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重点笔记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1.经络证治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经络辨证。
2.治疗脾病,首选的穴位是:章门。
3.诊断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均匀一致性的血性脑脊液。
4.合谷、复溜均可治疗的病症是:汗证。
5.头痛位于前额者,其病变的经脉是:阳明。
6.内踝尖至胫骨内侧牌下方的骨度分寸是:13寸。
7.针刺治疗喘急不能平卧取天突穴,其操作方法是:先直刺0.2寸,然后针尖向下沿胸骨柄后方针刺1.0~1.5寸。
8,交接于足小趾端的两条经脉是:足太阳经与足少阴经。
9.手少阴心经的终止穴是:少冲。
10.治疗寒邪所致的疼痛宜选用的灸法是:隔姜灸。
U.肌无力危象叮胆碱能危象的最主要区别是:新斯的明不足。
12.第一个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王惟一。
13.治疗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首选的脸穴是:那穴。
14.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的辅助检查是:脑CT015.同时针刺中皖、章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宜选择的体位是:仰卧位。
16.合并肺部感染的重症肌无力病人,针对其肺部感染,应选用:青霉素。
17.治疗行痹取血海、膈俞的目的是:活血养血。
18.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为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
19.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
2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完全恢复的时间应在:24小时内。
21.手三里在前臂,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22.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治疗最佳补钾方法是:口服。
23.推-基底动脉系统TlA的特征性表现是:跌倒发作。
24.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突触后膜乙猷胆碱受体敏感性降低和受体数目减少。
25.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最主要区别点是:有无局灶性定位体征。
26.梗死灶继发出血是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指明的再灌注损伤及脑组织水肿也是溶栓治疗的潜在危险,再闭塞的概率约10%~20%,发病机制不清,也是溶栓治疗的并发症,而血管痉挛不属于溶栓的并发症。
27.根据五输穴的主病特点,治疗1•体重节痛”应取:输穴。
针灸学治疗各论笔记整理经典
针灸学治疗各论笔记整理经典宝子们!今天咱来整理一份针灸学治疗各论的笔记经典哈。
这可是咱针灸学习路上的宝藏呢!一、头面躯体痛证。
针灸在治疗头面躯体痛证这块那可是有不少妙招哈。
比如说头痛,那可是个常见的小麻烦。
不同类型的头痛,针灸的选穴可不一样哟。
像外感头痛,咱一般会选风池、百会这些穴位,通过针刺来疏风解表,缓解头痛。
还有内伤头痛,得根据不同的病因来选穴啦,比如肝阳上亢型的,可能会加太冲、行间这些穴位来平肝潜阳。
再说说颈椎病,现在好多人都有这毛病,整天对着电脑手机的,颈椎可遭罪啦。
针灸治疗颈椎病,常用的穴位有颈夹脊、天柱、大椎等。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让咱那僵硬的脖子能舒服点。
二、内科病症。
内科病症用针灸治疗也很有一套哦。
就拿感冒来说吧,咱都知道感冒了难受得很,打喷嚏、流鼻涕啥的。
这时候针灸就能派上用场啦!一般会选列缺、合谷、风池这些穴位,能起到疏风解表的作用,让咱快点好起来。
还有失眠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好多人都被它困扰。
针灸治疗失眠,常用的穴位有神门、内关、三阴交等。
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让咱晚上能睡个好觉。
想象一下,再也不用数羊啦,多开心呀!三、妇科病证。
妇科病证在女性中可是挺常见的,针灸在这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哟。
比如说痛经,好多女生每个月都要经历这“折磨”。
针灸治疗痛经,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穴也不同。
如果是气滞血瘀型的,可能会选中极、次髎、地机等穴位,通过针刺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还有月经不调,这也让不少女生烦恼。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来改善月经不调的情况。
常用的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血海等。
四、儿科病症。
小朋友生病那可是让家长操碎了心,不过针灸在儿科病症治疗上也有它的妙处哈。
像小儿泄泻,这在小孩子中可常见啦。
针灸治疗小儿泄泻,常用的穴位有天枢、足三里、大肠俞等。
通过针刺或者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脾胃功能,让小朋友的肠胃好起来。
还有小儿惊风,这可把家长吓坏了。
(完整版)针灸学重点笔记
针灸学重点笔记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
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奇经八脉的功能: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
募穴:位于胸腹部,为脏腑之气结聚之处的特定穴。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十二经原\络穴:胆经丘墟、光明;肝经太冲、蠡沟;小肠经腕谷、支正;心经神门、通里;胃经冲阳、丰隆;脾经太白、公孙;大肠经合谷、偏历;肺经太渊、列缺;膀胱经京骨、飞扬;肾经太溪、大钟;三焦经阳池、外关;心包络大陵、内关。
五腧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完整版)针灸学重点
名词解释1.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
2.经络系统: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3.十二经脉:系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相关: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至内踝上八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4.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八条。
5.一源三岐: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
(相关:督脉调节全身阳经脉气。
称“阳脉之海”;任脉调节阴经脉气,称“阴脉之海”;冲脉调节十二经气血,称“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
)6.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和任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
