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课程设计--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文件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海天宾馆噪声与振动的综合治理班级:环境0941指导教师:吕萍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1.客房噪声的治理;2.卫生间和管道噪声的治理。

3.电梯噪声的治理;4.设施机房噪声的治理(包括:通风机房、水泵房、锅炉房、洗衣机房等);5.公共场所的噪声治理(包括:放映厅、会议厅、餐厅、健身房、游泳池和舞厅等)。

对于宾馆中以上各种噪声的治理,1、2、3项及锅炉房是必须做的项目,其它所有项目中至少任选三项(其中一项必须是通风机房、水泵房、洗衣机房三者之一),多选不限,给出治理措施。

通过治理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

二、设计资料1.客房资料如图1所示为宾馆1010客房平面图,朝南的窗高为1.5米。

该宾馆位于繁华大街,客房内的噪声主要是各种车辆的交通噪声,表1为该客房的噪声分布情况。

图1 1010客房平面图表1 客房噪声分布情况其中1022,,j号,30,=k,=21=,2,1,,i号,201112,,31=,m。

40,,322.卫生间是一个噪声源,相邻房间的卫生间大都是靠在一起的,共用上、下水管道,各卫生间又有管道相通,形成了传声通道。

该客房在深夜12点时,要求噪声级只有33dB,而当邻室便器冲洗时,噪声通过管道间传入客房可达47dB,对人们睡眠有干扰,需采取措施。

3.电梯噪声电梯噪声主要是电动机、发动机和分层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以及电梯门开、关时的碰撞声,通过空气和结构传到客房。

直流发电机的噪声为75~79dB;电动机的噪声为60~63dB;门的碰撞声则有较大的幅值,噪声级为~65dB。

电梯噪声是通过吊置桥厢的变速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的振动沿结构传到各层客房,需将电梯噪声降至55dB以下。

4.设施机房(1)通风机房该通风机房为m18⨯⨯,有4台T4-72No7C型离心通风机,三用一备,m3m9对1010客房的声环境有直接影响,需要进行隔振降噪处理。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二00五年十二月1名词术语本规范采用下列名词定义1.1 声压级(L p) sound pressure level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单位为分贝(dB):)(lg20op ppL=dB (1)式中:p—声压,Pap0—基准声压,20μPa1.2 A计权声[压]级(L pA,L A)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

1.3 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L Aeq,T,L eq) equivalent [A-weighted continuous]sound [pressure]level在规定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的A[计权]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计权]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变噪声的等效声级,单位为分贝(dB)。

等效声级的公式是]1[lg1022,⎰=TOATAeqdtppTL dB (2)式中:L Aeq,T—等效声级,dBT—指定的测量时间,p A(t)—噪声瞬时A[计权]声压,Pap0—基准声压,20μPa当A[计权]声压用A声级L pA(dB)表示时,则此公式为]101[lg10)10/(,⎰•=TOdtLTAeqpATL1.4 最大声[压]级(Lp max) maximum sound [pressure] level在一定的测量时间内,用声级计快档(F)或慢档(S)测量到的最大A计权声级、倍频带声压级或1/3倍频带声压级。

1.5 背景噪声background noise当测量对象的声信号不存在时,在参考点位置或受声点位置测量的噪声。

本规范中所指的测量对象一般指采用声屏障来控制的噪声源。

1.6 声屏障 noise barriers一种专门设计的立于噪声源和受声点之间的声学障板,它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声源和特定保护位置(或区域)设计的。

河南城建学院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专业名称:环境工程指导老师:冯兴华杨治广姜立民班级:0214101姓名:前言《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为促进学生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噪声治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利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课程设计一周。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设计的知识和原则,是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许多创新课题是由应用的需要提出来的,而创新的价值也往往在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际应用这一过程中工程设计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一般是离不开工程设计的;一个工程类理论研究的试验装置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而工程设计能力是工科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在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工程设计能力的要求是较高的。

本课程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是学生能过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因此本次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前言一、设计任务书 (3)二、设计内容及原则 (4)2.1设计目的 (4)2.2设计参数及要求 (4)2.3设计原则 (5)2.4设计方案比较和确定 (6)三、设计方案计算 (12)3.1吸声结构降噪 (12)3.2阻性消声器降噪 (16)3.3隔声门(窗)的处理 (17)四、设计图纸 (21)五、结语 (22)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某空压机房降噪系统设计1.2设计目的:(1)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训练;(2)熟悉基础资料的收集方法及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3)初步掌握噪声污染控制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方法;(4)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际问题。

