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语义学下“V来”的历时演变及用法特征
形式语义学框架理论在汉语动词义项分类中的应用
形式语义学框架理论在汉语动词义项分类中的应用形式语义学框架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J. Fillmor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语义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语言的意义是与语言的结构紧密相连的,它不仅依赖于单词自身的内涵,也依赖于语境。
而汉语动词义项分类也是语言意义的一部分,是在上下文中确定动词意义的一种手段。
本文将从形式语义学框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该理论在汉语动词义项分类中的应用。
一、形式语义学框架理论的核心概念形式语义学框架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语义框架”。
语义框架是一种概念网络,它将各种概念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在这个框架中,概念被分为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它们之间通过属性和关系相互联系。
一个语义框架可以包括多个层级,每个层级都可以包含多个下位概念。
形式语义学框架理论认为,一个词的意义是由它所属的语义框架所决定的。
例如,“吃”这个词中包含了一个进行吸收口中食物的动作,还有与之相关的参与者、方式、工具等等诸多因素。
这些因素就构成了“吃”这个词的语义框架。
二、形式语义学框架理论在汉语动词义项分类中的应用在汉语动词义项分类中,形式语义学框架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动词义项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由于汉语动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常见,因此对不同义项的分类和归纳变得尤为重要。
1. 形式语义学框架理论与汉语动词义项的上下位关系在汉语动词义项的分类中,常常采用上下位关系进行划分。
例如,“看”这个动词的上位词是“观察”,下位词可以是“瞪眼”、“瞄准”等。
这些上下位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不同动词义项所属的语义框架之间的联系。
具体来说,如果两个义项有相同的上位词,那么它们的语义框架之间是有相似点的;反之,如果它们的上位词不同,那么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2. 形式语义学框架理论与汉语动词义项的语义角色在汉语动词义项的归纳中,经常运用语义角色来描述动作对应的参与者、时间、工具等要素。
形式语义学框架理论也强调了语义角色的重要性。
现代汉语“v+掉”构式群的显现——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扩展
》 )
( 7 ) 水 果 同 纯 碱 接 触 极 易 发 热 堂楚 。
珍 赵 养 (
秀 《大话
生 》 )
上述例 (
1
一
)
(
7
)
中
的
掉 “
”
,
例 (
1
)
表 示 具体结 果 义
“
事物 在外部作用力
的 作 用 下 形
成由上到下 的位移”
例2
,
(
)
为 抽 象结 果 义
可概括为“ 摆脱义”
,
,
例(
准备处斩 。
林
(
汉 达 《 中 华 上 下 五 千 年 》 )
2
(
)
当
事到 临
头非 死不 可 的 瞬 间
抛掉
,
了 一切 虚 荣和
自
矜 ,
我又 将采取
什么
态
度
呢 ? ( 《 当 代 世 界 文 学 名 著 鉴 赏 辞 典 》 )
盡整 ( 3 ) 到 如 期 实 拍 时 , 我 已 经
粉 了 十 几 袋 面
在现 代汉 语 中
“
掉”
V+
使用
非
常
频
繁
根 据 对 C CL 语 料 库 和 B CC 语料 库 检 索所 得
,
,
语料 的 分 析 , 我们 发现 “ V +掉 ” 具有 比较 丰 富 的语 义 类 型 。
例如 :
(
1)
右 侍从真 的 把赵 绰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 朝
堂
剥
,
了
他
的官服 ,
摘 掉他 的
概念形式表征与语义变化转换研究历时词概念框架视角
概念形式表征与语义变化转换研究历时词概念框架视角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概念形式表征与语义变化转换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历时词概念框架视角出发,系统地分析语言演变过程中词汇意义的变化如何受到其概念结构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形式上的调整来反映这种语义变迁。
在理论框架上,我们将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和历史语言学的历时演变原则,构建一个适用于研究词义发展动态过程的模型。
文章首先回顾了既有的关于概念形式表征与语义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我们将关注点放在历时词概念框架这一核心概念上,认为词语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社会文化环境及认知方式的发展而发生动态调整。
每一个词在其历史演进中都形成了特定的概念框架,这些框架既是语义变化的基础,也是推动语言更新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将分层次剖析不同历史阶段中词汇概念的形式表达及其语义内涵的演变规律,试图揭示历时词概念框架如何作为中介,在语言的共时使用和历时发展间起到桥梁作用。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们将展示概念形式表征如何顺应语境需求和社会认知变迁,实现从一种语义状态向另一种语义状态的有效转换。
本研究不仅对于丰富和完善语言演变机制的认知解释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于理解语言教育、辞书编纂以及跨文化交际中涉及的历史词汇理解和运用等问题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通过探索历时词概念框架视角下的概念形式表征与语义变化转换规律,期待能为语言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启示和研究路径。
二、概念形式表征的基本理论探讨可以介绍概念形式表征的定义,即如何通过语言、符号或其他形式来表示和理解抽象概念的过程。
探讨概念形式表征在语言理解、思维模式和知识传递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回顾历史上关于概念形式表征的理论发展,包括早期的哲学思考和现代心理学、认知科学的贡献。