7.十五络脉:十二络脉和任督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8.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人体腔的支脉9.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10.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
11.四海: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12.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13.特定穴: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呼的腧穴。
(分为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腧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十类。
)14.五腧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
15.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
作用:协助诊断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
针灸学重点知识
8、循经取穴: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
9、得气:亦称针感、气至。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的感应。
10、十四经: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
15、中指同身寸:异,各有其不同用处的9种针具。如长针、大头针。
17、雀啄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以给施灸局部一个变量的刺激。
18、回旋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19、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
11、前后配穴法:又叫腹背阴阳配穴法。前后穴配合使用。
12、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经脉相交或会合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部、躯干部。
13、十二经别:从十二经分出,深入体腔联络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两经的支脉。有离入出合。
14、腧穴: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和“俞”“输”义通,有转输的含义;“穴”是如隙的含义。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3、王唯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4、明代是针灸学最昌盛的时期。
5、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支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针灸学笔记整理word精品
针灸学笔记第一部分一、针灸发展简史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二、经络系统的组成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
手三阴经:太厥少。
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4、奇经八脉: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
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
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沟通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沟通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
沟通全身经气。
6、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 7、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主要作用: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
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针灸学复习重点笔记
针灸学复习重点笔记针灸学复习重点笔记★十二原穴歌诀肺原太渊大合谷,胃原冲阳脾太白,心原神门小肠腕,胱胱京骨肾太溪,心包大陵焦阳池,胆原丘墟肝太冲。
★十五络穴歌诀肺缺肠偏胃丰隆,脾孙心通小支正,膀飞肾钟包内关,焦外胆明肝蠡沟。
任尾督强脾大包★十二幕穴歌诀大肠天枢中府肺,脾幕章门胃中脘,小肠关元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心包膻中焦石门,胆有日月期门肝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缝,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给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八会穴腑会中脘脏章门,血会膈俞气膻中,筋会阳陵脉太渊,髓会绝骨骨大杼★十六郄穴孔最温溜肺大肠,粱丘地机胃脾乡阴郄养老心小肠,水泉金门肾膀胱郄门会宗包三焦,外丘中都胆肝藏阳维阳交阴筑宾,阴跷交信阳趺阳★下合穴胃经下合三里量,上下巨虚大小肠,胆府有病取阳陵,膀胱委中焦委阳针灸部分病治疗处方★头痛百会风池,太阳合谷阿是★偏头痛是外关率谷的风池太冲吹的足临泣偏头痛了★面痛冲谷下地,攒竹内庭四白去★腰痛大肠俞,委中阿是穴★中风中经络在关内委中有个三阴交,极泉流进水沟形成了尺泽,就有了经络中脏腑井水冲隆宫脱证元神要脱★眩晕风池会,内关实太冲,肝肾虚三里★面瘫攒四白车阳白谷全充仓库,免谈★痫病发作期水沟百会后溪,内关涌泉间歇丰隆太沖,鸠尾印堂奇间(腰奇穴间使穴★不寐安眠百会带神门,申脉照海加三阴★郁证百会印堂水沟,太沖内关神门★痴呆百会印堂四神聪内关太溪悬钟(四太会堂关钟)★心悸心拒绝关二门(巨阙内关心俞神门郄门)★感冒列谷太大风(列缺合谷太阳大椎风池)★咳嗽咳嗽选肺俞,外感列合谷,内伤三阴交,太渊必不少★哮喘实证中府肺缺泽定喘无疑虚证溪渊太太三里屯吃肺肾定喘膏★呕吐在关内走三里路,中脘不舒服就吐了(中脘足三里内关)★胃痛同呕吐★泄泻急泻泉水上天急泻慢泻慢天神(天枢神阙)逐三里公孙★痢疾三合上天(天枢三阴交上巨虚合谷)★便秘天大的虛构(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阳痿三阴关肾,所以阳痿了(三阴交关元肾俞)★癃闭实证膀胱中秩边(膀胱俞中极秩边),三阴阴陵泉虛证三焦秩边脾肾关★消渴消渴肺脾肾太溪胃(胃脘下俞)三阴(交)★月经不调要想月经调,先找三阴交,月经先期关血海,月经后期气归来,先后不定关元肝,三个证型都有三(三阴交)★痛经三阴交中极地(地机)次髎,虚证三阴里关元不能少★崩漏皆用三阴交,实证关元隐(隐白),虚肾三里气(气海)★绝经前后诸证绝经肝与肾,太溪气三阴★带下病阴中带白环(带脉中极白环俞三阴交)★缺乳一乳中少(膻中乳根少泽)★遗尿中极关元三阴交,再调膀胱治遗尿★瘾疹瘾疹三阴交曲池合谷血膈俞★蛇串疮★神经性皮炎阿是穴,曲池合谷膈俞血★乳癖膻中乳根屋期,外加三里太冲★颈椎是颈脊悬曲天柱风池★落枕悬钟天柱后外劳宫找阿是穴★漏肩风三肩阿阳陵条口透承山★扭伤★肘劳★目赤肿痛风池谷眼睛冲太阳★耳鸣耳聋实在是侠溪翳风中渚听会虛证听宫翳风肾太虚★牙痛你合谷下车★咽喉肿痛少商尺泽合关冲,专治实证咽喉痛太溪照海列鱼际,咽痛虚证效神奇★近视二明(光明睛明)近视风池泣(承泣)★晕厥三里内有百条水沟(水沟百会内关足三里)★心绞痛内关膻中二郄★胆绞痛二胆日阳陵★肾绞痛中极膀胱肾,三阴阴陵泉★肥胖症肥胖太丰满,泉天曲池(天枢阴陵泉丰隆太冲曲池)。