1.3设计资料下面是某空压机厂房内工人实际操作点的实测频谱图。

该空压机房内部尺寸为:长11.4m,宽6.8m,高4.2m。

环境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控制课程设计1.前言随着现代化的建筑和交通设施的不断发展,环境噪声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噪声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环境噪声控制成为新时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问题。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学习环境噪声的基本概念、评价标准、控制方法及器材的使用,提高学生环境噪声控制的实际能力。

2.课程设计介绍2.1 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技能:•熟悉环境噪声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能够掌握各种环境噪声测试流程以及测试仪器的使用;•掌握环境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小型的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设计和实施。

2.2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共分为如下几个章节:•第一章环境噪声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环境噪声的测试方法•第三章环境噪声的控制方法•第四章实际案例分析•第五章课程总结在课程设计期间,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了解环境噪声基本概念、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根据实际工程现场需要,使用测试仪器对环境噪声进行测试;•学习环境噪声的控制方法及器材的使用,对实际环境噪声进行控制;•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环境噪声控制的实践方法。

3.课程设计流程3.1 环境噪声基本概念在本章中,学生将学习环境噪声的基本定义、测量方法、噪声来源及对人体的影响等知识点,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噪声的认识。

3.2 环境噪声测试方法在本章中,学生将学习环境噪声测试方法,了解噪声测试的各个环节及测试仪器的使用,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测试方法的熟练度。

3.3 环境噪声控制方法在本章中,学生将学习环境噪声控制的原理及方法,包括降噪技术、隔声技术、消声技术等,了解主要的控制手段及其适用范围,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控制方法的掌握能力。

3.4 实际案例分析在本章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案例,进行环境噪声控制的分析、规划方案的制定、控制方案的实施和方案效果的评估等环节,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噪声控制》作业设计方案

《噪声控制》作业设计方案

《噪声控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噪声是环境中一种常见的污染源,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学习噪声控制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二、设计目的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了解噪声的来源、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1. 噪声来源调查: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环境中常见的噪声来源(如交通、工业设备、社会生活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其产生原因和特点。

2. 噪声影响评估:学生可以对噪声对人体健康、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3. 噪声控制技术:学生可以了解常见的噪声控制技术,如隔声、吸声、隔振等方法,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或方案。

4. 实践操作: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实际的场景,如在校园或社区中进行噪声监测和控制实践,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

5. 结果展示:学生可以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或海报,并通过展示或口头汇报的方式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四、设计要求1. 学生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按要求提交报告或展示材料。

3. 季度要求学生要保持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的态度,互相协助完成作业任务。

五、评分标准1. 调查和研究深度:包括调查对象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2. 实验设计和操作:包括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操作方法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报告撰写和展示:包括报告结构、文字表达、图表设计、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规范性和清晰度。

4. 成果创新和实用性:包括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解决方案的实用性和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等方面的评估。

六、参考资料1. 杨明,王勇,刘晓东.(2015).《环境噪声与其防治》.2. 陈建民,梁华等.(2020).《噪声控制技术》.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21).《Noise Pollution: Causes, Effects & Control Methods》.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噪声控制的理论和实践,培养环境保护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某空压机房降噪设计

某空压机房降噪设计

2012 级课程设计说明书某空压机房降噪设计摘要本次设计为空压机房降噪设计。

某工厂空压机房(房间尺寸10m(长)、7m(宽)、4m(高)内表面为混凝土)地面中央设有2台空压机,距噪声源(位置在地面中央,声源指向性因数Q=2)2m。

现欲采用共振吸声结构进行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得到一定的控制,使其降到90dB(A),因此选用NR80评价曲线,经计算选择加玻璃棉及空气层的穿孔板,面积为49m2。

关键词:降噪;共振吸声;穿孔板目录1 前言 (1)2 噪声的危害 (2)3 设计依据 (3)4 设计原则 (4)5 设计说明 (5)6 计算步骤 (6)6.1 设计资料 (6)6.2 房间面积计算 (6)6.3 计算临界半径rc (6)6.4 吸声设计数据计算 (6)6.5 吸声材料的选择及计算 (7)6.6 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1 前言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弹性介质中进行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各种声音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声音是帮助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媒介。

因为有了声音,人们才能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工作,展开一切社会活动。

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声音却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休息,甚至危机人们的健康。

比如震耳欲聋的大型鼓风机噪声,尖叫刺耳的电锯声,以及高压排气放空噪声等,则使人心烦意乱,损害听力,并能诱发出多种疾病。

又比如,尽管是悦耳动听的乐声,但对于要入睡的人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干扰,是不需要的声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一个人对同一种声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往往会产生不同,比如,在心情舒畅或休息时,人们喜欢收听音乐;而当心绪烦躁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时,往往会主动去关闭各种音响设备。

