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相转移催化剂

相转移催化剂

(3)开链聚醚类
开链聚醚又称为足体,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具有相对较高旳化学稳定性, 毒性小,合成以便,价格低廉,所以受到较多旳研究,最具有代表性旳是 聚乙二醇(PEG)和聚二乙醇二甲醚等。与冠醚,环糊精等相转移催化剂 旳作用类似,都与客体分子形成超分子构造,但开链聚醚PTC是柔性旳长 链分子,能够折叠,弯曲成合适旳形状构造,能够与不同大小旳离子配合 ,从而具有更广泛旳合用性
英文缩写
TOMAC HTEAB OTEAB DTEAB LTEAB CTEAB CTMAB TOMAC
(2)包结类PTC
冠醚、环糊精、杯芳烃等具有独特旳构造、性能,从而成为一类主要 旳PTC.此类PTC都具有分子内空腔构造,经过PTC与反应物分子形成氢键,范 德华力等,从而形成包结物超分子构造并将客体分子带入另一相中释放,从 而使两相之间反应得以发生
5. 合成操作简便,降低了温度压力等,对设备要求强度低,操作也 较简朴;
6. 防止使用常规措施所需旳危险试剂;
7. 广泛适应于多种合成反应,并有可能完毕使用其他措施不能实现 旳合成反应;
8. 副反应易控制,提升选择性。
得到人们越来越多旳关注,研究与应用
2.相转移催化作用
相转移催化剂至少要满足一下两个基本要求:1. 能将所需要旳离子从水 相或固相转移到有机相(假如反应发生在有机相中);2. 对反应起到活化 作用,能够活化反应物或者降低反应物穿越界面旳能耗
(4)三相相转移催化剂
以高分子或硅胶等载体将季铵盐、季磷盐、冠醚、聚乙二醇等联在高分 子链上作为相转移使用,应用中由 于反应中存在固相(催化剂)—水相— 有机相三相体系,称为三相催化剂
固载化三相相转移催化剂旳载体类型有诸多种,可分为无机载体和有机 载体两大类。 其中无机载体涉及硅胶,氧化铝等; 有机载体涉及聚苯乙烯树脂、甲基苯烯酸缩水脂-乙二醇二异丁烯酸脂大孔 共聚体,氯化聚氯乙烯等

综述-冠醚的合成与应用

综述-冠醚的合成与应用

冠醚的合成与应用一、冠醚简介冠醚是一类含有醚基的杂环化合物的总称,又被称为“大环醚”。

在有机化学中冠醚被定义为:一类含有多个氧原子的大环化合物的总称。

冠醚的基本单元为亚乙氧基(—CH2CH2O—),该结构单元若被重复两次就可以得到最简单的冠醚,一种二氧六环的环状低聚物。

重复四次则为12-冠-4,依次类推,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上万种的冠醚化化合物,其中最为常见的冠醚为15-冠-5、18-冠-6。

冠醚有一定的毒性,必须避免吸入其蒸气或与皮肤接触。

二、冠醚的发现1967年,Pedersen[1]首次报道了一类新的化合物--冠醚,同时他还发现冠醚能与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此后冠醚化合物的特殊性质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

美国化学家Cram和法国化学家Lehn从各个角度对冠醚进行了研究,Lehn首次合成了穴醚2。

为此,Pedersen、Cram和Lehn共同获得了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冠醚的合成1 简单冠醚的制备1.1 威廉森合成法制取18-冠-6:该反应的实质为一个取代反应,二氯三亚乙基二醚脱掉氯原子三甘醇羟基脱去氢原子形成大环化合物3。

(Scheme 1)Scheme 1威廉森合成法制取18-冠-61.2 二苯并-18-冠-6的合成:Pedersen等用邻二苯酚在二氯乙基醚二甲亚砜的溶剂中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合成二苯并-18-冠-64。

(Scheme 2)Scheme 2二苯并-18-冠-6的合成2 N-取代氮杂冠醚的合成2.1 成环反应:成环反应是合成N-取代氮杂冠醚的常用方法,即利用高度稀释法或模板离子的作用5,6,将N-取代伯胺进行二次N-烷基化。

(Scheme 3)Scheme 3通过N-取代二乙醇胺及其类似物与二卤代多甘醇7或多甘醇二对甲苯磺酸酯8进行O-烷基化反应缩合成环也可以得到N-取代氮杂冠醚。

(Scheme 4)Scheme 42.2 氮杂冠醚的N-取代反应:Bogatsky等9则按如下路线合成了一系列N-支套索冠醚。

相转移催化反应

相转移催化反应

相转移催化机理
想象一下,你有两个完全不相融的朋友,一个是水里的鱼儿,另一个是油里的老鼠,它们平时根本玩不到一起去。

但有一天,你这位神奇的“催化剂”出现了,就像个和事佬,硬是把这两个小家伙拉到了一块儿,让它们能愉快地玩耍、反应,甚至产生新的东西。

这就是相转移催化的魅力所在。

它就像是化学世界里的“媒婆”,专门负责给那些平时没法接触、没法反应的物质牵线搭桥。

比如说,有些离子化合物喜欢待在水里,而有些有机物质则更喜欢在油里晃悠。

平时,它们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有交集。

但有了相转移催化剂这个“媒婆”,嘿,它们就能在某个神奇的瞬间相遇、反应,生成我们想要的新物质。

而且啊,这个“媒婆”还特别贴心,它不仅能促成反应,还能让反应变得更快、更顺畅。

就像是给两个害羞的朋友加了点勇气,让他们能更勇敢地表达自己,从而碰撞出更绚烂的火花。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用更低的温度、更简单的操作,得到更高的产率和更好的产品质量。