(完整word版)针灸学笔记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针灸学笔记第一部分一、针灸发展简史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二、经络系统的组成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
手三阴经:太厥少。
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⑶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4、奇经八脉: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
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
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针灸学笔记整理
针灸学笔记第一部分一、针灸发展简史1、最早得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得形成:《内经》3、又称《针经》得就是:《灵枢》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5、起承前启后作用得就是:《针灸甲乙经》6、最早得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得“明堂三人图”7、首次把任、督二脉与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得《十四经发挥》二、经络系统得组成1、十二经脉在四肢得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
手三阴经:太厥少。
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得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得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得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得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⑶相互衔接得阴经在胸中交接: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4、奇经八脉: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得诸条经脉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
加强表里两经得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
任脉得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针灸学重点总结
针灸总论腧穴总论1 腧穴的概念和分类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 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
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
(361 穴) 2)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
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2 腧穴的治疗及主治规律。
作用: 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
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例如:天枢穴:腹泻——止泻,便秘——通便。
主治规律: 1)分经主治规律手三阴经经名手太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阴经手三阳经经名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太阳经足三阳经经名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太阳经足三阴经经名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任督二脉经名任脉本经主治特点肺、喉病心、胃病心病本经主治特点前头、鼻、口、齿病侧头、胁肋病后头、肩胛病本经主治特点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侧头、耳病、胁肋病后头、腰背病(背俞并治脏腑病)本经主治特点脾胃病肝病肾病、肺病、咽喉病本经主治特点回阳、固脱、有强壮三经相同主治胸部病神志病三经相同主治咽喉病、热病目病、耳病三经相同点眼病、神志病、热病三经相同主治前阴病、妇科病二经相同主治神志病、脏腑病、妇二经相同主治二经相同点作用科病督脉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2)分部主治规律(略)3)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针灸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针灸学必考知识点归纳针灸学是一门古老的医学学科,它利用人体经络和腧穴的特定部位,通过针刺或灸疗等方法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针灸学必考知识点的归纳:针灸学的基础理论1. 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络脉等。
2. 腧穴理论:腧穴是经络上的重要节点,具有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是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点。
3.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用以解释和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学的治疗原理1. 调和阴阳:通过针刺或灸疗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疏通经络:通过刺激腧穴,促进气血流通,消除经络阻塞。
3. 扶正祛邪:增强机体正气,驱除病邪,恢复健康状态。
针灸学的操作方法1. 针刺法:包括直刺、斜刺、平刺等不同针刺角度和手法。
2. 灸法: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制成的灸条,通过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腧穴。
3. 电针法:通过电针仪将电流引入针体,增强针刺的效果。
针灸学的主要腧穴1. 常用腧穴:如足三里、合谷、太冲等,这些穴位在治疗多种疾病中都有广泛应用。
2. 特定病症的腧穴:如治疗头痛可选用百会穴,治疗腰痛可选用命门穴等。
针灸学的临床应用1. 内科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2. 外科疾病:如软组织损伤、疼痛等。
3.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规律、痛经等。
4. 儿科疾病:如小儿腹泻、小儿哮喘等。
针灸学的注意事项1. 针刺禁忌:如皮肤感染、高热、孕妇等情况下不宜针刺。
2. 灸法禁忌:如阴虚火旺、皮肤破损等不宜使用灸法。
3. 操作规范:确保针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注意针刺深度和角度。
针灸学的现代研究1. 机制研究:探讨针灸如何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发挥作用。
