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6个民族名称大全

合集下载

56民族

56民族

1、满族;2、朝鲜族;3、赫哲族;4、达斡尔族;5、鄂伦春族;6、鄂温克族;7、蒙古族;8、回族;9、东乡族;10、保安族;11、撒拉族;12、土族;13、裕固族;14、俄罗斯族;15、乌兹别克族;16、塔塔尔族;17、锡伯族;18、哈萨克族;19、克尔克孜族;20、维吾尔族;21、塔吉克族;22、藏族;23、珞巴族;24、门巴族;25、纳西族;26、彝族;27、普米族;28、白族;29、傈僳族;30、怒族;31、独龙族;32、景颇族;33、阿昌族;34、德昂族;35、佤族;36、拉祜族;37、布朗族;38、傣族;39、基诺族;40、哈尼族;41、京族;42、黎族;43、毛南族;44、壮族;45、仫佬族;46、瑶族;47、侗族;48、苗族;49、水族;50、布依族;51、仡佬族;52、羌族;53、土家族;54、畲族;55、高山族;56、汉族汉族少数民族(55个):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以上18个民族人口超过了100万人)僳僳族佤族畲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仡佬族羌族锡伯族(上述15个民族人口为100万到10万之间)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基诺族高山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上述22个民族人口在10万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即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民族。

56个民族有关知识

56个民族有关知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

这些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语言、文化、传统和习俗。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基本知识:1. 汉族(Han)2. 蒙古族(Mongolian)3. 回族(Hui)4. 藏族(Tibetan)5. 维吾尔族(Uygur)6. 苗族(Miao)7. 彝族(Yi)8. 壮族(Zhuang)9. 布依族(Bouyei)10. 朝鲜族(Korean)11. 满族(Manchu)12. 侗族(Dong)13. 瑶族(Yao)14. 白族(Bai)15. 土家族(Tujia)16. 哈尼族(Hani)17. 傣族(Dai)18. 黎族(Li)19. 傈僳族(Lisu)20. 佤族(Va)21. 畲族(She)22. 高山族(Gaoshan)23. 拉祜族(Lahu)24. 水族(Shui)25. 东乡族(Dongxiang)26. 纳西族(Naxi)27. 景颇族(Jingpo)28. 柯尔克孜族(Kirgiz)29. 达斡尔族(Daur)30. 仫佬族(Mulao)31. 羌族(Qiang)32. 布朗族(Blang)33. 撒拉族(Salar)34. 毛南族(Maonan)35. 仡佬族(Gelao)36. 锡伯族(Xibe)37. 阿昌族(Achang)38. 普米族(Pumi)39. 塔吉克族(Tajik)40. 怒族(Nu)41. 乌孜别克族(Uzbek)42. 俄罗斯族(Russian)43. 鄂温克族(Evenki)44. 德昂族(De'ang)45. 保安族(Bonan)46. 裕固族(Yugur)47. 京族(Jing)48. 塔塔尔族(Tatar)49. 独龙族(Drung)50. 鄂伦春族(Oroqen)51. 赫哲族(Hezhen)52. 门巴族(Menba)53. 珞巴族(Lhoba)54. 基诺族(Jino)55. 水东乡族(Oroqen)56. 普米族(Pumi)这些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民族风情。

中国56个民族

中国56个民族

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
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
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
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
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
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
撒拉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
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
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
珞巴族布朗族
56个民族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境内的民族。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定义,全国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6%),习惯上把其余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超过1800万。

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未包括藏南印度占领地区60万珞巴族)。

中国56个民族名称如下

中国56个民族名称如下

中国56个民族名称如下:▪汉族▪ 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目前,汉族人口约为1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0%。

除中国两岸三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北美洲和西欧也有较多分布。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

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大多居住在广西,主要集中在柳州、来宾、河池、南宁、百色、崇左等地;云南也有100余万壮族,主要聚居在文山;广东的连山、肇庆、怀集,贵州的从江,湖南的江华也有少量壮族。

