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宫殿与坛庙

合集下载

17第七章第二节 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

17第七章第二节 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
唐代建有宏大奢华的大明宫和兴庆宫,其用料讲究,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可惜这些建筑精品都毁于战火之中.明清时期是我国宫殿建筑完全成熟的阶段。现在保存完好的宫殿建筑有两处,即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
二、中国古代宫殿的布局及陈设
(一)宫殿的布局
1.前朝后寝
宫殿是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与日常生活的地方。这个庞大的、多层次的建筑组群被严格地分成前朝(前堂)、后寝(后室)两个部分。前面是皇帝办公、处理政务、举行大典地方称为前朝.后面是皇帝与后妃及子女们生活居住场所,称为后寝.这种布局早在周代就已形成,一直延续至明清。北京故宫以乾清门为界,前三殿为前朝部分,后面部分则为后寝部分。
(一)太庙与社稷坛
自周开始,都城布局规划中就有“左祖右社”的规定,即在皇宫的左侧建祭祀祖宗的太庙,皇宫右侧建祭祀土神和谷神的社稷坛。明清两代的太庙和社稷坛建于皇城之内、宫城前方的中轴线两侧。
1.太庙
太庙位于宫城左侧(天安门),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地方,现在已被辟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包括戟门、正殿、两庑、寝宫和祧庙,有明显的中轴线,左右配殿严格对称。外有高大厚重的墙垣和树冠茂密的松柏,内有宽敞宁静的庭院。
时间
年月日
第周
星期
序号
课题
第七章第二节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
目的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相关知识
重点
中国古代宫殿的布Biblioteka 及陈设难点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沿革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
教学手段:板书
教具:无
教学过程:复习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结构及特点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一、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沿革
宫殿是古代帝王居住之所,是古代帝王运用王权,集中天下财力和汇集天下能工巧匠的智慧所形成的古代建筑的艺术结晶,往往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建筑水平最高水平.中国的宫殿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春秋时期,出现了台榭这种高台建筑,其外观雄伟,高敞安全,便于自娱,显示出皇权无上的尊严。秦汉以后,宫殿规模更加宏伟,有著名的阿房宫、未央宫,以及汉武帝时建造的明光宫、建章宫等。隋唐时期,我国宫殿建筑进入了成熟时期。

第二节 宫殿和坛庙

第二节 宫殿和坛庙

2、沈阳故宫
八角重檐 大政殿 木构架建筑,殿 身八面都用木格 子门组成,经榫 卯相接,可以任 意开启,殿前排 列十座方亭,为 左右翼王和八旗 办公的地方。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崇政殿
崇政殿为五间九檀硬山式,前后有出廊, 围以石雕栏杆,此殿为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 务和接见外国使臣、边疆少数民族代表之所。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 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 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种类型。
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侧的建筑低 小简单。建筑高大—至高无上;轴线长远—尊 严华贵。 2、左祖右社 宫殿左前方设祖庙—太庙 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 3、前朝后寝 前面办公,后面休息
• 5、吉祥缸 • 置于宫殿前, 又叫“门海”,用 于扑火。冬天防冻 的措施是石座上加 炭。
6、鼎式香炉 有盖为鼎,无盖为炉。是一种礼器,举 行大典时烧檀香和松枝。
• 7、铜龟、铜鹤 • 都是古代的 灵兽,象征着长寿 和庆贺享受天年。 最有名的就是龙头 龟和仙鹤。
(三)、中国现存著名宫殿
• 1、北京故宫 •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 木构建筑群。 • 2、沈阳故宫 • 3、布达拉宫 •
2、石狮子 作用:辟邪、尊贵、威严 左雌右雄,雄狮踩球,雌狮 是小狮子 “三王狮”凤凰、牡丹、狮子
3、日晷(中国最早的钟表) 利用太阳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用阴影 所产生的位置判断时间。
• 4、嘉量 • 我国古代标准量 器。全套按照大小 来分:斛hu、斗、 升、石、龠yue,含 有统一度量衡的意 思。象征着国家的 统一和强盛。
(二)、中国现存著名坛庙
• 1、北京太庙 • 北京太庙位于天安门左侧,今为北京 劳动人民文化宫,过去是帝王祭祀祖宗的 地方。其位置也符合中国传统的“左祖右 社”的规定。外有高大厚重的墙垣和树冠 茂密的古柏,内有空敞宁静的庭院,庄严 肃穆,静谧安宁。

第二章 宫殿、坛庙与陵墓建筑(录课)

第二章 宫殿、坛庙与陵墓建筑(录课)

