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分析

2022年第1季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分析我院2022年第1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的阶段性评估如下:1.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1.1统计表
1.2 折线图
2022年第1季度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由表1.1、1.2可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3月高于规定的标准20%,月平均使用率为23.03%,未达标。

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每月均低于规定的标准40%,月平均使用率为15.11%,达标。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2.1统计表
2.2折线图
由表2.1、2.2可知,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1月高于规定的标准60%,月平均使用率为63.11%,未达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每月均不达标,月平均使用强度为71.25DDDs,高于规定的标准40DDDs,因此,今后应加强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考核与管理。

3.原因分析:
主要还是临床科室对抗菌药物的要求不够重视,虽经过多次培训,大部分医生还没有掌握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

4.改进措施
药剂科将联合医务科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督查和处罚力度,以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使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达到标注。

药剂科
2022年4月10日。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1月共出院患者56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2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8.18%。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9.09%。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2.7%。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

1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2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2月共出院患者45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18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1.1%。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55.56%。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1.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篇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1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我院自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制定了《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抗菌药物领导小组和抗菌药物点评小组,设置了专项活动办公室,经过XX年和XX年近两年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XX年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较XX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百分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18%,较XX年基本持平。

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35%。

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XX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46DDD,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为22%;XX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8DDD。

抗菌药物占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为%,成效显著。

4、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62%。

比XX 年下降38%。

5、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现阶段择期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都能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给药。

6、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大大缩短,基本在24小时以内,个别临床科室手术预防用药延长至48--72小时。

(在专家的建议下)7、微生物样本送检率:送检率由XX年的25%,提高到45%。

特殊管理级抗菌药物送检率98%。

二、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照《XX年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明确了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

全院医生签署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承诺书,做到人人知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点评小组加强了与临床科室沟通,对抽查中发现的每一例有问题的病历,都与相关科室主任及当事医师约谈,对有争议的问题共同探讨,对存在问题较多的科室,进行专项培训,提高了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体水平。

抗菌药物月度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月度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分析记录月度使用情况总结:我科12月份在合理使用抗菌素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已达到?,符合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超过60%的比例。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符合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100/天。

I类手术切口抗生素使用比例在12月比例?,符合国家规定的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30%。

使用抗生素接受抗生素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在12月比例?,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80%。

按卫生部抗菌素合理使用原则执行,在抗菌素使用规范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抗生药物不合理应用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

月度使用情况分析:我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没有会诊或没有实用医院规定的会诊单;(2)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用品种不合适,疗程过长(3) 预防使用抗菌药,术前不用术后用,没有在术前0.5-2h内使用,术前术后适用品种不一致 (4)应用3代头孢或碳青霉烯等限制级或特殊级品种,而对有治疗价值的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应用不足;(5)无联合用药指征使用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6) 在更换抗菌药物不合适或没有分析记录(7)不做药敏试验,选用品种不合适,使用对感染细菌不敏感或耐药的抗菌药物;(8)应用抗菌药物违背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使用价格高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硫脒、无水头孢唑啉;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科室内部上级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的检查力度,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进行干预,及时发现并纠正;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专题讲座,加强对科室内医生的培训,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高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送检率,降低治疗成本,提高医院医疗的整体水平。

(以上内容,只是大概模板,各科室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添加)。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1. 引言本文旨在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过高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以降低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

通过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

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2.1 抗菌药物使用量上升近年来,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医生处方过度:部分医生可能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倾向,可能是由于缺乏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了解,或者存在过度担心和压力,导致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 患者期望:部分患者对抗菌药物存在误解,认为抗菌药物可以治疗所有疾病,从而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菌药物的处方。

2.2 抗菌药物滥用情况除了使用量上升外,我院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也值得关注。

滥用可能表现为以下情况:- 非医学需要使用:患者未经医生指导,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忽视了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限制。

- 不合理的使用时长和剂量:部分医生在处方中可能存在过长或过短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长,以及剂量不合理的情况。

3. 过高原因剖析本节将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过高的原因进行剖析。

3.1 缺乏合理使用的指导标准当前,我院缺乏明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标准,使得医生在抗菌药物处方时缺乏明确的依据。

因此,一些医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3.2 缺乏患者教育和宣传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了解有限,对其使用存在误解。