因此,从生理学家认为,凡是对人体有害的和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统统成为噪声。

物理学家认为,噪声是杂乱无章、难听而不协调、人们不需要、令人厌烦的声音的组合。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1离心风机噪声特性分析 (1)2现状分析 (2)3噪声控制方法的确定 (4)4降噪目标的确定 (5)5微穿孔板尺寸设计 (5)6微穿孔板面积确定 (8)7隔振措施 (9)8设计总结 (9)参考文献 (10)1离心风机噪声特性分析通风机的噪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因空气动力所产生的噪声、由于机械振动产生的噪声和两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噪声[1]。

离心风机的空气动力噪声主要由旋转噪声和涡流噪声这两部分组成。

旋转噪声是由于工作轮上均匀分布的叶轮打击周围的空气介质,引起周围气体压力脉动而产生的噪声。

涡流噪声是叶轮高速旋转时因气体边界层分离而产生的涡流所引起的噪声。

离心风机的机械振动噪声来自于回转体和轴承磨损、破坏及由于叶片钢性不足气流作用叶片等所产生的振动。

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则是叶片旋转引起自身的振动通过管道传递,往往在管道弯曲处发生冲击和涡流,造成加振使噪声增大,特别是当气流压力频率和管道自然振动频率一致时,将引起强烈共振,噪声突然增大,严重时可导致管道破坏。

各噪声的频率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注:单位(Hz)式中:n——转速,r/s;S r——斯特劳哈尔数,0.14~0.2,一般取0.185;W——气体与叶片相对速度,m/s;L——物体正表面宽度在垂直于速度平面上的投影,mm;i——1,2,3,…,谐波序号。

本设计的降噪对象为4-79离心风机。

单台该设备总重9000kg,机组固有频率6Hz,叶片数12,其正常工作时流量62000m3/h,转速为1200r/min。

该离心风机的频谱特性如下图1-1所示。

从图1可知,离心风机的频谱峰值主要集中在125~500Hz之间,在频率250Hz 左右出现峰值,说明该离心风机产生的噪声主要为低频噪声(<400Hz)。

根据表1数据,离心机产生的旋转噪声的理论值为240Hz,接近频谱峰值频率250Hz,说明离心机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旋转噪声。

因此,如何降低离心风机的低频旋转噪声是离心风机降噪设计的主要内容。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1.《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方案,使学生不但能够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3.通过设计,了解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噪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噪声控制工程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实验室通风系统配有风机一台(功率13kW,转速2900r/min,压头302mmH2O,风机流量5712~10652m3/h,风机叶片数为10,风机进气口和排气口尺寸均为φ190mm,风机外形尺寸为880×380×730mm),经实测,风机近声场噪声频谱如表1所示。

根据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规定,噪声车间观察(值班)室噪声声压级为75dB(A),为了改善实验室工作环境,对风机进行降噪设计。

表1 风机噪声频谱测量结果三、课程设计正文㈠设计题目分析1.1噪声测量和频谱分析A声级能较好地反映人耳对噪声强度与频率的主观感觉,因此目前世界声学界、医学界公认用A声级作为保护听力和健康以及环境噪声的评价量。

将风机近声场噪声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一定的加权修正并转换成A声级,得到表2风机近声场噪声A声级频谱如下:表2 风机近声场噪声A声级频谱根据A声级计算公式:式中:Lpi ――第i 个倍频程的声压级,dB ;ΔL A i ――相应的A 计权网络的修正值,dB 。

带入相应数值得到L A eq=92.5dB从图中可以看出,风机的频谱峰值大致集中在250 ~8kHz,而在500Hz 出现频谱峰值,其原因是由于风机叶轮在旋转时,周期性的挤压气体导致叶轮周围气体产生压力脉动,这种压力脉动以声波的形式向叶轮辐射,从而产生周期性的进排气噪声。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噪声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噪声控制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特性;(2)掌握噪声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3)了解噪声控制的应用领域和最新发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2)具备简单的噪声控制设计和计算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和仪器进行噪声测量和控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噪声污染的重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噪声控制的基本概念、噪声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噪声控制应用案例等。

具体安排如下:1.噪声控制的基本概念:噪声的定义、分类、特性和危害;2.噪声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声学基础、噪声源识别与分析、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测量与评估;3.噪声控制应用案例:交通运输噪声控制、工业噪声控制、建筑噪声控制、噪声污染治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噪声控制的核心知识;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噪声控制案例,使学生了解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巧;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噪声测量和控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噪声控制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推荐相关噪声控制领域的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置专业的噪声测量和控制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鼓风机噪声课程设计摘要

