僧绍隐居于此,会法度禅。
师自黄龙来,讲《无量寿经》于山舍,僧绍深敬重之,因舍为寺以奉。
畅游六朝古都鉴赏南朝石刻
畅游六朝古都鉴赏南朝石刻南京在古代历史上称为“六朝古都”。
六朝是指我国古代从三国时期的“东吴”开始,经历两晋时期的“东晋”,到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齐、梁、陈)”结束,它们相继在南京建都,史称“六朝”。
南京六朝历史在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史上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从公元221年三国东吴孙权建都开始,到公元589年南朝陈代结束总共才三百多年时间,却给这座古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
六朝艺术中的书法、绘画是世人公认的艺术瑰宝,在材质上很难保存至今,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是后代临摹才得以流传下来的。
而“北朝石窟,南朝石兽,雕刻的是人和兽,皆神也”,这才是六朝时期原汁原味流传至今真正的、永恒不变的艺术瑰宝。
南北朝是我国佛教文化的鼎盛时期,在北方以佛教石窟雕刻为主,如山西大同有皇家大规模依山开凿的云冈石窟,在南方有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石窟、南朝陵墓神道石刻,而只有“南朝石刻”可与北朝石窟相媲美。
在南京周边保存着丰富的六朝文物古迹,南朝陵墓前的石刻群,就是广大文物爱好者最值得寻觅的游览胜地之一。
它与同时代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呼应,当你面对一千五百年前的南朝石刻时,才真正感受到六朝艺术、文物精华的真谛。
南朝陵墓石刻全部被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
2021年我在业余时间骑单车实地考察了南京栖霞山、江宁上坊及句容石狮乡等地近二十处南朝石刻,并拍摄了大量照片,把自己沿途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查问大量资料写成此文,将南朝石刻中的精华与读者共享,带你一起领略“国宝南朝石刻”。
一、南朝陵墓石刻的分布南朝齐代诗人谢眺(公元464-499年)在诗中写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研究六朝的专家朱希祖、朱契父子早在1935年前后就开始调查南朝陵墓石刻,编写、出版了《六朝陵墓调查报告》《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南京博物院考古学家曹者祉先生1980年编辑出版《六朝艺术》,为我们研究“南朝石刻”提供了翔实的文献资料。
南朝陵墓石刻主要分布在江苏的南京、江宁、丹阳、句容四个地区,从南朝刘宋开始到陈代结束,共发现帝陵和诸侯王墓神道石刻34处。
栖霞山必看景点介绍
栖霞山必看景点介绍
栖霞山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景区,有很多值得游览的景点。
以下是栖霞山必看的几个景点介绍:
1.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栖霞山的主要建筑,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
大雄宝殿气势雄伟,富丽堂皇,内部有一尊高达16米的
佛像,是游客必看的景点之一。
2. 万行禅院
万行禅院是一座古老的禅院,周围环境非常清幽,适合静心冥想。
禅院内有很多石雕和壁画,其中最有名的是“千手观音”和“十六罗汉”壁画。
3. 碑林
在栖霞山内有一座碑林,收集了从唐代至今的大量石碑和石刻,其中不乏名家之作。
碑林内碑石云集,气氛庄严,使人倍感历史的厚重感。
4. 森林公园
栖霞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较大,环境清幽,适合散步和游览。
公园内有几百年的古树,森林覆盖率较高,透气性和负离子含量都闻名于世。
5. 水帘洞
水帘洞是栖霞山的一处天然洞穴,中间有一条溪流流淌而过,洞壁上布满了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各有特色,美不胜收。
洞内清凉宜人,是炎炎夏日的避暑胜地。
6. 十二景
栖霞山有着十二景,其中最有名的是“狮子峰天柱云”,这是栖霞山最高峰的风景,傍晚时分可欣赏到美丽的夕阳余晖,景色异常壮观。