2. 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验证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针灸学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实践在现代医学中仍具有重要价值。
针灸学知识点整理
针灸学知识点整理针灸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通过针刺或艾灸人体穴位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以下是对针灸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针灸的历史渊源针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砭石来刺破皮肤,以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中对针灸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为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是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
十二正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包括十五别络、浮络、孙络等。
三、穴位穴位是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
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是针灸学的重要内容。
穴位的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法、手指同身寸法、体表标志法等。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曲池、内关、涌泉等。
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治疗作用,例如足三里可以调理脾胃、强身健体;合谷可以疏风解表、止痛。
四、针刺方法针刺是针灸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针刺的方法包括进针、行针、出针等环节。
进针的手法有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等。
行针的手法有提插法、捻转法等,通过行针可以加强针感,提高治疗效果。
出针时要缓慢,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在针刺时,需要注意针刺的角度、深度和方向。
不同的穴位、病情和患者体质,针刺的角度、深度和方向都有所不同。
同时,还要注意针刺的禁忌,如孕妇的腰骶部和腹部穴位、小儿囟门未闭合处等不宜针刺。
五、艾灸方法艾灸是通过燃烧艾绒或其他药物产生的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要点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要点1.经络理论: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为主,维系全身的气血运行。
经络的概念、分类、流注规律、禁忌等都是复习的重点。
要熟悉经络的命名、路径、分布等。
2.穴位理论:穴位是中医针灸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要熟悉主要穴位的位置、名称、特点等。
特别要注意一些重要穴位的命名和功能。
3.针灸基本操作:针灸治疗包括针刺、灸疗、刮痧等操作技术。
要熟练掌握针刺的基本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禁忌,具体包括选穴、准备、插入、扎刺、留针、拔针等各个环节。
4.针灸治疗原则:不同的疾病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案。
掌握常用穴位的主治功能,如"四点、五海"、"金针灸、银针灸、色针灸、电针灸、火针灸"等。
5.针灸的临床应用:针灸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起到调节、预防疾病的作用。
了解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如头痛、颈椎病、胃病、失眠等。
此外,还要注意针灸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6.针灸的刺激方法:除了常规的刺激方法外,还要了解一些特殊刺激方法,如电针、火针、手针、毒针等。
还需要了解针灸的操作温度、持针时间、操作力度等。
7.针灸配穴:有些疾病需要配合多个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掌握一些常见的穴位配伍规律,如天宫配合地府、太冲配合合谷等。
8.针灸的安全注意事项:针灸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仍需注意一些安全事项,如消毒、穴位选择、用针方法、刺入深度等。
9.针灸的质量控制:在进行针灸治疗时,要注意保持操作的规范性和操作的专业性。
此外,要了解针灸仪器的使用和维护,避免出现仪器故障或操作失误的情况。
10.针灸养生:针灸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用于养生保健。
了解一些针灸的养生方法和穴位的保健功能,如自我保健按摩、针灸祛湿养生等。
以上是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的主要要点,希望能够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最新针灸学治疗各论笔记整理
第三部分.3 针灸临床治疗一、头面躯体痛证1、头痛②阳明经痛:头维印堂阳白阿是穴合谷内庭③太阳经痛:天柱后项阿是穴后溪申脉④少阳经痛:风池太阳率谷阿是穴外关足临泣⑤厥阴经痛:百会四神聪阿是穴太冲内关记忆要点:局部取穴(根据头痛位置的不同)+阿是穴+远端同名经选穴(例如阳明头痛:手阳明合谷+足阳明内庭)有明显的规律不需要背诵,理解即可。
2、面痛:治法:疏通经络,祛风止痛。
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四白、下关、地仓、合谷、内庭,太冲记忆要点:局部取穴(四白下关地仓)+合谷太冲(开四关,二穴分属于手阳明,足厥阴)+内庭(足阳明荥穴,疏通阳明经气血,这个穴位后面大量的用到,主要就是泄阳明热)口诀:四下地,冲谷庭(四这个人下地干活,喜欢冲一杯“谷庭”茶)3、落枕:主穴:天柱阿是穴外劳宫记忆要点:天柱阿是穴(局部取穴,疏通颈部气血)+外劳宫(经验穴,又名落枕穴)口诀:阿!天外飞仙(武侠片里会有的台词)4、漏肩风:选经:阿是穴,手三阳经主穴:肩前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曲池阳陵泉记忆要点:肩髃肩髎肩贞(分属于手阳明,少阳,太阳)+肩前(奇穴)局部取穴+曲池,阳陵泉(行气活血止痛,曲池主要有泻热的作用,筋会阳陵泉所以筋脉气血不通经常用到这个穴位)口诀:四肩是阳曲(四个肩膀上都是阳曲,我们本地的一种酒的名字,阳曲,曲也有酒的意思)5、腰痛主穴:阿是穴委中大肠俞肾俞记忆要点:肾俞(腰为肾之府,肾腧可以益肾壮腰)+大肠腧阿是穴(局部取穴)+委中(腰背委中求)口诀:委是肾肠(我是肾大肠)6、痹证:行血膈、痛关肾、着三陵、热大曲选经:局部穴为主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配穴:行痹:膈俞血海(风邪偏胜,治血先治风,血行风直灭)痛痹:肾俞腰阳关着痹:阴陵泉足三里(阴陵泉去湿邪的要穴位后面都有用到)热痹:大椎曲池(这二个穴位都是泻热的)7,坐骨神经痛主穴:足太阳:腰夹脊阿是穴佚边殷门委中承山昆仑足少阳:腰夹脊阿是穴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记忆要点:腰夹脊(治疗腰腿疼痛的要穴)+足太阳足少阳循经取穴(足少阳选穴中筋会阳陵泉,髓会悬钟,原穴丘墟)8.面瘫主穴: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记忆要点: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局部选穴,面部穴位)+合谷(面口合谷收)口诀:地风谷,髎阳车(地风谷里面有一辆拉鸟羊的车)9、痿证治法:祛邪通络、濡养筋脉。