下次当你再听到“相转移催化”这个词的时候,不妨想象一下那个神奇的“媒婆”,正在化学世界里忙碌地牵线搭桥,是不是觉得它变得亲切多了呢?哈哈,这就是科学的魅力所在,它不仅能让我们了解世界的奥秘,还能让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乐趣和惊喜。

卤代烃和三乙胺反应

卤代烃和三乙胺反应

卤代烃和三乙胺反应
卤代烃和三乙胺反应指的是卤代烃在三乙胺的作用下,与亲核试剂如醇、酚、硫醇或胺等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产物。

这种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通常用于合成一些具有特定性质的化合物。

卤代烃和三乙胺反应是一种相转移反应,其中三乙胺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将卤代烃转移到有机相中,与亲核试剂进行反应。

这种反应具有较高的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卤代烃和三乙胺反应的示例:
1.卤代烃与醇反应:
o R-X + ROH → R-OR
o X为卤素原子,R为烃基,ROH为醇。

2.卤代烃与酚反应:
o R-X + ArOH → R-ArO
o X为卤素原子,R为烃基,ArOH为酚。

3.卤代烃与硫醇反应:
o R-X + R'SH → R-SR'
o X为卤素原子,R为烃基,R'SH为硫醇。

4.卤代烃与胺反应:
o R-X + R'NH₂→ R-NR'H
o X为卤素原子,R为烃基,R'NH₂为胺。

这些示例表明,卤代烃和三乙胺反应可以通过与不同的亲核试剂进行,生成对应的产物。

这种反应在有机化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

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

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合成的相转移催化剂。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在两相体系中将反应物与催化剂形成的离子对抽提到非质子性溶剂中,从而避免质子性溶剂对反应物的溶剂化作用,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反应物与催化剂在酸性环境中形成离子对,这个离子对通常是季铵盐与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的。

2. 这个离子对通过相转移的方式从质子性溶剂转移到非质子性溶剂中。

3. 在非质子性溶剂中,离子对可以自由移动,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易于回收和重复使用等优点,因此在有机化学合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们可以用于各种不对称反应,如活性亚甲基的烷基化、Michael 加成、双键的环氧化、Darzens缩合、氮杂环丙烷的合成、羟醛缩合以及其他各种有机反应。

总之,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催化剂,它们在有机化学合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4.4 相转移催化技术

2.14.4 相转移催化技术

相转移催化(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简称FTC)),是20 世纪70 年代发展起来的在有机合成中应用日趋广泛的一种新的合成技术。

在有机合成中,常常遇到水溶性的无机物和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之间的非均相反应,这类反应通常速度慢、产率低,甚至很难进行。

但如果用水溶解无机盐,用极性小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物,并加入催化量的季铵盐或季磷盐,此时催化剂利用自身对有机溶剂的亲和性,将水相中的反应物转移到有机相中,转化为均相反应,则反应很容易进行。

这类能提高反应速度并在两相间转移负离子的鎓盐,称为相转移催化剂。

相转移催化使许多用传统方法很难进行的反应或者不能发生的反应能顺利进行,而且具有选择性好、条件温和、产率高、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不要求无水操作、避免使用常规方法所需的危险试剂等优点。

相转移催化最初用于亲核取代反应,如引进一CN 和一F 的亲核取代、二氯卡宾的生成反应等。

目前,相转移催化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反应的绝大多数领域,如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卡宾反应、重氮化反应、烷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聚合反应,甚至高聚物修饰等,同时在医药、农药、香料、造纸、制革等行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14.4.1 相转移催化机理相转移催化反应一般属于两相反应,主要用于液—液体系,也可用于液—固体系及液—固—液体系。

反应过程主要包括反应物从一相向另一相的转移以及被转移物质与待反应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下面以季铵盐Q +X -催化RX 和NaCN 的反应为例说明相转移催化原理:R X NaCN+Q X+-(PTC)2RCN NaX +R X NaCN +Q X+-RCN+Q CN+-NaX ++Q CN+-Q X+-水相有机 相相 界面溶于水相的亲核试剂NaCN 和有机相的卤代烷RX 两者由于处于不同的相中而不能互相接近,反应很难进行。

加入季铵盐Q +X -相转移催化剂,由于季铵盐既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在水相中NaCN 与Q +X -相接触时,可以发生X -与CN -的交换反应生成Q +CN -离子对,这个离子对能够转移到有机相中;在有机相中Q +CN -与RX 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目标产物RCN ,同时生成Q +X -,Q +X -再转移到水相,如此循环使相转移催化反应完成。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一) 用简单的文字解释下列术语:(1)键能:形成共价鍵的过程中体系释放出的能量,或共价鍵断裂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能量。

(2)构造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顺序的化学式。

(3)sp2杂化:由1 个s轨道和2个p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形成的3个能量介于s轨道和p轨道之间的、能量完全相同的新的原子轨道。

sp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不同于s轨道或p轨道,而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这种形状更有利于形成σ键。

(4)相转移催化剂:在非均相反应中能将反应物之一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的催化剂。

