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音高、旋律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准歌曲,正确地使用音乐器具,如打击乐器等。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认识音乐元素学习节奏、音高、旋律等基本音乐元素。

学习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记谱法。

2. 第二单元:唱歌与游戏学习并演唱简单的歌曲。

通过音乐游戏,体验音乐的乐趣。

3. 第三单元:音乐与舞蹈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

结合歌曲进行舞蹈表演。

4. 第四单元:音乐与故事通过音乐故事,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学习音乐故事的表现技巧。

5. 第五单元:乐器与演奏学习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

进行小型音乐演奏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歌曲、游戏、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如演唱、演奏、游戏等。

2. 音乐技能:评估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如唱准歌曲、使用乐器等。

3. 音乐欣赏: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五、教学时间1. 第一单元:4课时2. 第二单元:4课时3. 第三单元:4课时4. 第四单元:4课时5. 第五单元:4课时六、教学内容6. 第六单元:音乐与绘画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和表达色彩、形状等视觉元素。

结合音乐创作简单的绘画作品。

7. 第七单元:音乐与自然让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和表达自然界的声音和景象。

学习自然界中的声音模仿。

8. 第八单元:音乐与生活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和表达生活中的情感和场景。

结合生活经验创作音乐作品。

9. 第九单元:音乐与故事(续)深入学习音乐故事的表现技巧。

学生自主创作并表演音乐故事。

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如歌曲、舞蹈、乐器演奏等。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课有趣的声音世界编写:执教:教学目标: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2.感受人声和乐器不同的音色.3.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

4.能够用声音编织一个简单的故事。

5.会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和《大鼓和小鼓》.教学内容:1.歌曲《大雨和小雨》2.歌曲《大鼓和小鼓》3.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4.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二)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重点: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

通过创编音乐的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对声音的联想。

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

教师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教具准备:1.五个盛水的瓶子、碟子及课堂打击乐器。

2.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准确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4.能创造几种声音。

教学过程:(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设计目的:丰富学生的知识。

)3、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二)歌曲《大雨和小雨》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

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鱼的歌曲《大雨和小雨》.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设计目的: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优秀7篇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优秀7篇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优秀7篇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一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聆听歌曲《三只小猪》和《快乐的小熊猫》,感受乐曲描述的愉快劳动的情景,感受劳动的快乐。

2、认识碰钟,学习敲击碰钟的正确姿势。

教学过程:一、律动。

二、认识碰钟1、观察示意图,知道怎么敲击。

2、想一想,听一听,碰钟的声音是长的,还是短的?怎么才能敲出短音。

启发学生动脑思考。

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敲击碰钟。

一、复习表演《动物说话》,《我爱我的小羊羔》二、聆听《三只小猪》1、完整地聆听《三只小猪》,说一说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小猪。

三只小猪好象在做什么?2、复听,让学生自编动作表演三只可爱的小猪。

看谁能记住小猪叫的地方,随着乐曲学小猪的叫声。

3、三幅动作提示图分别是:扭着身体学小猪走路。

用手指抵住鼻尖,模仿小猪的翘鼻子。

两只手在耳朵上方伸开五指做“扇风”的动作,模仿小猪的大耳朵。

三、聆听《快乐的小熊猫》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描述的清晨的意境和小熊猫愉快劳动的情景。

2、复听,将音乐分成两部分。

“大森林的早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在小熊猫打水的时候,你好象又听到了什么声音。

”利用音乐中的特殊音响,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3、复听时,让学生跟着音乐表演,乐曲结束了。

教师可启发学生编创结尾。

编创结尾分组进行,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利用乐器、人声、拍打动作为乐曲做结尾。

四、课堂小结:课后反思:通过歌词创编,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开发。

以情感、能力培养为主线,让学生在“想”“动”的音乐实践中拓展音乐,了解音乐要素、力度以及不同画面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目标: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音乐课,大家认真听一听,外面是不是还在下雨?(是),同学们早上家长送你们来的时候,那时候是下的大雨还是小雨啊?(大雨)。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音高:认识音阶、音级,学会简单的音高标记。

