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复习题(游憩)

合集下载

森林保护与游憩2000级答案

森林保护与游憩2000级答案

东北林业大学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题及答案森保2000保护生物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遗传多样性: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

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3.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4.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内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5.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导致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起物种灭绝。

6.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不远的将来;灭绝;2.一个或几个核心、附属;3.不行动、恢复、重建、替换;4.1992、巴西;三、简答下列问题(共30分)1.Simpson指数是如何表达的?各变量分别代表什么?(5分)λ=∑[N i(N i-1) / N(N-1)] D=1-λD=1-∑[N i(N i-1) / N(N-1)]当N很大时,λ=∑(N i / N)2=∑P i2,其中:P i=N i / N式中——N:为总个体中个体总数;N i:为总体中第i个种个体总数;λ:为集中性D:为多样性测度指标2. 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7分)(1)冗余种假说:该假说认为保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需要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阈值,当生物多样性水平低于阈值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稳定性降低。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1.播种品质好,遗传品质好。

2.母树的遗传性;母树生长的立地条件及经营管理水平。

3.营养物质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内含激素的作用。

4.林木生长稳定,对不良环境抗性增强,生长旺盛,也是结实盛期,种子产量高、质量好。

5.种子发育过程中所需求的营养物质量较少。

主要是母树的营养不良。

大量的营养物质被种实发育所消耗,使根系不能有正常的营养供给,其生长和吸收功能受阻,反过来影响地上光合作用,使花芽分化不良,丰年后出现歉年。

7.加强母树管理;疏花疏果。

8.人为配置。

9.温度较高,细胞液浓度大,利于花芽分化。

10.光照条件好。

11.不能,不能满足光周期的要求。

12.病、虫、鸟、兽。

13.应为优良林分,其次考虑起源、年龄、面积、组成等。

14.用人工选择的无性系或子代的个体,以及人工创造的新品种个体而建立起来的良种繁育场所。

15.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为生产遗传品种优良的枝条、接穗或根而建立的良种繁殖圃。

16.生理成熟、形态成熟。

17.当种子内部应用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具有发芽能力时。

18.含水量高;内含物呈易溶状态;种皮不致密;种实不耐贮藏。

19.当种子内部生物化学变化基本结束,营养物质积累已经停止,种实的外部呈现出成熟的特征。

20.含水量低;内含物呈难溶状态;种皮坚硬致密;种实耐贮藏。

21.少数树种,虽在形态上表现出成熟的特征,而种胚还未发育完全,需经一段时间才具有发芽能力。

22.果皮由绿转为黄、褐、紫黑色等,果皮干燥、紧缩、微裂。

23.要点:依脱落期长短及脱落方式确定。

要点:建立标准地;标准地内结实母树每木调查;选择平均标准木,采集所有种实;计算标准地结实量及全林分结实量。

25.简便易行,主观臆断性大。

26.脱粒、净种、干燥、分级。

27.种粒细小、安全含水量高;安全含水量低。

28.风选、筛选、水选、粒选。

29.种子维持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水分含量。

30.晒干法、阴干法。

31.不低于种子的安全含水量。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森林培育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分殖造林:又叫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茎干、枝、根、地下茎等) 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2、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称为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穴)数。

3、改树适地:在地和树某些方面不太相适的情况下,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之能够相适。

4、混交比例:树种在混交林中所占的比例.5、相对生长速率(RGR):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

6、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包括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7、种植点配置: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分布形式。

8、造林整地:在造林之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重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9、人工林:人工起源的林分,相对于天然林而言。

10、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含)以下的森林称为混交林。

11、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植树造林、栽植造林。

12、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特性(主指生态学特性)和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条件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能获得的高产水平13、立地条件:指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14、防护林:是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15、初植密度:即造林密度,造林时单位林地面积上的种植株数或丛数。

16、林种:就是森林的种类。

根据我国颁布的《森林法》的规定,森林按用其功能(经营目的和人工林所发挥的效益)可以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5大类。

17、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18、丰年:通常指结实多的年份。

19、歉年:结实少甚至不结实的年份。

20、生理后熟:生理成熟在形态成熟之后的现象。

森林培育学考试复习题

森林培育学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1、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2、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

3、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包括土壤、气候、生物因素。

4、立地条件: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5、立地指数:该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

6、森林立地类型:是森林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相似地段的总称。

7、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8、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9、林业种子:林木种子是指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10、良种: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11、种源:指取得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12、母树林: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按照母树林营建标准,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

13、种子园:指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14、采穗园: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

15、种子成熟过程:是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具有胚根、胚茎、胚芽和子叶等的全过程。

16、生理成熟:种子内部贮藏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具有发芽能力。

形态成熟:种子具有发芽能力,且果实、种子显示出成熟特征。

17、种子调制: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18、种子休眠: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种皮障碍、种胚尚未成熟或种子内含有抑制物质等原因,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参考答案 (1)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参考答案 (1)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2.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①理论基础:a生命科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群落学b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②技术体系:a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设计阶段b更新营造阶段—施工阶段c抚育管理阶段—时间延续最长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主伐利用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第一章林木结实第二章种源与林木良种基地掌握: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林木结实周期了解:林木种子、种子区、种子亚区、良种、良种基地1林木发育大周期:①幼年期:种子萌发→第一次开花结实,可塑性大,适于营养繁殖②青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结实3~5次,适于引种③壮年期:开始大量结实→结实开始衰退,采种最佳时期,生物学特性稳定④老年期: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死亡,失去可塑性,生产上无应用价值2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