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模型和理论,如概念网络、原型理论、理想化认知模型等。
探讨语义随时间变化的现象,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概念的形式表征。
语言的社会变异视角下“v掉”的使用情况及其语义类型的演变
208语言的社会变异视角下“v 掉”的使用情况及其语义类型的演变宫雪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摘要:本文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语言的社会变异视角下“v 掉”的使用情况及其语义类型的演变。
本文认为,“v 掉”使用在方言范畴内体现为差异性,在性别和年龄范畴内体现为倾向性。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本文验证了前人关于使用频率增加会导致虚化程度加深的观点。
关键词:“v 掉”;语言的社会变异;语义类型的演变;使用频率;虚化程度一、绪论“v 掉”结构属于汉语中的特殊现象,需要进行研究,但据笔者观察,其在汉语研究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以“v 掉”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共命中15篇文献。
可见,有关“v 掉”结构的文章较少,且研究内容集中在“v 掉”结构本身,主要可分为四类:“v 掉”的语义类型、语义类型的演变、“掉”的虚化机制、方言与“v 掉”结构。
为丰富该结构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社会与语言这一视角探讨汉语“v 掉”结构,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SPSS18.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问卷共计27道小题:第1至7题收集被试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地域、教育程度、是否有移居现象、常用语言等;第8至27题为问卷的主要部分,共计20题。
题干是从BCC 语料库中选取的20个包含“v 掉”结构的例句,选项设置使用李克特五度测量法,要求被试根据对例句的认可程度及自己的使用情况进行打分,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
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所示:(1)不同方言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人群在“v 掉”结构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2)不同方言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人群在“v 掉”结构三种语义类型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能否从中观察语义类型的演变路径;(3)“v 掉”使用频次与“掉”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2.1 方言范畴中“v 掉”的使用情况为控制无关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笔者对北方方言区和闽方言区的126份问卷进行筛选。
框架语义学理论与应用
框架语义学理论与应用框架语义学是一种基于框架的概念,研究词语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语言学理论。
它通过构建一个个框架,对词汇和语句的意义进行解释和推理。
本文将从框架语义学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根据输入的关键词和内容撰写文章。
一、框架语义学理论框架语义学的基本概念是框架,它指的是一种认知和表达思想的基本结构。
框架可以涵盖一系列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包括各种概念、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
框架语义学认为,词语的意义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特定的框架相关联。
词语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其所处的框架来解释。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模型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词汇-框架映射:词汇与框架之间存在映射关系,每个词汇都可以映射到一个或多个框架。
2、框架-意义映射:框架与意义之间也存在映射关系,每个框架都可以映射到一组意义。
3、语境-框架映射:语境与框架之间也存在映射关系,不同的语境可能需要不同的框架来解释。
二、关键词处理在撰写文章时,如何处理关键词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的定位、提取、处理流程对于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关键词定位:关键词应选择在文章中起到核心作用的词汇,一般为主旨词或主题词。
2、关键词提取:从文章中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应确保关键词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关键词处理:对关键词进行解释和阐述,揭示其背后的框架和意义。
三、内容撰写基于关键词和内容,可以开始撰写文章。
以下是撰写文章时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1、主题展开:以关键词为主题,构建文章的基本框架。
2、句子组织:运用适当的句子结构将关键词串联起来,表达完整的思想。
3、段落构成:每个段落应围绕主题展开,并包含关键词或其相关词汇。
4、逻辑结构:确保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四、实例分析下面以“教育”为例,运用框架语义学理论撰写一篇文章: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石,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
教育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教育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途径。
构式_V是V_的言语行为转喻理据