壮族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区,石山拔地而起,石山里有岩洞和地下河,这种地形构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名胜景色。

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农作物,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

于2011年1月24日至29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连续播出12集壮族文化系列片《丽哉勐僚》,从各个领域较全面地解读了壮族。

中国共56个民族

中国共56个民族

中国共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有01 汉族02 蒙古族03 回族04 藏族05 维吾尔族06 苗族07 彝族08 壮族09 布依族10 朝鲜族11 满族12 侗族13 瑶族14 白族15 土家族16 哈尼族17 哈萨克族18 傣族19 黎族20 僳僳族21 佤族22 畲族23 高山族24 拉祜族25 水族26 东乡族27 纳西族28 景颇族29 柯尔克孜族30 土族31 达斡尔族32 仫佬族33 羌族34 布朗族35 撤拉族36 毛难族37 仡佬族38 锡伯族39 阿昌族40 普米族41 塔吉克族42 怒族43 乌孜别克族44 俄罗斯族45 鄂温克族46 崩龙族47 保安族48 裕固族49 京族50 塔塔尔族51 独龙族52 鄂伦春族53 赫哲族54 门巴族55 珞巴族56 基诺族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作者:李颀
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遛,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听颖师弹琴歌
作者:李贺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娥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五十六个名族小知识

五十六个名族小知识

五十六个名族小知识五十六个民族知识介绍。

有首歌唱得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我们国家的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知识。

接下来就由小编带大家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知识介绍的相关内容。

五十六个民族知识介绍11、汉族:汉族,全称大汉民族。

原名华夏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2、壮族: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的先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

3、苗族: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4、土家族: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贵州省以及四川省(属于重庆市)。

5、彝族: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6、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7、藏族:藏族是汉语的称谓。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

8、满族: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以河北省北部最多,其次是辽宁省。

9、维吾尔族:“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

10、回族: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

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

11、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12、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13、瑶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

14、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

15、佤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

16、水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

17、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

18、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

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

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

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1 、阿昌族:云南,2.7万,农业、手工业,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采茶2 、白族:云南、贵族、四川,159万,农业。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云南、青海,1.2万,农业、手工业,手工“保安刀”著名。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云南,8.2万,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贵族、云南,254万,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黑龙江、吉林、辽宁,192万,农业,善种水稻闻名。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12万,农业、畜牧业。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云南,102万,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的建筑艺术。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云南,1.5万,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

——象脚鼓舞10、侗族:贵州、湖南,251万,农业、林业,鼓楼、风雨亭。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甘肃、宁夏、新疆,37万。

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云南,0.5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良好社会风尚。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内蒙古、黑龙江,0.6万,狩猎、农业。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内蒙古、黑龙江,1.3万,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

——拉手风琴,烤面包15、鄂温克族:内蒙古、和黑龙江,2.6万,畜牧业。

——驯鹿、爬犁16、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40万,农业、渔猎业。

——竿球,龙舟,编织17、汉族:全国各地,10.4亿,经济、文化发达。

——庙会,舞龙18、哈萨克族:新疆,1万,畜牧业,善刺绣。

——剪羊毛,弹唱,刺绣19、哈尼族:云南,125万,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0、仡佬族:贵州、广西、云南,43万,农业。

——制作糯米团,地戏21、赫哲族:黑龙江省,0.4万,捕鱼。

——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22、回族:宁夏、甘肃、新疆,散居全国各地,860万。

我国56个民族名称表及分布

我国56个民族名称表及分布

我国56个民族名称表及分布1.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2.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3.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4.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5.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6.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7.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8.布依族贵州省。

9.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10.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11.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12.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13.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14.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15.哈尼族云南省。

16.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17.傣族云南省。

18.黎族海南省。

19.僳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20.佤族云南省。

21.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22.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23.拉祜族云南省。