4-2-3 陵墓建筑
帝陵
西汉陵邑 文帝霸陵 白鹿原 宣帝杜陵 少陵原 武帝茂陵等9陵 咸阳原
长安汉陵
4-2-3 陵墓建筑
汉武帝茂陵
4-2-3 陵墓建筑
汉宣帝杜陵
4-2-3 陵墓建筑
汉宣帝杜陵
4-2-3 陵墓建筑
老山汉墓动画演示
4-2-3 陵墓建筑
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
4-2-3 陵墓建筑
陵墓的由来
4-2-3 陵墓建筑
4-2-3 陵墓建筑
3、墓葬制度的完善-- --“事死如生”的陵寝观
基本形制 地下墓室:存放棺椁之处 地面纪念性建筑:享堂、牌坊、石像生 殉葬及陪葬制度 人殉制度到了殷商时期最为鼎盛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曾下令废止人殉 西汉初年,制度性的人殉正式被废除 明代帝王的人殉制度在明英宗朱祁镇临死前被废止 康熙皇帝即位后发布了禁止殉葬之令 陵墓的由来
战国 形制: 传统竖穴墓---横穴墓 木椁室---空心 砖椁室 封土堆、享堂 积石、积碳、屯沙、石膏泥 漆器、礼器、乐器随葬
湖北 九连墩楚墓群
4-2-3 陵墓建筑
虎座飞鸟 木雕明器 祥兽和瑞鸟,虎、凤、鹿,威严与祥和的象徵 古代凤神飞廉的造像或者是楚人灵魂升天的引导神
湖北 江陵李家台楚墓
4-2-3 陵墓建筑
4-2-3 陵墓建筑
秦始皇陵
4-2-3 陵墓建筑
2、汉 形制: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 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 崖墓、土洞墓、西汉空心砖墓、砖室墓、画像砖墓 砖椁、石椁、有棺无椁、黄肠题凑 随葬漆器、陶质明器、车马 坟丘、祠堂、寝殿、石阙﹐石像生、石碑
4-2-3 陵墓建筑
崖墓
4-2-3 陵墓建筑
陵墓的沿革

宫殿和坛庙

宫殿和坛庙
规模较大、建筑较精美的有两 处,即龙川胡氏宗祠和陈家祠堂。
作业: 1.古代宫殿的布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左祖”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宫殿的陈设中吉祥缸又称________,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嘉量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 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坛与天坛相对应,坛呈正 方形,以象征古人“天圆地方”的 观念,所以又名方泽坛。主体建筑 为两层方台,尚有皇祗室(供皇帝 祗神排位)、神库、神府、斋宫等 建筑。
E、孔府及孔庙
孔庙又称文庙、夫子庙、孔 圣庙等,是祭奠孔子的建筑。
孔庙规制为“左庙右学”, 即在京城太学的左侧必须建文庙。
至明清两代,除京城建庙外, 各地的府、州、县学的左侧都建了 孔庙。其祭祀规制,分皇祭、官祭、 随时祭。
斛hu、斗、升、石、龠yue,含有统一度量 衡的意思。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
(5)吉祥缸 至于宫殿前,又叫“门海”,用于扑火。
冬天防冻的措施是石座上加炭。
(3)吉祥缸(门海):置于宫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水缸。
(4)嘉量: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3)日晷
利用太阳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用 阴影所产生的位置判断时间。
3.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______个皇帝的皇宫,又称____________,现名为
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故宫在中轴线上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部分,前朝的主要建筑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导游基础》-- 宫殿与坛庙

《导游基础》--  宫殿与坛庙
问题: 古代建筑的三个阶段? ★★原始社会的两种代表性房屋遗址? ★★★都料是什么时期出现的?又是做什 么的? ★★减柱法是哪个朝代的减柱方式? ★★ 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中国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建筑构架都有哪几种?
• • • •
★★★台基有哪几种? ★★★屋顶式样级别排列 ★★★三类彩画的级别排列 清朝前期编修了清工部( )统一了官 式建筑的模数和标准,简化了构造方法。 • 中国主要建筑材料是( )
间权 日 ,晷 皇, 帝计 控时 制器 着, 宇象 宙征 的王 时
• 每年春分以后看盘上的影,秋分以后看盘下面的 影子。这种制作较简单的日晷为赤道式日晷,它 可以记时,还可作为其它计时器的校正器,深受 当时人民的喜爱。另外还有地平式和子午式日晷。 太和殿和乾清宫前陈列的为汉白玉制成的赤道式, 为明代和清初所置。 日晷简单易用,但在使用上受到条件的限制, 必须有太阳方可使用。如果遇上多云无阳光,或 阴天下雨和晚上就无法计时了。 • 1270年意大利和德国出现早期机械钟,而中国 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 钟。
江山社稷亭:显示帝王的尊严和权 威。
• 铜路灯:白天装饰,夜晚照明。 • 香炉:朝会典礼时用。 • 龟鹤:象征长寿。
• 2、室内陈设 • 屏风、太平有象、角端仙鹤、盘 龙香筒、如意。
太平有 象:寓 意天下 太平、 五谷丰 登。
• 角端仙鹤象征圣明永久的瑞兽珍禽, • 盘龙香筒:显示天下大治 • 如意:寓意吉祥。
也有人认为,华表是由 一种古代的乐器演变而 来 华表起源于远古时代部 落的图腾标志
因此它又叫“谤木”或 “诽谤木”。 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 的作用
意:子嗣昌盛
意:寰宇统一
嘉 量 寓意 帝 王 秉 事 公 正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2021/4/4
方形石柱
土台中央方形石柱,称之为“礼主石”,或“江山 石”,表示皇帝“江山永固”。每年春秋两次皇帝 2021/4/4 要亲自来此祭社神和稷神。
二、坛庙
庙由于使用者和崇拜对象的 不同主要分为三类
1 祭祀祖宗的庙
➢ 太庙 ➢ 家庙或宗祠
2 祭奉圣贤的庙
文庙:孔子 武庙:关帝庙
3 祭祀山川、神灵的庙 泰山:岱庙
北京太庙享殿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前殿面阔11间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前殿面阔11间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太和殿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前殿面阔11间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太庙享殿明长陵棱恩殿和故宫太和殿并称为中国三大殿孔庙道冠古今坊德俟天地道冠古今是赞美孔子之德与天地齐他的学说古今无二杏坛相传孔子讲学有地方在此孔子向72弟子传授六艺
2021/4/4
二、坛庙
3.中国现存著名庙
北京太庙
宗祠 庙
孔庙
解州关帝庙
岱庙
2021/4/4
二、坛庙
太庙 孔庙 岱庙 宗祠 关帝庙
2021/4/4
3.中国现存著名庙
北京太庙位于天安门左侧, 严格遵循“左祖右社”的布 局要求,原是明清皇帝祭祖 的宗庙,现为劳动人民文化 宫。
二、坛庙
太庙 孔庙 岱庙 宗祠 关帝庙
2021/4/4
二、坛庙 2.中国现存著名坛 天坛
圜丘坛-皇帝举行 祭天大典的地方。
2021/4/4
二、坛庙 2.中国现存著名坛 天坛
圜丘坛又称祭天台、拜天台、 祭台,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 石坛,为皇帝东至祭天的地方。 圜丘台面石板、拦板及各层 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 的倍数。
2021/4/4
C.秋分日
D.冬至日