3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产生原因:1. 营养问题:花芽分化、果枝形成2. 内源激素影响3. 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应对措施:适宜密度、光照问题、水肥管理、疏花疏果4林木种子: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

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即在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更为类似。

5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第三章采种与种实调制1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森林培育学试题

森林培育学试题

森林培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1、世界上第一部森林培育教材是由 A 编著的。

A.德国B. 前苏联C. 日本 D。

中国2、森林培育的 C 阶段是时间延续最长的阶段。

A. 前期规划阶段B. 更新营造阶段 C.抚育管理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3、树种的 C 特性是指树种对于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A. 生物学B. 解剖学C.生态学D。

林学4、判断和选择树种的基础依据是树种的 A .A.自然分布 B。

生态幅度 C.生理幅度 D. 遗传特性5、营养繁殖最佳时期 A 。

A.幼年期 B.青年期C. 壮年期D.衰老期6、引种的最佳时期 B 。

A.幼年期 B。

青年期 C。

壮年期 D。

衰老期7、采种最佳时期 C 。

A。

幼年期B. 青年期C. 壮年期D。

衰老期8、根据国家有关优良母树的标准进行选择,林分郁闭度一般以C 为宜。

A。

0。

1~0。

3 B。

0.3~0.5 C。

0.5~0.7 D. 0.7~0。

99、一般来说,种子贮藏适宜的条件组合是 D .A.温度—5—0°C,相对湿度0-10% B。

温度5—10°C,相对湿度10-25%C。

温度—5—0°C,相对湿度10-25% D. 温度0—5°C,,相对湿度25-45%10、贮藏时,最适宜的种子含水量是C。

A。

平衡含水量B.临界含水量C。

安全含水量 D.饱和含水量11、多数树种适宜发芽的温度是 B 。

A.10—20°CB。

20—30°C C。

30—40°C D. 40—50°C二、填空1、按照《森林抚育采伐规程》,将抚育采伐分为:透光伐、疏伐和生长伐 .特殊林分还可采用卫生伐。

2、疏伐方法分为下层疏伐法、上层疏伐法、综合疏伐法、景观疏伐法和机械疏伐法五种。

3、抚育采伐就其性质不同,分为定性和定量。

4、现代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一般归结为供给功能、支持功能、调节功能和文化功能四类功能。

5、现行的森林法把森林分为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和用材林五大林种.6、森林培育的对象是天然林和人工林。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森林培育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立地:一般来讲,立地有两层含义,一是它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二是指存在于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

立地指数:该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目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

林种:森林的种类。

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数。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

化感作用:是一种树种通过自身产生并释放于环境中的生化物质对另一树种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种子调制:是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种子安全含水量: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含水量,树种不同,种子安全含水量不同。

种子生理后熟:具有生理休眠习性的种子多在秋季成熟,散落后被树木凋落物覆盖越冬,该条件下,继续进行胚的生长发育和内部的生理生化变化,待春季发芽出土。

层积催芽:将种子与湿润物(河沙、泥炭、锯木等)混合或分层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一种催芽方法。

裸根苗:泛指在大田土壤中培育,出圃时根系裸露的苗木。

容器苗:用各种不同容器和营养基质培育的苗木。

苗木茎根比:是苗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之比,反映出苗木根茎两部分的平衡状况,实际上就是苗木水分、营养收支平衡问题。

土壤追肥:将肥料追施于土壤中。

为了补充基肥和种肥的不足,该肥多为速效性无机肥和人粪尿等。

根外施肥:是将营养元素的溶液,喷洒在苗木茎叶上,营养液通过皮层,被叶肉细胞吸收利用。

根外追肥避免了土壤对肥料的固定,灌溉和降水的淋失,肥料用量少,吸收率高、吸收速度快,是一种很好的追肥方法。

抚育间伐: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2.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①理论基础:a生命科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群落学b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②技术体系:a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设计阶段b更新营造阶段—施工阶段c抚育管理阶段—时间延续最长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主伐利用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第一章林木结实第二章种源与林木良种基地掌握: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林木结实周期了解:林木种子、种子区、种子亚区、良种、良种基地1林木发育大周期:①幼年期:种子萌发→第一次开花结实,可塑性大,适于营养繁殖②青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结实3~5次,适于引种③壮年期:开始大量结实→结实开始衰退,采种最佳时期,生物学特性稳定④老年期: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死亡,失去可塑性,生产上无应用价值2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

3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产生原因:1. 营养问题:花芽分化、果枝形成2. 内源激素影响 3. 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应对措施:适宜密度、光照问题、水肥管理、疏花疏果4林木种子: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

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即在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更为类似。

5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第三章采种与种实调制1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森林培育学__北京林业大学(4)--森林培育学课程期末考试3(试卷及答案题解)

森林培育学__北京林业大学(4)--森林培育学课程期末考试3(试卷及答案题解)