鼓风机噪声课程设计摘要

鼓风机噪声课程设计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鼓风机噪声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鼓风机的工作原理和噪声产生机制;–掌握鼓风机噪声的测量和评估方法;–熟悉鼓风机噪声的控制技术和措施。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鼓风机噪声问题;–能够运用噪声测量和评估方法进行实际操作;–能够设计和实施鼓风机噪声控制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鼓风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介绍鼓风机的工作原理,分析鼓风机噪声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2.鼓风机噪声的测量和评估:讲解鼓风机噪声的测量方法,如声级计的使用和噪声级的计算;介绍鼓风机噪声的评估指标和标准。

3.鼓风机噪声的控制技术和措施:介绍鼓风机噪声的控制方法,如隔声、吸声、消声和隔振等;分析各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4.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鼓风机噪声控制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际工程中的噪声控制技术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鼓风机噪声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鼓风机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噪声测量和控制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与鼓风机噪声相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与鼓风机噪声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2)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2)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项目说明该项目是一份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和实施噪声控制措施,降低噪声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

本项目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噪声测量•设计噪声控制方案•实施噪声控制措施噪声测量在进行噪声控制之前,需要先进行噪声测量,以了解目标环境的噪声水平。

噪声测量可以通过专业噪声测量仪器进行,如声级计和频谱分析仪。

在进行噪声测量时,应确保噪声源和测量装置之间的距离足够远,以避免测量结果不准确。

测量时应记录以下信息:•测量地点•测量时间•测量仪器型号及测量参数•噪声源种类及数量设计噪声控制方案根据噪声测量结果,可以确定噪声源的发声机理和特点,进而采取相应的噪声控制方案。

在设计噪声控制方案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常用的噪声控制措施包括:•着重于源头控制,降低噪声源的录制水平,如通过调整旋转速度或表面处理减少机器声音;•着重于传输控制,如增加削减、保温、反射、隔离等材料来减少声音传输;•着重于听取控制,如采用降噪耳机来进行听取控制;应根据噪声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噪声控制措施,并进行方案设计和计算。

实施噪声控制措施在进行噪声控制措施实施前,应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定实施步骤,安排实施人员,并制定安全措施。

在实施噪声控制措施时,应将设计方案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并对控制效果进行监测和测试。

如发现效果不理想,应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总结本项目旨在通过设计和实施噪声控制措施,降低噪声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

在进行噪声控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噪声控制措施。

在实施噪声控制措施时,应注意安全和监测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第一章任务书1.1设计目的与任务1.1.1课程设计是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学生在校学习成果、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术训练的继续、深化和发展。

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本领。

因此,通过本设计应达到以下目的:总结和巩固在校所学专业课的知识,使之进一不步深化和系统化。

初步学习如何在检索资料和调研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设计方案。

提高设计、计算、资料检索、文献阅读、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经济理念。

培养学生精心设计、塌实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1.1.2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的任务:噪声控制工艺设计。

工作量:1周1.2设计任务与内容扬州某工作间采用风机换气,风机房内离心风机工作时的噪声量为120dB。

柴油发电机散热通风量为65000立方米/小时,型号为DZ13-6低嗓音离心风机,流量为Q=62000m3/h,台数目2台,转速1200r/min。

单台设备总重9600kg,被隔振机组固有频率f0=6Hz。

国家规定,商业区三类夜间标准是55dB,工作间噪声低于85dB,即要求隔声量为60dB,工作间降低30dB。

设计要求:A.方案选择合理B.参数选取与计算准确C.所选设备质优,可靠,易于操作D.图纸绘制达到施工图要求E.概算部分尽量准确,详细第二章文献综述2.1室内吸声减噪2.1.1吸声减噪由于混响声与直达声的共同作用,使得离开同一噪声源一定距离的接受点的声压级,在室内比室外要高出10~15dB,如果在室内的顶棚和墙面上布置吸声材料,可使反射声减弱,噪声降低,这种方法称为"吸声减噪"。

2.1.2室内声场声波在室内传播与在开阔空间中的传播室不一样的。

因为声源在室内向各个方向辐射的声波会受到室壁的一次或多次反射,反射回来的声波与声源直接发出的声波相互交织在一起,叠加后形成复杂的室内声场。

离心风机噪声课程设计

离心风机噪声课程设计

离心风机噪声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离心风机噪声的基本概念、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离心风机噪声的定义、分类和产生机理;掌握离心风机噪声的测量和评估方法;了解离心风机噪声的控制技术和措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离心风机噪声进行分析和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离心风机噪声的测量和控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减少离心风机噪声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离心风机噪声的基本概念:介绍离心风机噪声的定义、分类和产生原因。