以上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游客在游览栖霞山时不要错过这些必看之处。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 作文
记得我小时候就知道飞天,第一次看到飞天应该是出现在商标上。
后来我知道飞天也来自敦煌,一个遥远的地方。
再后来我听说南京的栖霞山石刻造像中也有飞天,只是石窟漫漶,我没有能寻觅到。
直到五年前我开始喜欢建筑,接着读了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才知道飞天起源于印度,而中国的飞天不仅仅在敦煌,凡是唐代及以前的洞窟中多有之。
除了敦煌四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之外,在天水的麦积山、大同的云冈、洛阳的龙门,甚至是河南巩义的石窟寺、河南义马的鸿庆寺、河北的南北响堂山、陕西彬县大佛寺、重庆大足宝顶山等处都能见到飞天的形象。
在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中,详细阐述了飞天形象自印度传来后,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变化,从北朝时的衣饰简单、形象笨拙,到唐代的衣带翩翩、婀娜多姿。
最近看了一些资料,有的是从印度飞天与中国飞天对比的角度、有的详细论述飞天的来源与传说、有的论述了飞天的发展。
如今敦煌的飞天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标志,展现了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明。
我爱敦煌飞天壁画。
栖霞山大佛衣着样式考辨
贵嫔丁氏,亚崇其戒范,尽师资之敬。凡 白黑 门徒 ,
一
万一 千余 人 。 ” 两 块 碑 文 均疏 漏 了 僧 祜这 样 一 位南 朝 造 佛 大 家
剥 离 前 与 剥 离后 的 佛 像衣 纹 结 构 基 本是 相 同的 ( 图 5 ,可 以看 出, 12 ) 9 5年 栖霞 寺 僧 的 水 泥涂 缮 ,基 本
二 十 世 纪 末 以来 ,南京 市 文博 部 门陆 续 对 栖霞 山石 窟造 像 上 的 水 泥涂 层予 以 剥 离 ,所剥 离 的 造 像
主 要 是环 绕 无 量 殿 的下 层石 窟 群 ,和 山顶 纱 帽 峰 一 带 部分 石 窟造 像 ,栖 霞 山大 佛 身上 的水 泥涂 层犹 存 。 笔者 经 多次实 地考 察 ,从 已剥去 水 泥 层的佛 像 来看 ,
始末 的重要 史料 , 均未 提及 为栖霞 山大佛 “ 画仪 则” 准
吲 吉 村 怜 .南 北 朝 佛 像 样 式 史 论 [ 1 华 (0 6号 ) J 国 16 ,
是 在 造 像 原 有结 构 上 涂 敷 了 厚约 l 米 左 右 的水 泥 厘 层 。剥 离 后 的造 像 使 原貌 得 以 一 定 程 度的 呈 现 ,符
的 功 德是 不 可 思议 的 。 合理 的 解 释 是 ,僧 祜 参 与栖
霞 山大 佛的 工 程 ,很 可 能 象剡 县 石 佛 ( 即浙 江 新 昌
衣 博 带式 ” 佛 像未 得 以 完 好保 存 至 今 的 重要 原 因 之
一
参考文献 :
[】 1 费泳 . 霞佛教 造 像 及 传播 路 径探 究 [ 】 朵云 ( 6 栖 G . 第 0 集《 中国南方佛 教 违像 艺术》 专辑 )上海 书 画 出版 社 , 0 4 , 20 . [] 2 向达 . 山佛教 石 刻补记 [ ] /唐 代 长安 与 西域 文明 , 摄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栖霞山石窟佛像造像特点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艺术逐渐走向了世俗化、本土化的时期。
这种优雅端庄的作风,这种具有更鲜明民族特点和风格的中原佛教艺术,是形成中国式佛教石窟艺术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
栖霞山石窟的佛教造像所体现出来的南朝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特点,在同一时期各地的佛教造像上都有所体现。
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艺术逐渐在亚洲传播开来。
以印度为中心,向东它传入了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形成了具有浓郁异族风格的龟兹石窟艺术。
之后伴随着佛教的传入石窟艺术逐渐东移,由北而南,进入中原。
如果从公元三世纪开凿的首批石窟算起,直至明清小规模的开凿和重修,佛教石窟在我国已发展了千余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一次高潮。