北京林业大学2004—2005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试卷名称: 森林培育学 课程所在院系: 资源与环境学院 考试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试卷说明: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本试卷共计 2 页,共 5 大部分,请勿漏答;2.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3.答题之前,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上的考试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4.本试卷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5.答题完毕,请将试卷和答题纸正面向外对叠交回,不得带出考场;6.考试中心提示:请你遵守考场纪律,参与公平竞争!一、基本概念(10分,每题2分)1 立地质量2 发芽势3 母树林4 农林复合经营5 工程造林二、多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 森林的五大林种主要包括( )等A 用材林B 防护林C 水土保持林D 种子林2 按树配置方式划分,人工混交林类型主要包括( )等A 行状混交B 针叶树种与针叶树种混交C块状混交 D 阔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3 提高天然林森林生产力水平的途径主要包括( )等A 科学整地B 立地的选择和调控C 林分结构调整D 合理的抚育经营4 种子催芽方法包括( )等A层积催芽 B 浸水催芽C 化学催芽 D打破休眠5 环境控制育苗的优点主要包括( )A 育苗时间长,且不受季节限制B 投资大、成本高C 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D 苗木抗逆性强6 山地带状整地方法包括( )等A 反坡梯田整地B 鱼鳞坑整地C 水平沟整地 D高垄整地7 在苗木培育过程中,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施肥的( )A 肥料施用方法B 苗木特性和肥料特性C 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D 肥料事施用次数8 混交林中树种种间相互作用方式包括( )等A 机械作用 B生物化学作用C 促进生长方式D 相互伴生方式9 下列哪些属于农林复合经营中的林——农复合类型?( )A 林农间作 B林药间作C 农田林网D 草牧场防护林10 按立地条件分类,我国次生林主要类型包括( )等A 硬阔叶混交林B 灌木林C 干燥马尾松林D 潮湿肥沃的山杨林三、简答题(20分,每题4分)1 适地适树包括哪些途径与方法?2 检验种子生活力的主要方法有哪些?3 森林立地包括哪些主要因子?4 我国目前有哪些主要的造林方式?5 林木生长抚育的对象有哪些?四、论述题(30分,每题10分,任选3题)1 在生产上如何进行种子的低温混沙层积催芽?2 林地化学除草的方法有哪些?3 按照配置方式,混交林有哪些主要混交方法?4 比较渐伐和择伐主伐更新的优缺点。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用材林树种选择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和可持续等目标上。

2.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其中对树高生长的作用不显著(不大),对直径生长的作用是_ 很明显,密度越大胸径越小。

3.通常把林木个体发育分为四个时期。

(一)幼年期 (二) 青年期 (三)__壮年期__,(四)_老年期。

6.我省营造经济林、果树时,整地方式一般采用水平阶带状整地;用材林树种通常采用局部整地的穴状整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整地方式应采用鱼磷坑整地。

7.造林方法有下列三种:直播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如杉木造林多采用植苗造林,竹子造林则应采用分殖造林。

8.林木的分级方法很多,但在生产应用中最普遍的方法是克拉夫特的生长分级法。

9.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林进行疏伐时应采用下层疏伐法。

10、适地适树的途径很多,但可以归纳为两条:第一条是选择,即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第二条是改造,即改树适地或改地适树。

11、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是,一般喜光而速生的树种宜稀,耐荫而初期生长较慢的树种宜密。

12、种植点的配置可分为下列两大类:一类行状配置二类带状配置。

13、从植物生理学的角度看,森林生物产量的大小取决于生理因素是光合速率、生长期、叶面积和老化过程。

15、植苗造林成活的原理是水分平衡,即地下吸收水分大于或等于地上蒸腾消耗的水分扦插造林成活的原理是能否产生新的根系,能产生新根即能成活,目前分殖造林常用的树种是竹类。

16、抚育采伐强度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以每次采伐木的材积(v)占林分蓄积量(V)的百分率、2、以每次采伐木的株数(n)占林分总株数的百分率表示。

17、森林主伐方式有下列三种皆伐、择伐、渐伐。

短周期工业人工林可采用皆伐;天然次生林应采用择伐。

18、南方林区矮林作业的代表类型台湾相思新炭林、香料林、杉木萌芽林。

19、影响杉木生长的地形因素中,主导因子是坡位。

20、南屿林场第一代湿地松保存林木稀疏,应在林下套种其它树种,这种造林地的种类是林冠下造林地。

《森林培育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全)(附答案)

《森林培育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全)(附答案)

《森林培育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全)(附答案)名词解释(8个小题,每个3分,共24分)1立地条件:是指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一定程度与立地质量通用。

2立地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各个地段的总称。

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

简称为立地类型,是立地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

立地分类是指对林业用地的立地条件、宜林性质及其生产力的划分。

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造林营林措施,以期达到造林营林的生态、经济目的。

3分殖造林:又称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茎干、枝、根、地下茎等)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4插条造林:插条造林是截取树木或苗木的一段枝条或树干作插穗,直接插值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5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植树造林、栽植造林。

6人工林: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

指人工起源的林分,包括造林地及其在其上生长的林木。

7混交林: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8混交比例:指造林时每一树种的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

9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穴)数。

10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林木数量。

11林种:指满足不同造林经营目的的森林种类。

12改树适地:通过对树木的改造,即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提高林木的适应性,使树种最大程度地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13相对生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重量或体积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14极性:林木个体或其离体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现象,是林木分化的基础。

