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合集下载

职业危害告知牌(全套)

职业危害告知牌(全套)

职业危害告知牌(全套)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粉尘健康危害: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引发尘肺病,还会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注意防尘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急救120 消防119 职业卫生咨询103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噪声,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噪声健康危害:噪声会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理化特性: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阻隔噪声的传播。

急救120 消防119 职业卫生咨询103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高温,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高温健康危害:高温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理化特性:热辐射。

应急处理: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注意防护: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注意高温。

急救120 消防119 职业卫生咨询103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电离辐射,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电离辐射健康危害: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受照射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能力,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可引起机体的急性损伤,长时间接受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

理化特性:电离辐射。

应急处理:设备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设备电源,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救治。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全套)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全套)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危害告知卡(全套)

职业危害告知卡(全套)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
检。
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 :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氧气,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氧气 oxygen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
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工呼吸。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注意防护
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 :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异丙醇,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异丙醇 2-Propanol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吸入高浓度蒸气可引起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 无色透明具有乙醇气味的可燃性液体,能
无色澄清液体,有刺 激性气味。易燃,其 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
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
现脱脂、皮炎等。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镜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 :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产生乙醇,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乙醇
ethanol
当心中毒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1)皮肤接触:可能会产生轻微的过敏,尤其在重复和长期接 易挥发,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混合成爆炸性

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参考样式)

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参考样式)

工作场所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样式)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1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氨)1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一氧化碳)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焊工岗位--1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烫伤)1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丁酮)1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丙醇)1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液氮)1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醇)1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氧气)1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2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二氯甲烷)2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苯)2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硝酸)2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氢氧化钠)2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过氧化氢)2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可溶性镍化物)2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佛尔酮)2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环己酮)高温、电焊尘、有毒气体、弧光)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酸乙酯)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乙烯)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盐酸)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煤气)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钒)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锰)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氯气)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化氢)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氮气)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四氢呋喃)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醛)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1,4- 丁炔二醇)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1,4- 丁二醇)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钴 -60 )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铯 -137 )28、 29、 30、 31、 32、 33、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作业可能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注意防尘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1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氨)1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一氧化碳)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焊工岗位-----高温、电焊尘、有毒气体、弧光)1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烫伤)1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丁酮)1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丙醇)1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液氮)1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醇)1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氧气)1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2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二氯甲烷)2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苯)2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硝酸)2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氢氧化钠)2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过氧化氢)2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可溶性镍化物)2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佛尔酮)2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环己酮)2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酸乙酯)2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乙烯)3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3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盐酸)3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煤气)3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钒)3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锰)3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氯气)3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化氢)3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氮气)3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四氢呋喃)3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醛)4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4-丁炔二醇)4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4-丁二醇)4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钴-60)4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铯-137)4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噪声有害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全)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全)

附件1: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粉尘类)目录1、粉尘 (2)2、煤尘 (3)3、电焊烟尘 (4)1、粉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健康危害理化特性粉尘(dust ) 粉尘能通过呼吸、吞咽、皮肤、眼睛或直 接接触进入人体,其中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

长期接触或吸人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 尘肺、呼吸系统及皮肤肿瘤和局部刺激作用引 发的病变等病症。

粉尘(dust )是指悬浮在空 气中的固体微粒。

在一定的温度、 湿度和密度下,可能会造成爆炸。

应急处理注意防尘A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防护措施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 z IJLT y设施运转正常,加强个体防护,接触粉尘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根据粉尘性质,佩戴多种防尘口罩, 危害。

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进入,造成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2、煤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火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3、电焊烟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附件2: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放射性物质类)1、高频电磁场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高频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high freque ncy )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主要表现为轻重不一的类神经症。

在强磁场附近工作的人员,主诉有全身无力、易疲劳、头晕、头痛、胸闷等,没有非常明确的客观体征。

检查所发现的阳性体征多无特异性。

8h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当频率(f,MHz)在0.1 < f < 3.0 时,电场强度为50 V/m,磁场强度为5 A/m ; 3.0 v f w 30时,电场强度为25 V/m。

当心电离辐射应急处理对症处理,脱离接触有场源的工作岗位,给予一定的休息,绝大多数症状或体征均可减轻或消失。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12种)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12种)