长江中下游南朝时期建造了也曾修建了大量的寺庙建筑,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可想而知当时佛教传播之兴盛。
只可惜战乱频繁,南朝的石窟寺庙大多被毁,存留到今的只有少数几处,南京的栖霞山石窟便是一例。
南京栖霞山古称摄山,上有栖霞古寺,它创建于公元484年。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了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
据记载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了佛光,种种神奇景象惊动了齐梁的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栖霞寺后山岩壁镌刻有“千佛岩栖霞山”六字,千佛岩上下呈五级,层次分明,共有佛龛294座,摩崖造像515尊,号称千佛。
由此可见千佛岩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的地位。
千佛岩的无量殿是栖霞山建造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佛龛。
其中的无量寿佛居中,高约十二米,两侧分别侍立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高约10米。
据古文献记载,这里曾有过一尊很精致的佛像,堪与云冈和龙门石窟媲美。
这些佛教造像身段匀称,线条流畅。
三佛的衣褶与云冈石窟酷似,但是开凿的年代却比云冈石窟造了十七年。
千佛岩的造像精致古朴,完整的保存了南朝佛像的原韵,在江南地区是非常罕见的。
在齐、梁之后,宋代、元代、明代,在千佛岩先后都有开凿,累计造像达700余尊。
这些石刻在历尽了千年的风风雨雨后,除了少数完好外,大部都已经残缺了。
栖霞山的石质是石英砂岩,易于风化,雕像中许多眉眼五官表情等细微部分都已剥落或模糊,又经明代太监修复,致使这里佛像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
1925年,栖霞寺主持僧若舜将除“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以外的其它造像全部用水泥修缮一遍,使的千佛岩原貌尽失。
南朝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文化环境,佛教造像多为面容清癯秀劲的秀骨清像,面容柔和,嘴角向上弯起,露出神秘微笑。
佛象褒衣博带,衣褶层叠稠密,衣裙垂蔽,由此可以看出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已逐渐摆脱了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佛教艺术逐渐走向了世俗化、本土化。
这种优雅端庄的作风,这种具有更鲜明民族特点和风格的中原佛教艺术,是形成中国式佛教石窟艺术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曾涌现了一大批天才
式的艺术家。
他们虽然没有留下太多的作品,可是史书却永远的记住了他们。
著名的僧佑和戴逵父子是最早记载于史册的佛像造像艺术家。
僧佑是《弘明集》及《出三藏记集》的作者。
他自幼出家,聪颖好学,手不释卷,精通戒律。
梁武帝对其礼敬有之“深相礼遇,凡僧事硕碍,皆剌就审决。
”在当时是十分著名的高僧,其在《佑录》中自述说:“广讯众典,披览为业,或专日遗食,或通夜继烛。
虽复管窥迷天,蠡测惑海,然游目积心,颇有微悟。
”所以《梁高僧传》中称他:“大精律部,有迈先哲。
”有关僧佑造像的记载有光宅、摄山大佛及剡县石佛的经始。
“佑为性巧思,能目准心计,及匠人依标,尺寸无爽。
故光宅、摄山大像、剡县石佛等并请佑经始。
”光宅寺是梁武帝继位后舍斋为寺,天监六年使僧佑造无量寿佛。
(《南朝寺考》)摄山大像及剡县石佛,是僧佑在南朝时所设计监造的两处罕见石窟,摄山大像即前面所提到的南京栖霞寺石窟,佛身连座高四丈,丝毫不逊于后来的龙门大佛。
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顾恺之、陆探微创造了“清羸”佛像面容。
并且这种造像特点影响很大。
据记载:“顾生首创维摩诘像,有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陆与张效之,终不及矣”。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在进行佛教艺术创作时,已融入了中国特有的审美意识,他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的画法,以自己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进行创造。