15再生: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这是以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全信息性为基础。

16种植点配置:指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空间排列方式17造林整地:造林地的整地,又称造林整地,就是在造林之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重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山农成人教育 森林培育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农成人教育 森林培育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造林地清理方法分为:、火烧清理、、化学方法、。

2、山东省山区整地方法主要有:、、。

3、克拉夫特生长分级法应用于、日本寺崎林木分级法应用于、美国霍莱林木分级法应用于、美国Dunning分级法应用于。

4.根据森林更新与主伐的时间效应,森林更新分为、。

5.五大林种、用材林、、薪炭林、。

6.造林技术措施包括:、良种壮苗、适地适法造林、、组成合理、细致整地、、工具改革和应用。

7.森林作业法包括:、。

二、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伴生树种的作用的是:()A、辅佐作用;B、改土作用;C、化感作用;D、护土作用2. 下列不属于造林方法的是:()A、植苗造林;B、更新造林;C、播种造林;D、分殖造林3.块状整地主要适用于:()A 、缓坡地;B、无风蚀平原;C、山区、平原;D、林中空地4.对杂木林,灌木杂草丛等的荒山、荒地及已恢复的老采伐地进行清理,应采用的方法是:()A、堆积清理;B、割除清理;C、火烧清理;D、化学清理5. 在造林整地中化学清理的优点是:()A、提高地温,增加灰分,消除病虫害。

清除彻底省工;B、省工、彻底、安全;C、防止水土疏失;D、可以由抽生新条形成混交林或次生林6.播种造林又称:()A、飞播;B、条播;C、撒播;D、直播造林7. 将具一定年龄的苗木栽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属于:()A、植树造林;B、播种造林;C、插条造林;D、分殖造林8. 苗木栽植方法:()A、三埋二踩;B三踩二埋一提苗; C 三踩二埋; D 三埋二踩一提苗9. 播种造林的适用立地条件为:()A、干旱地区;B土壤湿润,各种自然灾害较轻,边远地区;C、水土流失严重地区;D杂草丛生、易发生冻拔的地区;10.下列不属于山东省速生丰产树种的是:()A、落叶松、黑松; B 、赤松、油松;C、梧桐、银杏;D、杨树、麻栎11.播种造林又称:()A、飞播;B、条播;C、撒播;D、直播造林12. 将具一定年龄的苗木栽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属于:()A、植树造林;B、播种造林;C、插条造林;D、分殖造林13. 苗木栽植方法:()A、三埋二踩;B三踩二埋一提苗; C 三踩二埋; D 三埋二踩一提苗14. 播种造林的适用立地条件为:()A、干旱地区;B、土壤湿润,各种自然灾害较轻,边远地区;C、水土流失严重地区;D、杂草丛生、易发生冻拔的地区;15.下列不属于山东省速生丰产树种的是:()A、落叶松、黑松; B 、赤松、油松;C、梧桐、银杏;D、杨树、麻栎16.“3-2-1”抚育指()A、连续进行6年共3次;B、连续进行3年共6次;C、连续进行3年共3次;D、连续进行5年共5次17.种间关系是一种( )关系A、生态;B、物理;C、生理;D、生物18.某些树种速生不丰产:()A、如泡桐和刺槐;B、如泡桐和杨树;C、如桦木和刺槐;D、如松树和刺槐19.油松×麻栎属于()A、阳阳混交型;B、阴阳混交型;C、阴阴混交型;D、混合混交型20.松类,橡栎类,紫穗槐,枫杨等适合()A、直播造林;B、插条造林;C、分蘖造林;D、萌芽造林三、判断题1. 下层抚育法并不改变自然选择进程的总方向()2. 机械抚育法的应用条件是人工纯林,尤其适宜于分化不明显的林分()。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全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全

一、、概念1、森林培育是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2、森林培育学是研究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二、简述题1、森林培育学的内容良种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更新2.、森林培育的对象人工林和天然林3、森林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既森林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所产生的效益生态效益:主要是指森林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带来的效益社会效益:森林对社会产生的效益。

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对人类精神产生的效益三、论述未来森林培育工作发展的趋势。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的普及,林业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注重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以木材生产和森林多功能发挥相协调的森林经营模式将普遍的被探讨,为此,森林培育将更注重森林的多目标(木材和非林产品的生产、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保持水土的能力、森林服务功能、更新的影响等)。

一些可持续经营模式将被提出,如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新林业模式、接近自然的林业、生态林业等。

另外在具体经营技术上一些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也将逐渐的被替代,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2)森林培育将更加集约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森林培育技术也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目前在发达的国家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培育技术已经基本建立,如桉树(轮伐期3-10年,年生长量可达60-90m3/hm2)等。

新的培育体系主要注重遗传控制(无性系造林)、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地力维持等技术,在短期内可收获大量木材。

我国目前也在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3)森林培育出现定向化趋势为了发挥森林的更大效益,在森林培育上将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