针灸学重点总结 针灸学笔记(期末考研复试)
针灸学笔记——2012级临床五年五班整理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针灸和艾灸等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部针灸专著是《针灸甲乙经》,《皇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第一节经络学说1、●经络: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把人体所有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使人体内的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3、十二经络的分布(十二经脉的名称依据手足、阴阳、脏腑三个方面来命名)1)、▲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手经分布于上肢,足经分布于下肢。
2)、十二经脉的脏腑络属: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由于手足阳明十二经脉存在着表里关系,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相互为表里关系的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配合,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在治疗上亦相互为用。
3)、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胸。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4)▲十二经脉的流注循环顺序:4、奇经八脉的分布(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正经气血):1)●督、任、冲散脉均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2)督脉后行于腰、背、项、头后部的正中线,上至头面,入脑,贯心,络背,在生理上能总督一身阳经,故又称●“阳脉之海”,并与脑,髓,肾的功能有密切联系。
3)任脉前行于腹、胸、颈、面部的正中线,在生理上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又称“阴脉之海”,并与妊娠有关,故又有“任主胞胎”的说法。
4)冲脉并足少阴肾经挟脐而上,环绕口唇,十二经脉均来汇聚,故称为“十二经之海”,因与妇女月经有密切关系,故又称“血海”。
5、▲经络的作用1)生理功能(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为“经气”):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功能平衡;感应传导作用2)阐释病理:脏腑之间通过经脉沟通联系,所以经络还可以成为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中医执业针灸学笔记
中医执业针灸学笔记一、针灸学基础理论。
1. 经络系统。
- 十二经脉。
- 名称: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 走向与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
- 奇经八脉。
- 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其中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
2. 腧穴总论。
- 腧穴的分类。
- 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
- 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等,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
- 腧穴的主治特点。
- 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如眼区的睛明、承泣等穴均能治疗眼疾。
- 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部的病证,还能治疗头面部病证。
- 特殊作用: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
如天枢穴可止泻又可通便;内关穴在心动过速时可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可提高心率。
二、经络腧穴各论。
1. 手太阴肺经。
- 经脉循行: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针灸学 72个常考穴位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针灸学 72个常考穴位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1、鱼际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2、手三里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3、曲池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4、迎香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5、承泣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6、地仓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指寸)。
7、颊车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一指)。
8、下关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领切迹之间凹陷中。
9、梁门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10、天枢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并2寸。
11、归来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12、条口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13、厉兑在足趾,第2趾未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14、大包在胸外侧区,第6肋间隙,在腋中线上。
15、隐白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16、公孙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内际处。
17、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18、极泉在腋区,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
19、天宗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肝骨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
20、听宫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
21、睛明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