2008年第6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16,2008(总第112期) J OU RNAL OF MUDANJ IAN G COLL EGE OF EDUCA TION Serial No 1112[收稿日期]2007-10-20[作者简介]陈蕾(1980-),女,江西金溪人,南昌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构式“V 是V ”的言语行为转喻理据陈 蕾(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摘 要] 对同义反复的研究多集中于类典型构式“N 是N ”上,而对由动词构建的构式“V 是V ”的研究甚少。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以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为理据,认为构式“V 是V ”是言语行为转喻的产物,其识解过程的关键是以言语行为的中段代替整个言语行为。
[关键词] 构式“V 是V ”;言语行为转喻;中段[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2008)06-0046-02 1.引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同义反复来表达我们的情感与思想。
同义反复的类典型构式“N 是N ”也颇受学者们的青睐,对其所做的研究不乏其数,而对构式“V 是V ”所做的分析识解却寥寥无几。
转喻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之一,对同义反复的识解与生成具有很强的阐释性。
言语行为转喻为构式“V 是V ”的生成和识解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本文在言语行为转喻的理论框架下,详细解构了构式“V 是V ”形成与识解的心理过程。
2.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修辞学家普遍认为,转喻(metonymy )是用一种事物来代替与它相关的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格。
与传统修辞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言语行为转喻是转喻的子范畴,是由Thornburg 和Panther 首先提出来的,它是转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言语行为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有结构的行为脚本(action scenario )。
_人称代词_来_2_V_P_构式语义分析_以_我来_2V_P_为例
第一 , 与 由 共现( 295 例) 。 刘月华等 ( 2001) 对介词 由 的解释为 : 引入 施事 者 , 表 示 某 事 归 某 人 去 做; 王华 ( 2007) 明 确 指 出 , 由 标 引 的 是 事 件 的 责 任 者。 我们认为, 我来 2 V( P) 与 由 共现的 用例 , 具有突出的 责任 义。如: 5) 说今天的一切我都承担了, 说完一指武松, 说这个兄弟损坏的一切, 由( 我来) 负责赔偿。 6) 事隔几天的一个夜间, 我在家里接到他的 电话 , 他告诉我 , 他已和电视台领导说好了 , 导演 由( 我来) 找。 7) 我画了一辈子水浒人物 , 此事必由 ( 我来) 做 % %不给钱也画! 例 5) 中 我来 2 与责任标记 由 及[ 责任 ] 义动词 负责 同时出现 , 表现了言者强烈的 承担责任 的意思; 例 6) 和例 7) 中的动作动词 找 和 做 本 身不具有责任义 , 但由于用于 我来 2 V( P) 构式, 同时受到形式标记 由 的强化, 使句子整体表达 与 责任 相关的语义。 第二 , 与 让 、 叫 共现( 279 例) 。 &现代汉语八百词∋ 指出 , 让 有表示 容许 [ 5] [ p. 405] 的意思。 我们认为, 让我来做某事 是交际 中主动承担某种责任的委婉表达, 即 请允许我承 担这一责任 。 叫 用于 我来 前 , 表达同样的含 义。如: 8) 让我来做诸位的向导吧 , 因为我也正要进 城去 。 9) 这担子叫我来担! 让 和 叫 常与表示商议语气的 吧 共现 , 这与 言者的委婉语气是一致的 , 如例 8) ; 有时语气强 烈, 与叹号共现 , 如例 9) 。两种情况均表示言者 请求听者允许承担责任 的语义。 第三 , 与 给 、 为 、 替 共现 ( 155 例 ) 。 我们知道, 介词 给 、 为 、 替 均由相应的 动词 虚 化 而 来。 & 现 代 汉 语 八 百 词 ∋ 指 出, 替 和 为 、 给 一样, 都引 进动作的受益者。我们认为, 主动做某事使听者 受益 正是 承担责任 的体现。如 : 10) 我来给你做点热果汁吧! 11) 我记着的, 我来替你讲 。 在例 10) 和 11) 中, 听者 你 都是动作的受益者, 整个句子表示言者主动承担责任。 第四 , 与 你 ( 来 2 ) V( P ) 共现( 147 例) 。
情境植入视角下现代汉语“有V”结构研究
情境植入视角下现代汉语“有V”结构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2 1.2 研究范围与方法.........................................3 1.3 相关研究综述...........................................5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6二、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62.1 “有V”结构的定义与分类................................8 2.2 情境植入理论概述.......................................92.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回顾.................................9三、现代汉语“有V”结构分析...............................113.1 “有V”结构的句法位置与功能...........................12 3.2 “有V”结构与动词的关系...............................133.3 “有V”结构的语义关系与语用功能.......................14四、情境植入视角下的“有V”结构...........................154.1 情境植入的定义与分类..................................16 4.2 “有V”结构中的情境植入现象...........................174.3 情境植入对“有V”结构的影响...........................19五、案例分析..............................................205.1 正面情境植入案例......................................215.2 负面情境植入案例......................................225.3 案例对比分析与启示....................................23六、结论与展望............................................256.1 研究结论总结..........................................266.2 研究不足与展望........................................266.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28一、内容描述本书旨在深入探讨现代汉语中“有V”结构在情境植入视角下的表现、功能和演变规律。