对一个区域来讲,森林被划分成商品林和公益林。

对于商品林又分成纸浆林、建筑用材林、单板用材林等。

第一章森林的生长发育与调空一、概念1、林木个体生长(growth):是指林木个体在重量和体积上的不可逆增加。

《森林培育学》04—05 试题B卷及答案

《森林培育学》04—05 试题B卷及答案

一、基本概念(10分,每题2分)1 森林培育学2 种子休眠3 母树林4 森林更新5 森林立地二、多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 按林种划分,防护林包括()等A 水源涵养林B 风景游憩林C 水土保持林D 固沙林2 按树配置方式划分,人工混交林类型主要包括()等A 行状混交B 针叶树种与针叶树种混交C块状混交 D 阔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3 适地适树的途径主要包括()等A 改树适地B 立地的选择和调控C 合理的抚育经营D选树适地4 种子催芽方法包括()等A层积催芽 B 浸水催芽C 化学催芽D打破休眠5 影响种子生理休眠的主要因素包括()等A 种皮机械障碍B 生理后熟C 抑制物质D 损失水分6山地带状整地方法包括()等A 反坡梯田整地B 鱼鳞坑整地C 水平沟整地D高垄整地7 农林复合系统的垂直空间结构包括()等A 水陆交互结构B 平原多层结构C 丘陵和山地多层次结构D镶嵌斑块混交结构8 混交林中树种种间相互作用方式包括()等A 机械作用B生物化学作用C 促进生长方式D 相互伴生方式9 提高森林生产力水平的主要途径包括()等A 林农间作B遗传改良C 立地的选择与调控D 调整林分结构10 按立地条件分类,我国次生林主要类型包括()等A 硬阔叶混交林B 灌木林C 干燥马尾松林D 潮湿肥沃的山杨林三、简答题(20分,每题4分)1 林地管理和林木管理各有哪些主要环节?2 检验种子生活力的主要方法有哪些?3 我国目前六大林业工程的名称是什么?4 我国目前有哪些主要的造林方式?5 标准化苗圃中培育大田裸根苗都有那些工作程序?四、论述题(30分,每题10分,任选3题)1 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包括那些?2 与裸根苗相比,容器苗有何优缺点?3 生产中根据哪些原则确定人工林的密度?4 比较渐伐和择伐主伐更新的优缺点。

5 举例说明在抚育间伐中如何确定采伐木?五、应用题(20分,每题10分)1 人工林混交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在人工林营造中为什么大力推行混交林?2 举例分析如何进行人工林抚育效果评价。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参考答案 (1)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参考答案 (1)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2.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①理论基础:a生命科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群落学b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②技术体系:a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设计阶段b更新营造阶段—施工阶段c抚育管理阶段—时间延续最长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主伐利用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第一章林木结实第二章种源与林木良种基地掌握: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林木结实周期了解:林木种子、种子区、种子亚区、良种、良种基地1林木发育大周期:①幼年期:种子萌发→第一次开花结实,可塑性大,适于营养繁殖②青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结实3~5次,适于引种③壮年期:开始大量结实→结实开始衰退,采种最佳时期,生物学特性稳定④老年期: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死亡,失去可塑性,生产上无应用价值2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

3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产生原因:1. 营养问题:花芽分化、果枝形成2. 内源激素影响3. 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应对措施:适宜密度、光照问题、水肥管理、疏花疏果4林木种子: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

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即在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更为类似。

5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第三章采种与种实调制1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性?A.维持生态平衡B.保护野生动物C.木材生产D.气候调节正确答案:C.木材生产。

2、以下哪一种方法不属于森林培育的方法?A.种子园B.人工林C.天然林D.城市森林正确答案:C.天然林。

3、在进行森林培育时,下列哪一项措施是错误的?A.选择合适的种源B.使用化肥和农药C.定期进行修剪和清理D.采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改良正确答案:B.使用化肥和农药。

二、简答题4、简述森林培育的主要步骤。

答案:森林培育的主要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种源、进行种子处理、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进行整地、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进行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修剪和清理以及必要的采伐管理等。

41、简述森林培育的主要目标。

答案:森林培育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和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包括提供木材、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

同时,森林培育也是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手段之一。

货币金融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对象?A.货币制度B.金融市场C.金融机构D.宏观经济政策正确答案:D.宏观经济政策。

解释:货币金融学主要研究货币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主题,而宏观经济政策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2、以下哪个不是货币的定义?A.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B.货币是一种价值储存手段C.货币是一种支付手段D.货币是一种生产手段正确答案:D.生产手段。

解释:货币的定义是它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储存和支付手段的功能。

生产手段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不属于货币的定义。

3、下列哪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制?A.美国B.中国C.英国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以上都不是。

解释: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制度,历史上曾广泛实行,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4、下列哪个机构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机构?A.管理银行间市场B.制定货币政策C.管理外汇储备D.发行货币正确答案:A.管理银行间市场。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考点(完整版)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考点(完整版)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考点(完整版)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考点 1、旅游和游憩的定义与区别;、旅游和游憩的定义与区别;旅游:旅游: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到某些区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不超过一年的,不应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活动。

游憩:游憩:对休闲时间的令人愉快和建设性的利用,所有恢复精神的活动都是游憩活动。

------游憩含有修养、娱乐、消遣、恢复健康意义的行为,其特征是自愿的、有选择的、没有承担义务的情况下利用非义务性时间完成的行为。

共同点:共同点:1、均有游的内容;2、均以获得精神和肉体上的满足和修养为目的;3、均不获得物质和经济报酬为目的。

不同点:,即目的的异地性;2、游憩有较明显的“憩” ,即行为的随意性和不同点:1、旅游有较明显的的“旅”休息享受性;3、从访问的目的来看,旅游的范畴比游憩宽;4、从时空限定方面来看,游憩的覆盖面比旅游宽。

