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胡小东)_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中学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差不多观念的形成。
化学学习的重心从背诵、经历具体事实及概念原理转移到明白得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全然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深层明白得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有序思维是指摸索和解决化学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究的一种思维方式。
合理的、科学的、优化的思维程序能够加速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度,提高思维活动的实际效益;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快速进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开放性问题,幸免盲目地或纯凭体会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延伸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
关于进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时期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节课是在学生差不多建立氧化和还原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具体有两个核心:1、氧化性和还原性与价态以及电子转移的关系;2、如何样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通过亲躯体验,形成过程方法,从而在明白得的基础上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发觉氧化剂、还原剂的判定规律及其运用。
另外,也想通过此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样程序,形成有序思维,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学习情形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已初步形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关于氧化还原理论的学习感受枯燥,大多化学生能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来进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定,有些学生则是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
凭已有的体会,能说出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但不多也不成规律。
对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认识和体验不足。
实验基础: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和必修1一二单元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差不多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但由于初中校的差异,水平参差不齐。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链接从初中所学的得失氧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过渡到从元素化合价升降观点理解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或偏移。
(2)重新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及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思想,知道化学概念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化学知识又服务生活服务社会,体验化学概念从生活经验到理性规范的演变过程。
二、【教学重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三、【教学难点】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之间的关系四、【课时设计】氧化还原反应共2课时,五、【教学策略】讲授法、教室多媒体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图片:①3Fe+2O2Fe3O4;【回顾设问】在九年级,我们把以上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做什么反应?【观察、思考、回答】氧化反应。
①从科技图片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反应入手,更易于学生理解②复习九年级教材中氧化反应的概念,为本节课的提升做铺垫。
【过渡】还有这个反应我们也很熟悉。
思考、回顾九年级教材中还原反应的概念。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复习九年级教材中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同时,为后面从得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提供素材。
【过渡】在九年级,我们先学习了氧化反应,再学习还原反应的,那么这两个反应有没有必然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聆听、思考承接学生原有知识,设置疑问,引入本节课题。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1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1.2过程方法目标: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1.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学习,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初步形成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2.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教学重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方法。
4.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我们在初中学过哪些基本反应类型,你能否各举一例来说明?【板书】 反应类型举例 表示式 化合反应C+O 2====CO 2 A+B====AB 分解反应CaCO 3====CaO+CO 2↑ AB====A+B 置换反应C+CuO====Cu+CO ↑ A+BC====AC+B 复分解反应AgNO 3+NaCl====AgCl ↓+NaNO 3 AB+CD====AD+CB[问题二] 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哪一类反应? 【过渡】很容易发现这一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说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三]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高温 高温 高温如:C+O2=CO2,CuO+H2=Cu+H2O等。
即得氧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失去氧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问题四]以CuO+H2=Cu+H2O为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过渡】通过分析很容易发现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是并存的,有得氧必有失氧,将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人为地分割开,是不恰当的,也不能反映该类反应本质。
(完整word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
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
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⑴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
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⑵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3、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设计第一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设计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设计化学教学背景分析1、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培养目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出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
本节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活动探究,总结得出结论。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2、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分析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探讨氧化还原的本质。
3、教材分析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中学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化学反应,并能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但是,没有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更没有形成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由于得氧失氧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本节课引导学生直接从化合价的层面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4、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认识化学中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有能力分析清楚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也初步了解了电子转移对元素化合价的影响。
为课堂上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奠定了知识基础。
学生来自各个初中,讨论问题能力参差不齐,但是经过第一章的前期培养,分析、讨论的能力有所提高。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判断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1.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1 氧化剂与还原剂2.2 氧化数的变化2.3 电子的转移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与表示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3.2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表示4.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4.1 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4.2 化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4.3 离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5.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5.1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5.2 化学电源5.3 环境污染与治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点及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展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属腐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
3.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等。
4.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与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判断和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5.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判断方法,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解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在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针对这个话题,我们需要必要的教学设计和教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一知识点。
