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的康复课件

合集下载

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PPT课件

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PPT课件
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手术后 的综合康复治疗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 骨科
1
踝 关 节 的 解 剖
2
踝关节功能
踝关节活动范围
1.踝关节背屈20~30°。 2.踝关节跖屈40~50° 。
3.距下关节外翻30~35 °。 4.距下关节内翻30 °
3
踝关节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 较为多见,无论在日常生活中或运动场上 均易发生。
8
康复方案
3期(4~8周)
1.踝关节部分负重。 2.抗阻力踝关节活动。 3.踏板练习。
9
康复方案
4期(8~12周)
1.踝关节和下肢肌力练习:半蹲 练习、提踵练习、上下台阶练习 2.保护下完全下蹲,充分恢复踝 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跟腱柔韧度。 3.本体感觉及运动敏捷训练。
10
康复方案
5期(12周)
1.行走练习,由慢到快。 2.可逐渐参加各种活动。
4
Davis-Weber分类法根 据外踝骨折的位置,把 踝关节骨折分为A、B、 C三型,该分类以下胫 腓联合为界将骨折分为 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的 损伤(A型)、经下胫 腓联合的腓骨骨折(B 型)以及下胫腓联合以 上损伤(C型),较简 单,使用方便。
5
踝关节是负重关节,治疗 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的解剖结 构并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维持 骨折的复位,而且能尽可能 早的开始功能活动,恢复踝 关节功能。
11
术前与术后,以及康复治疗后,使用美国 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 AOFAS(Ankle-Hindfoot Scale)
疼痛40分,功能50分,对线10分。 做正规功能康复的患者,其功能均比其他 患者有明显改善。
12
13

踝关节骨折健康教育(共11张PPT)

踝关节骨折健康教育(共11张PPT)
第五页,共11页。
术后健康(jiànkāng)教育
4、 抬高患肢20-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若石膏固定 过紧,肢端感觉、血运及运动等异常及时告知护士,给予处理 。
5、饮食:全麻术后根据医嘱确定进食时间,硬膜外麻醉术后6小 时可进食,饮食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如米汤、稀饭、疙瘩汤等,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如牛奶、豆浆等 。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2-3天饮食应逐渐由流质 过渡到半流质或普食,饮食选择原则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 生素,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的发生,减少(jiǎnshǎo) 产气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腹胀。
第八页,共11页。
服用期间有感觉到心慌、乏力 、多汗等不适症状,请即刻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请勿 随意停药或加药。
5.伤口的管理:保持伤口干燥,观察伤口无渗出物、无红 肿或其他(qítā)异常,术后两周拆线,拆线后1-2天方可 洗澡。
6.功能锻炼:为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出院病人应继续功能 锻炼 ,预防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6、腕带是手术时识别病人的重要依据,应佩戴于右手,松紧适宜,请不要随便摘下。
第四页,共11页。
术后健康(jiànkāng)教育
1.体位:术后将由麻醉苏醒室或手术室返回病房,根据麻醉方 式不同术后卧位不同,全麻术后取平卧位(清醒的患者可枕 枕头),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硬膜外麻醉术 后去枕平卧6小时。
小时。 3.术前身体清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4.夜间注意保证睡眠充足,如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可告知医生,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剂或安眠药物。
第三页,共11页。
术前健康(jiànkāng)教育
5、术日晨需排空二便,去除发夹、假牙、眼镜、手表(shǒubiǎo)、戒指等饰品,男病人需刮胡子,女病人不得涂指甲油、描口红等化 妆,长发需梳起,扎在头顶一侧,更换手术衣时,请不要穿内衣、内裤。