第二章饱和烃习题(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1234567(2)123453-甲基-3-乙基庚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3)123456(4) 10123456789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5) (6)1234乙基环丙烷2-环丙基丁烷(7)12345678910(8)123456789CH3 1,7-二甲基-4-异丙基双环[4.4.0]癸烷2-甲基螺[3.5]壬烷(9)1234567(10) (C H3)3C C H25-异丁基螺[2.4]庚烷新戊基(11)H3C (12)C H3C H2C H2C H2C H C H32-甲基环丙基2-己基or (1-甲基)戊基(十) 已知环烷烃的分子式为C5H10,根据氯化反应产物的不同,试推测各环烷烃的构造式。

(1) 一元氯代产物只有一种(2) 一元氯代产物可以有三种解:(1) (2)C H3C H3(十一) 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新戊烷的混合物与少量的氯反应,得到的乙基氯和新戊基氯的摩尔比是1∶2.3。

试比较乙烷和新戊烷中伯氢的相当活性。

解:设乙烷中伯氢的活性为1,新戊烷中伯氢的活性为x ,则有:x123.261=15.1=x ∴ 新戊烷中伯氢的活性是乙烷中伯氢活性的1.15倍。

相转移催化剂PEG400在固液相无溶剂取代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相转移催化剂PEG400在固液相无溶剂取代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participated.Especially due
to
the liquid property,perfect
solubility in water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two hydroxy groups during the destructing crystal lattice of the solids,PEG400 was more suitable for solid・liquid phase solvent-free organic
不适用于作固一液相转移催化剂。而且这类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不稳定her):冠醚的特殊结构使其有与电解质阳离子络合的能力,而将阴
离子从离子对中分开,使其负电荷较充分“暴露”出来,不仅能使有机的或无机的碱金 属盐溶于非极性溶剂中‘10J,且使阴离子的亲核性增强。但是,冠醚存在着制备困难,价 格昂贵和具有较大毒性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近年来人们在研究用非环冠 醚类似物如聚氧乙烯衍生物来代替冠醚作相转移催化剂,并己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3)杯芳烃(Calixarene):这类催化剂是由多个苯酚在2,6位以亚甲基相连的大环化 合物,它跟冠醚和环糊精一样具有穴状结构,能通过非共价键与离子以及中性分子形成 超分子。洞穴的一端为亲油性的,另一端为亲水性的,能满足PTC的基本要求【ll】。但 是这类化合物商品不易购买,合成困难,收率不高,亦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reactions.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PEG400 in the solventless solid.1iquid
organic
Practical

第五章 相转移催化技术及应用

第五章 相转移催化技术及应用

第五章相转移催化技术及应用随着新技术、新反应、新材料的不断出现,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工艺研究和改进有了更多的技术依托。

采用新技术、新反应、新材料研究产品制备工艺,改进旧工艺,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减少“三废”产生的产生,是精细化工领域的长期课题(应用研究,工程比研究更重要)。

一、概述PTC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催化技术,40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

由于PTC能使反应速度加快,产率提高,反应条件温和,以及能在非均相系统中进行,因此近年来PTC技术发展很快。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反应的绝大多数领域,同时相转移催化反应在工业上也广泛应用于化工、无机化工等行业。

近年来,相转移催化发展迅速,逆相转移催化技术,相转移催化与微波技术联用,以及相转移催化氧化脱除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些焦点。

采用PTC技术具有如下几大优点:(1)可节约昂贵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2)在很多反应中可用NaOH、KOH等代替昂贵的NaH、LiR实现反应。

(3)具有反应快、条件温和产品产率高的优点。

(4)操作简便、安全。

实例:黄莲素生产中的甲基化反应。

采用TEBA PCT后,收率提高25%,单耗下降37%,三废减少1/3。

相转移催化剂的概念:非均相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从水相转入有机相,从而改变离子的溶剂化,增大离子的活性,加速反应的试剂,称为相转移催化剂(phase transfer catalust)。

二、相转移催化的原理分子间发生反应的前提条件——发生碰撞。

相转移催化剂的典型实例如下。

例如:溴辛烷和NaCN加热作用15天无任何反应;采用非质子极性溶剂(DMSO,DMF等)上述反应可以进行;采用相转移催化剂则上述反应容易进行。

相转移催化原理:互不混溶的二相系统,其中一相为含亲核试剂相(如NaOH,NaCN,KOH,KCN,KCl等盐、碱,多为水相),体系中会产生两个转移和平衡:A.离子交换平衡:Q+X-(水相)+M+Nu-+Nu-(水相)+M+X-(水相)B.相转移平衡:Q+Nu-+Nu-(有机相)上述平衡促进了相间物质离子(原子)的转移,从而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有机化学实验试题二一、仪器和装置(25分)1.辨认仪器:将图中各仪器的名称填入下边()中(10分)1.()2.()3.()4.()5.()6.()7.() 8.() 9.()10.() 11.() 12.()13.() 14.() 15.()16.() 17.() 18.()2.检查装置:下列装置都在今年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过,请分别写出各装置的名称(要能完整反映该装置的主要功能)和在今年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过此装置的实验名称(三个以上实验,只写三个),并分别指出各装置的装配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15分)装置名称:装置名称:装置名称:10.在制备三苯甲醇的实验中,格氏反应所用溶剂通常为(无水乙醚)。