这种风格大大影响了后来不同时期的造像样式。
从敦煌莫高窟到洛阳龙门石窟,同一时期的佛教造像我们都可以看到相同的艺术特点。
如洛阳的龙门石窟,自北魏迁都洛阳后,北魏贵族对南朝艺术彻底吸收利用,南方的佛教与神仙思想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影响着北方,“秀骨清像”成为南北统一的审美标准。
早期北魏的“平城式样”已经逐渐的衰落。
龙门石窟中首先出现了清秀的供养人,而后又出现了清瘦的佛像。
这和南朝的审美标准相一致。
这一过程自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至孝明帝时期(448年-528年)。
这时期洞窟形制大体沿用云冈马蹄形平面、穹窿顶的草庐形式,且多为莲花藻井。
造像主要是三世佛或释迦佛,其组合多为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
衣着由偏袒右肩式变为汉化的褒衣博带式,佛像也由席地结跏趺坐变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这是受到南朝坐床习俗的影响。
这时还出现了汉、魏以来分层分段附有题榜的壁画布局以及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图案。
在雕刻手法上,由云冈的平直刀法过渡到圆刀刀法,艺术风格也由云冈的奔放粗犷、大体大面、概括洗炼、富于幻想的神秘色彩,转变为龙门的精细人微、一丝不苟、趋向写实的艺术境界。
如宾阳洞本尊释迦牟尼佛,头挽旋纹高髻,面相方圆清秀,细眉高挑,眼若纤月,鼻梁高度适中,鼻翼丰满,颧骨略突,嘴角上翘,呈微笑状,颈较长,躯体魁岸,两肩宽厚,上身内着僧祗支,胸前系带作结,外披褒衣博带式袈裟。
这一形象不再如云冈昙曜五窟本尊那样直眉高鼻,威严肃穆,衣饰作右袒或通肩式。
如果说右袒或通肩仍保持着外来粉本特点的话,那么“褒衣博带”的“冕服式”,则已是典型的中国民族化的佛教艺术特征。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栖霞山无量殿前两尊接引佛石雕立像,却是典型张僧繇所创造的“张家样”。
二佛跣足立于圆形莲座上,佛衣右领襟沿左臂敷搭至左肩,袈裟表现较厚重。
薄衣贴体,低髻螺发。
头部比例大,面部方圆丰满,肩平直,身体健壮,此时已不是面容清秀之状。
米芾《画史》称:“张笔天女宫女面短而艳”,这就是说张僧繇画的人物丰满艳丽,和之前的顾恺之相差甚远。
这已是隋唐人物画风格形成的先声。
与栖霞山石窟造像手法相似的便是万佛寺石刻,万佛寺石刻造像独具艺术特色,无论是在造像组合还是衣服配饰上都显现出自身的特点。
首先是龛碑的组合与布局比较复杂,一般正面是一立佛、两侧有四弟子、四菩萨、二天王。
侧面还
刻有菩萨、力士等护法神。
背面浮雕刻有礼佛图等世俗供养人群像并有规则的题刻。
这样的组合和布局在同一时期的巴中原地区造像中很少见。
其次万佛寺的佛菩萨供养人的清秀面容和服饰具有明显的南朝时期的作风。
万佛寺造像面容方圆润、秀丽洒脱、佛像多著褒衣博带式大衫,下摆甩挂在左手腕部,在腹部形成多道弧形衣纹,衣多褶。
腕颈饰项圈,腕着手镯的络腋交叉于腹际的圆形饰件。
佛像下垂的衣装和菩萨被呈尖角向外延展帛裙饰下部向外呈锐角扬展的形式与南京栖霞山和浙江新昌宝相寺盒像类似。
龛背面浅浮雕有帝王帝后和男女世俗供养群像。
这些画像人物皆穿南朝流行的褒衣博带式服女者梳双髻男人戴冠、身着广袖长装、脚登云头履、人物群像飘逸若仙,反映出中国士大夫阶级“秀骨清像”的形象和超凡清高的思想。
之后栖霞山的千佛岩发现“东飞天”,使得栖霞山的千佛岩被誉为“东敦煌”。
学术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使“东敦煌”、“东飞天”蜚声海内外。
实际上作为江南最大的石窟艺术,在艺术风格、内容、手法上都可以看出它与同一时期的敦煌石窟的某种关系。
江南所流行的“秀骨清象”在敦煌石窟上也有所体现,有的石窟就明显的具有南朝的风格。
很明显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风格影响了敦煌此类造像的艺术风格。
虽然两地相隔千里,可是由于两地的交流不断,南朝文化逐渐影响了中国其它各地的石窟造像。
最终我们可以从中国的佛教造像上找到他们的相同之处。
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这也成为地区间交流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