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创新实验课件

生物创新实验课件
到吸烟有害健康,而可以且培养学生勇于 探索实践的习惯和能力。 • 2、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吸烟的危害, 从而树立珍爱生命,远离香烟的意识。
三 实验原理
• 本模拟实验中,棉花模拟人的肺,自制的
吸气瓶模拟人吸食香烟。在用自制的吸气 瓶吸10次以后,取出U型管里的棉花,会 发现棉花变成黄色,从而模拟实验证明香 烟燃烧后产生的化学物质会使肺发黄发黑, 危害身体健康。
四 实验仪器与材料
• U型管、 铁架台 、自制的吸气瓶 (带孔的
橡胶塞、 胶水瓶)
• 棉花、 香烟、 打火机
五 实验设计思路
• 1 用一个U型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 2 在U型管的一侧插上香烟,另一侧放入一
些棉花。 • 3 点燃香烟,用自制的一个吸气瓶在另一 侧吸气。吸几次以后,取出U型管里的棉花, 会发现棉花变成黄色。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模拟实验的 创新设计教版《生物学》八
年级下册第85-86页的内容,教材中只是提供 了一些文字说明。学生阅读后对吸烟的危害并 没有很深刻的印象,教学中我自创了这个模拟 实验,让学生对吸烟的危害感受更直观,印象 更深刻。
二 实验目的
• 1、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让学生很明显地看
六 实验结论
• 本模拟实验证明香烟燃烧后产生的化学 • 物质会使肺发黄发黑,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PPT课件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PPT课件
2、避免碎屑粘在试管壁上。可以用药勺将馒头碎屑 放入试管中;也可以将细纸条折成“V”形,将碎 屑放在里面,然后放入试管。
3、用量筒、滴管测量及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时,要防 止唾液对2号试管的污染。如果按顺序进行操作, 则1号试管操作完毕后,要将用具进行清洗,再操 作2号试管;也可先操作2号试管,再进行1、3号 试管的实验,最后对用具进行清洗。
4. 将酒精灯轻轻挪出来,然后熄灭;
5. 取出黄白色的叶片并用清水漂洗,然后平铺在 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放置约5min。
6. 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
-
17
-
18
-
19
-
20
【实施计划】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叶片见光部分 遇碘液变蓝,而被黑纸片遮光的部分遇碘不变蓝, 证明见光的叶片部分含有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 的产物,这个实验同时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 要条件。
-
3
探究实验目录
1 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2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3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4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5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
4
11 探探究究光光对对黄黄粉粉虫虫生生活活的的影影响响
【背景知识】
黄粉虫,又叫面 包虫,喜群居,生性 好动,其蛋白质含量 丰富。 这种小动物似 乎总生活在阴暗的角 落里。那么,光照是 否会影响黄粉虫的分 布呢?
-
44
【讨论】
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增加食物的表面积, 舌的搅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它们都不直接 改变淀粉的分子结构;唾液能使部分淀粉消化成麦 芽糖。

初中生物发酵现象实验说课PPT课件

初中生物发酵现象实验说课PPT课件

分析原型 引导改进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4
实验原型及改进创新
实验原型:
一杯温水+糖+酵母
搅 拌
不足之处:
1、反应条件不明确, 时间难以把握;
2、缺少对照实验
3、未探究发酵产物
4
实验原型与改进创新
实验设计改进:
(1)设置对照实验,明确实验条件,并探究不同温度对酵母菌 发酵的影响,使实验更具说服力;
1号瓶 高效活性干酵母5g 2号瓶 高效活性干酵母5g 3号瓶 高效活性干酵母5g 4号瓶 高效活性干酵母5g
欢迎各位评委和老师指导
初中生物“发酵现象”实验说课
1
教材分析
“发酵现象”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人类对细 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中的一个演示实验。 教材设计该实验的目的: 1.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酵现象,获得对发酵的感性认识; 2. 理解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发酵原理; 3. 让学生体验生物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5
拓展延伸
6 自我评价
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对实验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1. 实验现象明显,效果突出。 明确了发酵条件,短时间内可明显地观察到发酵现象,节省了时间,满足了课
堂教学的要求。
2. 比原实验更深入,也紧密联系了生活实际。 不仅验证了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气体,而且进一步探究了酵母菌发酵产生
2
实验原理
酵母菌喜欢在生活在含糖较多的偏酸性 环境中。它是一种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 氧的环境中都能生活: 在有氧的情况下,它 生长繁殖速度较快,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 化碳和水; 在缺氧的情况下,它能将葡萄糖 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3
教学流程设计