这一方面是因为(乙醚挥发性大),可借(乙醚蒸汽)排开大部分空气,减少(格氏试剂与空气)的接触;另一方面是(乙醚)可与格氏试剂配位络合,以()的形式溶于(乙醚)。

11.重结晶的滤集晶体步骤中常需用新鲜溶剂洗去晶粒表面粘附的母液。

正确的洗涤方法是先(解除真空),再加入少量新鲜溶剂,小心地用刮匙将晶体(挑松),使溶剂浸润全部晶体,然后(重新开始抽气)。

12.芳香醛与羧酸酐在弱碱催化下生成(α,β-不饱和酸)的反应称为(Perkin或佩金)反应。

三、名词解释(25分)1.熔程:从出现第一滴液体到刚刚全部变成均一透明的液体时所经历的温度变化范围。

2.硬板:用加有粘合剂的吸附剂铺制成的薄层层析板。

3.前馏分:在达到液体沸点之前被蒸馏出来的液体。

4.蒸馏:将液体加热气化以及将蒸气冷凝液化并收集的联合操作过程。

5.液泛:由于蒸气压强过高,造成液体在柱中滞留过多的现象。

6.引发剂: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自由基并引发化学反应的物质。

一、填空(1)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通常用毛细管的内径为,装填样品的高度为。

如果样品未研细,填装不紧密,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

(2)一个化合物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称为。

相转移催化

相转移催化
一、概述: 相转移催化(简称PTC) 优点: 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需用的时间短、反应选择性高、 副反应少,并可避免使用价格昂贵的试剂或溶剂。 应用范围:取代反应、消化反应、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witting 反应、Michel反应、Darzens反应、卡宾的制备和应用等, 在高分子合成领域,单体合成、缩聚,大分子侧链上的反应等 方面也有相转移催化的尝试和研究。 可以预料,相转移催化必将在有机合成的各个领域发挥愈来愈大的 作用。
在高分子合成上: 成功地合成了聚醚,聚硫醚,聚酯,聚碳酸酯, 聚硫代碳酸酯,聚膦酸酯及其它聚合物和共聚物 常用的转移催化剂为季铵盐、季磷盐、冠醚及聚乙 — — 烯醇等,反应可发生在固—液或液—液体系中,主 要以亲核反应的方式进行。 最近有报道,用三相催化剂可以有效地控制高分子 的分子量。 此外,相转移催化已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 可以预料,随着有机合成的不断发展,相转移催化 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 CHCl3 CTMAB 50% NaOH Cl Cl
冠醚对高锰酸钾的氧化有很好的催化作用
CH3(CH2)7CH CH2 DB-18-C-6 KMnO H2O 4
18-C-6 C6H6 NaBH4
CH3(CH2)7COOH
在冠醚存在下,硼氢化钠的还原作用显著提高
CH3CO(CHH2)5CH3 CH3(OH)(CH2)5CH3
3.3三相催化剂 以高分子或硅胶等载体将季铵盐、季磷盐、冠醚、 聚乙二醇等联在高分子链上作为相转移使用,应用中由 于反应中存在固相(催化剂)—水相—有机相三相体系, 故把这种催化剂称为三相催化剂(Triphase Catalysis) 3.4其它相转移催化剂 有机金属:例如二氯二丁基锡的催化效果与翁盐相 似。牛血清蛋白:可把有机相的物质带入水相中反应。 四、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翁盐类相转移催化反应剂一般用于烷基化反应、亲 核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缩合反应、加成反应等:而冠 醚类和穴醚类催化剂则用于有机氧化还原反应较多

相转移催化剂

相转移催化剂

(3)开链聚醚类
开链聚醚又称为足体,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具有相对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毒性小,合成方便,价格低廉,因此受到较多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聚乙二醇(PEG)和聚二乙醇二甲醚等。与冠醚,环糊精等相转移催化剂 的作用类似,都与客体分子形成超分子结构,但开链聚醚PTC是柔性的长 链分子,可以折叠,弯曲成合适的形状结构,可以与不同大小的离子配合 ,从而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模型一:当鎓盐阳离子亲水性较强时(OP代表水相,AP代表有机相)
PTC在两相中分配,此时相转移是鎓盐把Y-从水相输送到有机相, 然后鎓盐阳离子又把X-输送到水相
模型二:当鎓盐阳离子亲油性较强时
模型二中的相转移催化剂阳离子交换发生在界面上,PTC的作用是以 离子对的形式反复萃取阴离子Y-进入有机相,不需要催化剂阳离子在 两相中的转移
所以相转移催化作用包括: 1.相转移催化剂的转移作用
2. 活化作用
一般从一下三个方面实现反应的活化作用
A.界面张力的降低
反应物活性组分与相转移催化结合为离子对后很容易分布在两相界面上, 从而大大降低了表面张力,界面张力的降低使有机相与水相接触更加充分, 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B.反应物的活化 通过相转移催化剂阳离子与活性组分结合成新的离子对,减弱活性组分阴 离子的水合作用,从而提盐、季磷盐、冠醚、聚乙二醇等联在高分 子链上作为相转移使用,应用中由 于反应中存在固相(催化剂)—水相— 有机相三相体系,称为三相催化剂
固载化三相相转移催化剂的载体类型有很多种,可分为无机载体和有机 载体两大类。 其中无机载体包括硅胶,氧化铝等; 有机载体包括聚苯乙烯树脂、甲基苯烯酸缩水脂-乙二醇二异丁烯酸脂大孔 共聚体,氯化聚氯乙烯等
-
Bu4N+BrC6H5CH2NBu3+ BrBu4N+HSO4(C8H17)4N+Br(C6H13)4N+Br-

ptc有机化学化学式

ptc有机化学化学式

PTC有机化学化学式引言PTC(相转移催化剂,Phase Transfer Catalyst)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的化学物质。

它们能够促进两相体系中的反应,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

PTC有机化学化学式是对PTC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式进行描述和表示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PTC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一些常用的PTC有机化学化学式。