2. 音长:理解音符、休止符的概念,学会简单的节奏表示方法。

3. 音色: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学会用音色来区分乐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模仿、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乐器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音乐元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听一首简单的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妙。

2. 讲解:讲解音高、音长、音色的概念,并用教具进行展示。

3. 实践:让学生模仿教师演奏的音符、节奏,进行音高、音长的练习。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元素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听一首歌曲,尝试分辨音高、音长、音色。

2. 练习用简单的音符、节奏创作一首小歌曲。

第二章:学习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2. 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节奏符号: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学会它们的表示方法。

2. 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节奏的演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听、说、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拍手、敲击等动作,帮助学生感受节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听一首有节奏的歌曲,感受节奏的魅力。

2. 讲解:讲解各种节奏符号的概念,并用教具进行展示。

3. 实践:让学生模仿教师演奏的节奏,进行各种节奏的练习。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听一首歌曲,尝试分辨各种节奏符号。

2. 练习用各种节奏符号创作一首小歌曲。

第三章:学习音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符符号,如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等。

2. 培养学生对音符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024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2024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第一单元:基础乐理知识•第二单元:民族歌曲欣赏与演唱•第三单元:儿童歌曲学习与表演•第四单元:节奏乐器演奏体验•期末复习与成果展示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音乐课程概述音乐课程性质小学音乐课程是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以审美为核心,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音乐课程价值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

歌曲演唱音乐欣赏音乐知识音乐游戏与活动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内容学习演唱符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儿童歌曲,注重音准、节奏和吐字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符、节奏、拍号等,为后续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欣赏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作品,包括中外优秀儿童歌曲、器乐曲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设计与音乐相关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乐趣,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

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能够演唱一定数量的歌曲,了解一定的音乐常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听、唱、动、创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评价方式与标准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演唱技能、音乐知识、学习态度等方面。

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发展,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展示自己的才能。

02第一单元:基础乐理知识学习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基本音符形状及时值,了解附点、连音线等术语。

音符与休止符掌握力度术语(如强弱、渐强渐弱等)和速度术语(如快慢、渐快渐慢等)。

音乐术语认识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了解五线谱与简谱的对应关系。

谱号与谱表音乐符号及术语介绍节奏与节拍训练基本节奏型学习均分节奏型、附点节奏型、切分节奏型等基本节奏型,通过拍手或打击乐器进行练习。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音乐欣赏1.1 节奏感知- 目标:培养学生感知节奏的能力,启发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 教学内容:通过听歌曲并跟随节奏拍打,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

活动1:听歌曲,拍手跟随节奏- 方法:播放简单的歌曲,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拍手。

- 时间:约5分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活动2:模仿乐器的声音- 方法: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学生模仿并拍打出相应的节奏。

- 时间:约10分钟- 教学重点:通过模仿乐器声音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1.2 曲式理解- 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曲式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对曲式的理解能力。

- 教学内容:介绍简单的曲式结构,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辨认不同的曲式。

活动1: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 方法: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歌曲的曲式结构。

- 时间:约15分钟-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辨认歌曲的曲式结构。

活动2:创作简单的曲式- 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创作简单的曲式,例如ABA结构的小曲子。

- 时间:约20分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曲式的创作和理解能力。

二、音乐表演2.1 舞蹈表演- 目标:让学生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

- 教学内容:教授学生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基础舞蹈表演。

活动1:研究舞蹈动作- 方法: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

- 时间:约10分钟-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

活动2:舞蹈表演- 方法:学生根据老师指导进行舞蹈表演,展示他们学到的舞蹈动作。

- 时间:约15分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舞蹈表演的自信心。

2.2 乐器演奏- 目标:让学生体验乐器演奏的乐趣,培养学生对音乐乐器的兴趣和热爱。

-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研究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并进行乐器演奏。

活动1:研究乐器演奏技巧- 方法:以打击乐器为例,教授学生简单的演奏技巧。

音乐教案:一年级人音版上册全集

音乐教案:一年级人音版上册全集

音乐教案:一年级人音版上册全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演唱本册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及情感。

- 能够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理解节奏、音符等基本音乐概念。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运用游戏、故事、图片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 学会本册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及情感。