骨折后康复PPT课件

骨折后康复PPT课件
• 制动后神经冲动传递减少,影响肌营养、 代谢
• 疼痛抑制脊髓神经冲动的传出 • 神经损伤,肌肉失神经支配,长期引起肌
纤维损伤
29
肢体肿胀
• 局部血循障碍引起肢体肿胀 • 机理
• 外伤性炎症反应 • 组织出血、体液渗出 • 肌肉收缩作用(唧筒所用)消失 • 局部静脉、淋巴管回流
30
骨折康复的机制和作用
被动活动
• 具有放松痉挛肌肉,牵伸挛缩关节和 韧带,减少关节粘连,维持和恢复关 节活动度的作用
• 适用于肢体尚不能随意活动时,帮助 消除肿胀、缓解肌肉痉挛、维持和改 善关节活动度,为主动活动做准备
被动活动-注意事项
1. 从远端关节开始,不仅限于单方向活动, 要做多方向活动;
2. 动作缓慢、柔和而有力,并有一定节律性; 3. 逐步增大关节活动范围; 4. 禁止冲击性或暴力性牵拉,以免产生新损
损伤程度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
骨折分类
骨骺 分离
横断 骨折
斜行 骨折
管状骨
压缩
骨折
螺旋
骨折
骨折
嵌顿 骨折
粉碎 骨折
骨折段移位
• 成角 侧方 短缩 分离 旋转
7
骨折的临床表现
• 局部表现
• 一般体征 • 肿胀、瘀斑、压痛、功能障碍等。
• 专有体征 • 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擦感
• 全身表现
关节活动受限
• 骨折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关节活动受限 • 机理
• 制动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缺少牵拉,关节 及其周围组织及肌腱挛缩
• 出血、渗出致关节内机化、粘连 • 关节内软骨营养供应障碍 • 关节损伤、疼痛
24
创伤性关节炎
• 邻近关节的创伤在晚期出现的关节退 行性病变。

踝关节骨折后康复

踝关节骨折后康复

踝关节骨折后康复踝关节骨折后康复一、概述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

其骨折、脱位是骨科常见的损伤,多由间接暴力引起踝部扭伤后发生。

根据暴力方向、大小及受伤时足的位置的不同可引起各种不同类型的骨折。

目前临床常用分类方法是Lange-Hansen分类法、Davis-Weber分类法和AO分类法。

Lange-Hansen分类法于1950年提出,根据足在受伤时的位置和暴力的方向将骨折分为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和旋前/外旋型四类,每一类又根据骨折程度及是否伴有韧带软组织损伤而分为不同的亚类。

该分类对于踝关节不稳定骨折的闭合复位有指导意义。

Davis-Weber分类法根据外踝骨折的位置,把踝关节骨折分为A、B、C三型,该分类以下胫腓联合为界将骨折分为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的损伤(A型)、经下胫腓联合的腓骨骨折(B型)以及下胫腓联合以上损伤(C型),较简单,使用方便,但却不能说明整个踝关节各种复杂改变。

国际创伤学会(AO)进一步细化了Davis-Weber分类法,提出了AO分类法。

根据踝关节外侧损伤情况,进一步将Danis-Weber分类分为三个亚型A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下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下型)A1-单纯腓骨骨折A2-合并内踝骨折A3-合并后内侧骨折。

B型:韧带联合平面腓骨骨折(经韧带联合型)B1-单纯腓骨骨折B2-合并内侧损伤(踝或韧带)B3-合并内侧损伤及胫骨后外侧骨折。

C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上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上型)C1-单纯腓骨干骨折C2-复合性腓骨干骨折C3-近端腓骨骨折。