一、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识别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概念,并进一步了解这一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化学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提高化学基础知识。
2、课程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识别氧化还原反应,学会分析化学方程式。
难点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并且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课程内容本节课程将涵盖以下主要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的符号表示法-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特点- 氧化还原反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学习;- 课堂讲解、呈现化学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室操作;-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来深入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结合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有趣的、生动的课程内容2、教学工具在本节课指导中,以下工具将被广泛使用:-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化学实验室器材和实验室手册- 配合课件的动态演示- 互动式电子白板- 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三、教学过程1、启动在课堂开始前,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现实生活应用和与学生类似的案例分析等形式,启发学生的思考,引起热情,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课程时间:1课时(45分钟)-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符号表示法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实验室操作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表现形式-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点和功能- 讨论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物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3、课堂练习和评估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练习和评估,包括检查学生的反应和分析方程式的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实验和案例分析等,都会被纳入整个教学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是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2..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教学难点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真正理解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
本节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承担的角色,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通过熟悉的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思考,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举出生产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提出问题,引入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有利有弊。
只有充分学习和研究,才能避免有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让更多的氧化还原反应造福于人类。
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包含三部分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以往教学通常将本节分为3课时,每一部分为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教学案例课题名称: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第一课时 Section A姓名:工作单位:学科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阐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和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单元以议论物品地位(Things around the house)为话题,要求学生学会方位介词on, in, under等的用法。
题材颇具古代气息,贴近先生日常生活,内容丰富,词汇量大,经过描述物品地位、找寻物品、设置理想化居室等系列活动,让先生在听、说、读、写、做中学习言语知识,培养运用言语知识的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而本节课在这个单元中对于物品方位的初步认知和表达起侧重要的作用,次要经过问答方式教授先生如何表达单复数物品简单的方位。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估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全体描述)1.知识目标:A.掌握有关物品的新名词:table, bed, where, bookcase, sofa, chair, on, under等。
B.纯熟运用介词in, on, under。
C.纯熟运用where问句及其回答。
D.掌握名词单复数及人称代词they的用法。
2.能力目标:A.学会用英语讯问本人的和别人的物品的具体地位。
B.学会用英语精确描述物品的具体地位。
3.情感目标:A.培养先生划一摆放本人物品的生活习气。
B.经过小组对话、讨论等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培养先生的合作精神。
三、学习者特点分析(阐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预备(学习起点),和先生的学习风格。
最好阐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点分析,比如说是经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经过预测标题的编制运用等)先生经过三个预备单元和三个正式单元的学习,对于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及回答方式都有了必然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必然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经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本人分析成绩、解决成绩。
完整版新课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完整版新课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掌握其特征及分类。
2. 学会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3. 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征及分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器材。
2. 学具:化学课本、笔记本、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反应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征。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
3) 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4)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3.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演示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些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题目,指导学生如何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及电子转移。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氧化数发生变化的现象。
2. 特征: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
3. 分类: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4. 氧化剂、还原剂判断方法:1)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2)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判断下列反应中,哪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 判断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 解释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2. 答案:见课后练习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征及分类,学会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2. 拓展延伸:1)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腐蚀、电池等。
完整版新课标氧化还原反应精品教案
完整版新课标氧化还原反应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化学》高中一年级教材,对应章节为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
具体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概念,电子的转移,以及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识别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并判断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 培养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判断和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装置,实验试剂。
2. 学具:化学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铁生锈、燃烧等生活中的氧化还原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反应。
2. 教学内容讲解(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分类。
(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3) 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演示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分类。
2. 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3. 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并说明理由。
(3)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 略。
(2) 略。
(3)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判断方法和方程式的书写。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验、练习和作业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1) 深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9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9篇)《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篇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选自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是中学化学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重要部分。
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更是元素化合物以及电化学学习的理论基础,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学化学教学重难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在初中,学生已经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只是还不能将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统一起来。