24.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25.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6.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27.景颇族云南省。

28.柯尔克孜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29.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30.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1.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32.羌族四川省。

33.布朗族云南省。

34.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35.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36.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37.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38.阿昌族云南省。

39.普米族云南省。

40.塔吉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1.怒族云南省。

42.乌孜别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五十六个名族简介

中国五十六个名族简介

经过民族识别,现今的中华民族包括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56个民族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鲜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共56个民族。

此外,尚有少量未经识别的民族。

包括僜人、蔡家人、菜族人、老品人、八甲人、夏尔巴人、土克曼人、摩梭人、克木人、穿青人(根据国家民族政策身份证标示为“XX人”,如“穿青人”)等未识别民族。

56个民族课件

56个民族课件

语言与文字
要点一
语言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但没有本民族的文 字。
要点二
文字
大部分珞巴族人使用藏文或汉文作为通用语言和文字。
文化特色
服饰
饮食
珞巴族的服饰以兽皮和棉布为主,款式独 特,色彩鲜艳。
珞巴族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因此食物以野 兽和野禽为主,辅以少量的谷物和蔬菜。
节日
婚俗
珞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旭独龙节” 、“刀耕火种节”等,这些节日都与农耕 、狩猎等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文字
达斡尔族原本没有文字,后来创制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但目前主要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文化特色
传统服饰
达斡尔族的服饰以长袍、马褂 、头巾等为主,图案精美,色
彩鲜艳。
音乐舞蹈
达斡尔族的音乐和舞蹈具有浓 郁的民族特色,代表性的乐器 有口弦、马头琴等。
传统节日
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 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中春节 是最重要的节日,会举行各种 庆祝活动。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 障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 切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发展权
利。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国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 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
对口支援
国家实施对口支援政策,支持民族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干部交流 、技术支援、资金支持等方式,推 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等县,少数散居于其他州县 。
语言与文字
语言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语支未定 。
文字
历史上佤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普遍用汉文或 傣文。

56个民族名称(带拼音)

56个民族名称(带拼音)

56个民族名称(带拼音)56 个民族名称序号拼音中文名称序号拼音中文名称1hàn zú汉族29qiāng zú羌族2zhuàng zú壮族30tǔ zú土族3mǎn zú满族31mù lǎo zú仫佬族4huí zú回族32xí bó zú锡伯族5miáo zú苗族33kē ěr kè zī zú柯尔克孜族6wéi wú ěr zú维吾尔族34dá wò ěr Zú达斡尔族7tǔ jiā zú土家族35jǐng pō zú景颇族8yí zú彝族36mào nán zú毛南族9méng gǔ zú蒙古族37sǎ lá zú撒拉族10zàng zú藏族38bù lǎng zú布朗族11bù yī zú布依族39tǎ jí kè zú塔吉克族12dòng zú侗族40 a chāng Zú阿昌族13yáo zú瑶族41pǔ mǐ zú普米族14cháo xiǎn zú朝鲜族42 e wēn kè zú鄂温克族15bái zú白族43nù zú怒族16hā ní zú哈尼族44jīng zú京族17hā sà kè zú哈萨克族45jī nuò zú基诺族18lí zú黎族46dé áng zú德昂族19dǎi zú傣族47bǎo ān zú保安族20shē zú畲族48é luó sī zú俄罗斯族21lì sù zú傈僳族49yù gù zú裕固族22gē lǎo zú仡佬族50wū zī bié kè zú乌孜别克族23dōng xiāng zú东乡族51mén bā zú门巴族24gāo shān zú高山族52è lún chūn zú鄂伦春族25lā hù zú拉祜族53dú lóng zú独龙族26shuǐ zú水族54tǎ tǎ ěr zú塔塔尔族27wǎ zú佤族55hè zhé zú赫哲族28nà xī zú纳西族56luò bā zú珞巴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