踝关节的稳定性是由骨性结构和韧带系统以及通过踝关节的肌肉的动力作用共同完成。

骨性的踝穴由三个结构骨组成:腓骨远端、胫骨远端和距骨。

内、外踝与侧副韧带一起共同维持踝关节侧方的稳定。

内踝韧带分为胫距前韧带、胫跟韧带和胫距后韧带。

外踝韧带分为腓距前韧带、腓跟韧带和腓距后韧带。

踝关节的运动主要是屈伸运动。

正常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约为60~70°,背伸活动约为20°,跖屈活动约为40 °~50°。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踝关节的稳定性-3
关节囊和内、外侧副韧带维持距骨在踝穴中的稳定。其中外侧副韧带的作用最大。
Yablon(1977)实验研究切断三角韧带或内踝不造成 明显的踝关节不稳定;切断外侧副韧带,产生30°外旋不稳,切除外踝产生明显的旋转和外翻不稳。他强调外踝对维持踝关节稳定是一关键结构。踝关节骨折移位,要首先予以准确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
Danis - Weber 分型法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评定:病人的一般情况
了解骨折的种类、程度,时间; 骨折的治疗情况:手术、固定及时间 现存功能障碍情况:种类、程度 患侧下肢的情况:髋、膝;肌力 步态:
原则:促进骨折愈合,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恢复肢体功能
骨折的处理原则
复位 骨科的任务 固定 功能锻炼 康复科的任务 药物治疗
踝关节转动轴
其旋转轴与地面平行,与小腿纵轴垂直相交。绕此轴足可在矢状面上作伸屈活动 踝关节矢状面不同于人体正中矢状面,踝关节横轴外侧端朝下偏后,与小腿轴线冠状面交角79°(68°~88°)。 横贯内外踝的顶端 踝关节屈伸时在水平面上足相对于相对于小腿矢状面有内收和外展的活动,足背屈兼外展,足跖屈兼内收,即绕小腿的旋转,平均19°,扭力矩7~8N.m。 内收外展的程度取决于踝关节旋转轴的倾斜度,及负重程度。
热疗:消炎、消肿、止痛 蜡疗 红外线 超短波 磁疗
02
添加标题
冷疗 冰敷、冷风
03
添加标题
电疗:止痛、松解斑痕 音频 超声
物理治疗: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运动疗法:
主动运动 :单纯主动 助力 阻力 被动运动:注意足与踝的联合,力要用到该用的地方
关节松动术:能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其活动包括: 生理性活动: 关节各轴向的运动: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内外旋转等。可主动或被动完成 非生理性活动: 轴向牵拉、挤压;关节两端的错动(前-后 、左-右、);轴向旋转 施术时,术者设法稳定关节近端,握持关节远端肢体进行操作,其运动节律约1-2秒钟1次,每次5-10分钟为宜,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逐渐增加

骨折术后功能康复PPT课件

骨折术后功能康复PPT课件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
固定后即可做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应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
旋转肩关节: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度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双臂轮转
肋骨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注意卧床休息,勿做剧烈运动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可采用吹气球,深呼吸以增加肺的呼吸功能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腰椎骨折术后康复
功能锻炼的原则:先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身体无明显不适为度、持之以恒。术后2周内双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的锻炼。锻炼方法:①术后1~2天,可做双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的锻炼。
预防或减轻关节粘连和关节僵硬。
添加标题
03
辅助骨折整复
添加标题
04
预防和减少肌肉萎缩
添加标题
05
为什么要功能训练?
添加标题
功能锻炼的意义
添加标题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03
添加标题
04
骨折后功能训练的分期
功能锻炼早期骨折经处理后2、3天~2周以内功能锻炼中期伤后2周到骨折临床愈合期功能锻练后期即达到临床愈合或去除外固定后
一期
二期
三期
上肢骨折
01
锁骨骨折
02
肱骨干骨折
03
尺桡骨骨折
04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
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前臂内外旋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
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

骨折后的康复(共10张PPT)

骨折后的康复(共10张PPT)
第一阶段:骨折端未愈合。
定物,进行不负重的主动运动,或进行CPM 常见的骨折康复--下肢骨折
治疗作用:促进血液淋巴循环、牵伸关节囊及韧带,防缩短与粘连、改善情绪。 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固定2-3周后,如可能,定期取下固定物,进行不负重的主动运动,或进行CPM
4.健肢尽量正常活动 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主动运动、助动运动、关节牵引、夹板,支架、其他物理治疗。
头肌收缩活动,外固定解除后,膝关节屈 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工作能力
常见的骨折康复--上肢骨折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伸练习及髌骨被动活动。 无论牵引或内固定术者,均要尽早做股四头肌肌力练习及膝关节的功能训练,术后3-4天起,做股四头肌等长练习,逐步过度到小范围的膝关节伸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 常见的骨折康复--上肢骨折
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主动运动、助动运动、关节牵引、夹板,支架、其他物理治疗。 第一阶段:骨折端未愈合。
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 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常见的骨折康复--脊柱骨折
胸腰椎骨折: 以T12-L2最为多见,多为屈曲型损伤。 。 卧床骨折处垫一枕约10公分,6周后下床活
4-6周固定解除后,做肘关节活动,避免粗暴运动
1.未固定关节的主动运动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常见的骨折康复--上肢骨折 治疗从复位固定或牵引3天后,损伤反应开始消退,肿胀与疼痛减轻
2.稳定性骨折的等长运动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踝关节骨折PPT演示课件