- 学会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音色等。

2. 音乐知识- 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如音符、节拍等。

- 理解节奏、音符等基本音乐概念。

3. 实践活动- 聆听、演唱、演奏各种音乐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 参与音乐游戏、故事、图片等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 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运用游戏、故事、图片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分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歌曲演唱、音乐知识问答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发挥。

- 综合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五、教学计划(此处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本册教材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课题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方法等。

)六、教学资源- 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教学设备:音响、钢琴、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辅助材料:歌曲谱子、图片、道具等七、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素养。

-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歌曲《其多列》1. 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歌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学唱歌。

2. 新授:(1)范唱《其多列》,学生听两遍。

(2)歌曲分析:这是一首节奏轻快、明朗、富有情趣的鄂温克族歌曲。

(3)教唱歌曲,注意解决难点:“勒”的发音为“lie”同“列”,在第一小节中指导学生演唱时声音要稍小些并自然地放下来,这样唱连贯的一小节就显得有连贯而活泼。

“来”发“lai”在第三小节指导学生演唱时用“luo”发出短而有力的“啦——”衬词。

一小节的强弱对比如此做法能够做到歌声连贯而有层次。

第四小节的最后一音落在主音上,可采用三连音节奏作成带再现的三小节乐段。

最后反复时较长的音要唱得连贯而有弹性,以表达儿童喜欢鄂温克小姑娘的心情。

(4)歌曲处理:唱准附点音符,唱出轻快感。

节奏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

边唱边做动作。

可分组,一组领着另外一组做。

培养学生的互相领和互相合作的精神。

最后让学生讲讲自己快乐的课余生活。

二、音乐知识——节奏谱节奏谱分为三个小结,用不同颜色(四种),便于记忆。

设计三种动物形象——兔子、熊、青蛙、刺猬来调动学生模仿和创造性的能力,给弱起小节以节奏的重读,准确地掌握了小节的节奏。

第一小结是学习重点,用时较多。

三、歌曲《洗手绢》1.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鄂温克小姑娘的歌,这节我们再学习一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洗手绢》。

这首歌也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儿童歌曲。

大家想不想学?2. 新授:学唱歌曲,分析重点节奏及歌词内容:歌曲轻快活泼风格和《其多列》相似,但是情绪更欢快热烈一些。

“姐姐说小朋友聪明劳动不怕脏,爸爸说小朋友勤快样样事情都会干。

”是鼓励赞扬的话语,应引导学生以自豪地心情演唱,有自豪感地表演歌曲的情绪和动作。

最后反复时声音要更欢快热烈,并让学生表演自己的课余活动。

四、欣赏新疆舞曲《其多一片歌唱家》1. 导入:学唱了两首少数民族的歌曲,这一课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新疆舞曲。

(精选)人教版小学一年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精选)人教版小学一年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精选)人教版小学一年音乐上册教案-全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篇: 《快乐的歌声》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模仿歌曲《快乐的歌声》的节奏和旋律。

2. 能够用手拍打出歌曲的节奏。

3. 能够用简单的歌词唱出歌曲。

教学重点:1. 通过歌曲学习节奏和旋律。

2. 唱歌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录音机、音乐播放器。

课件、歌谱、音乐学习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上一节课中所学的歌曲和节奏。

T: 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一首歌曲《小毛驴》,你们还记得吗?S1: 我记得!S2: 我们一起唱:“小毛驴,小毛驴,快快跑……”T: 很好!你们都唱得很棒!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叫做《快乐的歌声》。