PTC的基本概念PTC是一种可以从一个相转移到另一个相的催化剂。

在有机合成中,往往存在两相反应体系,其中一相为有机相,另一相为水相或其他极性溶剂相。

PTC的作用是将两相中的反应物转移至另一相中,促进反应的进行。

PTC通常是一种阳离子化合物,它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形成一个可溶解的离子对,从而实现相转移。

PTC的应用领域PTC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烷基化反应:PTC可以促进烷基化反应,将卤代烃转化为烷基化合物。

常用的PTC有机化学化学式包括四乙基铵盐(TEBA)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Aliquat 336)等。

2.酯化反应:PTC可以促进酯化反应,将酸和醇反应生成酯。

常用的PTC有机化学化学式包括三丁基氯化铵(TBAC)和三己基氯化铵(THAC)等。

3.环化反应:PTC可以促进环化反应,将线性化合物转化为环状化合物。

常用的PTC有机化学化学式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Aliquat 336)和三辛基氯化铵(TOAC)等。

4.氧化反应:PTC可以促进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为醛、酮或酸等化合物。

常用的PTC有机化学化学式包括四乙基铵盐(TEBA)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Aliquat 336)等。

常用的PTC有机化学化学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PTC有机化学化学式及其结构示意图:1.四乙基铵盐(TEBA):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Aliquat 336):3.三丁基氯化铵(TBAC):4.三己基氯化铵(THAC):5.三辛基氯化铵(TOAC):结论PTC是一类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的催化剂,它能够促进两相反应体系中的反应进行。

相转移催化在金属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相转移催化在金属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相转移催化在金属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相转移催化是指,一种催化剂能加速或者能使分别处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液-液两相体系或固-液两相体系) 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反应时,催化剂把一种实际参加反应的实体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以便使它与底物相遇而发生反应,催化机理符合萃取机理
在有机合成中常遇到非均相有机反应,这类反应的通常速度很慢,收率低。

20 世纪70 年代初,相转移催化技术发展起来。

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香料、造纸、制革等行业,带来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转移催化作用是指:一种催化剂能加速或者能使分别处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液-液两相体系或固-液两相体系)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反应时,催化剂把一种实际参加反应的实体(如负离子)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以便使它与底物相遇而发生反应。

相转移催化作用能使离子化合物与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质在低极性溶剂中进行反应,或加速这些反应。

相转移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反应的绝大多数领域,如卡宾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重氮化反应、置换反应、烷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聚合反应,甚至高聚物修饰等,同时相转移催化反应在工业上也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香料、造纸、制革等行业,带来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第九章 相转移催化反应

第九章 相转移催化反应

第九章相转移催化反应1968年由STARKS提出,并于1971年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有关论文后被公认。

相转移催化法是指,通过某种催化剂,引起或加速两种在不同相中的反应物进行反应的方法。

9.1问题的提出在有机反映体系中经常出现有两相互不相溶的情况,两相的界面很小。

例1-BrC8H17 + NaCN 1-CN C8H17 + NaBr1-溴壬烷不溶于水,而氰化钠是水溶性的,这是两种互不相溶的物质。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反应物加热至沸腾,并不断地搅拌,14天后,壬腈的含量仍然是0。

对于这种情况,有几种解决的方法:(A)在传统上使用高速搅拌(1000转/分以上);(B)加上共溶剂,使之变成均相。

但着两种方法都不很理想。

(A)速度到则能耗大,切易乳化,使产物不易分离;(B)耗溶剂,回收溶剂时同样需要消耗能量,而且手续麻烦。

那么能否找到一种物质可以使-CN进入有机相呢?有,而且还不少,这就是相转移催化剂,它本身在反应中不变,只是把-CN从水相转移到了油相,这种反应称相转移催化反应(Phase Transfer Catalyzed Reaction,PTC)。

搅拌1.8小时1-BrC8H17 + NaCN 1-CN- C8H17 + NaBrBu3P+(C16H33)Br-(三丁基十六烷基溴化磷)反应结果,产率为99%。

由此可见相转移催化的作用有多大。

9.2原理我们将前面的季磷盐用Q+Br- 来表示。

可以写出以下示意式:水相:Q+Br- + NaCN Q+CN- + NaBr界面油相:Q Br + RCN从此可以看出,在反映过程中,Q是没有消耗的。

此方法与共溶剂不同,在此同样是存在两相,催化剂用得很少,一般在5%左右。

那么,为什么反应是在油相进行而不是在水相中进行的呢?首先生产腈的速度V 与[BrR]水无关,这可以证明反应不是在水相中进行。

其次用界面很小的与很大的两个反应器进行反应,结果相同;而且在高速搅拌下与一般搅拌下反应也没什么差别,所以也可以证明反应不在界面进行。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一、含酚环己烷的提纯1,分液漏斗洗涤环己烷时,如何简便的判断上层是有机层还是水层?答:向分液漏斗中加少许水,看上层还是下层有液面变化。