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明细二氯乙烷1,2-dichlor oethane本品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

皮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

液体和蒸气还能刺激眼,引起严重操作,角膜混浊。

吸入高浓度的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有的可致肺水肿。

还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脂肪性病变,严重的直至死亡。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当心中毒应 急 处 理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电话:120 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XXXXXX 职业危害告知卡有毒有害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苯酚phenol;carbolic acid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

眼接触可致灼伤。

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

可致皮炎。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2种)详解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2种)详解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2种)详解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工作所产生的有害因素引起的某些疾病。

为了防范职业病的发生,我国规定企业和用人单位必须向从业人员提供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该如何进行预防和保护自己的一种告知工具。

下面我们就来详解一下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的12种类型。

1. 毒物危害告知卡毒物危害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毒物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2. 粉尘危害告知卡粉尘危害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粉尘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3. 接触有害物质告知卡接触有害物质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4. 噪声危害告知卡噪声危害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噪声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5. 振动危害告知卡振动危害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振动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6. 离子辐射危害告知卡离子辐射危害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离子辐射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7. 红外辐射危害告知卡红外辐射危害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红外辐射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8. 紫外线辐射危害告知卡紫外线辐射危害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紫外线辐射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9. 气体危害告知卡气体危害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气体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10. 辐射源污染告知卡辐射源污染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辐射源污染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11. 化学品危害告知卡化学品危害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化学品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12. 生物致病因素危害告知卡生物致病因素危害告知卡是用于告知从业人员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生物致病因素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3例)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3例)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工频电磁场)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1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氨)1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一氧化碳)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焊工岗位-----高温、电焊尘、有毒气体、弧光)1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烫伤)1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丁酮)1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丙醇)1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液氮)1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醇)1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氧气)1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2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二氯甲烷)2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苯)2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硝酸)2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氢氧化钠)2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过氧化氢)2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可溶性镍化物)2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佛尔酮)2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环己酮)2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酸乙酯)2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乙烯)3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3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盐酸)3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煤气)3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钒)3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锰)3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氯气)3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化氢)3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氮气)3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四氢呋喃)3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醛)4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4-丁炔二醇)4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4-丁二醇)4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钴-60)4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铯-137)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使听力减声强和频率的变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化都无规律、杂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乱无章的声音。

111个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11个)

111个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11个)

听觉迟钝,听力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即可恢复。
(2)听觉疲劳,又称暂时性的听觉位移,较长时间接触强噪声,听力明
显下降,恢复需较长时间。
(3)噪声性听力损伤及耳聋,又称永久性听阀位移。
危害后果:职业性噪声聋 。
应急处理
使用护听器,或立刻离开噪声现场,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防护措施
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音环 境。
标准限值:8小时等效声级85dB(A)
必须戴护耳器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工作场所存在高温,对身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高温
注意高温
健康危害
物理特性
危害因素分类:物理因素类。
热辐射。
侵入途径:身体体表接触。
高温作业可分为:
健 康 危 害 :(1)中 暑 先 兆 是 指 在 高 温 作 业 场 所 劳 动 一 定 时 间 后 , 出 现 头 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不协调 等症 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2)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
106、一氧化氮 107、二氧化氮 108、电焊烟尘 109、丙酮 110、氢氧化钠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工作场所存在噪声,对身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噪声
Noise
噪声有害
健康危害
物理特性
危害因素分类:物理因素类。
1.机械性噪声;
侵入途径:声波经听觉器官传入。
2.流体动力性噪声;
健康危害:(1)听觉适应,在短时间内接触强噪声可感不舒服、耳鸣及 3.电磁性噪声。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2.高温高湿作业; 3.夏季露天作业。

职业危害告知牌(全套)

职业危害告知牌(全套)

职业危害告知牌(全套)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健康危害: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注意防尘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急救120 消防119 职业卫生咨询1031作业场所产生噪声,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健康危害: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理化特性: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噪声有害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急救120 消防119 职业卫生咨询1031作业场所产生高温,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健康危害: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理化特性:热辐射。

应急处理: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注意防护: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注意高温。

急救120 消防119 职业卫生咨询1031作业场所产生电离辐射,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健康危害: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受照射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能力,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采取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内照射采取围封隔离、当心电离辐射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