你们准备好了吗?S3: 准备好了!Step 2: 学习歌曲播放音乐,让学生听歌曲《快乐的歌声》。

T: 我们先听一遍这首歌曲,听完之后我们一起学唱。

(播放音乐)T: 第一遍大家先跟着音乐听,下一遍我们一起跟着唱。

明白吗?S4: 明白!再次播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唱歌。

Step 3: 跟着音乐拍打节奏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用手拍打。

T: 我们可以用手来拍打这首歌曲的节奏。

大家试一试,一起拍打。

引导学生用手拍打歌曲的节奏。

Step 4: 学唱歌词给学生发放歌谱或者音乐学习卡片,让学生看着歌词跟着音乐唱歌。

T: 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的歌词,你们可以看着歌谱或者音乐学习卡片。

学生跟着歌谱或卡片的指示,唱出歌曲的歌词。

Step 5: 分组合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组合唱歌曲。

T: 现在,我将你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来唱这首歌曲。

准备好了吗?S5: 准备好了!让每个小组轮流合唱歌曲。

Step 6: 小结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T: 这节课我们学了一首新的歌曲《快乐的歌声》,你们觉得这首歌怎么样?S6: 好听!S7: 很有节奏感!T: 很好!你们都唱得很棒!在课堂上你们最喜欢的部分是什么?S8: 我喜欢和小组一起唱。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目录- [第一单元:音乐是什么](#第一单元音乐是什么)- [第二单元:音乐与心情](#第二单元音乐与心情)- [第三单元:我们的歌谣](#第三单元我们的歌谣)- [第四单元:早上好,音乐](#第四单元早上好音乐)- [第五单元:一起跳舞吧](#第五单元一起跳舞吧)- [第六单元:音符,你在哪里](#第六单元音符你在哪里)第一单元:音乐是什么本单元主要介绍音乐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学生通过听歌曲、演唱和简单的节奏练,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

- 课程一:认识音乐- 研究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并进行简单的欣赏与体验- 通过模仿音乐节奏来跳舞- 课程二:歌唱与表演- 研究简单的歌曲,并进行歌唱和表演- 研究如何运用唱歌和动作来表达情感- 课程三:音乐的力量- 研究音乐对情绪的影响- 通过音乐游戏和活动来感受音乐的力量第二单元:音乐与心情本单元主要探讨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听音乐、模仿动作和表演,培养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课程一:快乐音乐- 研究欢快的音乐和节奏,感受快乐的情绪- 通过舞蹈和身体表演来表达快乐的情感- 课程二:悲伤音乐- 研究悲伤的音乐和节奏,感受悲伤的情绪- 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悲伤的情感- 课程三:安静音乐- 研究安静的音乐和节奏,感受平静的情绪- 通过呼吸和放松动作来表达平静的情感第三单元:我们的歌谣本单元主要介绍一些简单的歌谣。

学生通过跟唱和表演,培养对音乐的认知和记忆能力。

- 课程一:童谣欢唱- 研究一些常见的童谣,并进行欢快的唱歌和表演- 通过唱歌和动作来培养语言和音乐的协调能力- 课程二:动物歌谣- 研究以动物为主题的歌谣,并进行有趣的唱歌和表演- 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来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课程三:节日歌谣- 研究与节日相关的歌谣,并进行相应的唱歌和表演- 通过歌唱和舞蹈来体验不同节日的氛围第四单元:早上好,音乐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音乐来体验早晨的活力和美好。

一年级音乐上学期全册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音乐上学期全册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音乐上学期全册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熟练歌唱《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

2. 能够听懂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3.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如民族乐器、民歌等。

二、教学内容1.《歌唱祖国》1. 熟练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2. 分组唱歌,加强合作意识。

3. 感受歌曲传递的祖国爱情。

2. 音乐理论1. 了解基本的音乐符号。

2. 研究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拍等。

3. 通过歌曲的演唱加深对音乐理论的理解。

3.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1. 介绍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

2. 研究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

3. 听取民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1. 歌唱祖国的基本演唱技巧,如音高、音准等。

2. 研究基本的乐理知识和符号记号。

3.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 听、说、唱相结合的方法。

2. 游戏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群体合作研究方法,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歌唱祖国1. 教师唱歌示范,学生跟唱,感受歌曲的氛围。

2. 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学生合作演唱,增加趣味性。

3. 全班合唱,加强对歌曲整体的把握。

2. 音乐理论1. 简单介绍音乐符号和基本乐理知识,学生进行听、观、模仿。

2. 通过歌曲的演唱体验或探索音乐知识,深化印象。

3.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1. 教师讲解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

2. 学生进行模仿演奏,掌握一定的技巧。

3. 听取民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对基本演唱技巧进行讲评。

2. 组织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程度。

3. 以作品展示或其他形式,展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技艺水平。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针对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和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估及时、准确,为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