22、攒竹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23、大杼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4、脾俞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5、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6、承扶在股后区,臀沟的中点。
27、委中在膝后区,胭横纹中点。
28、承山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29、涌泉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30、太溪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31、劳宫在掌区,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简便取穴: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学重点笔记——康复一班整理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的作用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分为:经穴(十二经脉、任脉、督脉上的腧穴),奇穴和阿是穴。
(分类及概念)腧穴常用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取穴定位法。
(各自的概念及骨度分寸法的一些常用骨度分寸)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
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
(各自的概念及应用)二、经络系统的组成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
手三阴经:太厥少。
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任督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分别循行人体的前后正中线。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五、刺法的概念和分类:刺法:又称“针法”,是指使用不同的针具,刺入人体的穴位(或一定部位)并施以不同的手法,给与一定的刺激,从而激发经络之气,达到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
六、毫针刺法1、提插捻转的补泻:(基本操作方法的描述)①捻转:补,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
②提插:补,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
2、双手进针的种类: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适用范围)3、晕针表现及定义及预防: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精神萎倦、四肢厥冷。
4、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7、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
8、9、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刺手,押手七、拔罐方法走罐,留罐八、常用灸法灸法的概念:又称“艾灸”,是指用艾绒和药物为主要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热刺激以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灸法的分类及基本操作,用法:1、艾灸:⑴艾炷灸:直接灸(①瘢痕灸;②无瘢痕灸)间接灸(①隔姜灸;②隔蒜灸;③隔盐灸)⑵艾条灸:悬起灸(①温和灸;②雀啄灸;③回旋灸)⑶温针灸:针和灸并用,不属于艾条灸⑷温灸器灸2、其他灸法:灯火灸&天灸(白芥子灸、蒜泥灸、斑螯灸)施灸注意事项:【施灸的先后顺序】: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就壮数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就大小而言,先灸艾柱小者而后灸大者。
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一般不适宜用瘢痕灸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适宜施灸第二部分定位及主治及特殊穴位的刺灸法主要腧穴一、1、尺泽(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2、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3、合谷(原穴)定位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4、曲池(合穴)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6、迎香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9、、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歪等局部病10、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闭口取穴。
主治:面口病;耳部疾病。
11、天枢(大肠之募穴)脐中旁开2寸。
主治: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妇科病。
13、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棘外1横指。
主治:胃肠病;下肢痿痹;癫狂;乳痈肠痈;虚劳14、丰隆(络穴)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
头痛,眩晕;癫狂;痰饮病;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15、隐白(井穴)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出血证;癫狂、多梦;慢惊风;腹满;暴泄。
16、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脾胃虚弱诸证;妇产科病;泌尿系统病;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17、阴陵泉(合穴)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水湿: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膝痛。
21、神门(原穴,输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与神志病;高血压;胸胁痛。
23、少泽(井穴)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乳痈、乳汁少等乳疾;24、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头项强痛,腰背、手痛25、养老(郄穴)定位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
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28、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取穴。
主治:耳鸣,耳聋,耳;齿痛。
29、睛明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疾;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动过速。