2,分液过程中如出现乳化现象该如何解决?答:向其中加少许醇类物质3,分液漏斗中上层液体和下层液体怎么放下来?答: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伤口放出4,分液后有机相通常需要干燥,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哪些?简要说明其差别及使用场合无水氯化钙,适用于干燥烃类,醚类化合物,价廉,但干燥作用不快,平衡速度慢,需放置一段时间,间隙震荡无水硫酸镁,应用范围广,是一个很好的中性干燥剂无水硫酸钙,作用快,效能高,但吸水量小无水碳酸钾,效能弱,不适用酸性物质,一般用于水溶性醇和酮的初步干燥金属钠,第二步干燥,但不适用醇类,酯类,卤代烃,酮类,醛类及胺类或易被还原的有机物5,为什么干燥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最终蒸馏纯化前为什么要进行过滤,不过滤直接蒸馏会导致什么后果?因为干燥剂干燥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干燥完全,蒸馏纯化前进行过滤是因为产生了副产物,不过滤会导致产物不纯6,蒸馏时为什么加入沸石?如果忘记加沸石,应如何处理?防止爆沸,若忘记加入沸石,需要立即停止加热,拆除装置,向反应瓶中加入沸石。

7,蒸馏时为什么液体的量最好在烧瓶体积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为什么蒸馏时烧瓶内的液体不能完全蒸干?过小,会使蒸馏烧瓶受热不匀,可能炸裂的,过多,液体沸腾后,可能会有液体从支管口溅出8,为什么蒸馏过程中用直形冷凝管而不用球形冷凝管?蒸馏是要液体流出,直行是为了方便液体的流出二,1—溴正丁烷的合成1,反应过程中的浓硫酸为什么要稀释?不稀释会产生什么后果?因为浓硫酸有脱水性,会碳化有机物,此外此处的硫酸作为反应物和催化剂,若不稀释会使反应中有大量的溴化氢气体产生,易使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2,后处理洗涤过程中为什么用浓硫酸洗涤而不用稀释的硫酸?浓硫酸洗涤除去哪些杂质?写出反应式因为在合成正溴丁烷时,有很多副产物,如正丁醇、正丁醚、二丁烯等杂质,稀硫酸无法除去这些有机物,正丁醇能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生成相应的醚或烯烃。

相转移催化剂的定义

相转移催化剂的定义

相转移催化剂的定义
相转移催化剂是一种催化剂,能够促进两种不同相(一般是液相和气相)之间的交互反应。

这种催化剂的特点在于其能够将反应物从一种相转移到另一种相,从而使反应加速进行。

相转移催化剂的机理一般是通过将反应物移动到一个相容性更好的相中来加速反应。

这通常是通过引入一种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来实现的。

这种表面活性剂能够插入到液相分子之间,从而使液相分子更好地与气相分子接触,增加反应速率。

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包括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工程等领域。

例如,在有机合成中,相转移催化剂可以用于加速氢化反应、醇化反应、酯化反应等,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

在化学反应工程中,相转移催化剂可以用于废弃物的处理和环境保护。

总之,相转移催化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还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 1 -。

相转移催化剂

相转移催化剂

机合成中应用日趋广泛的一种新的合成技术。

在有机合成中常遇到非均相有机反应,这类反应的通常速度很慢,收率低。

但如果用水溶性无机盐,用极性小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物,并加入少量(0.05mol以下)的季铵盐或季磷盐,反应则很容易进行,这类能促使提高反应速度并在两相间转移负离子的鎓盐,称为相转移催化剂。

一般存在相转移催化的反应,都存在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两相,离子型反应物往往可溶于水相,不溶于有机相,而有机底物则可溶于有机溶剂之中。

不存在相转移催化剂时,两相相互隔离,几个反应物无法接触,反应进行得很慢。

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可以与水相中的离子所结合(通常情况),并利用自身对有机溶剂的亲和性,将水相中的反应物转移到有机相中,促使反应发生。

相转移催化剂的优点:(1)不使用昂贵的特殊溶剂,且不要求无水操作,简化了工艺;(2)由于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使参加反应的负离子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3)具有通用性,应用广泛.(4)原子经济性。

相转移催化剂的缺点:催化剂价格较贵。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1、聚醚链状聚乙二醇:H(OCH2CH2)nOH链状聚乙二醇二烷基醚:R(OCH2CH2)nOR2、环状冠醚类:18冠6、15冠5、环糊精等3、季铵盐:常用的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是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TBAB)、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等。

4、叔胺:R4N X ,吡啶,三丁胺等5、季铵碱(其碱性与氢氧化钠相近)易溶于水,强吸湿性。

6、季膦盐一、相转移催化的原理1.相转移催化原理Q X N a C N QC N N a X水相水相水相水相亲核试剂进入有机相,发生取代反应形成产物。

Q C N水相C N Q 有机相1C 8H 17XC 8H 171XXQ N aC NCNQ N aX 相界面2.实现相转移催化具备的条件条件1:有一个互不相溶的二相系统,其中一相(一般是水相)含有亲核试剂的盐类;另一相为有机相,其中含有与上述盐类起反应的有机作用物。

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化学和农药合成中的应用

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化学和农药合成中的应用

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化学和农药合成中的应用相转移催化剂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催化剂,在有机化学和农药合成中广泛应用。

相转移催化剂是一种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可逆转移的催化剂,具有高效、环保、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它可以促进各种有机反应,如羟基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烯烃化反应、酰化反应等。

在有机合成中,相转移催化剂可以用于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如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生物活性分子等。

它可以在无需高压高温的条件下,高效、准确地催化反应,从而提高产率和选择性。

在农药合成中,相转移催化剂可以用于合成各种农药活性分子,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相转移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同时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合成高纯度、高效的农药活性成分。

总之,相转移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催化剂,在有机化学和农药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 -。

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

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

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1.引言1.1 概述1.1概述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催化剂。

相转移催化是一种特殊的催化反应方式,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引入可溶性的季铵盐,使得两相之间的反应物可以通过离子传递实现转化。