医院应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3.3 医生知识和培训不足部分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了解不足,缺乏相关培训和知识更新。

加强医生的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他们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正确判断能力。

4. 解决方案针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过高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制定明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标准,为医生提供明确的处方依据。

- 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引言:抗菌药物是医院中常用的一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生长,对临床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不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会导致耐药性产生和扩散,增加医疗费用和风险,因此,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量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量是衡量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XXXX医院最近一年的数据统计,抗菌药物使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截至2024年底,医院全年抗菌药物使用总量为XX万克,较上一年增长XX%。

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量最高,占总使用量的XX%,其次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

二、抗菌药物使用指标评价为了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准确评估,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DDD(Defined Daily Dose)和DU(Drug Utilization)指标。

1.DDD指标DDD指标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衡量抗菌药物使用量的标准。

根据该指标,根据XXXX医院数据,本院全年抗菌药物使用量的DDD为XX万克,较上一年增长XX%。

按照WHO规定,抗菌药物使用量大于DDD的医院,表明该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2.DU指标DU指标是衡量抗菌药物使用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DU90(用于治疗最常见感染的前9种抗菌药物使用比例)、DU25(用于治疗前25种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和DTM(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等。

根据XXXX医院的数据,DU90为XX%,DU25为XX%,DTM为XX%。

分析结果显示,该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相对较为合理,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三、抗菌药物使用原因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包括滥用和误用两个方面。

滥用是指抗菌药物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如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剂量过大等;误用是指抗菌药物使用时存在错误或不当操作,如频繁换药、未做药敏试验等。

根据XXXX医院病历数据,滥用抗菌药物的主要原因是医生过度防卫型心态和患者的要求。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医疗卫生领域出现了耐药性增加的现象。

因此,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使用抗菌药物必须科学、合理的使用。

本文将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希望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我院儿科门诊的记录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约占总使用药物的三分之一。

最常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例如头孢呋辛和青霉素V钾。

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明显高于其他治疗药物,而且很多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也没有进行敏感性检测。

总体来看,我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于相应水平,且存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现象。

二、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分析1. 对细菌感染的误诊很多患者因为对病情不了解,往往会将症状简单的归结为细菌感染。

实际上,很多疾病都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例如流行性感冒、急性喉炎等,这些疾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反而会刺激细菌株的变异和耐药性的增加,从而加剧医疗卫生领域的耐药性问题。

2. 按照经验治疗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许多医生会凭借经验或者惯用的方法来选择抗菌药物。

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因为不了解患者的病情,使用药物不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3. 抗菌药物自行购买一些家长为了便捷或者觉得便宜,在没有医生建议或者处方的情况下,自行购买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这种使用抗菌药物的方式非常不可取,因为很多抗菌药物都是属于处方药,对患者需求量与用量的掌握度也很难掌握,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和副作用。

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措施1.临床医生需要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医院应该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各种疾病和疾病的识别能力。

根据临床实践情况,及时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要严格执行用药指导,出示处方,进行要求的敏感变异性检测等。

2. 加强宣传增强患者对细菌感染和抗菌药拥堵的认识。

告诉患者抗菌药物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细菌感染。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问题的多角度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问题的多角度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问题的多角度分析1. 引言抗菌药物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疾病。

然而,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如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治疗效果的下降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等。

为了深入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本报告从多个角度对院内抗菌药物使用率问题进行了分析。

2. 抗菌药物使用率概况我院在2022年的数据显示,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0%,相较于2021年的35%有所上升。

其中,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

3. 抗菌药物使用率上升的原因3.1 医学发展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更多的疾病得以被诊断和治疗,其中许多疾病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从而使得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上升。

3.2 患者需求患者对于快速治愈疾病的需求使得医生更倾向于使用抗菌药物。

此外,部分患者对抗菌药物存在错误认知,认为抗菌药物可以治疗所有疾病,这也促使医生更多地使用抗菌药物。

3.3 医学教育与培训虽然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培训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过度依赖抗菌药物。

4. 抗菌药物使用率问题的影响4.1 细菌耐药性增加长期、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使得抗菌药物的疗效降低,治疗效果变差。

4.2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风险。

4.3 医疗资源浪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

5. 应对措施5.1 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生抗菌药物使用行为的规范和监督。

5.2 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合理使用能力加强医生对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使用能力。

