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第四章放射性废水处理

合集下载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放射性废水的主要去除对象是具有放射性的重金属元素,由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周期不可改变,因此处理放射性废水一般遵循2个基本原则:(1)通过稀释和扩散处理达到无害水平,这主要适用于极低浓度的放射性废水;(2)将放射性废水浓缩并与人类生活环境隔离后,任其自然衰减,这一点适用于任何浓度的放射性废水.与此相关的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沉淀法、气浮法、生物处理法、蒸发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法、磁-分子法、惰性固化法、零价铁渗滤反应墙技术等。

1、絮凝沉淀法絮凝沉法法依靠絮凝剂使溶液中的溶质、胶体或悬浮物颗粒凝聚为大的絮凝体,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由于其经济高效的特点,目前已广泛用于废水处理、食品、化工、发酵工业等诸多领域。

向废水中投放一定量的絮凝剂(如硫酸钾铝、铝酸钠、硫酸铁、氯化铁等),通过絮凝剂的吸附架桥、电中和等物理化学作用与废液中微量放射性核素及其他有害元素发生共沉淀,或凝聚成细小的可沉淀的颗粒,并与水中的悬浮物结合为疏松绒粒,从而吸附水中的放射性核素。

2、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包括植物修复法和微生物法。

植物修复是指利用绿色植物及其根际土著微生物共同作用以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种新的原位治理技术。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适用于植物修复技术的低放核素主要有137Cs,90sr,3H,238Pu,239Pu,240Pu,241Pu及U 的放射性核素,适用的生物修复技术类型主要有人工湿地技术、根际过滤技术、植物萃取技术、植物固化技术、植物蒸发技术.几乎水体中所有的铀都能富集于植物的根部。

适用的生物修复技术类型主要有人工湿地技术、根际过滤技术、植物萃取技术、植物固化技术、植物蒸发技术。

3、吸附法吸附法是用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处理放射性废水,使其中所含的一种或数种元素吸附在吸附剂的表面上,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在对放射性废液的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膨润土等。

其中沸石价格低廉,安全易得,与其他无机吸附剂相比,沸石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和较好的净化效果,沸石的净化能力比其他无机吸附剂高达10倍.近年来,国内外已将沸石应用于放射性废水处理,研究发现,斜发沸石对于放射性物质137Cs的选择性比其他的碱元素和碱土元素阳离子高得多.利用天然沸石除去放射性废物中半衰期较长的90Sr,137Cs,而且通过熔化沸石可以使这些核素长久固定在沸石晶格内,不会造成扩散污染,甚至可以回收含90Sr的结晶盐。

放射式废水标准

放射式废水标准

放射式废水标准
放射性废水主要来自诊断、治疗过程中患者服用或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所产生的排泄物,以及分装同位素的容器、杯皿和实验室的清洗水,标记化合物等排放的废水。

针对这类废水,存在明确的处理标准和排放规定。

首先,在放射性废水的浓度方面,其范围应控制在3.7×10^2 Bq/L至3.7×10^5 Bq/L 之间。

同时,废水量也有一定的标准,通常为100至200L/床.d。

其次,医院在处理放射性废水时,必须遵循新制定的《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

该标准规定,在放射性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监测到的总α放射性应小于1 Bq/L,总β放射性应小于10 Bq/L。

对于放射性废水的收集和处理系统也有特定的设计要求。

这类废水应设置单独的收集系统,确保含放射性的生活污水和试验冲洗废水能够分开收集。

同时,收集放射性废水的管道应采用耐腐蚀的特种管道,如不锈钢管道或塑料管。

放射性试验冲洗废水可以直接排入衰变池,而粪便生活污水则应先经过化粪池或污水处理池净化后再排入衰变池。

此外,如果放射性污水的浓度超过3.7×10^5 Bq/L,或者其半衰期大于30天,那么
这类污水和污物应被贮存在具有防辐射性能的专用容器内,并交由专业部门进行处理。

除了放射性废水,医疗废水的排放标准还包括其他参数,如PH值应在6至9之间,
悬浮物(SS)浓度应小于或等于20mg/L,化学需氧量(COD)应小于或等于60mg/L,
生化需氧量(BOD)应小于或等于20mg/L,以及粪大肠菌群数应小于或等于500
个/L。

总的来说,对于放射性废水的处理和排放,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环境和人类的安全。