相转移催化因其高选择性、高效能、温和反应条件等特点,已经成为化学合成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催化技术。

相比传统的催化方式,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具有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开展多相反应,将两相不相溶的反应物通过季铵盐的中介传递,实现反应物的转化。

这样一来,即使是极性不同的反应物也能同时参与反应,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其次,相转移催化剂在反应时能够形成一个可溶性季铵盐离子对,促进反应物的溶解度,从而增加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的速率。

此外,相转移催化剂通常在反应体系中可回收利用,具有较高的催化稳定性和长寿命,有助于降低催化剂的使用成本。

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领域广泛。

在有机合成中,该催化剂广泛应用于醇、酮、酯、酸等有机物的合成过程。

此外,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还可以用于环境保护领域,例如废水处理、有机废物降解和气体净化等方面。

这些应用都充分展示了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在提高反应效率、减少废物产生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的原理和机制。

首先,将介绍季铵盐的定义和应用,以便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然后,将详细解析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的原理和机制,探讨其中的反应过程和影响因素。

最后,将总结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相信能够为化学合成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对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的认识提供参考,并对相关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摘要:在有机化学中,特别是有机合成中,经常会遇到非均相反应,比如说有机相与水相,液相与固相等。

这类反应的缺点是速度慢、产率低。

直到相转移催化剂的出现才解决了这一难题。

它使非均相转化为均相反应,加快了反应速率,缓和反应条件,简化操作过程,提高了选择性,不论是实验室还是工业生产都得到广泛应用,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简单介绍了相转移催化剂的种类及催化原理,重点介绍了各类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并介绍了相转移催化剂的新进展。

关键词:相转移催化剂;有机化学;应用0前言相转移催化剂可以使非均相转化为均相反应,加快了反应速率,缓和了反应条件,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副反应,从而提高了选择性,不论是实验室还是工业生产都很适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和应用。

随着相转移催化作用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应用日渐广泛。

1相转移催化剂的种类及催化机理多数的相转移催化反应要求催化剂把阴离子转移到有机相中,除此之外,还有些催化剂是把阳离子或中性分子从一相中转移到另一相中,按此不同,赵地顺等人将催化剂分为以下几种:鎓盐类,如季铵盐等,它们发挥作用的是季鏻或季铵阳离子Q+,Q+离子和试剂阴离子Nu-络合成离子对Q+Nu-,并利用这些阳离子自身的亲油性将试剂阴离子带进有机相;包结物结构类的相转移催化剂,如环糊精、冠醚以及近年来发展的杯芳烃等,这类催化剂均含有分子内的空腔结构,通过与反应物分子形成氢键、范德华力等,从而形成包结物超分子结构并将客体分子带入另一相中释放,进而使两相中的反应得以发生;开链聚醚类相转移催化剂,如聚乙二醇及其醚类等,与冠醚、环糊精类相似,它们也可以与客体分子形成超分子结构,不同的是开链聚醚类是”柔性”的长链分子,可以折叠、弯曲成合适形状结构与大小不同的离子配合,从而应用更广泛;其他类,如反相相转移催化剂、三相催化剂、离子液体、杂多酸类等。

相转移催化剂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以鎓盐类、包结物类、聚乙二醇类相转移催化剂为主。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型的相转移催化剂也随之出现,如吡啶及其衍生物、过渡金属配合物以及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等。

以季铵盐为例,说明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一个互不相溶的二相体系,其中一相为水相,含有亲核试剂的盐类M+Nu-,另一相为不溶于水的有机相,其中含有与上述盐类起反应的有机反应物RX。

季铵盐Q+X-既可以溶于水相又可溶于油相,当它在水相中接触到分布在其中的盐类时,水相中过剩的阴离子Nu-便与催化剂中的阴离子进行交换,形成Q+Nu- 离子对。

其交换过程如下:Q+X- + M+Nu- Q+Nu- + M+X-水相水相水相水相要使PTC很好起作用,Q+Nu-离子对必须萃取入有机相。

故必须具备如下平衡:Q+N u- Q+Nu-水相有机相亲核试剂Q+Nu-一旦进入有机相,便与有机相中的RX发生反应而形成产物RNu。

整个相转移催化过程如下式所示:水相Q+X- + M+Nu- Q+Nu- + M+X-季铵盐亲核试剂----------------------------------------------------有机相Q+X- + R-NuQ+Nu- +R-X目的产物有机反应物在上述催化循环中季铵正离子Q+并不消耗,只起着转移亲核试剂Nu-的作用,在这里季铵盐起着相转移催化的作用。

因此,只需要催化剂量的季铵盐,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上述反应。

2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2.1鎓盐类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1.1取代反应许多亲核取代反应在没有相转移催化剂时,反应很难进行;但是在合适的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就可以顺利进行,而且收率很高。

如卤代辛烷和氰化钠反应就是一个典型的反应,加热14天几乎没有反应,如果加入少量季铵盐,在室温下搅拌不到2h,反应就可以完成99%,降低了反应条件,提高了反应速率2.1.2烷基化反应烷基化取代反应包括碳烷基化、氧烷基化、氮烷基化以及硫烷基化反应,由于大多是非均相反应,应用季铵盐催化非均相烷基化反应,可以使反应顺利进行。

如岑均达曾以烷基溴(氯)为烷基化剂、固体碳酸钾为碱、溴化四丁胺为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烷基化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使之转变为氨基酸,产率较高。