2. 音阶、节奏、拍子。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概念。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演奏。

3. 实践法:学生演唱、演奏和练习。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

2. 讲解音阶、节奏、拍子的概念。

3. 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4. 学生演唱、演奏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音乐的基本元素。

2. 学生能理解音阶、节奏、拍子的概念。

3. 学生能参与演唱、演奏和练习,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章:学习歌曲1. 让学生学会一首简单的歌曲,培养音乐节奏感。

2. 培养学生合唱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的学习:歌词、旋律、节奏。

2. 合唱的技巧:音准、节奏、和谐。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指挥。

3. 实践法:学生演唱、练习合唱。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让学生熟悉歌曲。

2. 示范演唱和指挥,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 学生演唱、练习合唱,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2. 学生能在合唱中保持音准、节奏和和谐。

3. 学生表现出对音乐的热情和合作精神。

第三章:认识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如拍子、节拍等。

2. 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1. 节奏的基本概念:拍子、节拍、节奏型。

2. 节奏的感知和表达:拍手、敲击、唱名。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节奏的基本概念。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拍手、敲击、唱名。

3. 实践法:学生实践拍手、敲击、唱名。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拍子、节拍、节奏型的概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
册)
第一课:音乐和乐器
研究目标
- 了解音乐是什么
- 认识常见的乐器
- 研究乐器的名称和发音
教学内容
1. 引导学生聆听不同的乐器声音,让他们感受音乐
2. 教授常见的乐器名称和发音
3. 学生自由体验不同的乐器声音,尝试模仿乐器发声
第二课:节奏与拍子
研究目标
- 认识节奏的概念
- 研究常见的音乐拍子
- 能够根据拍子跳动或拍手
教学内容
1. 听录音并模仿拍摄节奏和拍子的动作
2. 用小手拍击不同的拍子,感受节奏
3. 教授基本的两拍和三拍节奏
...(依次编写后续课程的内容)
第八课:歌谣与童谣
研究目标
- 研究传统歌谣和童谣
- 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发音唱歌谣和童谣
教学内容
1. 听录音并研究唱一首传统歌谣或童谣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唱歌的兴趣
3. 引导学生一起唱歌谣或童谣,并在班级内进行小演出
第九课:音乐游戏
研究目标
- 通过游戏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 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进行音乐相关的游戏,如节奏传递、乐器组合等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的概览,请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自行展开每课的详细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准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课程的介绍:音乐课程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

2. 学生音乐的听、唱、动、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和目标。

2. 示范法:教师进行音乐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器具、音响设备等。

2. 教材准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情况。

第二章:音阶与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阶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音阶的学习:认识音阶、音阶的构成、音阶的练习。

2. 节奏的练习:认识节奏、节奏的练习、节奏的游戏。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阶的构成和节奏的类型。

2. 实践法:学生进行音阶和节奏的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器具、音响设备等。

2. 教材准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音阶和节奏掌握情况。

2. 学生音乐表演的能力。

第三章:简单音乐符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符号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符号的介绍: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等。

2. 音乐符号的练习:识谱、写谱、演奏。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符号的意义和用法。

2. 实践法:学生进行音乐符号的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器具、音响设备等。

2. 教材准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音乐符号掌握情况。

2. 学生音乐表演的能力。

第四章:歌曲学习与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歌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的学习:歌词的记忆、旋律的掌握、演唱技巧的培养。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音高、音长、节奏、音色等。

2. 音乐的基本技能:唱谱、打拍子、演奏简单乐器等。

3. 音乐欣赏和表现:欣赏经典音乐作品,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歌曲、游戏、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学生能熟练地唱谱、打拍子、演奏简单乐器。

3. 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和表现,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章:音高和音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高和音长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音高和音长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音高的概念:音的高低,音阶的组成。

2. 音长的概念:音符的种类和时值。

3. 音高和音长的练习:唱谱、打拍子、听音练习等。

三、教学方法1. 通过听音、唱谱、打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知音高和音长的变化。