5.3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知,引导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工具,然而,过度和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进而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于改善抗菌药物管理、控制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使用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量:医院通过收集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并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情况,从而理解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整体趋势和用药特点。

2.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频繁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有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因此有必要优化使用频率,并推广合理使用的指导原则。

3.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分析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了解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抗菌药物的依赖程度,对于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临床用药细节分析:1.抗菌药物种类分析:了解医院常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及用途,可以为医院提供参考,帮助制定临床治疗指南,推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

2.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分析:分析药物治疗指标的合理性,包括药物的剂量、疗程和使用途径等,有助于减少药物使用的不必要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3.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分析:针对多重感染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三、耐药性监测与控制:1.抗菌药物耐药性分布情况:通过监测临床病原体的耐药性情况,分析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布,有助于制定抗菌药物选择原则,及时更换失效的抗菌药物。

2.耐药性传播分析:针对耐药菌株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进行分析,找出感染控制的瓶颈和关键环节,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3.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分析临床药敏试验结果,了解不同菌株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医院提供科学的抗菌药物选择和用药指导。

四、抗菌药物管理和政策建议:1.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与政策:依据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和政策,明确医生开具抗菌药物的权责,推广合理用药并加强监督。

一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

一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

一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随着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不断加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成为推动抗菌药物有效应用的关键环节。

本报告旨在对一季度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二、数据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统计数据,一季度内,全国医疗机构使用的抗菌药物总量为XXX 克,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传统抗菌药物仍然是主要使用药物。

2.不合理使用情况虽然抗菌药物的使用总量下降,但不合理使用仍然存在。

仍有部分医生在治疗病情不清的患者时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了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3.耐药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XXX季度内检测到的耐药菌株的百分比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

耐药菌株主要集中在医院感染等特定领域,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杆菌等是耐药程度较高的菌株。

三、问题分析1.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因复杂多样,有三方面主要原因:(1)医生处方不规范,过度使用抗菌药物;(2)患者要求使用抗菌药物,医生往往会满足患者的要求;(3)缺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和宣传教育。

2.耐药性产生的原因耐药菌株的产生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

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使得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此外,不合理的药物配伍使用也会导致菌株的产生。

三、解决方案1.提高医生的药物合理使用水平通过加强医生的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知识培训,提高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处方评价制度,对医生的处方进行监督和评估。

2.加强患者的药物合理使用宣传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推广抗菌药物正确使用的知识,引导患者不滥用抗菌药物。

3.强化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建立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控和控制。

四、结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遏制细菌耐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宣传教育,加强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滥用和错误使用抗菌药物,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在本文中将分析该问题的背景、原因和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抗菌药物滥用的背景。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细菌,有些细菌可以引起疾病。

最早的抗菌药物是在上世纪40年代末发现的,这些药物对当时常见的细菌感染非常有效。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细菌发展出了抗药性,即使使用高浓度的抗菌药物也无法完全消除。

滥用是抗菌药物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人在患有病毒感染时滥用抗生素,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此外,一些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自行中断,或者在感觉稍好后停止服药,这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另外,动物饲养业中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原因之一解决抗菌药物滥用问题的关键是教育。

人们需要了解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限制。

医生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需要准确诊断,并正确处方和监控抗菌药物的使用。

此外,公众需要更好地了解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区别,以避免滥用抗生素。

农业和畜牧业行业也需要采取行动,限制抗菌药物在动物饲养过程中的使用。

除了教育之外,科学研究和创新在解决抗菌药物滥用问题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新型的抗菌药物需要被开发出来,以应对新的细菌耐药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应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细菌病毒联合治疗和抗细菌药物替代品。

最后,国际合作也是解决抗菌药物滥用问题的关键因素。

抗菌药物滥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最好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共同制定并执行国际标准和准则。

总结起来,抗菌药物滥用是一个严重的全球问题,需要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来解决。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保证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为全球公众的健康提供保障。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为了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对我院二季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一、相关数据统计:
1、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3%;门诊处方合格率为83.3%。

2、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100%。

3、产科抗菌药物使用率97.8%。

使用强度为62.8。

4、妇科抗菌药物使用率97%。

使用强度为108。

二、抗菌药物使用量排序:
三、分析:
1、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金额排序可以看出我院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较多,其中头孢类排居首位。