应急处理:设备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设备电源,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救治。

注意防护:外照射采取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十二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十二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一-
。 曩 _
( 1 )健 埭 危 : :致 使 听 力 减 弱 、下 降 ,时 间
长I 1 J 引起永久 l } , 许 引 发 消 化 不 良 , 呕 叶 、头 痛 、 m 赝 升 舟 、夫 等 全 身 病 症 ( 2)理 化 特 性 : 声 和 频 率 的 变 化 郜 尢 规 律 ,杂 乱无 啦的, } 肯 (3) 急 处 州 :使 H j 防声器 ! { 【 1 : 耳 寨 、 耳 (3) 急 处 理 : 立 即 脱 离 脱 场 气 新 鲜
( 3)应 急 处 州 : 将 患 背 移 至 阴 凉 、通 处 . 同 时 高 头 部 、 解 开 衣 服 , 用 毛 巾 或 冰 块 敷 头 部 、掖 窝 等 处 , 外 及 时 送 医 院 。
( 4)防 护 卅 施 : 隔 热 、通 风 ; 个 人 防 护 、 I
( 2)理 化 特 性 : 腐 蚀 性 .
确 诊
(4)沣 患 防 护 :利 用 吸 声 材 料 或 l l 熳 结 构 来 【 J 成收 声 能 : 截 l l : 采 、 隔 声 问 、隔 J : l 、 , 将 气
f } - 传播 的噪 , 十 1 、
(1 )健 康 危 害 : 长期 接 制 仃弭书 膜 萎 缩 伴
人 员 , 当 吸 入 的 粉 尘 达 到 一 定 数 时 即 , j 【 发 巾 肺 病 。还 可 以 引 发 鼻 炎 、咽 炎 、支 气 锊 炎 、皮疹 、
2. 钒
(1) 健 康 危 害 :人 体 如 果 吸 入 过 多 的 钒 , 可
皮 炎 、眼结 膜 损 害等 。 (2)理 化 特 性 :无 机 性 粉 尘 、有 机 性 粉 令 、
有 嗅 觉 减 退 或 消 失 、慢 性 支 气 I : 炎 和 街 酸 蚀 等

81个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非常全面)

81个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非常全面)

81个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常全⾯)81个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噪声22、⼆甲基苯胺(⽪)43、镍及其化合物64、滑⽯粉尘2、⾼温23、氨44、氢氧化钠65、⽩炭⿊粉尘3、粉尘24、苯胺(⽪)45、氰化物(⽪)66、砂轮磨尘4、⽊粉尘25、丙烯腈(⽪)46、氰化氢(⽪)67、烟草尘5、丙酮26、⼆氧化氮47、三氯甲烷(氯仿)68、磷化氢6、甲醇(⽪)27、电焊烟尘48、棉尘69、苯⼄烯7、甲苯(⽪)28、电离辐射49、⽯墨尘70、⼄苯8、⼆甲苯29、⼆氯⼄烷50、四氯化碳71、⼆氯甲烷9、正⼰烷30、⼆硝基甲苯(⽪)51、⽔泥尘72、碳酸钠(纯碱)10、铅及其化合物31、⼆氧化硫52、松节油73、酚醛树脂11、⼄酸⼄酯32、氟化氢(按F计)53、矽尘74、正庚烷12、三氯⼄烯33、激光54、硝酸75、环⼰酮13、⼄酸丁酯34、甲苯-2,4-⼆异氰酸酯(TDI)55、盐酸76、壬烷14、丁酮35、甲醛56、氧化锌77、正戊烷15、异丙醇36、硫化氢57、⼀氧化碳78、臭氧16、苯(⽪)37、硫酸58、丁醇79、四氢呋喃17、紫外线38、铝尘(铝、氧化铝、铝合⾦)59、丙酮80、陶⼟粉尘18、⼿传振动39、氯丁⼆烯60、环⼰烷81、异佛尔酮19、⼆氧化锡40、氯⽓61、⼄酸甲酯20、柴油41、氯⼄烯62、炭⿊粉尘21、汽油42、锰及其⽆机化合物63、⽯棉粉尘健康危害理化特性(1)⽴即脱离现场,去污,⼝服者催吐、洗胃、导泻。