2、森林遗迹森林环境在游憩活动或景观营造的功能及作用;暂无答案)、森林遗迹森林环境在游憩活动或景观营造的功能及作用;()3、森林的定义;、森林的定义;森林:森林:面积大于或等于 0.667 公顷的土地,高度可达 2 米或 2 米以上,郁闭度等于或大于0.2,以树木为主的生物群落,包括达到以上标准的竹林、天然林、人工林或人工幼林(未成林幼林),两行以上,行距等于或小于 4 米,或树冠幅度等于或大于 10 米的林带以及特定的灌木林。

4、森林多样性的定义和层次;、森林多样性的定义和层次;森林多样性: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多种多样的活的生物有机体结合在一起的总称,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层次: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5、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保护区的功能分区;核心区、缓冲带、过渡带6、游憩与旅游的关系;、游憩与旅游的关系;相互交叉的关系(陈鑫峰)7、森林游憩的构成要素;、森林游憩的构成要素;森林游憩主体、森林游憩客体、森林游憩媒介8、RAM(环城游憩带)的定义;、(环城游憩带)的定义;环绕城市外围,与城市交通联系便捷,主要适应市民短期休闲度假需求的土地利用形式。

《森林培育学》试题

《森林培育学》试题

1、种子萌发胚根,胚根形成主根。

( )2、种子千粒重是指1000粒种子的重量。

( )3、良种是指遗传品质优良种子。

( )4、从主根上产生的根为不定根。

( )5、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其一切生理活动均已停止。

( )6、生理成熟的种子应具备发芽的能力。

()7、种皮致密是种子被迫休眠的主要原因。

()8、苗木分级可在任意地方进行。

( )9、遮荫是培育任何实生苗都必须的一项抚育措施。

( )10、一般认为含脂肪、蛋白质多的种子寿命较短,而含淀粉多的种子寿命长。

( )11、在同一枝条上,中下部的枝条扦插后生根较好。

( )12、用材林对树种选择上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优质、萌蘖能力强”()13、山南、日喀则大部分地区都可在夏季造林。

()14、造林地区和造林地立地条件极端严酷或特殊的地方,只能营造纯林。

()15、种子呼吸作用越弱,生命力越短。

()16、在西藏林木种子调制多采用机械进行调制。

()17、苗木叶色黄绿而薄,茎杆矮小、细弱,下面老叶枯黄、脱落,枝梢生长停滞是缺P所致。

()18、种肥宜用化学肥料。

()19、根外追肥宜选在晴天进行。

()20、西藏造林地整地宜采用块状和穴状整地。

()21、分殖造林就是利用林木的营养器官进行造林的方法。

()22、有机肥料的肥效相比化学肥料而言它是速效的。

()四、单项选择题1、核桃宜用( )净种。

A、水选B、风选C、筛选D、粒选2、种批是指在( )。

A、同一树种B、相似的立地条件C、相同时间内采集且种实的处理和贮藏方法也相同D、以上A、B、C3、种子贮藏适宜条件的组合应是( )。

A、温度0-5℃,湿度25-65%B、温度-5-0℃,湿度0-10%C、温度-10-5℃,湿度10-25%D、温度5-10℃,湿度0-10%4、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主要因素是( )。

A、种子成熟度B、种皮结构C、含水量D、内含物成分5、不能促进扦插生根的物质是( )。

A、硼酸、蔗糖B、吲哚乙酸吲哚丁酸C、二氧化锰氧化锰D、硫酸亚铁、硝酸银6、嫁接育苗,砧木一般用( )苗。

森林培育学

森林培育学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1.森林培育与森林培育学的概念与内涵。

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更新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内涵:生产过程(物质、环境)、建设事业。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

其实质是栽培学。

2.我国的林种包括哪几类?每一类又包括哪些类型?用材林:一般用材林、专业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珍贵用材林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海防林经济林:油料、燃料、饲料、药用薪炭林:阔叶树薪炭林、灌木薪炭林特殊用途林: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3.森林立地的基本构成因子包括哪些?(1)物理环境因子①气候:在同一热量带内,水热条件存在一定差异,使森林植被类型的种属组成和森林的生产力发生变化。

大气候决定大范围或区域性森林植被分布,小气候明显影响树种或群落的局部分布。

②地形:海拔、坡度。

坡向、坡位、坡型和小地形。

③土壤:土壤种类、厚度、质地、结构、养分腐殖质、酸碱度等。

④水文:包括地下水深度及季节变化、地下水的矿化度极其盐分组成、有无季节性积水及其持续期等。

(2)植被因子:从大的森林类型到林下植被,从不同生态特性的建群树种到一些非建群植物种分布,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反映着森林生长的环境特征。

(3)人为活动: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由于人为活动因子的多变性和不易确定性,在森林立地分类中一般只作为其他立地因子形成或变化的原动力之一进行分析,而不作为立地条件类型的组成因子。