2. 运用图谱、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音高和音长的概念。

3. 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音高和音长的概念。

3. 学生能通过听音练习,辨别不同的音高和音长。

第三章:节奏和拍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和拍子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节奏和拍子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节奏的概念:节奏的种类和特点。

2. 拍子的概念:拍子的种类和强弱规律。

3. 节奏和拍子的练习:唱谱、打拍子、节奏游戏等。

三、教学方法1. 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节奏和拍子的变化。

2. 运用图谱、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节奏和拍子的概念。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简介与学生准备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音乐教学,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音乐技能和音乐认知。

二、学生准备1. 学生需了解并能够适应课堂纪律和教学要求。

2. 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听、唱、动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分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2. 定期进行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

3. 综合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技能和认知水平。

第二章:音阶与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基本的音阶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音阶:学习Do、Re、Mi、Fa、Sol、La、Si的基本音阶。

2. 节奏:学习简单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

三、教学活动1. 音阶学习:通过唱名游戏、音阶接龙等活动,让学生熟悉音阶。

2. 节奏学习:通过拍手、敲击等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四、作业与评价1. 回家作业:练习音阶和节奏,家长签字确认。

2. 课堂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三章:歌曲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演唱简单的歌曲。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合唱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学习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歌曲。

2. 合唱练习: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训练。

三、教学活动1. 歌曲学唱:跟唱、分组唱、接龙唱等多种方式学习歌曲。

2. 合唱练习:通过二声部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四、作业与评价1. 回家作业:演唱歌曲,家长签字确认。

2. 课堂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和合唱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四章: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3篇)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教学内容:1.听赏《小机灵之歌》2.音乐活动“猜一猜谁在敲”教学目标:1.听赏《小机灵之歌》,学唱歌曲引子部分。

2.听音乐和节奏做游戏。

教学过程:(一)看头饰,听音乐1.请学生戴上自制的头饰,说说自己是哪部动画片的人物。

同一部动画片的学生集中在一起。

每提到一部动画片,教师就放这部动画片的歌曲或音乐。

如:学生提到动画片《西游记》,教师就放《一个师傅仨徒弟》音乐;提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放《劳动回家转》的音乐;提到《三只小猪》,教师放《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的音乐。

教师播放《小机灵之歌》,拿出一休的头饰,请学生猜出动画片的名称:《聪明的一休》。

2.请学生说出《聪明的一休》是哪个国家的动画片。

3.教师补充说明日本儿童生活、服饰等的特点:穿木屐、和服、睡榻榻米等。

(二)学唱《小机灵之歌》第一句1.初听《小机灵之歌》,说己最喜欢的音乐片断。

2.复听歌曲,请学生说出上述几个最喜欢的音乐片断有哪些特点。

如,“啊,啊,开动脑筋啊”,表现了小一休什么形象。

再如,“格的格的”在歌曲的开始和结尾,表现了一体什么动作或形象?启发学生注意引子的音乐特点。

3.教师范唱歌曲引子部分,学生听唱几遍,然后完整地演唱。

4.跟着教师播放的录音带,学唱引子和尾声。

(三)敲打击乐器用三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四)做游戏:猜一猜1.放音乐,猜一猜动画片请学生戴好各自的头饰,围成一大圈,边听音乐边拍手××××。

听到相关音乐,就走到圈里,围成一个小圈。

例如:教师弹奏或播放《一个师傅仨徒弟》的音乐,戴《西游记》中人物头饰的学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全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全套)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第一课时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声音》教学对象:一年级(上学期)学生教学目标:1.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兴趣。

2.能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3.能用声音创编简单的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现在,教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请听好: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

每位同学开动脑筋仔细、认真地想一想。

学生发言。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那耳朵有什么作用呀?学生发言。

师:对,耳朵的主要作用就是听辨声音的。

那现在老师就要考同学们的小耳朵是不是很灵?请—听—好!二、听辨声音㈠课件出示:“听一听”师:现在,老师要播放第一组声音,这一组共有两种声音,请同学们听仔细,这两种分别是什么声音。

1.师播放多媒体:钟表的声音学生说说听到什么声音。

师播放音乐片段《在钟表店里》(播放模仿钟表走动的声音、闹钟的声音片段:三段)学生听完,师:作曲家写这首乐曲时,就是根据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声创作的。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组声音,请大家都闭上眼睛,不要偷看。