在学生已有的初中基础上,可以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高、降低----原子失去电子、得到电子等角度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从表象到实质,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的带领学生理解领悟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借助价类二维图和已学习的化学反应,联想化学反应分类新视角,继而认识氧化还原反应;2.通过对化合价的分析,借助线桥表征,认识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特征,并对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3.基于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相关性,从微观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能对其进行分析;4.通过四大基本反应与化合价的变化,从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评价目标】1.通过借助价类二维图对不同含铜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归纳认识到化学反应分类新视角,继而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发展学生归纳总结能力;2.通过线桥表征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特征---化合价的升降变化;3.通过宏观化合价的变化理解微观电子的转移,发展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2.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五、教学方法1.归纳法2.讲授法3.PPT演示法……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课采用环环相扣,逐步驱动的方式串联起来。
环节一:展示4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反应,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
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CuO与C;Fe2O3与CO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一、设计理念ﻭ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以学生的为本,采用“小组抢答”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ﻭ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过程与方法:ﻭ
通过小组抢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小组合作及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ﻭ
对学生进行辩证统一的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ﻭ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四、教学方法
情景激学、学案导学、多辅助法、讨论法、小组抢答等. ﻭ
五、学法ﻭ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六、教具ﻭ
多、个性签名、化学药品(自榨苹果汁、维生素C)、透**杯、矿泉水瓶。
七、教学过程ﻭ
八、板书设计ﻭ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记分板ﻭ
1.从得失氧角度春队夏队秋队冬队ﻭ
2.**合价升降角度
3.从电子转移角度ﻭ
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完整版新课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完整版新课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
具体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点、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2. 能够识别和判断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3. 学会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般难度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2.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点及常见类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钢铁的生锈、电池的工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2. 概念讲解:利用多媒体展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 特点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如电子转移、元素化合价变化等。
4. 类型讲解:介绍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如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5. 配平方法讲解:详细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如利用“升降法”和“强制法”等,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配平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一般难度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点、类型及配平方法,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8.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Fe + CuSO4 → FeSO4 + Cu(2)Cl2 + H2O → HClO + HCl(3)C + O2 → CO22. 答案:(1)Fe + CuSO4 → FeSO4 + Cu:2Fe + 3CuSO4 → Fe2(SO4)3+ 3Cu(2)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 H2O → HClO + HCl:Cl2+ H2O → HClO + HCl:Cl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讲解: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
(完整版)新课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课题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学主线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教学实施过程【导入】1、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颜色有何变化?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煤气燃烧、电池放电、有氧运动、金属的冶炼、栏杆的锈蚀等等都是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占生活生产的所有反应的60%,那究竟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呢?[思考与交流1]①请列举几个初中学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指出什么是氧化和还原反应。
②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一、氧化还原反应(一)、概念:1、从得氧、失氧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教师:请同学们进一步探究“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除了得氧、失氧方面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思考与交流2]①请分析下列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发生改变?其化合价如何变化?②你发现了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在思考、分组讨论、交流汇报、辩论甄别后可得到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变化,而非氧化还原反应物化合价变化的结论。
过渡:化合价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关系?2、从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主题二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观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表示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观点和化学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理解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实验器械等。
2. 准备教学材料: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用品,相关化学试剂和试纸等。
3. 制作PPT:设计教学课件,突出重点和难点,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4. 安排实验: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5. 预习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教材,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观点和化学表示方法,为教室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初中化学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观点。
2. 展示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如钢铁生锈、食物的腐烂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反应会发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二)新课教学1.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和本质: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 举例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在平时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钻研中的应用。
3. 介绍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如酸碱盐、金属、非金属等。
(三)实验探究1. 实验演示:在铜片和铁片(带有导线)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2.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反应?电子是如何转移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是什么?3. 总结实验结论,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理解。
(四)小组讨论1. 小组内讨论:列举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分析其本质。
2. 小组间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方法。
3. 教师总结小组讨论效果,强调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胡小东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节内容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四、学情分析
已经具备电子得失、化合价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的知识,但并不系统,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相应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 往往很难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的认识,只是能够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五、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法”,讲授法
教学主线:
六、教学实施过程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认识——得氧失氧
【问1】回顾初中,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
学生:得到氧的是氧化反应,失去氧的是还原反应。
投影:
【问2】在氢气还原氧化铜中,对于氢气而言,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对于氧化铜而言,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而这两者又集中在同一个方程式中,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氧有得必有失,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教师:因此,从表观上我们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个定义:有氧得失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认识——化合价升降
【问3】除了有氧得失,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何特点?