动结式“V掉”的构式分析
动结式“V掉”的构式分析本文以构式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构式分析法分析了汉语动结式“V掉”这一特殊结构。
本文语料来源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基于对语料库中“V掉”语料的统计分析,归纳了“V掉”构式的类型、构式义、语义配置特征等,还考察了能进入各类“V掉”构式的单音节“V”的特征,尝试对这些单音节“V”进行了分类。
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五个部分和结论。
绪论部分,描述归纳了构式理论、动结式及“V掉”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构式理论研究对本文给予的理论支持,介绍了“V掉”研究成果的观点并指出了不足,还指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一部分,阐述了构式的定义和判定方法,用构式理论判定“V掉”是一个构式。
将“V掉”构式分为四类子构式,即脱落-位移类、消失类、完成类和变化类。
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分别研究分析了脱落-位移类、消失类、完成类、变化类“V掉”构式。
指出了各类构式的构式义,即因脱落而产生位移,因动作而消失,动作完成和物体变化;将能进入各类“V掉”构式的单音节“V”进行了归纳,脱落-位移类的归纳为人(动物)(借助工具)发出动作的,自然力发出动作的和物体发出动作的“V”三类,消失类的分为外力作用的和自身作用的“V”,完成类的分为身体动作类、学习生活行为类、生产经济行为类、工作行政行为类等,变化类的分为身体变化类、精神变化类、性质变化类、破损状态类、故障和失败状态类;分析出各类构式语义配置各部分的特征及关系,即脱落-位移类的发出动作的主体、动作行为及脱落-位移的对象,消失类的发出动作的主体、动作行为及消失的对象,完成类的发出动作的主体、完成行为及被完成的对象,变化类的变化对象、变化行为。
结论部分,综合叙述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意义,即动结式“V掉”是一个构式,有四类子构式,各类子构式构式义、进入的单音节“V”、语义配置有差别。
同时指出本文分析尚有不足,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V起来”的语义转变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V起来”的语义转变作者:邵晨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08期摘要: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动趋式结构“V起来”进行了语义考察,详细描述了其语义分化的轨迹和各语义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V起来” 语义隐喻转喻关于动驱式“V起来”的意义和用法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对“V起来”的语义分析上,贺阳在《动趋式“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一文中提出:“V起来中的‘起来’有三种不同的意义:A表示动作由下向上的位置移动,简称位移义;B表示动作达到一定的目的,取得一定的结果,简称结果义;C表示动作开始进行并继续下去,简称体貌义。
”这种意义的划分趋向于从语义的角度来分化动趋式“V起来”。
也有学者从认知角度认为可以分为位移义、结果义、时体义、情态义四类,把体貌义进一步分化。
但是这些分类对“V起来”的语义转变的轨迹和理据却解释得不够详细。
考虑到语义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我认为“V起来”结构的各个语义之间有着内在的演化关联,形成意义虚化的一个连续统,应对其意义分化的轨迹进行详尽描述,从中得到新的认识。
一、位移义的泛化先来看下面一组例子:1.陈宇英忽地从地上跳起来。
2.妈妈从小床里把儿子抱起来。
3.这桌子立起来有一人高。
4.那片废墟的垃圾,堆起来有一座小山那么高。
很显然,这组例子里的“起来”都描绘了一种自下而上的位移过程,都是动作的主体发出或主体使客体发出一种自下向上的位移,从句子中可以鲜明地看到一幅上升运动的画面。
跳、抱、立、堆与“起来”连用,使短暂的动作具有了时间上的持续和过程上的可视。
“V起来”的这种意义是由“起来”的语义直接决定的,表示实实在在的物体进行可视的位移运动并能感知其运动过程。
这种意义是被所有学者所公认的“V起来”的基本语义,即位移义。
位移义对于动词V有限制,即V位移必须是表示向上或抬高意义的实义动词,即具有(+趋上)的语义特征。
如:抬高、提拔、挑、坐、捡、竖、糊等。
语义学7语义的演变
词汇语义学之七:词义的演变
百:《说文》百,十十也 《现代汉语词典》百:数目,十个十 孙:《尔雅》子之子为孙 《现代汉语词典》孙:孙子。孙子:儿子的儿子
说:《释名》说,述也,宣述人意也
《现代汉语词典》说:用话来表达意思 西:《说文》西,鸟在巢上也,象形。日在西方而鸟西, 顾因以为东西之西 《现代汉语词典》西:太阳落下去的一边
(9)义位的弱化和强化。分别指义位在使用中发 生由弱变强或由强变弱的变化。 如“病”,古代指严重的病,现在则通指疾病, 可轻可重。“饿”,古代为严重饥饿的意思,现 在则是一般的饥饿。这些是意义由强变弱。“恨 ”,原指遗憾,现意为痛恨、仇恨,所表示的情 绪义由弱变强。
四、义位衍生的模型 语义引申的模式有三种:辐射型、连锁型和交叉型。 1、辐射式引申 从本义引出若干个引申义,即所有的引申义都是从本义辐 射出来的,叫做辐射式。
词汇语义学之七:词义的演变 “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
①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②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
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前进)
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①→②→③→④→⑤→⑥
⑤既而羁寄京师,久无家问。(晋书·陆机传) ⑥恣所为不问。(柳宗元《童区寄传》) 音讯 过问、干预