污水处理中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技术

电化学处理阶段
电化学沉淀法
通过电解反应使某些放射性物质在电极上析 出,再通过沉淀、分离等方法将其去除。
电化学氧化还原法
利用电化学反应将某些放射性物质进行氧化 还原转化,降低其溶解度或毒性,便于后续 去除。
04
放射性物质去除技术的效 果评估与优化建议
技术效果评估方法
实验室测试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实际污水 处理过程,对放射性物质的去除 效果进行测试。
成本效益分析
评估放射性物质去除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其可行性 。
技术优化建议与展望
改进处理工艺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放射性物质的去除效率。
研发新技术
鼓励研发新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技术,以满足更严格的污水处理要求。
加强监管与培训
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放射性物 质的有效去除。
特性
放射性物质具有半衰期,会不断发生衰变,释放出α、β、γ等射线,同时产生 热量。
放射性物质在污水处理中的来源
核设施排放
01
核电站、核燃料处理厂等核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含有放射
性物质的废水。
工业生产
02
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如稀土提取、冶金等,也可能产生含放
射性物质的废水。
医疗废水
03
放射性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去除放射性核素
某些放射性核素在适当的化学条件下可以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物而被去除。
过滤阶段
过滤去除颗粒物
通过砂滤、活性炭过滤等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 进一步降低水质浊度。
过滤去除放射性物质
对于某些溶解度较小的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过滤方法将其 从污水中去除。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
1 放射性废水来源
放射性废水主要来自诊断、治疗过程中患者服用或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分装同位素的容器、杯皿和实验室的清洗水,标记化合物等排放的放射性废水。

2 放射性废水的水质水量和排放标准
1 放射性废水浓度范围为3.7×102Bq/L~3.7×105Bq/L。

2 废水量为100~200L/床.d。

3 医院放射性废水排放执行新制定的《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在放射性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监测其总α<1 Bq/L,总β<10 Bq/L。

3 放射性废水系统及衰变池设计
1 放射性废水应设置单独的收集系统,含放射性的生活污水和试验冲洗废水应分开收集,收集放射性废水的管道应采用耐腐蚀的特种管道,一般为不锈钢管道或塑料管。

2 放射性试验冲洗废水可直接排入衰变池,粪便生活污水应经过化粪池或污水处理池净化后再排入衰变池。

3 衰变池根据床位和水量设计或选用。

4 衰变池按使用的同位素种类和强度设计,衰变池可采用间歇式或连续式。

5 间歇式衰变池采用多格式间歇排放;连续式衰变池,池内设导流墙,推流式排放。

衰变池的容积按最长半衰期同位素的10个半衰期计算,或按同位素的衰变公式计算。

6 衰变池应防渗防腐。

4 监测和管理
1 间歇衰变池在排放前监测;连续式衰变池每月监测一次。

2 收集处理放射性污水的化粪池或处理池每半年清掏一次,清掏前应监测其放射性达标方可处置。

辐射废水处理

辐射废水处理

辐射废水处理
辐射废水处理是指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或消除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辐射废水通常来自核设施、医疗机构、实验室等场所,其中可能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核污染物等。

辐射废水处理的目标是降低废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使其符合环境排放标准或回收利用。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放射性物质的沉淀和过滤:将废水加入沉淀剂,使放射性物质沉淀出来,然后经过过滤处理,将沉淀物分离出来。

2. 离子交换:使用含有特定离子交换树脂的装置,将放射性物质与树脂上的离子进行置换,以实现分离和去除。

3. 逆渗透:通过半透膜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分离出去,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4. 蒸发浓缩:将废水加热蒸发,使水分蒸发掉,放射性物质留在溶液中,从而实现物质的浓缩和分离。

5. 高温处理:将废水加热至高温,使放射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转化为不活跃的物质,然后通过冷却处理将其分离。

辐射废水处理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和监测,以确保处理的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处理后的废水也需要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确保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与处置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与处置