4.森林立地主导因子的确定方法包括哪些?主导因子:是在造林上对林木生长起决定作用的因子。

确定方法全面筛选法极端限制法5.森林立地分类的概念及其考虑因子。

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是指以森林为对象,对其生长的环境进行宏观规划和微观分类的分类方式。

(把生态上相近的立地条件组合,,组合成的单位称为立地条件类型:狭义)(对立地分类系统中各级分类单位进行的区划和归类:广义)6.什么是立地质量评价?直接评价:直接利用林分的收获量和生长量的数据来评定立地质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培育学C复习提纲一、森林培育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林业中的意义森林培育学: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因此森林培育学便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二、掌握所讲章节的基本概念,如立地,立地指数,林种,造林密度,适地适树,混交林,化感作用,种子调制,种子安全含水量,种子生理后熟,层积催芽,裸根苗,容器苗,苗木茎根比,土壤追肥,根外追肥,抚育间伐,透光伐,上层抚育,下层抚育,择伐,渐伐,皆伐等等。

以及它们的生产意义。

立地:一般来讲,立地有两层含义,一是它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二是指存在于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

【注:立地在一定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与生长于其上的树种无关。

】立地指数:该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目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

林种:森林的种类。

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数。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

化感作用:是一种树种通过自身产生并释放于环境中的生化物质对另一树种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种子调制:是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种子安全含水量: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含水量,树种不同,种子安全含水量不同。

种子生理后熟:具有生理休眠习性的种子多在秋季成熟,散落后被树木凋落物覆盖越冬,该条件下,继续进行胚的生长发育和内部的生理生化变化,待春季发芽出土。

层积催芽:将种子与湿润物(河沙、泥炭、锯木等)混合或分层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一种催芽方法。

裸根苗:泛指在大田土壤中培育,出圃时根系裸露的苗木。

容器苗:用各种不同容器和营养基质培育的苗木。

苗木茎根比:是苗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之比,反映出苗木根茎两部分的平衡状况,实际上就是苗木水分、营养收支平衡问题。

土壤追肥:将肥料追施于土壤中。

为了补充基肥和种肥的不足,该肥多为速效性无机肥和人粪尿等。

根外施肥:是将营养元素的溶液,喷洒在苗木茎叶上,营养液通过皮层,被叶肉细胞吸收利用。

根外追肥避免了土壤对肥料的固定,灌溉和降水的淋失,肥料用量少,吸收率高、吸收速度快,是一种很好的追肥方法。

抚育间伐: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

通过抚育采伐可以获得一部分木材,同时可以促进森林的发展。

透光伐:对混交林,主要是砍去非目的树种和压制幼树生长的灌木,以调整林分组成为主要目标,而对于纯林,主要是间密留稀,留优去劣。

透光伐作为一种抚育间伐的方式,相比于之前的“透光伐”在其本身的意义上有所扩充,同时合理地进行透光伐,对林地生产、抚育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上层抚育:主要砍伐居于上层林冠的林木。

在某些林分中,特别是有阔叶树种混交的林分钟,位于林冠上层的往往是非目的树种,或为目的树种,但是树形不良,分叉多节,经济价值低,因此,将其采伐,对育林目的下的林地的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层抚育:下层抚育,即首先砍除居于林冠下层生长落后、径级较小的濒死木和枯立木,也就是砍伐在自然稀疏过程中,将被淘汰的林木,此外也砍伐极个别的、粗大的、干形不良的林木。

下层抚育并不改变自然选择进程的总方向,只是以人工稀疏代替林分的自然稀疏,加速自然选择的进程。

择伐:每次在林中有选择性地伐去一部分成熟木,林地上始终保持着多龄级林木,森林的天然更新是连续进行的,择伐后更新的林分仍是异龄复层林。

择伐,常与天然更新相配合,促进其更新进程…皆伐:将伐区上的林木在短期内一次全部发光或者几乎全部伐光(有的保留部分母树),并于伐后采用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回复的森林的一种作业方式。

由于皆伐迹地完全失去了原有林木的遮蔽,在裸露迹地上的小气候、植物和土壤条件与林内相比均有显著的变化。

因此,皆伐,在生产上更多地应用于对林分的改造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渐伐:不是将伐区所有林木一次伐光,而是将较长期限(一般不超过1个龄级期,如10~20年)分2此或多次采伐掉伐区上全部成熟林木。

渐伐可以为较多的母树提供种源,可以理解为母树法的进一步发展,更有利于天然更新。

土壤追肥第一章森林立地1、怎样确定森林立地主导因子。

由于立地因子千变万化,要找出主导因子并不存在一个万能处方,关键是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导因子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探索,一方面是逐个分析各环境因子与植物必须的生活因子(水肥气热光)之间的关系,从分析中找出对生活因子影响面最广、影响程度最大的那些环境因子;另一方面是找出处于极端状态,有可能成为限制植物生长的那些环境因子,按照一般规律,成为限制因子的多是起主导作用的因子,如干旱、严寒、强风、过大的土壤含盐量等。

综合二者,从造林地如何保证林木生长所需要的光、热、水等生活因子着眼,逐个分析各环境因子的作用程度,注意到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便可以初步将森林立地主导因子确定下来。