①询问
②问候、慰问 ③审问 ④责问、追究 ⑤音讯 ⑥过问、干预
词汇语义学之七:词义的演变
例二: 贱:《说文》:“贾少也。” ①心忧炭贱愿天寒。 ②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 ③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④老臣贱息舒祺,年少,不肖。 ②地位低下、卑贱 ③轻视、认为卑贱 ④自谦词 价钱低 地位低 轻视 自谦词
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Charles J. Fillmore 原著詹卫东 译一 引 言“框架语义学”在我的脑海中是一个经验主义语义学的研究计划,同时也是一个用来呈现这类研究的结果的一个描述框架。
框架语义学提供了观察词语的意义的一种特别的方式,同时也试图刻画一种语言产生新词和新短语,以及向已有的词语里增加新的意义,或将一段文章中各成分的意义组装到一起,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全部意义等等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通过“框架”这个术语,我在脑海中建立起了全部的概念系统。
理解一个概念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前提。
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诸多概念中的一个被置入到一个文本、或一次交谈中时,(该概念结构中)其他所有的概念都自动被激活。
我在这里使用“框架”这个词作为一个覆盖面很广的术语,来涵盖那些讨论自然语言理解问题的文献中提到过的一系列概念,诸如“图式”(schema)、“脚本”(script)、“情景”(scenario)、“观念框架”(ideational scaffolding)、“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民俗理论”(folk theory)等等1。
框架语义学出自经验主义语义学传统,而不是形式语义学。
它更像是民族学意义上的语义学。
有点像人类学家的工作。
一个人类学学者进入一种异族的文化,会问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比如“当这个言语社团的成员用语言交谈时,哪些经验范畴会通过他们所选用的语言形式来编码?”框架语义学的大纲跟形式语义学的工作和结果是不矛盾的(或没有必要是矛盾的),但它跟形式语义学仍有重要的不同,差别主要在于,前者强调语言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continuities),而不是非连续性。
我在这篇论文中要表达的观点与其说是经验主义语义学的真正理论,倒不如说是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必须处理的一系列问题。
我宁愿把本文所讨论的内容称为“先于形式化的”(pre-formal),而不是“非形式化的”(non-formalist)。
浅析格语法到框架语义学的演变
浅析格语法到框架语义学的演变摘要格语法和框架语义学是菲尔摩语言学理论发展中重要的两个阶段。
发展过程中,“格”的概念逐渐推进演变为具有认知导向的“框架”,框架语义学被很多学者看作是是格语法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格语法理论的具体化、系统化。
框架语义学解决了格语法中存在的问题, 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概念结构和语义—句法映射关系的描写。
因而两者存在的关系是密切的,也是继承与递进的。
本论文以第一部分的理论背景为依托,于第二、第三部分对这些理论的核心内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整理以及评述,并着重分析了其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相互间的内在关联,希望从事相关研究的读者可以对菲尔摩的理论研究发展阶段有一个更加明晰的了解。
关键词:格语法,框架语义学,认识导向,语义,句法1.引言Charles J. Fillmore(1929-2014,简称菲尔摩)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词汇语义学和句法学20世纪60年代末,菲尔摩提出“格语法”(Case Grammar)理论,强调语义研究在语言研究中的中心地位。
20世纪 70年代中期,他又提出了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强调框架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他认为对词义的理解有赖于头脑中与相关词语表征的事物相关的框架。
在先行研究成果中,多数学者(如冯志伟2006;陶明忠,马玉蕾20081;刘宇红20112等)将上述理论看作不同的发展阶段,另有学者(如杨成凯 1986;魏屏1987;潘艳艳2003等)较专注于对其中某一具体理论的评述或应用研究,另有关注从格语法到框架语义学的认知转向(陈忠平,白解红 2011等)。
在国外研究中,Dougherty(1970)Huddleston(1970)Mellema(1974)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评价了菲尔摩的格语法理论。
1.格语法理论的概述2.1 格语法的提出2.2.1菲尔摩的格框架1968年Fillmore提出了Case Grammar理论,他主张动词占句子的中心或核心地位,试图在深层结构中论调对动词所具有的意义(semantic role)的概念来记述文章,而不是通过在句子的表面结构中论调对动词所具有的意义。
语义学的发展历程
语义学的发展历程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语言交流的日益复杂,语义学也不断发展演变。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梳理语义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语义学主要集中在语言的起源和词义的研究上。
早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就开始探索语言的起源和意义。
古埃及人通过象形文字来记录事物,而古巴比伦人则使用楔形文字。
这些古代文字系统都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意义的认知。
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词义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化的探讨。
柏拉图认为词与事物之间存在一种本质联系,而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概念与词之间的对应关系。
到了中世纪,语义学的研究逐渐与逻辑学和文法学相结合。