学生:在课本35页《思考与交流》三个方程式分别标出各个元素的化合价。
投影:
教师:强调标化合价与写离子符号电荷的不同。
分析每一个化学方程式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如第一个方程式,氢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化到+1价,化合价升高,铜元素由+2价变化到0价,化合价降低。
这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看,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氧化还原反应都伴随着化合价的升降。
教师:因此,我们可以从特征上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个定义: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从得失氧到化合价升降是对氧化还原反应一个概念的推广,初中我们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只是从表关上去认识,现在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学会从表象到特征到本质层层深化认知的深度。
【问4】化合价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关系?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过这个反应,H2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而实际上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升高;CuO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实际上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降低。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化合价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存在这样一个关系: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
学生:将方程式抄在课本35页,标出化合价,做出判断,1是,2是,3否。
【问5】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要有氧的参与?
学生:不是,只要有化合价的升降。
教师:方程式1和2都没有氧的得失,但有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方程式3没有化合价的升降,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化合价的升降。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电子的转移
【问6】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观察钠和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最外层有一个电子,主要化合价为+1,镁最外层两个电子,主要化合价为+2,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钠失去1个电子,可以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镁失去2个电子也可以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失去电子都显示正价。
教师:没错,原子反应都想达到一个最稳状态,当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时候,物质就稳定了。
像钠,镁这些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容易抛弃最外层电子来使自己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像氧、氯这些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大于4,容易夺得别人的电子来补充自己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像氖这类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已经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了,所以不易得失电子,显示0价。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氢原子,它只有一个电子层,最稳状态不是8电子结构,而是2电子结构,所以它有得1个电子变成2电子稳定结构的愿望,可是,愿望是美好的,实现是困难的,因为氢原子核内正电荷少,吸引电子能力弱,因此常常是失去电子,显示+1价。
投影: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教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因此钠有失去最外层电子的愿望,而氯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有得到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愿望,两者相见恨晚,钠把电子抛给了氯,变成钠离子,显示+1价,氯得到1个电子,变成氯离子,阴阳离子相吸,形成氯化钠。
教师:从氯化钠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因为发生了电子的得失。
教师:对于氢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有想得到1个电子的愿望,对于氯,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也有想得到1个电子的愿望,都想得电子,怎么办呢?
学生:谁强电子归谁,氯核电荷多,氢的电子会被氯抢去。
教师:话虽没错,但还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采用双赢的思想,即电子共用。
投影: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教师:氢将电子移到中间,氯也将自己1个电子移到中间,这样就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不看氢,对于氯而言,最外层有8电子稳定结构,不看氯,对于氢而言,最外层有2电子稳定结构。
但是,氯毕竟吸引电子能力强,所以,虽是共用电子对,但电子是偏向氯这一边的。
所以氢显示+1价,氯显示-1价。
教师:从氯化氢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升降的本质不是因为发生了电子的得失,而是发生电子偏移。
教师:回答问题6,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教师:电子的得失和偏移可以用“电子转移”来概括。
(投影)
教师:电子转移分成两种情况,如果是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反应,就发生电子得失,如果是非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反应,发生的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教师:怎么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个本质定义?
学生: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我们知道,失去电子,化合价会升高,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三组概念归纳一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小结:对比氧化还原的三个定义(投影)
(四)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问8】氧化还原反应与集中反应类型的关系是什么?
投影: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立即做出判断。
老师: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分解反应呢?置换反应呢?复分解反应呢?
学生:化合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
教师:完全正确,需要注意的是,有单质生成或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
作业:预习下一节,完成学案。
板书: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表观认识:得氧失氧(片面)
2、特征认识: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
3、本质认识:电子转移(本质)
失电子,价升高,氧化反应
得电子,价降低,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20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