中国建筑史第四章 宫殿.陵墓.坛庙.ppt.Convertor

中国建筑史第四章 宫殿.陵墓.坛庙.ppt.Convertor

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第一节宫殿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采用茅草盖顶,夯土筑基。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宫殿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宗庙、宫室遗址,证明了夏商两代宫室都处于“茅茨土阶”时期。

二里头和殷墟中区都沿轴线作庭院布置,是中国三千余年院落式宫室布局的先驱。

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春秋时晋故都新田、战国时齐故都临淄、赵故都邯郸、燕下都、秦咸阳等,都留有高四五米或十多米不等的高台宫室遗址。

高台系夯土筑成,台上木架建筑是一种体型复杂的组合体,不是庭院式建筑,再配以灰色的筒瓦屋面,使宫殿建筑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新时期。

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西汉武帝时,宫殿与宫殿之间布置有池沼、树木等,富有园林气息。

4.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天子宫室设有处理政务的前朝和生活居住的后寝两大部分。

前朝以正殿为中心组成若干院落。

纵观汉、唐、明三代宫室,其发展趋势:1.规模渐小。

2.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紫禁城中轴线)3.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宫殿型庭院的主要特点:严谨的平面布局庞大的空间体量完整的庭院空间森严的等级规范一、唐长安大明宫大明宫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宫城周长7628米,宫城占地面积约为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全宫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是传统的“前朝后寝”布局。

外朝三殿:依次坐落着外朝含元殿,中朝宣政殿和内朝紫宸殿。

含元殿两翼,伸出翔鸾、栖凤两阁,南面正门为丹凤门,从丹凤门到紫宸殿之间纵向轴线长约1.2公里。

含元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一殿,是举行元旦、冬至、大朝会、阅兵、受俘、上尊号等重要仪式的场所。

殿身面阔13间,深29.2米,面积为1966.04平方米,与明清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面积相近。

内廷部分是以太液池为中心,池中有蓬莱山,布置殿阁楼台三四十处,形成宫与苑相结合的起居游宴区。

导游基础知识二 宫殿与坛庙PPT课件

导游基础知识二 宫殿与坛庙PPT课件

等。
▪ 乾清宫 在故宫内庭最前面。乾清宫是内廷正殿,高20米。重檐庑 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两头有暖阁。乾清宫 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 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 坤宁宫 在故宫“内庭”最后面。重檐庑殿顶。坤宁宫是明朝及清 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 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 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
4
故宫布局介绍
▪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 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 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 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
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
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
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
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
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
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
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
第三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
§3-2 宫殿与坛庙
.
1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都城在哪里?
▪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 ▪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点归纳8-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一)

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点归纳8-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一)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一)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概述第二节宫殿与坛庙建筑第三节古城、古镇古村与长城建筑第四节陵墓建筑第五节古楼阁、古塔和古桥建筑考试大纲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特征。

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与等级观念。

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古城、古长城、古镇古村、古楼阁、古塔和古桥的类型、布局、特点等相关知识。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概述一、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原始社会至汉代,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考工记》,木构架,瓦,大型工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砖结构,登封嵩岳寺塔,佛教建筑。

隋唐时期,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赵州桥,长安城,都料工,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唐代单体建筑的特点。

宋朝,古建筑体系的大转折时期:《营造法式》,现存宋代建筑,宋代建筑特征。

元朝,古建筑体系的又一发展时期: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现存元代建筑。

明清时期,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园冶》、《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一、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1.敬天祭祖2.皇权至上3.以中为尊4.阴阳五行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1.巧妙而科学的木构架结构体系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木构架的结构方式形式木构架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1)抬梁式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