逻辑学家奥克坦提出了“词语的意义来自于它们的使用方式”的观点,强调语言的使用背后蕴含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文法学家普拉特则提出了“语义三角”的概念,即语言、思维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这些观点为后来语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语义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20世纪。
在20世纪初,语言学家弗雷格开始从符号和符号系统的角度研究语义。
他提出了“语言游戏”的概念,认为语言是一种交流和协作的工具。
此后,逻辑学家维特根斯坦进一步发展了弗雷格的思想,提出了“语言游戏”的观点,认为词语的意义来自于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
在20世纪中叶,语义学的研究逐渐从形式逻辑转向语用学。
语用学强调语言的使用背后的意图和效果。
语义学家格里斯和塞尔提出了著名的“合作原则”,认为人们在交流中遵循一定的合作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合理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合适性原则和合作性原则。
这些原则为理解和解释语言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到了21世纪,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语义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计算机科学家开始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语义问题。
通过构建语义网络和语义模型,他们试图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
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促进了语义学的发展,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语义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从词义研究到语言使用背后意图的转变。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Way构式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Way构式Way构式作为英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因其相对的复杂性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实际上,这个结构对于英语使用者来说是有着较长历史的。
从十五世纪开始,这一结构就借助于make而开始形成(Sullivan,2007),此后变得越发进化完善而具有生产性。
该结构的句法结构可总结为:[SUBJi[V[POSSi way]OBL]](Goldberg,1995)。
根据以往的研究以及应用的实际语境来看,Way构式从语义上表达主语指称沿着介词短语设计或创造出的道路移动的隐含义。
并且构式义是无法由各部分的语义结合得出的,也无法从已有的语言表达结构中推导得出。
由此,在这一构式中动词不再是表达结构中的主导核心成分,其表现出了典型的形义配对体的特征。
为了解Way构式的形成机制,一些研究方法例如句子的融合及转换(Salkoff,1988),习语演变说(Jackendoff,1990),构式语法(Goldberg,1995),历时演变(Israel,1996),隐喻角度(Sullivan,2007),及意象图式(Mondorf,2011)在以往都有应用。
其中构式语法对于该构式的研究更为适合,其承认了这一复杂构式的存在。
然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构式语法对于Way构式某些特征的解释力并不充分。
因而本论文采用构式语法及其他认知语言学理论用于研究此构式,包括概念事件词汇化,范畴化,压制理论,来获得更加透彻的研究结果。
本论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旨在解释Way构式进化演变的内在动力,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描述,为该构式提供综合研究。
此论文首先对Way构式的构成和恰当的理解进行表述。
接下来本文采用概念事件词汇化理论来研究构式中核心的动词特征。
此外由于该构式的特殊性,其构式义无法从组成部分的词汇义中得出,本文采用压制理论来分析构式语义形成的原因。
最后,从范畴化角度来试图说明Way构式的高生产性及在多种语境下应用的广泛性。
顺应理论框架下词义演变机制的新诠释
顺应理论框架下词义演变机制的新诠释叶慧君【期刊名称】《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摘要】在词义演变和新义项产生的过程中,以往人们关注最多、论及最多的是比喻、借代、通感、特指等词义引申的方式,却忽略了词义对语言结构的顺应也是新义产生的重要途径. 文章以顺应理论为框架,以具体词例分析了词义在词语境和短语语境中的语用变异情况及其历时演变过程中的顺应本质;在共时和历时的层面上探讨了汉语话语理解中词义语用变异的语境顺应特性,为词义的演变机制提供了一个新诠释.%As for word meaning development and the production of new senses,most of the past studies focused onmetaphor,metonymy,synaesthesia and ad hoc reference but failed to recognize that the adaptation of word meaning to linguistic structure was also an important way for new sens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d-aptation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s pragmatic variations of word meaning in lexical context and phrasal con-text as well as its adaptation property in development. By making a synchronic study of contextual adaptation property of lexico-pragmatic variations in Chinese utterance interpretation,the paper tries to give a diachronic new account for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word meaning.【总页数】5页(P9-12,33)【作者】叶慧君【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0【相关文献】1."理"词义的发展与及多义性的演变机制 [J], 徐丽丽2.“理”词义的发展与及多义性的演变机制 [J], 徐丽丽;3.顺应理论框架下词义演变机制的新诠释 [J], 叶慧君;4."新诠释学"框架下的虚假关联与"无本质"解析 [J], 常红5."家伙"的形成和词义演变机制——兼论"家伙什儿"的形成 [J], 王林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V+到”的图式特征及其语义演变