(优选)初中生物实验课说课课件

(优选)初中生物实验课说课课件

五、实验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1.显微镜的构造包括哪几部分呢? 2.我们怎样使用显微镜呢?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 法,为接下来的实验顺利进行做准备。
(二)导入
1.我们把一个洋葱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能看 到真实的植物细胞吗? 2.要看得清楚被观察的物体,应该要让被观察 的材料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P42的内容。
(三)实验教学重点和难点
【实验重点】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
装片的基本方法。 2、练习画植物细胞结构图。
【实验难点】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
片。
(四)课时安排:1课时
由于《第二节 植物细胞》这一节课 的教学内容较多,因此,安排两个课时。
第1课时安排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的临 时装片实验。
可重复2-3次。
效 虽然能染上色,但是 染色效果很好,细 果 染色效果不明显。 胞核呈蓝紫色。
3、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方法的改进
改进之前
改进之后
步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 骤 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
薄膜——内表皮。
先将洋葱内表皮 长约为0.5cm的小正方形,再 用镊子轻轻夹起来。
所撕取的内表皮容易 效 卷曲、重叠,大小不 内表皮易与叶肉分离,内表 果 适、形状不规则,导 皮大小合适、边缘整齐规则。
防止产生气泡 6 染:把一滴龙胆紫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7 吸: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
设计意图: 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做装片,如果只是看
课本步骤,可能还不知道该怎么动手制作, 所以教师演示一遍,在观察的基础上动手操 作更容易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同时也可以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精选版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说课

-精选版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说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
必须原料吗
上饶市二中 1 丁珍珍
教材分析
•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吗”的实验位于人教 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为自主探究实验。 该实验是本册教材中最后一个探究实验,是在学生接受了一 系列科学方法训练和探究训练之后,综合考查学生探究能力 的活动。 • 教材中给出的的提示以及传统该实验的思路是在一个密闭的 环境中,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给予植物光照,通过检测植物 是否产生了淀粉从而判定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原材料。 然而,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4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
• 能力目标:
通过问题的提出,尝试进行科学实验设计,掌握生物实验
设计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能力以 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 情感目标:
1、 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执著严谨的科学研究 态 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 培养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理念。
2
1、本实验是参照”植物在光合作用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方 法和过程,无创新性,并且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2、实验中提供的材料天竺葵一般只有盆栽店有,购买成本 高,且在农村学校难以获得。 3、植物需要饥饿处理,所需时间过长,在课时计划内不能 完成,且难以判断植物是否耗尽原来叶中原有淀粉 4、天竺葵脱色时间较长,且脱色过程中需要用酒精灯,对 于初一的学生较为危险
• 取编号为A、B两个烧杯,盛满营养液,并滴入等量的紫色石蕊 试剂,A烧杯中放入有活性的车轮黑藻,B烧杯中放入等量死亡 的车轮黑藻,通过图一装置(为保证学生的安全性,该装置在 课前已由老师组装好)通入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 把A,B两个烧杯盖上玻璃块,并放在装有开水的水槽中进行水 浴加热,放在阳光下(阴天可用电灯代替),如图二,观察溶 液的颜色变化。若A烧杯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紫色,B颜色无 变化,则说明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若不变色,则说明光 合作用不消耗二氧化碳。