(2)穿斗式穿斗式又称立贴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

穿斗式构架是一种轻型构架,屋顶重量较轻,有优良的防震性能。

用料较少,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

这种结构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在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课件-中国古代建筑-宫殿和坛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课件-中国古代建筑-宫殿和坛庙

C、天坛
是中国礼制建筑中觃模最大、等 级最高的建筑群。天坛有内外两层北 圆南方的坛墙。其主体建筑包括圜丘 坛、皇穹宇、祈年殿和斋宫四部分, 均位于内坛墙内。
圜丘坛
D、地坛
地坛与天坛相对应,坛呈正方 形,以象征古人“天圆地方”的观 念,所以又名方泽坛。主体建筑为 两层方台,尚有皇祗室(供皇帝祗 神排位)、神库、神府、斋宫等建 筑。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包公祠
3、宗祠:
宗祠为一族一姓共同祭祀祖先 的地方,也是家族议事以及履行族 法、家法的地方,是民间最普遍的 礼制建筑。 觃模较大、建筑较精美的有两处, 即龙川胡氏宗祠和陈家祠堂。
谢 谢~
沈阳敀宫崇政殿
崇政殿为五间九檀硬山式,前后有出廊, 围以石雕栏杆,此殿为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 务和接见外国使臣、边疆少数民族代表之所。
沈阳敀宫文溯阁
文溯阁为敀宫西路的主要建筑,乾隆四十 七年(1782年)兴建,专为存放《四库全书》 之用,也是皇帝东巟盛京时读书看戏的地方。
5、园林中的宫殿:
园林和宫殿结合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特 点之一。
仁 寿 殿
敬 诚 殿
二、坛庙
1、祖庙与社稷坛:
A、北京太庙 北京太庙位于天安门左侧,今为北京 劳动人民文化宫,过去是帝王祭祀祖宗的 地方。其位置也符合中国传统的“左祖右 社”的觃定。外有高大厚重的墙垣和树冝 茂密的古柏,内有空敞宁静的庨院,庄严 肃穆,静谧安宁。
B、北京社稷坛 中国传统的治国思想是:“以农为本”, 因为“民以食为天”。发展农业生产与土地 密切相关,所以要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古 代以“社稷”代称国家。 按“五行”中五方五色的配置,中央为黄, 东方为青,南方为红,西方为白,北方为黑, 所以必须用五色土覆盖于坛面,以象征“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祈求全国风调雨顺、五 谷丰登。

中国古代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古代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天安门
端门
午门
太和殿模型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五、清沈阳故宫
1、全宫分为三部分:
①东部大政殿和十王亭:是清帝举行大典及王公大臣 议政之处;十王亭分列两端,呈八字形,南端八亭 是八旗首领办事场所;北端二亭是左右翼王亭;
②中部崇政殿:是日常处理朝政之处;后清宁宫是寝 宫,属前朝后寝制,但呈前低后高;
含元殿复原图
宋东京宣德门
明清故宫午门
唐长安城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
唐長安城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唐長安城太极宫复原鸟瞰图
大明宫模型图
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麟德殿复原图
麟德殿遗址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唐大明宫含元殿模型
三、宋朝宫殿型制(见图)
北宋东京汴梁城模型
天坛祈年殿
天坛皇穹宇
天坛斋宫正门
斋宫前殿
斋宫前殿内景 砖拱结构的无 梁殿,利于防 卫、防火
(二)、太庙(见图)
❖ 昭穆之法:古代太庙制 度,父曰昭,子曰穆, 始祖神居中,以下皆父 曰昭,子为穆,昭居左, 穆居右
太庙庙门
太庙戟门
太庙前殿
太庙前殿室内彩画
太庙前、中、后三殿
太庙中殿及后殿
乾陵附墓——懿德太子墓甬道终端所绘双阙之一
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画
6、宋陵 ①八座,位于河南省巩县,洛河南岸,嵩山北麓,东 西绵延二百里 ②陵墓名称为永□陵(以永昭陵为例见图)
宋仁宗永昭陵
宋陵石象生
宋陵方上
宋陵神道驭马宫
宋陵驭象蕃臣
宋陵瑞禽图
宋陵石兽、石羊
宋陵石雕文、武臣像

旅游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宫殿、坛庙、陵寝 3

旅游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宫殿、坛庙、陵寝 3

狮 狮子可以显示威严,在古代不但皇宫里用石狮,王公贵 族和大臣的府邸大门口也经常见到狮子。按照中国的传 统狮子必须是成双出现的,一雄一雌。雄师左蹄下踏着 一个球,象征着权利,统一天下;雌狮脚下踏着小狮, 表示子嗣绵延。
太和殿 龟、鹤
中国文化中,龟和鹤都象征着长寿。
太和殿丹壁上的嘉量
嘉量:古代的标准量器,全套量器从大到小 依次为:斛、斗、升、合、龠,含有统一 度量衡的意义,象征国家统一和强盛,太 和殿和乾清宫前都有,表示帝王的秉事公 正和至高无上。 日晷:日影,中国古代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 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 显示时间的器具。秦汉时已广为应用。
2、坛庙建筑