2.离心风机噪声的测量和评估:讲解离心风机噪声的测量方法、噪声评估指标和评价标准。

3.离心风机噪声的控制技术:介绍离心风机噪声的控制方法、措施和实际应用案例。

4.实验实践:安排一次离心风机噪声的测量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讲解离心风机噪声的基本概念、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

2.讨论法:学生就离心风机噪声的控制技术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离心风机噪声控制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4.实验法:安排一次离心风机噪声测量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一本与离心风机噪声相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关于噪声控制和环境保护的参考书,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flash动画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离心风机噪声的产生原因、控制方法和实验操作。

4.实验设备:准备噪声测量仪器、离心风机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工程噪声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噪声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噪声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工程噪声控制技术》是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针对交通、生活和工业噪声的监测和治理的工艺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核心课程。

该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工业企业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设施运行与维护等能力。

2.课程任务该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

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种噪声污染处理方法、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装置的结构及运行过程与特点;掌握各种治理方法、设备的应用条件与场合;掌握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安装调试及运行管理技能;培养学生分析生产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工程检测与环境监测》,后续课程有《环境影响与安全评价》、《环境与职业健康》等。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1.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开必课程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对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的跟踪调查研究,并吸收企事业专家的建议,将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序化。

既着眼于学生实际工作的需要,也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必备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

2.基于项目导向组织教学,突出讲、学、做一体化通过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做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将其应用于项目中。

3.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方式上,突出过程性评价,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及时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生和发展;在评价方式上,强调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并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诚信等良好品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实际工作的岗位及能力要求对本课程设置了噪声控制基础、室内混响声的吸声设计、建(构)筑物隔声设计、阻性消声器设计共4个学习情境。

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任务书

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任务书

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任务书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任务书海量资料超值下载《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①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任务书③《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吸声降噪设计⑤《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其任务是传授必要的声学基本理论、实验基本技能和环境噪声控制基本技术,使学生基本掌握环境噪声测试技术和控制工程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巩固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任务:1.了解并掌握噪声控制工程的一般设计方法,并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2.复习和消化课程讲授的内容;3.培养理论初步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锻练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根据所给原始资料、进行隔声屏障的初步设计。

包括分析声源分布,频率特性,时间特性,传播途径的分析,噪声危害状况,允许标准,降噪量的确定,制定控制方案等。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项目概况: 某地立交桥隔声屏障示范工程位于西三环与北三环的交叉口处。

路口的东南角是某小学教学楼,由于路口现有建筑物的限制,建成的立交桥主桥内侧距教学楼最近距离仅3m 左右教学楼为3层楼房。

对原路况测点进行实测数据如下表:根据隔声屏障设计过程进行降噪目标值的确定、隔声屏障的几何尺寸设计、材料的选择、结构安全、耐久性及周围环境协调、施工简便等进行说明。

为了确定隔声屏障的降噪目标值,通过比拟某地路口处的情况,选择与其交通条件和地理条件相似的地点进行比拟实测。

预测值如图所示。

2、设计部分1)声源分布,频率特性和时间特性的分析2)传播途径的分析3)噪声危害状况和允许标准4)降噪量的确定5)噪声控制方案的确定6)相关噪声控制构件的尺寸计算3、撰写噪声控制工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分析声源分布,频率特性,时间特性,传播途径的分析,噪声危害状况,允许标准,降噪量的确定,制定控制方案和相关噪声控制构件的尺寸计算。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大学

目录投影理论及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8)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1)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4)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2)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4)电工与电子技术II课程教学大纲 (28)力学C课程教学大纲 (39)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50)测量学 B课程教学大纲 (54)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57)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66)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73)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79)水泵、泵站与风机课程教学大纲 (90)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93)环境水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98)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101)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05)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11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20)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大纲 (130)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35)环保设备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41)环境工程技术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144)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课程教学大纲 (147)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51)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60)水污染治理案例课程教学大纲 (167)环境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70)清洁生产课程教学大纲 (176)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80)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84)工程设计CAD课程教学大纲 (191)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198)环境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204)室内空气品质课程教学大纲 (211)土壤环境生物修复课程教学大纲 (215)环境管理和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220)环境工程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27)给水处理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32)测量实习教学大纲 (238)金工实习教学大纲 (239)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241)水泵、泵站与风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42)环境监测课程实习大纲 (24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4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47)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50)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51)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53)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55)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258)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259)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261)投影理论及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rojection Theory & Elementary Graphics课程编号:142230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专业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学分:理论教学学分:3.5学分总学时:5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属于学科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与工程生产实践密切相关。