2、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控制较差,均未达到相关要求,住院医师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管理的学习,严格把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3、药师要严把处方质量关,认真进行业务学习,提高用药实用性审核水平,不合格处方及时通知医师予以纠正。

医务科。

抗菌药物季度分析报告

抗菌药物季度分析报告

标准文案2022 年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剖析报告第一部份、 2022 年 1-9 月份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我院 2022 年 1-9 月份抗菌药物的门诊使用率、 住院患者使用率、 洁净手术使用率及使用强度详见下边的曲线图。

一、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图表1)20.00%18.00%16.00%14.00%12.00%11.87% 11.50%11.17% 11.46% 11.28% 11.56% 11.31%10.27% 11.05%10.00%8.00%1月2月 3月4月5月6月 7月 8月 9月剖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要求控制在 20%以下。

我院第一、二、三季度的使用状况远低于控制线, 颠簸在 10%-12%之间。

并表现小幅颠簸, 整体降落趋向。

二、住院患者使用率(图表 2)70.00%63.00%56.00%49.00%47.87%47.36%44.93%45.24%43.62%44.24%43.38% 42.00%41.58%43.45%35.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度的使用状况低于控制线10 个百分点,颠簸在 40%-50%之间。

并表现小幅颠簸,整体降落趋向。

能保持保持较低的使用率。

三、洁净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图表3)95.00%80.00%65.00%56.58%50.00%35.00%32.82%35.34%30.52% 29.75%32.65%29.11% 30.06% 29.76%2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剖析:洁净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应控制在30%以下,我院使用率偏高。

但近来向来颠簸与30%摆布,没有显然上涨。

四、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图表4)554739DDDs3129.6228.0926.1126.3724.7924.762323.6223.5724.2215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剖析: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要求控制在40DDDs以下,我院第一、二、三季度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于30DDDs,切合标准。

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

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

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随着临床感染病例的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报告将对近一季度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使用情况、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本季度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下:1.用药种类: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包括β-内酰胺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以及四环素类药物等。

2.用药途径:抗菌药物主要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式进行给药,其中注射为主要途径,占总用药量的80%以上。

3.用药目的: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目的是治疗细菌感染,其中以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为主要病种。

二、抗菌药物应用效果近一季度的抗菌药物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治愈率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得感染治愈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对于敏感菌株所致的感染。

治愈率从上一季度的85%提高到90%以上。

2.症状缓解快速: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后,病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的体温下降、咳嗽、排尿困难等症状减轻。

3.应激反应减少:与以往相比,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的应激反应明显减少,如药物过敏反应、肝肾功能障碍等。

三、抗菌药物应用问题尽管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多重耐药菌株增加: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加给抗菌药物的应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一些细菌株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导致治疗难度和费用增加。

2.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一些医生在面对病情紧急的情况下,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以达到快速控制感染的目的。

这种滥用现象容易导致药物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

3.不合理用药选择: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部分医生缺乏科学依据,仅凭经验或主观判断进行用药,容易导致疗效不佳或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四、应对策略针对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监管,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2.宣传教育: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意识,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的问题。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报告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报告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报告1)引言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工具,但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报告旨在分析XXXX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2)方法通过查询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我们了解到XXXX医院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频率、使用剂量和使用持续时间。

我们还记录了出现抗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情况。

3)结果3.1抗菌药物的种类在我们的研究期间,XXXX医院使用了多种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

其中,β-内酰胺类药物是最常使用的,占总使用量的40%。

3.2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我们发现,在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约70%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少使用过一种抗菌药物。

其中,手术患者的使用比例高于非手术患者。

此外,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也明显较高。

3.3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持续时间我们观察到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普遍偏高,超过了临床指南推荐的剂量。

特别是在ICU患者中,抗菌药物的剂量更大。

平均使用持续时间为7天,但超过80%的患者使用时间超过了推荐的7天。

3.4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和耐药情况在我们的研究期间,共有10%的患者出现了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损伤和肾损伤等。

此外,我们发现耐药情况也普遍存在。

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最高,分别达到了50%和30%。

4)讨论XXXX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抗菌药物的种类较多,但大部分使用频率较低,这可能与医生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认识和经验有关。