• 玻璃固化 废液固化
• 可以装入直径为30~60cm,长为1~3m的金属圆筒中 包装
• 包括硝酸的浓缩和回收、尾气中夹带固体颗粒的洗涤以 二次废液 及尾气中半挥发性碘和可能存在的钌化物的去除。
放射性废水的工业处理
2、中、低放废液的处理
• 通常含有各种盐类和放射性核素的废液,缩小这类废物体积的方法有: ✓ a.蒸发 ✓ b.使用膜技术进行浓缩 ✓ c.过滤或离心分离 ✓ d.离子交换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
1.化学沉淀法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
2.蒸发浓缩法
通过加热,使废水中的部分溶剂汽化成蒸汽,通过蒸发器排出, 而使放射性物质浓缩在剩余溶液中。
优: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灵活性大,适用于处理含有较多不易挥发性的放射 性核素的废水。 缺:不适用于处理易起泡和含有挥发性核素的废水,还存在结垢腐蚀等危害 。
一般用在沉淀Rb+和Cs+的沉淀剂种类:
• 杂多酸 • 络合酸盐 • 多卤化物 • 矾类
硅钼酸、硅钨酸 四氯化锡、三氯化锑 氯化碘 Al、Cr、V、Co、Ni等形成硫酸复盐
硕士论文
②离子交换回收
✓ 有机离子交换法-✓ 无机离子交换法--沸石、杂多酸盐、亚铁氰化物、多价金属酸式盐、钛硅化合物
磷钼酸铵晶体结构
对于膜工艺的改进: ① 开发耐辐射的特种膜材料
② 与络合、螯合等其他方法进行组合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
5.膜分离法
反渗透法处理工艺流程
超滤膜分离机理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
5.膜分离法
络合-超滤技术
主要用于低放废水
低能耗 高分离效率 操作简便 无二次污染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
减少废液体积; 处理浓缩物

《2024年放射性废水的膜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放射性废水的膜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放射性废水的膜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放射性废水的问题逐渐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中重要的议题。

由于核工业、医疗以及军事等领域活动,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具有极强的危害性,需采用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

膜处理技术以其高效、易操作、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放射性废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放射性废水的膜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放射性废水概述放射性废水主要来源于核工业、核医学、核武器试验和核设施退役等过程。

这些废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核素,如铀、钚、钴等,具有较高的辐射性和毒性。

若不进行妥善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有效的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膜处理技术在放射性废水中的应用膜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技术。

这些技术利用不同孔径的膜材料对废水中的物质进行分离和净化。

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膜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和其他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四、膜处理技术研究进展1. 材料研发与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膜材料被研发出来,如陶瓷膜、纳米碳管膜等。

这些材料在高温、高辐射和化学稳定等恶劣环境下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对提高膜处理技术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2. 膜工艺的改进与优化针对不同的放射性废水特性,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和优化膜工艺,如采用复合膜技术、组合膜技术等,以提高膜的分离性能和抗污染能力。

此外,针对膜污染问题,研究人员还开发了清洗和再生技术,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3. 集成化与智能化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膜处理技术逐渐与其他技术如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相结合,形成集成化处理系统。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膜处理技术也逐渐实现智能化控制,提高了处理效率和效果。

五、未来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放射性废水的膜处理技术将进一步发展。

首先,新型膜材料的研发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放射性废水这一严峻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对于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人员们从而得以进行系统性的探讨。

本文将从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1. 传统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传统的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包括:沙滤过滤、精细过滤、铝剂沉淀、氢氧化铁共沉淀、离子交换等。

其中,精细过滤适用于处理总悬浮物、放射性颗粒和微生物等痕量物质,一般采用深层过滤、超过滤、逆渗透、电渗析等;铝剂沉淀和氢氧化铁共沉淀的方法主要用于处理硝酸盐、硫酸盐等化学性污染物,但缺点是产生的沉淀物难以处理;离子交换技术适用于放射性同位素较少的放射性废水。

2. 新型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目前,研究人员们已经发展出一系列新型的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

以核聚变反应堆为例,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包括三种:一是电解法,该方法通过控制电场,将放射性废水中的锶、铍等元素离子、离线压缩氨提取和离子限制进行分离纯化,实现放射性废水的处理。

二是膜处理法,该方法可对不同种类和组分的放射性废水进行分离和提纯,包括氧化膜、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等。

三是光辐射法,该方法适用于去除放射性核素尤其是放射性汞、铍等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

二、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1. 核工业应用针对核工业废水的处理,目前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沉淀沉降、膜分离等一系列技术,确保放射性废水排放量符合国家标准。

2. 医疗行业应用医疗放射性废水是医疗行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有机污染物、酸碱、有毒金属离子等。

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数量,采用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的三种方法。