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有:天地、社稷、宗庙。 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太庙;还有其他一些 祭祀建筑。今天所见,为明代制定。 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皇帝每年冬至祭天;皇帝登位也须祭告 天地,表示“受命于天”。 祭天起源很早,《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 圜丘”;但是采取周制祭天,其实是很晚以后魏晋时的事。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纵轴方向的陪衬手 法。全宫自南端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 为长达约1600余米的中轴线,轴线上排列全宫的主 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轴线两侧采取 大体对称的布局。如不计入内苑部分,从丹凤门到 紫宸殿也约1200米,这个长度略大于从北京故宫天 安门到保和殿的距离。含元殿利用突起的高地(龙 首原)作为殿基,加上两侧双阁的陪衬和轴线上空 间的变化,造成朝廷所需的威严气氛。
后三宫:
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乾清门内中轴线上是乾清宫、交泰殿
和坤宁宫。简称后三宫。 乾清宫的“乾”代表天,坤宁宫的“坤”代表地,乾清、坤 宁,表达了历代皇帝的愿望。 乾清宫是明朝皇帝的寝宫,乾清宫为重檐庑殿七间殿,嘉庆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

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一、宫殿宫殿为帝王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

根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宫殿。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两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基址,其中第一号宫殿基址是一个长、宽各约100米的夯土台基,周围有墙,南面有门,台基上有一座东西长30.4米、南北宽l1.4米、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建筑。

安阳殷墟的宫殿规模更大,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丙组共有基址17座,排列有序,左右对称,显示了建筑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东周时期,列国宫殿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财力和建筑的技术力量,以及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秦汉以来,宫殿规模更为宏大,如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未央、长乐、建章诸宫,唐代的大明宫、兴庆宫等。

宫殿虽豪华壮丽,但大多数都在王朝更替或是争夺皇位时,毁于战火或被拆毁。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得完好的宫殿主要有两处,即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

(一)宫殿的布局与陈设1.宫殿的布局(l)严格的中轴对称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

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2)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

有土地才有粮食,“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喜气洋洋,手中无粮慌慌张张”“有粮则安,无粮则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人所共知的天经地义。

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

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

(3)前朝后寝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

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
49
2、沈阳故宫
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 占地6万平方米,共有建筑70余座, 总计房间300余间。是满洲族入关前 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北京 故宫的较完整的宫殿建筑,具有浓郁 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沈阳故宫历经大规模修缮,现已 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作为明清宫殿 的拓展项目,于2004年7月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5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俯视图
汉 茂 陵 复 原 图
汉茂陵
唐高宗乾陵
陵园布局: 3. 陵园布局: (1)祭祀建筑区 陵园的主体部分,供祭祀之用。 其中,祭殿是祭祀区的主要建筑。 (2)神道:“御路”、“甬路” 明清时期神道发展到了顶峰。明 十三陵神道长7公里,清东陵长5公里。 (3)护陵监: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 机构。
4、彩画: 彩画 和玺彩画:最高级彩画 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苏式彩画:等级最低
28
和玺彩画
Hale Waihona Puke 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屋顶——单体样式
屋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 5 、 屋顶 硬山顶、攒尖顶、盝顶。 重檐庑殿顶 重檐歇山顶 单檐庑殿顶 单檐歇山顶
等级
33
悬山顶
硬山顶
故宫文渊阁(硬山顶) 故宫文渊阁(硬山顶)
53
天坛
祈年殿
斋宫
皇穹宇
圜丘
祈 年 殿:全园最大的建筑,古代最重要的
祭祀建筑。
圜丘: 圜丘:冬至祭天的地方,台基堆砌九层 石板,取“上天九重”之意。
皇穹宇:存放上天及 诸神灵位的殿堂,殿 外环绕回音壁。
大壁前石雕
回音壁
斋宫:皇帝祭天 前斋戒的地方。
无梁殿内景,殿内 的屏风、宝座等都是乾 隆时原物
87

第二节宫殿坛庙

第二节宫殿坛庙

三、庙
1.庙的起源与发展
庙,主要用于代祀祖宗、圣贤、山川的屋宇建筑, 其建制类似于宫殿,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2.庙的类型与布局
(1)祭祀祖宗的庙:帝王的祖庙称太庙,贵族显宦奉祀 祖先的建筑称家庙或宗祠。 (2)奉祀圣贤的庙:孔庙(文庙)、关帝庙(武庙) 武候祠(诸葛亮)、岳王庙(岳飞) (3)祭祀山川、神灵的庙:岱庙(泰山)