2、如何评价森林立地质量(立地指数法)。

SI=f(x1,x2,……x n,Z1,Z2, ……Z n)Xi=立地因子中定性因子;Zj=立地因子中可定量因子。

即,采用数量化理论I或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树种的立地指数即该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目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上层高)与各项立地因子如气候、土壤、植被以及立地本身的特性,还有人在预测方程中包含了诸如养分浓度、C/N、PH值等土壤化学特性之间的回归关系式,根据各立地因子与立地指数间的偏相关系数的大小(显著性),筛选出影像林木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说明不同主导因子分级组合下的立地指数的大小,并建立多元立地质量评价表,以评价立地的质量。

3、森林立地类型的划分方法,及其在造林工作中如何应用。

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可以分为以环境因子为依据的间接方法和以林木的平均生长指标为依据的直接划分方法。

由于我国造林区多为无林地带,因此,间接方法最为常用。

1、利用主导环境因子分类;根据环境因子,特别是主导环境因子的异同性,进行分级和组合来划分立地条件类型,有的辅以立地指数。

该方法较适合无林、少林地区,以及因森林破坏严重实在难以利用现有森林进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地区。

2、利用生活因子分类;根据生活因子(水分、养分)划分立地条件类型。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以横纵坐标分别代表土壤养分及土壤湿度,然后将土壤湿度从及干旱至湿润分为若干水分级,并以数字表示各自干湿程度,同时借助于植物组成(主要是反映土壤湿度状况的指示植物)和覆盖度只是水分状况,将土壤养分按土类、土层厚度分为若干养分分级,也以字母表示其养分高低,最后制成二维表格形式。

3、利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具体可参考前面一道题。

应用。

立地类型是组织林业生产、调查设计、指定造林技术措施以及提高林地生产力的基础。

它在森林调查、造林和营林生产时间中具有广发的作用。

1、在造林和造林规划中的应用在造林工作中,立地类型是指定科学造林技术措施的基础。

诸如林种、造林树种选择,林分结构、造林施工及幼林抚育管理等技术都需要依据立地类型进行设计,不同的立地类型具有不同的造林技术措施。

在造林规划设计中,立地类型是划分造林类型的主要依据,是造林设计的基础工作。

2、在森林抚育和主伐更新中的应用立地类型是林木生长周期内指定各种抚育、主伐更新技术措施的主要依据。

在森林抚育方面,立地类型是确定抚育间伐的时间、方式、强度和间隔期的主要依据。

如立地条件好的林分,林木自然分化得早,宜采用早间伐、强度小、间隔期短的抚育间伐措施;在森林主伐更新时,更新措施的指定、采伐和集采方式的选择、划分林场等级等都要依据立地条件类型。

3、在森林资源调查设计中的应用根据野外专业调查,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编制成立地类型表。

在森林调查工作中,立地类型表的应用是一切其他工作的基础。

第二章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1、我国林种划分方法。

林种的划分主要根据其功能划分,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以及特殊用途林。

【注:四旁指数,路旁、水旁、村旁、宅旁。

其不是一个林种,但是,它的重要性相当于一个林种。

】2、造林树种选择的基础和原则。

树种选择的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思考。

首先,是生物学特性,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包括树种的形态学特性、解剖学特性和遗传特性等;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于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其次,是其生态学特性。

森林是生活在一个高度有机联系的森林生态系之中,因此,对于树种选择的评价、判断和选择以森林群落—生态系为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是其林学特性,主要指可以组成森林的密度和形成的结构,从而形成单位面积产量的性质。

树种选择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三条:经济学原则(造林目的是与经济原则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正确选择造林树种和育林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林学原则(比较广泛,包括繁殖材料来源、繁殖的难易程度、组成森林的格局与经营技术等)、生态学原则(森林是生态系统,造林树种是其组成部分,因而树种的选择必须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全面考虑)。

3、营造用材林对树种的选择有何要求。

用材林对树种选择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优质、丰产、稳定和可持续”等目标上,因此要求如下:1、速生性,即生长速度快(我国森林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人均森林资源较低,森林资源与国民经济和文化建设对于木材的需求产生了突出的矛盾,为解决该矛盾,惟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经营用材林,选用速生树种);2、丰产性,及要求树体高大,相对长寿,材积生长的速生期维持时间长,又适于密植;3、优质性,良好的用材树种应该具有良好的形态质量指标,所谓形,主要是指树干通直、圆满、分支细小、整枝性能良好等特性,这样的树种出材率高,采运方便,用途广发,所谓质,是指材质优良,经济价值大。

4、适地适树的标准,以及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适地适树是相对的概念,其衡量标准根据造林目的确定。

对于用材林树种来说,基本达到成活、成林、成材,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即对间歇性灾害具有一定的抗御能力;从成材的角度出发,还应该有一个数量标准,其数量标准有三,如下:某个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以及立地期望值。

【标准详尽】立地指数与树种选择:立地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立地性能与树种生长之间的关系,若可以量化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尤其是把不同树种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进行比较,就可以较客观地为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树种提供依据;材积生长量与树种选择:无。

立地期望值与树种选择:由于不同树种采伐年龄、培育费用、成材价格等方面的不同,树种的地位指数或蓄积指标还难于从经济效益方面反映林地立地的产出高低,因此立地期望值可以评价立地经济效益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