(2)对症⽀持治疗,补充碱液、纠正酸中毒。

保护眼睹,避免强光刺激,应⽤多种维⽣素、⾎管扩张剂(烟酸、地巴唑等)、必妥咪,给予肾上腺⽪质激素。

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应⽤呼吸兴奋剂。

防治脑⽔肿,保护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维持⽔电解质平衡,给予营养⽀持和能量合剂等。

应急处理防护措施⽆⾊透明的易挥发液体,略有酒精⽓味。

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易燃。

其蒸汽与空⽓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热能引起燃爆,与氧化剂发⽣反应或引燃,其蒸汽⽐空⽓密度⼤,能在低处扩散。

职业危害告知牌(全套)

职业危害告知牌(全套)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注意防护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注意防护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注意防护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1031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注意防护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1031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注意防护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1031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注意防护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1031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电焊烟尘职业危害告知牌注意防尘
须戴防尘口罩
电焊弧光职业病危害告知当心弧光
必须戴防护眼镜。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全)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全)

附件1: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粉尘类)目录1、粉尘 (2)2、煤尘 (3)3、电焊烟尘 (4)1、粉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健康危害理化特性粉尘(dust ) 粉尘能通过呼吸、吞咽、皮肤、眼睛或直 接接触进入人体,其中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

长期接触或吸人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 尘肺、呼吸系统及皮肤肿瘤和局部刺激作用引 发的病变等病症。

粉尘(dust )是指悬浮在空 气中的固体微粒。

在一定的温度、 湿度和密度下,可能会造成爆炸。

应急处理注意防尘A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防护措施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 z IJLT y设施运转正常,加强个体防护,接触粉尘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根据粉尘性质,佩戴多种防尘口罩, 危害。

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进入,造成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2、煤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火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3、电焊烟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附件2: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放射性物质类)1、高频电磁场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高频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high freque ncy )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主要表现为轻重不一的类神经症。

在强磁场附近工作的人员,主诉有全身无力、易疲劳、头晕、头痛、胸闷等,没有非常明确的客观体征。

检查所发现的阳性体征多无特异性。

8h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当频率(f,MHz)在0.1 < f < 3.0 时,电场强度为50 V/m,磁场强度为5 A/m ; 3.0 v f w 30时,电场强度为25 V/m。

当心电离辐射应急处理对症处理,脱离接触有场源的工作岗位,给予一定的休息,绝大多数症状或体征均可减轻或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1、煤气
(1)健康危害:煤气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极易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阻碍了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人体各个器官的组织细胞得不到氧气,特别是大脑层细胞,就会丧失活动能力,以至丧失生命。

(2)理化特性: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易发生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3)应急处理:救护者采取自保措施进入煤气区域,将伤员移到空气流动处;松解伤者衣扣及裤带,盖好衣物及被子,注意保暖;若喝水给予热糖茶水,必要时可针刺人中穴;对呼吸困难或刚停止呼吸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挤压术;中毒者在恢复知觉前,不得送往较远的医院。

(4)注意防护: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注意通风、戴防毒面具
(5)图标:当心有毒气体
2、钒
(1)健康危害:人体如果吸入过多的钒,可刺激呼吸、消化及神经系统,也可损害皮肤、心脏和肾脏,长期吸入钒矿粉会造成肺水肿,引起血液循环、呼吸器官、神经系统和代谢等方面的变化。

(2)理化特性:高熔点稀有金属,经口吸入毒性低,呼吸道毒性大.
(3)应急处理: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换去污染的衣物,清除体表污染的毒物,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4)注意防护: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注意通风、戴防毒面具;
(5)图标:当心中毒。

3、粉尘
(1)健康危害: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

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皮炎、眼结膜损害等。

(2)理化特性: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
(3)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4)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图标标识:戴防尘口罩、注意通风。

(5)图标:注意防尘。

4、噪声
(1)健康危害: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2)理化特性: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3)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4)注意防护: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图标标识:戴护耳器。