一、引言
“V+到”使用 频率 高① ,语义类 型 丰 富。 请 看 下列例句[1]15-16[2]19:
(1)他回到了家乡。 (2)我今天收到了一封信。 (3)在北京的几个老邻居我都看到 了。 (4)大风刮到下午两点才停止。 (5)这里的冬天可以冷到零下二十 度。 (6)声音高到不能再高了。 吕叔湘 将 “到 ”分 为 动 作 达 到 目 的 或 有 了 结 果、人 或 物 随 动 作 到 达 某 地,动 作 继 续 到 什 么 时 间,动作或性质状态达到某种程度,状态达到的程 度等 5个 意 义 ,分 [1]15-16 别 如 例 (1)、例 (2)、例 (4)、例(5)、例 (6)。孟 琮 将 “到”分 为 得 到、涉 及,周到、尽数,至某时间、某处所、某种程度等 3 个意义[2]19,如例(2)、例(3)、例(4)—例(6)。刘 月华认为 “到 ”具 有 通 过 动 作 使 人 或 物 移 动 到 某 处所的趋向意义,动作达到目的或有结果的结果 意义,将动作持续进行到某一时间、动作或动作所
收稿日期:2018-06-0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动趋式致使性研究”(11CYY045) 作者简介:周红(1976—),女,山东滨州人,文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
①根据笔者所建 2500万字当代北方作家小说语料库,统计发现,动趋式“V+到”数量(251633)远远高于其他动趋式(“V+上 /下 /进 / 出 /回 /过 /来 /去”),分别为 18022、19657、8239、18650、3655、8492、11784),是其他动趋式数量总和的 2倍还多。
2018年 7月 第 35卷第 4期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LudongUniversityJour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语义学下“V来”的历时演变及用法特征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框架语义理论为基石,以“看来”“说来”“想来”等为例,考察“来”与前附成分结合而成的“V来”类结构的历时演变及用法特征。
现代汉语中的“看来”“说来”“想来”已经完全演变为带有主观化的连词。
“V来”结构的历时演变也在重新分析、高频使用等多重作用下逐渐趋于成熟。
标签:框架语义学“V来” 看来用说来征一、引言框架的概念由美国语言学家Fillmore提出,框架语义理论(Frame Semantics)是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概念结构的基础理论,在框架语义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显像和框架。
显像指代词项所表征的意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指代意义),框架指理解词项的显像所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概念结构。
Fillmore定义“框架”这一概念时提到:“当使用‘框架’这一术语时,我心中想到的互相联系的概念体系,对这个体系中任何一个概念的理解都必须依赖于对其整个概念结构的理解。
”本文中所探讨的“V来”类词,在其历时发展中因具有互相联系的概念体系,因而在语义分析与语法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本文以感官概念域为依据,将不同的感官概念域视为不同的“框架”,在不同的框架下,语言的显像也是不同的。
“来”在现代汉语中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多义动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八百词》,“来”的本义为“由彼至此,由远及近,与‘去’‘往’相对”,常置于句中作谓语,其前多由名词性成分充当句子主语,也可与之组合成谓词性结构修饰其后的名词性结构,构成偏正结构。
其后可接“着、了、过”等体貌助词。
此外,“来”还可以用来表示“要做某件事;可能或不可能;未来、将来;某一时间以后”等多个意思,也可作助词,“表比况,相当于‘一般’;用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等。
例如:(1)大家都来唱歌。
(表示要做某件事)(2)我又没力气,干不来累活。
(表示不可能)(3)来日方长;继往开来。
(未来、将来)(4)从他离开家以来,已经有三年了。
(某一时间以后)(5)那时此宝有二丈多来长,斗来粗细。
(助词,表比况,相当于“一般”)(6)马有三百来匹。
(助词,表约数)可以看到,“来”在后面几例中所表达的意义与其基本意义“由彼至此,由远及近,与‘去’‘往’相对”已经相去甚远。
在实际使用中,”来”还与其前附谓词性成分相结合来表达某些特殊的语义和语用功能,这些由“来”所形成的结构很多已经固化,基本形成独立的成分,如“看来、想来、说来、听来、做来”等。
“来”是趋向动词,构成格式的不变成分。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探讨了“V来”类话语标记在语篇中的表现形式和语篇功能(曹沸,2015);“V来”和“V起来”的历时演变和认知语义差异(许凯凯,2013);“V来”和“V到”的替换条件和认知动因(范立珂,2012)。
其中范立珂文中所对比的“V来”类,动词“V”能呈现出认知路径图式,即具有实在“位移”义的动词,与本文所讨论的“V来”类不同。
本文主要以“看来”“说来”“想来”等为例,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石,考察“来”与前附谓词性成分结合而成的“V来”类结构的用法及历时演变。
现代汉语中,“V 来”在语法结构上基本保持独立,但是已经脱离其本身所含动词的具体含义,而转为对事物作主观的评价和推测。
其中,“看来”由连动结构充当句子谓语,逐渐虚化为连词,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相当于“(就我)估计”。
(7)我们快去看来,霎时大树湾众猎户也都到齐,吹起火把,大声呐喊,扑到碎石坡来。
(清《荡寇志》)(8)“人人说你包青天,依我看来也不清。
”(清《河南开封府花枷良願龙图宝卷》)“说来”可看作动补结构,充当句子谓语,指谈话者一方期待另一方向自己解说。
除此之外,也可充当句前状语,表消息来源。
(9)今日教我如何做人,你快快说来,也得我心下明白。