电机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电机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电机噪声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机噪声产生的原理,掌握电机噪声的主要来源和控制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声学知识,分析电机噪声的特点,并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噪声控制方案。

3. 学生了解并掌握噪声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对电机噪声进行准确测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和工程技术,设计出降低电机噪声的具体措施,提升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共同完成电机噪声控制的设计任务。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技术工具,比如计算机模拟软件,对电机噪声控制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环境保护和噪声污染控制的社会责任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中的作用,增强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 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工程伦理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技术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旨在提升学生对电机噪声控制的理论认知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假设学生为高中二年级理科生,具备基础的物理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对工程技术感兴趣,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需联系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学习体验。

二、教学内容1. 电机噪声基础理论- 声学基础知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 电机噪声分类: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振动噪声、电磁噪声。

2. 电机噪声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 电机噪声产生原因:分析各类噪声的产生机理。

- 噪声控制方法: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

3. 噪声测量与评估- 噪声测量设备的使用: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

- 噪声评估标准: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4. 电机噪声控制方案设计- 设计原则:经济、实用、环保。

- 设计流程:现场调查、噪声测量、方案制定、效果评估。

易绍庭噪声监测与评价

易绍庭噪声监测与评价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南昌航空大学教学区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学院名称: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 090222学号: 09022234 姓名:易绍庭2012年11月4日南昌航空大学教学区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目录一概述 (2)二设计原理、路线 (2)三噪声监测与数据记录 (2)(一) 噪声场的选择与定点监测布点图 (2)(二) 噪声场定点监测数据记录 (4)四噪声监测数据图分析 (6)(一)定点分析 (6)(二)对比分析 (7)五噪声场监测与相应规划评价 (9)六教学区规划建议 (10)附参考文献 (10)一概述中国当代现代化的进程伴随着教育改革及其发展,相关校园建设对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设计以南昌航空大学的教学环境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红谷滩新区的教学区进行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来深入研究教学环境的噪声场变化,并提出有益建议。

本课程设计根据任务书要求,在参考南昌航空大学红谷滩新校区规划基础上,以毗邻马路的教学楼以及相关草坪、校园马路等周边环境设施进行教学区噪声场的监测,并以现场监测测试数据为依据,进行教学区的规划设计与评价、建议,达到噪声控制设计要求。

任务书给定设计条件要求为:充分考虑光照、行走方便的条件下,对面北朝南的临街80~200m教学楼进行周边道路在一个完整学习日声场变化的噪声数据监测。

并依据监测数据中涉及的时间、人流量、声压级等数据对教学楼周边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声场环境在不同时间、人流活动段的变化情况;监测数据具有普遍性,其适用条件为:室内外温度10~25℃,空气相对湿度70%;监测数据稳定有效。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本着噪声控制高效和兼顾相关环境适用的原则,在达到环境噪声标准允许的情况下,充分考虑校园环境规划,办公楼的合理布局,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噪声和设计布置适用的双重效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国家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该区域属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即1类功能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课程设计--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概述 01.1 西配楼西侧噪声污染状况 (2)1.2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1.2.1相关内容 (2)1.2.2设计内容及要求 (4)第二章降噪处理措施的选择 (5)2.1 降噪措施对比 (5)2.1.1低噪声路面 (5)2.1.2种植降噪绿化林带 (6)2.1.3声屏障技术 (6)2.2 本次设计所选方法 (6)2.3声屏障降噪原理 (7)2.3.1声学原理 (7)2.3.2绕射 (7)2.3.3反射 (8)2.3.4障碍物和地面的声衰减 (8)第三章声屏障的设计计算 (9)3.1噪声标准 (9)3.2 确定声屏障设计目标值 (10)3.2.1噪声保护对象的确定 (10)3.2.2代表性受声点的确定 (10)3.2.3声屏障建造前背景噪声值的确定 (11)3.2.4声屏障设计目标值的确定 (11)3.3 位置的确定 (11)3.4 几何尺寸的确定 (12)3.5 声屏障插入损失的计算 (12)3.5.1声屏障绕射声衰减的计算 (12)3.5.2透射声修正量△L的计算 (16)t3.5.3地面吸收声衰减的确定 (16)3.5.4声屏障实际插入损失的计算 (17)第四章声屏障的选型 (18)4.1声屏障形状的选择 (18)4.1.1直立型声屏障 (18)4.1.2折板型和弯曲型声屏障 (19)4.1.3半封闭型声屏障 (19)4.1.4全封闭型声屏障 (19)4.2 声屏障材料的选择 (19)4.2.1FC板 (19)4.2.2PC板 (19)4.2.3彩色夹芯板 (20)4.2.4金属吸隔声板 (20)4.3声屏障设计的其他辅助措施 (20)4.3.1使用沥青路面 (20)4.3.2在西配楼墙体上粘贴吸声材料 (21)致谢辞 (21)参考文献 (22)第一章概述1.1 西配楼西侧噪声污染状况由于西配楼位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校园最西侧,临街。