初中生物实验课说课课件ppt文档

初中生物实验课说课课件ppt文档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对 比观察的能力,画出植物细胞的结构 简图,对细胞结构进一步的认识。
【附】
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1.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 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 出注字和写图的地方。 2.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 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不能涂 阴影表示暗处) 3.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用尺子引出水平 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4.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第2课时就是归纳总结植物细胞的基本 结构。
二、学情分析
前面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方法,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 的技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显微 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 学生操作和观察应该不会感到特别的 困难。只是在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内 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会有一定的 难度。
三、实验教学方法
教师给学生展示,如何画生物结构图
(六)小结本课知识
切片
玻片类型
涂片 装片

物 细
临时装片的制作: 擦 滴 取 展 盖 染 吸

细胞壁
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有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七)作业:
1、课后练习题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黄瓜表 层果肉细胞有哪些相同的结构?
请整理桌面,显微镜复原, 清洗盖玻片、载玻片,实验 废料垃圾倒入垃圾桶!
实验创新与改进
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方法的改进
改进之前
改进之后
步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 骤 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
薄膜——内表皮。
先将洋葱内表皮整片撕起来, 放回原位,再用刀片划取所 需要大小的材料,一般划 边 长约为0.5cm的小正方形,再 用镊子轻轻夹起来。

初中生物“发酵现象”演示实验的创新设计PPT课件 人教版

初中生物“发酵现象”演示实验的创新设计PPT课件 人教版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二、实验原理:
• 酵母菌喜欢在偏酸性且含糖较多的环境 中生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 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在缺氧的情况下, 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 氧的情况下,酵母菌生长繁殖速度较快, 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三、料:

玻璃瓶1个、小气球1 个、玻璃三通管1个、 6cm长的一段胶管、 玻璃管1个、水槽1个、 温度计1只、试管1支、
• 2. 酵母 菌的无 氧呼吸: 观察到 酵母菌 培养液 有气泡 产生, 盖好盖
• 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看到干瘪的气球慢慢膨胀 起来了。
• 3.检验气体 中有CO2: 将夹子打开, 挤压气球, 使瓶内产生 的气体徐徐 通过胶管导 入试管内的 澄清石灰水 中,让同学 们注意观察 石灰水的变 化,石灰水 变浑浊了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8、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9、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10、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CO2 • 3. 能使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灰绿色,

生物实验说课PPT

生物实验说课PPT
5 实验原理 6 教学内容 7 教学过程 8 效果评价
16 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科学探究
整理器材 反馈练习
观察思考 归纳总结
进行实验 探索新知
说课内容: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实验器材 4 实验创新
5 实验原理 6 教学内容 7 教学过程 8 效果评价
5 实验原理 6 教学内容 7 教学过程 8 效果评价
4 实验创新
(一)改进取唾液方法 实验中的方法是把舌尖抵在下门齿的下方或上门齿的 上方,让唾液沿下唇流入小烧杯中。这种方法取唾液较 慢且量少,学生都不大接受,也不太卫生。我改成让学 生喝一口清水,在口中含一分钟,吐到小烧杯中,效果 很理想。 (二)温度控制 实验中没有提到控制温度,只说将试管放入盛有37℃ 温水的烧杯中,五分钟后取出。这样温度不能保持在 37℃,影响实验效果。我改为将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 加热锅中,温度一直是37℃,接近口腔温度,实验更准 确。
在探究活动中,我对学生实验结 果的对错不做评价,而是把重心放在 探究实验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在分 析和思考中领悟知识。注重动手与动 脑的结合,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8 效果评价
(四)不足之处
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不 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依 赖课本上的实验步骤,思想还局限在 课本上,导致大部分学生并未达到自 主创新的效果。
说课内容: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实验器材 4 实验创新
5 实验原理 6 教学内容 7 教学过程 8 效果评价
3 实验器材
小馒头块、温度计、试管、试 筒、 清水等。
说课内容:

生物八上第一章第四节鱼——探究鱼鳍作用创新实验课件

生物八上第一章第四节鱼——探究鱼鳍作用创新实验课件

moni xin next
想一想:
假如探究胸鳍的作用,你认为采取哪一种方法好一些?
a 、只放入一条鱼, 胸鳍被捆绑住; b 、放入两三条鱼,其中一条鱼胸鳍被捆绑住; c 、放入两三条鱼,其中一条鱼所有鳍全部被捆绑住;
a
b
c
保护动物生存环境
合理利用动物资源
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腹鳍 (一对) 胸鳍 (一对)
我猜明一白猜了: :
◆ 鱼在游泳时, 靠哪躯些干部位和产尾生鳍前产进生的前动进力的?动力; 靠靠哪背种鳍鳍、来胸保鳍持、身腹体鳍平来衡保?持身体平衡; 靠哪靠种尾鳍鳍保保持持前前进进的的方方向向?;
tune xin next
探 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提出问题:
探究提纲:
4、假如探究胸鳍的作用,你认为采取哪一种方法好一些? a 、只放入一条鱼, 胸鳍被捆绑住;
你b 、们放小入组两三探条究鱼的,其是中什一么条鱼鱼胸鳍鳍?被捆绑住; 观c 、察放到入两了三什条么鱼,实其验中现一条象鱼?所有鳍全部被捆绑住;
5、注意事项:
得认真出细了心什操作么实实验事结求是论记?载 轻言细语交HENGWUXUE
next
课题: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说 课: 株洲市芦淞区体育路中学 谢 安)
生物学新课程理念:
1、面向全体初中学生 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3、倡导探究性学习
要守住一条线:
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二、创新之处
1、材料用具的选取和使用有新意
五、重点和难点
1、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2、自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自主制定 和实施探究计划。 3、初步学会模拟实验的使用方法。
想一想: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说课 PPT课件 图文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说课 PPT课件 图文
• 把A,B两个烧杯盖上玻璃块,并放在装有开水的水槽中进行水 浴加热,放在阳光下(阴天可用电灯代替),如图二,观察溶 液的颜色变化。若A烧杯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紫色,B颜色无 变化,则说明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若不变色,则说明光 合作用不消耗二氧化碳。
图一
图二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过程
• 播放“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视频
• 通过视频,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 要性从而提高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并且产生质疑,二氧化 碳在光合作用真的是必需原材料么?进而对本实验产生浓 厚的兴趣。
•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作出假设
• 提供实验材料和器材,并给学生介绍相关原理。
• 学生分组,通过给出的提示讨论实验方案。
• 然后教师组织各组讨论交流,并且改进实验方案;在此基 础上学生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来回指导,
实验内容设计
本实验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并设计实验为主,老师指导为辅 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根据以上问题分析以及课标要求, 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改进,实验内容设计如下:
•实验材料:轮叶黑藻,紫色石蕊试剂,稀盐酸,碳酸钠,营 养液,开水 •实验器材:烧杯2个,水槽,铁架台,长颈漏斗,带导管双孔 橡皮塞 •实验原理:1、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各组之间交流实验结果,对于不同的结果,教师鼓励学生 事实求是,并且找出实验结果不同原因,最后得出结论。
• 最后,要求学生对于实验材料进行分类处理,清洗仪器并 摆放好,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和良好的实 验习惯。
• 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各组 交流讨论过程中,通过学生质疑以及教师提问等形式帮助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把A,B两个烧杯盖上玻璃块,并放在装有开水的水槽中进行水 浴加热,放在阳光下(阴天可用电灯代替),如图二,观察溶 液的颜色变化。若A烧杯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紫色,B颜色无 变化,则说明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若不变色,则说明光 合作用不消耗二氧化碳。
图一
图二
7
教学过程
? 播放“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视频
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形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 剂变红在温度升高时又可以分解为二氧化碳,可以使石蕊试剂 由红色变回紫色
3、本实验选择的材料车轮黑藻为沉水植物生活
于水底,容易获得。可以通过观察石蕊试剂颜色的变化来验证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消耗了二氧化碳
6