我们一起,猜一猜!可以用动作告诉老师,但谁也不能发出声音。

2.教师播放音效:动物的声音(小鸟、羊、牛、马、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动作表示动物,之后模仿动作及叫声。

(动物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他们对动物有着特殊的情感,对它们的声音也特别敏感,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听声音模仿动物的形态,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肢体、动力及协调能力。

)师:同学们耳朵可真灵呀,下面老师还要请同学们听一首描写动物的音乐,这种动物在动画中没有出现。

猜一猜是什么动物?3.教师播放乐曲《野蜂飞舞》片段学生听后,师介绍:这是一首描写蜜蜂的乐曲,名字就叫《野蜂飞舞》。

乐曲主要描写了蜜蜂飞舞的声音。

师:下面老师要提高点难度喔……㈡课件显示:“想一想”1.师:现在,又要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了!①教师播放音效“雷雨”的声音②教师播放音效“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刹车的声音”③教师播放“火车”的声音(火车出发、鸣笛、行进中的声音)(通过火车出发、鸣笛、行进的声音,使学生体验声音的远近、强弱,从中认识音乐中的节奏要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 篇音乐剧赞扬民主,它赞扬那些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浪漫和幸福的一般人,而对那些自命非凡的富人,尤其是贵族们,则布满了鄙视和嘲弄。

为了大家学习便利,笔者特地预备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 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送借鉴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教学目标1.背唱歌曲《好朋友》。

2.创编的歌词演唱。

教学重、难点1.参加声势演唱歌曲。

2.创编歌词演唱教材分析《好朋友》是一首热忱真挚的儿童歌曲,由两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可分为两个分句,在 1、2 句及结尾处参加了小过门,每个小过门处拍两下手,第 11 小节处还要热忱地喊:“嘿!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

教唱时应留意引导学生表现出朋友间亲切无间的真挚感情,不要喊唱,拍手处和“嘿”处要整齐,不能抢拍。

拍手处学生可能习惯拍成“”的节奏,教师应准时订正;学生习惯于最终一句唱完边拍手边喊“嘿”,要反复练习。

“一起玩耍笑哈哈,一起唱歌乐悠悠”这两句歌词可以让学生进展歌词改编演唱,可只改编一个词也可一整句改编。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分别问三名同学你有好朋友吗?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都干什么?生:做玩耍、学习……教师:一个人没有朋友行吗?对,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朋友。

都需要好朋友。

教师现在给大家听一首和好朋友有关的歌曲,你听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二、《好朋友》学习歌曲1.声势和动作感受歌曲。

倾听《好朋友》范唱。

提问:歌中都唱了什么?学生答复:我们都是好朋友等。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表现好朋友们在一起玩耍、唱歌的。

提问:乐曲中除了演唱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学生答复:拍手的声音。

教师评价并再次提问:对!我们来听听,共有几处拍手声音?学生听辨拍手次数并答复。

教师总结,提出听赏要求:在歌曲过门处随音乐一起拍手(3 处)。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在过门处拍手。