(5)图标:噪声有害。

5、高温
(1)健康危害: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2)理化特性:热辐射
(3)应急处理: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4)防护措施: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图标:穿防护服、注意通风
(5)图标:注意高温
6、苯
(1)健康危害:可吸入,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大剂量会致人死亡;高浓度会引起瞌睡、眩晕、头痛、心痛、心跳加快、震颤、意识障碍或昏迷等,经口还会引起恶心、肠胃刺激和痉挛等;长期接触会引起贫血、易出血、易感染;严重时会引起白血病和造血器官癌症。

(2)理化特性:不溶于水;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

(3)应急处理: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

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

(4)注意防护: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注意通风、戴防毒面具、戴防护手套。

(5)图标:当心中毒。

7、酸
(1)健康危害:长期接触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眼睛接触引起结膜炎及水肿,角膜浑浊以至穿孔。

皮肤接触局部刺痛,产生腐蚀。

口服后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形成溃疡,胃肠道穿孔。

口服浓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2)理化特性:腐蚀性,易溶于水,易挥发,强氧化性。

(3)应急处理:吸入时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应吸氧。

眼睛接触时张开眼睑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

皮肤灼伤时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

口服后立即用氧化镁悬浮液、牛奶、豆浆等内服。

(4)注意防护:严格佩戴防护用品,定期参加体检。

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戴防毒面具、戴防护镜。

(5)图标:当心腐蚀
8、碱
(1)健康危害:摄取对消化系统造成严重的和永久的损伤,粘膜糜烂、出血、休克;吸入刺激呼吸道,腐蚀鼻中隔;对皮肤可引起灼伤直至严重溃疡的症状;对眼睛可引起烧伤甚至损害角膜或结膜。

(2)理化特性:腐蚀性强、易溶于水、不易挥发。

(3)应急处理:皮肤接触不能立即用水冲洗,应先用抹布擦干,再用大量水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

(4)注意防护: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戴防毒面具、戴防护镜。

(5)图标:当心腐蚀
9、锰
(1)健康危害: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毒较明显时,出现锥体外系损害,并可伴有精神症状;严重时可表现为帕金森氏综合征和中毒性精神病。

(2)理化特性:易氧化,易溶于稀酸。

(3)应急处理:吸入中毒者应脱离有毒环境,对症处理;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清水反复洗胃。

(4)注意防护:加强通风排毒和个人防护措施。

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注意通风。

(5)图标:当心中毒
10、甲醛
(1)健康危害:甲醛释放污染,会造成眼睛流泪,眼角膜、结膜充血发炎,皮肤过敏,鼻咽不适,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亦可造成恶心、呕吐、肠胃功能紊乱。

严重时还会引起持久性头痛、肺炎、肺水肿、丧失食欲、甚至导致死亡。

(2)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3)应急处理: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处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时用肥皂水清洗,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呼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4)注意防护: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不超过0.5mg/m3,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

禁止明火、火花、高热,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戴防毒面具、注意通风。

(5)图标:当心有毒气体
11、氯气
(1)健康危害:短时间接触低浓度氯气仅有黏膜刺激症状,可见眼结膜、鼻黏膜和咽部充血,但肺部无异常;吸入较高浓度氯立即引起弥漫性支气管炎
或支气管肺炎;大量吸入高浓度氯可发展为肺水肿,也可引起昏迷及休克。

严重时可引起喉头和支气管痉挛和水肿,造成窒息。

(2)理化特性: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有剧烈刺激窒息性臭味。

高压下液化为液态氯。

(3)应急处理:立即切断有害作业源,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将患者救到空气新鲜处,紧急送至医院治疗。

抢救中抓住三点要素:保持呼吸道畅通;有效地给氧;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4)注意防护:加强生产设备检修,防止氯气跑、冒、滴、漏。

氯气液化系统应保持负压,并加强通风排气;定期体检。

图标标识:戴防毒面具、注意通风。

(5)图标:当心有毒气体
12、电离辐射
(1)健康危害: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受照射,可引起机体的急性损伤,长时间接受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还可以致癌和引起胎儿的死亡和畸形。

(2)理化特性: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能力,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3)应急处理: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救治。

(4)注意防护:外照射采取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内照射采取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

(5)图标:当心电离辐射
注:(1)急救电话:120,消防电话:119
(2)上述第4、5项中图标标识,请参考《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B2.3执行。

(3)制作大小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3.3.3第5项,尺寸为800X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