? 取编号为A、B两个烧杯,盛满营养液,并滴入等量的紫色石蕊 试剂,A烧杯中放入有活性的车轮黑藻,B烧杯中放入等量死亡 的车轮黑藻,通过图一装置(为保证学生的安全性,该装置在 课前已由老师组装好)通入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4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
? 能力目标:
通过问题的提出,尝试进行科学实验设计,掌握生物实验 设计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 造性思维能力。
? 情感目标:
1、 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执著严谨的科学研究 态 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 培养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理念。
2
1、本实验是参照”植物在光合作用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方 法和过程,无创新性,并且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2、实验中提供的材料天竺葵一般只有盆栽店有,购买成本 高,且在农村学校难以获得。 3、植物需要饥饿处理,所需时间过长,在课时计划内不能 完成,且难以判断植物是否耗尽原来叶中原有淀粉 4、天竺葵脱色时间较长,且脱色过程中需要用酒精灯,对 于初一的学生较为危险
3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新模式学习已有一定的适应,他们朝气蓬 勃,求知欲强,但实验能力往往不足,同时也缺乏锲而不舍、 知难而上的精神,学习热情容易在受挫后出现反复,因此, 考虑学生年龄和实际认知水平,老师应该循序诱导,在实验 过程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思考乐趣,帮助 学生轻松接受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
自我反思及评价
?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新课标理念。以提高 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 鼓励学生在实验方法上大胆创新,跳出原 有思维框架,并且在实验过程渗透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育,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实验教学不足之 处,望各位评委老师指出。
8
? 通过视频,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 要性从而提高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并且产生质疑,二氧化 碳在光合作用真的是必需原材料么?进而对本实验产生浓 厚的兴趣。
?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作出假设
? 提供实验材料和器材,并给学生介绍相关原理。
? 学生分组,通过给出的提示讨论实验方案。
? 然后教师组织各组讨论交流,并且改进实验方案;在此基 础上学生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 丁珍珍
教材分析
?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吗”的实验位于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为自主探究 实验。该实验是本册教材中最后一个探究实验,是在学生接 受了一系列科学方法训练和探究训练之后,综合考查学生探 究能力的活动。 ? 教材中给出的的提示以及传统该实验的思路是在一个密 闭的环境中,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给予植物光照,通过检测 植物是否产生了淀粉从而判定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原 材料。然而,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5
实验内容设计
本实验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并设计实验为主,老师指导为辅
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根据以上问题分析以及课标要求, 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改进,实验内容设计如下:
? 实验材料:轮叶黑藻,紫色石蕊试剂,稀盐酸,碳酸钠, 营养液,开水
? 实验器材:烧杯2个,水槽,铁架台,长颈漏斗,带导管双 孔橡皮塞
? 实验原理:1、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各组之间交流实验结果,对于不同的结果,教师鼓励学生 事实求是,并且找出实验结果不同原因,最后得出结论。
? 最后,要求学生对于实验材料进行分类处理,清洗仪器并 摆放好,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和良好的实 验习惯。
9
? 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各组 交流讨论过程中,通过学生质疑以及教师提问等形式帮助 学生了解本组设计的问题所在并且加以改进。如学生容易 局限于以二氧化碳为自变量的思维中时,教师可以给出提 示不一定要检测在有无二氧化碳时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 还可以探究光合作用是否消耗了二氧化碳的角度思考,使 学生豁然开朗,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思维能力。又如提问 怎样可以加快水中释放二氧化碳速度?引导学生说出可以 提高水温等。并在此过程中渗透“对照设置”和“变量控 制”等实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科 学素养,让学生对所提问题大胆假设和猜想、培养他们的 创新精神。
11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