3. 核电站应用核电站在运营中会产生核废水,由于其浓度较高、体积大,因此要求处理方法具有高效性和环保性。

对于核电站放射性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了吸附、膜分离、离子交换、氧化沉淀和生物膜反应等方法。

4. 其他应用除了以上几个行业,放射性废水还会在其他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如矿业、畜牧业、环保、科研等行业。

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核能技术的应用,放射性废液的产生和排放量逐年增加,研究和开发高效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已经变得愈发迫切起来。

本文将简单介绍一种基于膜技术的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并阐述它的具体流程。

一、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根据不同的处理原理,可将废液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

而本文介绍的方法属于物理法中的膜技术,即通过不同的膜材料使废液中的放射性物质与水分离。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投资费用低等优点。

并将具体操作流程分为预处理、膜分离、浓缩处理和再生处理四个部分。

废液处理系统由进水池、混合槽、反应器、混合器、沉淀池、膜分离器、膜浓缩器、浓缩滤器、再生器等一系列装置组成。

其具体结构如下:二、废液处理流程1. 预处理废液首先从进水池进入系统。

在进入混合槽之前,需要对废液进行初步的前处理,包括过滤、中性化处理、化学处理、沉淀等过程,以去除大部分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

2. 膜分离经过初步处理的废液进入反应器,进行相应的化学反应。

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选用不同种类的膜材料进行分离,一般可分为反渗透膜、超滤膜、电渗析膜等几种。

在此过程中,废液中的放射性物质通过膜材料被分离出,而水则通过膜孔径排出反应器。

3. 浓缩处理经过膜分离后的废液浓度仍然较低,需要进一步通过浓缩处理来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废液进入膜浓缩器后,通过压力来逐渐压缩、挤压膜上的废液,将废液的浓缩度逐渐提高。

最终达到浓缩效果最大化的状态。

4. 再生处理在浓缩处理过后,所得到的浓缩液可以通过再生方法回收处理,从而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

废液通过浓缩滤器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固体物质送入焚烧炉进行二次焚烧。

周转水则经过再生器处理后可直接再次用于各种工业需求之中。

三、结论基于膜技术的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处理方式,能够高效、快速地处理和回收放射性废液,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废液处理技术。

环境工程第四章放射性废水处理

环境工程第四章放射性废水处理

,便于维修且分离效率高。
缺点: 是处理能力较小,消耗能量多。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1页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技术---膜分离
反渗透RO、微滤MF、超滤UF、纳滤NF
膜技术
渗透
电渗析
反渗透
纳滤
超滤
微滤
驱动力
浓度差
电位差
压力差
压力差
压力差
压力差
操作孔径/nm
2~50
(中孔)
<2
(微孔)
<2
(致密孔)
<2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技术---膜分离
常用的膜分离法有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微滤等。
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发展速度极快,在污水处理、化工、生化、医药、
造纸等领域广泛应用,在放射性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也在逐渐增长

膜分离法共同优点: 是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操作在常温下进行;膜分
离技术不仅适用于有机物还适用于无机物; 装置简单,操作容易且易控制





核燃料后处理
固化封存
中放废水
放射性核素工作场所和实用的
仪器、设备,在使用和废弃前
进行严格去污所产生的大量清
洗液
分离浓缩后固化封存
低放废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废水中总α放射性最高允许排放活度为
1Bq/L,总β放射性最高允许排放活度为10Bq/L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1页
100000的物质
物质
水消毒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技术---膜分离
应用案例及研究实例
牟旭凤等对应用聚合物辅助无机膜处理模拟放射性废水进行研究,
比较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三种聚丙烯酸和不同截留分子量的无机膜对模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简介李红1’2于涛梁诗敏U(1.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330013;2.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核能是一种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型能源,尤其是核能发电更是发展迅猛,但是 核能在给我们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放射性废物。

如何安全有效地处理放射性废 水对于核能的安全利用和尾端出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放射性废水处理工 艺,以及应用较为广泛的吸附技术。

关键词:核放射性废水吸附1核能及放射性废水简介核能是一种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型能源,尤其是核 能发电更是发展迅猛,各种信息显示,在不完全统计的 情况下,目前世界上有超过400座核电站正在运行,这 些核电站运行所产生的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百分 之四十之多。

由于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在未来将会有 更大的发展空间,发电站的数量将会日益增多。