且该路段在昼夜车流量较大,昼间达到每小时1800辆,声压级达到70.34dB,严重影响教室内学生正常学习,且无法对车辆进行降噪处理,所以需要对该楼进行保护。

1.2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1.2.1相关内容内蒙古工业大学西配楼西侧面临马路中心距4.5米(双向四车道),路面为沥青路面,西配楼是四层教室和一层会议室(会议室在5楼)。

总长度为50米。

车流量为昼间1800辆/h,大型车与小型车比例为1/3,车速限制为60㎞/h。

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和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实际测量该区域的噪声值。

测量点S1、S2距路面中心线距离18.5米、20.5米。

测量点处噪声实际测量值列于下表.如简图1-1图 1-1 屏障位置简图表-1:噪声实际测量值1.2.2. 设计内容及要求⑴结合我国相关标准,为该教学楼楼设计一声屏障;⑵完成噪声敏感建筑物有关参数和使用标准的确定;根据降噪量设计声屏障尺寸、选择声屏障类型、确定声屏障结构及材料;确定两座建筑物及声屏障之间的相对位置;声屏障的设计除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指标外,还应符合景观、结构、造价和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章降噪处理措施的选择2.1 降噪措施对比2.1.1低噪声路面对于中、小型汽车,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轮胎噪声在汽车产生噪声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修筑低噪声路面对于控制交通噪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所谓低噪声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又称为透水(或排水)沥青路面。

它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通常在15%-2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30%。

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dB。

优点是:由于混合料孔隙率高,不但能降低噪声,还能提高排水性能,在雨天能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局限性是:耐久性差,集料、粘结料要求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孔隙易被堵塞。

由于路面孔隙率大、密实度低,其寿命相对缩短等问题未能较好解决,因此,还处于继续对于这种路面结构的研究阶段。

2.1.2 种植降噪绿化林带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带,能有效降低噪声。

在公路两侧植树绿化,是防治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

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纳声波,降低噪声的作用。

同时绿化林带还可以起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吸附微尘的作用,能改善小气候,防止空气污染,截留公路排水、防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当绿化林带宽度大于10m时,可降低交通噪声4—5d B。

噪声的降低与林带的宽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以及植物种类都有密切关系。

该方法的优点是:生态效益明显。

局限性是:占地较多,早期降噪效果不显著。

2.1.3 声屏障技术采用设置声屏障的方式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降噪方式。

声屏障降噪主要是通过声屏障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音,据测试采用声屏障降噪效果可达10dB以上。

声屏障作为一种通过控制交通噪声传播途径来降低交通噪声的措旋,由于其简单、实用、可行、有效,成为交通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特别是在城市的繁华地段两侧,修建专门屏障构造物来减少交通噪声,能对周围的环境起到明显的防护作用。

优点是节约土地、降噪明显,同时由于采用拼装式而具有可拆装的优点。

缺点是:声屏障使行车有压抑及单调的感觉,造价较高,如使用透明材料,又易发生眩目和反光现象,同时还要经常清洗。

2.2 本次设计所选方法本次设计采用声屏障技术对该处交通噪声进行降噪处理。

噪声控制要从噪声源,传播途径,受声位置三方面入手。

而对于降低声源的噪声辐射,即对车辆本身进行噪声控制,耗资巨大。

对于近年来国外提出的用低噪声路面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具有经济合理、保持环境原有风貌和行车安全等特性,处于研究发展阶段,还不是很成熟。

从实际情况分析,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比较困难。

所以,从传播途径减少噪声的传播成为降噪方法的首选。

声屏障是采用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制造出特殊结构,设置在噪声源与接受点之间的声学屏障。

它能够阻止噪声的传播,从而降低受声点的声能量,使受声点得到保护,一般可降低15—20dB。

它具有降噪效果显著、节约土地、建筑灵活、对周围环境干扰少等优点。

而且道路设计都已经固定,没办法在两侧种植绿化带,所以用声屏障降低交通噪声就成为首选方案。

对于西配楼来说,用声屏障就是最好的选择。

2.3声屏障降噪原理2.3.1 声学原理当噪声源发出的声波遇到声屏障时,它将沿着三条路径传播(见图2-1.a):一部分越过声屏障顶端绕射到达受声点;一部分穿透声屏障到达受声点;一部分在声屏障壁面上产生反射。