踝关节骨折PPT演示课件

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外固定架固定
通过手术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暴露骨 折端,直视下将骨折块复位并使用钢 板、螺钉等内固定物固定。
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 伤的患者,可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待 软组织修复后再行内固定治疗。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
在关节镜引导下进行微创手术,复位 骨折块并使用内固定物固定,具有创 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康复训练与预防并发症
早期康复训练
中期康复训练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尽早进行踝关节 的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关节 功能恢复。
随着骨折的愈合,逐渐增加负重行走、抗 阻训练等强度更大的康复训练。
晚期康复训练
预防并发症
在骨折完全愈合后,进行全面的肌肉力量 、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力训练,以恢复踝 关节的正常功能。
远程医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将在踝关节骨 折的诊疗中发挥更大作用,方便患者及时就医和 获得专业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注射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可以 进一步提高对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准确 性。
03
踝关节骨折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01
02
03
闭合复位
在X光或CT引导下,通过 手法复位骨折块,并使用 石膏、支具等外固定方法 维持复位。
药治疗
使用消炎止痛、促进骨折 愈合的药物,如非甾体抗 炎药、钙剂等。
定期复查
定期拍摄X光片或CT,观 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踝关节骨折通常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 起,如车祸、高空坠落等事故,或运 动过程中扭伤、撞击等。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关节炎症、既往踝关节损 伤等可增加踝关节骨折的风险。

踝关节PPT精选课件

踝关节PPT精选课件
更广泛的骨 间膜的撕裂
可伴有内踝骨折 或三角韧带的撕

60
踝关节骨折分型 (Weber)
WeberC-2 X光片
61
辅助检查
X线片:踝关节正侧位片、应力位片,发现骨折,可能漏诊关节间骨折、软组 织损伤 CT扫描:可发现关节间骨折,看不到韧带、肌腱等软组织损伤 MRI:软组织损伤敏感高,骨折不敏感 彩超:软组织损伤
可能有淤血。轻~中度关节
不稳 。踝关节一定程度上
运动丧失和功能障碍。
负重或行走疼痛
二级扭伤:前距腓韧带部分撕裂,跟腓韧带拉长。产生不同程 度的踝关节不稳定:
42
踝关节扭伤临床分级
分级 韧带损伤 临床症状
康复时间
三级 完全撕裂 严重疼痛、肿胀和压痛和 几个月
淤血。相当多患者踝关节
不稳。 踝关节运动丧失和
35
踝关节韧带损伤
损伤时有时能听到音响,伤处疼痛,踝关节外侧迅速肿胀,距腓前韧带是组成关节 囊的一部分,若是断裂时,往往关节出血,伤后几天出现瘀血斑,外侧韧带扭伤后 的压痛点主要在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上 90%韧带损伤为距腓前韧带
36
外侧韧带损伤:
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因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使足 内翻活动度较大,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外侧韧带部 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走路跛行; 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引起 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23
胫骨下端
24
腓骨下端
25
下胫腓关节的特点
非滑液囊关节,关节面不直接接触,中间被纤维脂肪组织隔开, 无任何肌肉跨越,不能自主活动,被外力牵动或随其他关节运动 踝关节背屈时,距骨滑车前缘进入踝穴,踝穴被撑开,下胫腓关节张开 踝关节跖屈时,距骨滑车后缘进入踝穴,踝穴复位,下胫腓关节关合