2.1.3氧化反应中南大学的李小如曾研究了在季铵盐A-1:(C8~10H17~21)3N+CH3Cl-的作用下催化高锰酸钾分别氧化邻、对硝基甲苯合成邻、对硝基苯甲酸以及催化氧化邻对位氯代甲苯合成邻对位氯代苯甲酸的反应,考察了不同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高锰酸钾用量和反应体系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得到较高产率。

2.1.4还原反应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可用于杂环化学反应和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反应中,实际上在后一个反应中,季铵盐不是直接作为催化剂,而是与过渡金属生成配合物起催化作用,使得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可以被一氧化碳还原成芳胺:ArNO2 + COArNH22.1.5加成反应中南大学的李晓如还研究了季铵盐A-1催化二氯卡宾与环己烯的加成反应,实验证明,季铵盐A-1的催化活性要优于其他短碳链的季铵盐和聚乙二醇,并且在分离过程中不乳化,使产物易于分离纯化,为二氯卡宾与环己烯的加成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方法。

2.2包结物结构类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2.2.1冠醚类冠醚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和配合性,相比于季铵盐与季鏻盐,特别是在固-液相转移催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这类反应中,反应物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此溶液与固体盐类试剂接触,当溶液中有冠醚时,盐与冠醚形成络合物而溶解于有机相中,随即在其中进行反应。

常用的冠醚类相转移催化剂,环上原子数为18个,如:18-冠-6、二苯并18-冠-6、二环己基18-冠-6等。

在有机合成中,冠醚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也能发生类似鎓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亲核取代反应、烷基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成反应等。

2.2.2环糊精类由于环糊精具有疏水性空腔可以包结许多无机、有机和手性客体分子,形成主-客体或超分子配合物,因此其在超分子化学研究中成为继冠醚之后的第二代主体化合物得到广泛应用。

纪红兵曾详细介绍了β-环糊精作为催化剂应用于液相有机合成,包括开环、脱保护、保护、氧化、还原、加成、置换等反应的研究进展。

对β-环糊精的催化性能和反应底物选择性能进行分析,认为β-环糊精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可有效地催化液相有机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选择性。

2.2.3杯芳烃类作为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杯芳烃在卤代芳烃的置换反应中具有优异的相转移催化性能,如天津大学的孟祥启等研究了杯芳烃在四氯对苯二甲酰氯氟化制备四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反应中的相转移催化作用,发现以杯芳烃作相转移催化剂使产品收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而且杯芳烃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回收利用,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2.3开链聚醚类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开链聚醚类相转移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毒性小,合成方便,价格低廉,因此受到了较多的研究,它们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二甲基醚,常用的催化剂有PEG-400、PEG-600、PEG单醚、PEG双醚以及PEG单醚单酯,可用于亲核取代反应、烃基化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制备等。

2.4其他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其他类的相转移催化剂如离子液体、杂多酸类、三相催化剂等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范围内呈液态的盐类;三相相转移催化剂(固载化相转移催化剂)是一类集高分子聚合物和相转移催化剂优点于一身的新型催化剂。

如徐丹倩等研究了用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和相内反应催化剂,并利用四丁基氯化铵的相转移催化作用,在非均相的固相肉桂酸钾和液相离子液体/氯化苄体系中,在较低温度下高效地实现了肉桂酸钾和氯化苄缩合合成肉桂酸苄酯。

李明强等曾以30%H2O2水溶液做氧化剂,以磷钼酸盐和其还原态的杂多蓝做催化剂,对苯甲醇进行催化氧化,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平伟军等以苯甲醛和丙酮为原料,在水-氢氧化钠体系中以聚苯乙烯-三乙醇胺树脂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苄叉丙酮,收率达92.5%。

3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新进展近年来相转移催化发展迅速,相转移催化与超声波技术、微波技术的联用,以及相转移催化氧化脱除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

3.1超声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近年来,超声波在相转移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备受重视,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改善相转移催化反应,是因为超声波能够产生空腔效应,从而在两种液体之间产生很大的相交界接触面积,这就使溶解于各自液体中的活性离子的反应性随之急剧增加。

超声波既可以提高搅拌作用,又可以降低反应的温度和催化剂的用量,使得相转移催化更有效、快速进行。

凌绍明采用超声波相转移催化技术合成了扁桃酸,探讨了最佳反应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86.1%,比传统的苯甲醛法(50%~52%)和常规的相转移催化法(78%)都高。

3.2微波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微波作为一种绿色技术应用相转移催化有机合成,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反应时间,而且具有操作简便、产率高、选择性好、产品易纯化等优点,已经涉及有机化学的众多反应。

3.3相转移催化氧化脱除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燃料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燃烧后生成的SO2排放到大气中形成酸雨,酸雨是困扰全球的环境问题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

因此,研究相转移催化氧化脱硫的意义重大。

4结语综上所述,本文简要介绍了相转移催化剂的类型及催化原理,主要对各类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化学上的应用做了总结性的介绍。

相转移催化反应因其所具有的独特优点而在有机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我们也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各种优势将会充分发挥出来,其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和加深。

参考文献[1] Starks C M. Phase-Transfer Catalysis. I.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Involving Anion Transfer by Quaternary Ammonium and Phosphonium Salts [J]. J Am Chem soc,1971,93(1):195~199.[2] 赵地顺.相转移催化原理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 沈广志,樊俊杰等.相转移催化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08,4:36~38.[4] 王立冬,蔡东等.四丁基溴化铵催化合成2-甲基-2-苯基丙醇[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40(4):43~46.[5] 岑均达,耿国武.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相转移催化烷基化反应[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3,24(3):133~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