一、宫殿 1.宫殿的起源与发展
(1)“宫”在秦以前:中国居住建筑的通用名。 (2)秦汉以后:王者所居被称为“宫”。 (3)“殿”原指大房屋,汉以后专指王者所居。 (4)中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 (5)成书于战国时代的《考工记》:记载了当时人们对宫殿建筑的规划。 (6)北京故宫是我国封建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期宫殿建筑的典型。
三、坛
2.坛的类型与布局
三、坛
2.坛的类型与布局
唐代圜丘遗址
三、坛
2.坛的类型与布局
天坛
地坛
三、坛
2.坛的类型与布局
日坛
月坛
三、坛
2.坛的类型与布局
先农坛
先蚕坛
三、坛
2.坛的类型与布局
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 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地方。坐落 在天安门的右侧,现在的中山 公园内,与东边的太庙一左一 右,体现了“左祖右社”的帝 王都城设计原则。
二、宫殿布局与陈设
6.宫殿外陈设:鼎式香炉
有盖为鼎,无盖为炉。是 古代的一种礼器,举行大典 时用来燃檀香和松枝。
二、宫殿布局与陈设
7.宫殿外陈设:铜龟、铜鹤
龟和鹤是中国文化中的神灵动物,用来象征长寿,庆 贺享受天年。最有名的被称之为龙头龟、仙鹤。
三、坛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主讲:雷艳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考试说明
时间 2016 2017 2018 2019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1
1
3
1
1
3
1
分值 1.5 1.5 1.5 2
【重点难点】
➢ 掌握宫殿、坛庙的类型、布 局和特点。
【主要内容】
一、宫殿 二、坛庙
一、宫殿
(一)宫殿的布局 (二)宫殿建筑的室外陈设 (三)我国现存的古代皇宫
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 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 19 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
所谓“右社”,是在宫殿 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 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 116 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 食神的地方。
前朝后寝
前朝:即帝王上朝, 举行大典之处。以 太和殿、中和殿、 保和殿三大殿为中 心。
后寝: 即帝王、后妃 以及幼年皇子、公主 生活居住的地方。
文武官员出入左门;宗室王公出入右门;当中正门只准皇帝、 皇后的龙车、凤辇出入。左右掖门平时不开。殿试文武进士, 单号进左掖门,双号进右掖门。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
故宫三大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 的8米高的三层须弥座台基上, 更显得高大、宏伟、庄严。
北京故宫
➢ 宫殿分前朝和内廷两 部分。
➢ 前朝始皇帝举行大典、 召见群臣、行使权力 的场所。
三朝五门
➢ “三朝”是指大朝、 内朝、外朝。
➢ 与三朝相对应的建筑, 是太和殿、中和殿、 保和殿。
五道门由内向外依次为
朝门(奉天门或太和门)、 宫门(午门)、 宫城前导门(端门)、 皇城门(天安门)、 皇城前导门(大清门)。
天安门 大清门
太和殿 太和门 午门

导游基础知识《宫殿与坛庙》

导游基础知识《宫殿与坛庙》

《宫殿与坛庙》授课人:授课时间:2021.4.10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现存的古代皇宫第三章学习目标宫殿的布局第一章宫殿外陈设第二章坛庙第四章第一章节宫殿的布局一、宫殿1、提问:宫殿是给谁居住的?2、请阅读书上P83-84任务小练:宫,在 以前是居住建筑的通用名。

殿,原指 。

宫殿是 中心,外有宫城, 。

宫殿为帝王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

秦大房屋国家权力驻军防守赏析视频:《故宫的全局》答一答:看完后的感受是怎样的?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壮丽辉煌1、严格的中轴对称特点: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

含义: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皇权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庄严华贵。

低小简单高大华丽写笔记:建筑高大—地位;轴线长远—尊严华贵。

宫殿的布局2、左祖右社u “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把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u “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王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含义:中国礼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并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

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

写笔记:宫殿左边设祖庙--太庙; 宫殿右边设--社稷坛。

A:社为土地B:稷为粮食图一:社稷坛图二:太庙宫殿的布局3、前朝后寝“前朝”u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

“后寝”u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写笔记:前朝后寝—前面办公,后面休息!第二章节宫殿外陈设导游基础知识——《宫殿与坛庙》宫殿外陈设1、华表作用:远古时期供人书写谏言,来针砭时弊,现在仅为装饰。

简介:上面蹲立的神兽叫做石犼,下面横插云板,整个柱身雕刻云龙,显得端庄秀丽、庄严肃穆,是少有的精美艺术品。

写笔记:A:道路标志—“诽谤木”;(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

)B:云龙纹饰的华表。

2、石狮作用和寓意:显耀宫廷的豪华,显示封建君主的“尊贵”和“威严”,而且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中外建筑史讲义

中外建筑史讲义

中外建筑史讲义第⼀讲中国古代宫殿,坛庙,陵墓⼀、古代宫殿·周制三朝五门:三朝:外朝——决定国家⼤事。

治朝——王视事之朝(平时办公)内朝——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宴会。

五门: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隋唐的三朝五门是: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露门。

外朝承天门、中朝太极门、内朝两仪殿。

紫禁城宫殿——中国仅存的⼀处宫殿。

⼆、坛庙1坛庙建筑的产⽣与作⽤(1)产⽣:源于祭祀;(2)作⽤:助⼈伦、敦教化、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权威的作⽤——礼制建筑。

2类型(1)祭祀⾃然神皇帝亲祭:祭天(天坛)地(地坛);(⼤祀)祭⽇(⽇坛)⽉(⽉坛);祭农(先农坛)桑(先蚕坛);祭国⼟政权(社稷坛)(2)祭祀祖先:太庙、祠堂、家庙;(3)祭祀圣贤:⽂庙(孔庙)、武庙(关帝庙)等。

