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培训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临床表现
•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 病程一般为7-10天。
14
临床表现
•
普通病例 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 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 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 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 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 门诊交叉感染和医疗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医源性 传播。
12
易感人群
• 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 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 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 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 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 4-9月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36
鉴别诊断
• 爆发性心肌炎 以循环障碍为只要表现的重症手足口病 病例需与爆发性心肌炎鉴别。爆发性心肌 炎无皮疹,有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阿斯综合征发作表现;心肌酶谱多有明显 升高;胸片或心脏彩超提示心脏扩大,心 功能异常恢复较慢。最终可依据病原学和 血清学检测进行鉴别。
37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等。
最常见为CoxA16及EV71型
8
肠道病毒的生物特性
1. 属于RNA病毒
2.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 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 75%酒精和 5% 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 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 ℃可被迅速灭活,但 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 的抵抗力,病毒在4 ℃可存活1年,在- 20 ℃可 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 – – – –
25
临床表现
神经源性肺水肿 (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NPE ):在无心、 肺、肾等疾病的情况下,由于中枢 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急性肺水肿。
26
临床表现
EV71 口腔疱 疹皮疹 发热 精神差 嗜睡 易惊 肺出血 血性泡痰 病毒血症 神经源性肺水肿 呼吸浅促、 呼吸困难
34
鉴别诊断
• 脊髓灰质炎 –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 时需与脊髓灰质炎鉴别。后者主要表现 为双峰热,病程第2周退热前或退热过程 中出现弛缓性瘫痪,病情多在热退后到 达顶点,无皮疹。
35
鉴别诊断
• 肺炎 – 重症手足口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 应与肺炎鉴别。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 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一般无 皮疹,无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胸片加 重或减轻均呈逐渐演变,可见肺实变病 灶、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
15
• • •
手足口病皮疹的 “三个四”
•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 位。 •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 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临床表现
重症病例(多见于3岁以下、病程5天以内) • 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 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 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 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 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 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 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 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 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 • • • • • • 生命指征 瞳孔、浅反射 末梢循环/毛细血管再充盈 白细胞计数 快速血糖/血气+电解质 胸片/磁共振 有条件CVP、ABP监测
44
治 疗(重型)
• 降低颅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0.5~1.0g/kg/ 次,每4~8小时一次,20~30min静脉注射,必 要时加用速尿。 • 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甲基强地 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mg/ (kg•d);地塞米松0.2~0.5mg/(kg•d),分 1~2次。 • 酌情使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 天给予。 • 其他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安定、鲁 米那钠、水合氯醛等)。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注意严重并发症。
29
诊断
• 临床诊断 -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 幼儿多见。
- 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 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
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进行诊断。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30
诊断
确定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具有下列之 一者即 可诊断 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 酸检测阳性。 分离出病毒。 血清IgM抗体检测阳性。 血清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4倍以上增 高。
•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 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 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 持续高热不退。 • 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 呼吸、心率增快。 •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 血压高或降低。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 血糖高。
38
处臵流程
• 门诊医生在接诊中要仔细询问病史,着重 询问周边有无类似病例以及接触史、治疗 经过;体检时注意皮疹、生命体征、神经 系统机肺部体征。
39
处臵流程
• 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 治法》中丙类传染病要求进行报告。 • 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在病情变化时随诊。 • 重型病例应住院治疗。 • 危重型病例及时收入ICU救治。 • 收治医院应具备相应的处臵能力!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多数患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
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
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无合并症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
3
流行概况
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 流行的报道:
–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 –新西兰Seddon于1957年最早加以描述 –1958 年加拿大R obinson 从患者粪便和咽拭 中分离出柯萨奇 A组 16 型(CoxA16), 同时患 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 , 初步查明C oxA16 为 本病病原
6
国内流行情况
• 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 的手足口病疫情,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929例, 其中22例死亡. • 安徽、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省市都 有报告
源自文库
7
病原学
•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 病毒属,包括COX-A组的2、4、5、7、9、
10、16,B组的1、2、3、4、5型等,肠道
32
鉴别诊断
• 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
– 与丘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 疹、带状疱疹以及风疹等鉴别。 –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皮疹形态、部位、出疹时 间、有无淋巴结肿大以及伴随症状等进行鉴别, 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最终可依据病原 学和血清学检测进行鉴别。
33
鉴别诊断
• 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 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如单纯疱 疹病毒、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 呼吸道病毒等,临床表现与手足口病合并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表现相似,对皮 疹不典型者,应根据流行病学史尽快留取 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尤其是EV71的病毒学 检查,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做出诊断。
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肺动脉压增高
损害脑干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体循环血液进入肺循环
全身血管收缩
皮肤花纹、 四肢发凉 心率增 快、血 27 压升高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血中儿茶酚胺含量增高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一般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病例白 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 血生化: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草转氨酶、谷丙转 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 高。 • 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 (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 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 病原学检查: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病毒。 •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
41
重症病例诊治的关键点
• 及早发现危重症的早期症候
– 认真的观察病情变化极为重要。
• 高水平的救治手段
42
重症病例治疗原则
• 早发现、早治疗最为关键 • 对症处理
– 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 – 降低颅内压。 – 呼吸支持。 – 循环支持。
• 酌情应用激素 • 酌情应用丙球
43
重症病例(严密监测)
9
流行环节
•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
10
传染源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
11
传播途径
•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 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发病前数天, 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 周内传染性最强。 •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 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 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28
物理学检查
• 胸片: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 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双 侧大片阴影。 • 磁共振: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 脑电图: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 出现棘(尖)慢波。 • 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 缓,ST-T改变。
–1959年提出HFMD命名
–1972年美国首次分离出EV71病毒
4
国内流行情况
• 1981 年起,在上海、北京、福建等地有少 数病例零星报道,但缺乏病原学支持 • 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爆 发流行, 5-10 月间发生了 7000 余病例,经 过两年散发流行, 1986 年又出现爆发。两 次爆发的发病率分别达2.3%和1.9% • 1999年5-9月,深圳南山区,59例(临床诊 断)、7例(PCR+)
31
• • • •
诊断标准(临床分型)
• 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 热。 • 重症病例(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 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 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 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 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重症病例(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 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 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 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40
治疗(普通病例)
• 重点在于病情的观察,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内、3 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观察指标是精神状态、心 率、呼吸以及神经系统受累,如有无频繁呕吐, 肢体抖动或无力、软瘫,抽搐等。 • 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 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 对症治疗:发热、呕吐等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 • 做好患儿家长告知工作。
手足口病知识与防控措施
新厂卫生院 裴艳枝 2014.04.23
1
内容
• • • • • • • • • 一、手足口病的定义 二、流行概况 三、病原学 四、流行特征 五、临床表现 六、实验室检查 七、诊断 八、治疗 九、预防控制措施
2
手足口病的定义
•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24
临床表现
重症病例(神经源性肺水肿) • 早期表现(非特异性)
– – – – 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 呼吸急促。 胸部X 线检查也常无异常发现或仅有双肺纹理增粗模糊。 呼吸困难、发绀。 皮肤苍白、湿冷。 双肺湿罗音、粉红色泡沫痰。 严重低氧血症。 胸部X 线片见一侧或双肺大片浸润影。
•
晚期表现(可诊断)
5
国内流行情况
• 2000 年 5-8 月烟台招远市立医院报告 1698 例,6月15-7月15发病高峰,3例死亡。 • 2000 年秋季新加坡的疫情波及到苏州市,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某幼儿园也因新加坡 生病儿童返回苏州引起爆发疫情 • 2001 年 4 月,北京昌平区某幼儿园手足口 病爆发,患病率达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