(明《醒世恒言》)(10)媒人问是那个要娶,说来便是他自己,这些媒人也只好当做笑话罢了。
(明《拍案惊奇》)“想来”置于句前作状语,是对前文所述情况的猜测和推论,个人主观化倾向性大;或置于主语之后作谓语,其后接宾语小句。
(11)一个单身客人在地下检了一个兜肚儿,提起颇重,想来其中有物。
(明《醒世恒言》)(12)我想来苏轼是一代文人,岂可轻易坏他。
(元《苏子瞻风雪贬黄州》)二、“V来”类结构的概念显像和历时演变在Fillmore所构建的语言框架里,框架是由概念构成的系统。
因此,如果从“V来”的词项着手,可以分析其在不同框架下所产生的显像(意义)的不同。
(一)“看来”1.“看来”的概念显像如果不将“看来”放在一个具体的框架(即认知域)里,“看来”只是无生命的符号,不具有任何意义。
但当我们把“看来”置于一个概念域的框架中,即动作域和视觉域的框架下,“看来”就具备了它的概念显像。
现代汉语中的“看来”按照结构特征和用法,其概念显像可以划分为“看来1”“看来2”和“看来3”。
2.“看来”的产生和历时演变“看来1”常与“去”相结合,由动词“去(过去)”“看”和“来”构成连动结构,“去看来”或“过去看来”充当句子谓语,在语义上是两个或多个语素的整合,其中“看”有可呈现的双向认知路径(或称“位移性”),即实实在在去到某地“看”,表示“看,看完了再过来”。
这一用法可追溯至汉代,其后各代均见此种用法。
例如:(13)董县丞大惊道:“太爷乃一县父母,那有此事,必是你们这些奴才索诈,不虽,故此害了性命。
快引我去看来。
”(汉《今古奇观》)(14)两人道:“我与老师父去看来。
”三个人同走到都天院。
(明《警世阴阳梦》)(15)我们快去看来,霎时大树湾众猎户也都到齐,吹起火把,大声呐喊,扑到碎石坡来。
(清《荡寇志》)与“看来1”的概念显像所呈现的双向认知路径相比,“看来2”的概念显像中,“看来2”的认知路径转为单向,也可以理解为“看来2”不再具备“看来1”内部语义的完全透明性,“来”的语义由实转虚,但仍旧与“看”的实在语义紧密相关。
“看来2”连动结构的虚化在唐代开始逐步呈现。
例如:(16)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杏园岂敢防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唐《代迎春花招刘郎中(白氏长庆集》)(17)当年射得南山虎,今日看来是石头。
(宋《苕溪鱼隐石丛话》)与内部语义透明的“看来2”不同,“看来3”凝固成了连词,置于主句前作状语,表示个人所能看到或判定的范围,其概念显像可以理解为“由……而得出(结论)”。
“看来3”的产生可追溯至宋代,但就其繁荣来说,多见于元代杂剧中,常见于说话者带有情感的叙述。
例如:(18)我看来这个人必是个儒人秀士,哥哥不嫌絮烦,听妾身从头至尾说一遍。
(元《山神庙裴度还带》)(带“肯定”义)(19)不是个高尚其志的人,看来只是个配军。
(元末明初《水浒传》)(带“鄙夷”义)(二)“说来”1.“说来”的概念显像Fillmore在构建框架语义理论的过程中,认为框架由语言选择组成,是与典型场景相关的任何系统,包括词语的组合、语言范畴和语法规则。
与“看来”所置于的框架不同,“说来”不再与视觉域的框架联系紧密,作为谓语中心语的“说来”置于动作域的框架中,而作为连词的“说来”所置身的框架还包括了说话者与听话者双向互动的语言环境、二人共同认可的客观事实等,因而促成其概念显像的逐步变化,即从基于客观事实的谈论到含和解语气的交谈。
2.“说来”的产生和历时演变“说来”,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义为“谈起来”(台湾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词条)。
“说来”多充当句首状语,其后可接谓词性短语或小句,表示说话者、听话者及周围旁观者都清楚的事实,“说”的动作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虚化。
例如:(20)说来都是好朋友,何必为了一点小事伤感情。
(21)说来他也不是故意把孩子放在一边不照看,只是一时忙其他的忘记了。
“说来”的产生可追溯至宋代,较“看来”晚。
其产生之初与“说”的实义紧密相关,且“凡说皆有出处”。
(22)媒人问是那个要娶,说来便是他自己,这些媒人也只好当做笑话罢了。
(明《拍案惊奇》)(表消息来源)(23)天师接说道:“国师怎么说来?”三宝老爷道:“国师也没有什么话说……”(明《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说来”的“来”字虚化为语气助词,听话者获取说者信息的心情更急切,促成话题向自己靠拢。
)在宋代丛书典籍中,突出“说”的由来,犹见“从……说来”“自……说来”“就……说来”“为……说来”。
(24)又从风鸳雨燕中说来,风鸳雨燕以喻祸难藏近。
(宋《环溪诗话》)(25)此说通透极妙,如庄子是从譬喻上说来,且卒章不说心字,故令人卒难看晓也。
(宋《游宦纪闻》)(26)孟子道:“性善。
”是专就大本上说来。
说得极亲切,只是不曾发出。
气禀一段所以启后世纷纷之论。
(宋《北溪字义》)考察宋代典籍,“说来”犹见宋名臣(例如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相关语录文献。
例如:(27)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物事。
(宋《朱子语类》)(28)说来说去曰推是心,曰求放心,曰尽心,曰赤子之心,曰存心。
(宋《朱子语类》)值得注意的是,在“说来”的历时发展中,“如此说来”作为固定词组的用例十分常见,可以理解为“像这样谈起来”。
就其产生时间,宋代典籍中可略见其一二,但数量甚少,俗文文献中的用例几乎没有。
至明代,俗文文献中才有“如此说来”的用例,但同时它的用法和意义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例如:(29)他从上文,继之者山也,成之者性也,便是如此,说来与孔子之意不相似。
(宋《朱子语类》)上例中的“如此”与“说来”联系尚且不紧密,可见二者并未凝固成固定词组。
(30)孰为之怒,吾不能为之解也。
非惟吾不能为之解,彼亦不能为吾解也。
如此说来只一人亦有许多般样,因而谓有许多般性也。
(明《顾端文公遗书》)(31)二来也因我病了几天,遂暂且耽搁着。
如此说来尊翁如今也为此事悬心。
(清《红楼梦》)“如此说来”在明代俗文文献中兴起,清代用例更为丰富。
表达的个人情感更为丰富,不再局限于分析与判断,主观色彩进一步加强。
例如:(32)如此说来,我哥哥爹爹被曹贼全家杀了,好不痛杀我也!(明《青虹啸传奇》)(带“愤恨”义)(33)(老)“如此说来是真的了?”(付)“是真的。
”(明《金丸记》)(带”疑问”义)(三)“想来”1.“想来”的概念显像Fillmore提出的框架是由概念组成的系统,当中的概念相互连通,对其中任何一个的理解都必须以整个系统为前提。
在讨论“看来”和“说来”的框架时,我们认识到“V来”类结构中充当“V”的成分,如“看”“说”“听”等都具有类似的概念构成体,都是与说话者的感官相联系,由眼、口、耳等作为与客观实在相联系的纽带。
因此,“想来”作为“V来”的代表性结构,同样与“看来”“说来”置于一个类似的框架中,包含有类似的词语组合和语法规则,例如都前附或者后附名词性成分,都可直接充当谓语中心语等,并且都与说话者的感官认知域相联系,而这一框架都是对某一经验的一致的、理性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