核裂 变的反应过程会产生巨大能量,正是这个反应,为核能 发电提供了主要的动力。

然而,凡事皆有利有弊。

从 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在发生核裂变这样一个产生巨大 能量的过程中,会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放射性废气、废 液以及固体废物等具有放射性的污染物质,而这些放 射性物质如不妥善处理就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一定程 度的危害。

放射性污染不同于其它污染,它是一种不容易被 大家察觉出来的污染,正因为如此,也很容易被我们大 家忽视掉。

但是放射性污染带来的危害是比其它环境 污染更加严重的危害。

尤其是放射性废水污染带来的 危害,放射性废液若处理不当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那些 本来存在于废液中的放射性物质也因此进人了自然环 境水体,如果这种被污染的水体被人体接触,可能通过 皮肤、消化道等路径进人人体,或者一部分的放射性物 质因此进人了生物循环圈,在食物链的变化中最后进 人了人体,在人体内这些放射性核素不断衰变放出射 线,对人体造成内辐照,对人体组织和细胞造成极大的 损伤,还有极大的可能使我们人体的某些组织失去了 正常的生理机能。

放射性废水处理

放射性废水处理

放射性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应尽可能作出安全的处理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使它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危害减轻到最低限度。

放射性废水按所含的放射性浓度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高水平放射性废液,一类为低水平放射性废水。

前者主要是核燃料后处理第一循环产生的废液,而后者则产生于核燃料前处理(包括铀矿开采、水冶、精炼、核燃料制造等过程中产生的含铀、镭等的废水)、核燃料后处理的其他工序,以及原子能发电站,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机构、医院、工厂等排出的废水。

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按放射性浓度水平将放射性废水分为五类,其处理方法以及处理装置屏蔽要求见下。

放射性核素用任何水处理方法都不能改变其固有的放射性衰变特性,其处理一般按两个基本原则:①将放射性废水排入水域(如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通过稀释和扩散达到无害水平。

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极低水平的放射性废水的处理。

②将放射性废水及其浓缩产物与人类的生活环境长期隔离,任其自然衰变。

这一原则对高、中、低水平放射性废水都适用。

浓缩处理有化学沉淀、离子交换、蒸发、生物化学、膜分离、电化学等方法,常用的方法是前三种。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效果,通常用去污系数()和浓缩系数()表示。

前者的定义是废水原有的放射性浓度C0与其处理后剩余放射性浓度C之比,即0;后者的定义是废水的原有体积与其处理后浓缩产物的体积之比,即原水浓缩。

蒸发法、离子交换法和化学沉淀法的代表性去污系数的数量级分别为104~106、10~103和10。

化学沉淀法使沉淀剂与废水中微量的放射性核素发生共沉淀作用的方法。

最通用的沉淀剂有铁盐、铝盐、磷酸盐、高锰酸盐、石灰、苏打等。

对铯、钌、碘等几种难以去除的放射性核素要用特殊的化学沉淀剂。

例如,放射性铯可用亚铁氰化铁、亚铁氰化铜或亚铁氰化镍共沉淀去除;也可用粘土混悬吸附──絮凝沉淀法去除。

放射性钌可用硫化亚铁、仲高碘酸铅共沉淀法等去除。

放射性碘可用磺化钠和硝酸银反应形成碘化银沉淀的方法去除;也可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

污水处理中的放射性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中的放射性废水处理

吸附法
总结词
利用固体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 。
详细描述
吸附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利用固体 吸附剂对废水中溶解性物质的吸附作用进行去除。在放 射性废水处理中,吸附法可用于去除某些放射性离子和 溶解性有机物。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沸石、硅胶 等。这些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能够 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吸附法操作简单,但 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剂,并注意防止二次污染。
安全防护与环境监Leabharlann 的研究方向完善安全防护措施
01
研究如何降低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暴露于放射性物质的风险。
优化环境监测网络
02
建立和完善放射性废水处理设施的环境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周
边环境的放射性水平。
制定应急预案
03
针对可能发生的放射性泄漏等事故,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应
对措施。
降低处理成本的研究方向
02
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包括乏燃料元件的清洗、储存 和运输等环节产生的废水。
医疗废水
放射性诊断、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如X射线、CT、核磁共振等设备使 用后产生的废水。
放射性药物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废水,如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放射 性药物残留等。
科研设施废水
实验室、研究所等科研设施在开展放射性实验过程中产生的 废水。
详细描述
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某些溶解性有机 物。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沉淀法可用于去除某些放射性离子,如铀、钚、铯等。通过 向废水中添加适当的沉淀剂,使这些放射性离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然
后通过沉淀、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废水处理