其次,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持续时间超过了推荐的范围,可能导致患者不必要的药物暴露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XXXX医院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4.1提供更多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培训,帮助医生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购用情况分析及整改措施

抗菌药物购用情况分析及整改措施

抗菌药物购用情况分析及整改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对抗菌药物的购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健康。

一、抗菌药物购用情况分析。

1. 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在临床实践中,一些医生和患者存在对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一方面,一些医生在面对患者的病情时,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甚至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就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

另一方面,一些患者也存在自行购买抗菌药物并进行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导致了抗菌药物的滥用。

2. 抗菌药物的过度购用。

在一些医疗机构中,由于医生和患者的需求,导致了抗菌药物的过度购用现象。

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迎合患者的需求,过度购买抗菌药物,导致了抗菌药物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

3.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一些常见的细菌已经对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导致了一些传统的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失去了效果。

二、整改措施。

1. 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教育。

针对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需要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教育。

对于医生来说,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的培训,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对于患者来说,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知识普及,引导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2.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针对抗菌药物的过度购用现象,需要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购买和使用。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审批制度,对抗菌药物的购买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3. 推广新型抗菌药物。

针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需要推广新型抗菌药物,以应对传统抗菌药物的失效问题。

新型抗菌药物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和更低的耐药性,可以有效缓解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4. 加强监管和执法。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背景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抗菌药物使用过高。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我们院的数据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在过去几年持续增加。

尽管这可能与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关,但仍然存在过高使用的问题。

在我们的医院中,抗菌药物使用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常见病种上。

此外,也存在一些非合理使用的情况,例如使用广谱抗生素来治疗轻微感染。

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原因剖析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医生的开药习惯:部分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存在偏差,倾向于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即使在一些不必要的情况下也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2. 患者的期望和需求:一些患者对治疗过程中使用抗菌药物有过高的期望,甚至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从而不得不满足患者的需求。

3. 缺乏规范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在我们的医院中,缺乏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例如抗菌药物使用的限制和监控机制等。

这导致了医生在开药时缺乏相应的限制和监管。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通过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加强对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宣传,使医生更加理性地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通过与患者的积极沟通,解释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适应症,引导患者正确对待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3. 建立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规范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包括限制使用某些抗菌药物的范围和时长,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控机制等。

4. 提高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行警示和教育。

结论抗菌药物使用过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院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1. 引言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然而,近年来,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应用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也不例外,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不仅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还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和医疗费用。

为了深入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本报告将对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为了全面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查:- 收集我院近三年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使用剂量、使用频率等信息。

- 对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抗菌药物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的认知和态度。

-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和满意度。

3.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根据调查数据,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3.1 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近三年来,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约为6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约为80%。

这一数据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30%的标准。

3.2 抗菌药物种类单一在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中,较为常用的药物种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

然而,这些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产生,使得一些药物的有效性受到严重影响。

3.3 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根据临床医生的问卷调查,约50%的医生表示在抗菌药物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如无根据的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等。

4.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过高原因剖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可能导致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医生因素- 知识水平:部分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识不足,对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耐药性问题了解不够全面。

- 用药观念:部分医生存在“过度治疗”的观念,倾向于使用抗菌药物来预防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ⅩⅩ年1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1月共出院患者56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2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8.18%。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9.09%。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2.7%。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

1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2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2月共出院患者45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18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1.1%。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55.56%。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1.1%。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2.22%。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1.11%。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2.22%。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剂量小。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

2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0.3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剂量小,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3月共出院患者58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3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65%,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3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3.04%。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52.17%。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8.69%。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7.39%。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1.11%。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8.69%。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8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34.78%,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剂量小。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

3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6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剂量小,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4月共出院患者66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5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88%,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8.18%。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9.09%。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0%。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0%,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

4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2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2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5月共出院患者60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4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5%。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1.66%。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3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2.5%。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3.33%。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8.33%。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0.83%。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7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31.82%,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剂量小。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

5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2%,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剂量小,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6月共出院患者60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4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5%。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1.66%。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3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2.5%。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3.33%。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8.33%。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0.83%。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7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31.82%,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档次较高。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

5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2%,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1例用档次较高,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7月共出院患者69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6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68%,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8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30.76%。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6.15%。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3.07%。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9.23%。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9.23%。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5.38%。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38.46%,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