3实例(1)北京天坛天坛的环境艺术设计:1)为衬托天坛祈年殿⾼耸近天之势,殿周全组建筑建于4m⾼的⼤平台上,平台四周遍植4m⾼的常青松柏等;2)天坛庭院及丹陛桥,皆⾼出地⾯4m,⾏如步云;3)附屋建筑,皆掩没于林海之下;4)皇乾殿隐于祈年殿之后;5)祈年殿两侧配殿,皆半途⽽⽌,不⼊视野,以全祈年殿之孤傲突兀之势;6)环丘四周以矮墙环护,反衬丘坛近天之势;7)附属建筑全隐蔽于树林之下。

(2)北京社稷坛(3)北京太庙(4)太原晋祠(5)曲⾩孔庙三、陵墓1墓葬的等级及名称林——孔⽒宗族陵——帝王墓葬墓——王侯将相坟——⼀般百姓2基本形制及沿⾰(1)基本形制——地下墓室:存放棺椁之处——地⾯纪念性建筑:供后⼈凭吊(2)发展历史1)上古:地下——⼟坑⽊椁地上——不封不树2)商周时期地下——⼟坑⽊椁地上——坟丘、⽊构建筑3)秦汉:地下——砖⽯墓室地上——“⽅上”(⼈⼯封⼟)⼗字中⼼式布局4)三国、两晋、南北朝:神道柱、⽯兽、⽯碑等。

5)唐:因⼭为陵墓;⼗字中⼼式布局,发展了南向⼊⼝前的引导空间6)宋:承上启下—北宋:陵区更加集中;规模较⼩;北低南⾼——南宋:上、下宫在⼀条轴线上;攒宫7)明:有多处,南京孝陵,葬太祖朱元璋;风阳皇陵,葬明太祖⽗、母及亲族;北京⼗三陵,葬成祖以下⼗⼆帝,占地40平⽅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鼎式香炉 有盖为鼎,无盖为炉。是古 代的一种礼器,举行大典时 用来燃檀香和松枝。
图十六:鼎式香炉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寰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3)日晷:显示时间 (4)嘉量:意为统一度量衡,象征国家统一和 强盛。 (5)吉祥缸(门海):喻缸中水深似海可以扑 图十七:龙头龟 灭火灾。 (6)鼎式香炉:古代礼器,用于燃檀香和松枝。
图二:太庙
图三:社稷坛
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2)左祖右社 (3)前朝后寝
(3)前朝后寝 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 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 “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 “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 举行大典之处。 “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 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 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 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 之用。
(5)吉祥缸 置于宫殿前盛满清水 以防火灾的水缸,有的是 铜铸的,古代称之为“门 海”,以比喻缸中水深似 海可以扑灭火灾,故又被 誉之为吉祥缸。
图十五:吉祥缸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寰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3)日晷:显示时间 (4)嘉量:意为统一度量衡,象征国家统一 和强盛。 (5)吉祥缸(门海):喻缸中水深似海可以 扑灭火灾。
1.尊王以重威
布局:宫殿一般建在都城的正中核心地区。 以宏大的规模、金碧辉煌的装饰显示皇帝统驭 万民,富有四海的气势。 宫殿建筑中的内部空间处理也以“尊王”为准 则。 用象征的手法突出皇帝的尊严。

2.明伦以示礼
通过建筑等级的划分维护君尊 臣卑的伦序,以突出君王的神 圣和崇高。 表现: 建筑布局 屋顶的式样 建筑装饰和技术
秦三宫
咸阳宫
兴乐宫 阿房宫
咸阳宫



最初咸阳宫位于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在秦始皇统 一六国过程中,不断进行扩建。据记载,该宫"因北陵营殿", 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 秦国统治者迁都咸阳后,它一直为秦的历代国君的大朝 之地。秦始皇时在渭水南岸修筑新朝宫--阿房宫,就是想取 代渭北的朝宫--"先王之宫廷",这处作为王宫或皇宫使用的" 宫廷"之名即"咸阳宫"。历代秦王和秦始皇接见各诸侯国使 臣、贵宾,为皇帝祝寿举行盛大国宴,与群臣决定国家大事 都在咸阳宫中进行。因此《三辅黄图》称咸阳宫"以则紫宫, 象帝居"。 秦末项羽攻入咸阳,屠城纵火,咸阳宫大半夷为废墟。
多平方米,有房屋
三百余间。这里的
建筑布局分为中、
东、西三个部分。 石狮
大政殿
4.中国古代的皇宫: 沈阳故宫大政殿
八角重檐木构 架建筑,殿身八面 都用木格子门组成, 经榫卯相接,可以 任意开启,殿前排 列十座方亭,为左 右翼王和八旗办公 的地方。
沈阳故宫崇政殿
崇政殿为五间九檀硬山式,前后有出廊, 围以石雕栏杆,此殿为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 务和接见外国使臣、边疆少数民族代表之所。
(7)铜龟、铜鹤 龟和鹤是中国文化中的神灵动物, 用来象征长寿,庆贺享受天年。 最有名的被称之为龙头龟、仙鹤。
图十八:仙鹤
8.社稷江山金殿
社稷江山金殿予国家以形
象的表现,以象征江山社
稷、国家政权均掌握在皇
帝的手中,提醒皇帝不忘
社稷江山。
社稷江山金殿
宫殿的布局知识小结
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2)左祖右社 (3)前朝后寝
第四节
殿宇之海——明清故宫
1.故宫的修建与扩建
故宫占地面积0.7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近 0.16平方公里。有房屋九千多间。其建筑规模 之大,风格之美,装饰之辉煌,陈设之豪华, 为世所罕见。
太和殿 中和殿、保和殿
太 和 殿
中 和 殿
保 和 殿
2.故宫的布局及主要建筑
(1)序曲:天安门、午门、广场、太和门 (2)高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3)过渡: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东西六宫 (4)结尾:御花园