踝关节骨折PPT课件

踝关节骨折PPT课件

功能锻炼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功 能锻炼,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功 能锻炼包括肌肉收缩、关节屈伸等。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减 轻肿胀、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关节活 动度。物理治疗的方法包括热敷、冷 敷、电疗等。
03 踝关节骨折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02
03
均衡饮食
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 和其他骨骼健康所需的营 养素,以维持骨骼健康。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踝关节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 故、运动损伤等外力因素引起。
病理
当外力作用于踝关节时,骨头受到挤 压或撞击,导致骨折。骨折后,骨头 断裂的部位会移位,周围的组织也会 受到损伤。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踝关节骨折后,患者通常会感到明显的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等症状。 严重时,患者可能无法行走。
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方法包括重 新手术、植骨和更换固定方式 等。
创伤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是踝关节骨折后最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关节疼痛、僵 硬和活动受限。
为了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应及时治疗 骨折并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 手术治疗等。
创伤性关节炎的原因多为关节面损伤、 关节不稳定或关节内骨赘形成等。
踝关节骨折PPT课件
目录
• 踝关节骨折概述 •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 踝关节骨折的预防 • 踝关节骨折的并发症 •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与护理
01 踝关节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踝关节骨折是指踝关节部位的骨 头发生断裂或碎裂。
分类
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程度,踝关节 骨折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单踝骨 折、双踝骨折和三踝骨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踝关节为屈戍关节,主要为负重。关节轴横贯距 骨的额状轴上,主要运动为背伸或跖屈
• 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外侧三韧带 • 跗骨间三关节、跗跖关节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踝关节转动轴
• 其旋转轴与地面平行,与小腿纵轴垂直相交。绕此轴足可 在矢状面上作伸屈活动
• 踝关节矢状面不同于人体正中矢状面,踝关节横轴外侧端 朝下偏后,与小腿轴线冠状面交角79°(68°~88°)。
• 胫腓骨下端由韧带紧密联合构成踝穴和下胫腓关 节
• 踝关节的稳定依赖下胫腓韧带联合维持踝穴的完 整,胫腓侧副韧带及关节囊维持距骨在踝穴的位 置。
• 下胫腓韧带:前、后胫腓韧带(胫腓骨下端,前 后各一);骨间韧带(增厚的骨间膜,其纤维自 胫骨向下、外斜至腓骨);横韧带(粗壮、胫腓 韧带下方,起自外踝,止于胫骨关节面的后缘, 即加强胫腓后韧带,又使踝穴后缘向下延伸)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Lauge-Hansen分类法
• 旋前-外展型:足在旋前位,距骨在踝穴内强力外展。造成三角韧带紧 张引起撕脱伤或内踝撕脱骨折,为Ⅰ度;暴力加大,撕裂前胫腓韧带、 前后下胫腓韧带及骨间韧带,造成下胫腓联合不全分离,完全分离, 或发生后踝撕脱骨折,为Ⅱ度;外展应力未使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 而使骨质脆弱的外踝在关节面上0.5-1cm处形成短斜行或蝶形骨折,骨 折片位于外侧,此为Ⅲ度。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严重性
• 踝关节是负重关节,一旦骨折就是关节内 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关节炎, 使伤踝肿、痛、僵硬,行走困难痛苦极大。
• 踝关节损伤多为骨பைடு நூலகம்韧带联合损伤,单纯 针对骨骼治疗,难有良好效果。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踝关节功能解剖