放射性废水处理

放射性废水处理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组合工艺处理放射性废水本文摘要:论文作者:陆晓峰楼福乐毛伟钢梁国明李国祯刘光全摘要:介绍用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组合工艺处理放射化学实验室排出的低水平论文作者:陆晓峰楼福乐毛伟钢梁国明李国祯刘光全摘要:介绍用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组合工艺处理放射化学实验室排出的低水平放射性废水。

叙述了内压管式超滤器、中空纤维反渗透器及电渗析器在废水处理中的脱盐、去污等效果,及两种清洗方法对超滤膜通量恢复的比较等。

由“三膜”组合工艺组成的URE流程去污因子高达3.2×103,为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放射性废水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组合工艺一、前言我所于七十年代起开展用“四台电渗析器”和“电渗析器-填充床电渗析器”两个流程来处理放射性废水,获得了成功。

但也发现在处理本所放化实验室排除的放射性废水时,效果不理想。

主要是该废水中,组分复杂,特别是含有的有机大分子、络合物等,很难用电渗析工艺去除,影响了净化效果[2]。

近年来,我们研制了YM型磺化聚砜超滤膜,并做了超滤膜处理放射性废水的探索试验[3]。

对反渗透处理放射性废水的方法也作了研究[4]。

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种处理手段的优点,提出了用超滤(UF)-反渗透(RO)-电渗析(ED)组合工艺(简称URE流程)处理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的新工艺。

二、流程与设备处理低放废水URE流程见图1。

采用本所研制YM型内压管式超滤器(磺化聚砜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2万),膜面积1.5m2,纯水通量250L/h,(压力0.25Mpa)。

反渗透器为海洋二所研制的HRC型中空纤维组件,膜面积40m2,纯水通量270L/h(压力1.3Mpa)。

电渗析器为400mm×800mm,一级一段,膜对40对,由本所组装。

放化实验室排出的低放废水进入沉降槽,静止澄清24h后,上清液放入超滤原水槽,经超滤处理后,渗透液进入中间槽。

同时启动反渗透器和电渗析器,反渗透器进一步脱盐和去污,渗透液可直接排放或流入混床进一步处理。

放射性废水处理共37页文档

放射性废水处理共37页文档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放射性废水处理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放射性废水处理方法

放射性废水处理方法

放射性废水处理方法放射性废水的介绍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和1898年居里发现镭元素以来,核科学技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成熟,并深刻的改变着世界。

但是,在核科学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比如,核能发电,尽管能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要,却又引起人们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悲剧是否会重演的忧虑。

现在,放射性元素在军事、能源、工业、农业、医学以及其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已经机器广发。

于此同时,在整个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气、废液和固态废弃物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更加深切的关注。

在放射性“三废”中,放射性废水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因此对放射性废水的处理尤其应当重视。

放射性废水是指核燃料前处理和后处理,原子能发电站,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医院、工厂等排出的废水。

按废水所含放射性废水浓度分为高水平、中水平与低水平放射性废水。

按废水中所含射线种类,还可以分为α、β、γ三类放射性废水。

放射性废水的来源及特点在核工业部门、一些科研部门,如核电站反应堆、铀钍的湿法冶金厂、医院、同位素试验堆及生产堆等都会产生放射性废水,表1—1归纳了部分主要的放射性废水的来源。

在核电站运行和停运过程中,都会形成放射性活度不同的废水。

这些废水的特点是组分复杂、浓度和水量的变化幅度较大,这种变化与核电站反应堆类型、电站的管理水平以及水化学工况等有关。

放射性废水因含有放射性元素或裂变产物,会损坏人的身体健康,一旦进入人体,极易在器官内沉积,乃至危害生命,所以要经过严格处理,才能排放。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放射性废水具有重金属元素种类多和浓度高、具有放射性、对人和动物危害大的特点。

从根本上讲,放射性元素只能靠自然衰变来降低以及消除其放射性。

故其处理方法从根本上说,无非是贮存和扩散两种。

对于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一般妥善的贮藏起来,与环境隔离;对中低水平的放射性废物,则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后,将大部分的放射性废物转移到小体积的浓缩(压缩)物中,并加以贮藏,而使大体积废物中生育的放射性小于最大允许排放浓度后,将其排于环境中进行稀释、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