提问:小朋友们在玩耍时兴奋地喊叫起来。

你听到了吗?消灭在歌曲哪里?学生答复:“嘿嘿”在歌曲最终一句演唱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会与他人合作、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与他人合作完成歌。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唱歌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导入
1.音乐游戏《敌人来了》进入教室。
师在高低不同音区弹奏进行曲。低音区代表敌人来了,学生哈下腰来走,高音区代表敌人走了,学生直起腰来走。让学生感受音的高低变化及两拍子的节奏特点。
2、导入新歌:可是在和暴风雨做斗争时,有几只小青蛙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家了,这可怎办?别急,老师有个办法,能帮小青蛙们找到家。老师编了一段顺口溜的节奏,只要同学们都学会唱了小青蛙听到
课题
小蜻蜓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六年级音乐教案目录
学年度第一学期
序号
内容
页码
1
唐僧骑马咚得咚
2
2
娃哈哈
4
3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6
4
小青蛙找家
8
5
小蜻蜓
10
6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2
7
国旗国旗真美丽
14
8
草原就是我的家
16
9
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
18
10
大鼓和小鼓
20
11
大雨和小雨
22
12
青蛙音乐会
24
13
找朋友
26
14
声音的长短
28
15
狮子舞绣球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童谣
教学过程
批注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一个师傅仨徒弟》
1.激趣导入
2、初听乐曲
请小朋友在听的时候想一想动画片中各个人物的外形特征并模仿,他们都有什么本事?
3、复听
(1)同学们听得真棒,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
(2)动画片好看吗?里面的歌声是不是也特别好听啊?大家想学这首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前半部分。
.师:音乐表现的还可能是哪种小昆虫?师:能发出嗡嗡的声音,说明它飞的怎么样?师:请你用动作表现一下它快速飞的样子。
师:这种小昆虫除了飞的速度快之外,从音乐当中你感觉到它是在同一高度飞的吗?我们来听听
师:它是在一个高度飞的吗?师:请你用动作表现一下,高飞什么样,底飞什么样。
师:下面我们一起随音乐用动作表现,也可以用手指来表现它上下飞舞的样子。师:你们表演的可真像!那它在飞行的时候声音有什么
课题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目标
1.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兴趣
2.能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3.能用声音创编简单的故事情节。
(3)课件出示歌词
(4)跟琴学唱
(5)师生接唱
(6)完整演唱
三、学习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课题
娃哈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2、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歌表演
教学过程
批注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娃哈哈》)
二、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新疆舞录象)
师: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吗?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呢?
3、能够跟着音乐律动,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教学重难点
1、能用不同力度的声音、不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表现出小青蛙找家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情,表达歌曲意境。
2、能积极的配合,参与表演。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唱歌
教学过程
批注
一、教学过程:
1、聆听音乐《星光恰恰恰》学生愉快的进教室,师生唱问好歌。
师:对,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出示图片)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三、节奏训练
师:今天,我们就请吐鲁番的姑娘带领我们到葡萄园去摘葡萄,
课题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长江、黄河并能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
体验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歌曲思想。
课时
一课时
课型唱歌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过程批注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野蜂飞舞》(理解、表现)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小昆虫吗?都知道哪些小昆虫?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那接下来就请你听音乐猜猜表现的是哪种小昆虫?
师:音乐表现的是谁?师:你为什么说是呢?
师:这是它在做什么发出的声音?
2.师:“同学们注意到了么,这首歌曲好像少了点儿什么?”(唱的、歌词„„)“原来小朋友一不小心把歌词的顺序弄乱了,现在请同
课题
小青蛙找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小青蛙找家》这首歌的律动,理解并体会遇到困难膺任而上的精神。
2、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小青蛙找家》的歌曲,在唱唱、动动无形中接受歌曲中的各种节奏。
2.发声。
师:“敌人走了,我们又可以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了。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领着小朋友坐着火车去郊游了。听,火车拉响汽笛准备起程了!”师一边做手拉汽笛的动作一边唱两个长音Lu,生模仿。
二、学唱歌曲第一段
1.师:“火车来到了被誉为‘山水画廊’和‘人间仙境’的长江三峡,小朋友们被长江的美景所打动,编了一首歌,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听——”放第一段伴奏录音。
30
16
新年好
32
课题
唐僧骑马咚得咚
教学目标
1、按节奏朗读,按节奏走步,随音乐的分句准确变换动作。
2、模拟不同动画人物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发展学生音乐表现力。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
教学难点:如何吸引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听音乐,帮助学生从愿意听、喜欢听逐渐过渡到想听音乐。
2、游戏:用四种不同的动作打节奏如:拍手、排肩、跺脚等。
二、引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想知道吗?猜猜厅看?
2、能谈谈你对小青蛙的认识和感受吗?
3、总结(小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小青蛙、爱护小青蛙)
三、1、导入新课:
有一天啊,几只小青蛙在池塘里玩,(师放小青蛙愉快活动的音乐)听,他们玩的可开心了。突然,天空响起了一声很响的雷声。风也忽然大起来,倾刻间风雨交加,下起了暴雨,你们听,小青蛙们怎么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