32、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肺疾;盗汗,骨蒸潮热等阴虚病。
33、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心与神志病;咳嗽,吐血;盗汗;遗精。
35、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胁痛、黄疸等肝胆病;目疾;癫狂痫;脊背痛。
37、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肾虚病证;泌尿生殖系统病;妇科病40、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腘横纹中点。
主治:腰背痛;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41、昆仑(经穴)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后头痛,项强,腰骶痛,足踝肿痛;癫痫;滞产。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失眠等神志病;腰腿酸痛。
42、至阴(井穴)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43、涌泉(井穴)屈足趾,足底前1/3凹陷处。
定位主治:急症及神志病;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咳血、咽喉肿痛、喉痹肺系病;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足心热。
44、太溪(输穴,原穴)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中。
主治:肾虚证;阴虚性五官病;肺部病;腰脊痛,下肢厥冷;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月经不调。
45、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能于阴维脉)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疾;胃腑病;中风;失眠、郁证,癫狂;眩晕十、手少阳三焦经头、目上、耳、颊、咽喉病;胸胁病,热病48、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于于阳维脉)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
50、耳门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耳鸣耳聋;面痛牙痛;中耳炎;下颌关节炎;口周肌肉痉挛。
十一、足少阳胆经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病,胸胁病52、风池胸锁乳突肌与余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内风、外风所致的病证。
颈项强痛。
53、肩井第七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主治:乳少难产等。
54、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风疹。
55、阳陵泉(合穴)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小儿惊风十二、足厥阴肝经:肝、胆、脾、胃病证,妇科、少腹、前阴病证57、太冲(输穴,原穴)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高血压;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肝经风热病;妇科经带病;肝胃病;遗尿,癃闭;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十三、督脉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59、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外感病;骨蒸潮热;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60、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主治:神志病;头风,头痛,眩晕耳鸣;下陷性病证。
61、水沟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急危重证;神志病;面鼻口部病;闪挫腰痛。
十四、任脉腹、脘、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
62、关元(小肠之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元气虚损证;少腹痛,疝气;肠腑病;泌尿系病;男科妇科病。
63、气海(肓之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气虚病证;肠腑病;疝气;妇科男科病;泌尿病64、神阙脐窝中央。
主治:元阳暴脱;肠腑病;水肿,小便不利。
65、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主治:脾胃病;黄疸;癫狂,脏躁。
十五、常用奇穴66、夹脊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穴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心肺、上肢病;胃肠病;腰腹及下肢病。
67、外劳宫(落枕)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凹陷中。
主治:落枕;胃痛;手背红肿,手指麻木;颈椎综合症。
第三部分针灸临床治疗针灸的治疗原则:1、补虚泻实: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2、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3、治标治本:治病必求于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同治。
4、三因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1、辩证与辩经结合;2、辨证与辨病结合;3、调神与调气并重。
针灸配穴处方的原则:1、近部选穴:是指选取病痛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
体现“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规律。
2、远部选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
体现“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
3、辩证选穴:是根据病症的症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辩证选取穴位的方法。
4、对症选穴:是针对个别突出的症状而选取穴位。
又称“经验选穴”配穴方法:远近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针灸的注意事项(禁忌症)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于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个月以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3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不宜针刺。
怀孕期禁刺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通经活血的腧穴。
妇女经期,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宜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