• 踝关节由胫、腓骨与距骨滑车组成,胫骨下端呈 四角形,内侧面向下突出为内踝。腓骨下端为锥 形,称为外踝,比内踝长而显著。也有称胫骨下 端后方骨突为后踝,胫骨前方骨突为前踝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Lauge-Hansen分类法
• 旋前-外旋型:足在旋前位,距骨外旋,造成三角韧带撕脱或内踝骨折,为 Ⅰ度;暴力加大,距骨外旋时分别撕脱前胫腓韧带和骨间韧带,发生下胫腓 韧带联合的不完全分离,或撕脱胫骨下端的腓骨切迹的前唇上附着处 (Tillux’frac) ,为Ⅱ度;暴力进而旋转腓骨, 造成腓骨高位螺旋形骨 折,最低也在下胫腓韧带联合上2.5cm,甚至高达腓骨颈 (Masonneuve’frac),骨折线自前缘向远端后方皮质,为Ⅲ度;如在Ⅱ度 基础上,撕裂后胫腓韧带发生下胫腓韧带联合完全分离或后唇骨折,骨折块 多半超过25%胫骨下方关界面,为Ⅳ度。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踝关节的负重面积
• 胫骨下端关节面(11x13cm²)略大于膝髋 关节,单位面积负重小于膝髋关节,原发 性骨性关节炎比膝髋关节少。
• 如发生关节倾斜和移位单位面积所受应力, 明显增加。Reide等研究距骨外移1mm,接 触面积减少42%。
• 所以骨折后对位要准确。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外踝的角度
• 横贯内外踝的顶端 • 踝关节屈伸时在水平面上足相对于相对于小腿矢状面有内
收和外展的活动,足背屈兼外展,足跖屈兼内收,即绕小 腿的旋转,平均19°,扭力矩7~8N.m。 • 内收外展的程度取决于踝关节旋转轴的倾斜度,及负重程 度。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踝关节的负重
• 主要由胫距关节负重,腓骨承受少量重量 Lambert研究发现静态下,腓骨承受小腿1/6的重量,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距下关节与足的活动
• 踝关节运动与距下关节及足的活动是联合 的。
• 踝关节跖屈时,足内翻、内旋;踝关节背 屈时,足外翻、外旋。踝背屈时,足外侧 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尖(底)朝外, 称为旋前;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 侧缘降低,足尖(底)朝内,称为旋后。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踝关节骨折的分类
• 初时按形态分类:稳定、不稳定;单、双、三踝骨折 • Ashhurs&Bromer(1922)按病因分为外展、外旋、内收
和垂直压缩四型,前三型又按严重程度分为3度。对下胫 腓联合的分离重视不足。 • Lauge-Hansen(1942)将踝关节骨折分为5类,名称的 前半为受伤时足的位置,后半为外力的方向。能表明受伤 时足的姿势,外力的方向,韧带损伤与骨折间的关联,能 阐明骨折的过程与程度。对手法整复帮助很大。 • Danis - Weber 分型法:Danis (1949)新用,Weber改 进,为 A-O系统采用。简明。对手术的选择明确、实用、 方便、容易掌握。有助于决定是否需要手术。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踝关节的稳定性-2
• 下胫腓关节:无软骨、无滑膜,仅为韧带联合。 踝背屈时内外踝间稍有分离,踝跖屈时合拢。正 常范围:0.13~1.8mm,下胫腓前韧带断裂,其距 离可增至4mm,如骨间韧带同时断裂,其距离可 增至5mm。
• Wilson(1975)指出,在小腿内旋20°照踝关节正 位片,胫腓骨之间宽度如大于3mm,应诊断为下 胫腓韧带联合分离。
主要通过腓骨和距骨间的斜坡形关节传导,另有 小部分经下胫腓韧带联合向上沿腓骨传导至上胫 腓关节,而很少通过骨间膜向上传导。 腓骨除维持踝关节稳定外,也承担负重功能,如腓 骨骨折后重叠缩短或旋转,则外踝上移,踝穴增 宽,距骨外移,导致踝关节退行性改变。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踝关节的稳定性-1
• 踝关节的活动是在负重下进行,所以稳定性极为 重要。
• 下胫腓韧带联合不仅保持踝关节的稳定,也使其 具有一定的弹性,使距骨在踝穴内能进行前后、 上下、旋转和侧方活动。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踝关节的稳定性-3
• 关节囊和内、外侧副韧带维持距骨在踝穴 中的稳定。其中外侧副韧带的作用最大。
• Yablon(1977)实验研究切断三角韧带或 内踝不造成 明显的踝关节不稳定;切断外 侧副韧带,产生30°外旋不稳,切除外踝 产生明显的旋转和外翻不稳。他强调外踝 对维持踝关节稳定是一关键结构。踝关节 骨折移位,要首先予以准确复位和坚强的 内固定。
• 外踝与腓骨干有10~15°的外翻 角,如在复位和内固定时,使此 角减少会使踝穴变窄,影响踝关 节活动。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踝关节的活动范围
• 踝关节约有60°活动度,背屈占1/3,跖屈 占2/3。
• Inman(1976)测量距骨滑车关节,其外 侧的曲率半径比内侧大,和斜向的踝关节 运动轴线形成一个基底在外的圆锥体,而 不是内外侧相等的圆柱体。在伸屈活动中 外侧的活动范围比内侧的大。所以踝关节 背屈时外旋,跖屈时内旋。其旋转角度 19°(1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