4. 嘉量是古代的 ( 标准量器 ),象征 ( 国家统一和强盛 )。 5.吉祥缸古代称为 ( 门海 ),比喻缸中水深 似海可以(可以扑灭火灾 )。 6.( 鼎式香炉 )是古代的一 种礼器,举行大典时用来燃 檀香和松枝。 7. 龟和鹤是中国文化中的 神灵动物,用来象征 长寿),最有名的被称为 ( (龙头龟 )和( 仙鹤 )。
渥玙之乐
昭华之管 十二金人 翁仲 荆轲刺秦 秦镜高悬
翁仲

"翁仲"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坟墓守护神。相传 翁仲本来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武将,作战十分英勇。 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 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 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 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从此,后人就把 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
图四:太和殿室内图片
图五:乾清宫室内图片
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2)左祖右社 (3)前朝后寝
课堂练习(一)
1.宫殿的布局特点是 ( 严格的中轴对称 )、 (左祖右社 )、(前朝后寝 )。 2.帝王祭祖先的地方叫 ( 太庙 ),祭土地神、粮 食神的地方是( 社稷坛 )。 3.“前朝”,即为帝王 (上朝治政 )、(举行大典 ) 之处。“后寝”,即 (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沈阳故宫文溯阁
文溯阁为故宫西路的主要建筑,乾隆四十 七年(1782年)兴建,专为存放《四库全书》之 用,也是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的地方。
(二)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我国著名 的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代宫殿
秦三宫 汉三宫 唐三宫 故宫
咸阳宫



咸阳宫是中国历史上最恢弘壮丽的宫殿之一,其规模空 前绝后,但也因此耗费过甚,过度役使民力是秦二世而亡的 重要原因之一。 秦末,项羽攻入咸阳,火烧咸阳宫,大批自焚诗坑术后 只保存在咸阳宫中的上古孤本文献典籍,如《乐经》等从此 失传。 汉承秦制, 汉帝国皇家宫殿是在秦咸阳宫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但汉长安城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继承, 在继承中求改革,求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对中国古 代都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图一:故宫俯视图1
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2)左祖右社



(2)左祖右社 中国的礼制思想:崇敬祖先、 提倡孝道;国泰民安离不开土地 神和粮食。 “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 祖庙,祖庙是帝王祭把祖先的地 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 庙; “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 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 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 神的地方。
图八:石狮1(故宫太和殿门口)
图九:石狮2(雄狮)
图十:石狮3(雌狮)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环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3)日晷 即日影,它利用太 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 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 的位置来显示时间。 象征?
图十一:日晷1
图十二:日晷2
二、宫殿外陈设

图六:故宫俯视图2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桥梁、陵墓前,后为皇家建筑的标志。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
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桥梁、 陵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 设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一般为 石制,柱身通常雕有蟠龙等纹饰,上 为方板和蹲兽。华表高高耸立,既体 现了皇家的尊严,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竖立于皇宫或帝王陵园之前,将其作 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 华表的演变:“诽谤木” ----“桓表” -------墓表、华表。
《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第二节 宫殿和坛庙
第二章

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指专供皇帝处理政务和日常生 活的建筑群。一般情况下,皇帝处理政务 和举行典礼之处称殿,生活起居之处称宫。
宫殿建筑是京城建筑的核心,代表着时代 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第一节 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文化背景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寰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3)日晷:显示时间 (4)嘉量:意为统一度量衡,象征国家统一和强盛。 (5)吉祥缸(门海):喻缸中水深似海可以扑灭火灾。 (6)鼎式香炉:古代礼器,用于燃檀香和松枝 (7)铜龟、铜鹤:龟和鹤是中国文化中的神灵动物, 象征长寿。最有名的被称之为龙头龟、仙鹤。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寰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3)日晷:显示时间
(4)嘉量 我国古时的标准量器。 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 为:斛hu 、斗、升、 石、龠yue 。含有统一 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 国家统一和强盛。
图十三:嘉量1
图十四:嘉量2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寰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3)日晷:显示时间 (4)嘉量: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环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图九:石狮2(雄狮)
图八:石狮1(故宫太和殿门口) 图十:石狮3(雌狮)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寰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2)石狮 宫殿大门前都有一对石狮(或 铜狮)。 1.作用:辟邪作用;显示“尊贵”、 “威严”作用。 2.辨别雄雌: 从方位看:左雄右雌 从狮爪所踩之物看:雄狮爪下 为球,象征着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 雌狮爪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 3.“三王狮”:狮子所蹲之石刻着 凤凰和牡丹,狮子是兽中之王,而, 凤凰是鸟中之王,牡丹是花中之王, 故称“三王狮”。 4.北雄南秀北狮雄壮威严,南狮活 泼有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