声屏障的插入损失主要取决于声源发出的声波沿这三条路径传播的声能分配。

(图2-1a)声波传播路径2.3.2 绕射声源发出的声波透过声屏障传播到受声点的现象。

如图(2-1b)穿透声屏障的声能量取决于声屏障的面密度、入射角及声波的频率。

声屏障隔声的能力用传声损失TL来评价。

TL大,透射的声能小;TL小,则透射的声能大,透射的声能可能减少声屏障的插入损失,透射引起的插入损失的降低量称为透射声修正量。

用符号ΔL t表示。

通常在声学设计时,要求TL—△L d≥10dB,此时透射的声能可以忽略不计,即△L t ≈0。

2.3.3 反射当道路两侧均建有声屏障,且声屏障平行时,声波将在声屏障间多次反射,并越过声屏障顶端绕射到受声点,它将会降低声屏障的插入损失(见图2-1c),由反射声波引起的插入损失的降低量称之为反射声修正量,用符号△L r 表示。

为减小反射声,一般在声屏障靠道路一侧附加吸声结构。

反射声能的大小取决于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α,它是频率的函数,为评价声屏障吸声结构的整体吸声效果,通常采用降噪系数NRC 。

2.3.4 障碍物和地面的声衰减此外,声屏障的衰减还受其周围障碍物和地面吸收等影响。

如果在声屏障修建前,声源和受声点间存在其他屏障或障碍物,则可能产生一定的绕射声衰减,由这些障碍物的声屏蔽产生的声衰减称之为障碍物声衰减,用符号△Ls 表声影区φRS直线路径绕射路径(图2-1b)声波绕射路径S Rº •(图2-1c) 声波的反射反射波直达波绕射波示;如果地面不是刚性的,则会对传播过程中的声波产生一定的吸收,从而会使声波产生一定的衰减。

由地面声吸收产生的声衰减称之为地面吸收声衰减,用符号△LG来表示。

第三章声屏障的设计计算3.1噪声标准表-2:噪声标准值由此标准知,内蒙古工业大学西配楼属于1类标准区,而且昼间标准值为55 dB。

3.2 确定声屏障设计目标值3.2.1 噪声保护对象的确定根据声环境评价的要求,确定噪声防护对象,它可以是一个区域,也可以是一个或一群建筑物。

本设计中的噪声保护对象是内蒙古工业大学西配楼这样一个教学区。

3.2.2 代表性受声点的确定代表性受声点通常选择噪声最严重的敏感点,它根据道路路段与防护对象相对的位置以及地形地貌来确定,它可以是一个点,或者是一组点。

通常,代表性受声点处插入损失能满足要求,则该区域的插入损失亦能满足要求。

本设计中,考虑道路路段与西配楼的相对位置及其平坦的地形地貌,选择两个敏感点即可,分别是测点S11、S12、测点S11为距路面中心线距离为20.5m,高度为1.5m;测点S12为距路面中心线距离为20.5m,高度为5.0m。

3.2.3 声屏障建造前背景噪声值的确定对现有道路,代表性受声点的背景噪声值可由现场实测得到。

若现场测量不能将背景噪声值和交通噪声区分开,则可测量现场的环境噪声值(它包括交通噪声和背景噪声),然后减去交通噪声值得到。

交通噪声值可由现场直接测量。

设计过程中经现场测量知,预测点夜间的交通噪声的最大声压级为75.7dB。

3.2.4 声屏障设计目标值的确定声屏障设计目标值的确定与受声点处的道路交通噪声值(实测或予测的)、受声点的背景噪声值以及环境噪声标准值的大小有关。

如果受声点的背景噪声值等于或低于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标准值时,则设计目标值可以由道路交通噪声值(实测或预测的)减去环境噪声标准值来确定。

本设计中背景噪声值低于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标准值,所以,设计目标值为道理交通噪声值与环境噪声标准值得差值。

根据设计参数中测量得到的预测点昼间的最大声压级为70.34dB,知:道路交通噪声值为75.7dB;根据我国1993年颁布实施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规定的五类区域的城市区域噪声标准值,知:西配楼属1类区,环境噪声标准值为55dB。

即声屏障设计目标值为:70.34- 55 =15.34dB3.3 位置的确定根据道路与防护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周围的地形地貌,应选择最佳的声屏障设置位置。

选择的原则或是声屏障靠近声源,或者靠近受声点,或者可利用的土坡、堤坝等障碍物等,力求以较少的工程量达到设计目标所需的声衰减。

根据以上的选择原则,本设计将声屏障设在马路边缘正好是西配楼围墙栏杆的地方,即靠近受声点一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